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卿本贤妻-第10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那些腿脚不好的五十岁的人年轻,哟,我可不坐着了,没事就起来走走,如今这几年我大都是坐着,我说今年咋就那么容易觉得疲乏的?”
说着,陶氏还真起身,苏氏也跟着起来,扶着陶氏对着苏王氏说道:“以后侄媳妇来了就陪着大嫂多走走,这是冬天,出不了门,就在屋里多走,哪天天要是不冷,就扶着大嫂去院里,也好让房间通通气,我那正房,每天最少一次开窗子透气的,就是你小表弟住的小跨院,我都是每天都要透气三回,你说每天吃饭,还有那么多小儿,奶娘就好几个,那么些人在屋里呼吸,屋子里又有炭炉,要不透透气,那得吸进多少废气,对小儿也不好。”
陶氏点头道:“那是,小外甥身子弱,再屋里脏气太多,那可不更容易上头?”
苏王氏也在她们起身后跟着起来,也慢慢扶着陶氏,听了苏氏所说,认同道:“姑母说的就是在理,以后侄媳妇也这么做,我屋里也几个小儿的,天冷可不都在屋里猫着,出屋又怕给冻着了。”
苏氏道:“该出屋还得出屋,屋外空气肯定比屋里强,小儿也不爱呆在屋里,穿厚点出去玩会,冻不着,娇生惯养的才容易得病哪,看那庄子里的小儿,哪个不是在外疯跑大的?我也没看哪个常常生病,这是冬天,到了明天夏天,说什么我都得带你小表弟去哪个庄子里住一两个月去。”
苏王氏赶紧说道:“姑母,到时带上侄媳妇家的大的那两个侄孙,侄媳妇现在都想送姑母那,就怕姑母忙不过来,那天和母亲去看了弟妹家的侄女,侄媳回来就和母亲说,侄媳都想送过去俩,不在那住,每天接送,母亲训斥了侄媳妇,说没帮姑母什么,还尽给姑母添麻烦。”
苏氏乐了,说道:“行呀,就是现在还不行,等过了年吧,大的和罗先生读书去,小的就和旻山一处玩,就是怕大哥不同意,府里有先生,还去我那干啥?”
陶氏说道:“锦娘要是愿意,你大哥那我去说,我也听妹夫说那先生不错,也偷着问了九外甥,外甥也说先生比书院的先生要好,那就一块去学,在一处,还能有个督促,更好。”
苏氏道:“那就看大哥是否同意,我是没意见,一只羊也是放,一群羊也是赶,大不了腾个大点的院子,没什么费事的。”
苏王氏期盼的望着婆母,陶氏道:“等晚上我给你大哥说下,初六去了庄子再回复你好了。”
苏氏道:“不急,离过年还一个月哪。”
苏氏陪大嫂说会话,又交代苏王氏多照顾,出门时又悄悄给了赵婆子一个大封包,喜得赵婆子直给苏氏道谢,那次在庄子上苏氏就交代赵婆子要时时督促大嫂多锻炼,监督饮食,哄也要哄的大嫂改变饮食习惯,每次回苏氏回娘家都会给赵婆子封包,儿媳再孝顺,也不会时刻守着婆婆,只有那贴身伺候的,才是时刻在你跟前,就像春草,这几十年来,那是比相公还要贴身照顾。
赵婆子殷勤的要送苏氏出院门,苏氏拦了她,让她回去服伺大嫂,赵婆子深深福了礼,苏氏心道还是银子好呀,没银子,再是姑太太,也没那么殷勤。
坐在马车里,苏氏就想请武陵侯府,三姑奶奶是必来的,想想那松柏夫人真算是个通情达理的老夫人,虽然曾孙媳妇是个寡妇,但和亲家聚会,总会带上她,也是让她和娘家见见面,从辽东回来,三姑奶奶就不像以前那么回来的勤,肯定是松柏夫人限制了她,不然按照三姑奶奶的性子,那可是恨不得三天就回娘来一趟的。
第451章 年华正好
第二天,还没到午食,贾兰芝就来了,这次是由她五哥贾林峰送她过来的,刚好三老爷正准备出门,就在外面打了招呼,贾林峰说了几句客气话就告辞了。。
贾兰芝去了燕旻堂,一进去就贴着苏氏坐下,说道:“干娘,我那天就想过来,可是堂嫂又带我去了宫里,我说了想来这里住,我堂哥堂嫂都不同意,还是我在宫里大哭一场,我表姑同意才让我来的,我堂哥没法了,就让我来了。”
苏氏揽着她道:“来了就好,我还盼着你来哪,也不好派人去贾府问你,你以后就住这里,随意,就当在你家似得,也别多客气。”
贾兰芝高兴的抬头,两眼都是光亮,使劲点头道:“嗯,过年我也在这过。”
这苏氏就没法这会答应她了,有本家在,贾兰芝肯定是要回贾府过年的,小娘子随心所欲的,她哥可不会同意她过年在别家过的。
苏氏就忙说了初六去旻庄玩的事,贾兰芝乐的站起来,说道:“干娘,我请我两个表姐去,好不好?”
苏氏说道:“好呀?都是哪家的小娘子的?”
贾兰芝说道:“我表姨家的王姐姐,我表姨夫是国子监的王祭酒,还有另一个是陈家姐姐,也是我另一个表姨家的。”
苏氏笑道:“越说越近了,王祭酒家的王三娘子和七娘子交好,可惜你七姐姐还在庵里修行,不然也可以和你玩到一块。”
贾兰芝也笑道:“我听我表姐说了,还说她哪次气庵里看七姐姐就带我去认识哪。”
苏氏爱怜的看着娇笑连连的贾娘子,十五六岁,年华正好,可惜七娘子却把这年华中的三年奉献给了菩萨。
苏氏说道:“等哪天干娘在请几个小娘子,你们认识了也好彼此相约去玩,不然老守着我这老婆子干嘛。”
贾兰芝羞羞脸,嘻嘻笑道:“干娘尽胡说,干娘看着就像我姐姐,怎么会是老婆子?我姑祖母那样才是老婆子了哪。”
苏氏也哈哈笑,说道:“兰芝尽夸干娘吧,这小嘴怎么这么会说话的。”说完还伸手要拧她嘴,贾兰芝笑着躲了,说道:“干娘不信,咱走出去,肯定别人都会这么觉得。”
虽知贾兰芝是夸大说辞,苏氏听了还是美滋滋的,难怪说虚伪话让人听了让人觉得舒服,总比张口就是你太胖了你脸色憔悴了好听吧,虽然说的是大实话,但听了心中堵的慌。
贾兰芝笑完,又说道:“干娘,我去和六姐姐住一起,我回去我想了下,还是和六姐姐住一起比较好,到时带上她一起出去玩,谢叔父也不必去书房去睡了。”
说完还嘻嘻笑,苏氏也松口气,自己就没和小娘子一起这么亲密过,七娘子再和自己贴心,但还从没过住过一个屋子,冷不丁的和个还不算太熟的小娘子一张床,苏氏也别扭。
苏氏也就笑道:“那更好,你们小娘子一起也好说说悄悄话。”
贾兰芝吐了吐舌头,说道:“其实是我五哥说了我,我说要和干娘住,我五哥说我不懂事,问有小娘子就该和小娘子一起住。”
苏氏只是笑,没接话,贾兰芝也是随口说,说完又问苏氏午食做什么好吃的,苏氏就和她商量要做什么吃食,贾兰芝说了自己爱吃的,苏氏就吩咐秋桃去准备。
饭后苏氏带贾兰芝去了缘草堂,跟着伺候的三个也都带去那,太夫人一见贾兰芝那是眉开眼笑,就是六娘子也笑容满面的,成天的和两个老年妇女在一起,六娘子看到贾兰芝更是心喜,听说她要和自己同住,那拉着贾兰芝的手不放,说给她准备铺盖。
苏氏就交代了夏青,照顾好贾兰芝,说这小娘子活泼的很,估计有些规矩方面随意了,让夏青不要太刻板。
随后几天,贾兰芝是午食昼食都隔一天拉着六娘子来燕旻堂吃饭,她嫌太夫人那饭菜太清淡,要是添了别的菜,太夫人又忍不住要吃,她只好搁一天就去三房混吃混喝。
好在这几日三老爷都外出去了旻庄,苏氏带着俩个小娘子有时在正房吃,有时在小跨院和孩子们一起吃,看着旻山和宋早晚兄弟吃的是满桌子乱七八糟的,贾兰芝是哈哈笑,六娘子是奇怪的偷望了苏氏好几眼。
六娘子以前在二房,见自己姨娘都很难,二太太让她陪房把二房盯得死死的,几个庶出的都不敢和生母亲近,自己呆着的时间多,随身伺候的也是二太太指派的,都拿庶出的不当回事。也就是太夫人给二房大换血后,那个刘妈妈和自己姨娘之前有交情,这才教导了自己。
如今六娘子看了三婶子这里的松快随意,还真是觉得不可思议,她也不敢多张望,等回去后,抽空问问刘妈妈。
期间贾兰芝还带着六娘子去了王祭酒家,贾娘子是通知俩个表姐初六去旻庄游玩一天,六娘子算是第一次自己和同龄人一起交往,那是又是兴奋又是担心,就怕自己没见识出了丑,又想起刘妈妈说的,你越是在意自己会不会出错,就越会紧张,紧张了就会出错,六娘子想想难得的嫡母带自己出门的几次,自己就紧张的不行,嫡母越是看自己丢丑的眼神不善,自己就越紧张害怕,话都不敢说,手脚都不知该往哪里放。
刘妈妈说不知道要说什么的时候就微笑,多笑少说,看别人都是怎么做的,小娘子们都喜欢什么话题,主要的是要记得哪家和哪家是亲戚,回来拿笔记下,要把京里各家的关系记熟,对以后出嫁了交往很有用。
六娘子就都按照刘妈妈的教导做,她觉得不是自己想的那么难,也没人多注意她,之前是她自己胆怯,觉得每个人都在挑剔她,都在嫌弃她,如今跟着贾娘子出去,就是王祭酒家的王三娘子都热情招待,还问起自己的七妹。
想到同是庶出的七堂妹,六娘子更是羡慕,羡慕她有个好嫡母,羡慕她的从容,如今她也能和七堂妹一样的出门和这些以前觉得高不可攀的小娘子们来往,兴奋的回府后的六娘子一晚都和贾娘子在被窝里说笑,说起出去遇到的好笑事,六娘子觉得自己打开了一个新的世界。
她分外感谢姨娘让自己去找三婶娘求救,当时她还害怕,是姨娘说你要是不去,你没准将来命都没了,她这才鼓起勇气冲进三婶娘的院里,好在三婶娘是姨娘说的那种好心人,帮了自己一把,才让自己见了新的天地。
第452章 宋表弟的念想
刘妈妈对六娘子说要记得自己的身份,不要因为出去见识了一番,就觉得自己就可以和那些嫡出的同等了,庶出就是庶出,如果自己再得意忘性,看看自己的嫡母吧,那就是个例子。
六娘子是等贾娘子睡了,自己还翻来覆去的琢磨刘妈妈所说的各种话。
三老爷见儿子日渐好起来,和往日一样活蹦乱跳了,也放了心,如今儿子和表侄子玩得高兴,也不急着找父亲抱了,心里也跟苏氏似得,有点小失落,儿大不由娘,这还没长大就不要爹了。
如今儿子房里一堆妇人,三老爷一个爷们也不好妇人里扎堆,就听了太太的去了旻庄。
天气寒冷,可是庄子里却热火朝天,男人们可没有天冷不出门的习惯,那些爱游荡的儿郎们如今隔三差五的相约来庄子里聚堆蹴鞠吃烧烤,妙就妙在自己动手烤,对旻庄来说,反而是效益大增,厨师来烤都是烤好的,让客人自己动手,那是要浪费一半食材,可不是庄子赚了。
因为旻庄有严格规定,庄子里也没有娇娘伺候,所以各家都放心,无非是花点银子,可比以前花费的少多了,也都乐见那些纨绔们去旻庄折腾去。
宋表弟在那更是如鱼得水,来捧场的,来游玩的,几乎他都认识,不认识的来几回也和他熟的像亲兄弟亲侄子。那每天嗓子都是沙哑的,蹴鞠喊的。
三老爷对蹴鞠不感兴趣,他跟着苏氏吃了一年多饭,也对吃食方面来了兴趣,在庄子上,巡查后,就也去了厨房,挨个检查下,又根据自己吃了的感觉好坏,提出些建议。
宋表弟很遗憾表哥不看他蹴鞠,没他的场就跟在三老爷后头这里看看那里瞅瞅的,转了一大圈,宋表弟显摆的说道:“咋样,德哥,兄弟我弄的还成吧,德哥你就挑不出毛病来。”
三老爷笑道:“是,都是表弟的功劳,你表嫂还说哪,过年给你个大封包,不能白让你辛苦。”
宋表弟嘴里谦虚,面上得意道:“哪里哪里,表嫂客气,见外了不是?弟弟给德哥还分什么彼此?”
三老爷也美得挑着眉,说道:“看不出来表弟还真有一套,不是表弟在这里张罗,我和你表嫂哪能这么放心?你表嫂还说你把侄子送来就送来了,还那什么费用的?我三房还缺几个儿郎的饭钱?”
宋表弟道:“我也是那么说,可我爹非让我送来,我就说送来德哥也得说我,我俩谁跟谁呀,我爹还要跟我急,得,那我就送来了,免得气着他老人家了。”
俩人边走边说,宋表弟想起自家三个儿子,问道:“我家那三个小子在你那还好吧。”
三老爷道:“你回去没问问的?”
宋表弟一摆手道:“我问那干嘛,这不是刚好和你说到这就想起问了,我家子旦有点活泛,我就怕累着表嫂了,还有就是可别把十一郎气着,那就麻烦了。”
三老爷笑道:“我儿子还就跟子旦玩到一处去了。”想起表弟俩儿子的名字,三老爷哈哈乐,说道:“你给你儿子起的名字,你表嫂每次都说那早晚兄弟哪,宋早晚兄弟,呵呵。”
宋表弟听了也乐,说道:“那另起个?”
三老爷道:“起了都起了,哪有胡乱换名字的?就这么的吧。”
宋表弟挠挠头,说道:“也是,对了,胡铁怎么样哪?我这队少了他就输了好几回了,可把周六乐的。”
三老爷摇头道:“我没问,在你表嫂庄子里,只听你表嫂说,先呆着,有啥年后再说。”
宋表弟说道:“干脆让胡铁跑岭南算了,以后德哥还不是要派人去岭南买木材的?就让他去,他没家没业的,如今又不好在庄子里露头,去给德哥跑木材,我看挺好。”
三老爷想了想,也点头道:“回去和你表嫂说下。”
宋表弟又想起大郎所说的一路上的风光,就对三老爷说道:“德哥,干脆明年咱们去一趟岭南好了,我家大郎说的我都眼馋了,这辈子还没去过那么远的地哪,当年我姐嫁到辽东,我跟着去了回,可那时小呀,都不记得玩什么了,这次咱俩去岭南,好好玩玩。”
三老爷笑道:“我可没你那闲工夫,就是要去,也得等你小侄子大了,带你表嫂一块去,我答应你表嫂了,将来带她四处走走,以后我一家三口的四处逛逛,那才美哪。”
宋表弟吃味了,说道:“那我哪?我跟着你一家三口算咋回事?”
三老爷瞪他一眼,道:“你带着你媳妇儿子去,跟我凑啥热闹?”
宋表弟嘿嘿道:“带她们有啥意思,叽叽歪歪的,烦人,还是和德哥一道去才叫好。”
三老爷不搭理他,直接往前走,宋表弟跟上,还啰里啰嗦的问年后啥时去呀。
下午回去,三老爷就说了宋表弟说的可以让胡铁去跑岭南一道,苏氏拍头,说道:“对呀,我还发愁下回再找谁去哪,不能老麻烦别人家,宋表弟的大郎以后成亲哪能回回帮咱跑的,咱得自己有个人,胡铁不正好吗,他如今孤家寡人一个,要是再找个媳妇,也可以在岭南住下来,等初六过后,我叫他上来问问,他同意,以后岭南就交给他了,他先去在那买个宅子,熟悉熟悉也好,没必要在我庄子里猫着,虽说和方家官司完了,那方家肯定不会放过他,不如去岭南帮咱跑买卖算了。”
三老爷又说道:“表弟还想跟着去岭南玩一趟,他叫我同他一道,我说我可不现在去,等儿子大了,带锦娘和儿子一道去。”
苏氏蛮感激,当初哄他的话,他还当真记在心里,对于古代交通,苏氏是怕的,在马车里颠都要颠散架,但这份心意她得领,于是感动的说道:“多谢老爷还记得我们娘儿俩,等旻山大了,身子壮实点,咱三就去。”
三老爷对太太的恭维啦感激啦都很受用,觉得豪情万丈,一摆手,学着太太有时的口头禅,说道:“小意思,那是我应该做的。”
说完还冲着太太挑挑眉,苏氏暗道:你不够英俊这么挑眉很滑稽,没有玉树临风的范。
三老爷哪里能知太太的腹语,还自得的咧开嘴,手就摸上去了,哎呦,太太的胖手小了点,要我说胖就胖点,干嘛嚷嚷着什么减肥,胖着抱着多舒服,小手摸着都肉呼呼的。
苏氏甩开三老爷的手,翻了一白眼,还没天黑哪,就又发骚了。看着太太拧搭拧搭的走了,三老爷嘿嘿的笑,想以后一家子出门就是美。
第453章 又是帽子
到了初六,夜里下了场雪,苏氏对三老爷说道:“正是下雪的时候,庄子里肯定好看,在雪地里烤东西吃,那才得意哪,老天都照顾我们,旻山是有福气,昨儿个我还念叨咋不下雪的,夜里就下了一夜。”
三老爷含笑望着得意的苏氏,抱着儿子美得不行,苏氏又道:“老爷在屋里等会,我先去母亲那一趟,把新做的斗篷给母亲送去,也让母亲高兴高兴。”
太夫人一早就收拾好了,贾兰芝和六娘子一边一个,搀着满脸是笑的太夫人,今天有俩家老夫人应了她的约,一个是魏宁候常太夫人,另一个是太常寺卿家的卜太夫人。太夫人原本和她们不算太熟,反而是几次的看蹴鞠后熟悉起来,都是爱玩乐的老太太,之前在府里老憋着不出门,有了相同爱好的,就马上熟络起来。
太夫人是抛开宋家,她是挺热乎的一个老年妇女,内心简单,没那些人老成精的心思,和这样的人打交道轻松,就是要忽略她时不时说错话,还是满开心的,但你要是计较她的顺口说的话,那是把自己气死,她还啥都不知。
听人精说话,你得脑子了转三圈,听太夫人说话,你就别当回事,不然你纠结个半死,她老人家说过就忘,也不是针对谁。
太夫人正要派人去催,苏氏就进来了,身后的秋藤抱着个大包袱。
苏氏进来就说道:“母亲,媳妇让人给母亲做了个斗篷和帽子,今儿刚好派上用处了。”
去年满街都是大帽子的时候太夫人正忙着和儿子扯皮哪,根本没注意,后来见三媳妇
穿了这么一身,她倒是想问来着,但那时和儿子媳妇生气,也就没问。
这会见三媳妇说给她也做了一身,那心里高兴,赶紧让打开看看。
苏氏见太夫人着急就要看,心里也是一乐,去年看到了太夫人眼里的渴望,但她那时也赌气,就装着没看见,没提,今年大家都开心,给婆母做一身也不为过,不就是几张皮子的事吗,又不是没有。
太夫人看到秋藤打开包袱,是个石榴红的斗篷,苏氏给太夫人披上斗篷,又拿了帽子,太夫人看这帽子不像去年那样的,是个圆形的,帽顶中间好有个同色毛球。
苏氏给太夫人去了头上几个支楞的头饰,帮她带上帽子,刘婆子在旁边拍手笑道:“老祖宗,这一身穿起来真真的一个王母娘娘的妹子,看着不就是凡人。”
六娘子掩嘴乐,贾娘子也拍手道:“老祖宗,帽子借我戴戴,干娘,咋没给我做个的?兰芝喜欢这帽子。”
苏氏笑道:“这是老祖宗的,你们都有,就是馋你一会,一会就有人送来了,就是戴这帽子,头上可不能钗首饰,可以拿着,摘了帽子时再钗头饰,干娘是着急想让老祖宗试试,哪里不合身马上改。”
太夫人合不拢嘴的笑,说道:“都合适都合适,这个帽子可比去年那些大高帽子合适,这以后出门就不怕冻着了,对了,娘这还有些皮子哪,是去年宋侄女给的,我都还没来得及做,给了媳妇吧,你也做身穿穿。”
苏氏道:“母亲的留着自己做吧,给孙媳妇也成呀,媳妇那还有,要是看中母亲的哪块皮子,母亲可别小气,到时给了媳妇吧。”
太夫人笑道:“不小气,媳妇中意哪个都拿了去,娘岁数大,用不着这些个,放久了也会坏,都拿去也成。”
后面稻芽也进来,贾兰芝欢呼着冲上去,太夫人还叮嘱道:“这傻妮子,慢点跑,你干娘说有你的,还能跑了?”
贾兰芝嘻嘻笑道:“兰芝不是着急吗,兰芝就想和老祖宗穿一样的,别人一看,哟,这是你亲孙女呀,长得就像您,那个水灵,就像你年轻时候。”
这奉承话说的太夫人哈哈乐,指着贾兰芝说道:“兰妮子,这几天尽逗我乐了”
苏氏走过去,拿了件白色斗篷给贾兰芝披上,给她带上帽子,是圆形,帽顶是尖的的,耳朵旁两个白色毛球,贾兰芝喜得摸着那俩毛球,突然亲了苏氏脸暇一口,吓得苏氏直拍胸脯道:“死妮子,吓死干娘啦。”
贾兰芝抱着苏氏笑道:“太喜欢干娘了,干娘给我做的我是真喜欢。”
苏氏推开她,说道:“热死了,赶紧松开我,还有你六姐姐的哪。”
六娘子在一旁看的直羡慕,见桌上还有一套,心里盼望三嫂是给自己做的,但又害怕不是,直盯这那姜黄色的皮裘看,这会听了三嫂的话,马上心里乐开了花,长这么大,还从没有过一件皮草的哪。
苏氏把桌子上的皮裘给六娘子,六娘子福了福身接过,摸着毛茸茸的斗篷,还有那帽子,眼底就有了水珠。
苏氏道:“快穿上给老祖宗看看,老祖宗的眼光可是好的。”
贾娘子过去打开斗篷给六娘子披上,又看了看她手中的帽子,和自己的帽子同样款式,贾娘子笑道:“六姐姐快带上,咱俩这么穿出去,肯定像一家子姐妹。”
六娘子就把帽子戴上,被贾兰芝拉着站到屋子中间,太夫人看了也点头,还说道:“媳妇,我那里的皮子再给小六做两身,也给兰妮子做两件,小娘子穿起来就是好看。”
贾兰芝肤色黑,颜色穿不好会显得皮肤更黑,所以苏氏就直接给她用白色做了,六娘子肤色白点,姜黄色衬得她娇嫩。
苏氏看着两个妙龄少女手拉着手站一处,真后悔自己那个年纪时死不怏怏的,浪费大好时光呀。
苏氏说道:“兰芝小六,你们扶了老祖宗去大门外,马车都已经安排好了。”
又转头对太夫人说道:“母亲,媳妇先回三房,老爷还等我一起走哪。”
太夫人摆手道:“那媳妇快去,别让那犟头着急了发火。”
贾兰芝听了咯咯的笑,苏氏回了一声是,笑着离开。
燕旻堂三老爷早就收拾好了抱着儿子等着哪,宋早晚兄弟今儿没送来,小小娘子们就没带着去,二奶奶大着肚子,二爷就在府里陪着,五爷是没空去,五奶奶也就留在府里了。六爷三老爷就没让他出过门,刚好六奶奶又没出月子,整个三房又是三老爷苏氏旻山和九郎一家四口去了。
宋鹏举今儿也没来,苏氏就让罗先生带着素娘一道去,罗先生对那庄子印象满好,满口答应,又是说不用府里安排马车,他自己带着素娘雇车过去。,刚好府里马车也不够用,苏氏就随他了。
二房三老爷根本没通知,大房侯爷那里前几天就说过,让今儿早上都在府门口等着一起去,侯夫人这次没叫儿孙,只是和侯爷两个人去。
第454章 聚会
苏氏见大房只是侯爷和侯夫人俩人去,还私底下问了大嫂,大嫂说,几个儿子的,叫谁不叫谁的,干脆哪个也不带了。苏氏听这话,就知大房最近是有什么事了,不过三房都忙着旻山,大嫂也知趣,没开找苏氏发牢骚。
在府门外,侯爷和大嫂已经到了,苏氏他们刚到,太夫人一行人也到了跟前,各自上了马车往庄子上驶去。
九郎和父母一辆马车,他抱着旻山,旻山伸手要抓他头上的发冠,够不着还使劲蹦,苏氏忙拿出个木头小车塞给旻山,他才不抓九郎的头发了。
苏氏问三老爷:“安排的是炒菜还是烧烤?”
这次交给三老爷,苏氏就没多问,免得在一旁指手画脚的犯老毛病,干脆就啥也不问,这是要到跟前了才问下。
三老爷说道:“都有,看他们中意哪个了。”
苏氏道:“少年人是去烧烤了,有宋十五郎在,肯定带着儿郎和小娘子去自己动手,他们可不愿规规矩矩的跟着老家伙一起吃饭。”
说完还看了九郎一眼,九郎笑眯眯的说道:“儿子服伺母亲。”
苏氏道:“哪用得着你服伺?你去和他们一道玩去吧,最近跟着罗先生念书也辛苦了,今儿好好玩玩。”
九郎说道:“一点不辛苦,罗先生教学有意思,很容易就懂了,不像以前书院里的夫子,摇头晃脑的讲半天,听的儿子稀里糊涂。”
这个苏氏理解,有的先生肚里有货,但不会教,越讲越深奥,弄的学生听的稀里糊涂。
三老爷得意的说道:“我就说罗先生有大才,过两年教小儿子正好。”
苏氏跟着附和:“那是自然,老爷眼光好,一带就带回个好先生,咱不求旻山将来考状元,但明白事理正常长大绝对没问题。”
三老爷也点头,自旻山病后,他也没了那雄心壮志,只求儿子平安长大。
旻山掰断了两个车轮,举着让父亲看,还嘻嘻的笑,等着夸奖,三老爷从九郎那抱起旻山,举了举,说道:“好儿子哎,长大了爹带你去岭南玩去。”
苏氏抿嘴乐,如今不是说那:好儿子唉,将来考个状元给爹看看了。
到了旻庄门口,侯爷下了马车,就去扶太夫人下马车,苏氏这才注意到,侯爷也是皮裘斗篷,转眼就看见侯夫人也穿了个斗篷带着帽子跟着扶太夫人,还是个火红的,那个张扬的色彩呀。
苏氏今年就没做新的,还是去年那套,她不怎么出门,就想做了也是放着,没必要多做几身,看着大嫂的火红也心动,过年也做身新的?自己也臭美臭美。
太夫人喜气洋洋的下了马车,身后跟着俩小娘子,一个淡雅如菊,一个活泼可爱,周围都是白雪皑皑,几人站在大门口,更是衬得人格外精神。
侯夫人也夸赞道:“母亲带着这俩小娘子,谁都要说都是母亲的孙女了,这模样一看就是母亲家里的,个个都水灵,媳妇看了都恨不得带在身后。”
太夫人呵呵的笑,嘴里那是那是的。三老爷抱着旻山,俞管家前头领路。贾娘子是第一次来,边走边看,嘴里夸张的哇哇的,说道:“老祖宗,这庄子真好,夏天来了更好是不是?到了夏天,老祖宗带兰芝住这里好不好?”
太夫人不爱让侯爷扶着,甩开儿子,让贾娘子搀扶,还一路介绍,她来过多次,早就带着她的好友转悠遍了,那是熟门熟路的介绍。
侯爷郁闷的跟在后面,这冬日里,他是头一次来,看母亲高兴劲,也松了心,跟在母亲的介绍左看右看的。
宋表弟没到门口迎,是随国公带着美姨娘,老世子和世子夫人都来了,春华厅里,宋表弟忙着给随国公介绍哪。老世子是头一回来,也好奇的四处转着看。
关宋氏和世子夫人坐一处说话,关五娘子和俞小娘子窃窃私语。
看见太夫人进来,除了随国公,个个都站起来,太夫人招呼完各位,来到随国公跟前,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