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匠女-第10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话说完,不等对方回应,苏苏似想起什么,轻“哦”了一声,接着便一边以袖擦脸,一边保证道:“妾身两个时辰前才到得泉城,并未感染麻风病!”

    简单擦了擦,她一张俏气的脸露了出来,养尊处优的模样,很有说服力。

    中年男子终于盘问起来:“江宁卫国侯?那为何你会在这里?”

    “我本是在登州城,不料被奸人所害,流落至此!”

    “前年先高宗南巡,据听说曾临幸卫国侯府!”

    苏苏忙接道:“没错,当时妾身才嫁进侯府不久!”

    接着,苏苏把当年的情形事无俱细地同中年男子详述,中年男子听后没觉出什么破绽,然后又上上下下把苏苏打量,这才放她进门。

    到得门内,中年男子仍旧未摘面罩:“姑且,我先信你,不过,请你见谅,我之所以会开门,只因府上暂缺人手,而你自己的身份口说无凭,所以,目下,我单以普通人看待你!你贵姓?”

    “免贵姓苏!”

    “好,苏姑娘,在下姓唐,内人刚刚出现高热的症状,已派人去请大夫,却始终不见人来,更不见大夫来,眼下急需人搭把手,你可否先随我来!”

    苏苏这会儿别无选择,能有人愿意收留便已是万幸,所以,当即点头同意。

    三进的小院子,路上,苏苏甚至担忧这位唐夫人会不会因为感染麻风病而出现高热,可转念一想,事已至此,流落在外被感染麻风病的机率更高,只能冒一冒险了。

    这一次,真是彻底地被林梦灵给坑了,先是潘欣瑜,再又是林梦灵,苏苏心里苦涩,难道她真是太过善良了吗?

    思绪纷杂间,这位唐姓男子已经将她领进一间内屋,此时里头已经有个小丫环在侍候,正一脸惊慌地往外跑。

    见唐姓男子现身,登时跪地哭道:“老爷,不好了,大奶奶抽起来了,怎么办,婢子不知该怎么办?您还是再派人去寻大夫吧!”

    苏苏闻此,目光一闪,越过唐老爷,径奔内室,来到床前,果见一个中年妇人正浑身抽搐,双眼上翻,面部僵硬,她忙上前,将其头侧偏,然后揭起被子,解开其衣领,就近找了一把木勺子塞进她口中,以防她咬到舌头,发现其舌头已有后坠现象,迅速伸出两指,动作轻柔地将舌头拉出。

    做完这一切,她扭头吩咐丫环:“赶紧打一桶温水来,我要给大奶奶擦浴降温!”

    小丫环还没反应过苏苏是谁人,还以为是唐老爷请来的女大夫,听到指示,忙不迭地跑去打水,而唐老爷见苏苏行止有条不紊又颇为自信,遂扯下面罩,忧心地侍立一旁,听从苏苏指使。

    擦浴过后,大奶奶暂时退了高热,苏苏且松一口气:“只是稍稍降了些,却仍未退热,你们随时备着热水,从现在起,要每隔半柱香时间就给她擦一遍身子,直到她清醒过来!”

    苏苏何以如此自信?

    只因这样的阵仗在她小时候出海时,时常可遇见,有经验的船手就是这么处理的,往往十之**都能退热,这会儿,她就是学他们那一手。

    经过一个下午,再加一整个晚上的照料,大奶奶终于睁开眼来,唐老爷喜出望外,对苏苏连声道谢。

    下午的时候,苏苏抽空讨了些饭食裹腹,唐老爷并不吝啬,算是款待于她。

    次日下午,大奶奶彻底烧退,只是体力尚还虚弱,听完唐老爷的介绍,她对苏苏好生表达了谢意。

    苏苏虽感累乏,但还是硬撑着帮着侍候,好在大奶奶身体素质不差,烧退,体力很快追了上来,苏苏这才彻底吐口浊气。

    “唐老爷,泉城可是被朝廷抛弃了?”苏苏寻了个机会,请教唐老爷。

    唐老爷摇头一叹:“三个月前,泉城被叛军攻陷,起初百姓只是流离失所,不想一个月前,突有一个麻风病人死亡,这一来,城内分崩,逃得逃,撤得撤,人口流动间,导致麻风病人急剧扩增,很快就到了失控境地,叛军驻守的首领一看情势不可控,将城一封,逃之夭夭了。可怜百姓人心惶惶!”

    “那现在怎么办?”苏苏忧虑道。

    “战事一日不结束,泉城一日不得安宁,现在双方正焦灼于青州,青州一役事关重大,只要在青州决出胜负,最终结果便可预想!”

    “现下泉城只进不出,又无人接管一众麻风病患者,时日一久,岂不是要到了不可收拾的地步!”

    唐老爷摇头苦叹。

    苏苏接着道:“有什么办法可以出得城去?”

    “守门的得了死命令,不准一人出城!”唐老爷信誓旦旦的样子。

    “这些死命令无非是明面上的命令,倘真得执行得那么准,我也不会沦落至此!”

    唐老爷经过这么一番话谈过来,渐渐开始相信苏苏的身份:“那以你之见,如何才能出得城!”

    “有钱能使鬼推磨!”

    “这……”唐老爷一脸的囊中羞涩。

    苏苏略略扫过四周,然后指了指唐老爷腰上的一块玉环:“唐老爷,您腰间的玉佩,三日之后,我可以让其价值翻三番!”

    闻此,唐老爷面上一惊,再联系苏苏这几日的表现,确有大家风范,随即起身,给苏苏鞠了一揖:“您果真是卫国侯长孙媳妇?不才之前就听闻卫国侯给长孙联了一门匠人之家的婚姻,如今看来,传言不虚了!”

    苏苏淡笑:“此次流亡,身无分文,承蒙唐老爷看重,小女子身怀祖传匠艺,若能派上用场,最好不过!”

    有了她这话,唐老爷立时眉开眼笑:“不才举人出身,平时给官家公子传道授业,挣些束修,家资微薄,倘有您相助,出城自然就有些门路可走了!”

    苏苏点点头:“除了这块玉佩,唐老爷家里可有其他金银玉饰?”

    “有,有,有!”唐老爷并不怎么怀疑苏苏为何从江宁流落至此,毕竟战乱时代,什么境遇皆是有可能的,至于这些金银首饰,他更不担心被苏苏顺走,她只身一个弱女子,身无分文,连饭钱都没有,可见极大可能遭人陷害了!

    很快,唐老爷从内室取出一个檀木箱子,里面尽是一些珍宝首饰。

    苏苏看到这些并不上成的物什,顿时就有些技痒,她轻笑:“不怕那些守卫不心动!”(未完待续。。)

    。。。

第306章 贩茶老者

    苏苏的自信是理所当然的,仅凭他们苏家的手艺便价值不菲,即便普通银饰,一旦刻上他们苏家的印迹,没有不翻值的道理。

    内室里,大奶奶李氏把唐老爷唤进:“建礼——”然后眼神指了指外面。

    唐建礼把心头猜测告知。

    李氏不可置信:“果真?”

    唐建礼点了点头:“不似有假,也不会这么巧合!”

    李氏不由有些着慌:“倘真是的话,妾身,妾身还让她服侍多日呢!”

    “不知者不罪,咱们也不能仅凭她口头几句话就相信!”

    “那以后怎么办?”

    唐建礼有些无奈:“我也想带着你们出城去,城里有些本事的都离城了,只是,咱们没有门路啊!眼下,这位苏姑娘自信能帮我们贿下守卫,若真能成,咱们就出城去!”

    “万一,她话里有水分呢?咱们的家当啊!”李氏说着不由落下泪来。

    唐建礼温言劝导:“是我们的全部家当不假,但你有想过没有,倘若出不得城去,疫情扩散到咱们家,那些家当又能抵什么用,不若搏一把,说不定还能有个出路!”

    李氏收泪,点头应是。

    随后唐建礼专门给苏苏布置了一个房间,又从隔壁各家邻居搜寻一些工器具,给苏苏搭了一个简易的工作坊。

    苏苏倒不觉得简陋,许久没有静下心来做些东西,近来又经历纷杂,正好借此沉淀沉淀。

    为了给唐建礼安安心,她先从他给的玉佩匠起,从檀木箱里挑了一串金手链,打算秀一秀她的拿手本领,金镶玉。

    唐建礼这玉佩委实普通,不管是玉的成色还是做工皆有些粗糙,如果经她这手一加工,再镶些金丝,立马就能提升几个档次,价值上也会立竿见影翻倍。

    想着,便着手打制了。

    同以往一样,很快她就彻底投入其中了,时间也流得飞快。

    五日后,当她把经过改造的玉佩送到唐建礼手中时,他惊了一跳,对苏苏的身份几乎信了个十成,往后的日子,自是好吃好喝地给苏苏供着。

    当然,苏苏不会白吃白喝,每出一样新件儿,都会给唐建礼和李氏过目,纵然没有拿到市场上去,但他们并非没有见过世面的下里巴人,自是识货,只一眼便能猜出价值,暗下又惊又喜。

    就这么,苏苏在唐家一呆就是两个月,直到把檀木箱里的东西全部制新一遍,她才住手。

    “这一箱物什,最便宜一件也得值个十两金子,这几日您即可着手找守城护卫的事了!”

    唐建礼喜出望外,立马答应下来,准备离城的事。

    因为城被封,消息也被封,再加上麻风病疫情越来越严重,外面人心惶惶,大家都窝在家里,苏苏想打听一下青州一战的情况,却毫无可能。

    好在数日后,唐建礼带来好消息,守卫被他买通,三日后的夜里放他们一家出城。

    苏苏总算有些笑颜,问起唐建礼后面的打算:“你们有什么打算,准备往哪里去?”

    唐建礼看了看苏苏,见机地反问:“不知夫人有何打算!”

    苏苏点点头:“好,不瞒您说,我原是从江宁前往登州,其间遭人陷害,被送进此地来,下一步,我准备直接去京都,毕竟比起江宁来,京都离此更近,那里有我的亲人!”

    唐建礼当即应下:“好,那就先去京都!”

    他不是个痴傻的,苏苏的身份是卫国侯掌家娘,能有她的提点,将来不愁没个更好的出路,反正泉城也不是他唐家的根基,离开便离开,眼下能攀上苏苏这根大树更要紧。

    苏苏也看出唐建礼的谋算,但她不排斥,识实务者为俊杰,见机行事,见风使舵正是聪明人的做法。

    “假如你我能平安抵达京都,卫国侯府一定重谢!”

    唐建礼讪笑地客套一番,然后便去整理打包行李。

    苏苏简单,没什么可收拾的,却在临走之时,把作坊里的器具给打包带上车了,回头做了纪念。

    这一夜子时,唐建礼携了李氏还有苏苏,另带一个丫环,偷偷摸摸自驾了马车,悄悄出了泉城城门,一路往京都的方位快马加鞭。

    “经往青州吧!”苏苏提议,唐建礼没有二话,沿路打听,又两日后,来到青州城外。

    在路上,苏苏已打听到,青州一役,以叛军取胜而告终,据说打得难解难分,双方对峙了将近一个月,最后,成王派出一年轻主将,终于把青州城攻克下来。

    好在这个年轻将领是个仁义的,只攻城不屠城。

    拿下青州后,叛军势如破竹,一路攻城掠地,因为青州一战时,叛军放出话,只攻城不屠城,所以,有两座城在叛军兵临城下时,纷纷弃甲,主动投降。

    因此,短短一个月,叛军已经快要打到京都了。

    苏苏此时人在马车里,心里早已一锅烂粥了,当时在登州时,王洛尧几乎没有透露什么消息,对于青州一战,他甚是看重,还信誓旦旦让她放心,可眼下,她怎么能够啊!

    他那会儿到底是要保青州还是要弃青州啊,倘是要弃青州,为何那般在意青州,但他若是要保青州的话,这下可如何是好?

    李氏就在车内,苏苏不好把情绪表现得明显,只能在暗下里盘算目前的局势,还有接下来的打算。

    唐建礼和李氏听说叛军就要打到京都,两人面上虽没动静,但苏苏能够感受到他们的紧张和顾忌,卫国侯是皇亲一边的,一旦叛军取胜,成王做了皇帝,卫国侯怕是朝不保夕,他们押在苏苏上的筹码便一下子不值分毫。

    可他们见苏苏坚持要往京都行去,一时间拿不准主意,甚至私下怀疑,以为卫国侯说不定已经投奔成王了也难说,要没有这些大门阀的支持,成王凭什么胜得这么轻易!

    路经齐州、兖州时,发现皆已变成成王的地盘,沿路可见大量流民,到了东京一带时,流民更是达到高峰。

    苏苏的心都快揪成一团,达烨的话,潘欣瑜的话,在她脑中一遍又一遍地过,每过一遍,她的心就沉一分,到了东京时,已经压得她喘不过气。

    “夫人,前面就是东京了,据说叛军已经攻克下,正对京都形成包围之势!目下,明令禁止任何人进城!”

    唐建礼的话扎进苏苏的耳朵,苏苏半晌才回过劲儿来。

    唐建礼看到苏苏这神情,心下也是一冷,跑了这么些天,到头来跑了个空,委实是个灰丧事。

    苏苏发觉自己失了态,忙挺了挺脊,至少现在不能在唐家人跟前失了气宇,毕竟有他们一家作掩护,做什么都方便许多,因为她不仅顾虑战事,还得时刻防着达烨。

    她揭开车帘,瞅了瞅城外,发现绵延数十里,皆已经驻足了不少人,还有零星一些商贩走夫。

    “先买几碗茶来喝喝吧!”

    唐建礼也正渴得厉害,闻言,便去找茶贩买些茶水。

    苏苏盯着唐的背影,心思却不在唐的身上,她在思索着退路。

    眼下这境地,尽管叛军包围了京都,也不能说京都就一定一败涂地,关键还得看王洛尧那里,如果他倒戈,或许京都还有一救,如果他正如达烨和潘欣瑜所说,已经投诚,那么此次群龙无首的京都是败定了。

    儿子在达烨和成王手上,王洛尧会怎么办呢?

    苏苏收回视线,未等视线纳进眼眶,她蓦地睁大眼睛,余光里她捕捉到一道陌生的视线,她不由好奇地寻找过去。

    发现那道视线发自唐建礼跟前的茶贩,一个白须老头,苏苏瞬时拧起眉头:这个茶贩有些蹊跷!

    更蹊跷的是,在她看过去时,那个老头还在不时朝她这里看过来,苏苏不禁提高警惕,直觉以为这个老头似乎在观察她!

    难道是达烨的人?

    想到此,苏苏立时放下车帘,双手握成拳头。

    很有可能啊,这个茶贩看似茶贩,实际上却是达烨布置在外面的眼线,随时观测城外的一举一动啊!

    这么一想,苏苏越发肯定自己的猜测,准备等唐建礼一回来就让他驾车远离此地。

    唐建礼没有发现贩茶老头的异样,回来即把茶水捧上。

    “这里感觉不对劲,稳妥起见,我们不若暂离此地!”

    唐建礼糊涂:“夫人看出哪里不对劲了?”

    苏苏示意他观察周边的这些贩夫走卒,还有衣衫褴褛的流民:“觉得什么不对劲没有?”

    经她这么一提醒,唐建礼也有些纳闷:“太规整了些,这些流民竟然没有哄抢这些商贩!”

    苏苏点点头:“多半是叛军的人!依我看,此地不宜久留!”

    唐建礼闻及,觉得苏苏的话言之有礼,仓促吞了些茶水,便驾车往回走。

    不想,马车没行几步,就有数十个流民围上来。

    唐建礼还有车内的苏苏等人登时大惊失色,一旦有大胆流民围抢上来,很快就会激起其他流民的**和胆量,那么到时就很危急了。

    苏苏脸色已然发白,一旁的李氏士脆和丫环抱成一团,花容失色。

    唐建礼试图抽鞭硬闯,苏苏赶紧出声制止,这种时候硬碰硬闯很容易引发事故,一旦造成伤亡,会立时激起流民之愤,后果更不堪设想。

    唐建礼虽然年纪大上许多,但远不如苏苏眼界高远,所以这样的时候完全没有主意,听到苏苏的建议,一时间只能盲从了。

    可现场还是失控,越来越多的流民围上来,唐建礼越发控制不住马车,很快就有流民蹿上驾驶位,唐建礼赶忙提醒苏苏和李氏注意。

    李氏和丫环相拥饮泣,苏苏则一直盯着车门,生怕有人蹿进来。

    好就好在,那些流民只是围上来,却没有动乱的意思,目前尚没有一个流民闯进车厢来。

    可马车受流民拥推,一直在驶动,车厢内的苏苏渐渐觉出不对劲,不由揭开车帘一角,往外探看,车厢周围已经倚满坐满一众流民,只是奇怪的是,他们仅仅是或坐或倚在车厢上,竟是没有再进一步的意思。

    会是达烨的人吗?

    他要求要捉活的吗?还要求不准进犯吗?

    所以这些假冒流民才这么安分?

    苏苏暗下嘀咕,至少生命安全不会有差池,剩下的徐徐图之吧。

    最好达烨现身,林梦灵那里,她还有账要好好算一算呢!

    苏苏一口恶气还堵在心窝窝里,若非运气好,保不准她就命在旦夕丧泉城了。

    她这里正想心思,突然,远处一阵冲天的擂鼓声响彻耳际,她唬了一跳,揭帘一看究竟,像是东京城楼上传来的。

    怎么了,是要两军交战了吗?

    苏苏顿时从林梦灵那厢身上抽回神思,开始忧心目前的局势。远处,鼓声越来越激荡,接着就是士兵们如雷的嘶吼。

    看样子,是要出城逼近京都去了。

    而周围的流民却是把她这辆马车围得水泄不通,她甚至怀疑,从远看去,是不是都很难发现这里还停着一辆马车!

    随着时间的流逝,鼓声和嘶吼声渐行渐远,队伍应该从距离京都最近的西门出发了。

    持续了两三年的叛乱最终要决出胜负了,尽管叛军稳操胜券,但一日没有攻下都城,一日便没有取得最终胜利,所以,这一战必须要来,必须要打。

    天色很快暗下来,京都城像是一座空城,可没有动静不代表就是没有人守卫,成王和达烨就算再大意,也不会不驻留一些守城力量的。

    苏苏不时揭帘,看看天上的星月,这片空旷的城外,明明很多人,但是大家都很默契的选择安静。

    他们的眼里心里,大概与自己一样吧,皆在关注着大梁明日的命运,叛军的成败关系大家的生活,尽管不会有实质性的改变,至少他们可以心怀一些希望。

    只有胜负分出来,眼前这座城门才能尽快打开,他们才有衣食可以使用,所以他们眼巴巴地等着。

    夜,彻底降临,苏苏毫无睡意,周围也是一样,比天空上的星月还要清醒。

    倚着车厢,不由自主地就回忆儿时的事情,她突然间好想念苏家庄,那里僻居山野,一般的战役很难影响到那里,老祖宗真是挑了块好地方。

    神游间,耳畔似乎有些不明的动静在持续,窸窸窣窣的,甚至还有金属擦碰的声音,苏苏凝神,动静和声音一直不绝于耳。

    她悄悄揭开帘角,发现原本倚赖在车厢上的流民不在了,而唐建礼也失了踪影,苏苏倒抽一口气,那些流民不会饿得饥不择食,把唐建礼给吃了吧?

    “她赶紧推醒身旁的李氏:“不好了不好了,唐大官人没了!”

    “什么?”李氏大惊,下一瞬就扑开车门,就要跳下马车,不料,门一开,就见外面站了一排披甲士兵。

    这,这是怎么回事?

    苏苏也发现外面的异状,索性推开车门,探头朝外。

    东京城外原本熙熙攘攘分布着各色营生的人还有流民,却在短短两柱香内化作整齐化一、训练有素的军队。

    什么流民,什么贩夫走卒,此时,通通不见人影,取而代之的是一支庞大的军队。

    甚至白须老者,都换了身装束,白须仍是白须,只是头发束了起来,衣服也焕然一新,在看到苏苏瞧过时,呵呵一笑。

    笑罢,他即高高地举起胳膊,重重一挥,中气十足地扬声命道:“儿郎们,给我拿下东京城!速战速决!”

    闻此,苏苏彻底一呆:原来这帮队伍不是达烨的人!却是什么来历!(未完待续。。)

    。。。

第307章 皇太公

    在老者的一声令下,蓄势待发的队伍顿时群情澎湃地齐步进发,直奔东京城东城楼。

    大队伍一走,这里顿时凄清起来,只余下苏苏的马车还有白须老者。

    老者没有带队,而是一直原地站着,等大部队离开后,他才缓缓转过头,对上苏苏的目光,捋髯一笑。

    苏苏被他这一笑笑得纳罕:这老头莫不是痴了,我与他素昧平生,他朝我笑个什么劲!

    扭头苏苏就四下寻找唐建礼的身影,须臾后,她在老者先前的茶摊上看到他,不知为何这么大动静之下他也能睡着,她不禁怀疑唐建礼很可能是被蒙汗药迷晕了。

    再联想白须老者的神秘笑容,苏苏不禁大胆地猜测想,也许这个老者认出了她,而且他这批兵马是京都一派的。

    但事实未确认之前,她不想去招惹陌生人,以免引来不必要的麻烦,因为局势不明朗的情况下,不排除混水摸鱼,吞噬果实的,何况此次陛下驾崩,新帝年幼,但凡有些实力的皇族,都想分一杯羹。所以,即便白须老者对她没有起歹心,可她还是谨慎处之。

    现下,她更关注东京城的情况。

    守城卫士很快发现城外的异状,霎时间城楼上一片密集的火把,然后就是首领高亢的询问声,自然他得到的回复不会是美妙的,没几柱香时间,城外的兵马即开始攻城。

    东京城内多半空虚,守城士兵始终处于被动,却迟迟没有兵队出门迎战。

    苏苏立到车厢前头,远远地观战,几丈外便是白须老者,还有兀自昏睡不醒的唐建礼以及从旁服侍他的李氏、丫环。

    攻城的一方渐渐显出优势,进而暂据上风,苏苏轻出一口气,坐在车头继续观战。

    忽然,身后一阵马蹄声,没一会儿后,马蹄声被轰隆的跑步声所掩盖,苏苏不由大惊,迅速猫进车厢,揭开车帘,注目后面不断近前的一大队军马。

    这个时节真是令人混乱,不晓得这一队人马又是什么来路,这东京之城究竟最终由谁入主。

    苏苏不禁看向白须老者,试图看看他在发现远处疾速赶来的兵马会是什么反应。

    不知是他年纪大经历多的原因,还是他胸有成竹,对于远方的兵马,他似是浑不在意。

    苏苏蹙起眉尖,有些不解。

    不过,她没有不解许久,三柱香后,一众骑兵领着浩浩荡荡一大批人马近得前来。

    领头的几位身披精致凯甲,下马的同时扫了一眼苏苏所在的马车,苏苏觑见,连忙放下帘子,大气不敢喘。

    “末将张啸叩见主上!”

    “末将袁哲叩见主上!”

    “末将周晋丰叩见主上!”

    车外“扑通”“扑通”“扑通”一连三声,紧接着是几个男子的汇报声,这里没有别人,除了白须老者。

    苏苏不由再次揭起车帘,清楚地看到三个男子正是叩在白须老者跟前,流露出的是绝对的臣服。

    她扭面瞟向后面远远看不到头的兵马,这么一大批,却是从何处而来的?

    苏苏凝眸,暗下猜度,很可能是边防军队。

    能调动边防军队,这个白须老者究竟什么身份?

    苏苏倚回车厢内,脑中飞快旋转,她想到王洛尧曾同她说过的一段异闻,就是先高宗并非最初登基的那位高宗,而是那位高宗的王叔,两人虽隔了辈份但年纪相差不大。在先高宗上位后,那位原高宗便隐居山野了。

    四姑母,目下名义上的皇太后,便是他的亲外孙女,也就是说皇宫里那位小皇帝实则是他的曾外孙,有这么一层关系在,叛军乱政,他怕是坐不住了吧!

    想通这些,苏苏大咧咧地扯起车帘,外面的白须老者已经由三位将军陪侍着来到众将士跟前,正说着什么鼓舞气势的话。

    苏苏遥望了一眼前方的城楼,看来,攻下东京已是板上钉钉的事了,下面他们该给叛军一个出其不意了。

    让士兵装扮成流民,在关键时刻夺回东京,同时招来边防大军,对叛军形成反包围,配合京都内的兵力,给叛军形成夹击之势。

    这一招不可谓不绝啊!

    只不知尚处在叛军内的王洛尧在这一举中有没有扮演什么角色,如果能有他进行内部倒戈,那么短短时间内,便可让叛军溃不成军、土崩瓦解。

    东京城拿下后,苏苏让唐建礼赶着马车随白须老者的人进入城内,原准备找家客栈住下的,不料未等她安定下来,有人找上门了。

    “我们主上请您过去一趟!”

    “你们主上?”苏苏蹙了蹙眉,“就是那个白须老头吗?”

    听她称他们的主上为白须老头,来人相视一眼,没有表示,只是点了点头。

    闻此,苏苏没有抗拒,她亲眼看到白须老者的人马成功攻克东京城,此时应该就是东京城最大的主人,他招她前往,她凭什么不去呢?

    她跟随来人一路赶往东城楼,待到时,另有人传话,说他们的主上睡觉了,不见她了,但为她单独备了个房间,请她入住。

    苏苏自然第一个想到的就是拒绝,但似乎并不管用,没有人依她,只能被动地住进城楼上的一间客房,尔后唐建礼主仆三人也被她要求搬到城楼上来住了。

    她不时站到窗边,观察外面的情形,正如她之前所想,这批军马没有止步于此的打算,正在做着战时的准备,想来不久就要离开东京,杀向围困京都的那帮叛贼了。

    苏苏忍不住心里起伏,叛贼里面目下有她的夫君王洛尧,还有一直对她纠缠不清的达烨,还有她与王洛尧所生的儿子王尚禹,一时间脑子纷乱。

    她自然希望最后的结局是,她的夫和子皆安全归来,甚至隐隐地也希望达烨不要被抓,虽然他给她造成了太多苦恼,还曾经围困过苏家庄,可是,反过来讲,他倒是对她一往情深,明明有多次机会,但他依然选择尊重她的底限,单冲这一点,她就不希望他死。

    只是,这其中有太多的可能性,有太多的变数,她一个女流之辈,无法深入,无法参与,惟有独自倚窗苦怜。

    五日后,大军正式发动,苏苏算不出大概人数,但目测不下二十万大军,此战必须速战速决啊,否则边戍空虚,也是大问题。

    看来,这场战事很快就能结束了,成王败寇,用不了多久就见分晓了。

    正出神间,李氏带着丫环过来了,手里提了个包袱,如今苏苏得此礼遇,他们夫妇越发对苏苏敬重依赖:“昨日,老爷同妾身商量,见夫人闲着也是闲着,便让妾身把这个送来,说是要是您技痒了,不若找些事情做做,还能散散心,免得太过关注战事,费了心神!”

    苏苏觑了眼她手中的包袱,点了点头:“难为你们想着,你把东西先搁下,回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