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匠女-第7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嗳——苏老见外,自前年洛尧连中三元,朕便听说他定下了你家的姑娘,这会儿既然朕到了卫国侯府,岂有不见之一见的道理,洛尧文韬武略,想来你家姑娘也差不到哪去!嗯,去传她来面圣吧!”高宗大手一挥,偏着头道。

    闻此,苏恒卫抬脸觑了一眼王元案,王元案原地站起,躬身对上头鞠了一礼,然后冲候在堂门口的王大喜点了点下巴。

    这么一来,堂内所有人都在暗下嘀咕:圣上这么个做法,也太抬举苏家人了吧!

    素园里的苏苏很快得到王大喜的消息,正在屋里胡思乱想的她一听说圣上要召见她,惊得差些没站稳:“王大管事,这是怎么回事?圣……圣上为何传我去?”

    她一个丫头片子,什么能耐没有,圣上怎地想起来要召见她去?

    王大喜却是面容祥和且微带笑意:“大少奶奶,您别多想,这纯粹是幸事一桩,您还是快些更衣上妆,速速前往曦园罢!”

    苏苏也不敢多做耽搁,赶忙让艾芙将去年中秋时毕氏给她量身定制的一身华贵命妇装取出,当初她还想,这衣服怕是一辈子都无用武之地,她一介平凡妇人,哪有机会面圣啊!

    不想,今日她就得到这样的一个机会。

    艾芙比她紧张,平日给苏苏梳的头发皆是简单轻便为主的款式,这会儿为了梳一个与华裳相配的发髻,她额头都冒汗。

    苏苏轻拍她的手以示安慰:“不用那么复杂的,只要盘起来就行了,时间本就紧,圣上不会见怪的!”

    片时,一切就绪,苏苏束手准备往外走,忽地,脑中亮光一闪,她快速回到东头屋,合起门,只身一人走到小隔间,取出身上钥匙,打开箱笼,自其中挑了一柄镶了最大颗夜明珠的金质冠簪,然后找来了一个紫檀木盒,小心装入,这才出得门来。

    艾芙正面色焦急,看她拿了一盒子出来:“小姐,这是什么?”

    苏苏嘴角一弯:“圣上这般想着我,我孝敬他老人家也是应当的!”

    听她如此说,王大喜却是面上一紧,小步迎到跨出门槛来的苏苏跟前:“大少奶奶,请恕老奴冒犯,可否容老奴看一下您手中的盒子!”

    他知道苏苏心怀好意,但这东西是要送给当今圣上的,送圣上的东西那就不是什么东西都能送的,特别是当着众人的面,万一有个不当,可就不妙了!

    苏苏年纪小,对这个尺度很难把握得当,而他最好亲自过问一下为妥。

    苏苏理会,可面上仍是略作犹豫,低头看了一眼手中的盒子,片时后,才将盒子递到王大喜手中,反正就算这会儿不给他看,一会儿他也总是要知道的。

    王大喜躬身接过,小意打开盒子,登时就是神色一诧,双眼都为之瞪了一瞪。

    苏苏不等他归回,便伸手自他手中抽回盒子,重新袖回自己的袖中:“大管事,咱们这就过去吧,可不能叫圣上等久了!”

    王大喜收回神,低应了一声,抹了一把额头,快步走到苏苏前头去带路,心里头翻江倒海,他活了大半辈子,什么宝物没有见过,然刚才所见的那颗夜明珠还是他生平头一次亲见。(未完待续。。)

    ps:  这两天受了风寒,浑身没劲,乏力想吐,昨天将存稿全部用完,

    今天第二更可能会晚一些,大概得到十点左右了!

第218章 面圣

    王大喜脚下速度不慢,脑中思绪也运转不停,他无暇推测苏苏从何得来如此宝物,但按照常理,将这礼物献呈皇上,应该不会出现差池,而且也无需担心被他人窥见,皇上不可能当着众人拆开盒子一探究竟的。

    素园离曦园不算远,此时华灯初上,因为贵人的到来,后宅各处宫灯耀眼,亮如白昼。苏苏遥望不远处曦园内的高檐黑瓦,抑制住澎湃的心绪。

    不一会儿,三人便来到园外,苏苏吐了两口浊气,抚了抚胸口,按下乱蹦的心跳,将要抬脚进园门,她蓦地问向王大喜的背影:“少爷可是也在里头?”

    王大喜闻言,扭头恭声应道:“回大少奶奶,大少爷自然是在里头的,刚才还得圣上赞誉呢!”

    苏苏避开脸,面上闪过一抹不自在,可是堂内坐着圣上,听说一道跟来的还有十六皇子。

    当今太子排行十一,上面还有十个哥哥,但现今仍健在的只有五十八岁的四皇子,四十九岁的七皇子,余者不是早夭便已病逝,太子今年四十,正值壮年,不管是精力还是能力都达到峰值。

    苏苏心里这么想着,脚下已来到明德堂门口,再次调稳气息,等待宫人的通传。

    “宣!”这一声低沉浑厚,像是老年人的声音,苏苏知道应该就是高宗皇帝本人的声音了,紧接着就有一个面白清瘦的中年宫侍前来传唤。苏苏对他行了一礼,缓步进到明德堂内。

    从门槛到距离最末位一位宾客还足有二十来步的距离,足见明德堂内的宽敞阔绰。

    苏苏低头径往堂央走去。不敢抬头,更不敢四下探看,周边静寂的氛围让她几乎都可以听到胸腔内心跳如鼓的声音。

    而高堂之上,一身龙袍的高宗皇帝亦朝她看来,她微微垂颈,但面目五官一览无移,高宗缓手端起茶盏。小啜一口,可长长的白眉之下。两道如炬目光却在看到苏苏的脸后变得晦暗不明来,然这一变化都被他拿盏盖给遮住了。

    约摸感觉差不多到了过道中央时,她跪倒,行完三叩九拜之礼后才自报家门:“臣女苏苏恭请皇上圣安!”

    很显然。苏苏大方得体的举止令高宗皇帝十分满意,他放下茶盏,朗声一笑,抬手虚扶:“平身!赐座!”

    声音一落,就有宫人在王洛尧身侧给备了一套几椅。

    苏苏微含的眼珠一转,事不宜迟,自袖中掏出来时备下的紫檀木盒,呈过头顶:“这是臣女亲手打制的冠簪,今日得见龙颜。别无他憾,微薄之心,不成敬意。望皇上能笑纳!”

    高宗皇帝见此,以手捋髯,瞅了一眼苏苏手中的盒子,然后瞥向苏恒卫,苏恒卫老脸不禁一红,以袖掩口低咳一声遮饰面上尴尬。

    苏苏此举说她不当。倒也不能说不当,她能有心对皇上献孝敬。无可厚非,偏她非要强调她亲手打制,岂不招人眼目?

    苏恒卫对苏苏的手艺还是有些信心的,并不如何担心她打出的东西完全不入皇帝的眼,只是她终究是个女儿家,这般招摇,许会惹来嫌话!

    高宗皇帝将苏恒卫神色纳在眼底,他转眸看向两只手仍高举礼盒过顶的苏苏,不忍她多跪多举,示意宫人将礼物接过并呈至他跟前。

    听说盒中是柄冠簪,且是苏苏亲手打制,高宗皇帝有些好奇了,遂亲手开了盒子,见到盒中之物时,他再次伸手捋捋髯,将盒子递给宫人,尔后低吟一声道:“嗯!想不到你年纪这般年轻,却有此等巧夺天工的手艺,倒是叫朕越发刮目!”

    苏苏含首谢恩,然后依令朝王洛尧身侧的席位走去。

    这时,王洛尧正抬眸迎向她,当着众人的面,就算他与苏苏再有什么小纠结,这会儿也不能表现出来,再说他这两天无时不刻不在想她,目光一射到她身上,便挪之不开了。

    苏苏一身华丽装扮,虽少了平日那份绝尘的清丽之美,却多了数分高贵明艳雍容端庄,让他眼前一亮。

    苏苏几步走来却没有瞥向他,目光只定在他身侧的空席面,不过天知道她现下的心跳比之刚才进堂前更加快得厉害。

    若是换一个场合,这么碰到王洛尧,她定会找他好好算账,可是现在偏偏是在这么个场景下与他碰头,她能怎么办?

    苏苏半阖眼帘,目视身前的长几,脚下一拐,拐进长几的后头,提起裙裳,预备坐倒,不想眼前伸来一只手指修长的大手,她面上一怔,飞快扫了一眼四周,发现对这只手视而不见的话是不可能了,无奈,为了卫国侯府的脸面,她跟着伸了一只,递到这只大手的手心。

    王洛尧不动声色地五指一握,将苏苏柔荑捏在手中,这一霎,不管是他还是苏苏,两个人皆是浑身一紧,心头为之一颤。

    苏苏闭了闭眼,心神微定,双脚稍稍分开,朝身后的座椅坐去,许是她心神不宁,也许是她心不在焉,左脚移动间,一下踩到裙裾,登时,身子失衡,朝另一则的杜高阶倒去。

    苏苏暗道一声“糟”,随即就被吓出一身冷汗,在这种场合摔到杜转运使身上,岂不太丢面子了,却忘了她的一只手还握在王洛尧手中呢。

    就在苏苏以为下一瞬就要出糗时,被王洛尧握住的那只手蓦然间收紧,整条胳膊都在悄然之间被那只手朝他那一侧扯去,在他一收一扯间,她的身体重新站稳。

    悄送一口气,苏苏一颗心回落,落座间,她欲抽回手,这个动作有些熟悉,数月前的永康会馆外,她就这么做过,不过当时王洛尧可是死皮赖脸呀!

    那会儿的情景才在她脑际间一闪而过,不料这一次,她一抽之下仍然是没有抽回手,不但没有抽得回手,某只大手还在她的手背上摩挲了两下。

    苏苏耳际发热,当着众人,她不敢扭头瞪视王洛尧,也不敢使大动静抢回自己的手,只得蹲坐下来,将两只握在一起的手掩到长几下面。

    直到她端端坐稳,王洛尧才依依不舍地松开手。

    苏苏迅速将滚烫的手缩到袖中,脸上的脂粉也挡不住她从皮下渗出的一片茵红之色。

    待心情平定下来后,她悄然间观察了一下场中之人,发现她这一边的老侯爷身侧坐着一个青年男子,看装扮,想必就是十六皇子了。

    十六皇子在大梁朝以才华著称,苏苏与他中间隔了四个人,无法看清他的容貌,只看到他有着一管极是挺立的鼻子。

    似感应到苏苏的目光,十六皇子稍稍偏了偏脸,斜眸朝她这里觑了一下,然目光却在碰到王洛尧时,定在了他的身上。

    苏苏不敢乱看,安静地坐在长几前,简单地饮饮茶打发一顿饭。

    心下有些奇怪,老皇帝此行便没有带一个妃嫔?

    余下的时间里,老皇帝并没有再理会她,而是和场中宾客一通畅饮,接着宾客们再一一回敬他,一来一往,又一往一来,王洛尧祖孙三人作为东道主自然更不能少喝。

    一场宴过来,苏苏自觉还算顺当,没有什么不愉快的小插曲儿,回到素园后,她仔细把老皇帝的模样同艾芙几个仔细描述了一下,好好满足了她们的好奇心。

    听说老皇帝八十多岁,精神头还那么旺,不由皆很惊讶。

    “有何惊讶的?侯老爷,还有咱们的老太爷不都八十来岁了,瞧他们俩不也都是老当益壮?”苏苏

    翌日一大早,老皇帝同十六皇子再次出府,苏苏没有机会随行,便去颐园找老祖宗毕氏。

    直到她端端坐稳,王洛尧才依依不舍地松开手。

    苏苏迅速将滚烫的手缩到袖中,脸上的脂粉也挡不住她从皮下渗出的一片茵红之色。

    待心情平定下来后,她悄然间观察了一下场中之人,发现她这一边的老侯爷身侧坐着一个青年男子,看装扮,想必就是十六皇子了。

    十六皇子在大梁朝以才华著称,苏苏与他中间隔了四个人,无法看清他的容貌,只看到他有着一管极是挺立的鼻子。

    似感应到苏苏的目光,十六皇子稍稍偏了偏脸,斜眸朝她这里觑了一下,然目光却在碰到王洛尧时,定在了他的身上。

    苏苏不敢乱看,安静地坐在长几前,简单地饮饮茶打发一顿饭。

    心下有些奇怪,老皇帝此行便没有带一个妃嫔?

    余下的时间里,老皇帝并没有再理会她,而是和场中宾客一通畅饮,接着宾客们再一一回敬他,一来一往,又一往一来,王洛尧祖孙三人作为东道主自然更不能少喝。

    一场宴过来,苏苏自觉还算顺当,没有什么不愉快的小插曲儿,回到素园后,她仔细把老皇帝的模样同艾芙几个仔细描述了一下,好好满足了她们的好奇心。

    听说老皇帝八十多岁,精神头还那么旺,不由皆很惊讶。

    “有何惊讶的?侯老爷,还有咱们的老太爷不都八十来岁了,瞧他们俩不也都是老当益壮?”苏苏

    翌日一大早,老皇帝同十六皇子再次出府,苏苏没有机会随行,便去颐园找老祖宗毕氏。(未完待续。。)

第219章 赐字

    毕氏心中所想,苏苏并不晓得,但她关心皇上这一行准备在府里住多久,虽说皇上御临侯府是何等无尚之荣,可整日介供着这么一尊佛,不管身体还是精神上都是深受压力的。

    “不会很久,江南大着呢,平江府,扬州府,徽州,杭州等等,皇上都是要过去看一下的,在江宁顶多住上个半个月罢!”毕氏笑容和蔼,拉住苏苏的手,凑近脸来,“今儿早上,我看圣上新戴了一柄镶了夜明珠的冠簪,可是昨个你送的那柄?”

    闻此,苏苏面上一讪,擅自作主巴结皇上,这会儿老祖宗问来,她不由发窘,红着脸应道:“要是镶了这么大一颗的话,那就是了!”说着她手上比划了一个鹌鹑蛋大小的形状。

    毕氏点点头,看向苏苏的目光不由闪了一闪:“可是自苏家庄带来的?”

    苏苏垂首应道:“嗯,是爹临嫁前给我的,我一直搁身上觉得也没甚用处,这不正好皇上亲临,又专门召我觐见,想着就由王大管事把了把关,然后未经您老同意就擅自献给了皇上!”

    毕氏见状,嘴角笑意渐深,摆摆手:“不碍!不但不碍,你那簪子还献得甚好甚妙!”

    皇上一收到冠簪,次日就戴头上,可见他对苏苏所送礼物之满意,侧面也看出他对苏苏乃至苏苏身后的苏家的器重,而对苏家器重,对苏苏器重。就是对侯府的器重。

    那样大一颗夜明珠,当初苏苏嫁来时,嫁妆单子上都没有登。窥一斑而知全豹,苏家果然深不可测呀!

    想着,毕氏将苏苏的手抓起来左看右看,笑道:“那簪子真是你亲手所制?”

    听言,苏苏低头一笑,到了这个时候,她也没必要再藏拙了。遂实话实说:“以前常跟两位兄长学两手,久而久之也就会一些!”

    毕氏听出苏苏话中的自谦。不过却没有继续追问下去。

    苏苏又坐了一会儿就回到素园,发现赵凤玲束着手站在厅门口。

    她蹙了蹙眉,扭头和艾芙对视一眼,艾芙摇遥头表示不知赵凤玲此举为何。

    苏苏面不改色。走到赵凤玲跟前,赵凤玲扑通跪倒:“大少奶奶,请您开恩,洗盥的活婢子实在干不来,婢子从小到大没有干过这样的活,委实吃不消!”

    赵凤玲所言非假,她是家生子,母亲一直在高氏身边服侍,自小就被派到王洛尧身侧。像洗衣服这样的累活她确实没有怎么干过,之前听到苏苏的指派,她一时倔强。以为没什么了不起,可两天做下来,这才发现她压根干不来。

    原本青葱一般的一双手被泡了两天就开始粗肿,若这么洗下去,岂不糙得没法见人了?以后还怎么服侍大少爷?

    后者才是她最为关心的!

    苏苏听及,暗下冷笑。没有应话,径自跨过门槛。坐到厅北的高椅中。

    赵凤玲见状,也不发作,颔首低眉,起身就跟着跪到厅央,再次求道:“大少奶奶,求您开恩!”

    苏苏接过艾芙递来的茶盏,其实刚才在颐园已经喝足了的,但她还是象征性地饮了两口,然后下巴微抬:“凭何?”

    赵凤玲看到苏苏一脸淡然,压根不似将她的请求看在眼底的样子,不禁腹中窝火,垂下头,飞速想了一想,进而应道:“请大少奶奶不看僧面看佛面!”

    “哦?”苏苏听此,眉尾一抬,“是么?你让我看的是哪尊佛啊?”

    赵凤玲知道苏苏这是明知故问地逼迫她,难道她以为春风得意这么一阵,就能踩到丈夫的头上去了吗,连丈夫的脸面都不给了,好歹她是大少爷身边受宠的大丫环,她准备闹哪样?

    想及此,赵凤玲暗暗咬牙,闭了眼睛道:“请大少奶奶看在婢子已是大少爷的人的份上,对婢子高抬贵手!”

    终于说出来了!

    苏苏盯着赵凤玲的头顶:她终于把这话说出来了!

    要是数日之前,她听到赵凤玲这话,定然信个十成,可是今日她听到这话,只觉得可笑。

    “是么?”她不禁再次抬了抬眉,斜眼睨向跪在地上的赵凤玲,“你已是大少爷的人了?”

    此话一出,屋里不止赵凤玲,其余在场的丫仆亦朝她面上看来,看她一脸云淡风轻,一时分不清她话中之意,如此明显的事实,怎么她还要当着赵凤玲的面问出来呢!

    赵凤玲飞快觑了一眼苏苏,便重新垂了颈子,她摸不透苏苏的意思,难道大少爷和苏苏说了什么?难道那天下午,他们两人为她的事沟通过?

    这么一想,她的脊背就为之一弯,两只颤握成拳缩在袖中,但这会儿她不能畏缩,只能把刚才她自己所说的话编出另一个意思来:“婢子跟随大少爷十多年,不管是大夫人还是大奶奶都把婢子当作大少爷的人,就是大少爷自己也从不把婢子当作旁人对待!”

    转瞬间,赵凤玲就偷偷将她刚才的所说之话换了概念,苏苏一声冷哧,饮了一口茶,语音听不出情绪好坏:“少爷是打何时起将你当成他的人了?”

    那天下午,王洛尧可是亲口在她耳际呢喃各种肉麻的话,其中一句,她听得清楚:为你,一直守身如玉,凤玲每每引诱,我皆苦忍,你今日若再不从我……

    后来的话,因他声音太小,她没有听清,可前半句她是听得清清楚楚。

    苏苏想得面上微微泛红,不过联系到赵凤玲平日所表现的那副模样,她不由觉得好笑,这样的事,赵凤玲都能装得出来,也真是想当姨娘想疯了!

    赵凤玲对于苏苏的问题,直接愣住了,苏苏这会儿的神色举止太过自信,显然她是知道她根本尚不曾委身于大少爷,一切不过是她一厢情愿装作出来的罢了。

    但她还是要硬撑下去:“具体何时起,婢子不知,大少奶奶可以亲自问大少爷!”

    “好,衣服你先洗着,待我问完大少爷之后再做定度罢!”苏苏有的是耐心与她慢慢磨。

    赵凤玲无奈,知道苏苏这里是行不通了,看样子还是得从大奶奶或才大少爷那里着手替自己伸冤了。

    她一走,艾芙就疑惑出口:“小姐,莫非赵凤玲她根本还不是咱少爷的人?”

    苏苏抬眸觑她一眼,没好气道:“你管恁多做甚!”

    艾芙与叶妈妈等人面面相觑,不明所以。

    下午,午饭一过,颐园那边来人传她去曦园,说是皇上有请,苏苏又是一惊,手忙脚乱地穿戴装扮好,步履匆匆地来到曦园新建的大花园。

    到达时,园内聚了不少人,不过比之昨日要少许多,她的太祖父苏恒卫,还有侯老爷王元案,以及潘焘、杜高阶等人围坐在老皇帝四周,王洛尧则同十六皇子立在廊下亲切交谈着什么。

    看到她进园,王洛尧和十六皇子双双扭头朝她看,苏苏冲十六皇子微微福了福身,便颔首径往老皇帝那里走去。

    毕氏也在,她命何妈妈过来迎接,苏苏跟在何妈妈身后,到了老皇帝跟前时行了见礼。

    “平身!”老皇帝看到苏苏现身,捋髯低笑。

    他身周的潘焘、杜高阶等人自视外人,待苏苏走近时,他们即起身离席,到临隔不远处的亭阁内坐下品茗。

    老皇帝指了指同一张桌席的一个空椅,示意苏苏坐下,然后道:“昨日你送朕的礼物,朕十分中意,为表礼尚往来,朕欲送你一个礼物,不如你先说说看,有什么想要的?”

    高宗此言一出,在场众人皆惊呆了,甚至正陷入热聊的王洛尧和十六皇子周允炎都闻声探望过来。

    苏苏闻听,暗下更是诧得不行,电光火石间,她忽地就想到潘欣文和苏贝,如果这个时候请求皇上作主替他二人赐婚,那么潘家还有什么话可说?

    这么一想,苏苏立马来了精神,不再推脱客气,既然皇上主动问她有什么想要的,那么就算她说得不合适,也没什么可以追究的,遂而她退出席外,跪到地上,抬起头来,但目光不敢看向老皇帝,只是定在桌沿一角:“臣女受宠若惊,谢主隆恩!”

    “嗯!你先说说看!”高宗皇帝点点头,捋髯再道。

    苏苏主意已定,转眸看了一眼苏恒卫,又看了一眼王元案,而后阖下眼帘,微微提声:“回陛下,臣女送陛下礼物本是源自真心,并无他求,臣女不敢妄想他求!”

    “唔唔!不碍,朕允你可以妄想他求!说吧!”高宗皇帝语中带着明显的笑意。

    苏苏听及,跟着轻轻一笑:“既是如此,那臣女就恭敬不如从命了!臣女请求陛下作主赐……”

    “咳咳咳!”

    就在她将将要把接下来的一个“婚”字吐出来时,苏恒卫适时地咳了几声,但他这几声咳听在苏苏耳朵里无疑是种暗示,苏苏暗下一惊,硬生生将“婚”字吞回,改口道了一个“字”字:“赐字!臣女请求陛下赐字!”

    ps:昨晚精神不济,头脑晕沉,写文时思路有些含混,一大早起来将昨晚第二更重新修了一下!还有今晚只有一更了,实在身体状况有些差劲,眼睛发酸,思路也闭塞,想早点睡,看看明天能否有好状态,将今晚第二更补起来!(未完待续。。)

第220章 珠簪面世

    今日第一更!后面两更,时间不定!病体仍是抱恙~哭!

    另外,鞠躬感谢可爱莫的粉红票!

    说话间,苏苏就忆起过年时回苏家庄,她娘亲同她说的一段话,她说苏贝和潘欣文的亲事,苏家占了另一半的主动权,那会儿她追问下去,但她娘始终不说明另一半是怎么个另一半法。

    此时看来,太祖父这趟来江宁,莫非就是那另一半的主动权?难道太祖父预备与潘家坦开来谈苏贝与潘欣文的亲事?

    越想,苏苏越觉得可能,否则她娘不会那么自信的,想来她和爹也一早就得到皇上南巡的消息了,知道老爷子要来江宁,所以,她才那般有把握。

    苏苏暗吐一口气,不晓得老爷子亲自出马,这亲事能否做成!

    “赐字?”她这边想着,高宗皇帝继续捋着白髯,“这个也忒简单了些,你打算要什么字?”

    闻言,苏苏慌忙回神,不敢再胡思乱想,琢磨着要什么字呢!

    虽然只是讨几个字实在有些亏,可她有言再先,后悔也没用,而且这会儿她还不敢多耽搁,既然她说要赐字,定是在开口前便已想好的,若是考虑太久的话,皇帝必然起疑不乐了。

    就在她这么一思一念间,主意拟定,遂而她的眼睛跟着一亮,甚至连头都因为激动抬起来,看向高宗皇帝:“臣女请皇上赐臣女三个字!”

    “哦?哪三个字?”高宗皇帝看着苏苏熠熠生辉的双眸。再次好奇。

    “汇珍斋!”苏苏声音清脆悦耳,重复道,“汇珍斋!”

    “汇珍斋?”高宗皇帝问着已是起身。对身侧宫人一个示意,宫人迅即前去拿笔墨。

    另一边的王洛尧听到苏苏说出这三个字时,整张脸肃然,一双眼睛似要在苏苏的背后盯出一个洞来,身旁的周允炎见他神情如此,嘴角不由露出一抹玩味的笑意,而王洛尧专心于苏苏身上。周允炎嘴边的笑,他并没有注意到。

    “嗯!”苏苏垂眸。仔细磕了一下头,“求皇上成全!”

    “呵呵!”皇帝两声低笑,“你平身,这个小要求。朕自然是要成全的!除此,你可还有别的想法?”

    除了苏贝的终身大事,还有汇珍楼,这会儿她的心里确然没有什么其他的想法了。

    “臣女得皇上如此抬爱,已是荣幸之至!”苏苏站起身来,躬身应道。

    听到“汇珍斋”三个字,王元案和毕氏只觉得有些耳熟,却是一时没想起来在哪里听过,但对于苏苏能够识大体没有贪得无厌地提出一些上不得台面的要求来。他们夫妇二人甚是欣慰,对苏苏越发高看。

    而苏恒卫那里,他在听到苏苏吐出一个“赐”字时。已是猜出她是准备为苏贝向皇上求赐婚,心下不由一紧,无奈惟好咳出声来以示提醒,好在苏苏聪慧,及时会意他的咳声,适时地刹住话。改由向皇上请求“赐字”。

    不一会儿,宫人即在另一张桌上铺好纸。摆好笔,研好墨,然后来请,高宗皇帝缓步踱过去,苏苏等人一道跟过去。

    高宗皇帝看得出来兴致不错,全程面色红润,神情温蔼,写字时亦十分开阔大气。

    苏苏看着硕大的漆墨三字,并右下角皇上盖上的御笔之宝,突然间,她就特别想得瑟。

    要说无心插柳柳成阴也好,说阴错阳差也好,总之不经意间,她为汇珍楼的未来找到了一条可以长远的出路。

    之前,她一直为汇珍楼没有稳当的靠山感到不安心,便是那些明珠簪,她也不敢拿到里面公开售卖,怕引来不法之徒的垂涎。

    可若是将皇上这三个御笔大字挂到门牌上,顿时,汇珍楼便提了身价,不管是黑道白道,皆会对汇珍楼另眼相看,想打任何主意都得考虑到皇上的这亲笔三字而必须三思而后行,不敢肆意妄为了!

    王洛尧抿着唇,斜眼觑见苏苏脸上有着掩饰不住的得意,便背过身不再看她,只是一双薄唇分明抿得更紧。

    周允炎佯装没看出他面上的不悦,以其他话题岔开了:“明日,父皇打算去趟栖凤寺!”

    王洛尧点头应道:“嗯,寺里一早就准备好了!下午我会再去查看一下!”

    周允炎笑着拍了拍他的肩膀,没再言语。

    高宗皇帝对苏苏的厚爱有目共睹,尤其是潘焘,他依稀自皇帝的眼中瞅出一抹类似溺爱的色彩。

    如今,他才意识到苏家在皇帝心目中的地位,以及王苏两家联姻的潜在意图。

    苏恒卫瞄了一眼潘焘,然后缓步朝他走去。

    苏苏所猜没错,早在来江宁前,成氏就把苏贝与潘欣文的事告知苏恒卫,虽然他并不如何看好,但碍于成氏一片苦心,且苏贝那孩子的确该值得嫁个真心爱护她的人。

    经过这两日,若潘焘是个识趣的,他这会儿去找他谈两个孩子的亲事,理该顺理成章。

    苏苏得到高宗皇帝的亲笔御赐,喜滋滋地拿回素园,亲自挑了匠人来裱框,再找人来临摹,另做四个相同的牌匾,准备待皇帝离开江宁后即挂到汇珍楼去,以后统一改名“汇珍斋”了。

    自此日至老皇帝离开江宁的半个多月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