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猎国记-第1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是金国老花。那也没关系,就让老子改变目标,幻想你这王八蛋的女儿,让你做我的便宜老丈人。”一肚皮的下流想法,肮脏龌龊不堪。
完颜宗翰见莫启哲不说话,一脸的悻悻之色,虽然知道他是个无赖,可绝没想到他竟会无聊加无耻到这种程度。他假装同完颜宗望说话,眼角余光却一直留意着莫启哲。
莫启哲见两位大帅都在忙着吵架,他便小声问身边的一名将军道:“请问,大元帅的女儿今年芳龄几何啊?”
那将军一时未听懂,道:“几何?什么几何?”
莫启哲暗笑,原来这位将军是个大老粗,文言文的水平比自己还差,他又道:“几何就是多大岁数的意思。”
那将军“啊”了一声道:“你是问大元帅的女儿今年有多大了?直接问不就得了,还什么几何!大元帅没有女儿。”
“哦,没有女儿啊……那妹妹呢?”莫启哲不死心,非要和完颜宗翰拉上点裙带关系不可。
猛然间听到上面一声大喝:“莫启哲,你鬼鬼祟祟地嘀咕些什么呢?”正是完颜宗翰的声音。
这可把莫启哲吓了一大跳,他还以为自己的下流想法被完颜宗翰发觉了呢,连忙道:“没有没有,末将没有嘀咕些什么,只是在问今天开会要讨论些什么而已。”
完颜宗望这时说话了,“宗翰你叫喊些什么,莫将军只不过是来晚了,没听到先前咱们的说话而已,有什么大不了的,你这么凶干什么!”
完颜宗翰怒哼了一声,这才不再为难莫启哲。
可经过这么一吓,莫启哲也再不敢在肚子里有什么下流想法了,稳了稳心神,开始留心听起大殿上的谈话。
原来,对于亡了国的北宋,完颜宗翰要在此建立一个傀儡政权,由张邦昌做皇帝,而完颜宗望则要把汴梁直接划入金国版图,由金兵自己派官。
两人谁也不服谁,在金殿上大吵大闹,互相揭短,都说对方不考虑大局,是金国的败类。完颜宗翰不愤完颜宗望夺了他一半的兵权,这次坚决不肯让步,一再声称要上奏朝廷,弹劾完颜宗望,而完颜宗望则利用自己官大一级压死人的优势,对完颜宗翰强施压力。
莫启哲对现在的金国局势不大了然。事实上,由于国土的急速扩张,金国政府已没有能力控制新占有的北宋国土了,北宋的军队虽然已停止抵抗,但百姓们的反抗却从没有停止过,此起彼伏,声势日益扩大。
金国人少,无力全面镇压起义,这时最好的方法就是建立一个傀儡政府,让宋人统治宋人,这样可以减少金国的压力,等时机成熟时再取消傀儡,由金人直接统治。
在这种形势下,完颜宗翰的建议是正确的,可只要是他提出的建议,完颜宗望便全力反对,他可不肯把吃到嘴的肥肉再吐出去,他还指望着把汴梁纳入自己的地盘,为以后争夺皇位增加实力呢,现在的莫启哲可是他的心腹手下了。
既然知道了要议什么事,莫启哲可就不甘心装哑巴了,他也不管谁对谁错,立即加入战团,对着完颜宗翰的一派大吵,骂他们是败家子,竟然要把新占领的土地重又让还宋人。
他可不知道历史上金国曾先后立过两个傀儡政权,就算知道也没关系,他照样会和完颜宗翰作对,他深怕完颜宗翰重新得势,再夺回兵权,他两人的仇结大了,已经到了你死我活的地步。要想夺回兵权,别说你是完颜中汗,就算你是完颜大汗也得滚到一边去。
莫启哲历史知识少得可怜,他一直以为北宋亡了就是南宋,可不知道张邦昌还做过楚国的皇帝,金国的两派系刚起争端,他便站错了队!关键是他想站对队也不行,完颜宗翰根本不要他。
这场大架吵起来便没完没了,直吵了一个多月也没吵明白,金国朝廷迟迟没下决定,两个元帅也就谁也奈何不了谁。
这一天,莫启哲和香宁公主吃过晚饭,正在商量怎样才能让公主去和徽宗见上一面。门外亲兵来报,说张邦昌大人的外甥求见。
莫启哲一时想不起这个人是谁,香宁公主却大为不快,她一听到是张邦昌的人就开始生气,怪张邦昌不该出卖父皇。莫启哲一见她生气,立刻表示这就出去给这个外甥点颜色看看。
莫启哲走到前园的大厅中,见一个相貌极漂亮的年轻人坐在椅子上等他。这年轻人一见莫启哲到来,急忙起身施礼,自我介绍道:“下官刘豫参见莫大将军。”
莫启哲哼了一声,也不请这刘豫坐下。刘豫见状大感尴尬,心中暗骂,脸上却笑容依旧,道:“下官的舅舅张太师得知大将军高升,特叫下官准备了薄礼来给大将军贺喜,还望大将军笑纳。”
莫启哲撇撇嘴道:“我当上大将军也不是一天两天的事了,怎么你舅舅才来贺喜,这未免也太迟了吧?”
刘豫忙道:“不是这样,不是这样。因为大将军事忙,下官舅舅不敢来打扰大将军,怕误了大将军正事,还请大将军体谅。”他满口大将军大将军的叫着,叫得莫启哲想发脾气也发不起来。话一说完,刘豫把手一挥,随从抬上来一口大大的木箱。打开木箱,登时金光耀眼,竟是满满一箱金元宝。
莫启哲望着这成箱的黄金大为不解,这张邦昌干嘛要给自己送礼,他到底想要干什么?
第十四章 爆敲竹杠
莫启哲盯着黄金半晌没说话,他以前只见过金戒指金项链什么的,从没见过这么大的金元宝。他心想:“如果这些金子归了自己,那以后就可以招兵买马了,不过张邦昌为什么要给自己送礼?我跟他也没什么来往啊!”
刘豫看到莫启哲对金子目不转睛的样子,心中暗笑,“就算是大将军又能怎么样,见了金子还不照样流口水,几万大兵有什么用,有钱能使鬼推磨,何况你这不是鬼的活人!”
一想到可以扩大实力,就算是混蛋也可以立时变成鲜花,刘豫的形象当然也就跟着变得可爱多了。莫启哲脸上露出了笑容,对刘豫客气了起来,亲热地道:“哎呀呀,原来刘大人是张太师的外甥啊,我以前都不知道,恕罪恕罪,快请坐。来人哪,给刘大人上好茶。快快,别让刘大人久等。”态度之热情,仿佛两人是分别许久重又相逢的挚友。
他心中暗想:“礼下与人必所求,既然张邦昌给自己送礼,那便是有所求了。如不趁此机会好好的敲他一笔,那是既对不起香宁公主,又对不起我自己了。还有,对不起我那被抓了俘虏的老丈人!”
刘豫见莫启哲改变态度,心中大石这才放下,潇洒地弹了弹衣袖坐了下来。他其实不是张邦昌的亲外甥,只是一个八杆子打不着的远房亲戚而已,上京赶考时到张邦昌家做客,张邦昌见他文章写的不错,也就认了这一门亲,渐渐的又把他收为了心腹。
刘豫以为莫启哲是因为见了金子才对他改颜相向的呢,熟不知在莫启哲的眼里他只不过是个主动送上门来的肥羊而已,对待肥羊自然要客客气气,要不然他怎么会伸出头来让自已痛宰。
两人分宾主落座,亲兵送上香茶。莫启哲端起茶碗道:“刘大人,张太师实在是太客气了,送这么重的礼来,这真让小弟愧不敢当啊。”一箱黄金哪够,至少要十箱八箱的送来,那时本将军才会心中有愧,不过当还是照样敢当的。
刘豫笑道:“哪里哪里,小小礼物不成敬意。莫大将军劳苦功高,理当受得。现下汴梁城里谁人不知莫大将军年轻有为,阵前斩名将,城门俘宋皇,英勇盖世,实为大金国第一猛将也。”
莫启哲哈哈大笑,道:“刘老兄这可是太高看我莫某人了,我哪里是什么大金国的第一猛将呢!”他心想:“第一猛将肯定算不上,你要夸我是第一猛男,我倒还能相信。瞧不出这小子还挺会拍马屁的。”
刘豫见莫启哲开心,连称呼都变了,竟叫自己刘老兄,他立刻又道:“莫大将军过谦了,将军少年早发,今日虽然只是官封镇守使,但下官敢保证,三年之内大将军必拜相封候,为朝中显贵,以大将军之战功必可名垂青史,永载史册。”
他这句马屁属于万金油类的,对于所有年轻的官员都用得上,莫启哲听得耳熟,皱了皱眉头心里有些不快。再说,这马屁可拍得太大了,他今天的所作所为如果真能写入史书,那他学历史的时候怎么没学过自己?
见莫启哲脸色微变,刘豫是何等机灵之人,他立知马屁拍得过火,紧接着就转移话题道:“可现下咱们大金国正是多事之秋,汴梁城里两位元帅不和,为了大宋之事竟连日争吵,实在有伤为官的体面哪!”
莫启哲听他自认为金国人,心中笑道:“还是个狗腿子啊!”他向来瞧不起这种人,面对狗腿自然就提不起精神来,只是道:“那也没什么,这么重大的事怎能不好好商讨,而且那也不是吵架,只是大家说话的声音大了些而已。”
刘豫点头称是,道:“话虽如此说,可这事已商讨了一月有余,总这样下去也不是办法啊,不知大将军对此事有何高见?”说完他拿起茶碗喝茶,眼角余光偷偷打量莫启哲,想看他如何反应。
莫启哲摸摸下巴,心道:“来了来了,就要说到正题了。这小狗腿还是毛嫩,竟然以为送了礼别人就能给你办事。你也不想想,三言两语间,别人怎么会和初次见面的人谈这么重大的事?”
他装出一副无能为力的样子,摇头叹道:“唉,我也没什么办法呀!反正两位元帅说怎么办就怎么办呗,我一个做下属的能有什么力量去改变宋国的命运。”
刘豫一听,急忙站起身来对莫启哲深施一礼,道:“不然不然,大将军所言差矣,以莫大将军今日之权位,足可左右两位元帅的想法。将军身为汴梁镇守使,正该为汴梁日后的何去何从做个打算啊!这个……这个汴梁数十万百姓都在翘首祈盼着大将军能力挽狂澜哪!”
莫启哲差点没笑出声来,汴梁百姓恨自己入骨还差不多,什么翘首祈盼,这家伙比自己还能胡说八道,他问道:“刘老兄太抬举我了。不过听刘老兄的意思,好象你对汴梁的将来已有高见了?不妨说来听听。”他心里明白,跟这种初出茅庐的政治低手过招,说得太拐弯抹角,他肯定不懂,还不如直截了当地问他自己有什么想法。
果然,只这么一问,刘豫便端不住了,就想把心中的主意说出来:“下官心中一直有个想法,说出来怕大将军笑话,所以不敢说。”
莫启哲点头道:“说吧说吧,没关系。说不定你的想法和我的一样呢,可你不说出来我怎么知道,又怎么能和你来个英雄所见略同?”
刘豫这才说道:“现在大金国兵锋虽锐,可战线拉得如此之长,有些首尾难顾。依下官的意思,不如把汴梁城及河南划出来,单独成立个国家,以大金国为宗主国,由宋人治理。这样的话,大金国就不必为汴梁城里的暴民烦恼了,而且身为属国自当年年入贡,送给大金国钱粮。大将军请想,这不是一举两得吗?”
莫启哲心想:“这可不是你的想法,这是完颜宗翰的想法!这小子不会是完颜宗翰派来的说客吧,想拉我上他的贼船!”
莫启哲还是装出深感赞成的模样,道:“嗯,说得有理,这是一举两得的好方法!不过,由谁来主持这个属国呢?刘老兄,我看你倒是个当皇帝的好人选。”
刘豫一见莫启哲同意,心中大喜,嘴上就没把门的了,连道:“不敢,不敢。下官何德何能敢当此大任,但下官的舅舅张太师却足以胜任。张太师德高望重,又和大金国久有往来,深得两位元帅的信任,由他老人家做皇帝,必可永保大金南部边境太平。”一番话说得又快又急,把老底都泄了出来。
原来如此,这小子不是完颜宗翰的说客,他是张邦昌的说客,不错,他是替张邦昌来送礼的,自然和完颜宗翰没关系。这样很好,只要金国的元帅没有涉足此事,那对付这些大小狗腿,本将军可有的是办法了。莫启哲笑道:“你说张太师!好啊,这可真是个好人选,我过几日就和两位大帅提提。不过嘛,这个……”说到这儿,他停住了,一副为难的样子。想做皇帝,一箱黄金可是远远不够的。
刘豫急忙问道:“大将军有何为难之处?如果下官能帮上一二,敬请吩咐,下官敢不效劳!”
莫启哲道:“这事要张太师亲自答应才行啊,别我跟大帅提过之后,张太师清高,不愿做这皇帝,那我可不就白费力气了嘛!”
刘豫一急,差点说出自己就是张邦昌派来的了,张邦昌怎会有不愿意之理,他道:“是是,大将军说的是,我这就去和舅舅说,让他尽快答应。”
莫启哲点头道:“如果张太师能亲自来和我谈谈,那我就更有把握了。”刘豫连连表示这就去和张邦昌商量。
莫启哲把刘豫送出了大门。分别前,莫启哲道:“要想说服大元帅首先就要说服他们手下的将领,可这需用金银啊,刘老兄你也知道,我这人刚到汴梁手头甚紧,这个……”
刘豫忙道:“哪能让大将军破费,所需花用,下官自当奉上。”莫启哲点头微笑,这才让他走了。
望着刘豫的官轿越走越远,莫启哲心想:“这小子毛也太嫩了,毫无经验阅历,根本不是当说客的料,张邦昌为什么要派他来?是了,张邦昌不想让此事张扬出去,不敢用外人,所以只能派自己的外甥来见我。他想瞒谁?要立这老汉奸为皇帝的事金国将领中人尽皆知,要不然为什么成天争吵!那么也就是说这老汉奸想瞒的是宋国的降官了,肯定是降官中有不少人反对他做皇帝。很好,你不是不想让人知道吗,我就偏让大家都知道。混水摸鱼,自然要把水先搅混了才行。”
当晚,耶律玉哥带领骠骑军把那一箱黄金扔到了张邦昌府前,说礼物实在“太重太重”,莫大将军受不起,说完便打马扬长而去。此举做得张扬之极,第二天,汴梁城里便人尽皆知了。
张邦昌久历官场,什么样的索贿行为没见过,自然明白莫启哲是嫌钱少,他已经决定亲自去见出莫启哲了,他昨天不亲自前去就是怕万一事情不成,连个回旋的余地都没有了,现在莫启哲既然已经答应,那么钱上的事,一切好说。
至于此事,金国方面可是众说纷纭了,西路军一派大骂莫启哲故做清廉,有钱不收,不是混蛋也是笨蛋,一面又骂张邦昌太不知好歹,为什么不给自己送礼,自己可是支持他的啊;而东路军一派则大赞莫启哲富贵不能淫,是个大大的清官。完颜宗望更是认为莫启哲的这种不受贿行为是对自己的大大忠心,把莫启哲引为知己,当成了心腹。他们可都不知莫启哲是嫌钱少才不收的,他是想要等更大的肥羊来自己这里,放长线钓大鱼啊!
香宁公主见莫启哲成天红光满面的,禁不住问他:“启哲,什么事这样高兴?金国要撤兵了吗?”
莫启哲道:“和金国撤不撤兵没关系,是昨晚我做梦梦到了我大舅子,我告诉他我想和你成亲,可却缺少聘礼,大舅子让我别着急,这两天就会有冤大头来给我送钱!你说,我能不高兴嘛!”
香宁公主脸上一红,道:“胡说八道。谁要和你成亲啦!你大舅子是谁啊?还能给你托梦。”
莫启哲道:“咦!我还以为你知道哩!我大舅子不就是你哥哥嘛!”
“呸!”
不出莫启哲所料,张邦昌等不及了,三天之后便携着大笔金银来见他,一万两黄金十万两白银,为了当皇帝他可是下了血本了。
莫启哲大喜,他早知道张邦昌识相。现在金军里完颜宗翰是支持张邦昌的,而反对派中以完颜宗望为首,就算是张邦昌再怎么巴结这位都元帅,完颜宗望也不可能理他,所以张邦昌自然只能走自己这个反对派第二号人物的门路了,只要自己不和他为难,他当皇帝的机会可就大了,这老小子眼光独道,可比他那个嫩毛小狗腿的外甥强得太多了。
莫启哲满面笑容地把张邦昌迎进了大厅,坐下后,莫启哲大赞张邦昌居官得体,是全宋国最好的好官,宋国要是没了张太师,便如天上没了太阳,简直是世界末日的来临,所以张太师一定要好好保重身体,官也要一直越做越大,这样才好给本将军多多送钱来。
张邦昌的脸皮不见得比莫启哲薄多少,可听了这番毫无保留的“衷心祝福”之后,老脸也忍不住红了一下。他假意谦虚道:“下官怎么能跟大将军比呢,大将军才是大金的中流砥柱啊,要不是大将军神勇,大金怎么能这么轻易就亡了这腐败的宋国呢,大将军解百姓倒悬之苦,下官在这里替汴梁百姓谢谢大将军了。”说完,站起身来向莫启哲深施一礼。
莫启哲得意洋洋地道:“张太师太客气了,想那宋国朝廷实在太腐败啦,要不然人家林冲鲁智深什么的干嘛要造反,还不是官逼民反吗!所以说这宋国亡得好,亡得妙,简直是大快人心。”
张邦昌一愣,这林冲鲁智深是谁啊?这年代《水浒传》还没写出来呢,张邦昌自是不知后世这两个家喻户晓的名人,可他又不想表现出无知的样子,只能连连点头道:“不错,是官逼民反,不过这也都怪徽宗这个昏君,要不是他大搞花石纲生辰纲,想来老百姓的日子也不会那么苦。唉,都是昏君害人哪!老百姓遇不上一个好皇帝只能是困苦不堪了。”
莫启哲听他故意把话往正题上引,也不揭穿,笑道:“是啊,遇上个昏君,老百姓是真没法过日子啦!其实呢,谁做皇帝不是一样,有句话不是说,王侯将相宁……宁……”
张邦昌接道:“宁有种乎。”听了这话,张邦昌便知今日是不虚此行了,这汴梁镇守使是肯定会站到自己这一边的。
“对对,是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啊呀,张太师真是学问高深哪,比那个徽宗皇帝可有学问多了。”莫启哲赞道,他可不是真不知这句话,而是故意装傻,先让这肥羊高兴高兴。
张邦昌道:“现在大宋已是败落之邦了,可百足之虫死而不僵,它给大金国带来的麻烦可不少啊。眼看着这城里城外造反作乱的暴民日益增多,而善良百姓的生活却日益凄惨,我这心里……我这心里……唉!”长叹了一声,竟然老泪纵横地流下了几滴爱民如子泪。
莫启哲嘿嘿干笑了几声,心道:“你没去做演员可真是浪费了材料,差点把我都骗了,以为你是个忧国忧民的忠臣烈子呢!”
他假意安慰道:“老太师不要太过伤心了,事情既然已经发生,我们不能只看过去,过去的就让它过去吧,应当放眼将来才是,所谓事在人为,只要老太师一心为国,那老百姓还能过不上好日子吗?”
张邦昌用衣袖擦拭了一下眼泪,道:“好,大将军说得好,过去的就让它过去吧,老朽定当用这残躯为天下的百姓多做好事。可是……可是……唉!”他又叹了口气。
莫启哲立马知道正戏开始了,他装出着急的样子,连连追问道:“有何为难之事,老太师只管开口,本将军虽然官小职微,但只要是能帮上忙的,必定是义不容辞,决无袖手旁观之理。”
张邦昌心道:“这可要我怎么说呢,直接说我想当皇帝吗?那还不得让人笑死!”他吞吞吐吐地道:“我只是想为百姓多做点事而已,可惜官位不高,不能尽力发挥,空有报国之心,竟无报国之门,这可让人好生为难啊!”
莫启哲一咧嘴,官还小哪,都太师了,除了皇帝就数你最大了,要再嫌官小,不就只能做皇帝了。他道:“嗯,以现在这种情形,太师想要报国确实难了点,不如……不如……”他不如了半天也没不如个什么出来。
这下子可把张邦昌憋了个够呛,他问道:“大将军想说什么?请尽管直说便是。”
莫启哲一拍大腿,毅然决然地道:“我看不如这样吧,反正现在大宋已没了皇帝,就让老太师免为其难,做了这个皇帝吧!咱们立个新国,老太师做个新皇帝,一切都是新的,新国必有新气象,老太师好好治理国家,百姓自然也就有好日子过了!”
张邦昌听后大喜,总算是说到正题上了,他立即摇头道:“不妥不妥,下官一心为民,决不是为了一己之私,想要做那皇帝,不过,这还是要多谢大将军的厚爱啊!”
莫启哲心道:“嘿,都这个时候了,还装正人君子,你要是不想当皇帝,跑到我这来干嘛,吃饱了撑的啊!”
他站起身来,慷慨激昂地道:“老太师不可有这种妄自菲薄的想法,所谓能者居之,当仁不让。我虽官小,但绝对支持老太师称帝。好了,明天我便会和两位元帅说知,天下能做这宋国皇帝的除老太师之外,别无他人,谁要是敢反对,我便据理力争,绝不退让,必保老太师荣登大宝!”猛拍胸脯,差点就要发誓效忠,这就称张邦昌为皇上了。
张邦昌心里这个美啊,就象是三伏天喝了冰水一般,痛快之极,这个莫启哲可真是会说话啊!他也不再装腔作势了,点头谢道:“那就多谢大将军了,如大将军能力保老夫身登大宝,老夫事后定当有谢。”
莫启哲哈哈大笑道:“那我就先谢过老太师了,所谓先天下之忧而忧,那便是说老太师要为天下的百姓做好事啦,那可是很的辛苦的啊,当然忧啦;所谓后天下之乐而乐,就是说当老百姓过上了好日子之后,口袋里的钱多了,自然要献上一些给老太师和兄弟用用了,那便是后而乐了!哈哈,哈哈哈!”
张邦昌也陪着笑了几声,心道:“好家伙,送了这么多钱来,你还嫌少啊!竟还打着以后的主意,要论贪污受贿,你可真能在大金国里排上头一号了。”
两人满口的仁义道德,把自己的私心说得为国为民。
正事说完,两人又说了些场面上的话,莫启哲看在金银的份上,马屁乱拍,反正马屁不用本钱,自然是要多少就有多少,张邦昌目地达到,心中也是高兴,对莫启哲表现出一副感激涕零的样子,大赞大将军是金国的第一名将,汴梁百姓的救星,几乎要和莫启哲拜了把子做兄弟。
莫启哲趁机提了提火药的事,张邦昌一口应承,等他一做了皇帝,火药要多少有多少,莫大将军只管开口要便是。随后两人把酒言欢,尽欢而散。
人心不足,眼前的既得利益,只能刺激人想得到更多的利益。莫启哲虽然收了张邦昌的金银,可却还是嫌少,要想维持住四万大军,那可是要用大笔金钱的啊,怎么才能再发一笔呢?莫启哲动起了歪脑筋,又想出了一个法子,既然张邦昌这么有钱,那么其它降官也应该不穷,而这些人又和张邦昌两条心,不如……
受贿的基础在于自身的实力,有了实力才会有人给送贿赂来,可要想得到多少贿赂,那可就得凭各人的本事了!莫启哲别的本事差劲,可这方面的本事却堪称一流。
第十五章 受之有愧
在以后的几天里,莫启哲在金殿上仍是与完颜宗翰一派大吵,肆意挑拨。在他有意的煽风点火下,吵架的级别上升,金国将领们纷纷撸胳膊挽袖子动起手来,吵架变成了打架。这一动手打架,莫启哲如何是这些将军的对手,他只好把所有的精力都转到了哈迷蚩身上。要说打架,哈迷蚩这假诸葛亮可不是他的对手了。
哈迷蚩这些日子可是倒足了大霉,自从莫启哲陷害他之后,完颜宗翰便不再信任他,把他晒到了一边,而又因为他是西路军的军师,完颜宗望又不能对他太过回护,所以这些日子来,哈迷蚩被西路军唾弃,不再当他是自己人,又继续被东路军当成敌人,整日对他冷嘲热讽,现在他是过街老鼠人人喊打。
哈迷蚩在心中不知把莫启哲骂了几百遍,恨不得把他活着吃了才解恨。可莫启哲还不肯放过他,动手打架不打别人专打他。哈迷蚩连连大叫:“君子动口不动手,君子动口不动手!”
莫启哲可不是君子,他对比他厉害的人动口,对没他厉害的人向来是动手的。一顿拳头下来,把个哈迷蚩打头破血流,连北都找不着了。
完颜宗望见状,这样下去也不是办法,他喝令大家住手,道:“大家都是自己人,打什么打,谁再敢打架,军法从事!”
哈迷蚩抱着脑袋暗道:“这话你怎么不早说啊,我都这模样了,你才叫住手!”
完颜宗望又道:“宗翰你不要老是和我作对,我看此事不必再议了,汴梁就直接划入大金版图得了。”
完颜宗翰自然不干,反驳道:“什么叫我老是和你作对,明明是你老和我唱反调。你还有理啦!我这可是为了大金的利益着想,不像是你,总是为了一己之私弃国家的安危不顾。”
完颜宗望大怒,连声责问完颜宗翰,到底是谁不顾国家了。
眼见一场打斗又要开始,莫启哲这时咳嗽了一声,揉了揉发红的拳头,走上前来对两人道:“两位大帅不必焦急,末将有一个法子,不知好不好用。”
完颜宗翰马上说:“你能有什么好法子,肯定是放屁一类。”
完颜宗望立时护短道:“你说他放屁,至少他还有放屁的本事,怎么没听你的人放个屁来听听!”他转头对莫启哲道:“莫将军有话尽管直说。”
莫启哲得意地看了完颜宗翰一眼,我有都元帅做靠山,你能奈我何!他道:“启禀两位大帅,咱们大金虽然占领了汴梁,但宋人不服,我军无法完全镇压,所以我们才会有这一个月来的争吵,我们金人犯不着为了宋人伤了自家人的和气,不知末将这样说,对是不对?”
完颜宗翰和完颜宗望一起点头,认为他这句话说得很对。
莫启哲又道:“不管是建立傀儡政府也好,还是直接纳入大金版图也好,都是为了能更有效地统治宋人。既然如此,我看还不如让宋人们自己决定,反正不管他们选了那种方法,都是受咱们大金的管辖,而这样一来,又让他们觉得咱们大金很尊重他们,让他们自己拿主意,反抗自然就会减弱,这是一举两得的法子,不知两位大帅意下如何?”
完颜宗翰首先说道:“这是什么狗屁主意,我就说嘛,你这家伙除了放屁什么都不会!宋人算老几,咱们金人决定了的事,他们只要服从就行了,哪有让他们自己拿主意的道理!”
完颜宗望立即反驳,不管完颜宗翰说什么他都会反对:“我看这办法很好,既可以解决这一个多月来的争吵,又可借此机会拉拢宋人的人心,莫将军你的主意很好,我很欣赏。”
东路军将领立即随声附和,西路军中也有人认为这主意不错。于是,完颜宗望下令,明天召开金宋两国会议,叫宋国的降官都来,一起商讨汴梁问题。
消息传出之后,宋国的降官都很高兴,自己终于有机会说话了,能为大宋的将来做点事情。
这些人里只有张邦昌一人不高兴,当他得知出这个主意的人是莫启哲时,心中不由得很生气,自己单独找莫启哲帮忙就是不想让其它宋国官员知道,这些降官里有不少人是因为徽宗和钦宗投降,所以才跟着投降的,他们心里都十分恨我,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