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农女倾城-第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爹,你有什么话就直说吧。”沈承宗这么多年来可是看明白了,老爷子的心是偏得没边没际了,他才不会相信他会疼爱自己一家。
沈庄氏见沈老爷子说了半天,几个儿子都没明白他的用意,反而误会了他的意思,也坐不住了:“你这老头,说了半天都不知道在胡说啥,弟弟帮扶着哥哥不是天经地义的吗?说啥报答的话呢!你爹的意思是分家,你们别被他绕糊涂了!”
“你个什么也不懂的婆娘,在这里啥说什么!”沈老头瞪了沈庄氏一眼,他说这么多肯定有他的用意的,他这不是担心其他子孙不明白他的用心良苦,以为大房一家想撇下他们自己享富贵去吗!而这婆娘是专门拆台的吧,什么天经地义的!这话是能说出来的吗!真是胡来!
分家?下面的几个儿子,媳妇都震惊了。沈庄氏最是喜欢一大家子一起过日子了,他们真的从来没想过老爷子会主动提分家,而几个儿媳妇听了同样震惊,但更多的是欢喜。说真的在沈庄氏眼皮底下的日子真真是不好过。
“爹娘,是不是儿子有什么做错了的地方?”沈承耀反省着自己一家最近有没有做错什么事,但除了妻子因为坐月子没有做家务外,他都想不到其它,不会是因为这个原因吧。自己的妻子为自己生儿育女,如果连月子都没得坐,还得做这做那,万一以后落下病根,他自己都不能原谅自己。
“还是咱们的小孩子不懂事,做了什么事气到你老人家了?”沈承祖想了想也是没头绪,唯有往儿子身上考虑了。
“都不是,瞎想个啥呢,爹知道你们都是爹的好儿子,孙子都是好孙子,只是爹最近考虑了一下,觉得树大了就要分枝,咱们沈家老老少少加起来二十多口人,这住在一起,难免会诸多不便,容易产生摩擦,这摩擦多了,感情就薄了,我就想着,趁大家还亲香,先分了,而且爹也是担心,以后文儿若是有机会当了官,官场黑暗,小人防不胜防,一不小心就有可能惹来灭族之灾,如果分了家,若不是什么大罪,起码不会连累你们,咱家也算有后。而你们在外面也是可以想办法周旋,而不是一锅端了,那就真是求救无门。而且只要有心,即使分家了,文儿当了官可以帮扶大家的一定会帮扶,这帮扶分家不分家一样可以做。你们想想是不是这个道理。”
听了这话,大家都没出声,都在考虑分家究竟可不可行。
“分家了你们一样是我的兄弟,这么多年,兄弟为了我吃了多少苦我是知道的,以后有事尽管来找我,我能帮的话一定二话不说去帮了。”沈承光见没人说话,忙做出保证。当然说的话也留有很大的空间,首先来找他,不是找当官的沈景文,其次能帮的一定会帮,这能不能帮到时不是他一句话的事。
晓儿听了嗤之以鼻,这能帮就帮的话,水份太大了,以后一句无能为力就可以了事了。
沈老爷子听了这话很满意:“爹也是未雨绸缪,想得远了点,文儿现在才是童生,要到秀才,举人,进士,派官那也不知多少年后,十年算早,二十年也未定,但世上的事不怕一万最怕万一,早点分了,以后真有什么事,别人也想到咱们早就分家了,受牵连的机会就少了”。一下子说了这么多话,口都干了,说完沈老爷子便自顾自的喝起水来,让几个儿子自己想想。
“爹都是为我们好,我听爹的。”沈承宗想也没想便答应了。今天早上李氏带回来一个消息,他大舅子搭上了一个商队,做南北买卖生意的,可赚钱了,他只是做了一次,投了30两进去,这两个月就翻了三倍,静赚了60两。他准备跟着做,若是没分家,以后赚到钱都要上交,不上交也得偷偷摸摸,但分家自己就可以大干特干了,赚了都是自己的。所以分家对他来说是及时雨。
沈承耀转过头来问刘氏:“孩子他娘,你咋想?”
刘氏当然是想分啦,她本来就不指望能靠着大房当官而享福,她但求自己的孩子现在有个温饱便说:“爹想得挺周到的。”这就是同意分家了。
刘氏望了一眼卢氏,看见对方眼里都是笑意,便知道她也是想分家的。
沈承祖也问了卢氏的意见,知道她也是想分家,又问了问沈承耀,沈承耀自己也是想的便说:“我们听爹的。”
几兄弟都同意分家,那沈家分家的事便正式确立。沈老爷子将家中共有的银子,田地,铺子之类的财产说了出来,然后说出了昨晚想到的分家方案,问大家的意见。
第十三章 分家进行时
“家中一共有上等田20亩,中等田10亩,旱地10亩,沙地10亩,铺子一间,银两60两,我想着按六份来分,你们四兄弟每人一份,我和你们娘占一份,玉珠的嫁妆还没备好也算一份。镇上的杂货铺一直都是你们大哥在打理,而且文儿还在读书,花费比较大,所以杂货铺便分给大房,田地便不分给大房了。你们三兄弟每家有4亩上等田,2亩中等田,2亩旱地,2亩沙地,10两银子。玉珠那份也是一样。我和你们的娘得的田地银子也是一样,我们跟着你们大哥过,你们每年另外给2两银子的生活费,四季衣裳和礼节另计。”
沈老爷子喝了口水继续说道:“至于房子现在怎样住着便怎样分吧,菜园子分为四块,一家一块,鸡舍和猪栏就只有一个就不分了归我和你娘所有。家里的鸡鸭和牛也是归我和你们娘所有,猪等到过年杀了猪再分。农具你们三兄弟一家两套。”
听到铺子全归大房一家,李氏就有点意见了,小姑和他们同样分得一模一样的东西就更不高兴了,而老爷子和沈庄氏两个人有4亩上等田,2亩中等田,2亩沙地,2亩旱地,10银子还要每年每家给2两银子养老钱,四季衣裳和礼节这些还要另计,她就火冒三丈了,直接干了这辈子已经很久都没干过的事,坐在地上用双手拍打地面呼天抢地起来:“哎呦,这是不让人活啊,大房的人有一个值150两的铺子,每个月就能进账几两银子,小姑子的嫁妆分得的东西居然和家中的兄弟一样多,爹娘两个人得到的就像我们六个人得到的一样多,还要每年2两生活费,而四季衣裳和礼节这些东西一年办下来,少不得一两银子,我家相公一年到头的出去打工也赚不了2两银子,天啊,你直接收了我们吧,这不种田活活饿死,种田了,又没钱孝敬爹娘,都是黑了心肝的啊,变着法子补贴别人。景华,景业,景志你们就不是沈家的子孙,活该没人疼。”
沈晓儿对李氏再次刷新了认知,她两辈子加起来都没见过这么不顾面脸,随地撒泼的人。
“我的儿啊,你们咋就不是长房长孙呢,这样你们就可以吃别人的肉,喝别人的血啊。现在你们就不要打算娶媳妇了,我们二房成绝门户好了。”
老爷子,沈庄氏,小姑子,大房一家脸都黑得不能再黑了。
“老二,你管管你媳妇,像什么样!”沈老爷子大声喝道。
“你这黑了心肝的臭婆娘,你是不想养爹娘吗?我要去官府告你,把你抓进大牢。”沈庄氏声色俱厉,她是真的火大,老爷子昨晚本来只要1两银子的养老钱的,两两银子她都觉得少,还是闹了一场,老爷子才退了一步说如果儿媳们没意见,便随她。现在李氏一闹,每年少了3两,那不是要她的命。
“天啊,谁来评评理,二两银子我也得有命去给啊,到时候一家子饿都饿死了,还怎么养你们!”李氏不管不顾,甩开沈承宗假意劝阻拉着她的手。她不可以停下来,三房,四房是指望不上的,爹娘说啥便啥,简直蠢爆。
“我家三个儿子华儿过两年得说亲了,这每年给二两银子,还拿个屁来说亲!干脆不分家好了,我儿子说亲的钱,我女儿的嫁妆我也不用担心了。”说到这里,李氏突然想到既然小姑都可以像儿子一样分到一份家产做嫁妆,自家的儿子女儿为啥不能,于是更大声的嚎:“小姑子居然能分得嫁妆,我家儿子女儿的聘礼,嫁妆也得分一份,家里的东西得重新分分。”
“我呸,你的儿子女儿自己不出聘礼嫁妆,还想着我出,这什么道理!你想得美,你这是吃着碗里,望着锅里!”沈庄氏也坐不住了,站了起来,单手叉腰,向李氏呸了一口口水。
“够了!都给我收声!”沈老爷子将喝水的碗往地上一摔大吼:“500文,每家每年500文的养老钱。”
世界瞬间清静,晓儿忍不住揉了揉发出嗡嗡声的耳朵。
沈庄氏反应过来不依,李氏是一文也不想出,两人刚想继续闹。沈老头赶紧喝道:“好了,就这么定了,谁不满谁就回娘家去吧,我沈家要不起这不慈不孝的媳妇!”说完也不再管两人,直接对沈景文说:“景文,你去请里正,村长和大爷爷一家,还有郭老爷子,林老爷子。。。。。。”沈老头说了几个村里比较有威望的老人。然后挥了挥手让沈景文去请人。
沈承宗拉了拉李氏的手,示意她别再说话,自己手上握有沈承光的把柄,不担心以后不能从他手上抠出银子来。
沈老头缓了一下气再开口:“大家还有没有意见?”
大家都摇了摇头表示没有。
“既然没有那就赶快收拾一下屋子,待会儿人来了别失礼了。”沈老头本来想秋收后再分家的,但被李氏一翻折腾,未免夜长梦多,决定速战速决,他是知道沈庄氏藏起了100两银子的,大房自己也肯定有不少私房。时间长了,李氏计算起来,又是一翻折腾。自己是不公了点,但这也是为整个家的发扬光大,光宗耀祖啊。以后景文当了官,一切不就会好起来了吗,真是无知妇人,目光短浅。
沈承光想起分完家得请里正他们吃饭,便对沈老爷子说:“爹,分完家得准备晚饭吧。”
“对对对,看我差点忘了,承宗你快去镇上你老丈人家买点肉回来。还有看看有什么菜也买些回来,待会儿的晚饭可别失礼了。”沈老爷子一拍大腿,差点将这么重要的事忘了,幸好大儿子细心。
沈庄氏也招呼几个媳妇去准备晚饭,肉菜没回来,青菜总还得先洗干净。
“娘,你还在坐月子呢,先回房里吧,免得吹了风。”晓儿借机让刘氏回房里。
沈庄氏听了不满了:“这庄户人家,哪来那么多讲究,今晚有客人,做饭的人手不够,你就帮忙做菜吧。”
“就是因为有客人要来,我才叫娘进去呢,万一让外人看见娘给他们做菜,他们也不能安心吃吧!”晓儿不客气地回道。
听了这话沈老爷子也不能坐视不理了,万一有人来看见了,那就不好看了:“老三媳妇,你就回房子里吧,没事就别出来了。”这还是对她们不帮忙做饭有意见呢,话也不能好好说。
其实沈老爷子对刘氏做不做饭的事才不关心,只是不喜欢沈晓儿顶撞沈庄氏。一直以来三房上上下下对自己两老都是言听计从的。他不希望有人脱出他的掌控,但很抱歉,要让他失望了,很快他便知道,分家后,所有人都脱出了他的掌控,当家做主站起来了。
晓儿拉着刘氏回房后,又想起昨日答应沈子轩今天去他家吃饭的,看来是不能去了,便叫来景灏让他去跟沈子轩说声。
自己则留在家里帮忙摘菜,洗菜。
第十四章 分家完成时
蓝氏在镇上一般都不会自己做饭的,是请了一个粗使婆子干活。当然她也不敢直说是请回来服侍她的,只说店铺有时候忙不过来,怕耽误饭点,让景文饿着肚子上学,才在忙的时候请的,平时都是自己做的。
蓝氏是一个心里很有成算的人,只要她有心,她知道投人所好,让人喜欢她,所以在几个媳妇里,蓝氏是过得最舒心的。现在准备分家了,以后两老便跟着她家过,而沈庄氏不是一个好相处的人,她得入了她的眼,以后才有好日子过,所以现在她不用吩咐便自己主动揽活:“娘,晚饭的事,哪用你操心,你吩咐下来,就回房里休息吧。你拉扯大几个孩子已经不容易了,现在儿子都娶媳妇了,你也是时候享福了,我们会把晚饭做好的。前儿我在一品香买了一盒糕点,我听说这一品香的糕点连县令夫人都爱吃,经常从县里派人来买呢。宝儿,你陪奶奶进屋里吃点心吧,记得泡上杯蜂蜜。”
蓝氏讨好沈庄氏的同时,借故支开沈宝儿,让她不用干这些粗活。她的女儿从出生那天便是十指不沾阳春水的,除了写字,读书,何曾干过什么重活,一双玉手保养得纤细娇嫩。杨氏还指望她将来嫁入大户人家享福的来着。
沈宝儿会意,忙过来挽住沈庄氏往上房走去:“奶我扶你回去吃点心。”
“这真是县令夫人都爱吃的点心?”沈庄氏这辈子最羡慕的就是官夫人了,自己做不了,便将希望寄托在儿子身上,当官老夫人也行,儿子也让她失望了,幸好有孙子,自己也快实现梦想了。她对于官家的夫人小姐喜欢的东西特别敢兴趣,就怕自己有一日也成了其中一员,自己在别人面前一无所知,丢了脸子。
“对啊,一品香的人是这样说的。奶奶我给你绣了个抹额,那花样是绣庄新出的,听说帝都可流行了,城里大户人家的老夫人都很喜欢。奶奶戴了肯定比那些官老夫人更贵气。现在入秋了,天气很快就凉了,奶奶早晚记得戴上,免得着凉了。”沈宝儿一边扶着沈庄氏往上房走一边哄她开心。
“真是奶奶的乖孙女,我啊,也就只有你还惦记着,不然都没人管了。”两人的声音渐渐消失在厨房。
蓝氏见两人走出去后,便四围看了看,挑了个南瓜,坐在板凳上开始削皮,那动作慢得,不知道的以为她想将南瓜削出花来呢。蓝氏心里想着快点分完家回镇上,再留在这里,她双手都不能要了。想到分家后,沈老爷子和沈庄氏将会跟着自己一家过,便有点不得力。幸好离文儿中举还得三几年,两老暂时应该不会住镇上的,等文儿被派官了,再想办法撇开两人,自己一家子去当官的地方便行了。
那头,沈景文已经将里正,村长和他儿子,沈大爷一家,郭老爷子,林老爷子等人请来了。待大家坐好,奉上茶水,沈老爷子才开口:“今日请各位过来,是为了见证一下我们家分家的事,劳烦各位了。”
众人听了沈仁贵突然说要分家都挺意外的,但是村里多数人家在儿子成亲后不久便将家分了,远亲近臭的道理大家都懂。所以沈仁贵以前不分家现在才分家,他们才意外,不过也没多说什么,一个家为什么会分,也就那么些原因,人多摩擦就多,没什么好奇怪的。
沈老爷子将之前商量好的,这家怎么分法的事对几人说了一遍,村长问了问沈承光几兄弟有没有意见,大家都表示没意见,村长便立了文书。
这个时代,分家文书也是有一定的格式的,一般都是:今排行第几的儿子某某从亲父/继父,亲母/继母家中分出来,另起炉灶,分得田多少,地多少,田地是在哪里,银两多少,其他家禽,农具多少等,分有家后每年或每月需给爹娘多少养老银子,年节里需要孝敬爹娘什么东西等等。分家后,各家的财物归各家所有,其他父母兄弟不得以任何理由,未经家主同意动用和占有其分家后所得的财物。分家前故意隐藏的财产不算在内。见证人至少四个以上按手印。总之文书里面包括父母与子女的关系,亲父母便写亲父母,继父或继母都要写明,家中排行第几,分得多少财物,分家后对爹娘的孝敬钱之类的都要写明白。以防有人分家后便不管自己的爹娘。也以防分家后,兄弟借父母之名以各种理由侵占对方的财产,所以分家文书特意说明了这点。既然是分家,分后便不再是一家人,所以各家财物自是各家自己所有,其他人再没理由去占有。
晓儿后来看到这文书觉得这文书写得挺周到的,真正有财产纠纷时,拿出来去官府说事也方便。
分家文书立好后,一式四份,一份在官府办理过户时官府留底用的,一份村长保管,一份沈老爷子拿着,一份就是各人自己拿着。各人都在上面按了手印,分家便算完成。村长明天拿着文书去县衙办理过户,再将户帖拿回来给各家便成了,以后朝廷收税,抽丁都是按这户帖来做的。
“现在已经分家了,但这些年为了供长子长孙考取功名,大家都是挨饿受冻,任劳任怨的,以后老大家真的出息了,也不能忘了帮扶自己弟弟。承光你怎么说?”沈老爷子为了显得自己一视同仁,又重申一遍。让大家明白自己偏心都是因为读书需要更多的银子,等长房出息了,以后会还的。
“那还用说吗?分家了弟弟还是我弟弟,分家不分心,以后能帮的我一定是定竭尽全力去帮的。”沈老头和沈承光就从来没想过,以后其他几房的人会比大房更加出息,都是觉得其他几房的人需要仰他们的鼻息生活。当然在场也有人是和他们一样想的,毕竟在古代读过书和没读过书的差别可是很大的。
“承光是个有担当的。”沈仁富欣慰道,自己的侄儿有出息,他也是很高兴的,虽然他很不认同沈老爷子那偏心的做法。
。。。。。。
“兄友弟恭,仁贵兄你有福啊,很快就等着享儿孙福了。”大家都纷纷说着好话。
这时,饭菜也准备好了,蓝氏进来问沈老爷子:“爹,饭菜都准备好了,要不要现在摆饭?”
沈老爷子便应了一声,请大家上桌。因为有客人,今晚的晚饭只能是男丁才上桌,女眷便只能在厨房凑合着吃一下。
饭菜做得很丰富,沈老爷子爱面子,一般请人吃饭都会准备丰盛的饭菜,不过一般好客的人家请人吃饭也是会将家中最好的东西拿出来招待的。庄户人家都很好客,很实诚,自己过日子舍不得一丁点油水,但请客的宴席一定会有鱼有肉。
而沈家,除了有鱼有肉,还一定会有鸡有鸭的。做足12个菜。冬菇滑鸡,镇上买的烤鸭,清蒸鱼,炖扣肉,鱼香茄子,南瓜炒肉,手拍黄瓜,韭菜炒蛋,大盘豆角,炒青菜,油炸花生米,凉拌木耳,主食大米饭,白面馒头。吃得宾主尽兴。
女眷就只有南瓜炒肉,炒青菜和杂粮馒头。想吃肉,那就等男桌吃完,看有没有剩再说。
第十五章 秋收不消停
吃过饭,待里正等人走后,沈老爷子又喊上一大家子人聚到上房。
“马上就要秋收了,前两年年景不好,先是洪涝后是旱灾,咱家幸好有点存粮,咱们村受灾也没其他地方严重,才能齐齐整整的度过这两年艰难期,今年总算是有个好收成了。现在已经分家了,今年收的粮食,就按刚刚分家的田地来分,谁家的地那粮食便是谁家的,你们有没有意见?”
几兄弟齐声道:“没意见”。
“今年的粮食还是大家一起收吧!”沈老爷子吩咐道:“从明天起,八岁以上的孩子和大人都得下地抢收,一个都不能落下,大房一家子也得去。天气好了有一段时间了,村里很多老人都猜测没几天就得下雨了,咱们得赶紧将粮食收上来,晒干入仓。”
一个都不能落下?晓儿听了这话又得提醒自己的爷爷了:“爷爷,我娘还在坐月子,不能干活啊,不然会落下病根,以后老了就麻烦了。”
沈庄氏怒了:“黑了心肝的,这庄户人家,谁家抢收时不是全家都要干活的,我老天拔地的,还不是要服侍你们一家大小,你整体躺床上就不怕折寿?”至于没坐好月子,落下病根,也不关她的事,现在已经分家了,以后看病也不会用到她的银子。
“老三媳妇不用,特殊情况特殊处理。”沈老头瞪了一眼沈庄氏,这在刚消停一会,她又开始闹腾。
李氏也不乐意了,几房的人,大房的是陪衬,去干活不如说去捣乱。三房两口子和两孩子是能干,但刘氏不用干就只有一个主劳力,四房又只有两个人。就他们二房人多,那不是活儿都是他们做完的。现在已经分家了,她才不愿意帮其他人干活呢:“爹,既然已经分家了,地上的庄稼也是各家的,各家的庄稼当然的各家自己收。”
沈老爷子直接无视李氏的话,这老二家的媳妇就是不消停,一点亏也不愿吃。他转过头对沈庄氏道:“老婆子,明天开始三餐饭菜都要管够管饱,午饭和晚饭每顿至少都要有一个肉菜”。
沈庄氏听了这话又不乐意了:“饭菜要管够管饱,还要每顿有肉,银子都已经分了,我哪来的银子去弄饭,黑了心肝,烂了下水的家伙,我一把年纪还要管他们的饭啊,不吃就算,反正已经分家了,干完活各回各家吃就行了。”
沈老爷子头都痛了,这老的,少的,都不懂事,一刻也没个消停。
“我说怎样便怎样,你咋不停的胡闹呢!”
“我胡闹?我为你生儿育女,操持家务,跟着你吃了多少苦,受了多少罪,临老了,你就开始嫌弃我了,天啊,我这是作的什么孽,我。。。。。。”
“好了,简直不可理喻,你不要再呼天抢地了,这新粮还没收下来,余粮都在你手里,怎么各吃各的?要不你将剩下的粮食分给大家吧!”沈老爷子这两天气得肺都炸了。
听了这话,沈庄氏立马不再呼喊了,沈家在她操持下,每顿都很省,大前年还趁着粮食便宜买了好几石粮食,现在余粮还是挺多的,就是抢收一个月,供一大家子人吃,也是吃不完的。
沈老爷子这次是真的截中她的死穴了,所以最了解沈庄氏的还是沈老爷子。
而李氏听了沈老爷子的话,眼都亮了几分,刚想开口,沈老爷子便抢了个先:“事情就这么定了,谁还有意见,抢收期间便由谁供大家吃饭吧,我不管了。现在大家都回去好好休息,明天早点起来干活。”
听了这话,李氏不敢出声了,只是心里很不服气。
晓儿回自己的房间后,关好门便进了空间,先在空间的溪水里洗了个澡。然后才管理空间:昨天晚上她收集了一些空间的药材种子,先是种了一亩地的人参,一亩地灵芝,种了一亩地其他常见草药,还去沈家的仓库里偷偷拿了一些稻谷,麦子,玉米,和其他蔬菜种子,来种了一亩地。现在人参和灵芝都已经长出来了,而其他的草药更是可以收获了,稻谷,麦子,玉米和其他蔬菜都已经可以收获,那些蔬菜都开了花,结了种子,种子掉在地上,又生处新的蔬菜,这些新的蔬菜现在吃刚好,晓儿立马将可以收获的东西收了,这也太快熟了吧!
然后又将收来的稻谷种了一亩地。然后她又去花果山,将花和果都收获了,分门别类的放进了山洞里。牧场里的那窝兔子也是能生的主,她都看见十多只兔子了。
她拿了几只水果,坐在无忧树下的石池边吃了起来。今天她很开心,沈家终于分家了,都不用自己想办法来分,省了不小力气。等秋收过后,她就可以带着家人一起努力赚钱,发家致富了。空间里的东西也要想办法,拿点出来给他们吃。以后的日子一定越过越舒心。
空间真是神奇,这里没有四季,没有黑夜,永远温暖如春,阳光普照,气候宜人。晓儿吃完水果,便在石池边躺了下来,不知不觉便睡着了。
西厢房的另一个房间里,沈承耀两夫妻还没睡,还在讨论今日分家的事,并计划着怎样赚钱,怎样省钱,等存够了钱便供景灏读书,景睿年纪也大了,等存够钱,估计是读不了了。两人说着,又说到了秋收,刘氏想着在家帮忙做饭好了,沈承耀不同意,又觉得刘氏肯定会阳奉阴违的,便说:“明天一早我先送你和小妹回娘家,等秋收后再接你们回来好了。你也很久没回过娘家了。”刘氏想想便同意了。两人又说了一会分家后要做的事,然后都带着对未来的憧憬睡着了。
沈承祖两夫妻也讨论着差不多的话题。
而东厢房,大房一家可是最高兴的,蓝氏和沈宝儿都很兴奋,他们终于摆脱了这一群穷亲戚了,以后两人终于不用连金银首饰都不敢多带,总是藏着掖着,过得闭屈极了。而且每次回来,和一大堆乡下人同桌吃饭,她们都觉得脏,要是沈老爷子和沈庄氏不和他们家过就更完美了,不过不行,那些田地都值几十两银子。
“文儿他爹,我爹说文儿这次十有八九能中秀才的,等明年春闱再中举人,当了官;宝儿也H县丞家的二公子成了亲,那咱们的好日子便开始了。”蓝氏想起都觉得自己高兴得想跳起来。
蓝氏的爹是镇上一间私塾的夫子,也是秀才出身。沈庄氏也是因此才会高看她一些。蓝氏也是觉得自己是秀才的女儿,所以高人一等,一直都看不起沈家这帮乡下泥腿子。沈宝儿在蓝氏思想的影响下,也觉得自己是一位千金小姐,所以对自己的堂兄弟姐妹并不亲近,甚至觉得和他们说话也是掉份儿。
当年蓝夫子也是觉得沈承光读书有点天赋,也肯用功,才将自己的女儿下嫁的。谁知考了十几年,连个秀才也没考上。幸好自己的外孙争气,小小年纪便中了童生,连学院的夫子也说下一年下场应该能中秀才。
第十六章 秋收那些事
话说,其实大房这次提分家,更重要的的原因是沈宝儿认识了县丞家的二公子。二公子有意来提亲。沈宝儿担心若是自己H县丞二公子结了亲,自己乡下的一帮子亲人会时常来打秋风,而且有一帮子的乡下亲戚,她也觉得丢脸,会让自己在那些官家小姐夫人面前抬不起头,怕被人说成乡下泥腿子,才拾掇蓝氏分家的。当然蓝氏和沈承宗自己也想分家,一家四口商量了一夜才想到了这个方法。
这次回来,本来打算借着秋收好好表现,说服大家分家的,谁知道会如此顺利,秋收前就分家了,为此蓝氏还请了自己大哥帮忙照看一段时间铺子的,早知道就不用了。现在家也分完了,蓝氏便想回镇上了,她家又没分到田地,她才不愿意面朝黄土,背朝天的下地干活呢,没得弄得自己一身泥土和汗臭味。
沈宝儿也是这样想并比蓝氏早一步提出来:“爹,现在几家分完家了,要不咱们明天就回镇上吧,真要干一个月的农活,我的皮肤变黑不说,手恐怕都粗得不能见人了。到时候年公子该是会嫌弃了。”
杨氏也附和:“对啊,大爷,咱家铺子也不能真让我大哥照看这么长时间啊。而且文儿和宝儿都没干过这些重活,哪能真的下地帮忙。万一累坏了文儿,还怎么读书?宝儿以后嫁到县丞家,让人知道她下过田,她的脸子往哪里搁?”
就是现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