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农女重生之丞相夫人-第25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元宵之后,学堂就要开学。
就在韩子然几人准备着开学的事时,影卫带来了京城里的消息,皇上纳妃了,纳了大学士之女贾氏为慧妃。
听到这个消息时,任锦绣偷偷看了眼萧真和韩子然的脸色。
萧真和韩子然面色如常,但手头的活都停了一下,之后俩人齐齐迎上了任锦绣的目光。
任锦绣轻咳了几声,笑得尴尬:“正常,正常。”
萧真不声响的继续做着手头事。
韩子然轻轻道了句:“皇上要真有点本事,压根就不用纳妃来平衡政权。”
任锦绣:“……”
白皓与车非明量互望了眼,识趣的到堂屋外面做他们的事情去了。
日子就这么一天天的过去。
学堂的建设从五间堂屋变成了六间,七间,直到亭台楼阁,小桥流水,假山绿林一点点的开始耸立在这片山脚,当学堂全部建成,当学堂的名声远扬之时,五年时间弹指即逝。
严冬。
已经很多年没有这样的白雪皑皑,银装束裹。村子和远处的山林都在白雪覆盖之下,世界的颜色在这一刻都是萧条的,但壮观的难得描述。
萧真的目光落了丈夫那养长的胡须上,她记得四年前还在跟子然说着别的夫子都是有胡须的,没想到四年之后,他还真是蓄起了胡须,不过还是同样的好看。
韩子然正在欣赏着窗外的雪景,余光见到妻子的视线一直落在他的长须上,手就撸上了须,笑说:“他们说我这样颇有几分仙风道骨之姿。”
“所以,你是要修仙去吗?”萧真笑问。
“修仙哪有和你在一起来得好。”韩子然笑呵呵的说。
此刻,门被推开,一个三岁的男娃探进了头,看到韩子然和萧真时,嘻嘻一笑,小身子跑进来就扑进了萧真的怀里:“奶奶,爹爹说要带我去山上抓山鸡,可爹爹笨,我只想和奶奶一起去抓。”
萧真一把抱起孙子:“这大雪天的,哪有山鸡能抓啊。”
“娘,您以前不是带着我去抓过嘛,那时也是大冷天。”韩秋和妻子走了进来,“还说这个时候的猎物冷得都不愿动,才最好抓。”
韩秋已经成了亲,婚后小夫妻很是恩爱,韩家大哥也把生意尽数都交给了韩秋。而每年,韩秋都会带着妻子来这里住上半个月一个月的来陪陪萧真他们。
萧真失笑:“只要能找到,那确实好抓。问题是能找到也是靠运气的。”
韩子然接过了妻子怀中的孙子:“少顷,到爷爷这里来,奶奶手酸。”
少顷直接扑到了爷爷怀里玩起了爷爷蓄起的胡子来。
“这么大的人了,还一个劲的想着玩。”萧真颇为了解这个儿子,说是来看他们二老的,事实上是喜欢在这里玩,这不才来了几天,就把妻子和儿子丢在一旁,拉着淘淘玩,如果不是昨个下起了雪,估计今天还见不着人影。
韩秋的妻子江氏站在一旁抿嘴一笑,就将儿子从韩子然身上抱了过来:“爹,把孩子给我吧,您累。”
韩子然动了动双手:“这小子是不是又胖了?这才抱了一会手就酸了。”
“顷儿才不胖。”少顷嘟起嘴巴,这嘴一嘟,胖呼呼的小脸可爱极了。
正讲着话,萧华的声音在外面喊道:“阿真,家里来客人了,说是找你的。”
“客人?”萧真和韩子然互望了眼。
走出屋子,院中站着一个男子,满头尽数华发,风尘朴朴,但精神抖擞,就是那模样有些不近人情的样子,不过当他一见到萧真时,眼中立时堆起了笑意。
第954章 亲人分离
“你?”萧真望着突然出现在她家院子里的男子,男子一脸的风尘,头发有些乱,但目光深炯,嘴角微勾正乐呵呵的看着她:“望临?”
“是我,姐,我回来了。”蔡望临的笑,还是如同少年时那般有点不训的味道:“你现在这个地方,还真够远的啊,我走的脚都破皮了。”
萧真一步一步走近他,不敢置信的打量着他。
“姐,你这什么表情?”蔡望临挑高眉:“不认识我了?我也没多少变化啊。”
“我们多久没见了?”萧真问他。
蔡望临想了想:“十多年,有没有?”
“你说呢?”
蔡望临轻咳了下。
“你想到回来了?”
“我一直想回来,就是先前没什么时间。”
萧真没再说话,只是瞪着他,瞪着瞪着,眼眶就红了。
“姐,”蔡望临愣了下,随即哈哈一笑:“原来姐竟是这般想我的。”
“平常倒是没怎么想,只是突然间你回来了,就想了。”萧真实诚的道,而且回来得还这般意外。
蔡望临:“……”
萧嫂子和萧念他们这会也从外面走了进来。
一直在旁边看着的萧华问道:“阿真,这位是?”
“哥,他是我的义弟,以前,一直是我和他相依为命的走过来的。”萧真简单的介绍了一下:“叫蔡望临。”
一听是和妹妹相依为命的人,萧华脸上的陌生感瞬间消失,亲切的对着蔡望临说道:“既是阿真的弟弟,也是我的弟弟。”
“大哥好。”蔡望临毫不见外的喊了声,随即他的目光落在了萧真身后的韩子然身上,一如十几年前那般不屑的撇撇嘴。
“这回不会再走了吧?”韩子然好笑的看着他,并不介意他对他的不喜。
“以后的事以后再说。”蔡望临道,看在这个男人这几年待他姐还不错的份上,他就好脾气的回答他一下。
萧真身后的韩秋一家子都好奇的望临蔡望临,韩秋对他并不熟悉,可蔡望临三个字他却是无比熟悉的,母亲经常对他说,他还有一个神医舅舅在医游四方,指不定什么时候会回来。
蔡望自然也看到了韩秋,虽说他常年在外,但也是知道家姐生了几个孩子的,见这孩子如此模样就猜出是谁来,正要打招呼,身后熟悉的声音就响起:“小神医?”
白皓和任锦绣从院子外面进来,见家里的人都围着一个背着竹篓的男子,男子身影挺拔,颇为熟悉,可一时又想不起来是谁,听得一旁的太后在喃喃着:“蔡望临?”
白皓就着狐疑的喊了声,不想那人一转身,果真是蔡望临,心中虽然纳闷太后是怎么一眼就认出来了的,但看到故人,高高兴兴的上去打招呼了。
蔡望临转身时,目光从任锦绣身上一扫而过,就和白皓说起话来。
“什么小神医,他都成老神医了。”萧真在旁插话。
蔡望临:“……”
当晚,萧家嫂子又是杀鸡又是杀鸭的,将家里的好东西都拿了出来招待。
车非夫子他们也都被喊了过来。
蔡望临一直在跟大家说着他自己这几年去过哪些地方,又做了什么事。所有人都没有料到,他竟然走遍了整个大汉,边走边行医。
萧真静静的听着望临说话,浅酌着黄酒,望着这一桌子人,时光一去不复返,当年的少年,转眼间都是年过半百的人了,庆幸的是,他们都还在她的身边。又喝了口,目光无意间掠过任锦绣,才发觉也的神情有些许的不对劲。
萧真若有所思的垂下眼帘,继续浅喝着酒听着望临讲他一路上的所见所闻。
隔天清晨。
萧华萧嫂子起床出来时,萧真早已起来,正在院子里打着井水洗脸,看到兄长出来,便说道:“哥,嫂,在我和子然院子旁再辟个院子出来吧,给望临住的。”
萧华愣了下:“望临要在这里长住吗?”
“是啊。他既然回来了,自然就住在这里了。”萧真一脸理所当然的说。
萧华和妻子互望了眼,萧嫂子道:“望临说的?”
“这还用说吗?”萧真将木桶中的水倒掉,“我是他姐,我在哪,他自然也住在哪。”知道兄嫂在想什么,萧真说道:“他就我这么一个亲人。”
一听是如此的情况,萧华点点头:“知道了,我等会就去族长那里说一下要地造房的事。”说着,两人干活去了。
韩子然出来时,见到妻子望着面前的木盆发着呆,绞好的汗巾放在木盆中,刚刚洗过脸:“发什么呆呢?”
萧真抬头看了他眼:“你说望临都这把年纪了,怎么还孤身一人?想到这个心里有些难受。”
韩子然淡淡一笑:“年少时,别看他总是桀骜不驯的模样,他的心思其实特别敏感。”
“敏感什么?”萧真奇道。
“他不喜欢分离,更害怕分离。”
“他害怕分离?那是谁一离开就是个十几年的?”萧真气道,随即她又沉默了下来,脑海里闪过那一年她决定从皇宫里出来时望临抱着她痛哭的情景,还有瑞王叛乱时,她把他从死人堆里找出来,他不言不语了整整大半年的事,那些事,发生的太过悲壮,别说望临,就连她想起来心里还是忍不住的痛。
“有些伤痛,时间并不能真正的让它愈合。”韩子然打上井水洗脸。
“他向来不喜欢你,也没见你怎么跟他聊,这会听着却好像很了解他。”萧真看着自个丈夫,奇道。
韩子然洗完脸,朝着她一笑:“因为在某些方面,他跟我很像。”他们都害怕失去,也无法接受失去。
萧真微怔。
就在此时,萧婶子的屋里传来了萧华的惊喊声:“阿真,你快来看看娘。”
萧真和韩子然互望了眼,心中一惊,赶紧跑进了母亲屋内。
这一年来,萧婶子的身子一天比一天差,大部分时间都是睡在床上的,起初,她还能说说话,到后来,连话也说不了,只是每天昏睡着,大夫请了好几个,都说是年纪大了的原因。
萧真进屋时,就看到娘安静的躺在床上,满脸平静,还有着微微的呼吸,心里松了口气的同时又有些沉重。
萧叔子在旁叹着气,知道妻子的日子不多了,倒没多少的伤悲。他也是挺满足的,他们这个年纪别说在村子里,就算在县里也是长命的了。
此时,萧念,韩秋几人也走了进来,当他们看到祖母(外祖母)的模样时,心里一沉。
蔡望临刚刚起来,见所有人都往这屋里跑,他也走了进来,看到床上人的模样,并没有上前去诊脉,以他现在的医术有些病看一眼就知道了。
在蔡望临进屋时,萧真看到他的神情心里就有了个底,轻唤了他一声走出外面。
“还有多少天?”蔡望临一出来,萧真就问他。
“也就一天的时间吧。姐,年纪大的人,都有这么一天的。”
“我知道。”萧真心情沉重,娘的身子是她看着一天一天差下去的,有这么一个时间过程,她心里也早已有了思想准备。
韩子然,萧华几人从屋里走了出来。
萧嫂子,七月的眼晴都是红红的,萧嫂子声音沉重的道:“我去请大夫。”
“不用了嫂子,”萧真叫住了她:“望临就是大夫,咱们,咱们还是准备后事吧。”
大家沉默了下,萧嫂子点了点头。
半夜时分,萧婶子去了,去的很安详,也很平静,她这一生很坎坷,但晚年很幸福,也无病无痛,寿终正寝。
她这个年纪去逝是喜丧,后半夜搭起灵来时,村里人都来帮忙,尽管对于去逝,大家心里都难受,但并没有那么的悲伤。
萧婶子是葬在金湾山上的顶峰,那是萧叔子自己找的,说风水位置好,又可以看到村子,能保佑子孙后代。
将娘的后事料理完后,萧真顿觉得自己的年纪是真的大了,整个人都累的不行。
“韩秋说,明天他一大早就得走了,让我们不用,”韩子然进屋时的声音嘎然而止,看到妻子坐在被窝里,一手还在解着扣子,人却已经睡着了。
韩子然放轻步伐走到床边,坐下来温柔的看着妻子,不知道看了多久,亲了亲妻子的额头。
萧真猛的睁开眼晴,当看到是丈夫时又放松了下来:“我睡着了?”
“这些日子累坏了吧?”韩子然替她脱下外衣:“赶紧睡觉吧。”
萧真确实累了,也就不再多说什么,躺进被窝里就沉沉入睡,迷糊间,听到丈夫叫了声自己的名字,又似说了句什么话,她没有听清就沉沉入睡了。
第955章 今晚吃面
隔天,萧真起床时,儿子,儿媳妇,孙子早已回京城,这会估计都走出了镇上。
“怎么不叫我呢?”萧真伸展了下四肢,睡了一觉,身体舒服多了。
“韩秋让我不要叫你,身体好些了吗?”韩子然从桌上拿过变温的瘦肉粥:“今天这粥不错,我喂你吃。”
“又不是生病,哪用得着你喂啊。”萧真接过他手中的粥闻了闻:“这腊肉可真香啊。”
“大嫂说你喜欢吃,特意给你多放了些。”
“大嫂真好。”萧真一口一口吃起来:“对了,昨个我睡着时,好像听到你在对我说话,说了什么?”
“你说,人真的有来世吗?”
萧真吃饭的动作一顿,看向他:“怎么突然问这个?”
“可能娘就这么去了,心里有所感触吧。”韩子然淡淡一笑,指着她手中的粥:“快吃了吧,再不吃就凉了。”
虽说还早,但萧家也就萧叔一个人在家里,萧华和萧念二家子每天都要赶早去开铺子,这几年下来,铺子的生意是越来越好,而萧念也越来越有生意头脑,从去年开始,在邻镇也开了一家食铺。
萧家嫂子除了每天回来准时烧一日三餐,其余的时间也是在铺子里帮忙的。
“今天爹怎么不在?”萧真想去跟萧叔打个招呼,见老爹似乎不在家里。
“白皓担心爹在家里太过孤单,就推说学堂有事让爹去帮忙了。”韩子然说道。
萧真点点头,左右看了看:“望临呢?”
“他说金湾山到处都是草药,不采可惜。”
“这大冷天的,哪来的草药?”金弯山远远望去,那山顶还有积雪覆盖呢。
“这就不知道他了。”
“你还不去学堂吗?”
“在家陪你。”
萧真莞尔一笑:“我又不是小孩子,不需要你陪,学堂这会忙着,你赶紧去吧。”
“有白皓和车非夫子在,让我操心的事并不多。”韩子然在萧真身边坐了下来。
“时间过得真快,咱们在这里一晃就住了那么多年。”萧真微笑的看着自己所在的这个院子。
萧家这会早已不是以前的草屋和泥屋,有了四个独立的院子,以萧叔萧婶的院子为中心朝外扩建,虽不如镇上的大户人家,但在乡下中也是很不错的了。
“这是咱们的家。”
“秋儿说,再过个二年,吴印和赵介也要过来这里。”
“到时,你们又会热闹不少。”
想到以前的热闹,萧真轻轻笑起来:“兄弟互爱,妯娌和睦,这样的生活真好。”
俩人正说着,几名拿着工具的男子走了进来,看到萧真时喊道:“萧真,萧华老弟让我们过来,说你们又要造新房了?”
“对,对。”萧真指了指他们院子一旁的空地:“在那里。”
“行,那我们今天先量一下,明天开始就正式动工。”男子说道。
“好。”萧真说着,也和他们一起走了过去。
蔡望临回来的时候已经是下午,背后竹篓上盛了很多的新鲜草药,萧真刚从菜园里割菜回来,见他正宝贝的将竹篓里的草药拿出来打算种植。
“你要种它们?”萧真放好菜,就过来帮着他一起种一些。
“还是姐懂我。”
“这个时候很难种活啊。”萧真看着这几株草药,她从没见过,当然,她平常也没注意这些花花草草。
“放心吧,这种草生命力顽强着,不管到哪都能活下来。”
“这是什么草?”
“它叫臭草,在别的地方到处都是,这里却极为稀少,有退热,解毒,消肿之效,在院子里多种几株,只消一年,肯定到处都是。”
“臭草?”萧真特意闻了闻,唔,一股子很让人讨厌的味道,赶紧移开。
“韩子然呢?”蔡望临将这些臭草都种完之后,没见着韩子然的影子,奇怪的问道。
“在屋里给你画院子的图,明天你的院子大匠师傅们就会过来动工了。”
“他行吗?”蔡望临一脸不放心的进屋去了,不一会,屋里就传来了交谈声。
今晚做饭的是七月,其实这几年,灶房差不多都是由七月在掌厨,萧嫂子忙着铺子里的生意。
萧真进到灶房的时候,七月已经擀好面,擀的是宽面,这会正在磨辣椒做酱料。
“姑婆,是饿了吗?我快做好了。”看到萧真进来,七月忙说。
“不饿,不急,你慢慢来。每天要做十几口人的饭,很累吧?”萧真在旁坐了下来。
“不累。”七月笑笑。
七月向来话不多,如年轻时一样,性子还是那般的内向,但为人勤劳善良,萧真很喜欢这个侄媳妇儿:“县里的铺子找得怎么样了?”
“爹娘说不急,咱们先把二个镇上的铺子稳住了再去县里。”
“也好。”萧真点点头:“这样稳妥一些。这辣椒可真香啊。”
七月正在把烧好的油浇在辣椒上,油这么一泼,辣椒和蒜的香气瞬间就飘了出来。
“这是姑婆最喜欢吃的南瓜椒,很快就做好了。”
“好久没吃了。”萧真不太会吃辣,但又喜欢吃辣,因此嫂子都特意给她种了一些不辣的辣椒:“你说这东西以前没吃到过吧也不觉得怎么样,一吃到过,每每想起就馋。”
“阿念也这么说。自从处们大汉和西域外邦有了往来之后,这些做料就多了起来,如今咱们老百姓也吃得起了。”以前这辣椒那可是稀罕货。
“当今的皇上做得很好。”
“皇上爱民如子,但凡有些好东西都会惠及百姓,就连咱们这些偏僻的小乡村都能惠及到。”
“是啊。”说到皇帝,萧真自然会想到女儿心遥,上次一别,就没再见过。
“老百姓可是非常喜欢皇上的。”见姑婆好似感兴趣,七月就说着从村里听来的一些消息:“村人都说,自从皇上登基以来,来咱们这里的县老爷都是清官,可见皇上是个多么贤名的君主。”
萧真笑笑,放在这里的县官,润儿自然会选最好的来,别说他的两位师傅在这里,他的亲娘可也是在这里生活的,要是来了个贪官,他的日子将会不好过啊。
七月给萧真倒了杯茶:“姑婆,您拿着热热手,这天挺冷的。”
“好。”萧真接过杯子,笑看着七月:“你姑婆我有三个孩子,可在身边孝顺的却是我的侄子和侄媳妇儿。”七月脸一红:“姑婆见外了,咱们是一家人。再说,如果没有姑婆,说不定我们现在还很穷呢。”
“你和念儿都很勤奋,就算没有我,你们也会过上好日子的。”萧真笑说。
外面响起了萧华和嫂子的声音,萧真走了出去,正好看到他们回来,还有白皓,任锦绣,车非夫子及他的学生们。
“今个怎么都来了?”车非夫子他们如果没有别的要事基本都是在学堂里用饭的,那里专门给他们配了打扫的小厮和负责生活的下人。
“晚上吃打面,他们一听就都来了。”萧嫂子说着进灶房帮七月的忙去了。
“消息还挺灵通的啊。”萧真笑道。
“最想吃的,是咱们的任夫子。”白皓指了指身边的任锦绣:“也不知道任夫子是真正想吃面呢,还是想看到某个人。”
任太后瞪了白皓一眼,哼哼二声:“当然是想吃七月做的面了。”
任锦绣和蔡望临这俩人,萧真有时很无语,望临回来之后,她还从没见过他们说上一句话,彼此之间肯定有事发生过,说不定还是几十年前的事。
几十年前发生了什么事,他们不说,萧真自然也不问。这几年来,任锦绣不管是穿着还是脾气,都收敛了许多,从她身上,很难再找到以前任锦绣那时不时作死的影子来。
萧真去叫子然和望临吃饭的时候,难得的俩人竟然的屋里很和气的讨论着院子的屋图,看到她进来也没停止。
萧真拿过那张图来看,修改了很多,改得有些乱,但还能看懂。
“先吃饭吧,大家都来了。”萧真将图纸放下,对二人说。
“方才闻到酱料的香味时肚子就饿得咕噜咕噜叫了。”蔡望临快步走了出去。
萧真看着走出门外的身影,有些意外的道:“我还以为望临会和你争执,没想到这般平静。”
“他一个人在外这么多年,总会有些改变的。”韩子然拉起萧真的手:“走吧,我也饿了。”
第956章 听夫人的
自从萧家陆陆续续的接纳了那么多人之后,萧华就特意做了二张能坐10人的大圆桌。每当人多了后,就会拿出其中一张圆桌来。
今天就拿出了一张来。
七月给每人都盛好了打面,调料放在桌中间方便他们自己拿:“我去叫爷爷来吃饭。”
萧叔子一落座,大家都开始吃起来。
萧真喜欢拌一些辣的和黄豆酱,韩子然在她的影响之下也喜欢吃了起来。
“七月,你这手艺是越来越好了,都快赶上大嫂了。”白皓觉着这面吃着劲道。
车非夫子向来吃不语,只不过乡下人不兴这一套,每次一起用饭大家都喜欢拉着他一起聊,慢慢的也会搭上几句,今天的这面很合他的口味,因此也在旁道了句:“确实好吃。”
“我做面可比不上七月啊。”萧嫂子见儿媳妇被表扬,心里别提多高兴:“大家要是喜欢,让七月常做给大家吃。”
“大嫂,如今你们时常在铺子里,家里这么多事都集在七月一个人身上,要不咱们雇几个人来帮忙吧?”萧真边滋滋吃面边说。
“雇人?”萧华和萧嫂子都愣了下。
“这么点事,不用雇人吧?”萧华下意识的就想要拒绝,他们做了一辈子的乡下人,这什么事都是自己做,劳动力是最不值钱的了,累了睡一觉就能恢复体力:“要是被村子里的人看到了,会认为咱们好吃懒做,挺难为情的。”
“是啊,夫子他们也不经常来吃,就咱们自家几个人,没事。”萧嫂子也说。
七月抬起头来轻声道:“姑婆,我能做,家里也不用我上山下田,就一些家务事而已,很轻松的。”
“念儿不是说,你们还想给小淘淘添个弟弟妹妹吗?你每天这么累,对身体不好。”萧念和七月就只有小淘淘这么一个儿子,俩人一直还想着再生个孩子,奈何缘份不到。
被萧真这么一说,七月的脸红了,姑婆真是说什么话都这么的直接。
萧华和萧嫂子互望了眼,倒也没再说什么,其实再雇一个人对他们来说并不算什么问题,银子有,就是觉得没有必要,但妹妹说的是啊,他们俩夫妻一直希望儿子儿媳妇多多开枝散叶,这开枝散叶必须得有个好身体才行。
萧嫂子就说道:“那行,我留意着人儿。”
桌子底下,萧真的脚踢了正在埋头吃面的蔡望临一脚。
蔡望临抬头看她。
“你给七月开几副药调理调理。嗯?”
蔡望临:“……”
一旁的七月脸更红了:“姑,姑姑,我和阿念已经找望临舅舅把过脉了。”
“噢,那就好。”萧真点点头。
韩子然在旁轻轻一笑:“阿真,以后这种事你私底下跟七月和阿念说就好,没瞧见七月脸红成那样了吗?”
见七月那不好意思的模样,萧真后知后觉:“哎呀,我倒是没想到这一层就随口说了,七月,不会怪姑姑吧?”
“怎么会呢,姑姑也是为我好。”七月虽有些不好意思,但心里更多的是对姑姑的感激。
一家人正说着,萧念走了过来,这二天他都去隔壁镇上忙铺子的事,因此总是早起晚归。
一进灶房,萧念就道了声:“好香啊,饿死我了。”
七月赶紧给他盛了一大碗出来。
“阿念,今天回来的怎么这么晚啊?”萧嫂子问道。
“进村的时候,正好听见村长在说张大婶家杏花的事。”萧念接过妻子递过来的面捂了捂手,真暖和,真香啊。
“杏花?就是那个去了城里做了官小姐家丫头的杏花吗?”
“是啊。大家都在说她是个福星呢,”萧念先吃了口面才说:“她服侍的那官家小姐入宫做了美人,不想她家小姐没被皇上看中,她却被皇上看中封为了嫔妃。”
“咳咳咳……”正优雅吃面的任锦绣猛的咳起来,所有人的目光都落在她身上。
“怎么了?锦绣姑姑?”七月赶紧舀了碗汤来给任锦绣喝。
“念儿,你说的哪个杏儿,是不是小时候总是梳着二条辩子,走起路来一蹦一跳的那个姑娘?”萧真对这个杏儿还是有点印象的,那孩子长得也就是清秀可人,谈不上要多好看,但言行举止看着很讨人喜欢。
“姑姑记性真好,就是她。她还真是个有福气的,出生于咱们这样的小地方,竟然也能被皇上看中封为嫔。”萧念一副不可思议的模样,随即注意到大家的神情有些不太对劲,爷爷爹娘和七月倒是没什么,其他人脸色都怪怪的看着锦绣姑姑。
任锦绣只觉得原本好吃的面这会有些难以下咽,只能装作什么也没听到似的继续吃她的面了,要不然还能如何呢?只是一直看着她,真的有些头皮发麻,道:“那个,啥,儿大不由娘啊。呵呵,呵呵。”
萧真冷哼一声。
“皇上怎么会看上一个小小的婢女呢?”白皓觉着费解,最重要的是这婢女不是别的地方人,而是塘下村人啊,皇上就不怕他的俩们师傅心里不爽?唔,已经很不爽了。
“咱们还是别说宫里的事了,那不是咱们这种小老百姓能议论的。”萧华道。
“在自个家里说说没啥,又不是议论朝政。”萧嫂子显得很有兴趣:“杏花小时候还来咱们这里吃过饭呢,真没想到那样的一个丫头有朝一日会飞上枝头成凤凰,你们说,要是日后杏花真成为了妃子,咱们是不是也能沾沾光?”
“能沾什么光?”萧念问。
“杏花总要回家来探探亲的吧?到时让她给咱们铺子提几个字什么的,”萧嫂子兴奋的说:“我听说书的说起过,但凡让这有权有势的人提字,铺子的生意就会好的不得了。”
萧嫂子说得越是兴奋,任锦绣这头就低的越低,心里暗暗骂儿子混帐,哪个女人不要偏偏要了这个村子的女人,这不是让她难堪吗?
“嫂子,”萧真淡淡道:“宫里形势复杂,一个女人得到了皇上的临幸,不见得是好事。今天被封为了嫔妃,说不定明天就死了。谁知道呢?”
白皓,车非明量,韩子然,任锦绣众人:“……”
这话说得毒,毒得萧嫂子张大嘴巴一时不知道该如何反应。
“阿真,别胡说。这种话真说不得,被有心人听到了可真要砍头的。”萧华做了个砍的手势。
萧嫂子和萧念赶紧在旁点头。
“呵呵,呵呵,”任锦绣抬起头来尴尬笑说:“阿真嫂子这话说的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