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宠后重生纪事-第1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谢瑶光虽说在山上的自家别院住过几回,却还是头一次来这道观,几个大殿模样差不多,左右坐落着的小屋子更是一模一样,七拐八拐竟也迷了路,她着实又些后悔没有带人出来,不过左右都在道观里,也丢不了,索性便慢慢转悠起来。
    这会儿已是午后,谢瑶光走得这条小径上并没有人经过,路两旁的梅树倒有不少,穿过这片梅林,后边有个屋子,供着不知哪个道家神仙,谢瑶光见左右无人,走到蒲团前跪下来,燃过香烛之后,从桌上拿起两个筊杯,双手合十参拜后往地上一掷。
    还未等她低头去看,就听到一阵说话声从神仙像后面传来,吓了她一跳,连忙将地上的筊杯捡了起来,一抬头却撞上了一双极熟悉的眉眼。
    “阿瑶,你怎么在这里?”萧景泽一身寻常打扮,看样子似是微服出宫,身边竟连个侍从也没有,不知这时候,他独身一人跑到这山中道观里来作甚。
    谢瑶光暗自忖度着,一时间没有答话,萧景泽瞧见她手中的筊杯,却忽然笑起来,“看来那日在靖国公府,阿瑶当真不是在笑言,你是真怕自己嫁不出去啊?”
    “啊?”谢瑶光下意识地应了声,顷刻间又反应过来,气笑道,“我只是问问平安,你想什么呢?”

☆、第35章 姻缘

第35章姻缘
    谢瑶光从来没想过要嫁给萧景泽之外的人,又怎么会特意去问姻缘呢?
    重生一遭,很多事情都有了变化,她入宫给郡主做了伴读,并不像上辈子那样早早入宫为后,谢家的野心,萧承和的踪迹,也许正随着世事的变迁而发生了改变,谢瑶光偶尔也会想,即便是知道他们的真面目,以自己的一己之力,真的能够改变一切吗?
    她不确定,所以才会在偶然途径这里时,想着问问神仙到底这一世能否保萧景泽平安,没想到这筊杯才掷了一次,正主儿竟出现了。
    “阿瑶莫不是睁着眼睛说瞎话,这儿供着的可是月老星君。”萧景泽瞧她急赤白脸地解释,心里止不住地想逗弄她两句,调侃地话儿没经思考便从嘴里蹦了出来。
    谢瑶光面露惊诧,“月老星君不是供在月老庙,怎么道观里也有?”
    萧景泽笑,看来这丫头还真不知道自己拜的是哪路神仙,“你以为清虚观前前后后这么多主殿偏殿,供奉的全都是三清法师吗?”
    谢瑶光也是头一回进道观,哪里知道这些,想来想去只得无奈地叹了口气,却不愿当着他的面承认自己无知,生硬地转移话题道:“我还没问你呢,眼瞅着这就要过年了,宫……家里头肯定忙得很,你一个人怎么跑出来了?”
    冬日晴空,风吹一阵梅香,少女慌张的神色落入萧景泽眼中,他嘴角不由勾起一丝笑,“家里头即便是忙,也用不着我做什么。倒是你,怎么好端端地跑到山里来了?”
    “我……我是跟着霜表姐来的。”谢瑶光踌躇了一会儿,解释道,“在山里头住两日就回去,不用担心。”
    “谢夫人肯让你出门,不会不差人跟着,我担心作甚。”萧景泽笑了笑,似是想到什么般皱起眉头,“不过你跟你表姐……你说的这位表姐,可是靖国公世子家的长女?”
    谢瑶光正为自己自作多情而羞恼,闻言只是瞥了他一眼,并不应声,凑巧这时,凌茗霜银铃般的笑声从不远处传来了,紧接着脚步声也近了,不过眨眼的功夫便从梅林中跑出一个红色的身影。
    “咦,小七你在这儿,倒叫我一通好找。”凌茗霜远远地冲她打招呼,小跑着走过来,欣喜地目光在瞧见萧景泽时蓦地一滞,脚步也慢了下来,犹犹豫豫地问候道,“您……您怎么在这儿?”
    心里想得却是,小七不会是趁这个时候,跑出来私会情郎吧。
    不对。
    皇帝身边还跟着个老道士,又不是孤男寡女,再说了,这一回是她主动邀小七来的,断断不可能是两人提前约好的。
    凌茗霜眸色由暗转明,扬起一丝笑道,“我同小七出来玩,公子这是……”
    “我来给家母上柱香。”
    萧景泽并不觉得这事情有什么好隐瞒的,倒是谢瑶光,闻言脸色一变,想说什么却最终没有开口。
    倒是萧景泽身后的老道士突然道,“姑娘是命里有福之人,所祈之事十有八九皆能如愿。”
    “真的吗?”谢瑶光重生过一回,即便是先前不信这些神鬼之说,如今却只为了求一个安心,是以听到这老道士的话,眼神瞬时亮了起来。
    “老道不敢妄言。”那老道士笑了笑,“俗话说,命里有时终须有,命里无时莫强求。这话到了姑娘这儿,只怕要倒过来说才是。”
    谢瑶光作了个揖,恭敬道,“还请道长指点迷津。”
    那老道士却摇了摇头,施施然离去。
    谢瑶光抿了抿嘴,想去追,却被萧景泽一把抓住,“云鹤道长既不愿意说,你再追问也没有用。”
    “你抓得我胳膊疼。”谢瑶光有些委屈,她这都是为了谁啊,“算了,不问就不问,我带了琥珀来,你要去瞧瞧它吗?”
    萧景泽犹豫了一会儿,摇头道,“不去了。今日腊八休沐,朝臣们虽得了假,我却是不得闲的,还要回宫处理政务,你们在这儿玩吧,等过完年你进宫了我再看看琥珀也是一样的。”
    往年谢瑶光回家过年,都是把琥珀留给萧景泽的,今年因着从十月底就开始放假,便带回了安阳侯府。
    谢瑶光听到这话,闷闷不乐地点了点头,还欲说些什么,却听到萧景泽低声叮嘱,“阿瑶,你和凌姑娘莫要同大将军提及在此处见到过我。”
    凌茗霜不明所以,呆呆愣愣地看着她,谢瑶光是知道其中缘由的,却依旧没有说什么。
    山中到底没有家里头来得舒坦,凌芷彤打小娇养着,这忽然之间换了地方,是住不惯也吃不惯,还冲着送饭的小道童发了一回脾气。
    凌茗霜过了那股儿新鲜劲,道观里冷冷清清,也没有其他可玩耍的地方,便没了来时那般神采飞扬。
    谢瑶光倒是十分适应,左右同她上辈子在长信宫的日子差不太多,只不过凌芷彤和凌茗霜提出要回去,加上再过两日就是小年,她想想便点头同意了,只不过临走前,却是寻了小道童,问清楚供奉往生牌位的地方,去上了两柱香。
    那牌位上赫然刻着,江南赵氏女之灵位。
    长安城的街市自然不似终南山中那般清冷寂寥,东西两市摆摊设点的小贩儿可不少,谢瑶光掀开车帘望了一眼外头的景象,笑道:表姐,想不想出去玩?”
    凌茗霜听到外头此起彼伏的叫卖声,早就兴奋地不得了,挤到谢瑶光身边朝外看,那颗想要游玩的心更是忍不住,道:“现在还早呢,咱们下午逛一会儿吧。”
    凌芷彤面露迟疑,“咱们归家的信儿一早就送到府里去了,若是迟了怕是不好。”
    “迟了就迟了,瞻前顾后怎么能玩得痛快,就知道跟你一起忒没意思,你要是不想去,我跟小七两个人去。”凌茗霜是个直脾气,心直口快道。
    凌芷彤心里踌躇,但最终还是同意了。
    三人还未下车,就听到长吁一声,有人勒住了马缰,在车窗边问:“车里坐着的可是靖国公府的茗霜小姐?”
    “是明扬。”凌茗霜掀开车帘,轻轻一跃,便稳稳当当的站在了车前。
    谢瑶光随即下了车,唤了一声,“薛四哥。”,薛明扬为广成侯府的偏支,在族中排行老四,是以谢瑶光这般称呼他。
    “谢姑娘。”薛明扬下了马,道:“你们这是刚刚回城吗?我听将军说你们结伴去了城外清虚观,玩得可好?”
    不等谢瑶光答话,凌茗霜便开口道:“一点也不好,跟咱们上回去的可差远了,别说是耍马戏卖艺的,就连卖糖葫芦的都没瞧见。”
    薛明扬看着少女嘴里咕哝着,面上一副不满的表情,微微笑道:“咱们上回去是清明寒食,扫墓上香的人多,这会儿都快过年了,山里当然冷清。”
    凌茗霜哼了一声,又道:“你这是去哪儿?”
    “快要过年了,城防护卫要加紧,凌将军寻我与你三叔议事。”薛明扬笑了笑,“你们这是要回家,不若一道吧?”
    凌茗霜迟疑地看看谢瑶光,刚刚两人说好了要下车逛一逛这集市,这会儿要是抛下她只怕小七会生气。
    她的想法谢瑶光哪里会不明白,笑了笑,“是打算回家来着,薛四哥,表姐说在车里待着闷,若是你不急的话,我们走一会儿?”说罢还冲凌茗霜眨了眨眼睛。
    从此处到靖国公府可有一小段路程,她这可是特意为二人创造的机会。果不然,凌茗霜朝她做了个鬼脸,又作出一个谢了的口型。
    凌芷彤闷着头不说话,她感觉自己像是被隔绝在人群之外,小七明显和霜姐儿关系要好,什么事都向着她,说逛街就逛街,说回家就回家,一丁点也没考虑过她的想法。
    “小姨母,我记得,你好像过完年就要从女学结业了吧?”谢瑶光扭过头,看着凌芷彤闷闷不乐的表情,心生疑惑,“你怎么了?”
    “小姨母”这个称呼提醒了凌芷彤,也许正是因为差着辈分的缘故,她们才会如此生疏,想到这儿,她心里的那点不高兴就都不见了,笑道:“是要结业了,对了,你那个姐姐,就是谢明嫣,也是今年结业,她都及笄了才结业,可真是不容易呢。”
    女学的学生大多会在及笄前结束学业,而她们在女学中的成绩也会成为说亲时的一项重要依凭,像谢明嫣这样一直不能结业的,在女学里还真是几乎没有,难怪凌芷彤会笑话她。
    “对了,小七,我可是听我娘说,这一回长公主要从女学毕业的学生里,给皇上挑选秀女呢。”凌芷彤秀气的眉毛蹙起来,道:“我可不想被选中,万一进了宫,束手束脚的,别看皇上是个温和的人,处置起那些犯错的,也毫不留情呢。”
    她这一番话,可是让谢瑶光万分诧异,萧景泽可从没跟她说起这选妃之事啊,就连一向喜欢八卦的华月郡主,也没提过,看来长公主是想先冷眼瞧着?
    如今萧景泽对她的感情,好像还没到那个地步,若是真像上辈子一样,弄出一堆秀女来,岂不是要膈应死她。

☆、第36章 来访

第36章来访
    还未到除夕夜,安阳侯府大门上就已经挂上了红灯笼,里里外外瞧着焕然一新,守门的下人见了人说两句吉祥话,听着十分喜庆。
    荣安堂里暖意融融,凌氏穿着一身绛红镶金边乘云纹的袄裙,拿着绣棚在忙活,听到声响抬起头,看到谢瑶光不禁笑了笑,“你来得正好,瞧瞧这个鞋面,喜不喜欢?”
    “娘怎么亲手做起鞋来了?”谢瑶光咦了一声,道:“有绣坊的人在呢,做这些伤眼睛,您清清闲闲的不是挺好吗?”
    凌氏摸了摸她的头发,道:“一眨眼的功夫,你就长这么大了,到了明年秋天,就该及笄了,娘平日里忙,没给你做过些什么东西,这一回啊,想给你做双鞋。”
    “我不管长多大,都是娘的女儿。”谢瑶光嗔道,“我还没及笄呢,娘该不会就想着把我嫁出去吧。”
    凌氏笑,“自然不会,寻常人到了你这个年龄就该相看亲事了,像你霜表姐,平日里也要多出去走动的,娘放着你躲懒,还不是想多留你几年。”
    “我爹呢?这大过年的,他也不打算过来吗?”谢瑶光问道。
    即便是她平日不在家中,也知道谢永安对凌氏是如何怠慢,好在凌氏并不将他放在心上,也不靠他活着,否则在这府里,还不知道要受多少气呢。
    “庄子上的人前日里送信,说杜姨娘去了,我便使人将她生的那个女孩抱了回来,你祖父的意思,是叫我养在跟前,我懒得管,叫人送到你爹那儿去了,问问他,是养在赵姨娘跟前,还是柳姨娘跟前。”
    杜姨娘在庄子待了几年,谢永安又有了柳姨娘这么个新人,早就将她抛诸脑后,她眼看复宠无望,受不了打击,身子一日不如一日,到底还是没能拖过这个冬天。
    人死灯灭,凌氏从来不刻薄庶子庶女,只是不喜欢罢了,这种做法也合乎情理。
    谢瑶光记得,上辈子杜姨娘根本没有离府,家里也没有柳姨娘这么个人物,不过杜氏她确实是生了个闺女,因着谢家谋反,还没长大就一起送了命。
    想起上辈子的事儿,好像是一场镜花水月一般,她晃了晃脑袋,将那些画面驱逐出脑袋,现在的这种生活,她很满意,如果那些人不出现,不来招惹她和她身边的人最好,如果来了,她也绝对不会心慈手软。
    安阳侯府这一年的新年并不好过,谢光正不似在先帝朝那般受宠,连年下来,竟成了在皇帝面前说不上话的边缘人物,朝廷里能混得出名堂的人大多是人精,谁不知道知道安阳侯府的世子爷是个扶不上墙的,只不过命好娶了靖国公家的闺女,真正能撑得起门楣的谢光正不为皇帝所喜,大臣们自然不会表现的太过热络,大多是派府中下人送了礼来,即便有那上门的,也多是家中女眷间的来往。
    谢瑶光不耐烦坐在那些官家女眷身边,陪着她们说些无聊的闲话,径自抱着卷史册窝在屋里看。
    凌氏也十分无奈,一晃眼小七也渐渐长成了大姑娘,不好再像以前那般训斥她,更何况谢瑶光还是有理由的,说什么要好好温书,过完年黄夫人要检查功课的。
    眨眼的功夫,新年就在迎来送往中渐渐接近了尾声,却不料在正月十五上元节这日迎来了一位特殊的客人。
    “不知皇上驾到,未曾相迎,还望恕罪。”凌氏见到眼前这个青年,心中有些诧异,皇上一直未曾重要谢光正,对安阳侯府也从未另眼看待,怎么会突然来访?不过她很快就收敛起心里的想法,吩咐丫鬟准备茶水点心。
    一旁厢房的谢瑶光却是有些欣喜,紧抓着眼前小丫鬟的衣袖,急急忙忙地问道:“香儿,你没瞧错吧?”
    “奴婢瞧得真真的,那人肯定是陛下。”香儿满脸认真,还是托她家小姐的福,才能入宫得见天颜,虽说每回也只是偷偷瞥几眼,但三年下来,皇帝陛下那张脸,香儿还是记得清清楚楚的。
    谢瑶光听得这话,猛地从床上跳了下来,“我得去看看。”走了两步又像是想起什么似的,嘟囔了一句,“肯定是来看琥珀的,我得带着它。”说罢又扭身去抱在火盆边卧着的狸花猫。
    香儿见状忙扯住她的衣角,哭笑不得道:“七小姐,便是要出去,你也得穿好鞋袜吧。”
    谢瑶光低头一看,可不是,突闻萧景泽到来的消息,她这是又惊又喜,大冷的天,竟然丝毫没有察觉自己是赤着脚站在地上的。
    待到她收拾好,换了身衣裳,抱着小猫儿匆匆忙忙到了厅堂中,萧景泽已经喝完了一杯茶。
    他抬起头瞧着眼前的女子,半个多月不见,身量似乎是长了些,一张白嫩嫩的小脸透着淡淡地米分色,大抵是走得急了,气还没有喘匀,一停下脚步便半弯着腰大喘气,身后紧跟着的丫鬟忙拍打着她的后背帮她顺气。
    谢瑶光轻轻一撒手,琥珀便从她怀里跳到了地上,喵呜喵呜地轻声叫着。
    萧景泽轻笑一声,弯腰将小猫儿抱起来,抚了抚它的脊背,皮毛油光滑亮,看得出小丫头将它养得极好。
    谢瑶光喘匀了气,这才在一旁坐了下来,一双闪亮亮的水眸子盯着他,“你怎么来了?是来瞧琥珀的吗?谁让你上回……这都好几个多月了,你才来看它,只怕它都不记得你是谁了。”
    她本来想说谁让你上回在道观不肯看它,但脑海中忽然出现那个牌位上的字,她下意识地改了口。
    凌氏坐在主位上,本来正慢悠悠地喝着茶,突然听闻女儿这连珠带炮的一串话,一口茶水差点呛在了嗓子眼,好不容易顺过气来,严厉地瞪了谢瑶光一眼,道:“小七,皇上面前,莫要这般放肆。”
    谢瑶光吐了吐舌头,面上笑意分毫不减,也只有在亲近的人面前,她才会收敛起重生后浑身长出的刺,恢复骨子里的良善天真。
    “谢夫人不必介怀。”萧景泽摆摆手,“我此番只是偶然来府中拜访,并没有惊动任何人,谢夫人当朕是个普通客人就行了。阿瑶是个妙人儿,童言无忌,朕不会往心里去。”
    说谁童言无忌呢?好像你七老八十了似的。谢瑶光在心底暗暗吐槽,但凌氏在场,到底没敢将这话说出来,而是道:“我在宫中给郡主做伴读,皇上也常来同长公主说话,所以才有些熟识,更何况我们因着琥珀多了几分缘分,皇上说过同我是朋友,俗话说君无戏言,朋友相交自然不拘泥于君臣之礼,娘你就别唠叨了。”
    长安旧俗,每逢上元节必要吃元宵,赏花灯。
    厨房里一早就忙活了起来,兴许是到了时辰不见人吩咐,管事的婆子便到荣安堂来问。
    “夫人,厨房那边差人来问,元宵是现在下锅煮,还是再等等?”青姗听完那婆子的话,进门在凌氏耳边低语道。
    屋子里就这么几个人,说是低语,其实谢瑶光与萧景泽都听得分明,凌氏迟疑地看了一眼萧景泽,原先以为这尊大佛只是坐坐就走,谁知这随便聊聊也说了一个多时辰的话。
    大抵是瞧出了凌氏的疑惑,萧景泽道:“今日过节,长公主和华月都回去了,宫中只我一人,着实有些冷清,既然府上备了元宵宴,不知夫人欢不欢迎我留下来蹭顿饭?”
    皇帝说要蹭饭,哪个敢不准?凌氏听到这话,冲青姗点点了头,示意她叫人下去准备。
    谢瑶光在屋里头躲懒了这么些天,日子都有些记混了,听到这话才恍觉已经到了上元节,不知想起什么来,忽然起身道:“我去厨房瞧瞧。”说罢也不等凌氏应声就一溜烟的跑了。
    凌氏只好笑着解释:“小七这丫头性子急,说风就是雨。”
    萧景泽并不以为意,笑着道:“阿瑶不过是真性情罢了。”
    其实凌氏主持侯府内宅事务,寻常来往的都是官家女眷,聊一聊长安城里哪个公侯家的儿女又要嫁娶,哪条街上的首饰铺子出了新鲜花样,抑或是谈一谈诗词,论一论琴画,可眼前坐着的是当朝皇帝,她总不能同他聊这些吧。
    说来这皇帝陛下也奇怪,进了侯府不去前院找谢永安,反倒叫下人直接将他引到荣安堂,莫不是真为了瞧那只小猫儿?
    凌氏的目光落到正窝在萧景泽怀里,舒舒服服眯着眼睛的琥珀身上,起初她以为萧景泽是赶鸭子上架才做得了皇帝,可这几年下来,朝政吏治的确清明许多,她也隐隐听父亲同弟弟提及,皇上天资聪颖,是可造之材,可见睿宗皇帝偏爱这位幼子,不是没有道理的。

☆、第37章 上元灯会

第37章上元灯会
    不过……这位很有可能会成为一代明君的皇帝,这会儿坐在她家厅堂,大驾光临只为看一只猫,凌氏心里着实不能理解,但仍是硬着头皮开口道:“先前在宫里的时候,小七抱了这只猫回来,说是陛下的爱宠,一直养着,臣妾还以为是她一时戏言,没曾想竟是真的。”
    “也说不上是爱宠,只是随手捡到的一只猫,舍不得丢了,就托阿瑶养着罢了。”萧景泽轻轻笑了笑,他发现,自己唤阿瑶这两个字唤起来,还真是无比顺口。
    没有共同语言的两个人交谈简直是一件难上加难的事,偏偏萧景泽身份尊贵,凌氏不能撂挑子走人,只得绞尽脑汁的创造话题,思来想去,觉得两人略略熟悉些的也就是谢瑶光了,便挑了几件女儿幼时的趣事来说。
    萧景泽无疑是个很好的听众,他单手支着下巴,满脸认真地听凌氏说话。
    谢瑶光从屋外进来时,正听到凌氏说自己小时候身子弱,一日三顿离不得药汤,为了不喝苦药,是如何如何让撒娇耍赖。
    凑巧帘儿掀开,屋外那并不算强烈的日光透了进来,萧景泽脸上微微带着笑意,浑身散发着温和的气息,坐在那里像极了一幅画。
    “娘亲说我坏话,我都听见了。”谢瑶光娇嗔道,“皇上将我小时候的糗事都听了去,我可不依,你也说两件有趣的让我听一听,这才公平。”
    “朕小时候在宫里,父皇管得严厉,哪有像你这样的趣事。”萧景泽弯了弯嘴角,目光晦暗不明,仔细看就会发现,他的眼里并没有笑意。
    谢瑶光哼了一声,“不想说就算了。”
    就在这时,香儿端了两碟点心从屋外进来,“小姐,您做的点心已经出锅了。”
    点心放在洁白如玉的碟子中,瞧着花样像是府里常吃的五福饼,可细细瞧着颜色却又有些不同。
    凌氏问道:“不是说让厨房准备元宵去了,你这鼓捣了一通,弄得又是些什么?”
    “前几日闲着无聊,在书架上翻到一本食谱,刚刚突然想起来,便试着做了这么一道糕点,陛下和娘尝尝看?”说话间,谢瑶光从托盘中端起一个碟子放在萧景泽面前,她身后的香儿也将余下的那一份放在凌氏面前的桌子上。
    这行为若是旁人做来,定会有几分谄媚帝王之象,可偏偏在谢瑶光身上一点也瞧不出来,好像一切都是理所应当。
    凌氏知道女儿在宫里的时候会自己动手做些小吃食,她从没说过什么,毕竟有着一身好厨艺对女儿家来说也是件好事,只不过回了家,她从来没让谢瑶光做过这些,女儿白白嫩嫩一双手,万一被弄粗了怎么办?
    心里矛盾的凌氏,在面对谢瑶光第一次在家里做的糕点时,还是非常给面子的拿起一块尝了尝。
    要说这一碟点心同平日里所吃到的五福饼相比,并无甚稀奇之处,不过是换了种馅料,味道甜的有些发腻,不过她转念一想,小七到底是个女孩子,正是喜欢吃甜食的年纪,便也不觉得奇怪了。
    反观另一旁,萧景泽在谢瑶光满含期待的目光中,也拿起一块糕点,轻轻咬了一口,似乎是察觉出味道不似预想的那般,他的表情有一瞬间的凝滞,随即又释然。
    谢瑶光见他嘴角隐隐露出的笑意,面上也跟着露出一丝欣喜来。
    萧景泽的生母赵婕妤是江南人,母子俩都偏爱甜食,但上辈子萧景泽甚少显露出这种偏好,她也是偶然才得知,这辈子,她可是学了好些江南风味的菜,在宫里偶尔也会做给萧景泽吃,这点心嘛,还是头一回。
    如今正逢上元佳节,除了当值的宫女内侍,和巡城的侍卫,余下的莫不是凑成堆,就连崇安长公主也领着华月郡主回了公主府。
    偌大的宫城中只怕萧景泽连个说话的人也寻不到,身为皇帝,高高在上,却也不胜孤独。
    谢瑶光心疼他,便想着做些什么安慰安慰他,可思来想去,也只有这糕点能拿出手来,且不会让母亲多想了。
    不过一盏茶的功夫,萧景泽面前的那一碟点心全数进了他的肚子,凌氏见状笑道:“若是圣上喜欢吃这糕点,我叫厨房多准备些,您回去的时候顺便带上。”
    即便是成了皇帝,但面前的人仍是个还未加冠的青年,更何况他温和有礼,平易近人,凌氏说话间不免流露出一丝长辈对晚辈的态度。
    萧景泽一愣,然后摇了摇头,他好歹也是个皇帝,跑到臣子家里头,连吃带拿的,像什么话。
    “御膳房做得点心肯定比这个好吃,娘您就别操心了。”谢瑶光瞪了萧景泽一眼,谁让他不肯要自己做的点心的。
    萧景泽哑然失笑,只好说道:“御膳房的点心胜在精致,可在贵府吃的这一碟点心,刚巧合了朕的口味,若往后有机会,定要多尝尝。”
    听到这样的夸赞,谢瑶光心情顿时大好,再度看向萧景泽,给了他一个算你识相的眼神。
    凌氏没有留意到谢瑶光的小动作,也只当萧景泽说得是客气话,并没有放在心上,而是对谢瑶光道:“纵然皇上不计较你无礼,但你也要知道规矩。”
    谢瑶光不耐烦听这些,咕哝了两声知道了,就道,“不知道元宵煮好了没有,我可是叮嘱了厨房,一定要给我准备豆沙馅儿的呢。”
    凌氏岂能不知她是故意岔开话题,笑了两声没说话。
    不曾想这念叨着什么,什么就来了,青姗在外头掀开帘儿,问道:“夫人,厨房说元宵已经煮好了,是要现在吃吗?”
    “命人送三碗过来,其他的,让下人们分了吧。”凌氏担心萧景泽误以为自己吃的和下人们吃的是一样的,解释道:“咱们吃的是在我们院子煮的,其他是府里大厨房煮的。”
    萧景泽当然不会为这么件小事而生气,笑道:“今天倒是有口福,吃了糕点不说,还能吃上热乎乎的元宵,得多谢夫人留饭。”
    谢瑶光道:“我还听说有一道吃食叫炸元宵呢,什么时候咱们再做来尝尝。”
    凌氏闻言,笑道,“我倒不知道,你竟还是个贪吃鬼。”
    三人说说笑笑,一时间屋内其乐融融。

☆、第38章 把臂同游

第38章把臂同游
    吃饱喝足,萧景泽忽然提起要去街上转一转。
    “以前做皇子时,常听宫里的内侍们提及,每年上元佳节,长安城里有盛大的花灯会,街上行人摩肩擦踵,当时没机会出宫瞧瞧,现下倒是有机会圆了这个念想。”
    凌氏笑:“灯市上确实是极热闹的,不过街上行人多,若是身边没人跟着可不妥……”
    “我出宫时带了侍卫,夫人不必担心。”萧景泽喝了杯茶润了润嗓子,笑道,“朕甚少出宫,身边若是真一个人也不带,只怕迷了路,想回去也找不到宫门在哪里。”
    凌氏被这话逗乐了,掩着嘴直笑,一扭头却瞧见女儿企盼的眼神。
    果不然,谢瑶光开口道:“我也没瞧过花灯会的热闹呢,以前也只是在书上看到过,皇上能不能带我一起去呀?”
    这倒是一句实话,谢瑶光入宫前多数时间都在侯府里养病,上辈子是嫁了人没机会看,这辈子是压根没想起去看,仔细算算活了两辈子,她竟也只从书上看到过这一年一度的盛会。
    萧景泽并没有直接应下她的话,而是转头看向凌氏,再怎么说谢瑶光都是个姑娘家,若不得家中长辈同意,他是不可能答应领着她出去玩的。
    凌氏有些迟疑,若是搁在平时,她是断然不会答应谢瑶光这样的请求的,可近日女儿难得主动提出什么要求,她的殷切凌氏明明白白地看在眼里,萧景泽明显也是个可托之人,只不过街上乱糟糟的,小七又生得这样好,难保不会被一些拐子给盯上。
    大抵是看出了她的心思,谢瑶光低头想了会儿,保证道:“娘放心,我绝对不会到处乱跑的,要不您派两个人跟着我吧,省得我也迷了路回不来。”
    女儿眼中的企盼之意甚浓,凌氏鲜少见她这样,却也没有多想,只当她贪玩的性子上来了,犹豫了片刻,最终还是没能敌过女儿的撒娇,点头道,“既是这般,就叫青姗同李三跟你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