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凤华来仪-第1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说罢她便拉着燕清楣疾步往外走,燕清悦磕磕绊绊的跟了上去,就跟有人在后面追似的,全然没有了平日里的半分仪态。
  燕清歌望着她们离开的方向,终于忍不住抱着被子大笑起来。
  红柚站在一旁看着自家姑娘笑得上接不接下气,无奈的上前替她顺气道:“姑娘从哪里知道那么多骇人的东西的?奴婢听了晚上都得做噩梦。”
  燕清歌又笑了一会儿,揉着发酸的脸道:“你姑娘我看的书多,这才说了多少,就被吓得连路都不会走了。吓一吓也好,省得有事没事就往我这里晃悠,要不是为了借她们的口散布消息,我才不会让她们进院子呢。瞧见刚才五妹妹吓傻的样子了吗?就当是她挑拨六公主的报应了。”
  “什么挑拨六公主?”燕凌从门外走了进来。
  “大哥来了?也不让人通报一声。”
  燕清歌看了一眼跟在燕凌身后的青兰,显然是燕凌让她不要说的。
  “我听念念你一个人笑得这么开心,便没让她们通报,怕扰了你的兴致。”燕凌坐下,打量了一番燕清歌此时病弱的装扮。“装得倒是真像。”
  “那当然。”燕清歌晃了晃脑袋,苍白的脸上露出狡黠的笑容。
  青兰给燕凌上了茶,他喝了一口道:“说吧,是不是二房的人欺负你了。”
  “她们哪里能欺负得到我啊?大哥你就别管这些闲事了,不过是些女儿家的小手段,影响不到我的。”燕清歌摆了摆手,接着话题一转:“大哥这次回京,不打算娶个大嫂回来吗?”
  燕凌好笑,敲了燕清歌的脑门一记:“现在该操心的是你的婚事,不是我的,你大哥我还怕找不到媳妇儿吗?”
  这样的玩笑话让燕清歌的眼底一黯。
  上一世,她最好最完美的大哥,就是孤身一人奋战到死的。
  这一次班师回京,皇帝会给大哥下旨赐婚,配的是兵部尚书的嫡孙女黎绾音。但黎姑娘身子不好,圣旨下来没多久便重病去世,燕凌不仅没有娶到媳妇儿,还背上了克妻的名声。恰好此时战事紧迫,耽误了几年下来,便更难娶亲了。等到燕骏都已经成了亲,燕凌也还是独自一人。
  燕清歌曾经想过,若大哥有妻有子,那么在战场上是不是不会孤身奋战深入敌腹而被包围,最终万箭穿心而死。
  她想让大哥能有更多的牵挂,这样在生死抉择的时候,或许会多一丝顾虑,让他愿意选择活下来的那条路。
  燕清歌摸着自己被敲了的脑门,吐了吐舌头,道:“总之我要先见到大嫂进门,再想我自己的亲事。长嫂如母,这样就多一个人为我的亲事操劳了。”
  “你大嫂难道就是为了给你操劳而进门的吗?”燕凌作势还要再敲一记,却见燕清歌吃吃的笑了起来:“这大嫂都还没看见影子呢,大哥你就护起来了。也不知谁家的姑娘这么好福气,能嫁给我大哥。”
  这话说得连燕凌脸上都红了起来。
  “真是太惯着你了,一个姑娘家怎么能说出这么没羞没臊的话来?”
  燕清歌嘿嘿一笑:“因为大哥宠着我呀!”
  这下燕凌连火都发不出来了,只能无奈的指着燕清歌,却根本无从下手。
  ……
  ……
  ……
  过了几日,燕清歌的“病”渐渐好转了起来,也到了燕准进宫的日子。
  自从那次被吓回去之后,二房的人果然没有再来打扰燕清歌。此时她正靠在榻上,一边吃着白芷剥的蜜柑,一边看着棋谱,悠闲得很。
  燕清歌拿起手边的小碟,吐了两粒籽,便见红柚快步走了进来道:“姑娘,陛下的圣旨到了,快去正堂接旨吧。”
  难不成是给大哥赐婚的圣旨?
  燕清歌从榻上下来,让白芷服侍她简单梳妆,便疾步往正堂去。
  正堂里已经摆好了香案,燕家众人都恭敬跪在案前,听温公公宣布旨意。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兹闻勇毅侯丁睿之女丁氏怜卿容貌端丽,贤良淑德,朕躬闻之甚悦。今镇北大将军燕准长子燕凌,年已十七,适婚娶之时,当择贤女与配。值丁氏怜卿待字闺中,与燕凌堪称天造地设。特赐婚于此二人,择良辰完婚。钦此。”
  “谢主隆恩。”燕家众人一同唱道,由燕凌上前接了圣旨,并把荷包递了过去,以示谢意。


第五十四章 赐婚
  燕清歌起来的动作比旁人晚了一些,便引来了温公公的关心:“郡主身子如何?听闻郡主身子不爽,陛下也十分忧心。还叮嘱奴才带了这许多赏赐来,只望郡主早日康复。”
  “承蒙陛下厚爱,谢陛下赏赐。”燕清歌再次行礼。她此时穿着厚重的斗篷,脸上少了几分血色,显得人越发单薄,下巴似乎都尖了不少。
  温公公接着道:“郡主若是大好了,便可以多多进宫,陛下十分喜欢郡主抄写的佛经,郡主何不多抄一些送与陛下?”
  燕清歌笑着应下:“多谢温公公提点。”
  “不敢当不敢当。”温公公弓着身子道:“今日出宫跑了好几个地方传旨,时辰不早了,奴才得回宫交差去了,就此告辞。”
  “温公公慢走。”燕清歌点头,便由燕凌亲自送了温公公出府,以示对皇恩的感谢。
  圣旨被人拿去祠堂供奉了起来。
  由人搀扶着过来的老夫人脸上满是笑意,二房人也一边压着心中的嫉恨一边说着恭喜的话。上一次来的圣旨是为了大房,这一次来的圣旨也是为了大房,怎么这世上的好事都让大房占了去!
  燕清歌陪着说了几句话后,便以病为借口,离开了热闹的正堂。
  她有些怔然,突如其来的惊喜砸在她头上,到现在都还没能反应过来。
  这一世许给哥哥的不是黎绾音,而是丁怜卿!上一世的八皇子妃丁怜卿!
  丁姐姐要成为她的嫂子了?
  燕清歌掐了自己一把,“嘶”的倒抽了一口气。
  这是真的!
  这竟然是真的!
  她最好最完美的哥哥很快就会拥有一个最好最完美的妻子了!
  燕清歌还在打算等赐婚圣旨下来之后就开始物色大嫂人选,谁知道皇帝直接给了她一个现成的最好选择。
  丁怜卿是勇毅侯丁家的孤女,八年前夺嫡之乱还未成定局的时候,西凉国打算举兵趁虚而入,被丁家军死死挡在关外。丁家在没有军饷,没有物资的情况下,靠丁氏一族的力量撑了整整一年,等到崇武帝登基,送来援军的时候,丁家已经破碎不堪,直系的几名大将在得了封赏之后没过几年,就因为那一年征战留下来的旧伤,先后去世。
  丁家为国为民,前仆后继,几乎成为了大夏武官心中的传说。曾经与丁家有过交集的武将,人人都把唯一的孤女丁怜卿当做自己的子女来看待。丁家的壮举,让这名孤女不声不响就拥有了大夏的军心。
  但这并不是上一世赵修齐选择丁怜卿为八皇子妃的唯一理由。
  丁怜卿的身份特殊,不仅因为她在武将心中的地位,更因为她有一个官拜一品的大学士外祖父张平。张平是当代大儒,更是先皇的帝师,也曾教导过皇太女和当今皇帝。在朝中地位举足轻重,更是文臣心中的指向标。
  丁怜卿六岁起便生活在了外祖家,得了张老夫人的悉心教导,才貌双全。考入女学之后,去年在毕业校验上夺了魁首,是京城里名副其实的第一才女。
  在一个孤女背后交织了文武两方的势力,又如此优秀,任谁都会想把她抢着娶回家去的。
  没想到这一世赵修齐没有了救驾之功,竟然让燕凌获得美人归。
  “快、快回去准备!”燕清歌脸上难掩激动之意,她催促着红柚:“今晚要好好庆祝一番,我大哥要娶媳妇了!”
  燕清歌回到安歌院,吩咐白芷和紫萝去大厨房忙活晚膳的事情。接着便接到了袁烈传来的消息——今天皇帝一共下了两道圣旨,一道来了燕府,另一道则去了八皇子府。
  这一世,皇帝给赵修齐选定的正妃是礼部尚书之女,林霏霏。正是前两个月帮助二房算计燕清歌跳舞掉进池子里的那一位。
  林家是个百年大族,单说林尚书一支便有三人在朝中任职。把林霏霏许给赵修齐,也不算她高攀。但跟丁怜卿比起来,林家或许跟张家势力相当,但武将那边就是根本没有涉及了。
  都说崇武帝行事独特,从赐婚这件事上便能看出来端倪。
  居于上位之人,都讲究制衡,朝中势力互相牵制对于皇帝才能算是好事。
  但这位崇武帝,明知燕家战功赫赫,风头无两,竟然还把丁怜卿赐给了燕凌。这样的做法就像是把宝贝全都放在了一个盒子里一般。燕家和张家成了姻亲,试问朝中还有哪家能与这两家抗衡?
  燕清歌想不明白。
  至少上一世皇帝的做法还有理可循,这一世,实在令人费解。
  皇帝难道对燕家真的信任至此?
  就在燕清歌纠结着的时候,前院的人来报,说燕准回府了,让燕清歌去书房见他。于是板凳还没坐热,燕清歌便朝着前院来了。
  “爹爹回来啦。”燕清歌掀开帘子走进书房,见着燕准燕凌燕骏三人都在屋子里,燕准脸上的神色比昨日要轻松许多,便知她用的办法有了效果。
  燕准点了点头,让她坐下喝茶。
  她浅浅笑了,对着燕凌贺道:“恭喜大哥得了好姻缘,以后咱们家里就有女主人了。”
  面对自家小妹的调笑,燕凌面上不显,耳后却红了起来。
  燕骏见她眼里闪着的笑意星星点点的,就跟藏了星河一般璀璨,也咧嘴笑开:“看来念念是对将来的大嫂十分满意啊,念念在京城里见过大嫂吗?”
  “远远见过一面。”燕清歌如此回答,眼神却像是飘向了悠久的过去一般深邃。说起来这一世,的确只在林尚书府的宴会上远远见过一面。但上一世,她与丁姐姐可算得上是莫逆之交了。
  “如何?”燕骏问。
  燕清歌笑得眉眼都柔和了起来,只说了两个字:“极好。”
  她这样开心,倒是弄得燕凌越发无法适从,而燕骏丝毫不顾自己大哥此时的羞赧窘迫,连连说着:“念念说极好那肯定是极好的,恭喜大哥贺喜大哥。”
  燕凌实在扛不住,干咳了两声,岔开话题问燕准:“爹,今日面圣陛下怎么说?”
  问的是燕清歌的事。
  “陛下没说什么,看样子是没放弃。”燕准道。
  燕清歌淡淡道:“没放弃也没关系,只要陛下没生气就是我们赢了。”


第五十五章 嫁娶之事(推荐票90加更)
  燕准点头,说起了正事:“按照陛下的意思,你跟丁家小姐的婚事要尽快办下来,已经让钦天监去选日子了,应该就在这一个月内。”
  若按照前世的轨迹,刚开春燕家军便又要往北疆去,亲事是得赶紧操办起来。
  燕清歌沉吟片刻道:“爹爹可有打算?虽说是皇帝赐婚,六礼里的纳彩、问名、纳吉已经可以省去,但后面的纳征、请期、亲迎要准备起来也费事得很。虽说现在府里的中馈是二婶婶掌管,但若全权交给二婶婶来办,只怕会有不妥。”
  燕准一愣。
  他们大房由于没有当家主母,已经习惯了这样全家人一起商量着来办事,但这嫁娶之事,燕清歌一个十岁出头的小女儿能知道些什么,所以燕准以为她只会乖乖坐在一旁听着,不曾想过她竟然一张口便说得头头是道。
  “你觉得如何?”瞧着她认真的样子,燕准问道,燕凌和燕骏也都摆出洗耳恭听的姿态来。谁让他们是哥儿,都没成过亲,连六礼是什么都不清楚,当然只能听着燕清歌说了。
  “首先是聘礼,这个不用等钦天监的日子,现在就可以准备起来。一般京中世家成亲,聘礼少说也有三十二抬,丁姐姐嫁进来便是宗妇,又是陛下赐婚,身份自然不同一些,我觉得加到六十八抬也无不可。重要的是一对大雁,现在冬日,猎不到雁了,只能用玉雕的来替代……”
  燕清歌娓娓道来,听得三个大男人目瞪口呆。等到她把成亲需要注意的事情简单说完,已经过去小半刻钟了。
  “念念你真厉害。”燕骏吞了口唾沫,酝酿半天才吐出这么一句感叹。
  燕凌则是苦笑着:“没想到成个亲竟然这么麻烦。”
  燕准也沉默了,他这辈子就只成了那一次亲,大多数的事情都是老夫人在安排,他只负责猎了一对大雁,便稀里糊涂把他这辈子最爱的女人给娶回了家。
  自从谢氏去世,他便觉得大大小小的事情有他这个父亲便能办好。可到了这个时候,才让他深切体会到,没有主母当家,事情该有多难办。
  没娘的孩子早当家,念念懂事得早,也不知道是该庆幸还是哀叹了。
  燕清歌端起茶盏抿了一口,氤氲的热气模糊了她的神情。
  大哥成亲的事情必须在她的眼皮子底下来办,否则以二夫人的性子,只怕会在聘礼上动手脚,张家与大房交好,想必是二房最不愿意见到的局面。
  还未结亲便惹得张家不快,想必之后也会有各种问题接踵而至,一个闹不好,亲没结成却结成了仇也不是不可能。
  所以她必须在父兄面前露一手。
  燕清歌放下茶盏,接着道:“为保稳妥,还望爹爹去请老夫人出面,毕竟是陛下赐婚,由老夫人来安排才能显得重视,有我在旁协助老夫人,又有管事妈妈们在,想必是出不了差错的。”
  有她前面那么长的铺垫,此时她一个十岁的孩子提出来要替自己大哥张罗亲事也不算太过突兀。
  于是燕准点头应了她的要求,倒是燕凌有些不好意思,问道:“念念不是说要考女学吗?再过不到一个月便是入学校验的时候了,还要为大哥的事情操心,会耽误你的功课吧?”
  燕清歌笑了,冲着自家大哥挤了挤眉:“什么事都没有我大嫂进门重要。丁姐姐去年可是得了魁首的大才女,我还指望着她成了我们燕家人指点我功课呢。大哥你就放心吧,念念像你,自然是最聪明的了。”
  “就是就是,念念最聪明了。”燕骏无条件的附和着燕清歌。
  她这一句话夸了自己也夸了燕凌,燕凌只得无奈的笑了笑,伸手揉着她毛茸茸的小脑袋,说道:“要说像,是念念像娘亲,跟娘亲一般聪明。”
  “娘亲”这个词的出现,给屋子里的气氛染上了一丁点的哀伤。
  燕清歌握住燕凌的手,笑着点了点头。
  说实话,燕清歌对着自己的娘亲是没有记忆的。
  她刚出生没多久,谢氏便去世了,留给她的只有一些死物。从小她就被袁嬷嬷带大,有爹爹大哥二哥陪伴着,倒也不觉得少了什么。甚至午夜梦回时,连娘亲的模糊影子都没有梦见过。
  但大哥不同,娘亲死的时候,大哥已经到了知事的年纪,他们三兄妹里,最思念娘亲的大概就是大哥了吧。
  “大哥放心,丁姐姐聪明贤惠,长得漂亮又是管家的一把好手,娘亲知道了肯定高兴的。”
  她又开始调侃起了燕凌,燕凌便呛了回去:“娘亲要是知道从前只会上房揭瓦的念念如今这么能干了,肯定更高兴。”
  “念念哪有上房揭瓦?”燕骏不同意了,煞有其事的反驳道:“上房揭瓦的那是我,念念最多就拆两间屋子。”
  前半句燕清歌还十分认真的点头同意,后半句就被噎得一个手抖,差点没握住茶盏。
  她直跺脚:“二哥!我哪有拆屋子?!”
  “怎么没拆屋子?马棚不是屋子?”
  “马棚是马棚!”
  “那你也拆了马棚!”
  “……我那时候才多大啊……”
  燕骏和燕清歌你一言我一语的争辩着,最终还是燕清歌败下阵来。
  无奈,她七八岁时胡闹,的确命人拆过马棚。
  瞧着她吃瘪的样子,其他三人都笑了,气氛便慢慢又热络起来。
  燕清歌为了掩饰尴尬干咳了两声,连忙把话题又扯回燕凌的婚事上。
  成亲一事自然不能只让女眷忙活,燕清歌把需要他们爷仨办好的事情一一安排下来,又说了好一会儿话,便叫了守在门外的青兰进来。
  青兰手里抱着三个不大不小的木匣子,一一摆放在燕准燕凌燕骏面前。
  “这是我送给爹爹和大哥二哥的贺礼。你们回来得比我预想的要早,这东西昨晚才做好,所以便迟了几天拿来。”
  青兰在一旁提醒着:“将军少爷小心着手,这东西淬了毒的。”
  听了这话,三人神情皆是一怔,也没多问,纷纷打开木匣子,接着便不约而同的变了脸色。


第五十六章 贺礼
  燕骏最先喊出来:“念念你从哪里弄来的这等好东西!”他一把抓住匣子里的匕首,双眼发亮的盯着那冒着寒气的刀刃,随手往木几上轻轻一划,便是一道豁口。
  他们都是与兵器打交道的人,自然一眼就能看出这把匕首的不同来。
  匕首大概有人的小臂一半那么长,通身黑色,泛着金属特有的寒光,刀身薄而利,做工极佳,在木头上轻轻一划都有那么大的威力,定是用精铁做的利器,削铁如泥。
  “二哥喜欢吗?”燕清歌微微笑了。
  燕骏连忙把头点得跟捣蒜似的,把玩着匕首不松手了。
  燕凌也拿着当宝贝看,燕准则点头道:“的确是好东西,你从哪里得来的?”
  “琳琅阁。”燕清歌回答:“京城里有一间琳琅阁,专门卖稀奇东西的。我听说他们那儿有削铁如泥的匕首卖,所以便去定了几把。想着爹爹和哥哥们应该会喜欢。”
  不过上一世这匕首也没卖出去几把,一是太贵,二是拿着这种杀器来做买卖实在不妥当,燕清歌还记得上一世二哥没能买到这种匕首,遗憾了好一阵,于是这一世留意将这匕首买了下来。
  “我让人在这三把匕首上都淬了毒,见血封喉的那种。爹爹和哥哥们上了战场,记得随身带着,万一手头没了能用的东西,拿这个也能抵挡一阵。”燕清歌淡淡的说着,语气里的郑重叫人无法忽视。
  燕清歌不想看到父兄在沙场上被压倒性的数量围困,无法突围而丢了性命的事情,再也不想了。
  彻骨的痛意在她乌黑的眸子里一闪而过,燕凌似乎看出了什么,又伸出手拍了拍她的头:“别太担心。”
  除此之外,却是再也说不出别的安慰的话了。
  ……
  ……
  燕准当天就去找了老夫人,请她出面,由燕清歌协助着张罗燕凌的婚事。
  老夫人虽然在病中,但养了这么些时日,也快大好了。况且大房这样的要求是在抬高老夫人在府里的地位,她何乐而不为。
  于是老夫人叫来燕清歌和二夫人,把燕凌亲事由她来办的决定当面告诉了二夫人。燕清歌在一旁瞧着,二夫人根本没有做出她想象中的反应,反而十分平静的接受了这件事,并顺从的答道:“有母亲张罗自然是好的,儿媳没有意见。”
  二夫人低眉顺首的样子,似乎心中真的没有一丝不虞。
  这让燕清歌心里起了一个疙瘩。
  她叫来青兰和紫萝,让她们两人打听二房这几日的动静,二夫人会如此好说话,肯定是燕允又吩咐了什么。她会轻易放开这个搅乱燕凌亲事的机会,只怕是有了新的打算。
  接着,袁烈那儿也传来了消息,夏王每日都看起来正常得很,得了传召便进宫,根本没有丝毫要生病的迹象。
  燕清歌就真的郁闷了。
  她记得,夏王重病不醒的消息是在大军班师回朝那一日传来的。
  原本打算大摆贺宴给将士们接风洗尘的皇帝,得了这个消息立即取消了宴会,摆驾到夏王府去探病。此事还引起了朝臣的不满,说皇帝为了宠臣而轻待有功将士,实为不妥,好几个言官都上了折子,要皇帝以安稳军心为重。最终燕家军得了比平时丰厚几成的赏赐,这件事才算过去。
  眼看着离大军进京只剩不到两日的时间了,夏王还跟个没事人一样,根本没有要重病的迹象。
  难不成觉智真的搅和在里头,帮夏王躲过这一劫了?
  不过世事无常,等到那一日再看吧。
  燕清歌只得让自己再耐心等两日。
  恰好这日,徐太医背着药箱来了府上给燕清歌请脉。从她装病到现在过了好几日,理应大好了,所以燕清歌便祛了脸上苍白病弱的妆容,稍稍梳洗过后去花厅见徐太医。
  徐太医行礼道:“前几日老夫不得空,不知郡主身子有恙,未能前来请脉,还请郡主恕罪。”
  燕清歌笑着请他坐下,道:“徐太医多礼了。徐太医是奉旨来给我治伤的,只要伤治好了便是功德圆满,旁的徐太医不必过虑。本就说好了今日再来请脉,哪里还能为了一点小病劳动徐太医。”
  她说起话来就像潺潺流水一般,叫人听得心里舒坦。
  徐太医看了看她仍旧少了些血气的脸色,替她把起了脉。
  “郡主的伤势已经好得差不多了,恢复速度极快,可是用了什么好药?”徐太医不愧是多年的老太医,一看便知燕清歌用了别的药。
  燕清歌点头:“爹爹他们征战沙场,刀剑伤是再常见不过的了,所以给了我一些好用的药。我便试着用了几天,瞧着效果的确不错。”
  她自然不会把夏攸宁抖出去,便拿自己爹爹做一做挡箭牌吧。
  徐太医点头:“效果是极好的。老夫看郡主脉象,郡主似乎有些忧思过重,平日里还要放开心思才是。”
  闻言燕清歌有些不好意思的笑了:“其实是前些日子从我二哥那儿听来一些稀奇事,胆子小便吓着了,这才病了一场,现在虽然好些了,但还是有些心有余悸。”
  徐太医也听过传闻,说是被夏王的残忍给吓到了。别说郡主这么小的姑娘了,便是徐太医听着都觉得骇人。
  “对了。”燕清歌问道:“听说十殿下的腿伤现在仍旧是徐太医在诊治,不知现在恢复得如何了?”
  徐太医恭敬答道:“十殿下腿伤的骨头已经接好了,只是伤筋动骨一百天,暂时还不能下床走动。不过出行都有软轿抬着,也不算不便。”
  现在听燕清歌问起十殿下,徐太医可不是当初那副不赞同的态度了。
  自从十殿下被明婉郡主救了之后,不知道得了什么运气,从一个无人庇佑出身微贱的孩子,变成了正正经经的皇子,陛下一改对十殿下的厌恶之态,甚至给十殿下安排了开蒙的先生。
  在这皇宫里,可没有人能做到无缘无故的翻身。
  徐太医在宫里当差当了一辈子,比旁人多了一分敏锐。直觉告诉他,十殿下的际遇或多或少跟这位明婉郡主有关。


第五十七章 有变
  这样想着,徐太医对燕清歌不知不觉中又多了一分恭敬。
  接着便听燕清歌问道:“软轿出行?十殿下既然伤了腿,为何还要在寒冬腊月的出门去,可不多的伤了风?”
  “陛下给十殿下安排了开蒙的先生,每日都要从皇子所去南书房上课。”徐太医解释道。
  “那真是极好的。”燕清歌笑道,心中欣喜。
  她送的那本三字经竟然真的派上了用场。皇帝安排给成儿开蒙,便是将他当做正经的皇子来看待,至少以后那些宫女太监应当不会再肆意欺负他了。
  话题很快从十殿下身上移开,徐太医又叮嘱了几句要注意的地方,便背起药箱离开了。
  有了徐太医的诊断,燕清歌便算是真正意义上的大好了。不用窝在院子里养伤,她便往老夫人处跑得勤了一些。
  燕凌成亲的事情安排起来千头万绪,不过这也难不倒她这个重活一世的人,做起事情来有条有理的,连老夫人看了都十分放心,于是交了许多事到她手上来办。
  而二房的燕清楣和燕清悦似乎是得了吩咐,也不再惧怕燕清歌那一日说的那些骇人的话,跟个没事人似的,专门挑着燕清歌在藤青院的时候来套近乎,一人一句“三姐姐”喊得亲热极了,不过只要没有妨碍到燕清歌做事,她便随着她们去了。
  时间很快就到了大军回京那一日。
  燕凌和燕骏奉命去到城外迎大军进城,听说百姓夹道欢迎,年轻的将领们威风凛凛,得了不少绢花香包和瓜果。
  正如燕清歌担心的那样,夏王果然没有出事。
  现下她人都已经到了宫里,却还是没有任何消息传来,燕清歌不由得捏紧了手心。
  究竟是什么事情让夏王的人生轨迹发生了变化,难不成真的是觉智?
  这是不是意味着接下来的事情都将与前世变得不一样?
  燕清歌不得解。
  眼下还是要专心应对贺宴上二房安排的好戏才行。
  如今她已经是郡主之尊,又有那一日温公公的提点在前,燕清歌便与燕准一同,早他人一步进了宫,在御书房见过皇帝,并将佛经呈了上去。
  皇帝接过佛经翻看了一番,字迹工整大气,上面还熏了淡淡的檀香,显然是十分用心的,于是点头道:“你有心了。”
  语气里竟然比平时的波澜不惊多了一丝柔和。
  可能是因为燕准也在场的缘故,皇帝对燕清歌不能表现得太过冷淡,所以燕清歌也没有觉得受宠若惊,不卑不亢的应了之后,便移步到了陈贵妃的和顺宫中。
  陈贵妃执掌六宫,燕清歌进宫理应要去拜见一番,不过今日有庆功宴的事情要忙,陈贵妃也腾不出多的时间来与她交谈,怕她无聊,于是安排了一个小宫女带着燕清歌在宫里转一转,离贺宴还有一个时辰,看一看风景聊做打发时间了。
  以燕清歌现在的身份,能逛的地方甚少,小宫女也清楚这一点,便带着燕清歌往御花园的方向走着。
  仍旧是上一次救下成儿的亭子,小宫女安排人放置了炭盆熏香,还上了茶点水果,看着御花园的景色,品一品茶,在这冬日里也算惬意。
  “有劳贵妃娘娘费心了。”燕清歌笑道。
  站在一旁的小宫女有些惊讶,随即颔首退到了一遍。
  像明婉郡主这般年纪的小姐,得了这番款待,一般开口便是“谢谢这位姐姐”。但燕清歌不同,她早已摸透了宫中的路数。在这宫里,得了什么帮助,也得谢对了人才算礼数周全。
  这名小宫女不过是得了吩咐在办事,要谢,也得谢人家背后的主子才行。
  光这一句谢,便能让宫里人看出你的深浅来。
  燕清歌抿了一口茶,是上好的太平猴魁。她做出正在观赏风景的样子,实际上已经陷入了沉思。
  青兰和紫萝已经打听到了二房的消息,听说自从燕清媛被关进祠堂之后,燕允便发了好大的火,甚至开始过问许多从前不曾关心过的后院事务。
  二夫人那里,燕允再也没有留下过夜,每次过去也只说了说话,便很快离开。为此,二夫人心情难免烦躁,但在燕允面前变得谨小慎微起来。
  燕清楣则得了燕允的准许,开始出入他的书房。燕清媛已经被二夫人养废了,燕清楣却还可用,燕允打算亲自教导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