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宫斗]宫女千岁-第5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常乐道:“你要我做你唯一的女人,可你的身份注定这会是一个艰难的决定,现在还只是傅月环的埋怨,以后还会有许多人的阻挠。我不能只让你一个人面对,我要跟你一起,破开所有的阻碍,做真正有资格成为你的唯一的女人,让别人都知道,你的决定是最正确最伟大的!”

    赵容毅默默地看着她。

    娇小的脸,红艳的唇,明明只是一个小女子,柔弱的身体里却像是蕴含着强大的能量。

    “我的常乐……”

    他发出一声叹息,俯首将她的红唇再次含住。

    **********************

    从傅月环动用催情香料的大胆举动中,常乐推测到傅月环已经生出的极大怨念和偏执。久在宫中,经历人心欲望的她,也早就预见到,要做赵容毅唯一的女人,会遇到多么大的阻碍。

    而事实证明,她的担忧一点都不多余,而且很快,她的担忧就会变成现实。

    元宵过后,赵晟正式提出要禅位给太子。

    礼部早已经在皇帝的授意下筹备起禅位大典的各项事宜,过完元宵,所有都准备得妥当了。

    一切都顺理成章。

    经过赵容止丁贵妃谋逆之乱,经过全面而严酷的清剿,赵容毅的储君地位早已不可动摇;再加上赵晟早就已经不理政务,而是由赵容毅全面打理朝政,朝臣从心理到实际,都已经接受了国家领导人的新老交替。

    禅位大典非常隆重。

    新帝即位,大赦天下,免赋一年。

    举国上下,歌功颂德。

    有此前做下的种种准备,老一辈的权贵们都退居二线,新一代的班子进入朝堂,属于新帝的时代已经到来。

    赵容毅即位天子,尊赵晟为太上皇,金太后为太皇太后,追顾皇后为太后,晋已远嫁昆马的嘉期公主为长公主。又尊尹淑妃为尹太妃,华容公主和静宜公主因未成年,仍由尹太妃抚养。

    从皇上变为太上皇的赵晟,禅位之后便从皇宫里搬出去,移居到清平山。清平山除皇室狩猎、避暑等活动时小住的行宫之外,本来就有皇家别墅。

    赵晟这么做,也是国无二主的意思,对赵容毅这个过继的儿子,可谓仁至义尽,关爱到了极点。

    太皇太后跟赵晟同进退,宫里的妃子们也都跟着赵晟,大家一起浩浩荡荡地搬到了清平山。

    新帝赵容毅恩旨,所有妃嫔,在太上皇百年之后,仍可在皇家别墅居住,享受皇家奉养。这一道旨意,让所有妃嫔都感恩戴德,在尹淑妃的指点之下,众人也知道这是顾常乐美言的缘故,也就记住了顾常乐的这一份情。这些妃嫔们背后自然也有家族,她们承了顾常乐的情,她们的家族自然也会对顾常乐示好。

    至此,从常乐被岫岩攀诬下狱,又为尹淑妃所救,经采柔郡主搭线与尹淑妃结成同盟,尹淑妃等人保障了身后事,常乐则获得了人脉和支持,双方各有所得,皆大欢喜。

    除此之外,秦国公封王,成为大庸唯一的异姓王——秦王,其三子顾韶阳升户部尚书;御林军左统领傅腾出任兵部尚书。又有其他一众朝臣加官进爵。

    这些大加封赏,都是新帝即位的惯例。

    最后,便是新帝加封内宫。

    原东宫瑜侧妃顾常乐,封贵妃,掌六宫之权。

    原东宫静侧妃傅月环,封淑妃,为四妃之中仅次于贵妃的妃位。

    由此,大庸朝出现了人口最为单薄的内宫。

    除贵妃顾氏、淑妃傅氏,阖宫上下居然再没有一位内妃,别说昭仪婕妤之流,就是最低等的采女奉仪都是一个皆无。按照往年的惯例,一般新帝即位之后,即便内宫空虚,很快也会幸几个女子,封上几个封号,让内宫快点变得有人气起来。

    然而,赵容毅却迟迟不见动作。

    天子无家事,虽然是内宫,但大臣们也是绝不会坐视不理的。

    正如常乐所预料,新帝即位后的第二个月,朝中上下便掀起了一股请议充实内宫的热潮。

   而她也知道,从这一天开始,她的战斗,也要打响了。

    千古一后,这或许只是传说,但她却相信,传说,也可以变为现实!

153、战前准备

   丹阳宫。

    这座昔日内宫第一人丁贵妃曾居住的宫殿,富丽依旧,堂皇依旧,却是物是人非,如今已成为新任贵妃顾常乐的居所。

    与之相对应的,淑妃傅月环住的则是前尹淑妃现尹太妃居住过的春华宫。

    丁贵妃不得善终,尹淑妃却能陪伴太上皇左右,且有女傍身。这两相对比,不免有人联想到顾常乐和傅月环身上。

    红璃曾向顾常乐建议,是不是换一个宫殿,怕丹阳宫有点晦气。常乐却不以为意。

    她既然已经决定做千古一后,就需要比丁贵妃更强势。

    丁贵妃的不得善终,是因为她背叛了皇帝背叛了丈夫,常乐不一样,她不会让自己犯下这样的大错。

    从东宫搬到丹阳宫已经有一个多月,气候也逐渐变暖,屋子里已经不再烧地龙,大家也都已经换脱掉厚重的冬衣,换上了颜色鲜亮的春衫。

    常乐正倚在贵妃榻上,翻看手中的账簿,旁边小几上还有厚厚的两本账册放着。

    喜鹊坐在一边,膝上摊着一本册子,正在按照常乐所说进行记录。

    小铃铛洗了几个果子,拿在手里,一面咬着吃一面走过来探头探脑地瞧,不一会儿便道:“瞧得我眼都花了。”

    喜鹊便好笑地瞥她一眼:“瞧不懂就只管吃你的。”

    小铃铛嘟嘴。

    常乐懒洋洋地看她们一眼,只是一笑,也不说什么。

    掌六宫权,打理内宫所有事宜,一个月下来,常乐身上已经培养出了上位者的气质。

    主仆几个正说着,红璃和童小言步履匆匆地走了进来。

    “奴才见过娘娘。”

    常乐诧异地抬头道:“这个时辰。皇上正在上朝,你怎么过来了?”

    赵容毅上朝,童小言作为大庆宫主管,皇帝身边第一心腹,此时正应该在太极宫伺候才是,难怪常乐奇怪。

    童小言道:“奴才正是奉了皇上的命令,请娘娘前往太极宫一行。”

    “什么?”常乐更加诧异了,连红璃等人也觉得奇怪。

    太极宫一贯是天子处理政务的所在,虽然没有命令禁止内妃入内,但是为了避讳。内妃一般都是不会去太极宫的,童小言却说是赵容毅让她过去。

    “是出了什么事?”常乐有些猜测。

    童小言点头道:“是出了些事,娘娘还是快过去吧。”

    他脸上一点笑容也没有。显然这件事情还是比较严重比较严肃的。

    常乐略一沉吟,便下了决定,先对喜鹊道:“你把账簿誊清后,便将各宫各处的月例发放下去。红璃、铃铛,咱们走。”

    红璃和小铃铛忙应了一声。常乐身上穿的衣裳也不用换,主仆几个就这么跟着童小言出了丹阳宫。

    宫门外居然早已经停了一台肩舆,这也是童小言准备的,常乐上了肩舆,一行人匆匆往太极宫而去。

    春暖花开,傅月环虽然连日来心情烦闷。却也在银心和金珠的劝说下,出来赏花散心。银心和金珠怕人太多反而嘈杂,便屏退了其他宫女太监。只她们两人跟着。主仆三个正从御花园出来,想要回春华宫去,正巧便看见了前方甬道处,常乐所乘的肩舆快速过去。

    “那不是贵妃娘娘?”

    眼尖的银心第一个说道。

    金珠微微蹙眉道:“那个方向,是去太极宫?皇上这会儿正在上朝吧。贵妃娘娘去那里做什么?”

    两个丫头都看向傅月环。

    傅月环眼睛微微眯起,原本圆润的脸蛋近日消瘦了许多。连下巴都变尖了。

    “去看看。”

    她微启红唇,吐出三个字。

    三人便跟在常乐一行人后面,也往太极宫而去。

    **********************

    太极宫,太极殿。

    高高的龙椅上,赵容毅一身黑色帝王服,坐姿却并不很端正,而是用一只胳膊支着引枕,有点歪歪的,以一个比较放松的姿势坐着。

    已经议过一些朝政,朝臣们的站姿也都不是很整齐。

    正对着龙椅方向的丹墀上,正站着一个朝臣,正在口沫横飞振振有词:

    “皇上虽然还年轻,却也应早早重视起家庙社稷皇嗣后代,内宫如此空虚,实乃历朝之最。为皇室开枝散叶故,也为安定人心,皇上理应择选端庄慧丽之女,及早充实内宫。”

    这些话看来已经不是第一次听了,赵容毅脸上的神情并没有很郑重对待。

    “张爱卿的好意,朕都明白。但众卿应记得,历史上每多女色误国,又有内宫祸乱,即便太上皇英明胜尧舜,也一连发生了两次内宫之祸,甚至差点颠覆朝纲。这前后两次的大祸,众卿之中大多数人都是亲身经历过的,应该知道内宫人数过盛的恶果。朕每每思悟,无非是内宫人数过多,不患寡而患不均,人心不足所致。以史为鉴,未免女色祸国,朕决意削减内宫,除已有的顾氏、傅氏两位妃嫔,不再纳女入宫。”

    常乐进入太极殿的时候,正好就听到了赵容毅这番话。

    龙椅背后是一座巨大的九龙戏珠的屏风,屏风后面是一间宽大的房间,乃是上朝之前,皇帝更衣休息准备的地方,有两道不醒目的小门可以进入太极殿。

    童小言请常乐进入之后,便安排她在九龙屏风背后的墙壁后面听着。

    太极殿的建筑是能工巧匠设计,人在里面说话,声音可以传播到每个角落,保障殿内人都能够听清,因此即便常乐隔着一道屏风和一道墙壁,也还能听见太极殿内的声音。

    赵容毅话音一落,顿时如同打翻了马蜂窝,整个太极殿内斗嗡嗡嗡嗡起来。

    “这怎么可以,内宫空虚,势必要皇嗣单薄。”

    “皇上不可,本朝内宫如此单薄。已是不体面,若就此不再扩充,皇家颜面何在。”

    “天子无家事,皇上不可一意孤行,须知安内亦是君王德政要求之一。”

    如此这般,这般如此。

    朝臣们多数都不同意赵容毅的决定,纷纷出言反对。

    常乐在后面听得清楚,脸上平静得不见一丝涟漪。她早就料到会有这样的反对之声。

    “童小言过来。”

    她轻声道。

    童小言便过来,道:“娘娘有吩咐?”

    他们俩是旧相识,虽然一个成了主子一个仍旧是奴才。但常乐平易近人,彼此仍保持着足够的信任和情谊,童小言在她面前。像朋友更胜过像奴才。

    常乐随手指了指外面,道:“你可知道,这些大臣之中,哪几位是有女儿的?”

    童小言眼神微微一闪,迅疾便明白了常乐的意思。能够成为新帝的心腹。自然不会是蠢笨之人。

    当下,他便为常乐一一介绍起来。

    “新任礼部侍郎,家中一女,年方二八,听说极为美貌端庄。”

    “工部侍郎,有一幼妹。生的窈窕多姿。”

    “林将军家中也有两女,也是貌美如花,据说还是双胞胎。容貌秉性都一般无二,是京城极为耀眼的一对姐妹花。”

    “啊,还有梁大人,王大人,丁将军……”

    童小言如数家珍。一一说出这些家里有待嫁女的大臣的名字和身份,末了微笑道:“说来也巧。这会儿反对声最大的也正是这几位大人。”

    常乐看他一眼,会心一笑,随即摆摆手。

    “行啦,太极殿是前朝议政之所,本宫乃是内妃,不宜久留,等皇上下朝,你跟皇上说本宫来过就是。”

    童小言应道:“是。”

    常乐也不再多说什么,带着红璃等人便离去。

    童小言目送她们一行人出去,再听前面大臣们潮水一般的反对声,便不再如此前一般觉得严重了。

    这些大臣们,懂得什么,皇上和贵妃娘娘早就有默契了!

    “娘娘,咱们怎么办?”

    隐没于太极殿配殿一隅,银心向傅月环发出了询问。

    这些大臣真是太可恶了,皇上一个月来来不了淑妃娘娘这一次,他们居然还撺掇着什么选秀充实内宫。现在只有一个顾常乐,淑妃娘娘尚且如此受冷落,再多几个女人,皇上岂不要把淑妃娘娘扔到脑后去。

    可是另一方面,银心和金珠又觉得,也许内宫多几个女人,也能打击打击顾贵妃的气焰呢。男人总归是喜新厌旧的,有新人分走贵妃的恩宠,总归也是大快人心的一件事。

    傅月环微微皱着眉头,也正在思索。

    朝臣们请议充实内宫,她其实也有所心理准备,毕竟这是历届皇帝登基之后都会做的一件事。她的心思,正如银心和金珠猜测的一般,反感期待交杂。

    她得好好想想,也许这也是她的一个机会。

    而相比于傅月环的犹豫不决,常乐却是干脆利落就有了决断。

    一回到丹阳宫,她便一连发出了几道指令。

    第一,是让小铃铛准备出行事宜,她要出宫前往清平山,看望太皇太后和太上皇。

    第二,是让红璃策划一个官员内眷的名单,名单的要求有如此这般的几项。

    第三,是让喜鹊整理一份账簿,账簿的要求也是如此这般的几点。

    第四,是传话尚宫局和尚仪局,将大庸开国太祖皇帝立下的一部《大庸律典》搬到丹阳宫,贵妃娘娘有大用。

    发布完这些命令,常乐像个浑身都燃烧着斗志的拳击手一样,将紧握的右拳砸在左手手心上。

    困难和阻碍都已经出现,这次的敌人是整个官员集团,这个集团的强大是怎样高估都不为过的,连皇帝有时候都不得不屈服于这个集团的意志。所以,想要说服他们,她就必须做好各方面的万全准备。

    要做内宫独一人,就必须堂堂正正,既然要战,就毕其功于一役,让所有人都心服口服!

154、清平山之行

  庸京城最近又多了一个新鲜话题。

    皇上居然不肯选秀纳妃,只保持现在两个妃嫔的内宫编制。皇帝自己不想要多多的女人,大臣们却不肯答应,搬出各种理由,非要皇帝广纳美女不可。

    然后不仅大臣们不肯,连宗室勋贵们也都加入到反对的行列中来。

    天子脚下,首善之都,庸京城的百姓历来是离皇室和朝堂最近的,比起地方上百姓对皇权和官员的敬畏,庸京人民显然要见多识广宠辱不惊得多。这些天,街头巷尾,茶余饭后,人们谈论的都是关于这件事。

    有说皇帝不会享福的。

    有说大臣们多管闲事的。

    也有猜测宫里的两位娘娘是不是国色天香到惨绝人寰,将皇上迷得五迷三道,竟不想纳别的女人的。

    当然还有更多的流言,是说贵妃娘娘狐媚惑主,不肯让皇帝纳妃。这种论调是最有市场的,尤其庸京城中的宗室勋贵,对这一点最为认同,只差明着骂顾常乐是红颜祸水了。

    只是却不知,为什么倒没人提起另一位淑妃娘娘。

    大庸的婚姻制度,并没有限定一个男人只能娶一个女人,当然也更没有提倡男人娶妻纳妾多多益善。事实上,户婚律上面明文规定,一夫只能一妻。正如中国古时历朝历代的律法一样,对于正妻其实都是有规定的,所谓三妻四妾,其实有两妻并不是正室,而是侧室或者平妻,平妻虽然受法律保护,但地位跟正妻是不能相提并论的。

    从古到今,论到“妻”,历朝历代都是一夫一妻制。

    至于妾。那就没有限制数目了。

    一般来说,大户人家的男子,总是会有一些妾室的,连同正妻在内,两三个算正常,四五个算富裕,七八个的倒是已经算比较多了。

    而人们印象中,似乎皇帝就应该比普通男人拥有更加多的女人。

    新皇帝却对拥有两个女人就满足了,这自然让人好奇。

    不过百姓们对于官员请议天子广纳后宫,却并没有一致的态度。赞同和否定的都有。本来么,皇帝讨几个老婆,跟普通老百姓一文钱关系也没有。

    但是流言随风转换。渐渐的,所有的舆论都开始指向了丹阳宫中的贵妃顾常乐。似乎人人都认定,就是顾贵妃给皇帝灌了迷魂汤,想要专宠六宫,才会让皇帝说出不再纳妃的大不违决定。

    丹阳宫未曾辟谣。

    春华宫也保持沉默。

    有心人已然感觉到。一场风暴,似乎正在酝酿之中。

    满城纷扰之中,某日清晨,一驾华丽马车从皇宫中驰出,在御林军护送之下,前往清平山皇家别墅。

    时值暮春。惠风和畅,山中比城里又要清凉些,但空气清新、山花馥郁。沁人心脾。

    从城里出来虽然路途并不遥远,但也坐了一个多时辰的马车,进了皇家别墅,在红璃、喜鹊、小铃铛等人搀扶下,下了马车贵妃顾常乐还是忍不住深深地呼吸了一口这清新的空气。

    正迎上来的绿珠青梅。便笑道:“娘娘还是这个性子没改。”

    太皇太后身边的紫玉嫁了人,红璃又给了常乐。也没增加人手,只提拔了绿珠和青梅,各顶了紫玉和红璃的缺,今日常乐是以探望太皇太后和太上皇的名义来的,便是绿珠和青梅带人来迎接。

    先安排了贵妃及仪仗随从们的休憩之所,稍事休息更衣,然后绿珠青梅才带着常乐等人前去拜见太皇太后和太上皇。

    今日天气好,太皇太后和太上皇都在园子里,园子里引山泉活水灌了一个池塘,穿着宽袖棉布单衫的太上皇赵晟正在悠闲地垂钓,旁边顾太平正在淋杯泡茶,十来个精致的小茶盅放在木制的荷叶型茶盘上,简单又清雅。

    太皇太后就在几步远的亭子里,看着紫佩领着小宫女们糊风筝。

    常乐带着人到了之后,给太皇太后和太上皇分别请安,然后才道:“太皇太后和太上皇这日子过得,跟神仙一般逍遥,真叫人羡慕。”

    太皇太后笑道:“这可是言不由衷了,要嫁太子的是你,要做贵妃的也是你,如今有什么劳累辛苦的,也是你自找。”

    青梅搬了个木制圆凳过来,常乐坐了,依偎在太皇太后身边道:“是呀是呀,我就是太辛苦劳累了,所以才来太皇太后这里讨个清闲。”

    太皇太后指指她,摇头笑而不语。

    这时,太上皇赵晟终于钓了一条鱼上来,顾太平带着小太监们忙乱地将鱼收入鱼篓,吩咐人拿去厨房,做今天午膳的材料。

    洗了手的赵晟这才过来也坐了,对常乐道:“这几日满城议论纷纷,都说你要做六宫专宠,是个狐媚子。你不躲在深宫里反省自己,还敢大摇大摆地跑出来。”

    太皇太后和太上皇都是看着常乐进宫、成熟、嫁人的,与其说主仆,不如说长辈和晚辈,感情比起秦国公府那些正经的家人还要深厚。

    常乐便一副委屈的样子道:“连太上皇都听说了流言,那我可真是跳进黄河也洗不清了。明明宫里面有两位嫔妃,凭什么就说我一个人狐媚惑主。”她有点像是诉苦,又有点像是玩笑话。

    太皇太后和太上皇却一起沉默下来。

    两位都是久经世故之人,怎么没看出这些流言之中的猫腻。

    半晌,太上皇赵晟才叹息了一声,缓缓说道:“傅腾的女儿,我原看着是个极为贤良淑德,又痴情忠贞的,不料也如此有心机。”

    太皇太后摇头道:“谁叫你那好儿子太偏心,独宠一人,自然难免让别人心生怨隙。”

    常乐知道独宠说的是她,不由脸上微微一红。

    “你今天来,不是专门来看我们这两个老头老太婆的吧。是不是朝臣们都请议充实后宫,你这丫头坐不住了?”

    太皇太后却不打算放过常乐,直接就点破她此行的目的。

    赵晟立刻不悦道:“独宠一人非内妃之福。常乐你可知,历朝历代,凡帝王专宠一人,或是祸起萧墙,或是宠妃不得善终,此乃帝王之家的大忌!”

    话说到这里,气氛变陡然凝重起来了。

    顾太平既有眼色地冲亭子内的宫人们看去,除他本人和太皇太后身边的紫佩,还有常乐身边的红璃外,其余人等都默默地退了出去。

    常乐坐直了身体。正色道:“太上皇之意,臣妾自然明白。然臣妾今日之行,并非为了自己开脱。而是代表皇上,对太上皇和太皇太后提一个请求。皇上有感于历朝历代一旦内宫人数众多,便会宫斗不止,每每牵累无辜人命;内宫妃嫔各争恩宠,又会延伸到皇子身上。除开国之君,每朝每代都会有皇子争储,将朝堂内宫全部牵连进去,兄弟阋墙,朝堂动荡,本就是历代帝王最不愿看见的惨剧。”

    她面向赵晟。诚恳道:“太上皇亲身经历,两次内宫祸乱,林昭仪之假孕。丁贵妃之谋逆,不都是因为人心不足之故?靳王安王内通宠妃、外连朝臣,不正是因为争储之故?因为这两场大祸,多少人人头落地,太上皇深受其害。若非接连遭受打击,又怎会早早便禅位于皇帝。岂非正是心灰意冷之故?太皇太后虽不必理会前朝,却也因深爱太上皇,母子同心,同样被这两场祸事连累,以致身体大亏。

    “两位老人家都是亲眼见证过这些的,皇上想控制内宫人数,正是未雨绸缪防微杜渐之举。臣妾虽有私心,却绝不会做误国害民的红颜祸水,否则便叫臣妾遭天诛地灭。臣妾所做,不过是跟皇上同心同德,共同进退。今日肺腑之言,请太上皇和太皇太后谅解皇上一片拳拳之心,为皇室后代计,为江山社稷计,一言可定乾坤,臣妾拜求太上皇金言!”

    常乐双膝跪倒在坚硬的石板地面上,五体投地匍匐跪求。

    这长长的一番话,将内宫之祸揭露得鲜血淋漓,太皇太后和太上皇本来就是亲身经历过的,回想起当时种种,更是悚然变色。

    亭中气氛凝重得能压垮人的脊背。

    顾太平、紫佩、红璃三人,恨不得将头都埋进胸膛之中,眼观鼻鼻观心,不敢发出一丝的声响。

    良久。

    赵晟才发出长长的一声叹息:“唉……”

    “罢了,江山是子孙的,我连皇位都已经交给他,还哪里用得着管他妻妾之事。罢了罢了,你今日所言,虽不乏私心,却也句句都直指人心。曦儿是有大魄力之人,敢为历朝帝王不敢为之事,朕不如他多矣。”

    常乐虽然仍旧匍匐着,心中却已经大喜。

    太上皇这话,虽然听着落寞,却显然已经同意了赵容毅不纳妃嫔的决心了。

    太皇太后忍不住道:“可是曦儿只有两位妃嫔,岂不怕皇嗣单薄?”

    常乐抬起头,默默地看着赵晟。

    赵晟顿时老脸一沉,哼了一声。

    太皇太后立刻就明白了。

    赵晟做皇帝的时候,内宫连同皇后在内共有九位嫔妃,在大庸历朝皇帝内宫之中,虽不是最多,却也绝不少了。可是,赵晟到了五十岁,还不是一个儿子也没生出来。

    常乐那目光的意思,就是人多跟皇嗣多少,没有绝对关系。

    太皇太后不由觉得好笑,却也叹气道:“好好,哀家也是老糊涂了,连太上皇都不管你们,哀家又何必多管闲事。”

    常乐脸上喜色更浓。

    赵晟没好气道:“只是一点,曦儿若是皇嗣单薄,孤也绝不会坐视不理,到时候该纳妃还得纳妃,皇帝不能重蹈孤的覆辙!”

    他语气虽然严肃,常乐却知道,今天之行,已经圆满完成任务。

    只要太上皇和太皇太后发话,首要一条,庸京城中的宗室们便不会再说什么,赵容毅便少了一大份压力。

    至于那些大臣们,常乐早已做足了各项准备。

    她有信心,打赢这场战。

155、傅腾的劝告

   清平山一行,常乐成功地说服了太上皇赵晟和太皇太后,这两位一表态,宗室勋贵们的反对已然不足为虑。

    接下来,她要解决的是官员们的态度。

    历来官员才是最能左右朝堂决定和社会舆论的人。

    回到宫里,未等屁股坐热,常乐便问道:“本宫让你们下的帖子,都发出去了么?”

    这事儿是红璃负责的,便答道:“都已经按名单发出去了。”

    常乐点头:“好,你们且准备起来,明日本宫要群邀京中诰命夫人,游园赏花。”

    “是。”

    红璃、喜鹊和小铃铛都应了,心中隐隐然有些兴奋。

    咱们的顾贵妃行动起来当真是雷厉风行,今日才刚刚说服了太上皇和太皇太后,紧接着就又要进行下一步动作。

    丹阳宫中动作频仍,又未曾遮掩,自然别人都看在眼里,春华宫中的傅月环正在思考她这些动作的意义。

    “娘娘,丹阳宫这几日好生忙碌,贵妃刚从清平山回来,这会儿据说又下了帖子,邀请了许多诰命夫人进宫来游园赏花,您说她这是要做什么?”银心很是疑惑地问道。

    傅月环倚在榻上,面无表情。

    她的身形愈发消瘦,圆润的下巴早已变得尖尖的,跟银心的几乎要有得一比,眼神之中也比往日多了一份隐晦的偏执。

    “京中流言越来越盛,她自然要坐不住的。”她语气淡淡,显得有些冷酷。

    说到流言,银心便有些兴奋,道:“到底娘娘的法子好,那日朝臣们不过是请议扩充内宫,被娘娘巧手一安排。竟演变成了攻击贵妃专宠、狐媚惑主。哼,顾贵妃这般嚣张,如今也该常常众口铄金的滋味!”

    傅月环对常乐的怨恨越来越多,当她的心意一而再地被赵容毅拒绝,多年来的爱意也逐渐变质,如今的她只是一味地想要那个位子,那个赵容毅身边的位子。她等了这么多年,爱了这么多年,不是为了一桩无感情的婚姻,更不是为了做宫里的一个摆设。

    得不到感情。她就要得到地位!

    那日太极殿中群臣请以扩充内宫,她就知道自己的机会来了。只要给顾常乐扣上一个狐媚惑主的帽子,群议汹涌。就算不能影响赵容毅对顾常乐的感情,也必定会影响顾常乐的名声。

    傅月环知道顾常乐有妄图中宫的野心,她就是要毁掉她的期望。

    她已经有了赵容毅的感情,不应该拥有更多!

    所以,那日之后。傅月环便暗中联络了傅家的世交朋友。傅家到底也是京中土生土长,此前傅腾只是一个御林军统领,这个职位虽然听着并不是很显赫,却是天子近军,而到了傅腾投入赵容毅阵营,立下清剿逆党的功劳。与傅家交好的人就更多了。傅家,虽不比秦国公府地位崇高,在京中却也有一张庞大的人脉关系网。

    傅月环跟顾常乐不同。她从小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