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农女倾城-第5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上官率逸点了点头,他看看到时候能不能陪她去,不能也要让暗卫跟着!
“这些东西是山珍,城里的人还是很希罕的,如果真的培育出来了,到时候在各县一些贫困落后的山村推广,他们种出来然后拿到镇上,县城,府城的集市上卖,也能改善不少人的生活水平。”
晓儿已经从上官玄逸的口中知道了沈承耀将会又封官一事。
虽然圣旨还没下来,但上官玄逸既然能
说出来,那便是板上钉钉的事!
晓儿自然知道沈承耀一个白丁要当这官会引来多少非议和白眼,也许会有许多人等着看笑话,而她就要用成功地人工种植出这些只能在山林里长出来的山珍来打这些人的脸!
这些菌类种出来,在全国各县的贫困村庄优先推广种植,不但能改善部分百姓的生活水平,而且能为整个国家的百姓多添几道菜色。
特别是北方地区的百姓,冬日饭桌上的菜也不会再这么单一。
为官者,就是要造益百姓!为农官更是与百姓息息相关!
沈承耀新官上任的第一把火便由这蘑菇来点燃吧!
她要告诉所有人她家在农业上作出这么多贡献,沈承耀这官当之无愧!而他当了这官能为百姓做更多实在事!
上官玄逸点了点头,这些关节他自然也是能想通的。
所以他觉得整个皇朝内就没有谁比晓儿的爹沈承耀更适合当这官了。
科举选拔人才是好,但不一定所有人才都会参加科举!
用人可不能这么死板,知人善用一直都是他的作风。
他自小便到处游览,更是知道高手来自民间的道理。
如果这座桥成功建下来,那么全国便将有千千万万条这么坚固的桥能建下来,别说这么小小一个农官,工部侍郎沈承耀都能做。
桥梁的问题不仅仅是那个村的问题,更是整个皇朝许多地方的问题!
各地区的河流都能建一座数十年不倒的大桥的话,再加上现在农业发展又有了一项一项的新突破,他相信闵泽皇朝离盛世皇朝不远了!
沈承耀带着梁工头走了进来。
现在梁工头除了晓儿家的那些别墅,他手头上有三户房子在建,他已经将手下一帮人带出来了,每天他只需去工地巡视和监管一下,遇到瓶颈问题便去解决一下就行。
“姨父,我想造一座桥你手底下还有没有人可用?”几人相互行过礼,晓儿便开门见山地道。
梁工头建过很多房子,修过路,但还没造过桥,现在一听这话就知道晓儿又给他学习的机会了。
“有,现在我手底下第一批跟着我的人都能独当一面了,也带出了不少新人。在建的工程我只需要定时去看看就行。”他也从晓儿这里学到了不少新词,用着可顺口了。
梁工头对建筑方面的事有无限热爱,他每天都会到各工地查看,甚至亲自动手干活。
晓儿教会了他许多关干建筑工程技术的知识,他有不懂的找晓儿问都能得到答案。
“是用水泥钢筋造桥吗?”这问题他早就想过,只是造桥是一件很难的事,要考虑桥墩隔多远才是最好的,近了浪费人力物力,远了桥又存在会断的问题。
还有许多桥都会在每年的汛期被洪水冲断的,有些木桥甚至被冲得一根柱子也不剩!
那么用混凝土造桥,究竟地基要多深,桥墩要多大,两桥墩之间隔多远,下多少钢筋水泥才能避免发大水时,桥会被冲断这个问题?
要考虑的因素太多太多,他是觉得无从入手。
晓儿点了点头,“明天梁工头跟着我去一个地方实地考察一下,顺便调查了解一下,咱们合作合作造出这世界上第一座混凝土大桥!”
梁工头被晓儿这话说得整个人沸腾起来了!
这个世上第一座混凝土结构的房子是他带人建出来的!
世上第一条混凝土修的路是他带人修的!
就是这两样就已经让他在整个州府家喻户晓了,甚至临县都有人来找他去建房子!
现在终于迎来了世上第一座混凝土桥是他带人建的!
他怎么能不激动!
好男儿谁不盼着出人头地!谁不盼着功成名就的!
第二百一十六章
晓儿见梁工头满脸激动心下觉得好笑,但是也能理解。
“姨父你先喝杯茶,然后听我说说明天要做的事,还有水上作业需要注意的事项。这些你都要牢牢记住了,不然很容易出事故的。”
梁工头慎重地点了点头,将腰板直了直,双手放好,一副典型的三好小学生模样。
晓儿见他这样,差点笑场!她轻咳了一下,掩饰自己的不礼貌。
“明天你先带几个人一起去,咱们先实地考察一下,河流两岸的土质,哪处建桥较好,建桥处河的宽度,雨季时河流的水位,还有发洪水时河流的最高水位,一年四季的河水的大概流速……这些都得打探清楚。”
梁工头认真地记了下来。
“有了这些数据,我再设计桥的长度,桥墩的厚度和相互间的间距。然后再商量用料的问题,既然要造,咱们就尽量让它的寿命能长久一点!这河不算宽,一条小河,河水也不急,截流也容易,桥建起来也不难,中间估计桥墩也不用。”一做便做到力所能及的最好,是她的处理作风之一。
梁工头点了点头表示知道了。
“需要我找些人过来吗?”上官玄逸问晓儿。
“也好,大家相互学习一下,取长补短。”有熟手的人当然更好了,解释起来也方便,上官玄逸这样问,自然是不会找个什么都不懂的人来让她教。
估计是会找个这朝代的造桥专家过来了。
“因为是造桥,也算是水上作业了,找工人要挑懂水性的,力气大,身体强壮的,……还要几个会撑船的。然后造桥时需要注意……”晓儿细细地将注意事项交待清楚。
梁工头都认真地一一记下了。
这时代没有救生衣,没有安全帽,没有防滑……许多安全保障都没有,只能靠自己去注意安全保护自己了。
身体不好的泡在水里,上来便病倒那还用不用干!
不会游泳,掉到水里还要人救,即便没有性命危险,那也麻烦!有性命危险就更是悲剧了。这类事情要是能避免的,就避免了才好!
“最好选些做事细心的。”晓儿想了想还是补充了一句。
梁工头点了点头,他招人也会尽量挑那些做事认真,谨慎,细心的。
做他们这行,一不小心便会从房子上掉下去,就算没死也有可能会掉半条命,太过大大咧咧的人不行,很容易害人害己。
第二日晓儿,上官玄逸还有梁工头和他的手下便一起去了那个村庄。
村长听见村民说他们带着人来了,这两天悬着的心总算放了下来。
这桥是村民的一座心头大石,虽然只是来了几个人做做前期准备工作,但村里的人都出来围观了。
有些村民甚至热情的端茶递水。
晓儿不得不感叹:爱看热闹这也是国人从古时便源远留长的好传统习惯。
梁工头按着晓儿前一日交代的事一项一项安排人做起来。
仗量河宽的仗量河宽,打探水位的打探水位,……
村民都热情帮忙。
村民对于他们需要知道的关于这条河的信息更是知无不言,言无不尽的。
大家你一言我一语的抢着回答。
好吧,抢着回答也没有什么,但是你们可不可以别将话题越扯越远?
有些人说着说着甚至连自己爷爷当年在发大水时怎样勇救因为贪玩而失足落河的小孩的光辉事迹也拿出来说了半天。
梁工头一边点头,一边找机会拉回正题:“那当年洪水这么厉害,究竟水位是涨到哪里了?”
“这个不重要,兄弟你先听我说完……”这位仁兄大手一挥,又继续被打断的话题。
梁工头都想哭了,这水位对我来说才重要,你爷爷的光辉事迹下次再说好吗!
晓儿经过梁工头身边时,看他一边擦汗一边想将扯远的话题拉回来便觉得好笑。
村民的热情实在太难招架!
晓儿带着人沿着河边找了几处地方查看了一下土质和附近的环境,最后还是决定在原来木桥的旁边建桥。
木桥也先将它修好,方便两头行走工作,反正断了也不是很大一段。
有座木桥在旁边,这样建起桥来可方便多了。
梁工头在村民热情的口水炮攻下,终于将想知道的都打探好了。
至于水流速度,村民说,只要雨下得不大,没有连续下,没有发大水,没有大旱,这河一年四季都差不多都是这样的流速。
晓儿拿出工具指挥人测了测。接着按着上辈子物理书上的公式大概计算了一下流速。
然后结合梁工头问出来的数据,先报出了需要用到的材料(水泥,钢筋,铁丝,沙石,夹板等等)的大概数量,让梁工头回去准备,明天开始运送材料,材料到位后即刻动工。
村长捧着一本黄历过来,然后对着他们几人普及了一大堆五行八卦之类的知识。
最终的目的就是想找个良时吉日来动工。
晓儿这才发现这个村的村民上至老下至少都有长舌的优点啊!
梁工头对此不停点头,显然很同意村长的想法。
对此晓儿没有意见,反正他找的日子是后天。
一两天还没什么影响,四五天便不行了。
得趁着这半个月天气晴朗,赶紧将桥建起来,不然下雨干活又麻烦又危险。
桥的事情解决了,梁工头便带人离开了,村民们还想留他们在家里吃饭呢!
吓得他赶紧走人,心里对下次再来都产生了阴影!
晓儿问村民哪里能采到蘑菇,一个小男孩听了热情地表示他知道哪里最多蘑菇。
“那里的蘑菇种类多,长得又特别大,这可是只有我一个人知道的秘密。”小男孩一边在前面带路一边说。
“那你为什么告诉我们?”晓儿笑问道。
“因为娘亲说你们是我们村的恩人,我得报恩啊!”小男孩理所当然地道。
晓儿听了笑了笑:“你娘亲真是个好娘亲。”
“那当然!”小男孩用力地点了点头。
小男孩将他们带到了一个林子深处,这里的蘑菇的确多,而且很多种类,不过太偏僻了。
第二百一十七章
“这里太偏僻了,你一个小孩子还是不要一个人来。”晓儿忍不住提醒道。
“以前我都是和我娘来的。姐姐,哥哥咱们快点采吧!”小男孩说完便开始采蘑菇。
听了这话晓儿便没有再说什么。
晓儿要的是菌种,所以她拿起小铲子,将蘑菇和它四围的腐叶泥土都铲了起来,放到篮子里。
每个种类只铲一铲子。
小男孩见状奇怪地问道:“姐姐,你是想种蘑菇吗?”
“你怎么知道的?”这孩子真聪明。
“我娘亲有时候也会把一些菜挖起来种到另一块地上。”
“真聪明!”晓儿忍不住赞道。
“可是……”小男孩有些欲言又止。以前他都试过挖些蘑菇回家种,可是娘亲说蘑菇是种不活的。
事实也证明的确是种不活。
“你是想说这蘑菇种不活对吧?”晓儿见他这副纠结的样子,干脆帮他将话说了。
“你怎么知道?”小男孩瞪大了眼。
“我看出来的,你怎么想全都写在脸上了。”晓儿一边四处寻找她知道能食用的菌类一边说道。
上官玄逸也帮忙铲,只是并没有开口说话。
“那你为什么还种?”小男孩摸了摸自己的脸,有这么明显吗?
“这蘑菇不是不能种,只是以前大家还没找对方法罢了。这世上所有的事情都是有解决办法的,就看谁能找到解决的办法罢了。”
上官玄逸听了这话若有所思。
小男孩却是将信将疑,“那你种出来了?”
“没有。”晓儿老实地摇了摇头。
晕!小男孩忍不住翻了一起白眼,说得那么深奥,原来是吹的。
晓儿也没在意小男孩那白眼,到时候他就知道了。
事实胜于雄辩!她喜欢用事实说话。
晓儿将这里能食用的蘑菇种类全挖好后便招呼上官玄逸走人。
晓儿看了一眼上官玄逸挖的蘑菇,然后又看了一眼上官玄逸满手泥巴,都不忍心打击他了。
小男孩跑过来看了一眼大声喊了出来:“哥哥,你挖的全是毒蘑菇!你怎么这么厉害,一样能吃的都没有挖对。”
听了这话晓儿很不厚道地笑了出声。
上官玄逸脸黑了黑,站了起来拍了拍手,“毁了!免得害人!”
小男孩听了这话才恍然大悟,“哥哥你想得周到,你心底真善良。”
上官玄逸听了这话脸色好看了点。
晓儿忍不住翻白眼,这小屁孩也太容易被忽悠了。
上官玄逸看了晓儿一眼,晓儿赶紧将翻了一半的白眼收了回来,然后谄笑:“上官大哥是世上最善良的人了。”
真是假的不能再假!
“真的吗?”
“真的。不然他会帮你们建桥吗!”晓儿无比认真地点头。
“也对!”男孩听了也郑重地点了点头。
上官玄逸没理会她们,径直离开。
两人忙跟上。
晓儿上马车前问道:“小朋友你叫什么名字,等我种出蘑菇时,我第一个教你种,以报答你今天带我去了这么一个好地方。”
“好,我叫江山,大家都叫我山子!”小男孩虽然不信,但还是将他采的一篮子蘑菇递给晓儿:“送给你们。”
晓儿也没推辞,笑着道谢,然后从马车拿出一袋一斤的肉干给他:“礼尚往来。”
小男孩不知道是肉干,也笑着谢过,回家后却被自己的娘好生教育了一顿。
晓儿和上官玄逸回到家门,却见管家指挥着人将两大袋东西往厨房里搬。
几人见他们两人忙行礼。
晓儿顺口问了一句:“什么东西来的?”
“回姑娘,这是盐。镇上的盐价这两天飞涨,许多人都抢着买,我问过夫人便先买两包回来了。”
听了这话晓儿和上官玄烨对视了一眼。
晓儿点了点头对管家说,“既然这样多买些回来也好。”虽然意义不大。
两人继续往里面走。
“上官大哥,那东西什么时候去拿?”
上官玄逸算了一下时日,“就这一两天。”
晓儿点了点头,两人便没再说什么了。
是夜,一名暗卫悄无声息的在上官玄逸的屋外求见。
第二日小福子一早赶到。
午夜,上官玄逸便拿到晓儿交给他的一份名册和一堆帐本。
上官玄逸通宵再将名册确认一次无误后,将一个令牌交给小福子。
小福子接过令牌后又快马离开了。
上官玄逸这才躺回床上歇下。
天将亮未亮,小福子拿着令牌敲着城门,大喊让守城士兵开城门。
昏昏欲睡的守门士兵不耐烦地打开城门,然后看见一批士兵整齐有序地排列在城门口,吓得一个激灵,还以为有人欲要破城!
小福子拿出令牌,士兵接过正反面认真看了两眼,确定没错,忙点头哈腰的大开城门。
一千名士兵,悄无声息地包抄了谭府,胡府,江府……
这个时候有些勤快的百姓已经挑着担子出门去卖东西了。
见到这种情况吓得忙掉头回家关好门。然后又忍不住搬梯子爬到围墙上偷看。
同一天,这样的画面却发生在整个闵泽皇朝不同州府,县城,甚至帝都。
这些大户还不知道事情是怎样发生的,便被抄了家。
这次全国共搜出私盐五十多万吨!各官员搜刮出来的民脂民膏更是数不胜数!
皇上看着这些帐本,名单,契约文书等证据,雷霆震怒!
万寿节将至,皇上素来以仁治国,所以这些人死罪可免,活罪难逃。
右丞相被革职,全家壮年男丁贬为庶民被发配去开采煤矿,女的少的都列入奴籍!
其它大少官员,商人,视情节严重情况而安排,发卖的发卖,劳改的劳改!
开采煤矿,铁矿,开石,……
闵泽皇朝正是百业待兴之际,将这些人关到牢里还要米饭养着,对于养尊处优的人来说,服劳役是最好的惩罚。
既然以搜刮民脂民膏,置国家利益不顾,贬卖私盐来养肥自己!那余生便去服劳役,干尽天下最苦最累之事!为百姓,为国家贡献那一身国家和百姓养出来的油脂好了!
贵妃娘娘跪在御书房外一天一夜,哭得梨花带泪,都没能让皇上改变主意。
大皇子在屋里走来走去,仍然担心有不利自己的证据出现。
虽然自己的母妃已经暗中命人让自己不要自乱阵脚。
关于他的事,右丞相从来都是不留一丝证据的。
但是他仍然是担心得睡不好,吃不好。
以后没有丞相姥爷的帮助,他想坐上那位置更是难了!
第二百一十八章
天气越来越热,太阳才则出来便烤得人受不了。
晓儿一家赏赐的圣旨已经下来了,沈承耀将在万寿节时去帝都谢恩并就职。
因此,晓儿一家是越发忙碌了。
晓儿每日早出晚归的,修桥那边要时不时过去解释一下技术性的问题,又要去教那边的村民种蘑菇,可惜敢跟着学的人不多。一共只有五家人,小山子一家便是其中一家。
不过一些村民也表示,如果这几家人真的种出来了,他们再跟着种。
晓儿也不在意,笑着说好,到时候让小山子教他们就好。
但是她家超市却只和这几家人签了契约文书。以后超市新鲜菌类的进货便先紧着收了这几家的货,质量不好或不够再收其它家的。
文书上也写明了只收优质的菇类。
后来那些跟着种的人,个个挑着担子,到处去卖蘑菇时悔到肠子都青了。
晓儿家的超市,酒楼要货量大,而且有马车亲自上门收货,那几家人不用出门便能赚到银子,不但比他们轻松多还赚得多。
不过发财的机会从来都是给第一个勇于偿试的人的。
机遇稍纵即逝。
另外晓儿每天还要抽时间来培训酒吧的调酒师,这可不是件容易事,就是每日试酒都试到她想吐。
沈承耀也是忙,府城的酒榜,超市,旅店开张的事都是他去负责,家具铺子和铁铺又将在府城和帝都开一家分店,再说进京前这边很多事都要处理好。
毕竟这一去便是在帝都定居了,或许一年半载才会回来一次,或许数年不回也不一定。
这些日子晓儿的早出晚归身边都跟着一个人。
待晓儿察觉某人貌似太闲了时,上官玄逸已经陪在晓儿身体一个多月了。
难得空闲的晓儿一边坐在山顶别墅阳台的椅子上吃着冰镇西瓜,一边吹着山风问道:“上官大哥你怎么这么闲?”
“年前忙完了。”上官玄逸坐在另一边的椅子给一块西瓜挑西瓜子,挑完便递给晓儿。
这丫头爱吃西瓜,不过确懒得吐西瓜子,总是嚷着忘记培育无子西瓜了。
“以前听狄大哥说过,你们每年都四处游历,都去过哪些地方了?那些地方的风景美吗?”晓儿语气不无羡慕和向往。
这一世交通如此落后,都不知有没有机会踏遍世上的名山大川。
上一世她有是机会去世界各地,却没那时间去静下来看看那里的风景,现在想来真是太可惜了,早知这么早死,她就好好享受人生了!
“许多,大多很美。”上官玄逸拿起一旁的芒果剥皮,西瓜性寒,吃多了不好。
“整个闵泽皇朝各州各县都去过了?”
晓儿放下西瓜皮,看了一眼盘子里的西瓜,还想吃啊!
“只各州。”上官玄逸将芒果递给她。
晓儿对他的言简意赅也是无语。
“既然风景大多很美,那现在为什么不去了?”整日围在自己身边管这管那,也太不自由了,江山如此多娇,英雄你赶快去折腰啊!
晓儿皱着眉头吃芒果,她还想吃西瓜,不过也知这人绝不会再让她吃了。
“最美的风景就是在你身边。”
这芒果本就香甜多汁,晓儿听了这话更是被这甜蜜呛着了。
上官玄逸忙帮她拍背。
晓儿感觉自己肺都咳歪了,才缓过气来。
“怎么这么不小心。”
晓儿听了这话差点将心脏都气到右边,是他说的话太吓人了好不好!
这样的甜言蜜语她还真没想过会从他口中说出。
但晓儿没有说什么,有些事情还是顺其自然,水到渠成就好。
想起刚才晓儿语气中的羡慕和向往,待晓儿缓过气来他才再次开口:“以后都带你去看一遍。”
晓儿听了这话立马便高兴起来了:“一言为定!”
上官玄逸想起昨晚收到的飞鸽传书便说:“四皇兄昨日来信说,万寿节各国使者来朝拜,帝都世家小姐都会表演才艺来为父皇贺寿,他也顺便帮你报了名,至于表演什么到时候你去到帝都再和他说一声便好。”
晓儿听了这话再次被芒果汁呛到了,谁让那个上官玄昊这么多事的,她什么时候说过要表演节目了!
上官玄逸一只手帮晓儿拍背,一只手接过晓儿手中的芒果,这丫头以后和她聊天时还是别吃芒果了,一个芒果都没吃完便呛了两次。
晓儿顺过气来忙说:“可以不表演吗?”
当她是神吗?想表演什么说一声就好!她什么准备都没有!再说她对这种事一点兴趣都没有!
上官玄逸摇了摇头,他也不想晓儿表演,不过来不及了,“现在估计名单已经在父皇的案桌上了。”
皇上都已经知道了,你再说你不表演,这可是大不敬。
其实这样的机会,许多四品以下的官员的闺女若非才艺远播,那可是求都求不来的。
万寿节并不是每年都举行的,先帝在位,国刚立,民不聊生,为了不铺张浪费,先帝便规定普天同庆的万寿节只能每五年举行一次。
所以能在万寿节里表演的人都是帝都贵族圈里公认的才貌双全的女子,每届万寿节表演的女子都不相同。
每次为了万寿节的表演,多少世家小姐都是早两年前便开始准备和练习了。
因为每次拔得头筹的女子都会当场便被皇上赐婚,而历年被赐婚的对象还都是皇子皇孙,这已经成了一个不成文的传统了。
上官玄逸没有将这话说出来,他也有自己的私心啊!
虽然不想被那么多人看见这丫头的美好,虽然他也有其它办法让父皇赐婚但是早一些定下来,他觉得很好。
显然上官玄逸就是想都没想过晓儿会拿不了第一,即使她刚刚才知道自己要表演,即便她什么准备都没有。
晓儿觉得自己头好痛,她绝对相信上官玄昊是公报私仇!
她素来便不爱出风头,虽然她每做一件事都出尽风头。
但是这样的表演用脚趾头想想都知道是为了那些养在深闺无人知的小姐提供一个舞台,好让她们能使尽浑身解数去为自己招个如意郎君的。
晓儿还真想对了背后的意义,可是她对此一点兴趣都没有!
如果上官玄昊现在在这里她都有掐死他的冲动了!
第二百一十九章
尽管晓儿再怎么不想表演,但是既是事实她便接受。
至于为了自己的不愿意而得罪皇上的事断然是没有必要的,也还不至于此。
“万寿节是在什么时候?”晓儿认命地问道。
“十一月底”上官玄逸奇怪地看了晓儿一眼。
“去年十一月我也在帝都,事前怎么没有听说万寿节?”十一月中那时他们家还在帝都正准备回升平县,天子寿辰,普天同庆的日子,怎么一点风声都没收到。
“你不知道?”上官玄逸看着晓儿的眼神更是奇怪了。
他以为这样的大日子,整个皇朝的百姓都知道,而且五年才有一次,各封地的王爷都会进京贺寿,其它各国也会派使臣来朝拜,这可以算是一件隆重又盛大的事。
不过上官玄逸转念一想,上一次万寿节这丫头还太小,不知道也正常。
“不知道。”她又不是土生土长本地人,为什么会知道。
上官玄逸于是便简单地为她普及了一下万寿节的知识。
“这么隆重?”晓儿本来打算随便上去弹首曲就算了事的,但是听了这话,显然是不能了,太敷衍了事了。
上官玄逸见她皱起了小眉头,忍不住伸手帮她抚平。
“不用担心,即便你只坐着弹一首曲子,她们也不如你。”
“我得好好想想表演什么才行。”晓儿才不信他的话,说完她便回自己房间了。
真是什么心情都没有了,她得回去睡一睡养养心情。
――
因为晓儿要在万寿节时表演节目,一家人更是提早了进帝都的时间。
这次去帝都没有极品缠绕,又有上官玄逸在身边事无巨细的细心照料,悉心安排,晓儿觉得一路上不只是用愉悦可以形容,简直身心舒畅,一点旅途的疲惫也没有。
顺风顺水只用了半个月就到了帝都。
只是一回到帝都,又迎来了一个噩耗。
上官玄昊拉着上官玄逸和狄绍维兴奋地找上门,“丫头,这次万寿节,倭国和高丽国都会派使者过来。”
“哦。”来就来呗,多一两个不算多,少一两个也不算少,反正她都是一样的表演。
“丫头,我知道你才高八斗,惊才艳艳,千伶百俐,别具慧眼,高瞻远瞩,聪明绝顶……”上官玄昊一个词一个词说下去,大有滔滔江水,绵延不绝之意。
“停,说重点!”晓儿伸出手拦住他那唾沫横飞的架势并在心里吐槽:你才绝顶!
如果不是想起上官玄逸和他是一家的,她绝对加上一句,你全家都绝顶!
不过做人得讲良心,绝对不能这么咒上官玄逸。
“你看,像你这样……”上官玄昊满脸讨好。
“重点,废话少说!”
“我不是帮你报名了吗?多少人想参加都没机会,你看我多惦记你,对吧?我可是很看好你的。”上官玄昊可是从上官玄逸那里知道晓儿很不喜欢自己这次的擅作主张。
“多谢抬举!敬谢不敏!”晓儿见他这样子心里不好的预感越来越强。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