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农女倾城-第2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听了这话沈承光不高兴了,这人谁啊,他算老几,敢管自家的事儿!

    “我说你是谁啊……”在这里多管闲事干嘛!

    他还没来得及将后半句说出来,沈承祖便赶紧过来,拉起沈承光:“大哥,爹在那边等你呢,说是有人找你,你快去看看吧!”

    沈承祖常年劳作,力气比沈承光大多了,硬是将沈承光从座位里拉起来,带了出去。

    沈承耀坐下后,大家也没提起刚才的事,然后又很快被桌上的美食吸引了,桌上的菜已经准备得很丰盛了,但还是被一扫而空,害得沈承耀担心自家是不是准备得太少菜了!

    他四围看了一下,发现很多人都坐在位置上打饱嗝,赞叹饭菜的好吃,才放下心来:原来是太好吃,才吃光的。

    “沈老弟,你家的宴席请的是哪家的厨子,这菜做得比县里品味轩的还要好吃!”

    “请的是镇上酒楼的厨子。”

    “不是厨艺问题,是菜的问题。”他吃到一道菜火候不够,调味搭配也不是最好的,但硬是比他吃过火候够的都要好吃!这就说明是食材本身够好,够新鲜的问题。

    午后,客人们都一一告辞了。

    黎哲伟到底没能住下,被自己的小厮和妹妹缠走了,说说什么也得回去禀告夫人一声,等夫人同意了才行。

    晚上一家人清点今日的贺礼。

    上官玄逸送的是:两座玉石山子,三盒湖笔,一端端砚,一端贺兰砚,一端澄泥砚,一盒明前龙井,一个百子送福的绣屏,两匹妆花缎,两匹蜀锦。还有一盆开得正盛的牡丹。

    狄兆维送的是,一套白玉茶具,一套青花瓷餐具,一对狮子滚绣球分瓷花瓶,一套花开富贵的绣屏,两匹织锦,两匹锦缎。

    黎哲伟送了一个玉石摆件,四匹绫罗绸缎,三套上等笔墨纸砚。

    明治杰送了,一对青花玉壶春瓶,同样三套上等笔墨纸砚。

    还有福伯,姚掌柜,佟管事,陈总管,村长,其他亲朋和村民们送的礼,晓儿都一一登记在册,以方便以后的人情来往。

    点到黎哲伟的贺礼时,刘氏想起她听到的话,便问沈承耀,“今日吃饭时,大伯是坐了你的位置不愿离开?”

    景灏听了立马便将当时的情形一五一十的说了出来。

    晓儿赞赏地看了一眼景灏,小小年纪就能如此清晰而有条理地将一件事情表达清楚,实属难得!

    刘氏听了后摇了摇头,“还说是大掌柜,读了那么多少书,这说话做事咋连一个庄稼汉子都不如!”

    “娘,人家庄稼汉子有些可实诚,勤奋,善良了,不能比。”

    “对,就像我爹一样”韵儿也笑着道。

    “爹和大伯的确不能比,爹好多了。”

    “你们这些孩子!不许背后妄议长辈。”沈承耀无奈地斥责。

    韵儿吐了吐舌头。

    “这搬一次家,没想到收到这么丰厚的贺礼。这些笔墨纸砚的东西就给你们三兄弟,你们自己挑一套自己喜欢的吧。”刘氏将东西在库房分类放好,然后指着那堆笔墨纸砚说。

    景睿拉过日哥儿去挑,两人都先让最少的景灏先挑。

    “娘,快到新年了,咱们也得准备送年礼了。”晓儿将墨汁吹干,合上册子放好。

    晓儿想了想哪些人需要送年礼,然后又开始列礼单子。列完一张就给刘氏看,看有没有需要增减的,明天得开始给各家准备年礼并送出去!

    沈家老宅

    沈承光想起今日没能和黎哲伟搭上话就生气,“老三也太不上道了,我是他大哥,认识黎公子也不为我引见,我自己制造机会他也不配合!”

    蓝氏想起今日在沈承耀家看到的,前院堂屋整套的上等梨花木家具,气势非凡,后院的真皮沙发,各式摆件,布置得温馨别致,琉璃窗,书房里的红木书柜,书桌,特别的茅房,还有做窗帘的布,那布料也比她身上穿的还要好,老三家怎么一下子就这么富有了?

    蓝氏将自己看到的和想法说了出来。

    “不只呢,还有那个花房,整间屋子都是琉璃做的,里面有很多花也很名贵,”沈宝儿想想就想要一个。

    “荒地上还有一个暖房,也是琉璃做的屋顶,很大,一亩地左右,听说是用来种菜的!”沈承文补充道。

    “老三也太不厚道了,肯定是分家前就藏着掖着,分家后就一夜暴富了。”果然是沈庄氏亲生的,想法都一样。

    “要是能知道老三家的赚钱门路就好。”蓝氏蹙眉,在想办法。

    “娘,我有办法!”沈宝儿想到之前看到的一样东西便道。

    “什么办法?”沈承光眼睛一亮。

    “爹不是和章捕头很有交情的吗?……”

    沈宝儿让几人靠得近一些,小声地将自己看到的和打算说了出来。

 第八十六章 入狱

    第二日,一家人同样一早就起了床,晓儿来到正房时,刘氏刚刚将早饭摆好,“晓儿起来了,去前院将你爹叫回来吃早饭吧!”

    沈承耀起得最早,早早就将花房和暖房的花和菜都浇了水,将炭炉都添好了碳。现在正在前院里扫雪。

    晓儿走到前院,见沈承耀差不多扫完就喊道:“爹,先吃早饭吧!”

    “好,你们先吃,我随后就到。”沈承耀加快手下的动作。

    这时前院的大门传来了密密麻麻的拍门声,并有人大声呼喊:“开门,快开门!”

    晓儿皱眉,怎么一早来了这么多人,而且似乎来者不善!

    “谁啊,来了!”沈承耀放下扫帚,赶紧跑去开门。再不去。这门都能拍坏!

    “我们是官府的人,快开门!”

    门一开,十几个官差涌了进来,为首的凶神恶煞地道:“是沈承耀家吗?听说你们私藏了一本《齐民要术》?”

    晓儿听了忙道:“这位官差大哥,那本书不是我们私藏的,是朋友送我们的。”

    《齐民要术》在这个朝代是禁书?为什么有私藏一说?应该不是,这书是上次上官玄逸送的那个盒子里的其中一本书,上官玄逸不会这样害自己一家,这一点她心里很笃定。

    “那就是有了!我管你们是怎么得来的,有就行了!兄弟们全都押走,一个不漏!并将书搜出来!”领头的官差一挥手大声下令。

    这时,刘氏听到前院的动静这么大,带着几个孩子都走了出来。几人看见满院官差都吓傻眼,这是什么情况!

    刘氏颤声问道:“官大爷,发生什么事了?”

    景睿和景灏两人手中都拿着一本书,其中一本正是《齐民要术》!

    晓儿看见景睿手中的书,心中暗道,真是给瞌睡的人送枕头,她正想想办法回去,然后将书放进空间!

    不过现在也好,起码这样不用将家里翻得乱七八糟!晓儿自我安慰。

    晓儿能看见那本《齐民要术》,官差们自然也能看见,“好,功夫都省了不少,人赃并获!将他们全部带走!”

    “这位大哥,是不是有什么误会啊,我们……”

    “少废话,带走!”

    “差大哥,你看我家其他都是妇人和孩子,能不能只抓我一个啊?”沈承耀实在不忍心自己的妻儿入狱,便递了一块银子给领头的官差,求情道。

    “现在闭嘴,只要你们到时候乖乖听话,很快就可以出来了!”领头的官差接过银子收好。

    一家人被押着出了家门。村里有些早起的村民看见了,都吓得忙跑回家。不到一个时辰,沈承耀一家被官府抓了去的事就传遍了整条村!

    罗太医家今日上门来看病的人比较迟,也不是人人都在他面前说起这事,等他知道沈承耀一家被抓后,都已经快到正午了!吓得大冷天冷汗都冒了出来,三皇子若是知道了这事,他得抹干净脖子等砍头吧!

    小福子赶了差不多十天的路才将上官玄逸给沈家的年礼送到,本来是想赶在他们乔迁之日送到的,为此他日夜兼程地赶路,谁知还是差了一日。

    来到晓儿姑娘家,拍了半天门都没人应,还是路过的村民好心告诉他,他们一家犯了事一早就被官府的人捉走了,吓得小福子腿软。!究竟发生什么事,犯了什么事?为什么会被官府的人抓走的!罗大人知道吗?

    想到这然后又立马上了马车往罗太医家赶去,主子知道了这事还得了!这些日子他也看明白了自家主子对晓儿姑娘是有多重视的。而沈承耀一家人他们的人连祖宗十八代都查了个透顶,能犯什么事是他们的人不知道的?

    这头,牢房里,晓儿郁闷极了,两世为人,她从来没想过自己有一日会坐牢。

    面对潮湿而又黑暗的陌生环境,小妹哭过不停。

    这牢房一股霉味和恶臭,地上还不时有老鼠蟑螂爬过。一家人坐都不敢坐,只是紧紧靠在一起站着,沈承耀将韵儿抱在怀里。三兄弟则将晓儿护在最里面。

    晓儿见小妹总是哭过不停,便说:“娘,小妹的尿布是不是湿了?”

    刘氏听了查看了一下,“是湿了,可是这里也没有尿布换啊!”

    “现在天气这么冷,总是包着湿尿布也不是办法,把它拿下来,隔一会儿把一下尿吧。”沈承耀皱眉道。

    “也只能这样了!”刘氏无奈地叹了口气,动手解起尿布来。

    “都是我害了大家。”景睿低下了头,心里难过极了,要不是他拿着那本书出来,将那本书藏起来大家就不用坐牢了。

    “说啥糊涂话,这不关你事。”刘氏听了佯怒道。

    “这事肯定有人告密。”晓儿在想谁是告密者。

    “是福不是祸,是祸躲不过。有人要害咱们,咱们也是没办法。”

    “这书你们在外人面前看过吗?昨天有人看见这书吗?”晓儿问道。

    “昨天没有,上官大哥送我的书我都锁好了,怕小孩多,拿来玩弄破了。”景睿肯定地摇了摇头。

    “我想起来了,有一次大姐姐过来找娘亲借绣线,那时候我和哥在练字,那些书都放在炕桌上,她见过。”景灏想起这事大声道。

    “除了她没其人了,再认真想想!”沈承耀眉头皱得更紧了。怎么又与大哥家有关!

    除了她没谁了!晓儿心里笃定。

    “对,除了她没其他人了,当时她还问我们什么时候买了这么多书,你们字认全了吗?能看懂吗?而这些书我们都很少拿出来的。”景睿也补充道。

    “你们再想想。”晓儿又补充道。

    “真没有,这书我们统共拿过两次出来看,一次就是今天早上了,搬家时也没其它人在场。”景睿摇了摇头。

    景灏点了点头。

    “这不该啊,难道是宝儿说除出去了被有人心听到了报的官?”咱们又没有做什么对不起她的事,她报官抓咱们又有什么好处?”

    好处?好处可多了,咱们家现在可不是空壳子。

    “是与不是很快就可以知道了。”

    这时景灏的肚子传出了咕噜声。

    “饿了?咱们早饭都没吃,现在该到午饭时候了吧,为什么没人送饭来的?”刘氏往外张望了一下。

    晓儿从空间里拿了一包猪肉干出来,“我这里有一包肉干,咱们先分了吃了吧。”

    “姐姐,你身上怎么随身带着肉干?真是太好了!以后我也带点,免得下次再进来又得饿肚子!”

    “呸!呸!呸!说啥呢,出去以后咱们永远都不会再进来了!”刘氏连忙呸了几下。

    这时牢房的门出现了动静。

 第八十七章 非朝廷之人不可得

    沈家老宅,沈老爷子听说了沈承耀一家被官府的人抓去了,心里急的不行。一来是真的担心儿子,二来也有点担心一大家子会不会受牵连。

    “这老三究竟犯了什么事,为什么会被抓的?”

    “肯定和老三突然富贵了有关,幸好我们早早就分家并且断绝关系了,不然就惨喽!”沈承宗心里暗暗庆幸,幸好还没搭上老三的路子。然后又有些幸灾乐祸,我看你将我儿子弄进牢,现在自己一家也进牢了吧!这就是现世报!

    “爹,我们应该先去衙门打探一下情况,看看能不能探望一下三哥,问问究竟为什么会被抓的,然后再想办法把三哥一家救出来。”沈承祖心里担心得不行,自己的三哥肯定被人冤枉了。

    “去衙门,你是傻了,还是没长脑子?这不是去自投罗网吗?老三一家突然这么富贵,指不定闯下什么大伙,我觉得肯定是和贩卖私盐有关!你要去,自己去,别拖累我们!”沈承宗铁口直断。

    “那我自己去。”沈承祖留下一句话就出去了,他才不信他三哥会做这样的事!一定是被人陷害冤枉了。

    听了这话,沈老爷子和沈庄氏的脸色都白了,贩卖私盐?那可是抄家灭族的大事,他怎么敢!

    沈庄氏想到自己的头被砍掉,滚了出去,血流了一地就忍不住打了个冷战!

    “那个杀千刀的,自己要死别拖累咱们啊,我一把屎,一把尿的把他养大,临老了福是没享到他的,还有可能身首异处!我这是做了什么孽哦,早知道当初一生下来就把他淹死!”沈庄氏吓得哭了起来,她是真的怕了。

    沈老爷子冷静下来,觉得事情肯定没到这么严重。但又想不通,向来老实的儿子会犯什么事,他盖那房子的银子,真的是捡到河蚌里的珍珠得来的?不对,是有珍珠,那颗珍珠,连他看了也觉得不是凡物。

    等等,不会是因为那些珍珠吧!难道那些珍珠来路不明?并不是在从河蚌里得来的!是老三自己捡到的?然后卖了,被人当贼了?他倒不会怀疑自己的儿子会是贼,这么多年看到大,还是有一定了解的。

    “老婆子,那颗珍珠呢?”

    “在盒子里,怎么了,那是玉珠的嫁妆,你别想拿它去赎人!”沈庄氏攒紧了怀里的钥匙。

    “不是,我怀疑那是贼赃,老三根本不是捡到河蚌挖到的珍珠,是直接捡了别人的珍珠,卖了然后被查到了,被人当成偷珍珠的贼了!”

    “什么,那个赔钱货,我说怎么会那么好,一下子就把珍珠交出来了,原来是想害死我!啊,我得把它扔了,不然哪些官差来了搜到了怎么办。”

    沈庄氏赶紧打开盒子,然后拿出那颗珍珠就跑出去了,她想将它丢到河里,那就谁都找不到了,但看着这么大这么漂亮的珍珠又舍不得,看了看四周,没发现人,想了想还是找了颗树,将它藏在了树底下,然后洗干净手,又匆匆忙忙跑回家了。

    “我就说,那河里咱们村里多少人去过,为啥都没捡到有珍珠的河蚌,原来是老三忽悠我们,害我大冬天的泡在河水里找了几天!现在想起来都冷!”

    沈承宗越想越觉得不对,这么名贵的珍珠,那得是怎样富贵的人家才会拥有,老三这是惹上大人物了,不行,他得叫上李氏带着孩子一起回她娘家避避难。

    “爹,我和孩子们出去几天。”说完脚底抹油般走了。

    沈承光满脸红光的走了进来。

    沈老爷子见老大回来了,放心了不少,“你这天没亮就出去了,这么晚回来,干什么去了?”

    “哦,有个客人前天定了很多货,让我今天一早送过去。爹,我们先回镇上了,铺子离不开人。”他一早就去县里通知章捕头,然后看他带人将老三家抓进牢房后,又请那一帮人去酒楼里吃了一顿大餐才回来。

    “等等,老三一家被官府抓了,你看你能不能……”

    “爹放心,很快就放出来了。”

    “你去打听了?”沈老爷子有些诧异,大儿子怎么那么肯定。

    “嗯,对,那我先回镇上了!”沈承光胡乱应是声,点了点头,然后赶紧回东厢房带上妻儿回镇上,他还得去县里收银子呢。

    沈老爷子心彻底放下来了,他觉得很欣慰,看看到头来还是自己的大儿子有心,顾着兄弟,早早就去打听好了。从笑看到大,不会错的。这孩子小小年纪就有孝心,疼爱弟弟,又有眼光,考虑得长远,早早就提出分家就是最好的证明。

    话说另一头,小福子找到罗太医,见罗太医也不知道发生什么事后,又赶紧卸下马车往县衙赶!

    罗太医也跟着去了。

    小福子来到县衙,直接拿着上官玄逸的令牌,见了县令。

    县令见了令牌吓得忙跪了下来。“下官参见……”

    小福子急死了,“行了,我问你,沈承耀一家人呢?关在哪里了?”

    沈承耀是谁,为什么问他?他连沈承耀是谁都不知道。是在他县里犯了大事的人吗?该死的!低下那些人是干吃饭不做事的吗,有这么一号人物抓到都不赶紧过来告诉他!害他现在一头雾水!

    “大人,这沈承耀是新犯,我还没来的及……”

    “现在马上带我去牢房!”这人怎么当的官,答非所问!

    “是,是,是……大人请随我来。”县令低着头,弯着腰在前面带路,心里却琢磨开了,这沈承耀是什么时候关进牢的,人家找上门就定不会是查错了,人家手底下的都是什么人呢,怎么肯能会查错,那他究竟犯了什么事,他得想办法看看怎样领了这个功劳。

    这时章捕头有事上报正好走了进来,拱手一揖,“大人。”

    林县令看见来人心中一喜,“章捕头,来得正好,这位大人是来寻沈承耀的,牢里你比较熟,你前面带路。”

    然后又对小福子谄笑道:“大人,具体关在哪里我也不清楚,咱们让章捕头带路。”

    “沈承耀一家究竟犯了什么事?为什么把他们全家都抓进牢里了?”小幅子实在想不通。难道隐翼他们也有查漏的时候?应该不是!

    章捕头听到沈承耀的名字心里就有些不妙了,这是他私下抓的人,以为是个没什么背景的庄稼人,正好合着沈承光赚一笔银子好过年,所以就瞒着县令干下这事的,没想到,刚关进去不久,就有人找来了。看来这下是踢到铁板了。

    “章捕头,你来回答大人的话。”

    “回大人,沈承耀一家私藏禁书。”沈承光说了,那书书院里的夫子都说“非朝廷之人不可得”还不是禁书是什么。

    “禁书,什么禁书?”小福子心下奇怪,他为什么不知道有禁书一说?

    “是《齐民要术》。”

    “混账!《齐民要术》什么时候成了禁书了!”这书还是主子送给他们的,因为这本书将他们一家都抓到大牢,这让晓儿小姐怎么想自家主子。真是要倒大霉了!

    “小的听举报的人说,这书有‘非朝廷之人不可得’之说,这沈承耀一家无人有半身官职,这……”

    “混帐!‘非朝廷之人不可得’是这样理解的吗,快带路,快点!赶紧!”小幅子快被气死了,懒得废话,赶紧将人救出来是正事!

    听到这里,县令也明白小福子是来救人的了,他狠狠地瞪了一眼章捕头,恨不得用眼神杀了他。这蠢货,干的都是些什么事儿!若不是念再他是自己的夫人的弟弟,他会让他当捕头,屡次给自己惹麻烦事!

    “是,是,是,大人,请,这边…”章捕头吓了一跳,说话都不利索了。

 第八十八章 出狱

    晓儿看了一眼大门的方向,听见了小福子的声音,心下有些奇怪,他不是跟上官玄逸回帝都了吗?不过出现在这里真好。

    “爹,娘,咱们可以出去了。”

    几人听了都望向牢房门口的方向。

    牢房外

    “动作快点,开个门也能开半天!你这是怎么当上捕头的!”小福子恨不得踢他一脚。

    章捕头被催得手更抖了,门更是半天也打不开。

    小福子一把夺过钥匙自己将门锁打开。

    “快带路!”

    “是,大人,这边。”章捕头弯着腰,做了个请的手势。

    三人来到晓儿一家所在的牢房。这次不用催,章捕头就知道马上上前去开门。

    小福子看见虽置身牢房,但依然站得腰杆挺直,落落大方,眼神一片坦荡,毫无半点恐惧担忧之态的一家人,恭敬地长揖一礼,“沈三爷,沈夫人,晓儿姑娘,几位公子小姐,小福子来迟了,请恕罪。”

    “我们还得谢谢小兄弟来救我们出去,哪有恕罪一说。”沈承耀忙避开还礼。

    “若不是因为我家主子送的书,你们一家也不会遭这无妄之灾,小的赔罪也是应该的,如若不是,回去主子该怪罪下来了。”小福子这话说得一语双关。

    县令大人听懂了,他也忙长揖到底:“本官实在不知道底下的人将沈三爷一家抓了起来,还望沈三爷莫怪罪。”这沈承耀到底是何方神圣,看意思那位很重视这家人?

    县令都赔罪了,他这抓人的正主更是鞠了一躬:“还望沈三爷恕罪,小的被人蒙蔽,将三爷一家抓了起来,实在抱歉。”

    “究竟是谁举报沈三爷家有《齐民要术》的。”

    “是沈承光。”

    果然是大房一家干的,沈承耀对这大哥心里更加失望心寒。

    “咱们先出去再说吧!”晓儿实在不想再在这环境多呆一秒!

    “对,先出去!”县令忙附和道。

    几人出了牢房门口,罗太医和沈承祖都等在门外,见几人出来,沈承祖忙迎上去:“三哥,你们没事吧?”

    “没事,只是进去了一会儿。”沈承耀摇了摇头。

    “先去酒楼梳洗一下然后吃饭吧,我在会客来订了一桌席面。”罗太医心中有愧,三皇子可是拜托自己照看好沈承耀一家的,这照看到就进了牢房都不知道,他也是太失职了。

    “林县令,你将事情弄明白了,一会儿到会客来报告。”

    “下官知道了。”林县令忙点头应下。

    一行人上了马车往酒楼出发。

    虽然一家人肚子都很饿,但刚从那种地方出来怎么可能开胃,所以都只是意思意思填了一下肚子。

    林县令很快就来了。事情的经过是,沈承光天还没亮就去找章捕头,说他发现了一个人私藏禁书,那本书,他儿子说学堂里的夫子说过“非朝廷之人不可得”,沈承耀一家全部都是白身,却收藏了这本书就是犯法。虽说那是自己的弟弟,但是在大义面前,他也只能大义灭亲。

    又说这个弟弟最近赚了点银子就不将自己这个大哥放在眼里,让章捕头帮忙给点教训,罚点银两然后两人分了,再关上几天。

    “非朝廷之人不可得”是这样理解的吗,枉费他读了这么多年书,这是指《齐民要术》的善本很难得,不是朝廷的人都得不到,好不好!

    真是被一些人的无知害了!他是怎样考上童生的,晓儿心里无限怀疑和郁闷。

    “大伯的心怎么这么狠。先是韵儿,再是这次,合着咱们没和他计较,他以为咱们是好欺负的吗!”刘氏生气地道。

    “关上几天,亏他说得出,他不知道小妹还小吗,在这牢里过几天,还能活吗!”景灏听了心里愤怒不已,连大伯也不称呼了直接用人称代替,他家小妹他都很久没听她哭得这么凄惨了。

    “有说罚多少银子吗?”晓儿问道。

    “罚一千两,章捕头得三百两。”本来林县令是不想将这事说出来的,但皇子手下有的是人才,有什么是查不出的,他不敢冒险,只能一五一十说清楚了。一博得这次不会被罢官了。

    “一千两,这真是眼里除了银子就什么都没有了!”景睿满脸愤怒,为了一百两可以卖侄女,现在又想坑自己弟弟一千两,这样的人真是让人不敢恭维。

    “沈三爷,这事你们有什么打算?若是你们想出口气……”小福子委婉地问了一下,毕竟害他们入狱的是他的亲大哥。

    小福子话里没说完的意思大家都听懂了,都看向沈承耀。

    “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好了。”景灏赌气道。

    “灏儿长进了,连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都知道运用了。”晓儿赞扬道。

    “这不是姐姐几天前才教过我的吗!姐姐教我的东西我记得最牢了。”景灏不忘表衷心。

    “要不,就罚他们一点银子吧,睿儿不是也说,大哥眼里除了银子就什么都没有了吗?罚他银子他该心痛了。下次就会长教训了。”沈承耀迟疑地开口。

    沈承耀心里难受,若是自己的大哥单单将自己抓牢,他还好受点,毕竟自己对他将就一下就过了,但将他的妻儿也抓进牢,连自己几个月大的女儿也不顾念一下,他们凭什么去将就他,凭什么容忍他一次又一次的伤害?

    刘氏心里也是气愤难平的,入过大狱,传出去以后自己儿女还有什么名声可言,还有什么前途敢想?估计以后说亲连好人家的儿女都难说上。自己嫁入沈家分家前一直过着不公平受欺负的日子,虽然会有难过的时候,但是自己的丈夫疼爱自己,对自己一心一意,千好百好,她觉得比什么都强,所以好多事儿转眼就忘记了,不过真的说到要报复,她又犹豫了。

    如果真的让大伯因为这事入狱,那景文的前途真的毁了,那孩子还少,这些年这么用功读书……刘氏心里也有些于心不忍。“我也觉得罚一点银子就好。”

    几兄妹听了这话,虽然心里失望,上次韵儿的事也是没计较,这次又这样,景睿想说点什么,但终究没再说。

    晓儿了解沈承耀两夫妻,虽然大伯对自己一家做出这样的事,他们心里会气愤,会难受,会骂上几句,甚至会讨个说法,但这些都是不会有实质伤害的,真的要他们去报复,伤害回去,即便一时因为火起,做了,以后心里也会受煎熬,那还不如不做。

    她情愿他们永远记住大房一家不可信,永远保持对大房一家的防备都好过报复回去,他们心里又觉得愧疚,觉得对不起大房一家。

    内心在愧疚和煎熬中度过,还说得上什么幸福开心,做人觉得幸福的前提最重要是心,心里无愧于任何人,心里一片坦荡,那样日子就过得轻松,再加上努力发家致富,将日子过起来,那样幸福自然而然就到来。

    “三爷和夫人都是和善之人。”按他说这样的人就该给个教训,就算不是一棍子直接打死,也该踩到他们的痛脚,让他们永远不敢再惹自己!

    离开酒楼时,小福子在晓儿的身边小声地说:“三爷和夫人就是太心善了,那种人不给教训,下次指不定又能干出些什么事来。”这种人他在宫里见多了。

    “算了,善恶到头皆有报,咱们暂且忍他,让他,不理他,过多几年再看他,看看他又能将日子过成怎样。自己出手也能落下个不好的名声不是吗?”

    “还是晓儿姑娘有大智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