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农女倾城-第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晓儿见了他们抢着箩筐要捞鱼觉得好笑便提醒道:“用这鱼饵钓鱼,应该也很快能钓上。”
几人才停手,又去拿鱼竿换鱼饵,不过钓鱼需要点技术,不然鱼吃完鱼饵也是会跑掉的。绝对没有用箩筐捞来得刺激。然后刘志文果断地跑回家拿箩筐去了。终于一人一个箩筐,玩得不亦乐乎。
景灏和黎哲伟一见鱼来便高兴得跳起来:“来了,来了,哈哈,这些笨鱼!实在太笨了!”
晓儿满头黑线。鱼什么时候笨了,是我的鱼饵好,好不好!
晓儿和刘静姝负责在岸上将鱼捡到木桶里,志文和志武也是有才的,将家里的大浴桶搬来装鱼了,沈承耀也被吸引了过来,河边也来了很多小孩,见到这情况也回家弄鱼饵,拿箩筐。
晓儿在捡鱼的时候,顺便将一些小鱼小虾放进空间,还捡了一些河蚌放进空间,准备养珍珠。河蚌大部分都能在体内自然形成珍珠的。要是有珍珠蚌就更好了,产得更多。
“我第一次捞到这么多鱼,晓儿你真的太厉害了,这样的办法都想得到。”
“我也是第一次捞,以前听人说过,没想到真的行。不过鱼饵的制作讲究比例,我也是碰巧做成了。下次不知道做不做得出来。听说很难做的,很多人用同样的材料来做,硬是没吸引鱼来。有人也做出来一次,就没下次”晓儿得卖力将这鱼饵洗黑,不然以后人人过来找她要鱼饵,她就完了。
“可不是嘛,你看河里那些红了眼的人,在那里等了半天,硬是没一条鱼进他们的筐。”刘静姝很不厚道的笑道。
“咱们将那些小点的鱼放回河里吧,等长大了再捞。”晓儿边说边将小的鱼虾蟹丢回河里。
听到下次再捞,刘静姝也忙将小鱼小虾丢回去:“你们快点长大啊,过些日子才给你们好吃的,吃饱了然后再让我吃你们。
晓儿听到这话笑得肚子痛。
终于没有鱼再游进箩筐里,几个男孩才意犹未尽的收起箩筐,回到岸上。
“实在太好玩了,姐姐,你再去做点鱼饵出来,我还想捞。”景灏觉得还没玩够,便拉着晓儿的衣袖求道。
“回家咱们再捞吧,你看这都捞了一大木桶了。咱们回姥娘家去,让娘给咱们熬鱼汤喝。”
“晓儿,你得给我做点鱼饵,我拿回家,大显身手,得让他们长长见识。”黎哲伟一点都没有刚认识的自觉,很自然地开口要鱼饵。
晓儿想也没想便答应了:“行,我呆会儿再做点,你们都拿点回去吧。”她得当着他们的面做一些加了空间水的和一些没加空间水的鱼饵。这样才能证明鱼饵也不是次次都能做成功的。
沈子轩和黎哲伟是来探望夫子的,本来就打算走,只是见到景睿他们在河边钓鱼,才走过去打招呼的,也没曾想会玩了一个上午。
志文,志武俩兄弟和他们捞了一下午鱼,也是熟悉了,便盛情邀请他们去家里吃饭,沈承耀也说:“晓儿姥娘一家都是和善,随和又好客的,子轩和这位公子便去吃个便饭吧,你们回到县里也是要吃饭啊,吃过饭你们再回县里也是一样的。”
沈子轩虽然觉得有点打扰,但再推迟也是有点不好看了,便答应了。而黎哲伟本就是个大家公子,走到哪里多是众人捧着的,根本就没有打扰人的自觉。许多人家就是请他,他也不去。
但他觉得他们很真诚,没有讨好,没有算计,也没有小心翼翼和阿谀奉承,就像他就是一个普通的人,一起捞鱼,照样和他抢鱼饵,抢好的位置下箩筐,很真心,很实意,所以他愿意交往,虽然也只是一群孩子,但明显比一般同年孩子要懂事,能干。
第二十章 鱼宴 对眼?
沈承耀和沈子轩,黎哲伟三人将一大木桶鱼抬上牛车,这牛车还是刘志文和刘志武回家拿浴桶和箩筐时推过来的。沈承耀推着牛车回刘家,一大桶鱼,在木桶里跳来跳去,弄出不小水珠,阳光下,水珠闪着七彩光芒,白色的鱼鳞银光泛泛,简直亮瞎村民的眼。
回到刘家,这么一大桶鱼,也是将家里的几个女人弄得目瞪口呆的。
谭氏呢喃了一句:“原来河里有这么多鱼?平时弄一条半条上来都难,今天它们是集体自杀吗?”
“噗!”黎哲伟笑喷,见其他人都看向他,忙整理神态:“抱歉,一时没忍住,这位夫人说话,实在风趣,我也是情不自禁。”
晓儿也才知道,原来刘静姝是遗传了谭氏。
晓儿的舅舅今天不在家,在县里的木材铺干活。家里都是女眷,沈承耀便负责招待沈子轩和黎哲伟两人。
刘氏和刘林氏,都去厨房忙活了,谭氏抱着小妹。有客人来,肯定得加菜的,晓儿和刘静姝也去厨房帮忙,她让刘氏熬了个鱼汤和做一个白芍河虾,然后她自己则将鱼肉片成薄薄的一片,做了个酸菜鱼,蒸了个双色鱼头,做了一个跳水鱼,还做了一盘红烧白鳝。再加上之前刘氏她们做好的香菇炒鸡,蒜薹炒腊肉,蒜蓉油麦菜和韭菜炒蛋,刚好十个菜,分开两桌坐,桌上鱼类的菜都被吃个精光。
“晓儿,你的厨艺真是不得了,连舅娘都有点惭愧了。”吃过晓儿做的菜,她都嫌弃自己做的了。
“舅娘做的菜也很好吃啊,只是这鱼是自己抓的,大家才觉得更好吃,是有感情分在里面的。”晓儿是觉得谭氏做菜挺好吃的,而她的菜她有用空间水作弊,当然不同层次。
感情分这个词虽然听着新鲜,但大家都听明白,也觉得有其中的原因在。
“子轩,下次沐休,我跟你回家,你去晓儿家吃饭吧!晓儿你记得下厨招待我们啊,哲伟哥给你带好吃的。”
“好啊,你有什么好吃的?”晓儿爽快地答应了,黎哲伟虽然一看就知道是大家族出来的公子哥儿,但一点架子都没有,为人挺随和的,她也乐于交往,朋友多了路好走。
“黎公子来就是,不用带什么的。”沈承耀瞪了一见晓儿。
“三叔,我是子轩的同窗,你叫我哲伟就可以了,黎公子太生疏了。”黎哲伟觉得自己绝对得和沈家搞好关系啊,那丫头做的菜太合他胃口了,他饿太久了。他的嘴叼,很挑吃,平常都是吃一点不饿就算了,今天那些菜,他居然吃了还想吃,简直久旱逢甘露啊。
沈承耀觉得黎哲伟有点热情过度的,但也点了点头。
吃过饭,刘静姝又拉着晓儿去摘枣子吃,今年的枣子长得特别好,又大又甜。
“晓儿,你在树下接果子,我上树摘。”话落三两下便爬到树上去了,显然是经常干这事的。
“晓儿接着。”晓儿看她丢下一只枣子,伸手去接。
见晓儿接住了还赞道:“晓儿真厉害!继续啦”然后一边摘一边丢,晓儿都接住了。刘静姝见晓儿居然全部接住了,惊讶万分,便丢得更卖力了,两人便玩起了你丢我接的游戏。
黎哲伟出来的时候,便见到一个穿着粉红色粗布衣裳的女子,宛如精灵般在树上跳来跳去,调皮地逗弄着树下的小女孩,银铃般的笑声直接笑到他心底,他觉得自己的心跳快了很多。
“好啦,表姐,够了,已经摘了很多了。”晓儿接到有点累了,忙打断某人的不亦乐乎。
刘静姝本来想继续摘多点的,但看到树下多了个人,也不好意思再呆在树上,便从树顶往下爬,爬到一半便直接往下跳。
黎哲伟一直望着刘静姝,见她往下跳,吓得心都要跳出来,想也没想便跑过去,伸出手,将她接住了。
刘静姝一直都是这样从树上下来的,从未想过有一天会有人接住自己,一时呆呆的呆在某人怀里望着对方反应不过来。
黎哲伟看着怀里吓傻了的女子,心里不禁庆幸:幸好自己离她只有两步远。想到她刚才居然做这么危险的动作,不禁责备道:“下次万万不可再做这么危险的事情了,万一摔着了怎么办!”
晓儿听了这话,皱了皱眉头,这话怎么听起来有点宠溺和心疼?看了一眼黎哲伟的表情,那眼神柔得可以出水了,得,有奸情!
听到他的话,刘静姝也反应过来自己还在他怀里,忙挣扎着离开他怀抱,脸红得像苹果,低着头说了一句:“多谢公子相救。”便红着脸跑进屋里了。
晓儿看着自己表姐的样子,挑了挑眉,两人这是看对眼了?
其他人也走了出来,见刘静姝红着脸跑进去,志文便问:“姐姐怎么了?脸这么红?”
“没事,太阳晒的吧,她在树上摘了半天枣子。这枣子很甜,我去洗一下给你们吃。”晓儿帮两人掩饰过来,毕竟这古代女子的名节可是很重要的,被男子碰一下手指头都是大事,更何况被抱在怀里。而这两人身份太悬殊,估计难收成正果。
晓儿清洗干净一碟子枣子拿出来放在石桌上,枣子树下,刚好有张石桌和几张石椅用来乘凉时坐的。景睿,景灏,志文和志武四人,一直追问着两人学院里的事情,两人也有耐心地回答。
晓儿放下枣子:“你们尝尝,我去弄点鱼饵。”
几人听了也不再说了,都想看看鱼饵是怎样做出来的。
“晓儿你需要什么,我去准备。”刘志武积极地道。
“那你帮我拿点米糠,麦麸和面粉吧,我去拿点水。”晓儿当着他们的面,拿着个空碗去天井的水缸里装了碗水,然后又微微侧身挡住了其他人的视线将空间里准备好的那碗水和这碗快速调换过来。
晓儿拿了一碗空间水过来,然后将半碗米糠,半碗麦麸,半碗面粉拌匀,再倒入水搅拌。
“晓儿,只做这么一点不够分啊。”黎哲伟见晓儿只做那么一小团鱼饵不满了,这么一点就他自己全要了都觉得少。
“是啊,晓儿,再多做点吧。”志武也觉得少了,他每样东西都拿了两碗过来的。
“那你再装碗水过来啦,不过我觉得够啦,如果这鱼饵做成功了,一小团就可以吸引到很多鱼了,不成功做更多也是浪费啊。”
“那更要做多点,万一这回做的不成功怎么办?要不多做两次?还有晓儿你是不是忘记什么东西了。”黎哲伟见这么简单就将鱼饵做出来,都有点怀疑了晓儿是不是少放了些东西了。
“没有,这鱼饵就这些东西就行了,重点是混合的比例和搅和的力道,这两点要把握得分毫不差,才能将这些东西的味道融合在一起变成鱼都喜欢的味道。”晓儿忽悠道。
应大家要求,晓儿又做了两碗,然后沈子轩,黎哲伟和志文志武两兄弟将三碗鱼饵平均分了三份。几人拿着三袋不同的鱼饵,都当成宝贝了。
午时已过,沈承耀说要回家,小妹还小,走夜路不好。沈子轩和黎哲伟也得回学院去。
谭氏将刚刚摘的枣子分了三份,让他们带走,本来还想给他们一些鱼带走的,但大家都不要,说有鱼饵,回去可以捞,才作罢。
黎哲伟拿到枣子,想当那粉色的身影在树上的样子,不禁将那一布袋枣子抓得更紧了。
晓儿偷偷往木桶里加了不少空间水,那些鱼应该能养一段时间,她对谭氏说:“舅娘,鱼明天让舅舅拿去县里卖了就行了,我看它们现在还这么生猛,明天应该还能活。卖不完的,就用盐腌了,晒鱼干好了。”
谭氏答应了一声,一行人便各自离开了。
第二十一章 赶集
刚刚分家,很多生活用品都不齐全,而镇上逢四和十的日子便是集日,这是小集;大集是在县里的,逢二和八日是大集。
今天是十月初八,正好是大集,沈承耀一早就套好牛车,带上三个强烈要求一起去赶集的小不点往县里去。现在天还没大亮,十月早晨的天气已经很凉了,大概是这个年代没有污染,没有温室效应,所以晓儿觉得这时候的天气要比前世同样时候的天气冻多了。
三小孩坐在牛车上,都穿着旧得发白的棉袄,冻得瑟瑟发抖。晓儿决定呆会儿说什么也得买新布,做件羽绒服。
刘氏忙拿出一条棉被,将三人裹住:“不让你们去,偏偏要去,将被子裹好,别着凉了,到了县里要跟紧你爹,别到处乱跑,走丢了,被拐子抱走就见不到爹娘了。”
“娘,我们知道了,你快回屋里吧,外面太冷了,我会看好弟弟和妹妹的。”景睿拉紧被子的两角,催刘氏回屋。
“孩子他娘,放心吧,我们出发了。”沈承耀甩了甩牛鞭,牛车便缓缓前行了。
到了县城,天已经大亮。城门口已经有很多人排队进城了。沈承耀交了二文钱直接驾着牛车进城。不驾牛车进城是不用交钱的,但一样要交一文钱将牛和牛车放在保管处保管。今天他们买的东西多,晓儿又说坐在牛车上裹着被子没那么冷,沈承耀才驾着牛车进城。
他们先去了铁铺,他打算多买两套农具,分家时只分了两套,但现在景睿和晓儿都能帮忙干活了,便多买两套给他们用。又在铁铺买了两把菜刀,一把柴刀,一把斧头。铁铺也是有铁锅卖的,还比杂货铺便宜,晓儿觉得家里应该多买一个大铁锅,专门用来烧水洗澡的,用炒过菜的锅烧水,水里总是有一层油,这洗澡不就等于没洗,洗完还满身油。
沈承耀被晓儿缠得没办法,便买了,200文,想想便心痛。
在铁铺买完了东西,又去杂货铺买些碗碗碟碟之类的东西。在杂货铺门口,沈承耀让三个孩子先在铺子里挑些碗,他得将家里新收的粮食拿去磨坊里磨。
晓儿看了一下杂货铺的碗,指着一种质量中等的碗问:“掌柜伯伯,这碗怎么卖?”
掌柜并没有因为进来的是三个孩子就懒得打理,也热情地招呼:“小妹妹是想买碗吗?这碗三文一个”。
“三文太贵了,买多一点可以便宜点吗?”
“买得多的话,可以两文半一个,我家这碗的质量很好而且隔热。两文半,我都是成本价卖了。”掌柜的一副为难的样子,仿佛小了半文就割了他一块肉一样。
晓儿才不相信他呢:“掌柜的,两文半这不等于没便宜,两文吧。”
“两文不行,两文这种碗就行。”掌柜指了指旁边另一排碗。
“那两文半,再送我十个勺子?”
这掌柜的想,勺子两文钱三个,十个也只是四五文左右,拿货更便宜,便答应了。
晓儿见掌柜的答应得爽快,觉得这碗两文半一个肯定还是贵了,便指了指旁边的竹筷:“掌柜伯伯,你这筷子都是竹子做的,也不值几个钱,也送我两扎吧。”一扎筷子有10双。
筷子一扎要三文钱,两扎便六文了,这下掌柜的不答应了。
“这筷子一扎要卖文钱。不能再送了。”
“两扎才六文啊,我买这么多碗,你都不送,我到别家去买,你就亏了。”
掌柜的见一个小孩砍起价来还煞有其事的,碗卖得多,每个就能挣1文半就答应了。而且在县里竹筷并不好卖。
晓儿沿着店铺走了一圈,发现还有种子卖:“掌柜伯伯,你们这里有什么种子啊?”
掌柜走了过来,介绍了一些种子,都是些常见的蔬菜种子,自己家里也有留种。掌柜的见晓儿没有兴趣,便指了指另一排架子上放的种子:“那些是从海外带回来的种子,我家东家有船出海,今年新带回来的种子,这两年开放海外通商,很多种子流入来,虽然成功种植了不少,像番薯,玉米,不过依然很多人不敢种,有些人种了也不知道怎样吃,怎样用。而且价格又贵,所以并不好卖,不过这些东西很多大家族都有试着种植。”
晓儿从原主的记忆里知道自己现在所站的土地属于一个叫闵泽国的国家,根据原主所知道的微薄知识,她猜到这是取代北宋结束五代十国而存在的,太祖皇帝叫上官傲闵。现在的皇帝是建国后第二代皇帝,国号为昊。不过红薯和玉米可不是宋朝就传入中国的,应该是再明朝。历史不知道哪里出错了,现在就已经有玉米和红薯了。不过这些都不重要了,重要的是别人不认识的东西,她作为一个拥有几千年后的灵魂的人认识啊。
晓儿看着这些种子,说真的,认不出什么来,只认出了番茄和土豆,她决定一样买一小包,回去种到空间里,看看是什么。
“其实虽然种这些种子会有点风险,但种出来后,如果有用处,那也算是金贵的东西了。到时候拿出来卖,肯定会大赚。”
“那就承掌柜贵言了。”晓儿也觉得掌柜的说得对,毕竟新鲜的东西很多人都会想拥有,想试试的。
晓儿又买了一些盐,糖,酱油,菜籽油和八个木盆,八个木桶。景睿景灏见了忙阻止:“要这么多桶和盆干嘛?一个就够啦。家里还有。”
“一人一个用来洗面洗澡的,共用不卫生。”
结算的时候,掌柜见晓儿只挑了20只碗,有点傻眼:“姑娘不是说要买很多吗?”
“对啊,我买了20只碗还不多吗?我家一共也就只有6个人而已。”
掌柜都无话了,只觉得一群一群的乌鸦飞过。直说:“亏了,亏了。”
不过既然已经讲好价,他也没出尔反尔,他信奉做生意讲究诚信。
掌柜结算了一下,一千四百九十文,差十文就两百文,晓儿听了顺手拿起一个二十五斤装的坛子,大方地对掌柜说:“掌柜伯伯,那十文不用找了,再加这坛子,刚好一两半银子。”
掌柜的无语了,那坛子可是卖15文的,不过他觉得晓儿比同龄的小孩要聪明伶俐很多,很得他喜欢,便挥了挥手算了。
待沈承耀磨完粮食回来,看见晓儿买了一大堆不急用的东西,都有些傻了:“买这么多木桶木盆用来干嘛?”
“每个人一个木盆洗脸,一个木桶洗澡,剩下两个洗菜,装水,刚好,不多啊。”
沈承耀听了苦笑:“这洗脸,洗澡共用一个就行啦。”
景灏抓紧机会说:“爹,姐姐说公用洗浴工具不卫生,影响健康。”
景睿也说:“我都说买多了,不过妹妹说她听罗大夫说过这些东西最好分开用,万一有人有皮肤病之类的也不怕传染给其他人。”
沈承耀听了便算了,反正买都买了:“这样子啊,那就分开用好了,健康更重要。我家晓儿懂得真多。”担心晓儿以为他刚才是在责怪她买了这么多东西,不忘表扬一下晓儿,以示安慰。
晓儿心里自是领情的,故意撒娇道:“那当然,以后你们都要听我的。”几人都笑开了。
沈承耀准备再去买点肥猪肉,回去熬油,便回家了。晓儿想到一家人的过冬衣服都是穿了很多年的,一点都不保暖,便说:“爹,咱们去布庄买点布回去吧,很快就要下雪了,衣服都不够暖,棉被也不够暖。”
沈承耀听了可心痛了,以前每一年过冬天,看着三兄弟姐妹冻得手脚通红,,他都想着一有银子就给几个小孩买一身新的棉衣棉裤。现在有了十两银子,虽然以后等着用钱的地方很多,但他都毫不犹豫应下了。
第二十二章 胡管家抓人
来到布庄,晓儿也知道自家现在的经济情况,便问掌柜:“掌柜,请问有没有实惠点的布,譬如过时啦,受潮了之类的。”
掌柜见几人都是粗布衣裳,也知道家境不好,正好早上清出两匹细棉布积压了几年受了潮,一匹蓝色有点发霉,一匹白色的则发黄了,便拿了出来:“这两匹布都受潮了,只要60文一匹。原价可是几百文的。”
这个时代的棉花产量非常低,所以棉布也是很贵的。麻布,粗布就便宜多了但那些好的都要一百多文一匹。
前世许多穿越女主不都买布头,做头花之类的,晓儿还真在角落看见两袋布头,便问掌柜:“掌柜这布头怎么卖?”
“你要啊?十文全拿去好了,里面还有两袋。”里面两袋的布要好点,多是丝绸,缎子之类的。这布庄是东城胡府开的,胡府做善事可是出了名的,所以很多时候都会给一些家境差的人提供一点方便。不会要价,甚至有时候会比同行都低一点。
将东西放在牛车后,几人又去卖猪肉的地方买了十斤板油,一斤五花肉,一根大骨头,出城前,沈承耀又给三个小孩一人买了两个肉包,自己买了两个馒头,在路上吃。
三个小孩都很自觉,让出一个肉包给沈承耀,就算沈承耀不吃,也没吃,留给在家的刘氏。几人有说有笑的回家,,期间景灏说到晓儿在杂货铺杀价的事,说到杂货铺掌柜见晓儿只买20只碗他却送出去一堆东西,直说“亏了,亏了”时,几人笑到肚子都痛了。
回到村里,远远就看见家门口围了很多人,沈承耀心里诧异,甩了一下牛鞭,让牛加快脚步。
晓儿猜到了什么事,和景睿景灏对视一眼,都露出心照不宣的表情。
牛车很快就到了家门口,村里人看见是沈承耀回来了都很自觉让出一条路,让他们通过。沈承耀下了牛车问:“发生什么事了,大家怎么都围在我家门口?”
“老三回来了啊,你们家最近怎么啦,一直不分家突然又分家,刚分家又卖女儿。”村里一个出名的大嘴巴梅氏拉着沈承耀挖八卦。
沈承耀一头雾水:“怎么回事?什么卖女儿?”
梅氏见自家人都不知道更是激起她讨论八卦的欲望:“你不知道?镇上胡家的管家来你家领人,说你二嫂卖了她女儿沈贝儿去胡府做丫鬟。可是你二嫂硬是说卖的是你家晓儿,不是贝儿。现在他们正在为此事争执呢!”
真是大新闻,嫂子卖侄女,侄女的亲生父母都不知情,更重要是还弄错了,卖了自己的女儿。若不是还想看看事情怎么解决,梅氏都想快点去找她的好姐妹说道说道这事儿。
“胡说八道,我家晓儿什么时候要去做丫鬟了。”沈承耀听到事情牵扯到自己女儿身上也不客气了。
“这话可不是我编出来的,是你二嫂自己说的。”梅氏见沈承耀生气了,忙留下一句话就退到后面,找了个人挡着,继续看热闹。
沈承耀找了一个平时关系比较好的兄弟:“大石,你先帮我将牛车赶到村长家,我晚点再去拿东西。”
林大石应了一声便赶走牛车走了。
沈承耀抱起晓儿带着两兄弟挤开人群走了进去。
晓儿一进去就提醒沈老爷子:“爷,外面很多人在呢”。
沈老爷子这才想起要关上院门来讨论这事,忙让沈承祖去关门。门是关了,但门外的人都没走。爱看别人的热闹是很多人的通病。
沈贝儿此时正伏在李氏身上哭,李氏也一边哭一边大声嚷:“我没卖贝儿,是胡管家故意骗我的。”
沈承宗在和胡管家争执。
沈庄氏也在骂骂咧咧的,说李氏骗她说是二十两,原来是五十两。
刘氏抱着小妹在抹眼泪。
沈承耀来到刘氏身边:“怎么回事,我怎么听说要卖晓儿去胡府做丫鬟?”
刘氏抹了一下眼泪:“二嫂将咱家晓儿卖给了胡管家,谁知道文书上写的是沈贝儿的名字,胡管家来领人,她不肯,说文书弄错了,卖的是沈晓儿不是沈贝儿。”
沈承耀听了怒火中烧,握紧了拳头:“简直欺人太甚!”
他刚想上前去讨回公道,沈老爷子大吼出声:“都闭嘴!”
听到吼声,大家都停了下来望向沈老爷子。
沈老爷子舒了口气才开口:“胡管家,你可以将事情的始末详细交代出来吗?”
胡管家将事情的始末说了出来,当然隐瞒了沈景睿去找他的事。每年胡府都会买新的丫鬟的,但多数都不会在附近买的,都是到更偏远的山村去买。因为胡府的猪肉一般都帮李氏娘家买的,他就对他爹提过最近他要去找几个新的丫鬟的事。第二日,李氏就找上门,对他说自己家孩子多,地少,顿顿吃不了饱饭。她的弟媳又刚刚生了个女娃,又多了张口吃饭,而家中余粮不多了,所以打算卖掉一个女儿。当时他想着李屠户都是认识多年的了,她的女儿应该不会骗自己,便应下了,并交了10两定金。但他做事是个稳妥的,还是让人打听了一下沈承宗一家,知道李氏的女儿叫沈贝儿,当时李氏只说打算卖掉一个女儿,他以为卖的是她的女儿,晓儿是她女儿的小名,而且她的女儿年龄对得上他的要求,所以文书上他就写了沈贝儿的名字。
说完胡管家就问道:“难道她家的女儿不是叫沈贝儿?沈晓儿是侄女还是女儿?谁家卖人都是亲生父母做主的吧。”
“当然是侄女了,我可是叫我二伯娘叫伯娘,唤我亲娘才是唤娘的。谁卖人,你便找谁要她的孩子就行了,更何况我们已经分家了。”晓儿大声道。
“对,我可是绝对不会做出卖儿卖女的事的!”沈承耀将怀里的晓儿抱得更紧了。
“二嫂,我自问从来没有做过对不起你的事,而且家务活,你说有事做不了让我帮你做的,我也从来没二话都帮你做了。你咋能干出这种事?你咋能问也不问就打算偷偷卖掉我女儿?你的心咋能这么黑?我已经失去一个女儿了,你怎么能忍心让我又失去一个?”说着说着刘氏抱着小妹蹲在地上呜咽起来。
已经失去一个女儿?晓儿疑惑,但现在没时间追究。
沈承耀也是想起这事,眼睛都红了,也蹲了下来唤了声刘氏,便没说话了。
“这事娘也答应了的,她都收了10两银子的定金了,还说会对你们说的。”李氏忙推卸责任。
沈庄氏听了这话就大声骂道:“你这个黑心肝的婆娘,咱不遭雷劈呢?你自己昧下了三十两,还想嫁祸给我?故意挖个陷井我跳,说成是东城胡府买丫鬟,谁知道是西城胡府买花娘!而且故意在秋收前跟我提这件事,哄我答应你了,然后又忙得忘了跟老三一家说。你这是害我被人截背梁骨!咱家怎么咱娶了你这个丧门星,败家的婆娘呢。”
“娘,拿银子的时候,你可不是这样说的,你可高兴了。你要是不同意,我怎么敢把晓儿卖了。”李氏不管,反正她是咬定沈庄氏了,有沈庄氏做帮凶,到时候老爷子也不能将她怎样。事前就想到将沈庄氏拉下水,现在她银子都拿了,说什么也是辩驳。
“你这黑了心肝,烂了下水的婆娘,你。。。。。。”
“好了,不要吵了,先解决问题。”沈老爷子拦住了沈庄氏。这两人最近天天吵,不管什么时候,什么场合,他都烦透了。
第二十三章 害人终害己
沈庄氏气得肺都炸了,恨不得上前撕烂李氏的嘴,听了沈老爷子的话虽然不再骂人,只是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