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雏凤归-第2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青瓷扶着老夫人去了另外一边休息,也知老夫人此时定是没有睡意的,伺候老夫人洗漱后上床,自己也没离了,脱了鞋袜上床,直接窝在了老夫人怀里,舒舒服服的找好了位置,仰头甜笑道:“准备好了,祖母有什么话都说吧,青瓷全都听着!”
一副解语花的娇俏模样,老夫人乐了,伸手捏着青瓷的鼻子,见她脸都凑成了一团又强忍着不敢挣扎的憋屈的模样,心里的感伤不由去了一半,笑骂道:“你这个没心没肺的猴儿,家里发生这么大的事情,你竟是一点都不担心?”
极其不赞同的摇头,“祖母这就错啦,祖父担心祖母也担心,二叔要处理外面的事情,青雯青雅要处理家中的各项事宜,我若是也跟着担心,谁来开解你们?一家子人,总要分工明确才好!”
今天青雯青雅的表现老夫人也看在眼里,确实是比以前好多了,慢慢地,好像长大了,也开始在明白,家在人在的道理。不过现在重要的不是她们,而是晏君,叹了一口气道:“也不知道那孩子如何了,以后他是回江南还是去哪?”
这件事闹得这样大,他的养父养母都是平凡人,也不知道知道这件事后是否还会待晏君一如往昔,是否能抵得住旁人的闲言碎语,而在江南的亲朋好友,是否又会用另外一种面孔去对待晏君?
这些问题,青瓷自然也想过。可晏大哥他既然已经做出了决定,想必这些后续他也是想到了的。他既有勇气做出这样的决定,后面也应该不需要太过担心才是。不想老夫人再多想下去,转而提了另外一个话头,“祖母,我们带着青釉一起回江南吧。”
“你怎么会突然有这个想法了?”
老夫人果然为青瓷的话所吸引。
青瓷从老夫人的怀里起身,这既是转移老夫人的注意力,也确实是自己正在打算的,看着老夫人的眼睛认真道:“祖母,这件事现在还没有大范围的闹出来,最多不过三日,等放榜时必然为众人所知。”
消息快的怕是已经都知道了,晏君是天祈头名,他的成绩就连百姓都在关注,还不少赌盘压了晏君会是解元呢!等放榜的时候,该知道的,不该知道的,都会知晓此事了。
“这件事,虽然祖父在其中并未做错什么,可难免那起子小人乱传,说祖父识人不清,对祖父的清誉肯定会有一定影响的。再有,今天大殿上谢明安所说的一切,也没有瞒着那些下人,其他人肯定也知道了,原来谢家父子早已不合。到时候,对祖父,对谢家的名声,又是更一层的打击。”
老夫人从先前的惊讶到慢慢地认真,显然把青瓷的话听进去了。
“再有,谢家父子不合的事情一旦传出,难免有心人会去查探到底是为何,世间事情从无绝对,若是因此把青釉的事情闹了出来,那才是真的灭顶之灾。”
这正是促进青瓷说这话的源头。一遇到青釉的事情总是会想更多想再多,谢明安又不是没有对手,如今他倒了,可人还在呢,宫里的娘娘还在呢,难免有人这时候称热打铁,青釉的事情绝不可闹出来。
青釉虽然对太子有些她现在自己都还不知道的情愫,好在还在开头,若要断,也不是太难受的事情,时间一长,自然就淡了。至于太子殿下那边,只能说声对不起了。
老夫人把青瓷的话都听了进去,心里亦是赞同。这件事,虽然老大倒了,可老二还在呢,皇上=对自己老头子的情义也没减,虽说经过老大可能不会那么推心置腹,但要撑起谢家门楣还是可以的。
只是……
“我和你祖父回江南也可以,带着青釉也无妨,只是你怕是不容易离京,皇后娘娘还没有松口呢。现在虽然家里出了一些事情,但到底其实没有伤根本,过些日子,等皇上气消了,娘娘怕是就要提你和太子的婚事了。”
本想着解决了谢明安再慢慢跟皇后说,可这事来的太快,皇后那边也没探过口风,还不知道她会不会愿意放手呢。
皇后确实是个问题,青瓷仔细想了想,最后皱眉下了决定,“不管如何,等这件事过了,祖母你好好安排家里一番,就准备回江南吧。如果娘娘不放,您就先带着青釉走,我再自己想办法。”
老夫人自是不愿,刚想开口青瓷却又在她之前道:“祖母,青釉的事情不可以让旁人知道,一点都不可以,我呆在家里最多就是烦心事多一些而已,总有法子可想,可青釉那边不同,您不要担心我!”
真的是这个理儿,老夫人犹豫几番还是什么话都说不出来,也是因为明白,青瓷这丫头,一旦做了决定,基本不会回头的。她为了青釉什么事都可以做,这些在她眼里完全都不是什么事。
小辈都有这样的决断,自己身为长辈,断不可犹豫不决了。
“好吧!”
“我现在就开始处理家事,等放榜后晏君的事情彻底了了,就开始着手准备回江南。明天我去趟宫里去探探皇后娘娘的口风,若她有不愿意放你走的意图我也不会强行说什么,免得她对你有成见。”
“到时候你自己看着办,若有困难一定要好好想清楚,实在没法子的时候,你直接来江南吧,京城的人还给你留着,送你出京还是没有问题的。若娘娘追到了江南,自然有我这个老婆子,别担心!”
老夫人已经考虑到了最坏的打算,如果真到了谢家和青瓷二选一的时候,一定是选青瓷。听到这样的话,青瓷自然是感动,心中也做了决定,将来一定不要闹到祖母话中的局面,一定要想个两全之策才行。
“祖母放心,我万事都会好好思量,不会义气用事。”
第六十二章
皇后的日子这两日也不好过。
她是谢家女,谢家的荣辱自然都和她息息相关。本来自从父亲母亲回来后,自己在皇上耳边说话的份量也越来越重了,连杨贵妃都收敛了几分。可这得意还没维持几天就一下子被打了回去,还跌了几分!
父亲在这事上并没有做错什么,最多也就是个识人不清,也实在怪不到老爷子身子。主要是大哥,大哥做的那些事怎么就让老三给查出来了还捅到了皇上的面前?!这些年谢家一直都是大哥独挑大梁,现在这事一出,且不说将来如何,现在必定要蛰伏一段时间的。
现在就剩二哥,从三品。可杨家呢,那可以正一品的!
一想到这更为气闷,想到刚才杨贵妃那趾高气扬的模样,简直是!倚在紫檀镶黄杨木云纹的榻上自顾自地生着闷气!宫女彩雀从外而来,径直去了皇后的寝殿,屏退众人后跪在皇后面前道:“娘娘,奴婢刚才在花园里碰到杨贵妃了。杨贵妃一行人往景春宫走,奴婢当时在假山的小石子路上,见状躲进了假山的石窟里,杨贵妃没有发现奴婢。”
“所以,你听到了什么?”皇后一下子从塌上坐直了身子。
彩雀是大宫女,若什么都没听到也不会让旁人都退下去了。
今日发生的事情彩雀亦心有不平,再受宠也是妃,如何能顶撞娘娘?!杨贵妃的话里多有不敬之意,彩雀也不敢重复一遍,只简化了一遍道:“杨贵妃说谢家如今是完了,大老爷起复需要时间,二老爷长成也需要时间,而杨家一定要趁着这个时间把谢家压下去!”
果然如此!
皇后娘娘手握成拳直直的锤向了一旁的扶手,手上瞬间泛红一片!彩雀跪行了两步,捧着皇后的手,“娘娘仔细自己的手,范不着如此!”皇后不理她,只想着快速想个法子救救现在的局面,偏生脑子现在一片混沌,被杨贵妃气得!
本是担心之色的彩雀深深的看了皇后一眼,眼中的复杂快速一闪而过再次换上浓浓的担心,想了想犹豫道:“奴婢倒有一个法子,不知可说不可说?”“你有什么法子,快说!”皇后现在就就缺法子,谁说都可以。
彩雀直接道:“娘娘不是一直都打算让大姑娘和太子殿下成亲么,现在时机也说不上坏。”
青瓷和子湛?原本的打算是等青瓷十五了再赐婚的,现在就赐婚么?皇后顺着彩雀的话想下去,彩雀又接着道:“那事虽然大老爷的名声坏了,可更显老太爷的高尚不是么?皇上现在虽然对大老爷不满,对老太爷,可是更加的推崇呢!”
“依着对老太爷的情感,娘娘此时跟皇上说赐婚一事,想来皇上也不会拒绝的。”
彩雀的声音一点一点的说了皇后的心里,皇后想的更远。现在皇上对谢家的感情,虽说不上坏,可肯定也好不到哪去。如果这个时候给青瓷和子湛把婚给赐了,时间长了,总会慢慢淡忘的……
脸上闪过了一丝坚定。
彩雀见状笑了笑,声音更柔的轻道:“最近天也越来越热了,皇上政务繁忙,不若娘娘亲手下厨给皇上煲一盅汤下下心火如何?”皇后娘娘了然的点头,赞赏的看了一眼彩雀,起身往小厨房而去了。
公子玉负手站在紫檀墨兰镂空屏风前,黝黑的双眸定定地看着紫檀雕刻而成的墨兰,深邃的紫粉碎的金,倒又添上了几分贵气。侍卫禀告完后就静立在一侧,良久后才公子玉才缓缓道:“可查实了?”
声音很轻甚至算得上柔和,侍卫却没来由地在心里颤了颤,握拳弯身沉声道:“已经查实了,谢家老夫人这两日都在处理城中的铺子和周遭的田产,问过谢家的几位仆人,都说老夫人打算带着他们去江南了。”
人都带去,这是不打算回京了?
公子玉伸手抚向凸出来的墨兰雕刻,这是大师的手笔,若非雕刻在紫檀屏风上,旁人见了只当是活物呢。沿着墨兰的轮廓一点一点描绘,素白的指尖越发的白润,似透明,慢慢移动到墨兰的根部,整株花都在公子玉的手掌之下。
手指慢慢曲起然后紧握,像是把墨兰攥在了手心。
“殿下,杨贵妃来了。”
太监从外进门禀告道,身形未动,又看了墨兰好一会才垂下了手,转身,精致的面容是无可挑剔的微笑。杨贵妃到偏厅时公子玉已经在里面等着了,见他正弯身给自己倒茶,从壶口倾泻的水柱清透中带着丝丝青绿。
走到面前就已闻到了清幽的茶香,赞道:“你这的茶果然是最好的,皇上真偏心。”公子玉不语,弯身将杯盏递给杨贵妃,杨贵妃低头抿了一口,闭眼回味一番才道:“皇后那边的消息,这会子怕是已经提着食盒去皇上的书房了。”
公子玉听完后仍旧不言,端坐在椅子上,双手交叉放在腹前,沉思一会后道:“计划有变,明日上朝时杨大人就直接弹劾谢家。”
“这是为何?”杨贵妃放下茶杯,一脸不解。
不是已经商量好了,目前虽然谢家有些颓势,但皇上绝对还是顾着谢家的,这时候去火上浇油,会让皇上对杨家不喜的,过段时间再徐徐图之最好。公子玉沉思,指腹在袖口的墨兰上轻轻描绘,然后侧头直视杨贵妃。
“第一,明天春闱放榜,晏君的事情将会被众人所知。”
这两日,除了有心之人倒没其他人知道那日在书房发生的事情,而知道的人,也明白皇上心里不痛快,倒还没人敢大声宣扬,还没有让百姓也知道。明天就一定瞒不住了,自己散出去的谣言,明天也一定会得到验证。
天祈头名,居然连三甲都没上,这事瞒不住。
“第二,谢杨两家早已不合,如果明天杨大人没有任何表示那才是真的奇怪。”
杨贵妃不解,问道:“不是已经说好明日就小打小闹一番,为何要直接弹劾了?”事关杨家,杨贵妃自然要细细问清楚。
“第三,杨家势大,父皇自然会偏心弱势的一方。”
谢杨两家在朝堂的势力分布几乎就和宫里的皇后和杨贵妃一样是势均力敌,多年来你不敢小瞧我,我也不敢真正的冒犯你,算是一种平衡。如今这种局面被打破,杨家一枝独秀,如果谢家真的被踩到了泥里,杨家也离死不远了。
这个道理不仅皇上知道,杨贵妃也同样清楚。心里恨毒了谢家,却不能真的看他就这么死了。不过杨贵妃纵横后宫这么多年,无子都已承宠这么多年还到了贵妃的位置,心思自然也是转的快那类人。
“你这是当了坏人又给谢家一颗糖?”
杨贵妃以为他是要帮谢家一把,然后让谢家感恩戴德。公子玉没有承认也没有否认,指腹在墨兰上轻轻划过微微泛热,只道:“谢家现在不能倒。”
这个理杨贵妃自然也认同,见他似乎是不愿多说的模样,笑了笑起身,“我也不能在你这呆太久,放心吧,我会马上给父亲传信的。”公子玉起身,原地微微欠身摆出了送行的姿势,杨贵妃见状却突然红了眼眶,“你我本是……”
话音刚落公子玉就抬头,黝黑的双眸面无表情的直视杨贵妃。
“本是什么?”
轻柔的声音却比寒冰还要更让人觉得冰冷。
这样明确的抗拒态度,杨贵妃什么也说不下去,用手帕摸了摸眼角的湿润,再次深深看了公子玉一眼,然后转身离去。
今天是春闱放榜的日子,天还没亮学子们就已经全部围到了贡院,只要家里有考生的,几乎都派了下人早早的在放榜处等待,既兴奋又期待忐忑,几乎所有人都是这样的神情,只出了天祈的学子们。
他们也在放榜处,只是自成小派,并不和其他人站在一处,而且眉羽间都颇为惆怅,其中一名蓝衣学子小声道:“这几日都没看到晏君,就连今日放榜他也没出现,难道坊间的传言是真的?”
这几日不知道从哪里冒出来的说晏君是周君,更是周天耀的儿子!周天耀的儿子?!那就意味着晏君不仅进不了朝堂说不定还要被斩首示众呢!都是天祈的学生,晏君为人又谦和,虽然沉默话不多,但只有有问题询问他,他每次都是知无不言。
其他几位学子们也是愁苦的模样,“也不一定吧,假设这件事是真的,那也应该性命无忧。从那谣传来看,晏大哥不是已经承认了么,而且他是为了不犯更大的错,先生,先生怎么也不会不管晏大哥的。”
只是那谣言还说,先生被气得吐血,这几日不仅不见晏大哥,连先生也没见到,怎一个心焦了得!
其中一位颇为稳重的学子见其他兄弟都惶惶不安之态,站出来沉声道:“等放榜就知道了,如果上面没有晏大哥的名字,这事十有*就是真的,到时候我们一起去谢家看看先生再了解其他情况。”
“不要先自乱了阵脚,让旁人看笑话!”
其他人听到这声训斥,抬头看了周围一圈,发生周围人都有意无意的注视着自己这边,当下也不再说什么了,静等放榜。
鸡鸣破晓,晨光刚刚升起,就有侍卫骑着骏马来到放榜处,众人自觉给他们让出了一条道路,侍卫也不多言,直接张开手里的红榜粘在了墙上,所有人一拥而上,天祈的学子们也是,不过,他们并没有在红榜上找自己的名字,而是直接找晏君!
头三名没有。
一甲没有。
二甲也没有!
不死心的顺着三甲找去,三甲末尾也没出现晏君的名字!怎么可能呢,晏君的成绩,那可是有名的状元人选,怎么连三甲都没有呢!天祈的学子们彼此望了一眼,心里都明白,那谣言怕是真得了!
几人不约而同的快速看了自己的名次,然后快速挤出人群。现在旁人的心思都在红榜之上,等他们回过神,发现没有晏君的名字,都会知道那谣言肯定是真得了!趁着人还没反应过来就已经挤了出去,然后纷纷上马,直奔谢府。
总要跟先生问个究竟才是!
老太爷负手站在书房的廊前,仰头看着高挂的初阳,如果这件事没有发生,自己这会子想必也在贡院等着学生们中榜的欢呼吧?昨日再见晏君,他已经没有年轻人的生气,跪在自己面前的时候暮气沉沉……
这件事终于说出来,他心里的担子终于下去了,可更加的沉默了。明白他的难处,这件事说出来,那些旧仆,怕是都没命了。理解是一回事,可要马上释然真的做不到,既爱他又恨他,可他为了自己把一切都说穿,又该欣慰,欣慰自己没有再次看错人。
只是,这所有的复杂思绪全都围绕在一起,再阔达的胸怀也不可能马上释然。
早已料到其他的学生们会过来,门房并没有拦,而是直接带着他们到了老太爷的书房。这件事瞒不住也不会瞒,等人到齐了老太爷直接道:“坊间谣传是真的。”
说起这个也奇怪,也不知道是谁散布出去的。这件事,对自己而言,是好事。传出去的那些话,甚至把自己的品行一而再再而三的抬高,都快成普度众生的菩萨了,把一个血海深仇的孩子给迷途知返了。
虽然事情是真的,可这样的话传出去,连自己听到时都觉得别扭。
是谁在传这个,又是谁在帮谢家?
今天朝堂之上也不平静,不仅因为春闱放榜,更是因为晏君的事情从皇上口中亲自说出,那个事是真的!当年周家之事可闹得沸沸扬扬,不过这次没有人去说晏君是否该死的问题,一是因为皇上已经做出了决定,二来,良心未泯的人都觉得,那孩子,是可惜了。
谢家老太爷既能气得吐血,说明在他身上放了很高的期望,如若没有这件事,那孩子将来在这朝堂上,必然有一席之位的,可他为了不让自己的先生失望,硬生生自己挥刀把前程给毁了。
唉,是个好孩子,可惜投生错了人家……
谢明朝比其他人要好一些,因为他毕竟提前了几天就知道了,当时已经感触过了,这会子倒没有这么强烈的冲击,正低头出神之际,却听到杨大人扬声道:“皇上,微臣有一事不明,既然这晏君本是周君,这谢明安也一直和他有联系……”
猛得抬头死死地盯着杨大人。
“谢老爷子想必是不知情的,不然也不会如此气愤,可那谢明安,恐怕是对周君的身份有所知情的吧?不然老爷子亲自教导的学子也不止晏君一人,为何独独与他往来?!”
“对乱臣贼子之后如此关切,微臣斗胆猜测,谢明安有不轨之心!”
谢明安说和晏君联系是为了监视老爷子,这算是谢家的家事,所以皇上并没在朝堂上说出来,也不是什么光彩的事情,算是为了老爷子的脸面,结果就让杨大人抓住了这个漏洞!谢明朝双目瞪圆,出列。
“杨大人信口开河之前请拿出证据!”
下朝之后谢明朝率先甩袖往外而去,往常和谢明朝亲密的好友此时却没有同他一起进出,谢明朝更为气恼,大步往外走!刚才在朝堂之上,皇上当然没有相信杨大人的说辞,可家丑不可外扬,再加上如今大哥没了官位,又有晏君的事情发生,自己说话第一次觉得这么没有底气!
居然还提议让大哥废成庶民!杨家人简直就是其心可诛!
越想越气,甚至直接骑马回了府内,先把事情告诉父亲再说!
公子玉来到皇上的书房处,皇上并没有处理折子,而是坐在案前若有所思。公子玉上前,弯身请安道:“儿子给父皇请安。”皇上抬头应了一声又问道:“贡院那边情况如何了?”
公子玉如实回答到:“还好,现在基本所有人都知道了晏君之事,不过对老爷子的名声并不影响,还上去了几分,都称赞老太爷果然是真心对待学子,不然也不会又今天这一出,甚至还有不少鸿德的学子去看望老太爷。”
闻言,皇上好歹松了一口气。
让老三去关注贡院的事情,就是为了老爷子。谢明安确实让人失望,可老爷子在这上面没有做错任何事,他本就受了刺激,若这个时候名声一落千丈,年纪大了,若是受不住,那简直是不敢想象。
松了一口气后心思却更沉重了些,今天杨家人,太过放肆了点,而谢家,如今只有谢明朝,他的根基还不稳,交好的人也没有几个说话有分量的,他今天竟是一个人对战了杨家一群人,看着,竟有些心酸……
谢家是皇后母族,何时落魄到这个地步了?!
想到昨天皇后说的那些话,自己本是不愿意的,现在正在风口浪尖,谢明安辞官一事早晚会闹出来,他人品有缺,他的女儿说不定也不能胜任太子妃之位,这个时候封太子妃,别人一定会猜测她的品行是否有问题的。
所以昨天没有松口,想再缓缓,等那大姑娘满十五了也不迟,一年的时间,足够淡忘很多了。可看杨家人今天这态度,怕是不会给谢家一年的时间了……
起身。
“我去你母后那一趟,你自去吧。”
说完就往外走去,公子玉站在原地弯身恭送皇上离开,起身时,嘴角的笑意十分明朗。
青瓷从老夫人那里也得知了今天在朝堂中发生的事情,老夫人心有余悸的摸了摸胸口,“青瓷你的担心是对的,这杨家人,怕是要死缠着不放,抓着谢明安的把柄不可怕,查到青釉才是真吓人!”
青瓷也是皱眉点头,听到老夫人说谢明安,心里对他的厌恶更深了几分,竟然是个这样没担当的。晏君的事发后,他就没有回过家,一直在柳叶胡同,怎么会有这样的父亲!摇头,不愿再想谢明安。
“祖母那你要加快些速度,不然明日就让祖父去跟皇上告辞吧?反正大家也都知道祖父现在心情不好,要回江南疗养也是常情,皇上不会拦的。”
这种事情越快越好,一日不出京一日就不能放下心来。
正是这个理,老夫人点头,明日老头子去跟皇上说,自己正好也去探探皇后的口风!闻言点头,也不再多说什么,自去书房找老太爷了。青瓷站在原地半响,最后一声长叹,相聚的日子总是那么短。
皇后娘娘必然不会让自己也离开的,自己又是一个人在京城了。不过,有舍必有得,自己一个人孤单些,总好过青釉被发现来的强!
第二日清早,青瓷起得很早,自己洗漱完后也没有练字,而是奔向了明静院去伺候老太爷老夫人洗漱,等他们进宫后就应该能确定离开的时间,相聚的时间越来越少,要抓住一切可以在一起的时间。
伺候老夫人洗脸,又给老太爷端热茶,忙得不可开交。两位见青瓷这般,知她是舍不得,老太爷想了想,拉着青瓷道:“不然你祖母回江南吧,我留在京城,正好也帮帮你二叔,他现在也是一头乱。”
谢明朝确实复起没多久,可他毕竟当官这么多年了,慢慢来就好,哪里需要老太爷帮了?无非是不忍青瓷一个人在京城罢了,青瓷却是直接摇头,“不行,你若不走只让祖母走,旁人怕是更觉得有猫腻了。”
没错,这次受刺激最大的是老爷子,老爷子留在京城而老夫人居然弃他而去回了江南,别人会怎么想?也知道青瓷的话是对的,可还想再说其他的时候,青瓷却摇起了老太爷的袖子,“祖父~”
“您就那么不放心我么?我办事你一定放心!”
“明年,明年我一定回江南来伺候二老,不要担心我,我把事情处理完了就回江南,我不孤单,我有好多事情要做呢,没有空孤单伤心的,不要担心我。”
就差举手发誓了!
老太爷享受着青瓷的撒娇,最后无奈道:“好吧,你好好顾着自己,像你祖母说的,实在不行就先斩后奏回了江南再说,到时候有我们两个老东西呢,不怕!”
青瓷再三跟二老保证后二老才停下了唠叨,陪着两人送完早膳后,青瓷一左一右的挽着两位,送他们出门上马车,谁知还没到门口呢就看到黎总管急匆匆的从外而来,见到三人后惊喜道:“老太爷老夫人大姑娘快回正堂去接旨!”
“什么旨意?”老太爷一边回身一边询问。
黎总管却是直直的看向了一脸莫名的青瓷,一脸喜气的对着青瓷道:“是赐婚的圣旨,恭喜大姑娘,要成为太子妃了!”这宣旨的太监见到黎总管就直接道恭喜,说谢家要出第二只凤凰了。
凤凰,那不就是太子妃么!
赐,赐婚的圣旨?
青瓷双眸一怔,整个人都僵硬在了原地。不仅青瓷傻了,连老太爷老夫人的脚步也一下子停住了,震惊地看着黎总管,怎么会现在就赐婚的,一点消息都没有阿,皇后那里都没说过!黎总管这才觉得事情不对。
“怎,怎么了,这不是大好的喜事么?”
谢家发生了这么多事这几天,这赐婚的圣旨来得可不正好?这证明皇上还念着谢家没有放弃谢家呀!黎总管并不知道三人的打算,可也是他的出声才惊醒了老太爷老夫人,木已成舟,宣纸的太监都已进了门……
还是先接旨吧,免得有抗旨之嫌。
老夫人几乎是架着僵硬的青瓷回到正屋的,宣旨的太监果然已经等着了,见到三人马上就红光满面的迎了上来,对青瓷一通夸,青瓷垂首似害羞状,实则整个人已经快出窍了,麻木的跪下,麻木的听旨,麻木的伸手接过圣旨。
真的赐婚了……
第六十三章
宣旨的太监已去,谢家阖府上下都是一派喜气之色,大老爷被罢官了又如何,咱们大姑娘可还是太子妃呢!心中的惶恐已经彻底没了,大姑娘是太子妃啦,日子也挑得好,就挑的大姑娘十五岁生辰那日呢!
瞧瞧,这才是咱们皇后娘娘对大姑娘喜爱的证明呢!
一屋子的丫鬟婆子都来磕头,外院的管事小厮们也都围到了正屋在前厅磕头,齐刷刷的恭贺大姑娘,青瓷手捧圣旨还在愣神,一点喜气也无,直到袖口被人轻轻拉扯了一下,侧头一看,是谢青雯。
她正担忧的望着自己,怎么了?
轻轻摇头,勉强打起精神对下人们说了几句,又看了一眼绿蝉红檀,从知道太监来宣旨的时候,绿蝉红檀就已经准备好了打赏的铜钱贯,不管青瓷现在的心情到底是如何复杂,这是喜事。
每个人都得了一吊钱,笑的更为乐呵,吉祥话不要钱的往外蹦,比过年的时候还要喜庆呢!攥紧手里的圣旨,青瓷低头跟老夫人说了几句,老夫人点头,“去吧,我把这边安排好了就过来瞧你。”
老夫人也同样明白,这是喜事,总要安排一下。
青瓷边低着头似害羞状同绿蝉红檀往幽水阁而去,旁人只当大姑娘是不好意思,都是善意的笑,沿路遇到一堆人,都蜂拥上来跟青瓷请安说吉祥话,往常从明静院回幽水阁只要半个钟,这次生生走了小半个时辰。
回到幽水院直接关了院门,嘴角一直强撑的笑意这才落了下来,低头怔怔的看着手里的圣旨,怎么会突然就赐婚了?一点风头也没有的。按理说,谢家现在正在风口浪尖,哪怕外人对祖父的评价是好的,这也只是暂时的。
因为谢明安为何会辞官这件事,还没把原因闹出来。
如果没有晏君这件事,谢明安辞了也就辞了,可这太巧合了,哪怕皇上不说,旁人也会查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