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庶女惊华:娘娘万福-第3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言毕,只见陌上允径直起身,再不愿与端德妃多说,朝着外头喊道“来人,摆驾鸾鸣宫!”

    “皇上!上允哥哥……”

    端德妃见此,连忙保住了陌上允的小腿“为什么?上允哥哥,为什么啊?我嫁给你这么多年,一直都安守本分,鲜少对你提出过分的请求。

    如今……如今不过是想要个孩子陪伴左右,难道也不行吗?我……我知道,你是怕我有了孩子后,会增添段家的势力。

    可是上允哥哥,我从小就是你和绝容哥哥的小跟班儿,你忘了吗?比起皇后娘娘来,我不是应当跟你更亲近一些吗?

    为什么你宁愿将二公主交到皇后娘娘,却不愿交给我呢?难道……难道子家现在在朝堂上的权势,还不够大吗?

    你封了子家的嫡女为皇后,封了子家的外孙为太子,封了子家的庶女为贵人!子大人在朝堂上的权势,早已到了呼风唤雨的地步。

    这个时候,若再将二公主过继到皇后娘娘那头……只怕子家增添的势力,会比段家多得多吧?”

    端德妃紧紧抱着陌上允的小腿,死活不肯放陌上允离去。

    她口口声声唤着陌上允为哥哥,口口声声说着儿时的旧事儿。

    只盼着陌上允能顾及旧情,改变主意。

    她想要二公主,想到接近发了疯!

    所以,她才会将良修容的品行夸大化。才会主动拆穿陌上允的担忧,告诉陌上允,子家如今在朝堂上,早已如日中天。

    可是……

正文 第266章:你与皇后,从来都不一样。

    可是……

    端德妃万万没想到,陌上允对她的忍耐早已到了极限。

    只见他冷着脸弯腰,将端德妃的手一个个掰开,道“你与皇后,从来都不一样。”

    说罢,又冷冷瞥了端德妃一眼“子家的权势再大,也能为朕所用。因为皇后的心里,至始至终只住着朕。

    她是朕的妻,与朕是同一条船上的人。而你,你心里住着谁呢?你与朕之间,不过是在互相利用罢了。”

    “上允哥哥……”

    “人与人之间,因利而聚,自也会因利而散。你父亲从头到尾抱着什么心思,你该懂的。他瞧不起朕,觉得朕不是个好皇帝。

    所以这么多年来,他只想手握大权,将朕当成一个傀儡。而你,也不过是他安放在朕身边的内线罢了。

    朕给了你端德妃的封号和位分,许你在后宫中一世平安荣华,已是顾及儿时情分了。至于朕的孩子,不管是亲生的还是过继的,你一个都别想有!”

    陌上允这一番话,的确是绝情了。

    这么多年来,他一直都十分尊敬端德妃。与端德妃之间,仿佛有着一种互不打扰的默契。

    他也一直认为,就算段丞相在朝堂上做得再如何过分。他也依旧会将端德妃当成儿时的那个小妹妹般看待,给予她自己所能给予的一切。

    可奈何,段丞相因着段家日渐遭遇打压,越发显得狗急跳墙。

    不仅仅在朝堂上屡次弹劾子咏然与自己的亲信,反而还对他做出的决策,提出了各式各样的反对意见。让陌上允多次在文武官拜面前,下不了台。

    陌上允这阵子以来,本便被段丞相搅得心烦意乱。今日瞧着端德妃如此执着,越发觉得段家贪心。

    于是,便不免将话说得重了一些。

    而端德妃呢?

    对于能不能独得恩宠,能不能有亲生的孩子,从不在意。

    因为从一开始,她便与陌上允形成了某种默契。

    他不愿碰她,她也不愿侍寝。

    他不想让她生下有段氏血脉的孩子,她也想为了自己心中住着的那个人,守住清白的身子。

    所以,她从来就没有期盼过,要怀上孩子啊?

    她只是想,能过继一个孩子到自己这头,承欢膝下。

    只是一个女儿,不是吗?

    她仅仅只是想要一个女儿啊!

    一个女儿,能给段家增添多少势力呢?那点微乎其微的势力,又能让她的父亲,得意到哪儿去?

    为什么?

    为什么她都已经如此卑微的去哀求他了,他还是不肯愿了自己的心愿?

    难道,只因为自己是段家的女儿?因为自己心里住着的人是他的弟弟,而不是他吗?

    端德妃一路跌跌撞撞的从御书房回到兰陵宫,凌乱的发髻与红肿的双眼,让她瞬间便成为了宫里的笑话。

    呵……

    宫里的人啊!

    不管是娘娘小主,还是粗使宫婢,人人都是人精。

    虽然,没人知道她在御书房里与陌上允发生了怎样的争执。

    但,她成日往慈宁宫跑的目的,却昭然若知。

    如今瞧着她这般失魂落魄,谁还不能猜出几分来呢?

正文 第267章:人人都有求而不得的东西

    托了端德妃的福,被禁足几月的良修容终于等来了解禁的圣旨。

    而在慈宁宫暂养的二公主陌子娴,也终于被带回了永宁宫。

    端德妃在陌上允那边碰了壁,又眼瞧着良修容将二公主带回了永宁宫去。心下不甘,只好跑到慈宁宫哭诉。

    太后娘娘虽心疼端德妃,可碍于陌上允下了圣旨,二公主也早早被她母妃接回。

    最后,只好安慰了几句,道“许是你与子娴那丫头没有缘分,这件事儿就作罢了吧。与其满腹心思想着如何过继别人的孩子,不如多在自己夫君身上用点心。

    来日,待你有了自己的孩子,便会觉得,今日得不到子娴,倒是最好的安排。”

    端德妃听了这一番话,只觉得心里堵得慌。

    想要继续让太后娘娘为她说话的心思,也渐渐散去了不少。

    别人的孩子都得不到,哪里又还有机会拥有自己的孩子?

    除非,如今坐在皇位上的男子不是陌上允,而是陌绝容!

    太后娘娘何尝不知道,端德妃这一辈子,怕是难有孩子了。

    一个伴君十年都没有任何动静的妃嫔,若不是她肚子出了问题,便是帝王有心不让她怀上皇家的龙脉。

    所以,那些‘养着别人孩子,不如拥有自己孩子’的话,说到底也不过是一种安慰罢了。

    ……

    送走端德妃后,太后娘娘坐在孔雀椅上,久久没有说话。

    只时不时,摇摇脑袋,发出几声儿叹息。

    身旁的姑姑见此,不禁开了口“其实,端德妃娘娘也是可怜。在宫里头,谁不想有个孩子傍身?

    这端德妃娘娘伴君十年一无所出,也是糟心。若她位分低一些,家世差一些,便罢了。没有孩子,左不过是日子难熬。

    可是……端德妃娘娘的家世与位分,在后宫里都是数一数二的。她什么也不缺,唯独只缺个孩子,却还不能如愿。如此求而不得的折磨,可比被人苛待更难过几分。”

    说罢,又道“奴婢瞧着主子待她素来不错,先头又已松了口。怎的今日,竟不肯帮帮她,替她在皇上面前说几句好话?

    皇上对主子向来孝顺,若您开了口,就不怕皇上不答应。”

    “是啊!皇上孝顺,只要哀家开了口,他总会答应的。”

    太后娘娘重重叹了口气儿,道“可是,就算答应了又能如何?他不是真心想将孩子交给端德妃养,哀家又何苦难为了他的孝心,让他憋屈?

    再说了,以皇上的性子,只要不是出自真心,今日即便答应了哀家,明日也会寻别的借口,将孩子从端德妃身边儿夺走。

    所以啊,与其给了端德妃希望再给她失望。不如,就到此打住,也省得子娴那孩子,三天两头的换母妃,辛苦。

    端德妃已有了那么高的位分,家世也好。只要段家一日不倒,端德妃就不会过得撂倒。

    不过是求而不得罢了,有什么打紧的?人活在世,总有求而不得的东西。若事事顺心,样样东西想要便能得得到,便没有意思了。”

正文 第268章:老七也该回来了

    言毕,太后娘娘的双眸越发浑浊。口中说出的话,也越发惆怅“到底不是自己亲生的,养得再好也终究是有差别。

    端德妃和子娴那丫头是如此,皇上与哀家,也是如此。端德妃得不到子娴,也是老天开眼,为了她着想。”

    太后娘娘身旁的佳秀姑姑听了这一番话,知晓自己的主子,这是在思念亲生儿子了。

    于是,便笑着安慰道“别人过继了孩子养着,有没有区别奴婢是不知道的。但皇上与主子之间,着实是母子情深。

    主子从抚养皇上的那一刻起,便将皇上视如己出。而皇上,自小也极其懂事儿,如今这一片孝心,更是日月可鉴。

    不管皇上年纪多大,权势多大。平日里有什么事儿需要拿主意的,也总是先来询问主子您的意见。这,可不是亲生儿子是什么?

    若一定要说有什么区别,也便是皇上的身体里,没有流着主子您的血罢了。旁的,都一样。”

    “哀家从他还未断奶起,抚养他长大成人。如今他荣登帝位,自是要孝敬哀家的。否则,这天底下的人还不知会如何戳他的脊梁骨呢。”

    太后娘娘摇了摇头,笑得极其苦涩“可是佳秀啊,他孝敬哀家,不代表哀家可以以帝王生母的身份,自立于后宫之中啊。

    纵使哀家与皇上感情再深,但随着皇上成为一国之君,手握的权利越来越大。这点母子之情,也便越发稀薄,得小心谨慎的处着。

    加之,先帝还在时,是看重老七的。老七拒了这太子之位,还当朝举荐起了他的皇兄,这才有了今天的皇上。

    这老七是哀家亲生的,是真正的嫡出。皇上是哀家过继的,又生性多疑,难免多想。这些年来,哀家虽心里念着老七,可为不让皇上多思多疑,倒也只能由着老七在外漂泊。

    老七那孩子,生来便聪明。想必也是知晓了皇上的心思,所以才不愿在皇城长待吧!他那个逍遥王府,都已经形如虚设了。

    老七如此聪明的孩子,尚且懂得明哲保身。知晓用自己的行动,来保住咱们母子三人的感情,保住哀家在宫里的太平。哀家又怎能为了端德妃,让皇上对咱们起疑呢?”

    说罢,太后娘娘又笑了笑“端德妃再懂事儿,也是段丞相的嫡女。她对老七的心思,皇上也是知晓的。

    而段丞相那只老狐狸,虽没有反叛之心,可却恨不得一辈子将政权握在手里。皇上提防段家提防得紧,哀家再如何喜欢端德妃,也总不能挡了皇上夺权的路。”

    言毕,再不愿在端德妃和陌上允之间纠结。只摸了摸手上的玉镯,道“如今已是十月了,再过两月,又是一年。

    也不知老七这孩子,今年会不会回来。若回来,又会给哀家带什么新奇的玩意儿?”

    “王爷已经两年没有回宫了,今年啊,必定是会回来的。”

    佳秀姑姑知道太后娘娘思子心切,也不再多问端德妃的事儿。

    只笑了笑,又“不过,王爷潇洒归潇洒,却不会讨姑娘欢心。只怕这一次回宫,带回来的又是一堆的玉镯吧?”

正文 第269章:万万没想到

    “那孩子,也不知他是对哀家太过上心,还是缺了心眼!”

    提起逍遥王,太后娘娘脸上的笑容柔和了不少“自从哀家前些年不慎打碎了先帝赐给哀家的玉镯后,他每每回来,总是给哀家带一大堆的玉镯。

    苏州的、扬州的、南疆的、蜀州的。也不管那些地方究竟盛不盛产玉镯,只要他去了,就必定要买个玉镯带在身上。

    你瞧瞧咱们匣子里的玉镯,就算是一日换一个来戴,三两个月也能不重样儿的。若他这次回来,还给哀家带玉镯的话,只怕哀家这慈宁宫啊,就要改名儿了。”

    说罢,又突然蹙起了眉头“不过……以往老七回来,总会提前派人给哀家送一封书信。现下都已到了十月,还未见到他的半丁儿笔迹。只怕,这一年又不回来了。”

    “主子,您别多想。”佳秀姑姑给太后娘娘添了茶,安慰道“王爷已经两年没有回宫了,这一年半载的,也该回来了。

    就算不回来过年,待天气儿回暖后,自也会回来给您请安的。再说了,咱们北国的冬天极冷。王爷在外游历惯了,回来也怕不适应。

    不如咱们再等等,指不定王爷今年冬天,跑去南国去了呢?听闻南国四季如春,可暖和了。”

    “你呀,就会哄哀家开心!”

    太后娘娘原本因为思念儿子,而低落的情绪,如今在听了佳秀的姑姑的话后,渐渐消散“罢了,他既喜欢外头,便让他在外头待着吧。

    只要他自个儿开心,平平安安的,便比什么都强!往年的除夕没他,哀家也一样过。回不回来,也不打紧了。”

    言毕,又突然想起了什么,连忙交待道“不过啊,老七这年纪也不小了,至今还没有成亲的意思!

    你得空去凤仪宫走一趟,让皇后在选秀时,多替哀家留意留意。不管这老七什么时候回来,这一次,总要等他成了亲后,再放他走的。

    否则啊,再由着他的性子拖下去,老七这一脉就要断了!”

    “是,奴婢明儿便去凤仪宫去。”

    ……

    慈宁宫那头,因为顾及着陌上允的感受,对端德妃爱莫能助。

    良修容这边,却因此番的‘夺女大战’,而对端德妃生了恨。

    要知道,良修容入宫至今,纵使性子再如何野蛮,对旁人再如何放肆。可对端德妃,却一直还算尊敬。

    这些年来,良修容虽不去兰陵宫巴结端德妃,却也从不主动去招惹她。

    在对宫里头所有人都刻薄的情况下,唯独对端德妃,还讲一些尊卑之分。

    只因为,端德妃贤德的名声儿被传得太盛。掌管后庭多年,从不与新人争宠。平日里处理琐事儿,也极其懂得分寸,从来不会厚此薄彼。

    所以,良修容便一直将端德妃当成好人。总觉得,端德妃跟子嫣然不同。

    她是那种行的端做得正的人,而不像子嫣然,表面上人畜无害。其实,一颗心比谁都躁动,比谁都想成为皇上心尖儿上的宝贝。

正文 第270章:寻求庇护

    一直以来,良修容对子嫣然处处提防,处处挑衅。对端德妃,却老实得紧。

    可谁知,良修容前脚才被禁足,端德妃后脚就跑去慈宁宫讨好太后娘娘,想要将二公主过继到兰陵宫去。

    印象中素来行得端走得正的人,要背着她夺走她的亲生骨肉。而那个素来让她嫉恨不已的子嫣然,竟成了偷偷通风报信的人。

    如此大的反差,让良修容险些无法承受!

    好在陌上允虽下令禁足了她,却也没有绝情到了极点。至少,他最终还是给自己解了禁。也没有点头,将自己的骨肉过继到端德妃的名下。

    良修容将二公主接回永宁宫后,越发觉得这后宫里的人,难以看得透彻。

    终日张牙舞爪的,并未见得就是可怕的。而那些处处表现得贴心大气的,却时刻存了阴你一把的心思。

    眼瞧着这宫里头,马上就要有新的秀女进来了。段家姐妹自成一派,荣嫔又投靠了子嫣然。

    整个后宫里,只有她自己,孤苦伶仃的,没个靠山。

    所以,她才会任人宰割。

    被子嫣然害得禁足,被端德妃紧盯着自己的骨肉!

    呵……

    禁足?

    禁足算什么?

    不过是不能踏出永宁宫半步而已,不过是不能侍奉君主而已,有什么可怕的?真正可怕的,是怀胎十月的女儿,险些被别人夺走啊!

    良修容经历了此番的‘夺女事件’,越发明白,依照着自己的脾性与家世,若不赶紧在新人入宫前寻个靠山。只怕以后这宫里头的人多了,自己连孩子都保不住。

    以前她对陌上允来说,还极其新鲜。又因身怀有孕,颇得恩宠。所以怎么作,怎么闹,宫里头的人都会让着她。

    可如今,一切都不一样了。

    陌上允对她失去了耐性,她生的又是一个女儿。再过几个月,宫里便会多出一大堆的名门之女!

    她没有恩宠,没有人护着,又忍不住自己的脾气!只怕,很快便会被人生吞活剥了去!

    想清楚了这一点后,良修容终是下定了决心,要在这宫里头寻个依靠!

    端德妃对自己的女儿虎视眈眈,她自是不会投靠。而子嫣然,虽在自己禁足时给自己传递了消息。但她们二人,积怨已深。

    纵使她愿意去投靠子嫣然,子嫣然也愿意护着她。可这种带着恩怨的庇护,又能维持得了多久?子嫣然待她,又会有几分真心?

    只怕到时候,自己才投靠了她没几日功夫。她便会想尽了法子,给自己难堪吧?

    思来想去,只有慈宁宫可以倚靠。

    一来,陌上允对太后娘娘素来孝顺。对于太后娘娘的话,也能听进去几分。

    二来,太后娘娘虽没关着后宫。可宫里头的人对她,却极其尊敬。就连子嫣然在她的面前,也不敢造次。

    三来,太后娘娘终日吃斋念佛,心软着呢。只要自己多往她那头跑,她总会愿意庇护自己。

    再说了,太后娘娘前阵子帮她带了那么久的孩子,她总要去一趟慈宁宫谢恩的。

    而谢恩,便是接近太后娘娘的最好借口!

正文 第271章:受益最大的人

    至此,一场意外的禁足,使得子嫣然成为了后宫中受益最大的人。

    段氏姐妹因端德妃的冲动,彻底受到了冷待。

    从前那个处处言行得体,给人贤淑大方印象的端德妃,变成了众人口中的可怜蛋。就连同段良媛,也被连累得多日不曾得见君颜。

    而良修容,虽然得到了解禁。

    可她因冲撞子嫣然而被禁足,与二公主骨肉分离的事儿,依旧深深刻在了众人的脑海里。

    在众人眼里,素来嚣张跋扈的良修容之所以有今天,全都是罪有应得。纵使被人钻了空子,亦是她活该。

    ……

    北耀国皇城十一月的天儿,已极其寒冷。

    大雪纷纷扬扬的下着,给大地铺上了一层又一层雪白。

    纵使宫里头的人扫雪扫得再勤快,却奈何不了从不停歇的大雪。

    本想前去清韵阁寻落华打发时辰的子嫣然,也因着路上积雪甚厚,而打消了这个念头。

    只抱着一个汤婆子卧在贵妃椅上,任由宫娥给她揉肩捶腿。

    崔姑姑在一旁续茶时,想起近些时日良修容那边的动静,不免提了几句“良修容解禁后,好似学乖了不少。这些日子不仅没再听说到她半点不是,反而还瞧见她三天两头便往慈宁宫跑。比起当日的端德妃来,还要殷勤几分。”

    子嫣然听言,微微勾唇,神色十分清淡“被禁足了一次,险些连孩子都丢了。若还不能让她学乖,那她在这宫里待着,又有什么劲儿?

    说到底,不过是做了母亲,明白了什么叫骨肉分离之苦。端德妃要夺她孩子,她自不会倚靠。而本宫,在她眼里又是敌非友。

    放眼望去,整个后宫里,能庇护得了她的,便只有太后娘娘。太后娘娘为她带了那么久的孩子,这个时候不上赶着巴结讨好,更待何时?”

    “以良修容那等性子,只怕太后娘娘她老人家,也瞧不上吧?”

    崔姑姑语气很轻很淡,生怕扰了子嫣然清静“这宫里上上下下的人谁不知道?太后娘娘最喜爱最心疼的人,可是端德妃呢。”

    “那又如何?”子嫣然微微挑了挑眉“纵使再喜爱再心疼,这一次不也没有出来为她说话吗?

    至于良修容那头,瞧不瞧得上是太后娘娘的事儿。端德妃的名声儿这般好,尚且落得如此下场。良修容嘛,看她造化吧。”

    说罢,又想起了当日端德妃红肿着双眼从御书房出来时的可怜模样儿。

    不禁又笑了笑,道“呵……这后宫里的女人啊,没有孩子到底是可怜。瞧瞧端德妃,一世的好名声儿,都栽在了孩子上。

    好在本宫是个有福气儿的,能得落华这个妹妹相助。否则,本宫如今的处境,也未必能比端德妃好到哪儿去。”

    崔姑姑虽不喜欢落华,可如今瞧着子嫣然闭眼享受的模样儿,实在不好搅了她的性子。

    于是,只好笑了笑,转开话题“娘娘。下头的人已经将秀女的画像送过来了,满满一堆跟个小山似的,怕得让您忙上一阵。”

正文 第272章:不中用的人,不如就弃了

    “这些日子泽儿闹得很,本宫头昏脑涨的,倒也没心思去瞧那些如花美眷了。”

    子嫣然听言,皱了皱眉头“你且先替本宫过一遍吧,将那些家世好品行好容貌好的千金,都一一留下。

    然后再挑选出一些适合做逍遥王妃的,送到慈宁宫去,给太后娘娘过目。”

    “这……素来都是帝王将自己满意的秀女先行留下。剩下的,再由各位皇亲国戚挑选。若咱们先让太后娘娘挑选了逍遥王妃,只怕……会落得一个不懂事儿的名声儿。”

    崔姑姑对于子嫣然的做法,多少有些担忧“更何况,皇上那头,怕也不好交代。”

    “太后娘娘可是掌管了后庭将近三十年的人。她看人的眼光,素来极准。”

    子嫣然此番安排,自有她的主意“先让她挑了满意的走,也好为咱们后宫分掉一个厉害的主儿。

    至于皇上那头,他素来与逍遥王的关系最好。如今既要为逍遥王选个王妃人选,他自不会小气儿。”

    言毕,又转念一想“你放心吧,这件事儿你且先办着。过几日,待这雪下得小了,本宫自会与皇上提及此事儿。”

    “是,娘娘有主意便好。”

    崔姑姑听言,点了点头,又问“只是……眼瞧着这后宫便要越发热闹了。荣嫔那头,娘娘打算如何安排?”

    “这荣嫔,当真是烂泥扶不上墙的主儿!”

    一提起荣嫔,子嫣然便立即阴沉了脸“本宫都警告过她几回了?让她好好把握机会儿,切莫再将自己母族的烂事儿拿到皇上跟前来说。

    可她倒好?每每见着皇上,那嘴。巴就死活闭不上!好不容易这两回不再提起母族的事儿了,又旁敲侧击的,说长公主不受人尊敬。

    好端端的侍寝机会儿,愣是给她糟蹋得没边儿没形!现下只要在皇上跟前提起她来,皇上便极其不耐!”

    “荣嫔这人啊,以前见她不爱出宫门,又不爱惹事儿,还以为她是个好的。到了如今才知晓,她之所以安守本分,竟是因为太过胆小。”

    崔姑姑听言,也直直摇头。只觉得,子嫣然看起来已掌握了整个后宫。

    可实际上,荣嫔无能,落华又不可信。说来说去,到底还是孤独“这胆小吧,倒也无碍。只要她自己有心讨得皇上喜欢,就算不能宠冠六宫,也得在娘娘面前做个有用之人才是。

    谁知,娘娘费尽心思扶持了她这么长的时间,她竟是个扶不起来的阿斗!胆小便罢了,偏还贪心。自己没有本事儿将皇上迷得神魂颠倒,倒还奢望着皇上为她做个昏君。

    如此之人,娘娘不如早早弃了罢?寻个机会儿尽快与她撇清关系。一来,是不知她这种性子,何时会惹了皇上不快,以免拖累娘娘。二来,也莫要那不中用的东西,坏了娘娘的心情。”

    “嗯……”子嫣然点了点头,微微叹了口气儿“且再等些日子吧!待新人入宫,选几个好的苗子先拉拢着。

    届时,若荣嫔再这般不争气儿,就别怪本宫无情义了。”

正文 第273章:荣嫔的难处

    凤仪宫这头的耐性,已然被不争气儿的荣嫔,消耗殆尽。

    只因着新人再过几月便要入宫,子嫣然想在众位新人面前,保住自己身为皇后的威严。用追随在自己身后的人数,来唬一唬刚踏出闺门的新贵。

    所以,故而决定暂且将荣嫔留下,滥竽充数罢了。

    荣嫔在宫里头算不得聪明,但也没有愚蠢到家。再加之,她身旁有一个处处为她着想的婢女。所以对于子嫣然的不耐,她多少也能有所感知。

    只是,荣嫔到底太过心软。而她生母在府中所过的日子,也着实艰苦。

    为了让生母少挨毒打,她只好一逮着机会儿,便向陌上允举荐自己的兄长。因为只有兄长得到了皇上的重视,母族的人才会惦记着她的好,从而让她的生母好过一些。

    她也不愿遭人嫌弃啊!

    也不愿,在子嫣然面前卑贱得跟一条狗一样,连抬头的勇气儿都没有。

    可母族那头隔三差五便派人送来书信,希望她能在皇上面前为兄长美言几句。而每一封书信的背后,都用鲜血写下了四个大字儿:姨娘安好。

    安好?

    怎能安好?

    这鲜血淋淋的四字儿,无非是在威胁她罢了。

    只要她一日不为母族做出贡献,那么生母的日子,便一日不会好过。

    只是一封书信罢了,都能用上她生母的鲜血。那么瞧不见的时候,谁知道她生母又会被折磨成什么模样儿?

    所以……

    怨不得她啊。

    这不,眼瞧着又到了年底。

    荣嫔为了能让生母过个好年,便托尽了关系,将子嫣然赏赐下来的首饰通过采购太监的手,交到了她生母手上。

    可谁知,东西才给出去没得几日。她兄长那头,便又托人送来了书信。

    说她是个不中用的东西,成日里只懂得吃里扒外。

    存下来的首饰银钱不晓得交由大房,反而偷偷给了一个姨娘!自己在宫里日子过得潇洒,却全然不顾及母族,此时正处于一个不上不下的尴尬局面当中。

    还说……他们家中算是白白养了一个女儿,竟半点良心也无。

    好歹也是长公主的母妃,怎能窝囊到连在皇上面前说句话的资格都没有?

    末尾,还下了最后通牒。说是荣嫔若在年前还不让家里人听到好消息,那么她这一辈子,都休想让她生母好过!

    荣嫔看着母族送来的书信,气得浑身发颤“这……这世上,怎能有这般不要脸面的人!我不过是担心姨娘在府中吃不饱穿不暖,这才让人送了些钱物去。

    我是姨娘的亲生女儿啊!怎么到头来,我竟成了一个没有良心,且吃里扒外的东西了?难道,我为他们嫡系说好话,便是理所应当。为自己的生母着想,就是千古罪人了?

    他们以为,我不想让兄长有所出息吗?这些日子以来,为了帮兄长说话,我不仅惹得皇上龙颜大怒,更将皇后娘娘得罪得彻彻底底!

    他们不在这宫里活着,便不知晓这儿度日有多艰难!只会一昧的要求我为为他们说话,从不为我的死活着想!”

正文 第274章:婢女出主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