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宫斗]凰诀-第2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些事情早已闹得民怨沸腾,只是一直被各级官员层层隐瞒,难达天听。
  陛下这回才是真正的勃然大怒,将李书华及八名涉事官员判了斩刑,其余犯事情节较轻的也判了流放三千里,抄家之后,家眷一应没入教坊,沦为贱籍。
  据说负责抄家的官员在执行公务这大半个月里,见到各府的奇珍异宝无数,着实开了一回眼界,差点没带上夫人孩子一并去欣赏。
  于此同时,陛下正式下旨,将兴修白河河道之事转交吴王负责。而在盛阳耽搁了好几个月吴王和太子先后启程返回煜都。
  自然,一个是回去领赏的,另一个则是回去受罚的。
  而慕仪似乎没有注意到外天天翻地覆的时局,依旧整日关在房中看书习字的事宜,几乎断绝了与外界的一切联系。
  可惜即使身体被自我捆缚住,她的心情却依旧无法获得宁静。
  自从猜到姬骞的那个女人是秦姒墨之后,慕仪总是会想起那个下午,秦继对她那番倾诉剖白。她有一万个理由去怀疑那件事情是个陷阱,可处于一种她自己都莫名其妙的本能,她相信了秦继的话。
  她也猜测过,秦姒墨和姬骞的事情,秦继到底是个什么态度。这个疑问在她心头盘旋许久之后,她终于找了个由头亲自去到城外的朝云寺进香,而秦继也不负所望地出现在了那里。
  枝繁叶茂的大树下,不用慕仪挑明秦继便一脸平静道:“姒墨的事情我也是最近才知道。端仪皇后题字所用的颜料配方里有一味极难得的草药,很少有人识得。姒墨自幼在山野长大,熟知这些。我因为得到你的承诺,决定帮吴王先过了那一关,于是姒墨便主动提出要亲自去找。谁知却失足跌落山崖,虽然救得及时,也还是受了些轻伤。那段时间事情太多,我将她送到安全的地方便离开了,却没想到,她竟会瞒着我,又去找了吴王殿下……”
  “也许是他们在找草药的过程中越聊越投契,最后产生了感情也说不准。”慕仪说得平静,“又或者更早。那一晚你将我从青凌江畔劫走,只剩他们二人独处,也许当夜有些事情就萌生了源头。”
  秦继没有说话。
  “如今你也寻不到她吗?”慕仪问。
  秦继摇头:“当初小青之所以能寻到她的踪迹,无非是因为姒墨身上有特殊的香料,一路留下记号小青就能循着踪迹找过去。可如今她不愿意我找到她,我便没有办法了。”顿了顿,“她看着性子平和,但真的决定了什么事情,是谁都拦不住的。”
  慕仪只是苦笑。
  “你,在生她的气吗?”秦继忽然道,“姒墨此番的行为,想必令你不悦了。你怪她吗?”
  慕仪看向他:“你希望我怎么回答?”
  “我想着你多半是不高兴的,可我却盼着你不要太过生气。”
  “自然,那是你妹妹,你自然要护着她。”慕仪语气有几分苦。
  秦继却微微笑了:“我盼着你别恼,不仅是因为她是我妹妹,还因为,你有多恼,就证明你有多在意吴王殿下。”
  慕仪被他说得愣在原地,不知该如何反应。
  似乎是在那天开始,秦继那只青色的小鸟总爱飞到她的窗前,盘旋低鸣,似乎有满腔的心事要对她诉说。
  慕仪第一次见到它的时候,还以为是秦继有什么话要带给她,可是检查了它之后却并没有发现什么条子。她困惑了一阵子,然后便明白了,它是他遣来陪伴她的。
  这样的情况让她觉得惶恐,明明她是即将嫁为他人妇的,明明她其实一点都不喜欢他。
  可不知出于什么原因,她没有制止这种行为。
  。
  九月十八,九颗血淋淋的人头在煜都西市的独柳树刑场落下,慕仪也在同一日由聚城启程返回煜都。
  这一段时间她在本家待得十分清静,一想到回到煜都就要面对更复杂的局面就实在有些想再拖一拖。
  但这回却由不得她。
  十一月十三,便是她的十五岁生辰,家族将在那一日为她举行及笄大礼。这是慕仪人生中第一个完完全全以她为主角的仪式,这个仪式将正式向天下宣布她已成年,届时整个煜都的命妇贵女都将前来观礼,半分轻忽不得。
  因着需要准备的事情太多,慕仪本以为会走得比较迅速,哪知原本只需要二十多天的路程这回居然硬生生多花了一倍的时间。浩浩荡荡的车队在走了一个半月之后终于回到了阔别半载之久的煜都,而在这一个半月的时间内,朝堂又接二连三发生了三件大事。
  旁的都可以忽略,最重要的一件,太子姬謇行厌胜之术诅咒陛下却被发现,此刻已被锁拿起来。
  事情的全部慕仪是在第二日才从余紫觞口中得知。说是太子良娣沈氏有孕,陛下亲自驾临东宫看望。这原是莫大的殊荣,对于近期地位岌岌可危的太子来说无疑是件比得子还让人欣喜的好事。可谁知看完儿子的妾侍之后,陛下一时兴起又在东宫转了几圈,无意中推开一个房间却看到房内供着偶人,偶人上刻着一行小字,凑近一看正是他的生辰八字。
  陛下勃然大怒。
  巫蛊之祸历朝历代总是少不了,慕仪没料到在她有生之年居然也有幸领略一回。在听完事情的梗概之后,她就知道,太子约莫是要完蛋了。
  她料得半分不差。
  此前因为白河贪污案陛下早已对太子心存不满,许是碍着父子情面才一再轻纵,此番出了这么一档子事,数罪并罚,很快便有人供出白河贪污一事太子也脱不了干系。
  墙倒众人推,自古都是如此,陛下雷霆之怒之下,太子党羽纷纷丢盔弃甲,不过半个月查出来的太子罪责便有几十条,当真是罪如山积。
  十一月初五,陛下降旨,将太子废为庶人,幽禁于东阳宫。
  与此同时,一众亲附太子的大臣皆被惩处,执金吾沈翼被削职,那位扯进贪污案的洛城令郑矽原本还靠着家族的势力被关而不审,如今终于被提出来,直接判了斩立决,盛阳郑氏家主郑砚被狠狠申斥,族中一应子弟的恩荫官位全被剥夺。
  富贵尊荣,转头成空。
  旨意降下来那天,他们的车队行到了距离煜都五十里的一座小城。当夜慕仪立在庭院中看着天上的月亮出神,却见到母亲慢慢走到她的身边。
  两个人都没有说话。
  沉默许久,临川长公主才慢慢开口:“你都想明白了。”
  她轻垂眼睫:“是。”
  她都想明白了。
  很多事情置身其中只觉得迷雾漫天,可是回头来看,处处都是蛛丝马迹。从前她存了逃避之心,不愿意去看明白,可是这一次却由不得她再逃避。
  这回盛阳的事情从头到尾都是一个局。
  正如她在盛阳郑府与余紫觞分析的那样,太子原本打算利用太祖御书被窃一事栽赃姬骞,同时离间他与慕仪的关系,令温氏与他交恶,可谁知一切都被姬骞算在其中。
  裴业应该是姬骞的人。他大抵是看出了父亲追随太子的政治立场,觉得太过危险,又或者是他看出了太子最终必定会败给吴王,所以他违背父亲的意愿,自己做了决定。
  那幅御书不是姬骞骗他接下的,而是他心甘情愿自己收下的。
  背上这个冒犯太祖的罪名,舍了父亲和自己的一生前程,换来家族其余人的平安,这笔买卖划算得紧。
  她想起在沉香水阁,裴业笃定的笑容,他说:“我从来只做对自己有好处的事情。”
  原来是这样。
  姬骞做了这样的布置,无非是在把高中自己名声的同时,让太子他们误以为,至少离间他和温氏的计划成功了,而他再暗中动手,一举找到他们的死穴。
  贪污案只是个引子,巫蛊才是大戏。
  如果她没料错的话,这一次,父亲和姬骞该是早就谋划好的,不然当初,姬骞恐怕也不能那么轻易将她从聚城温府带走。
  她当时还当是他能耐了得,如今看来,分明是父亲暗中默许。
  这两个她最在意的男人联合在一起,将她蒙在鼓中,像傻子一样耍得团团转,到头来只是为了自己的私欲。
  她只觉得齿冷。
  “我们都被骗了。”她听到母亲冷而淡的声音,“他们……当真是很好,非常好。”
  “阿母……”她抬头,想要安慰几句却不知道该说些什么。
  是了,被蒙蔽的不止自己一个,母亲又何尝不是被父亲蒙在鼓中,前些日子还巴巴地写信同他商讨解除她与姬骞婚约的事情。她的这个反应落在太子等人的眼中,更让他们坚信了自己计划的成功。
  而这些想必也在父亲和姬骞的算计之内。
  临川长公主扯唇笑了笑:“其实事情是这样也没什么不好,至少我们知道前阵子,阿骞宠爱那个民女不过是做个样子去迷惑旁人,他到底不是真被别的女人迷了心智。”
  她苦笑。是了,这恐怕是唯一的好消息了。
  可是事到如今,这个消息还重要吗,她又真的在乎吗?
  。
  慕仪在十一月初返回煜都,此刻距离她的及笄礼已经不到半月,而外面又乱成这样,慕仪当时就揣度着,这个及笄礼多半要推迟了。
  果不其然,父亲很快宣布,将她的笄礼推迟到次年上巳节。大家都表示理解。
  十二月初,陛下下旨,改立吴王姬骞为雍王,成功将整个朝堂的目光都集中到自己的四儿子身上。
  天下皆知,雍即煜都,雍王则为煜都王。以京畿之地为其封地,足见其地位的尊崇。
  雍王作为仅次于太子的皇子爵位,历来只封嫡子,通常是皇后的长子得封太子,次子则为雍王。大晋历史上也曾有过三位太子是先封雍王,再封太子。
  今上没有嫡子,立了二皇子为太子之后便将雍王之位一直空缺,如今太子被废,吴王改立为雍王,言下之意再明白不过,这个从前一度不起眼的四皇子,即将成为帝国的新一任储君。
  人心浮动,所有人都开始为自己的将来筹谋打算,慕仪却没有心情去管这些。
  她如同在聚城一样,整日关在房中,也不做什么,就是发呆。有时候一走神,大半日就过去了。她觉得这样也很好,至少时光不是那么难捱,也不用去见那些讨厌的人和事,她甚至想着,要是能这样一直下去,似乎也不错。
  那年冬日煜都的雪下得特别大,她常常倚在窗边看着漫天碎琼乱玉,一站就是一整天。
  后来她想,也许就是在那个冬日,她性子里最后的天真被一点一点磨尽,留下的只剩满目狼藉。
  姬骞行雍王册封礼的那天,慕仪坐在廊下慢吞吞地用完了一个大大的冰碗。天寒地冻,她吃完之后整个人都僵成了一团。瑶环瑜珥沉默地立在一侧,不知该如何反应。
  小青在她头上盘旋,叽叽喳喳叫个不停。慕仪在聚城时它就这么来看她,后来慕仪回了煜都,它便跟着回来,一路上慕仪只要抬头,十次有八次总能看到它,她心中明白,那个人一定也在附近。他一直默默地陪伴着她。
  想到这里慕仪心头一痛,面上却笑了。她伸出手指,示意小青落到上面。
  她看着它血红的尖喙,轻声道:“你怎么总是这么开心啊?每次来看我都叽叽喳喳的,从来不会有忧愁似的。”声音低下去,“我要是可以像你一样就好了。”
  。
  她觉得她潜意识里一直在等待着什么,但她不知道自己到底在等些什么。
  直到那一日,在温府的湖畔,她看到姬骞长身玉立的身影。
  她看着他一步步走近她,心中只觉得恍惚。他们有多久没见了?自从那一夜在裴府之后,居然已经有六个月了。
  在这期间,他忙着扳倒太子,忙着拥抱别的女人,忙着当他的雍王殿下,早顾不上她了。
  “怎么瘦了这么多?”他在她面前站定,蹙眉,“脸色这么差,不是说你的病早养好了吗?”
  她不说话 。
  “你这个样子,是在生我的气?”他略一思忖,“是了,我还欠你一个解释。”
  “那夜我将你的笔墨示于人前,你肯定很生气吧?”他道,“跟我说说,你后来私下骂了我几次?”
  他大抵是想开个玩笑活跃一下气氛,奈何慕仪一点也笑不出来,面无表情,倒叫他有些无趣。
  轻叹口气:“纵然你当时生气,如今也该气消了吧?裴休元与我早有默契,那晚他必然会出面担下那个名头,你的名节不会有半分损伤,那些只是做给旁人看的而已。”他伸手抚摸她的脸,“我不会当真置你于险地,阿仪。”

  诛杀

  轻叹口气:“纵然你当时生气,如今也该气消了吧?裴休元与我早有默契,那晚他必然会出面担下那个名头,你的名节不会有半分损伤,那些只是做给旁人看的而已。”他伸手抚摸她的脸,“我不会当真置你于险地,阿仪。”
  是,这些她早就想明白了。那是他们演给太子看的一场戏,环环紧扣的大戏,而她是其中最关键的棋子。若他提前告诉她自己的计划,她必然会帮助他,可他却选择将她蒙在鼓中,只因他需要她最真实的反应,好让太子的人安心。
  可她讨厌这种被人蒙骗的感觉,这会让她想起那个给她留下不好回忆的上元节。
  见她还是那个表情,他扯起唇角笑了一下:“你这样子,是不想见到我了?”
  她终于开口:“你这些日子,都在忙些什么?”
  “你猜不出来?”他似笑非笑,“以你的聪明,不该问这种问题。”
  不,她不聪明。她一点都不聪明。
  她忽然觉得无力。
  刚才那一瞬,她想知道的是,秦姒墨是怎么回事。她听说他曾派人大张旗鼓去洛城为她搜寻失落的章匮遗曲,暗中却搜罗了大量太子党羽贪污腐败的证据。那么果真如母亲所说,他和她在一起不过是为了迷惑旁人,他并没有真的……
  朝堂上出了那么大的事情,可她甚至连去关心一下都做不到。这段时间充斥她脑海的,不过是这个男人,他和别的女人在做些什么。
  可这些心思,她不能说给他听。
  这么想着,她忽然就觉得自己实在可悲。这样的心情,与那些渴盼着夫君怜惜的妇人有什么差别?
  强烈的自我厌恶涌上心头,她猛地转身就要离开,姬骞却忽然动了怒气,一把拽住她的手腕,毫不费力地一扯就将她拥入怀中。
  他从身后抱着她,不顾她奋力的挣扎,冷声道:“你现在跟又我装些什么!前些日子你闹出那样的事情不就是想要我来找你,跟你服软示弱吗?如今我来了,你怎么不继续拿乔了?”
  她被他的话说得心头一凉。
  病中跟母亲说的那一番话,她一直告诉自己,不过是因为病糊涂了才一时失言。可是在心底深处,她不愿意承认的是,她说出那番话其实是故意的。她知道母亲对她的疼爱,若知晓自己因为这桩婚事这般痛苦一定会设法取消。而那时,必须依靠温氏势力的姬骞必然会有所行动。
  说到底,她只是想要以家族的势力来威胁他。
  这实在太可笑了。她从没有想到,有一天自己居然会用上这样的手段去留住男人。
  更可笑的是,在她做出这样的事情之后,整整六个月那个男人却一个影子都没有。仿佛这桩婚事对他而言无足轻重。仿佛从头到尾不过是她一个人的独角戏。
  她简直无法面对卑微可笑到这个地步的自己。
  “混账!你放开我!”她奋力挣扎,奈何男人和女人力量的差距太大,纵然使出浑身力气,却根本撼动不了分毫。
  姬骞被她闹得心烦,索性将她掉了个方向,逼迫她面朝着自己,右手扣住她的腰肢,低声道:“你到底在闹些什么?”
  她无法置信。这个男人,明明是他利用她、骗了她之后再将她置之不理长达数月,在这期间还和别的女子将风月逸闻闹得满城皆知,怎么此刻居然还能这般理直气壮地指责自己?
  气到了极点,她反而笑了:“我不想跟你说话。你放开我。”
  “你不想跟我说话,那你想跟谁说话?秦绍之?”他眼睛危险地眯起,“那只每天都飞来看你的畜生身上藏了些什么,惹得温大小姐连体面都不要了!”
  她看着他,心中知道他说的是小青。果然,他还是知道了,知道了自己这几个月里和秦继的种种往来。
  看着他眼中无法掩饰的恼恨和怒意,她忽然明白,原来自己最近的各种反常,原来自己不顾规矩地和秦继暗中往来,无非是对他心存怨恨。
  她想报复他。
  “你管好自己就行了,我的事与你无关。”
  “与我无关?”他冷笑,“你是我的未婚妻子,你的事就是我的事。如今你背着我和别的男人私下往来,还说我无关?”
  她看着他,忽然道:“你纳的那名女子,是秦姒墨对吗?”
  他蹙眉:“是。”
  “你喜欢她?”她觉得她声音如同从嗓子眼挤出来的一般。
  这一回他没有很快回答,沉默了一会儿才轻声道:“是。”
  她以为她听到会控制不住哭出来,但事实上她只是哑了片刻,便继续道:“她不会一直做你的外室吧,你预备怎么安置她?”
  姬骞思忖了片刻,这才用一种奇怪的眼神看向慕仪:“你……不会是在担心姒墨过门会影响到你的地位吧?”
  慕仪不出声,他似乎当她默认了,用一种淡漠到无以复加的口吻道:“姒墨与你不一样,她不在意虚名,也不喜欢踩在别人头上。无论我最后如何安置她,她都不会与你争的。”
  她觉得他的话好像一柄锋利的刀刃,直直地扎进她的心口,痛得她几乎喘不过气来。
  可是不待她想出什么话来回击,他便转身而去,只留下一句:“你好自为之。”
  慕仪看着他大步离开的背影,无力地闭上了眼睛。
  阿母,你猜错了。我们都猜错了。
  原来他对她,并不只是利用那么简单。
  。
  很早以前慕仪曾看过一本书,书上讲人们的记忆有时候会下意识的自我保护,一些太不愉快的记忆它会自动避开,便是传说中的自欺欺人了。
  慕仪觉得这个说法也是有道理的,至少在很多年后她回忆起来,那一天之后的许多记忆都十分匆忙模糊。
  她知道这是因为她下意识不愿意去面对。
  温慕仪在十五岁那年的上巳节举行了盛大的及笄礼,风华倾动煜都,所有人都在说温氏金尊玉贵的大小姐终于长成了,很快便将嫁入天家为妇。
  而她的夫君,是从前的吴王殿下,如今的雍王殿下,未来的太子殿下。
  那年八月初一,慕仪身披嫁衣,坐在花轿中由人抬入了雍王府。慕仪坐在轿内,听着外面人声鼎沸,忽然一阵恍惚。她想起六岁那年,她和姬骞一起去看紫堇公主出降,当时的一切都与今日如此相似。
  一样的十里铺锦。
  一样的满城轰动。
  一样的天子驾临。
  她想起那个时候,姬骞抱着小小的她,她坐在他的膝上,与他额头相触。
  他说:“新妇子,就是像紫堇姐姐这样,穿着好看的衣服,坐在花轿上,让人抬到夫君家里去。”
  他说:“阿仪是四哥哥的新妇子,自然,是要抬到四哥哥的家里了。”
  他说:“抬到四哥哥家里,然后跟四哥哥永远在一起,再也不分开了……”
  那真是她听过的,最大的谎话。
  。
  雍王婚后第三个月,十一月初三,黄道吉日,诸事皆宜。陛下降旨立其为太子,雍王妃温氏为太子妃。
  余紫觞在慕仪成为太子妃的两个月后决定启程去远游,慕仪到城外送她。
  刚过完新年,煜都还洋溢在一片喜气之内,慕仪身披狐皮斗篷,握着余紫觞的手,迟迟不舍得放开。
  余紫觞笑着摸摸她的头:“送君千里,终须一别,回去吧。”
  她眼眶微微发红:“傅母当真不愿留下来陪阿仪?”
  “不是我不愿陪你,只是游历天下是我长久的心愿,拖到今日才去实现,已是有些迟了。”
  “傅母好生潇洒,阿仪却是不行了。”慕仪黯然道。
  余紫觞眼神温和地看着她,慕仪从前见惯了她倨傲自我的样子,这般柔和的神情已经有许久不曾看到:“虽然你是我一手带大的,但其实我们不是一路人。我这样的生活你心中或许羡慕,但若让你选,你却是绝不会选的。”
  慕仪不语。
  余紫觞没有说出来的话两人都心知肚明。
  她是长在旷野的无边芨芨草,而慕仪,是养在幽室的人间富贵花。
  终究不一样。
  “我现在离开,你觉得难过。但终有一日你会明白,我离开对你来说才是最好的。”
  。
  余紫觞离开后慕仪消沉了好一段日子,最近一年她本就不爱说话,如今更是沉默。
  姬骞有时间觉得她像完全变了一个人,以前的她人前端庄静雅,人后机灵俏皮,奇思妙想层出不穷,让他怎么看都看不够。可如今这个被她娶回家的女人却终日沉默寡言,看他的时候也是面无表情,仿佛死了一般。
  他简直有一种自己逼良为娼的错觉。
  。
  姬骞成为太子之后的第九个月,白河河道再次决堤,姬骞奉旨离京巡视河道。而与此同时,被囚东阳宫已近一年半的废太子姬謇密谋反扑,暗中集结旧部趁姬骞离京的空档意图逼宫。
  靠着前执金吾沈翼的带领,九重宫门大开,废太子的军队涌入皇宫,而此时陛下已感染风寒数月,服了药正在沉睡。
  眼看江山就要易主,姬謇尚来不及激动,却见本该在千里之外巡视白河的四弟姬骞身披玄色刺蟠龙斗篷,含笑立于九级台阶之上看着自己。
  而他的身后的骊霄殿金顶上,沉默地蹲踞着一排又一排羽林儿郎,弯弓搭箭,目光森冷如鹰鹫。
  嗜血而无情。
  。
  这一夜慕仪一直坐在东宫的寝殿内读书,灯花晃动,她的心也跟着摇晃。
  东宫外面早已被金吾卫团团围住,她没有出去看过,于是也就不知道这些人到底是废太子的反军,还是她夫君派来保护她的人。
  殿内的宫娥们偷觑她的神色,心里紧张之余都不由嘀咕:太子妃实在是太沉着了,比我等高明太多太多。
  还没想完,高明的太子妃殿下就奋力将手中的书册都砸到了墙上。
  瑜珥走过去将书册捡起来,再握着她的手:“小姐不要担心,太子殿下不会有事的。”
  她抿唇,良久轻声道:“我知道。”
  。
  当夜寅时三刻,宫中传来消息,废太子意图逼宫,被太子殿下带兵镇压。太子殿下仁慈,本欲留兄长一条性命,奈何废太子冥顽不灵,竟横剑自刎,当场身亡。其追随者一千余人被羽林郎悉数诛杀。
  慕仪看着跪在她脚下报喜的宫人,露出一丝怪异的笑容。
  瑶环看她似乎说了句什么,还当她有什么吩咐,凑上前问道:“太子妃说什么?”
  “我说,幸好是在骊霄殿前,而不是博政殿。”慕仪淡淡道,“眼看就是要上朝的时辰了,这么短的时间,恐怕连地上的血都来不及收拾干净。要是大臣中有一两个晕血的,就真是糟了。”
  报喜的宫人没料到她会有这番奇论,惊得呆在当场不知该作何反应,那滑稽的模样倒把她给逗笑了。
  。
  第二日早朝时,这起轰轰烈烈的逼宫夺位事件便被摊开来讨论,给废太子定罪之后,便开始追究同党。
  废太子的母族许氏一族全被牵连入内,十四岁以上的男子一律枭首,女眷没入教坊,永世不得脱离贱籍。这是被惩处得最重的。紧随其后的便是率领叛军闯入皇宫的沈翼及其族人。沈翼在当夜十分英勇地以身护主,身中数箭,最后力竭而亡。他死了干净,族人却全都没能逃脱罪责,积累数十年的满族荣耀最终烟消云散。
  这些人倒霉都在慕仪意料之中,唯有一位比较意外。煜都郑氏现任族长的胞弟被发现暗中协助废太子夺宫,最终被降旨斩首,三个儿子全被流放。
  郑氏原本因为上回白河河道贪污一事已经大受打击,在民间的声望一落千丈,如今族长胞弟再被牵连进谋反之事,更是致命的打击。
  郑氏族长连上三封奏疏,称自己胞弟犯下如此大罪,乃他训导不严的结果,求陛下降罪责罚。
  大家见陛下最近杀人杀得正在兴头上,还以为他会顺手就将他也了结了,谁知陛下不仅没责罚他,还公开宽慰道,他弟弟犯的错与他无关,万勿过分自责。
  陛下如此宽宏大量,郑族长就更自责了,最后还是一意孤行开了祠堂,自愿让出族长之位,改换他羸弱多病的大哥接任。
  然而经过这样连番的折腾,郑氏彻底衰颓,从前还能勉强和温万二族并列,如今却再也无力与两族相争。
  。
  这段时间姬骞一直很忙,很少回东宫,就算回来也是歇在书房。慕仪知道他有大事要办,没空搭理自己,不过这样也好,反正如今见了他她也不知该说什么才好。
  这样过了三个月,某天夜里她正躺在床上努力入睡,却听见外面一阵喧哗。
  是姬骞回来了。
  几个月不见,他瘦了许多,也黑了一些,看起来少了几分儒雅,多了几分英挺。他似乎心情不错,立在那里任由宫娥替他宽衣去冠,一双黑沉沉的眼眸映照着晃动的灯烛,看起来英俊到了蛊惑的地步。
  慕仪坐在榻上瞧着他,半晌忽然起身走到他面前,不顾他困惑的神情,便接着宫娥的动作替他宽衣。
  他瞅她片刻,忽然用力揽住她的腰直接将她拉到自己怀里。她猝不及防,惊叫了一声。
  “太子妃今日好兴致,”他低声道,“居然亲自为孤宽衣。”
  “殿下近日辛苦了,臣妾心疼殿下的身子。”她柔柔道,神情看不出真假。
  他眯起眼睛看她,忽的扯唇笑了一下。慕仪被他的笑容晃了神,反应过来却发现他温热的唇已贴上了她眉心的花钿。他声音低沉,说出来的话十分暧昧:“那孤要好好谢谢太子妃了。”
  宫娥们识相地往殿外撤退。她们的脚步飞快,奈何还没出门就看到太子殿下一把抱起了太子妃,朝床榻走去。
  彼此对视一眼,心下都对自家可强势大气、可温婉媚人的太子妃十分钦佩。
  做女人就得像这样!

  情痴

  慕仪与姬骞躺在东宫寝殿那张宽大的床榻上,她靠在他的怀中,听着他胸口平稳有力的心跳,一瞬间滋味复杂。
  谁也不知道,方才她看着灯烛中他那张几分陌生的脸,忽然涌上她心头的,除了这些日子经久不散的怨恨,还有连她自己也不愿承认的想念。
  几个月不见,她很想念他。
  一想到他正在做多么危险的事情,就算心中明白以他的性子必然是胜券在握,她也控制不住地担忧。
  这个男人一次次地轻贱她的感情,可她还是控制不住地在意她。
  她先把他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