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闺门春事-第6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她想了这些,很自然的就想到苏豫身上去了。

可打战的地方离得远,就算有消息传来,也得好久的功夫,传到她们耳朵里,又得耽搁一些,不晓得他那里的情况到底好不好?

“娘,你可听父亲说起幽州呢?”

那幽州是他们大楚朝的军事重镇,也是楚国最后第二道防线,若是铁军能突破幽州,再以幽州作为军事大本营,养精蓄锐上那么一段时间,等准备充分之后,那完全就可以长驱直入,到时候楚国就岌岌可危了。

张氏摇了摇头,“没听你爹说起呢,不过应该没事的,皇上专门派侯爷去,就是信任他的能力,一定能扫清铁军的,你安心罢。”

如今不安心也没有法子,鞭长莫及,她正色暗自祈祷了一番。

刘妈妈一到院子就叫人上茶上点心,服侍唐枚跟张氏坐下,问寒问暖的。

“月娘,你自个儿也注意些,别累着了头又疼。”张氏笑着跟刘妈妈说。

刘妈妈心里一阵暖,“太太,我好着呢,哪里那么容易疼的。”

张氏又看向红玉,拿了个荷包给她,“你伺候枚儿多年,这是应得的,现在成亲了,做事更是稳重。”又看一圈众人,“她有你们这些人在身边,我也放心。”

众人忙道是本份。

红玉低头接了荷包,只觉沉甸甸的,也连声道谢。

谢谢端木茗葭的粉红票票~~

第200章 手心手背

“娘,宋娘子做的藕丝糕,你尝尝,我倒是一口都吃不下。”唐枚眉飞色舞的同张氏道,“那藕是蔡当家他们种出来的,说也给你那边送了,娘吃了觉得如何?如今京城里也少有的,拉来卖值不少银子呢,我叫他明年再多种一些。”

“很不错,我吃着比江南那里的也差不了多少。”张氏笑眯眯的夹了个藕丝糕尝了,连连点头,“宋娘子的手艺更精湛了,有她给你做这些吃的,我也没什么好担心。”又瞧瞧唐枚,“那些个挣钱的,你现在少抄些心,累心的,养着胎呢,以后再说,要不就交给她们管。”

“这不闲着么,总要做点事情的,一点不动也不好。”

张氏替她拢了拢头发,满心的欢喜,这个女儿算是要十全十美了,有个好夫家不说,自己如今又有喜,如果是个男孩,那真是什么都不缺呢。

“你自个儿有点分寸就行。”张氏说了一句,脸色却又一黯。

手心手背都是肉,这一个好了,大女儿那里还不知道怎么办。

两个都和离怎么成呢?那郑女婿她可挑不出什么毛病来,可大女儿硬是铁了心和离,上回被老爷打了,还是不听,虽然回家了,还是叫人传信来,叫她支持,说实在不行,她就自个儿搬出郑家租个院子住!

这叫老爷知道了可不要打死她?

张氏的愁意越发浓重。

唐枚看出来了,叫除了刘妈妈外其他人等都退了出去,问道。“是不是大姐又怎么了?”

现在三妹四妹都好好的,就是苗姨娘也都不兴风作浪,那除了唐惠还能是谁?

张氏也不瞒着,她着实不知道同谁商量。去跟贾氏说,贾氏叫她不要管,说唐惠只是一时兴起。时间久了就会好的,那郑荣对她那么好,就不信她能那么狠心。可张氏觉得这法子不成,万一唐惠真的搬出去了,后果不堪设想,不和离恐怕都不行。

郑家再怎么样,也是书香门第。媳妇闹出这种事,亲家太太再怎么也忍不了的。

“你大姐要搬出去住呢,我就怕她说到做到。”张氏轻声道。

唐枚听了一怔,唐惠这是要彻底撕破脸面啊!

完全不守妇道,犯了七出之条。她这是在逼郑荣休了她吗?

“要不我还是同你父亲说说,让她和离好了。”上回唐士宁当众打了唐惠,可她仍然不听,那心有多坚持,张氏能体会得到,可见她是真不想同女婿过了,虽说这事是对不起女婿,可女儿这样了,还能怎么逼她?还不如好聚好散。总比闹得满城皆知的好。

这个大女儿二十几年几乎都顺着父母,在嫁人之前没叫她操一点心,说起来,她还是有些愧疚的。

当时在唐枚身上花费了太多的精力,对大女儿到底是亏待了点。

听她一时一个想法的,唐枚皱了皱眉。“母亲到底是希望大姐和离还是不和离呢?”

张氏深深叹了口气,“我自然不要她和离,可这样却是在逼她。”

让唐惠不和离的话,唐枚也说不出口,毕竟她也是这么一个境况,总不能她和离得唐惠就和离不得吧?想了想,她慎重的道,“大姐实在要和离也罢了,不过我怀疑是不是背后有人怂恿她,毕竟这事太突然了!”

是突然,简直叫人无法相信,张氏道,“会是谁呢?你大姐和离,别人有什么好处?”

唐枚也是猜测,究竟是不是这样,也不好说,“娘好好想想,大姐以前可有提过什么生意上的事情,她手头不宽裕,姐夫身上担子重,指不定就引发了她要和离的念头。”要说有好处,唐惠和离之后就回了娘家,依张氏的性子,必会心疼她,接了她来家里住……

张氏想了好一会儿才说,“跟女婿倒没什么关系,就是她曾问起香料铺的事,不过那铺子我已经给你了,说到货源,也叫她去问你,到底那管事什么的也再不归我手底下……”她说着脸色一变,仿佛看见大女儿刹那间的表情。

大女儿是在怪自己偏心,可当时她竟没有往心里去。

张氏顿时觉得自己做错了,红着眼睛道,“哎,我是该补两家铺子给她的,她夫家那里很不好,就靠女婿一个人的俸禄哪里够呢!总不好要把她自个儿的嫁妆都花没了,我怎么就没想到……”又看看唐枚,浑身上下都是贵气,两个女儿一比,简直是天上地下。

唐枚抿了抿唇,见张氏那么伤心,她冷酷的话说不出口。

养儿一百岁,长忧九十九,唐惠到底是张氏的亲生女儿,岂有不心疼的?如今又有她来作比较,人总是倾向于贫弱的一方,假使她再说出那样的话,张氏也许会怪她不讲亲情,即便唐惠的夫家其实人口简单,只要她靠着那些嫁妆好好经营,根本就不会沦落到窘迫的地步。

“那香料铺,要不就给大姐好了。”唐枚柔声道,“我这里的东西够多了,大姐的日子却不好过。”

“哪要你的,家里还有……”张氏忙道。

可好的都给了她,张氏手底下剩下的都是根本,再动的话影响很大,唐枚摇头道,“娘,你不能再这样偏心了,难怪大姐伤心呢。”

张氏就没再反对,又叮嘱她几句才回了唐家。

“那铺子真给大姑奶奶?”刘妈妈却不甘心,这铺子生意好得很,可不是便宜唐惠了?

“我也只能这么做,难道要母亲亲口跟我提出来?”唐枚淡淡道,这一次让步,是没想到唐惠真的要和离,她作为妹妹,总该要表现一下,假使唐惠拿了那铺子还是一根筋得执着下去,她也没什么好愧疚的了。

她能做的已经做了,张氏也绝不会怪在她的头上。

刘妈妈叹息一声,也不再谈此事,管大姑奶奶如何呢,少夫人过得好就行了,那铺子就算给了,也不算什么。

第二日,唐枚就把地契什么的找了出来,叫刘妈妈跟铺子管事说一声,然后带去了唐家不提。

随后几日,她也遵从老夫人的吩咐,请安也不去了,只偶尔同老夫人用个饭。

这日,苏若琳早上又跑了来,跟她一起描花闲聊。

姑嫂俩几乎日日相见,不知道的还当是亲姐妹呢,二人之前的情谊已经一越千丈,就像有血缘关系的一样。

“后日祖母要带我们去天清寺还愿呢。”

唐枚放下了手里的针线,“怎么我不知道,才说的?”

“是啊,祖母不太出远门,可大嫂你有喜了,那是了不得的大事,祖母很早前就许下心愿的了,要大哥娶妻生子,如今妻子有了,孙子也要有了,祖母岂能不去还愿?菩萨会怪罪的。”苏若琳笑道,“这话是祖母说的,江妈妈说天气冷劝了祖母好几次,可还是要去,顺便让我们几个姐妹也跟着去。”

唐枚瞧了窗外一眼,那些不是长青的树都掉光了叶子,风刮得很大,门都关得紧紧的,屋里头已经用了炭盆。她笑了笑道,“冷是冷,不过听说许了愿要是不去还是不好的。”

苏若琳点点头,“我也正好想去许愿呢。”

二人对视一眼,都明白了彼此的意思,肯定是关于苏豫的,希望他能平安归来。

“可惜我不能去。”唐枚叹一声,这家里都不准走了,别说去外头,还是要爬一下山的。

苏若琳掩嘴一笑,“我会替大嫂同菩萨说的。”

唐枚就也笑起来。

“对了,那四妹去吗?”她想到苏若琪,忍不住问。

苏若琳露出同情的神色,以往四妹那样的跋扈虽然看着叫人喜欢不起来,可现在却……她摇摇头,“她不想去,祖母也没有勉强。”又说起一件好事,“二哥那事定了,是保定伯府的四小姐,他们家倒是肯的,二叔二婶马上就要派保山去了。”

她们对苏修都没什么坏印象,这少年除了懦弱一点,别的没什么叫人生厌的地方,唐枚点点头,“那小姐还是不错的,二婶很高兴吧?”

其实牛氏倒也没有特别高兴,毕竟只是门当户对,也没有娶到更好的,不过经过那么多事,一桩桩波折,她也没有多少精力再给苏修重新去找了,也就定了下来。

到了后日,侯府老夫人就带着几个小姐去天清寺了,杨氏也跟着去,只有冯氏跟牛氏留下来管理各种事宜。

苏炎已经重新拜了老师,是一个姓张的中年夫子,听说也是有些名气的,教导的很好,苏炎本就认真听话,据说明年就要去试着考考童试了。

所以冯氏的心情也很好,自从苏豫不在府里之后,她来的次数显然比之前多了,神色也比较轻松。

今儿又来给她讲育儿经,说什么千万不能着凉,不能吃螃蟹,又是不能吃太多桂圆什么的。

唐枚耐心的听着,半响笑着看冯氏,“母亲真的很关心我,侯爷要是知道了,肯定也会高兴。”

她是故意这么说的,冯氏跟苏豫的矛盾一日不解决,这大房的人一日就团结不起来,不管是现在还是将来,都会新生出更多的矛盾。

可现在瞧着冯氏却是有几分真心,她倒也想找机会试探试探。

第201章 还愿

这章七千字哦~

冯氏的脸色果然就变了。

她打心眼里厌恶苏豫,可不知为何,却颇为喜欢唐枚,也许是她善解人意,也许是她曾帮过自己,也许是太寂寞……

她在这个府里小心翼翼,从来都不敢松懈半分,尤其是在苏宗延去世后,更是过得艰难,一个人养育苏炎,又生怕养不好他,生怕府里的人算计他,长都长不大,可终究还是熬过来了,这时间漫长的好像一辈子就已经耗掉。

尽管她还有两个弟媳,可牛氏不用说,从不会同她好好说话,杨氏又是心机深的,只会讨好老夫人,根本就不曾把心用在她这个大嫂身上。

又有两个死去的丈夫留下的孩子,苏豫对她万分厌恶,苏若琳也不是好亲近的。

唯有唐枚,她一来就叫她母亲,和颜悦色,虽也有心机,可却会为她同苏炎着想,她看着自己的时候,那眼神里流露出来的情感,让冯氏明白,她是理解自己的处境的。

这样的一个人,会让她慢慢放松,所以见到她怀孕了,冯氏本该不会高兴,可竟然心里却有喜悦。

唐枚生下的那个孩子,一定不会那么厌恶她。

也许会叫她一声祖母。

唐枚看着她的神情变化,握了冯氏的手,柔声道,“我不知母亲同侯爷之间是有什么事,可我看得出来,侯爷并不是真的讨厌母亲,他只是……只是想念自己的娘亲罢了。”一个失去母亲的孩子,对一个后母突然的到来。他心里会产生敌意是自然的。

至于为什么会一直不得解决,那可能是两个人都不想妥协。

苏豫不曾想,可冯氏……

冯氏看着隐忍,但她骨子里是强硬的。不然苏炎不会像只乖巧的绵羊。

听她说这些,冯氏心里一震。

“母亲,炎儿同侯爷是兄弟俩。咱们是一辈子的家人。”唐枚又道。

冯氏定定的看着她,手微微颤抖,她当初不是不想顺着苏豫,可是她从小就隐忍惯了,顺着每一个人,到了这府里,又要迎合所有的人。可那一个才十一岁的少年却那样倔强!她花尽了心思,他视若无睹。

有一日,他说叫她不要再浪费力气,他永远都不会承认她是他的母亲。

像是被看穿了所有的伪装,她那日打了他一巴掌。在他面前落下了眼泪。

只是奇怪的是,他没有告诉苏宗延,但从此她也没有再刻意讨好他了。

“你是好孩子。”冯氏眼里隐隐泛着泪光。

唐枚微微一笑,“母亲,生孩子的事我好多都不懂,你要教我,以后那孩子最好像炎儿一样那么健康的长大。”

冯氏慢慢得笑了,“好,只要你不嫌我烦。”她这一生绝不会再嫁人的了。可是在这宅子里,有时候却冷寂的好似永远都在冬日,假若有个人她能放开心胸与之谈天说地,也许日子就会好过的多了,到底还有几十年呢。

老夫人纵然疼惜她,可却禁忌太多。她不想一直都那么累的活着。

“走,你那几个丫头呢,我教她们给你怎么按腿。”冯氏笑着道,“如今那孩子还小呢,大一点了你哪儿都得酸,就得叫人按着才舒服。”

“哦?还有这事?”唐枚忙叫那几个丫环来,“红玉,你也学着,以后指不定要用。”

那几个人顿时忍不住笑了。

冯氏也笑了,“你们以后都用得着。”一边就教起来。

说开了,她好似一下子活泼了些。

其实也就二十九岁的年纪,在她那个时代,都还在装嫩呢,唐枚暗自心想,很高兴的看几个人投入了学习中。

到了傍晚,老夫人一行人才回来。

谁料就喊了唐枚去。

之前都叫她不要请安的,怎么却会喊她,唐枚一时有些捉摸不透。

屋里头一个人都没有,除了老夫人跟江妈妈。

老夫人见唐枚行了礼就叫她坐。

口气不是很好,唐枚更加奇怪了,小心问道,“祖母走这一趟累么?”

“累倒是不累,就是……”老夫人目光朝她面上一扫,冷得好像冰块,“你知道我们今儿去天清寺遇到谁了?你那堂弟,还有你堂妹!”

唐枚心里咯噔一声。

那唐英一直要来府里玩,她上回请了她来,也说清楚了,只当没什么事儿了,怎么又来这一出?不过去天清寺他们怎么知道的?要不是苏若琳告诉她,她都不知呢,难道唐英还能买通了府里的人吗?她哪儿有这个能耐!

“这么巧……”面上她自然不动声色,难道还能告诉老夫人,唐英的意图不成。

老夫人瞧了瞧她,“是很巧,你那堂兄妹还正好住在三丫头的隔壁院子!”

唐枚的脸皮一抽,真不关她的事啊,她皱了皱眉,“堂妹肯定是趁着二婶不知道偷跑着出来玩儿的,可堂弟是个本分的人,只怕是来找堂妹回家……哎,可惜我没能去,不然一定亲自送他们回去,再告诉二婶,看她怎么教训堂妹呢。”

听她在撇开关系,其实老夫人也不信唐枚会做出这种事,要是真想让她堂弟占三丫头的便宜,当初就不会来说跟贺家的事了,可她脸色还是很不好,“三丫头滚下山坡,是你那堂弟救的,背了到大夫那里,多少双眼睛都瞧见了……”

“什么?三妹她……”唐枚顿时大急。

老夫人看她情绪一下子激动起来,顿时比她还急,忙挥着手道,“别怕别怕,三丫头没事,那山坡不陡,只崴了脚,其他都好的。你别吓自己。”

唐枚深呼吸了几口气,知道是会影响胎儿的,忙静下心来。

“我只是叫你来问问,也没别的。”老夫人暗自叹口气。三丫头真的波折,怎么出去趟又出这种事!

男女授受不亲,这苏若琳还没过门就叫一个陌生的男人背过了。传出去如何是好?唐枚知道老夫人的忧心,当下真是恨死唐英了,居然做出这种事,可她到底怎么知道的?又怎么就设计出唐旭救苏若琳这个戏码呢?

唐旭的为人,她也清楚,又是怎么会中计的?

“祖母,三妹现在人呢?”

“在她院子里呢。你去看看罢。”老夫人摆摆手。

唐枚就赶紧去了。

老夫人在身后喊道,“慢慢走,别急。”

她又放慢了脚步。

可心里火急火燎的,一到苏若琳的院子,就直奔卧房而去。

“若琳。你怎么样了?”人未到声音先到。

苏若琳连忙坐起来,“大嫂我没事,你走慢点。”她正躺着呢,右脚崴了不好走路。

唐枚坐到她床边,仔细瞧了瞧她才放下心来,“到底怎么回事,你怎么会摔下山坡的?姚妈妈不在旁边吗?”

说到这事,苏若琳无奈道,“妈妈正好同江妈妈去添香油钱。我就想去看看后山的竹子,结果也不知被谁从后面撞了一下,没站稳就……当时晕乎乎的,幸好大嫂的堂弟堂妹救了我,去了大夫那里,后来才清醒了。”

她还在那里感谢人。唐枚顿时无语,哭笑不得,“你谢什么,肯定是那死丫头设计害你的!”

苏若琳惊讶得瞪大了眼睛。

她很相信唐枚,便没有怀疑唐英的意图,而且确实是他们兄妹俩救了自己的,哪里想那么多,至于什么名誉,她那会儿都晕了,又怎么好避忌男女之别,又道是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她没想过会怪唐旭。

可唐枚却说是唐英设计害她!

“哎,你是不知道,都怪我!”唐枚气道。

“怎么能怪大嫂呢,大嫂都不知道这件事。”苏若琳忙道。

苏若琳说得也是对的,她哪里想到唐英死性不改,在这节骨眼上来捣乱,唐枚恨得牙痒痒,脸色阴沉的跟天边的乌云似的。

姚妈妈也有点着急,这要接近过年了,上香的人还挺多,不知道外头会不会乱传,可见唐枚的样子也不好当面说,指不定以为自己在怪他们唐家的亲戚,而且说出来,又是让自个儿小姐担心的,就又吞回了肚子里。

“你好好休息吧,我先回去了。”想了会儿,唐枚站起来道。

苏若琳拉住她,柔声道,“大嫂你别气,小心身体啊,我没什么的。”

唐枚拍拍她的手,“我知道,你放心修养吧。”说着就出去了。

外边儿呼呼的刮着北风,刘妈妈忙拿起带来的白狐大氅给唐枚裹了,见天色暗下来,又叫绿翠几个小心打着灯笼,照着前面的路。

一行人默默无声的回了院子。

坐定后,唐枚喝了盏热茶才问刘妈妈,“妈妈看怎么办?”

“能怎么办,堂小姐太不像话了,老奴明儿就去跟太太说,叫二太太好好管管她,不成体统了!好好的姑娘,脑子里尽是些坏主意,这要没事就算了,有事她承担得起?”刘妈妈道,“少夫人您也别插手管,就叫太太出面。”

那是她娘家的事,叫张氏去说是可行的法子,唐枚就点了点头。

第二日,刘妈妈就回唐家了。

张氏听说了,赶紧坐了轿子去二太太柳氏那里。

柳氏正同几个夫人在抹牌呢,见到她来,笑道,“来得好,正好董夫人说累了,大嫂接手可不是好?”

张氏却没有答应,表情很严肃的道,“我是有正经事同你说。”

其他三个夫人一看势头不对,当下就都站起来告辞。

柳氏送她们出去后,关切的拉张氏坐下来,问道,“什么事儿呢?哦,是不是惠儿她……”唐惠要和离的事唐府的人都知道,在下人们那里可传遍了,柳氏自然有所耳闻,看张氏的样子,以为是要同她商量。

张氏奇怪的瞧了她一眼。“你不知昨儿发生什么了吗?”

“发生什么了,大嫂这说说的怪呢。”柳氏皱了皱眉。

难道她竟一点不知?张氏就把来龙去脉说了一遍。

柳氏大怒,“这死丫头,看我不好好骂她!昨日儿她说旭儿正好也休息。要拉着他去天清寺进香,大嫂你也知道的,那天清寺求姻缘一向很准。如今我也是要给旭儿找个好媳妇儿,可惜没个称心的,我就同意了,让他们去求个好姻缘呢,哪里这么巧就遇到侯府的人呢……”一边就叫人把唐英叫过来。

唐英看到张氏也在,脸色如常,笑着上来给她行礼。

“你这孩子怎么就喜欢瞒着人了呢。你同旭儿救了那三小姐,该当告诉我一声的,你哥哥面皮薄,这等事不好说,你怎么也不说?”柳氏指着唐英训道。“这男女授受不亲的,你在旁边不知道提醒你哥哥一句?你不会扶着三小姐去瞧大夫吗?要你哥哥背人家,如今被说成毁人名声了,你看怎么好!哎,我就不该同意你去的!”

这番话说得张氏不是滋味。

她原是来叫柳氏管束下唐英的,可怎么听怎么不是这么回事,倒好像柳氏在埋怨唐英,说她跟唐旭吃力不讨好,救了人反倒被人怨!

唐英扁着嘴。委屈道,“当时三小姐都摔了,旁边就一个丫环,哪里扶得起来,就是我上去,也是走得很慢的。万一耽误了时间,我是怕三小姐治不好呢,才叫哥哥背她。三小姐算是咱们的亲戚,难道见死不救了?”

又是叫人挑不出毛病的,张氏当时听刘妈妈说的,肯定是唐英设计闹出这一局,不然苏若琳不会那么巧就在那条路摔了,被他们兄妹俩碰见。可这话不能明说,故而张氏也是隐晦的给柳氏提一下,让唐英别再生出事端。

结果他们好似都没听明白。

张氏放开茶盏,神色凝重的看着唐英道,“你怎么昨儿想到去那里上香了,不是前日也不是今日的?”

“伯母这话什么意思,哥哥难得休息一日,我自当昨儿拉着他去了,天气又好,看今儿天就不是那么好了,这都不行?”唐英瞪大了眼睛,很是不满的道,“哥哥救了三小姐这不是好事吗,为什么像是审问牢犯一样?娘,到底怎么了,我说得还不清楚么,当时是没法子啊!”唐英好似都要气得哭了,拉着柳氏的袖子死命的摇着。

柳氏就道,“反正就是你冒失,快给我回房去,以后再出这些事,看你还瞒着?”

唐英气呼呼的松了手,转身噔噔噔的跑了。

“这孩子就是不懂事,一点比不得大嫂你那几个女儿。”柳氏重重的叹了口气,“大嫂,你放心,我会好好说她一顿的,三小姐那里,没受惊吧?”

张氏被这娘儿俩弄得不知说什么好,想了想道,“倒没什么;就是崴了脚。”

“那就好了,听说三小姐为人宽厚,我也不希望她受伤了呢。”柳氏双手合十的笑起来。

也不能就这么无功而返,可不是白来一趟?张氏道,“英儿跟旭儿是救了三小姐不假,不过那三小姐将来是要嫁入贺家的,才紧张这名声,万一有什么不好的传言,旭儿跟英儿反正知道的,只是为了救她才背了人,没什么不可告人之事。”

柳氏一怔,微微寒了脸,“大嫂当我什么人呢,岂会叫他们出去乱说?英儿我必会看好的。”

张氏这才罢了。

可事情却是一发不可收拾,最近几日京城里有人就传扬开来,说是苏若琳同那唐旭是早就约好了在天清寺见面的,救命之类的只是幌子,乃是私会。

老夫人震怒,叫苏宗庆报官报官抓人,可哪里好抓,不过是嚼舌根的人,不给当面说,背地里还不是窃窃私语。那些小老百姓本来就穷极无聊,逮着富贵人家的私密事讲着玩当茶余饭后的消遣,那是太正常的事情。

牛氏听见了可高兴了,拉着苏宗庆笑道,“你看看,真是报应不爽,上回那怀善堂的事她坏了咱们女儿的名声,自个儿这次也尝到苦头了罢!哼,我就说嘛。她又有多好的,原来背地里竟跟大侄媳的堂弟厮混过了,啧啧,真瞧不出来。”

苏宗庆忙外窗外看一眼。一扯她袖子道,“你说什么呢,传到娘那里是要作死?好好把修儿的事情办了就是了。别的咱们不管。”

“谁要管呢,我只是觉得好笑,看她还怎么嫁去贺家呢。”牛氏冷笑了几声,那苏若琪嫁不成好人家,在她心里成了一根永远拔不掉的刺,现在看苏若琳名声坏了,她很是幸灾乐祸。笑个不停,又跟苏宗庆讲,“大侄媳这次也惨了,要不是她从中牵线,哪里会遇到她堂弟?她也是想得好啊。肥水不流外人田,要若琳嫁给她堂弟呢。”

苏宗庆瞅瞅牛氏,见她一张老脸笑得满是皱纹,哪里有年轻时的一分靓丽,顿时撇开了头,“我去娘那里看看,你就别来了,省得娘闹心,一准个儿胡说八道。”

牛氏确实忍不住要笑。也就没跟着去。

老夫人虎着个脸,气得饭都不想吃,她着实没想到竟会闹大了,不过几天功夫,弄得那么难看!

肯定是有人专门散了出去的,她岂会猜不到?难道真是那唐家二房干出来的?

“哎哟。娘,你可要好好吃饭那,别为这种事伤了身体,我同衙门那里打了招呼了,要是再有人乱讲,扒了他们的舌头!”苏宗庆一进来就安慰老夫人,“咱们跟唐家可是亲戚,就是那小堂弟背一下三丫头又怎么了,受伤了还不给人背呢,真会抹黑人,明眼人都知道的,那贺家肯定也不会在意。”

老夫人哼了声,把面前的饭碗一拨,“你说了我更吃不下了。”

“别啊,娘,您要看我现在也不顺眼,我这就走咯。”苏宗庆作势就要走。

老夫人道,“回来,倒有件事问你呢。”

“什么事?”

老夫人神色一凝,“豫儿那里就一直没消息?”

打战岂会没有消息的,今儿还听说那里不利,那铁军势头猛烈一发不可收拾,双方僵持不下,谁也拿不下谁,死伤了不少。苏宗庆嘿嘿暗笑,这场战拖得越久,对苏豫就越不利,最近去幽州的路上山崩了,道路难行,粮草运不过去可不是死路一条?

可他却不说,只道,“能有什么事儿?娘不是不知道豫儿的本事,肯定会凯旋归来的。”

老夫人就缓和了些,摆摆手让他出去。

“那贺家……”她看向江妈妈,“你明儿去趟郑家那里。”

谁料到江妈妈还没去,那郑家的二夫人就上门来了。

见过老夫人,郑家二夫人倒不知道怎么开口。

本是一桩大好事,两家欢欢喜喜,怎么就出了这种事情?

那贺夫人什么都好,就是极重名誉,所以养出来的儿子也是洁身自好,他们家就从来没有叫人能说道的地方,如今这三小姐还没入门,就成为别人口里的谈资,贺夫人自然就不高兴了。昨日上门来,专门就提到这个。

两家本也没有定亲,只是那贺家父子同苏豫二人相投,有了一致的想法,可到底也没有什么书面上的约定,也不是非要娶的。

郑二夫人当时听了就急了,为苏若琳大力开脱。

贺夫人却是听不太进去,虽然言语间还有礼貌,可已经很是不满了。

见她一脸为难,老夫人怒气升上来,哼了声道,“他们贺家这是要反悔了?不识抬举!”

“不是的,老夫人,贺夫人只是听了别人胡言乱语,她是急了些,又不知道到底是怎么回事,也是想弄清楚……”郑二夫人其实也是来探探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