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卿本贤妻-第12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苏氏对辽东关家就更不了解了,关宋氏也没说过,这次因为要说到秦国夫人想联系关家的事,关宋氏就对苏氏说起了关家。
  “关家这一辈也是乱了点,我公公可以说是个好将,就是不管宗族家事,偏偏婆婆又是个没手段的,生了嫡长子又是命歹,克死了三个媳妇,上回我回来我妯娌大嫂还让我看看京里能物色个小娘子不?嫡庶都不在乎了,不瞒你说,我当时还看中你家七娘子,就是没好意思提,上次回去,我那大嫂就给儿子聘了个武将家的一个嫡女,就是看中武将的小娘子身体好,会破了她儿子克妻的命格。”
  苏氏心里一愣,怪不得上次回来她那么主动的和自己交往的,但不知为何没给你提,哦,对了,那时她是打听七娘子的婚事来着,不过苏氏也忘了怎么回答她的。
  苏氏只是诧异了下,就听关宋氏继续说道:“关家因为是武将,上战场总会损伤子孙,所以就庶出兄弟也多,但家族之位肯定是嫡出的才能胜任,庶出的也有上战场拼个前程的,大多数是在家族里忙些庶务,就像这经营商业这一块,就是公公的一个庶弟在打理,可那人较贪,就从各路商家身上多抽成,对姜家到是没敢,可这次姜家想把湖广那条路拿下,想从我这介绍过去,姜家再是皇商,有个外孙是皇子,但到了辽东,没关家点头,那也一样活动不开。”
  苏氏点头,这个她理解,要不什么要土皇帝,关家就是辽东土皇帝,朝廷靠关家镇守辽东,总的给点好处,不可能什么都干涉,所以,关家才能在辽东称霸一方。
  “秦国夫人不是亲自去吧?她这么大年纪了?”
  关宋氏笑道:“她说她大儿子马上就来京,到时让他去,于公于私我也希望姜家能出手,于公,关家再这样下去,就会被那个庶叔给弄坏了风气,于私,我们这房是跟着嫡支走的,关家要是倒了,我们也不好过,再说,我个人早就看不惯那几个庶房勾结一起,只往自己窝里划拉银子,根本不顾整个关家的将来,让我说,这就是要娶个好媳妇的道理,要是我婆婆能干,就不会出现这种状况,要是大侄子能娶个能干的,将来也能把风气正过来,估计这就是命,要是关家有个秦国夫人这样的主母,还能不更上一层?”
  苏氏只管点头,心里十分认同,嘴里也跟着附和道:“那倒是。”
  关宋氏叹气摇头,“我个当媳妇的,也不好多管,又不是长房这一支,所以秦国夫人找上我,我就求了我爹,毕竟我爹的身份关家也会看重几分,拿了我爹的帖子去,也好直接面见我公公,不然姜家一个皇商身份,我公公那种只管军营的人又推到他庶弟那里去了。我是真想希望姜家出面,我公公能注重起来,不然不用下代,这一代就要败下来,多人人盯着关家哪,不要说你关家就可以在辽东永久站稳,有个漏洞,就能撕开个大口子,就和那种后宅乱了,前头的男人一样被波及一样,就是俞家,俞小娘子的本家,这两代人也出头了,关家要是继续让后面乱起来,早晚被别的家族给代替了。这也是当初我一门心思把五娘子嫁回京里的原因,儿子怎么都好说,可是女儿总的呆在安稳的地方,一生平安就好。”
  苏氏也跟着感叹,可不是,要不说男主外,女主内,主内不只是管吃喝拉撒,为何大家族的嫡长媳要能干,这个能干就包括很多了,打理家事,教导子女,还要管理家族事物,头脑要清明,手段要有,有那么个嫡长媳,才能保证家族旺盛,但反之,要是个糊涂的,可不就乱了内务?被可趁之人钻了空子,就一点点乱套起来,别说古代那么大一个家族,就是现代,娶个好媳妇,操持家务,教育孩子,攒钱越来越多,娶个败家媳妇,等孩子结婚了,还要到处去借钱才能办个婚礼。
  关宋氏说完关家的事又拐到谢二姑太太身上,说她是个怪脾气的人,和谢家谁都不像,不知是随了祖上的哪个了,又叨叨起她大嫂世子夫人接来个娘家妹子的儿媳和孙女,说也是个可怜人,夫婿没了,夫家硬给过继的儿子不孝,一心帮补亲爹娘,儿媳又有心悸,世子夫人就想把冷家小娘子定给孙子宋小二,就是当初想定长英县主的那个,说整个是个混货,被他爹送到盘云寺受罚,这次就是冷家来人才把他接回来。
  苏氏就一直听着,中间加上附和和讨论两句的,最后,关宋氏又突然的想起说道廖娘子那,说看了吓一跳,整个三姑奶奶年少的模样,一笑一瞪眼,看着也是像三姑奶奶那莽撞的性子。
  关于三姑奶奶还活着去岭南的事对外都没说,关宋氏看苏氏脸色变了变,还以为提到个刚过世的人,令人难过,忙转换了话题。
  苏氏边听着又开始脑补,怪不得形容人啰嗦就是说像老太太一样啰嗦,女人呀,岁数大了,就爱唠叨了,她觉得自己就是,穿来是个小人身老人心,别的人还以为她内向不爱说话,其实背地里自己一直在春草跟前唠叨,如今有个三老爷愿听她每天啰哩啰嗦,也可能前二十年三老爷没听过她啰嗦过,那时一个年轻气盛的爷们哪个有闲情听个妇人东扯西扯啰哩吧嗦的?
  送走了唠叨完心事的关宋氏,苏氏舒口气,看来以后自己要学会闭嘴,特别是在别人疲惫时收声,不然就太烦人了,到不是苏氏嫌关宋氏烦人,而是她如今的日子实在是累,没力气陪坐着当个聆听者呀。


第535章 各有各道
  第二天太夫人就精神的打发人去叫了二房来。
  二太太自玉莲纳进来后就一脸病容,看着不像是假的,苏氏前几次见没特别留意,这次见了还是那样,回头要找秋叶问问二房出啥事了。
  太夫人叫来二房,只是通知他们,六娘子出嫁从缘草堂出门,但二房要在这里受礼,出嫁女有父母不拜别父母,会招来非议不说,也会给自己带来霉运,所以太夫人才通知二房过来,不然她都不想理会庶子。
  二房夫妻对此无可奈何,在这个孝道至上的年代,只有遵从,回去的路上,为了陪嫁银子二太太又是嘟嘟囔囔,二老爷瞪她一眼,回到院子,正房都不进,直接去了霍姨娘院子,恨得二太太站在门口揉烂了帕子。
  姨娘院子,严姨娘轻轻掩住房门,回里屋坐下,丫鬟倚翠走过来想给姨娘按肩膀,严姨娘摆摆手,倚翠暗恨。
  倚翠找借口退出去,咬牙切齿,她多次鼓动姨娘想跟着六娘子去当陪嫁丫鬟,可姨娘就是说离不开她,说将来不会亏了她。
  可是倚翠不想在这没前途的二房呆下去,跟着六娘子没准也能混个姨娘当当,就六娘子那窝囊样,怎么能笼络住夫婿,到时还不是要靠陪嫁丫鬟来拉拢?
  姨娘院的下人都是之前二太太安排的,没几个本分人,严姨娘虽然老实,但也不笨,六娘子好不容易能逃脱火坑,她怎么会给女儿一个麻烦?反正等女儿嫁了,就把倚翠打发了,现在不动她哄着她,也是刘妈妈说免得这个节骨眼上让她闹起来。
  严姨娘跪在菩萨跟前,虔诚念佛,她没什么能耐,只求菩萨保佑六娘子能顺利嫁人,早生嫡子,过上正正经经的普通妇人日子。
  倚翠走出门,听着玉莲屋子传来调笑声,羡慕的眼神让玉莲屋子出来的丫鬟琢娟看个正着,琢娟嘲弄的一笑,倚翠白了她一眼,扭头进屋了,身后还听到琢娟嗤嗤的笑声。
  琢娟看到她进去,就想霍姨娘说这个是个傻的,早晚让老爷收了她,姨娘也好清静几天,不然成天面对一个老废物烦都烦死了。
  霍玉莲进候府就带了琢娟一人,还是为了好和府外的霍寡妇联系。
  二太太身边没个亲信,就是想去娘家问个事都没人,娘家侄子的事让她嫡嫂痛骂了她一顿,她也忿忿不平,明明是嫡嫂她自己想攀上贾家,出了事还怨她?如今是婚事不成了,那也是看贾聂氏失势,却把责任推到她身上,不是娘家她还有个亲弟要在嫡兄手下过日子,她何苦巴着嫡嫂?为了侄子的婚事跑前跑后,到头来弄得里外不是人,还被老虔婆讹了五千两银子,心疼的她几晚都睡不着,那可都是她儿孙的,却让老虔婆补贴到宋家去。
  如今二老爷一心在那狐狸精那鬼混,为了把这不清不楚的骚货纳进来,庶女还没抓到手里,反而让老虔婆抓了把柄,二太太是恨的哟,真想一把火把二老爷和狐狸精给烧死在屋里。
  燕旻堂秋叶也正在给太太学那二房的是非事,苏氏听的觉得有趣,黑心人遇见聪明人,自然看哪个无脑哪个就是下风。
  “太太不知,那个霍姨娘可不是绿娥那种逆来顺受的,如今二太太身边也没个心腹,想使坏也没人帮她,不过,奴婢看,那姨娘算是把二老爷给迷住了,手段不一般,没准二太太就会载到她身上。”
  苏氏听完后,又叮嘱秋叶只注意不要让人对三房使坏,其他的就别多管,秋叶应了,出门后才舒口气,前阵子背着太太把四爷废了的话传给了霍姨娘,还暗示小二爷大概也被人给废了,秋叶隐瞒了降香带着绿娥逃走的那天,其实她躲着暗处看到,降香发现后,扔在后门附近一包银子,秋叶知道那是降香堵她嘴,都是下人,降香是二房的,平时和三房也没联系,秋叶到处打探消息,降香自然知道,但也知道三房是外院之事从不多管,所以秋叶拿了银子,没敢和太太说,又觉得总的帮降香绿娥,所以她就把四爷的消息透露给那霍姨娘。
  自从霍姨娘进府,秋叶暗自观察,发现她市井里长大的,没有大家里受的规矩,头脑够用手段又高,才能让二老爷着迷的要把她纳进府,那就不如给个霍姨娘一个盼头,好好牢牢霸住二老爷,气死二太太,也好给三房出口气。
  霍玉莲歪在床榻上,琢娟给她敲着腿,二老爷让玉莲哄着去二太太那找东西去了,琢娟低声说:“霍太太说,姨娘不如先呆在侯府,多打听下,要真是那样,姨娘就生个儿子,趁老爷还能生,到时这二房还不是姨娘的?”
  玉莲烦闷的挪开腿,不让她再按,说道:“早知我还落什么胎呀?这一时半会儿的哪那么容易就怀上?再说,当初进府是为了捞一笔就走人,让我守着这么个糟老头子过,恶不恶心?”
  琢娟笑了,凑跟前道:“霍太太知道姨娘会这么说,说让姨娘忍忍,等生了儿子把二房抓在手里,老爷也老了,以后的日子还不是姨娘说了算?到时姨娘的表哥表弟的来府里给姨娘当帮手,不正好吗?”
  玉莲皱眉,拿个帕子使劲扯,“我给我娘说过,以后我给她养老,可她非得指望个侄子,侄子除了图她钱还能图她什么?这次如果不是她侄子在里面坏事,让那方家子知道嚷嚷出去,等我到时我生了儿子,跪倒三房跟前,还怕进不了三房?跟个少年爷也比跟着个老头子强!”
  琢娟道:“太太说了,三房的主意不要再打,表少爷也交代过,惹了三房没准全部都跑不掉,就二房好糊弄,太太说知道你恋着少年郎,以后把二房握在手里,偷着养个少年郎不也一样快活?”
  玉莲嗤笑,“那等吃白饭的,我看的上?我可不像我娘,自己辛苦赚的钱让个吃白饭的卷走一大半,还鼓动我走她的老路?我知道你让我表哥破了身,一心相帮他,就想我在侯府能立住脚好给他大把银子花!”
  琢娟也嗤笑了一声,说道:“姨娘聪明人,但却看错了奴婢,奴婢不是那屋倚翠那个傻的,奴婢当初说的话是真,奴婢就指望跟着姨娘多赚些银子,将来找个正经庄稼人过日子,跟着表少爷将来妾都当不上,这会是哄着我,让我来帮着姨娘,真等姨娘出了头,肯定把奴婢忘到天边去了,姨娘放心,奴婢只是向着姨娘说话,不会偏帮表少爷,恨他还来不及,破了我的身子,让我将来也没法青白嫁人。”


第536章 江南之事
  一听了琢娟的话玉莲没出声,琢娟看着她琢磨的神态继续说道:“太太恼恨姨娘私自落胎,可奴婢知道姨娘的心,可那个六爷是指望不上的,表少爷也说过三房不要沾惹,不然全部都走不脱,还不如就在二房拼一把,谋个将来。”
  玉莲不耐烦道:“我可没对那废物上心,当初也以为能哄个小的总比哄个老的强,谁知他如此窝囊,我娘还以为我跟她似得恋个少年郎,我呸!男人就得男人样,窝窝囊囊的,一点事都办不成,我就是不想把日子陪着个糟老头子过,想走还不是跟他房里那妾一样?就是不甘心!得,就按我娘的意思,但你要告诉她,以后除了生活费,多的银子我没法给她,要想养吃白饭的,自己想办法去,我还要留着银子打点二房下人,你来了也看到,侯府不是外面,就是下人都是看银子说话,手里没点银子,还想站稳脚?做梦去吧!还有这老货,不玩点花样,能霸住他?没准一年不到,他又去外面找哪个贱人了。”
  琢娟见姨娘如此说,赔笑道:“还是姨娘想的明白,明儿回去我就给太太说,好让太太放心。”
  听到外面动静,琢娟忙起身出去,玉莲呼口气,胸中一阵烦闷,起身推开窗子,看到倚翠从严姨娘屋里出来,细画的眉,嫣红的唇,虽不是很貌美,但前胸沉甸甸的,一走一晃,不知老爷怎么就没发现这个尤物的?
  玉莲笑了,想起一个画册,里面的女子身段就是如此,得让老爷去趟严姨娘屋子,老的没趣,小的够趣味,自己也好歇歇一阵,落胎后也得养养身子,不然怎么怀?
  三房苏氏正见远道回来的夏红,原来说年前回来,又耽搁半年,夏红给苏氏磕头请安,苏氏上前亲自扶起她,这个夏红是除了春草之外,最得她心的丫鬟,算的一手好账不说,办事利落头脑清明,对苏氏也是忠心耿耿。
  夏红是侯府家生子,让苏氏带来的陪嫁教了几年识字,对数字格外敏感,苏氏就专门教了她算账,后来夏红在外救了母子俩,是夫死被夫家霸了产业后轰出去的可怜人,夏红拿出自己的私房银子救了他们,这母子就卖身侯府,夏红不顾家人反对嫁了那个儿子,伺候了婆婆几年,婆婆死时的心愿就是回家乡和丈夫埋在一起。
  这次夏红夫妻就是带着婆母的骨灰回江南办理此事去,一去这么久,肯定是有事耽搁。
  夏红简单的解释了耽搁的原因,不外乎夺回祖产,还是借了侯府的势,那夫家才乖乖的同意夏红婆母葬入祖坟,并退回家产。
  这次去江南,夏红的三个孩子放在春花那帮着看,苏氏也不多耽搁她,回来肯定想见孩子,可夏红看了看屋里,苏氏想可能有要事,就让秋藤退下。
  夏红说道:“太太,你猜奴婢在江南遇见了哪个?”
  苏氏不解,问道:“江南哪个?二姑太太?”
  夏红摇头,道:“是二房的降香,还有绿娥。”
  苏氏吃一惊,道:“她们怎么去了那里?”
  夏红悄声道:“在回来的路上,我身子不适,就停在一个小镇上,找了个医馆去看诊,差点和一妇人相撞,她一抬头,奴婢就愣了,降香也白了脸,拉着奴婢匆匆去了没人处,跪下说求奴婢回来不要说见过她。”
  苏氏坐直了身子,紧张的问道:“那她去医馆,是绿娥不好了?”
  夏红点点头,接着说道:“奴婢跟着她回到她们租的一个小破屋子,绿娥发热,浑身滚烫,看情况她们银子没多少,奴婢拿出银子给请了大夫来,又把她们挪去客栈,那个地没法养病,绿娥的双手废了,都是疤拉,五指还扭曲,绿娥说记得小时候家乡就在江南,如果要死,想去家乡看看,降香就带着她一路逃往江南,又没路引,还好绿娥病病歪歪,也没人敢近前,奴婢看着真是可怜,如果能在哪安生休养一段时间,绿娥也不会病成那样。”
  苏氏跟着唏嘘,就把二房发生的事说了,夏红这阵子不在府里,她只知道绿娥是二老爷的妾,降香是二太太的贴身丫鬟,听了太太所说的事,也很是吃惊,苏氏见她那神情,问道:“你没问降香为何逃出来?”
  夏红摇头,道:“奴婢没问,只是估计二太太做的恶事,可能降香看不下去,帮着绿娥逃了,降香虽是二房的人,对咱三房从来没做过什么,有啥还偷着帮过咱三房,都是小事,奴婢也就没给太太说过,三房也就奴婢和降香熟悉点,所以她才会带着我去看绿娥。”
  苏氏点点头,听着夏红继续说:“下人各有各的苦衷,她不说,奴婢也没多问,见那种情况,奴婢也不好撒手就走,就和奴婢当家的说了,反正家乡的屋子收回来后,空着,不如就让她俩先去哪里养病,奴婢就给降香说了,说养好病,你们要走也行,要住那也行,就当帮奴婢看屋子了,降香同意,奴婢就又带着她们回去,总不能让她们自己到那,到时乡里乡亲的人该多疑,原本那屋子空着没想收拾,奴婢回去后,就让当家的找人简单修了修,之前一直是夫家族亲霸着,有人住也没多破,奴婢还给里正打了招呼,说是奴婢的娘家亲戚,寻族来的,让里正帮着照应下,奴婢还留了银两给她们,奴婢走时,降香让奴婢回来后给太太说,二房的事是她干的,但三房她从来没多走一步,让太太放心。”
  夏红不解降香的话里意思,苏氏就说了四爷不行的事和小二爷估计也被降香喂了药的事说了,夏红惊得捂住嘴,半天才道:“那,太太,奴婢帮她是否帮出祸来?这要是让二房知道了,还不得来三房闹翻天?还以为咱三房让降香干的?”
  苏氏道:“所以,有关降香干的事你可谁也别说,可要给你男人说好了,回来可别在府里提你们帮了她的事,这事目前就烂在你肚里,那也是俩可怜人,没遇到也罢,既然遇到总不能见死不救?”


第537章 想岔了
  一苏氏唉了声,叹气半天,对降香她俩她是同情的多,虽然降香这种感情不会被世人接受,但她没骚扰谁,还在绿娥最难的时候帮她逃了,可是她给二太太断了子嗣,也是心狠了,不管咋说四爷和小二爷都是无辜的,只有二老爷二太太才是祸害。应该把这俩祸害收拾掉。
  不过现在,苏氏也没那么多事把降香俩人的行踪告诉二房去,苏氏就又让夏红去秋枝那领一百俩银子,让她捎给降香,如果她要带着绿娥走,身上银子多点也好安排,既然夏红都救了她们,苏氏想能帮下就帮下,夏红也要养家糊口,银子也不好多给,一百俩对于苏氏不算什么,但对于在外边的人,去个小地方还是能维持多年的。
  苏氏又交代夏红要是能在江南帮她们弄个路引啥的就帮下,就是这事在侯府一定不能露出口风,然后又让夏红告诉春花,休息几日就来这,给她个差事做,夏红一一应了,福身告退。
  春花最早嫁了苏氏奶娘的儿子,奶娘去世前几年,苏氏就让她照顾奶娘,后来苏氏这里也没啥可忙的,春花就一直呆在自己家里,夏红走之前把三个孩子交给她照顾,苏氏是想让春花来给雪莲当管事嬷嬷,她还是信任跟着她陪嫁过来的,除了春雨难产没了,几个春都还在。
  五爷是一头钻进木头里,回府也是和媳妇说说话,有了小儿,五爷难得的开口说几句话了,五奶奶更是扎进带保文的日子里,不管不问的。如今的三房,不像别府,儿子还日日来问安,媳妇不日日请安吧,总的初一十五的露下面,可三老爷嫌烦,又没啥要紧事,来了也是说些无关紧要的问候话,不是苏氏说总的和儿孙辈联系感情,不然孙辈大了,都不知祖父母长啥样,就一旬大家来燕旻堂聚餐下,男一桌女一桌,彼此对下脸,别都忘记谁长啥样了。
  豫和郡王府,郡王留意了谢氏三房,见那都说乖张的谢三对花岗楼做烤鸭的事没反应,宋八去说后也回到庄子只管做自己生意,郡王就好奇了,打听也没打听出来为啥,郡王还想这孟焦俩人还不去花岗楼闹腾去呀。
  豫和郡王就把这事学给了姜太妃听,姜太妃笑了,说道:“你就没想到那谢三小儿上回因病了还捐了银子,怎么这会还为这点事闹腾?世人总讲个积福,我早就说过,你拿这事来试探,肯定不行,让我说还试探啥,就他家了,把康儿叫来,我给他说,要是愿意,我就准备找谢家透话了。”
  郡王爷对此也没意见,就让人去叫了正要出门的小儿子来。姜太妃还在屋里问儿子,怎么康儿最近这几天都没看着,又去哪胡混去,郡王说是宋府的那个混货回府了,俩人就又凑到一起去了呗。
  周越康正要去宋府,自那日后,他天天去宋府,就想好在那偶遇谢府小娘子,宋呆货只沉迷在自己的着迷中,并没发现好基友的目的,还感谢好基友每天来陪他发傻,还讥笑周越康没胆。
  姜太妃见了孙子就推开桌前的吃食,拉着孙子坐下,说道:“康儿,祖母给你看好一家小娘子,那不仅人相貌长的水灵,跟画眉鸟似得。”
  周越康面前就出现廖娘子,可不跟画眉鸟似得吗?眉眼灵动,就是瞪眼都好看。
  姜太妃看着孙子笑模样的还点了点头,就乐了,对着儿子郡王说道:“我说了,康儿肯定中意。”
  郡王扑哧乐了,“他那是中意画眉鸟,忘了他买的画眉鸟?那可是他宝贝,娘要说是谁,没准他就跑了。”
  姜太妃还笑嘻嘻的道:“那不能,哪个儿郎不中意相貌美的?又温和又知书达理,娶妻娶贤吗。”
  周越康就好奇的问道:“谁府里的呀?又像画眉又温和?画眉可不温和。”
  姜太妃道:“谢府的,就是宣平候府谢家,祖母早就帮你看好了,那是个可人,康儿绝对愿意,就凭那相貌,就没得说。”
  周越康一听宣平候府谢家的,顿时裂开嘴乐了,直点头,廖娘子在京不就是属于谢府的吗?那长的就是画眉鸟,性子温和?那在老夫人面前定是温和的。
  周越康使劲点头,话都不会说了,直裂开大嘴傻乐,姜太妃指指他,也乐,一拍桌子道:“那就定了哦,周越康嘿嘿,嘿嘿的,才说道:“祖母就是向着我,就定了。”
  豫和郡王也逗趣道:“这回怎么这么痛快?没挑出毛病来?”
  周越康还摆手道:“没毛病,都好,啥毛病没有!”
  姜太妃道:“那好,我就找人先给谢府透话去,看对方有没有私下定亲的。”
  周越康美的晕乎乎的,起身告辞,想去外面静静,然后去宋府,看能不能看见小娇娘。刚走到门口,就听见祖母问父王一句话,他顿住,急忙转身回来问道:“祖母说谁?给孙儿定哪个?”
  姜太妃莫名其妙,说:“谢府三房呀,他不是有个小娘子在天慈庵给嫡母祈福?”
  周越康急了,跳起跺脚,“我可不要她!”
  姜太妃愣了,说道:“刚就是说的她呀,谢府的,你不是说没毛病,都好的吗?”
  周越康脸红脖子粗的,“我说的可不是她!”
  姜太妃迷糊,问道:“那你以为是谁?谢府还有没出嫁的小娘子吗?我咋不知道?”
  周越康继续蹦,“咋没有?谢府二姑太太回京就带了个小娘子!”
  姜太妃更糊涂,“谁?怎么没听过?再说那也不是不姓谢?我前面说定谢府小娘子,你不是没意见?”
  豫和郡王接话道:“混账小子,你是和哪个私下勾搭了?你祖母可是和你说的正经小娘子,那种歪心思的我周家可是不会娶进门的,你就甭想了。”
  这可把周越康给急的,使劲挠头,只好坐下,呼口气说道:“是谢府的,只不过不姓谢。”
  郡王府奇怪的问道:“不姓谢?姓什么?难道是哪房的在外的外室生的?那提也别提!”


第538章 溺爱
  一姜太妃跟着点头,周越康对着侯爷急道:“爹听我把话说完,行不行?”
  郡王看他冒汗的着急样,说:“好,好,你先说。”
  姜太妃还在跟前嘟囔,“老早就给你说过,外面乱七八糟的人少沾惹,就有那种专门盯着你们年少不知事的,混进王府当妾都干,怎么还哄得你要娶回来当正妻了?看着就不是个好的。”
  周越康又要起身跳脚,姜太妃赶紧道:“好,你说,我听着。”
  周越康就又坐下来,问道:“祖母,谢府几个姑太太的?”
  姜太妃道:“我咋知道别人家几个姑太太的?以前又不曾交往过。”
  周越康歪嘴道:“祖母不是最近都和宋太夫人一起玩的?就不知人家几个闺女?”
  姜太妃乐道:“没事谁问人家你几个闺女?哦,对了,想起来了,她三闺女嫁了武陵侯府,好像不是年后没了吗?”
  周越康道:“那是谢府三姑太太,那么二姑太太哪?”
  姜太妃奇道:“我哪知道去?这谢府好像是大姑太太嫁给了那老货的娘家,就是呀,这谢府二姑太太哪?没了?”
  周越康呸呸的往地下吐,道:“哪是没了?人家在江南,才回来,带着她家廖娘子。”
  这下郡王听懂了,对姜太妃说道:“娘,这小子是看中那二姑太太家的了,可不是不姓谢吗?”
  姜太妃晕乎问道:“康儿是看上那个什么廖娘子了?谢二姑太太的?他不是说才回来?怎么才回来就惦记上了?这二姑太太嫁的谁家?”
  郡王也转向儿子问道:“廖家?哪个廖家?京里姓廖的是哪个府上?没听说过有个廖家呀?”
  周越康赶紧解释道:“以前的廖太保,后来全家回江南了,前阵子谢二太太带廖娘子回京。”然后他就把怎么和宋小二一起在外遇见的,怎么带去谢府庄子去的说了,然后说人家小娘子都不知道他是谁。
  豫和郡王看着儿子还不好意思的挠挠头,大笑道:“死小子,这是惦记上人家小娘子了!娘,这个门第也合适,还是个嫡出,不行就这个了。”
  姜太妃想都不想的说道:“那也等我打听了再说,谢家媳妇都是好的,可谢家姑奶奶就不见得了,看母知女,那宋老货的闺女,能有个好的?嫁去武陵侯府的那个,之前不就是退了婚才嫁过去的?还克死了人家儿子,我可不能让我周家进来个那么个货。”
  周越康急了,道:“哪有妹妹是啥样姐姐就一定是啥样的?祖母见了就知了。”说完起身挨着姜太妃,使劲蹭,说道:“祖母,你就看看去吧,肯定祖母会看中,一定会看中。”
  姜太妃被他蹭的晃悠,推开他,“别晃悠了,祖母去打听下,你可不能和人私下拉扯,不然祖母可不认。”
  周越康喜道:“那怎么会?人家都不正面看我,我话还没和廖娘子说上哪!”
  姜太妃挑眉,“怎么?还偷着私下见了?”
  周越康后悔话说的太快,解释道:“没有没有,孙儿是去宋府找宋小二,那廖娘子和宋府亲眷一起进京的,后来去宋府看望,我就偷着见了一回。”
  姜太妃哦的,豫和郡王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