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农女倾城-第15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那个护卫的额头瞬间便出血了。

    “公主,还是先问清楚闵泽国的三皇子为什么会咬舌自尽,这事会不会弄错了?”碧柔见诸葛美玉将怒火都撒在护卫上,赶紧劝道。

    公主自从回了东晋国后,这脾气是越发见长了。

    诸葛美玉回过神来,赶紧问道:“说!到底是怎么回事?”

    护卫将他打探到的消息说了出来。

    “逼宫?”诸葛美玉听完好半天才回过神来,艰难地说下这两个字。

    逼宫没有错,可是他怎么可以逼宫失败呢!

    逼宫失败还咬舌自尽,他死了,那已经嫁了一半的她怎么办?

    这嫁了一半,相公便死了,大家不会觉得她克夫吧?

    现在父皇和皇兄都厌恶她了,她以后要怎么办?

    诸葛美玉忍不住捂脸哭了,呜呜……她的命怎么会这么苦!放弃一个南宫国的皇子,准备嫁一个更加富庶的国家的皇子,没想到反而偷鸡不成蚀把米了!

    碧柔听了这话也震惊了,闵泽国的三皇子是不是傻的啊?他干的事怎么总是正常人干不出来的?

    很明显他在几个皇子中势力是最薄弱的,人家都没逼宫,他怎么敢干出以卵击石这种蠢事?

    碧柔表示想不明白。

    碧柔硬着头皮小声地开口问道:“公主,那我们怎么办?还嫁过去吗?”

    迎亲的队伍总不能一直停在这半路啊!会赌塞交通的!

    诸葛美玉听了这话抬起了头,怒道:“嫁什嫁?人都死了?我嫁公鸡吗?”

    碧柔听了这话迅速低下头,外面的护卫和陪嫁丫鬟也赶紧低下了头,他们是想笑又不敢笑!

    诸葛美玉哭了一会儿便止住了眼泪了,她也想通了,三皇子死了便死了,反正她又没有怀孕,东晋国的人除了她的父兄,其它人又不知道她的事,她再找一户富贵人家下嫁便行了,总比嫁过去闵泽国守寡来得好。

    于是她大声道:“回宫!”

    诸葛美玉一声令下,迎亲队伍马上掉头了。

    碧柔看着浩浩荡荡的队伍,就这样回去,总觉得不妥,公主这是嫁不出去呢,还这么张扬,似乎不太好吧。

    不知道的人还以为她有多高兴。

    碧柔咬了咬下唇,提醒道:“公主,要不咱们先悄悄的回去?其它人再慢慢赶回去便行了。”

    碧柔口中的其它人自然是指运送嫁妆的队伍。

    诸葛美玉听了这话忙点了点头:“对,不能就这样回去了!我们得扮成被人抢光了所有东西的样子回去!”

    她的父兄已经厌恶她了,这些嫁妆带回去,一定会被收回去的,这次还是看在她嫁给闵泽国的皇子,才给了这么一些嫁妆,下一次再嫁也不知道能嫁给什么身份地位的人,父皇给的嫁妆绝对不会比现在的多的!

    只要她将这些嫁妆藏起来了,那么下次嫁人,父皇再给她一副嫁妆,两副嫁妆加在一起,还算丰厚!总算没丢她公主的脸子!

    诸葛美玉觉得三皇子死了,唯一带给她的好处,就只有这一个了!

    碧柔:……

 第六百三十八章

    冬月已过半,前几天下了一场大雪,天气冷了不少。

    西北狄绍维领的兵和厉军打了三场胜仗,夺回一城后,也僵持在哪里。

    厉大将军的军营里,厉大将军,军师和几名副将一起研究怎样破解朝廷大军的那个阵法。

    “在帝都城的人传来消息说,兵部尚书醉酒后大赞睿安县主聪颖,说我军的排兵布阵图就是她破解的,另外她还重新设计了一个阵法图。只可惜醉酒后的兵部尚书怎么哄也不说出那个阵法的奥秘。”

    “军师你能破解吗?”厉大将军看向军师问道。

    军师露出一抹苦笑,他一个已过而立之年的人,输给一个未及笄的姑娘,实在是心有不甘啊:“布下这阵法的人,对奇门遁甲之术比我了解得要深入,这一时半刻我还破解不出来。”

    厉大将军听了这话点了点头安慰道:“军师不用着急,现在我军伤了元气,新兵未至,先养精蓄锐,破解了那阵法再出兵也不迟。”

    “唯有如此了,我再回去查查古书。”军师点了点头,这就是他愿意追随厉大将军的原因,有一副宽广的胸怀,礼贤下士的。

    明明粮草没有多少了,能不急吗?但厉大将军还是会安慰自己。

    他知道最好的办法是又夺下一城,抢些粮草,现在却因为对方一个阵法,两次进攻都失败,若不是他让人撒退得早,他们早就溃不成军了。

    “只是咱们的粮草耗不起啊!”有位副将将现实点破。

    “粮草的事不用担心,我有办法。”厉大将军听了这话安抚道。

    “那最大的问题还是在排兵布阵上,若是不能将睿安县主抓过来,也得……”副将用手刀做了一个抹颈的动作。

    “上次蝙蝠寨的寨主亲自动手都失败了,我们这里武功高过寨主的人已经没有了。”厉大将军皱眉道,蝙蝠寨那几个人死了,他还是很难过的,那几个人武艺高强,还是很好用的。

    “失败了便再来一次,我总不相信她那么命大,能一躲再躲!不然就算军师破解了这一阵法,她又弄出一个新的来,那这天下,我们还打不打了?”

    众人听了这话默了默,可不就是这个正理!

    “绑架不行,要不下毒暗杀?”有人提议道。

    “不可!睿安县主身上有解毒丸,可解百毒!”厉将军摇头否决了。

    副将:绑架绑不了,毒又毒不死!还让不让人活了!

    几人聚在一起商讨怎样弄死晓儿……

    而在这个寒冷的冬日,晓儿正在做什么呢?

    晓儿的姥娘刘林氏即将五十大寿,她和刘氏一起清点送回去的寿礼。

    这个年代,许多人并不长寿,五十多岁,六十多岁便去了,所以许多人这一生也就过那么一两次大寿。

    刘氏思量再三又再三思量,决定回去给自己的娘亲过大寿,她担心以后没机会了。

    刘氏决定回去给姥娘过大寿,几个孩子立即响应要跟着回去。

    刘氏有点犹豫,景睿和景灏下一年可是要下场的,担心耽搁了他们的功课。

    晓儿小手一挥道:“做学问需要讲究张驰有道的,待在屋子里读书,会将脑子读实了!回去贺寿,顺便散散心也是好事,再说新年留在帝都,也看不了书。”

    刘氏听了这话便作罢。

    晓儿是特别想回去的,为什么?因为留在帝都城过年累啊!除了大年初一,几乎每天都要出去吃宴席的,那些东西又不好吃,简直是活受罪。

    若是回去升平县贺寿,既可以让姥娘开心又能尽孝,又不用应酬帝都的人和事简直一举多得。

    沈承耀也觉得应该回去贺寿,但是年底了,许多事情要总结,要汇报,他一时也告不了假,只能由孩子们陪着刘氏回去了。

    虽然许多官道已经修好了,回升平县的路一定会比以前快多了,但一来一回,一个半月的时间,怎么也少不了的,这一个年,只能在升平县过了。

    沈承耀打算提前将手上的事情忙完,然后向皇上年前请上半个月假,年后请上半个月假,他也赶回去升平县过年,不然他自己一个留在帝都过年,妻儿都在老家,他过什么年啊!

    刘氏仔细折叠好她亲手做给刘林氏和石老爷子做的衣服,还有给两个侄子做的衣服,从内到外,从头到脚都有,她都放到一个箱子里,回去后也不用再翻找,直接送过去便行了。

    晓儿收拾好行李和清点好寿礼后,正想派人找上官玄逸让他晚饭时候过来一趟,没想到上官玄逸和上官玄昊正好来了。

    上官玄逸来是有事和晓儿说的。

    厉将军新征的那些士兵,终于有点线索了,三皇子逼宫那天,晓儿和上官玄逸遇到的山贼便是从那一批士兵中逃出来的。

    从他们口中得到的一点消息,上官玄逸派人去查探了一番,终于查到了一丝线索,也和之前安排进去的探子联系上了。皇上以上官玄骏要回帝都准备亲事,让上官玄逸去接替了他的职位,去解决那一批新兵。

    上官玄骏一出正月便要成亲了,皇上让他安心准备婚礼,上官玄骏娶的是帝师的孙女,皇上对自己的夫子一直都是颇为敬重的,现在自己的儿子要娶他的孙女,就算是为了他老人家能安心睡个好觉,也不能派上官玄骏在亲事将近的时候出征啊。

    上官玄逸心里各种羡慕嫉妒,成亲多好啊,连活也不用干了!

    不过上官玄逸也就心里觉得酸溜溜的,他可盼着上官玄骏快点成亲,不然会挡了自己的路。

    和厉军的仗绝对要在开春前结束,不然他都不能好好准备亲事了。

    所以他算是来和晓儿道别的,没想到晓儿居然也准备回升平县贺寿。

    “回去贺寿也好,只是暗卫得多安排几人。”自己今年也不能在帝都过年,晓儿回去也好。

    晓儿刚想拒绝,上官玄逸便说:“你若是拒绝的,那便不要回去了,留在帝都吧!”

    晓儿果断闭嘴了,算他狠!

 第六百三十九章

    第二天一早,晓儿他们便出发了,上官玄逸送她出城,一路上在马车旁细细叮嘱了一番,晓儿感觉他比刘氏还要啰嗦。

    在晓儿揶揄的目光下,上官玄逸无耐地闭上了嘴巴。

    “照顾好自己!”在分岔路口上,上官玄逸又说了一句,才依依不舍地看了马车里的晓儿一眼,然后停下了马,让他们的马车先走,直到晓儿的马车拐了一个弯再也看不见,他才带着他的人马往另一条路去。

    马儿跑出一小段路后,上官玄逸想想仍不放心,他对风扬道:“风扬,你跟着睿安县主去升平县贺寿。”

    风扬:简直是晴天霹雳!他也想去打仗而不是去做护卫啊!

    睿安县主只是回乡贺寿而已,好几名暗卫跟着能有什么事!

    上官玄逸似乎知道风扬的想法,他看了一眼风扬:“对我来说,她比什么都重要。”

    风扬听了这话心中一震,他惭愧地低下了头:“属下定将睿安县主保护得毫发无损。”

    对他而言,主子的事便是最重要的事。

    上官玄逸点了点头:“去吧!”

    风扬命令而去。

    风扬直接来到晓儿的马车旁,就近保护。

    晓儿听见马蹄声,掀开帘子一看,发现是风扬,对上官玄逸此举都无语。

    风扬给晓儿拱手行了一个礼然后道:“主子让我来保护县主的。”

    晓儿点了点头:“谢谢了。”

    她没有说让他回去的话,反正说了也是白说,多一个人和少一个人来“监视”自己,也没什么差别了,算了,不管了。

    刘氏见此笑着道:“晓儿,六皇子对你真的上心。”

    如此她便安心了,以后晓儿嫁过去会过得好的。

    这是不可否认的,晓儿点了点头:“就是啰嗦了一点。”

    刘氏和韵儿听了这话均笑了。

    ……

    晓儿他们这次回家也算轻装从简了,刘氏抱着小景哲带着两个女儿一辆马车,景睿和景灏一辆马车,另一辆马车装了一些行李和寿礼等礼品,还有几名护卫,当然杨柳杨梅也同行了。

    他们走的是官道,这几年,许多县与县之间的主干道都修好了。而且除非实在险要无法克服,不然都是尽可能按两点间的距离直线最短的方式来修建这主干道的,所以许多官道都是开山而建的。

    这样就大大缩短了南北地区的往返时间,给许多商人带来了便利。

    不过有人算过由极南至极北,路桥费至少需要三两银子!走完全国各县所有官道可能十两银子都不够。

    这两年路桥费的总收入,令皇上也意外不已,直叹果然路通财通。

    他们一行人紧赶慢赶花了大半个月的时间,终于进入升平县的地界。

    在下官道前,又遇上了一个收费站点。

    赵勇拿出了五十文钱排队过站,对面的车道正好有一队商队过站,一共十两马车。

    晓儿掀开帘子看了过去,正好看见对面商人的领头人拿出了一两银子交给了收费员。

    “大人行行好,我们赶时间。”

    收费员接过一两银子,将护拦拿开:“走吧!”

    晓儿瞪大了眼:按照超载马车来算,一辆马车需要交十五文,他们十辆马车最多只需一百五十文!

    那人却给了一两银子!这是嫌银子多吗?

    商人最是锱铢必较了,若真的是商队,过一个收费站能浪费多少时间?还真的没必要多给这么多银子的小费!

    除非他想避过收费人员的检查!

    晓儿想对了,那个收费员收了银子后问也没有问他们的马车里装的是什么便放行了。

    晓儿看着缓慢走过的车队,发现有一辆马车掉下了几粒大米在地点。

    粮食?十两马车的粮食可不少了!不过这反而更加显得那人给一两银子的路桥费不合理了。

    最近两年,粮食价格一直在跌。许多百姓都能自给自足,甚至还有余粮,导致粮食并不好卖!利润少之又少!

    一个粮商舍得给出这么多路费,很不合理。

    再说只是粮食也不需要避开检查,粮商都是有粮引的,根本不需要如此的躲躲闪闪!

    赶时间这一说法,也就骗骗这些试图赚外快的收费员。

    事情反常必有妖!

    晓儿暂且压下心中的疑惑,待他们的马车过了收费站,晓儿才对风扬说:“风扬,你掉头去跟着那队商队。”

    “主子说,对他来说,睿安县主才是最要的。”也就是说除了保护她的安全,其它事他一概不管。

    风扬不是没有留意到那商队的不寻常,只是他答应了主子要保护好睿安县主,其它事,他自然是不理的。

    晓儿晕!事情有分轻重缓急的好吗?但风扬满脸坚定的样子,晓儿免得浪费口舌,便说:“那行,风扬你来驾马车,赵勇,你去查探一下那商队。”

    赵勇:“姑娘,主子吩咐我,一路上要赶好马车,不用赶路时要保护好你,除了你的事,其它事不用管。”

    晓儿听了这话无语望苍天,那些暗卫就不用说了,不可能会去追查的,上官玄逸,你干嘛不多派几个人来给自己用用!至于自己府中的护卫,晓儿摇了摇头,到底本领没有别人的高啊!

    真的是人到用时,方恨少!

    杨柳看见晓儿满脸憋屈的表情忍不住笑道:“姑娘,六皇子对姑娘的事最为上心,他的安排定然是周全的,姑娘只管吩咐便是。”

    晓儿听了这话恍然大悟!上官玄逸既然安排了人在身边保护自己,那那些人自然得听自己的话的,不听,她撵走他不就行了!

    于是晓儿清了清喉咙狐假虎威地道:“赵勇,查出那队商队有何问题的事便交给你了!”

    赵勇想杀了杨柳的心都有了!她不知道什么叫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吗?

    这一次回升平县贺寿,最重要的是安全扺达,安全返回!

    根据他多年做车夫总结出来的经验,姑娘是没事也能惹祸上身的人,现在更何况她要主动去惹事!

    真是半点清闲都没有!

    赵勇认命地去跑腿了。

    晓儿看着赵勇视死如归的样子笑了:“杨柳,赵勇估计想杀了你。”

    杨柳:“姑娘放心,他不敢的。”

 第六百四十章

    晓儿家的马车刚进城,她们便看见刘志文和刘志武等在边上了。

    几人相互寒暄了几句,两兄弟便领着他们往府中而去。

    城中最热闹的大街,沈景文正在一个角落摆摊帮人写书信,这时有几辆雕工精致却又朴实无华的马车经过,让他不自觉多看了眼。

    他在县城摆摊已经有一段时间了,城中每日来往的马车都是差不多样子的,这几辆马车应该是外地来的,而且家中一定很显贵,不想张扬,但又不想失了身份才会用这种马车的。

    突然他看见刘志文和刘志武陪伴在最前面那辆马车旁,他赶紧低下了头,心中却是有点震惊:难道是他们回来了?

    难怪这两天刘志文和刘志武每天都会来城门口处转悠一圈,原来是为了迎接三房那一家。

    沈景文忍不住又微微抬起了头,想要求证心中的猜想,这时马车的车窗掀起了帘子,他看到一张似曾相识却又觉得陌生至极的脸,他的心中五味杂陈,果然是他们回来了,还以为他们弃祖忘宗永远也不会回来呢!

    见晓儿往自己的方向看过来,沈景文微微侧了侧身,打开了折扇,遮住了自己的脸。

    待几辆马车走过后,沈景文才拿开折扇看了过去。

    望着那几辆马车,还有两边明显像是护卫的人,他眼中的羡慕嫉妒,怎么也掩饰不住。

    这时有一个大婶走过来找他写信,沈景文回过神来,摆了摆手:“大婶,今天我没空,得收摊了,你找第二个吧!”

    沈景文说完这话迅速收拾桌子上的笔墨纸砚,往城门处跑去。

    大婶咕哝了一句:“还没看见有人将生意往外推的!”

    沈景文可顾不上赚这一文钱,他得赶紧回家去。

    马车里的晓儿掀开了马车帘子四处打量一下,离开几年,县城的街道也没有太大变化,好几个老字号的大铺子依然还在,只是一些小的铺子却改变了,不过这也是很正常的事,只有一些口碑好的品牌才能经得起时间长河的考验。

    晓儿的眼睛略过一个替人写书信的摊子,她多停留了一秒便转开视线了。

    马车很快便停在一座四进的大宅院前,这是刘家前年在县里新置办的宅子。

    刘志文迅速下了马,他对门房说:“快打开大门,姑姑和表少爷他们回来了!”

    晓儿他们一进城,刘志文便打发小厮回来报信了。

    谭氏和刘敏鸿早就等在这里,谭氏听见自己儿子的声音赶紧开口道:“快,快开大门让小姑一家的马车直接驶进二门。”

    “志文,让你姑姑一家不用下马车,天气冷,北风呼呼的,别冻着小表弟了。”刘敏鸿也开口道。

    到底是来到别人家做客,晓儿让刘氏不用下马车,小景哲是真的还小,这天寒地冻的,可别冻着了。

    他们四兄妹都下了马车,向刘敏鸿和谭氏行礼。

    刘氏在马车里对自己的大哥和嫂子告了一声罪:“抱歉了,大哥,嫂子,我就不下马车了,等景哲大了,我一定带他来给你们磕头行礼。”

    “看你说的,这有什么好抱歉的,你要是敢下马车,我立马将你赶出去!”谭氏嗔怪了一声佯怒道,不过晓儿几兄妹即便富贵对自己一家的态度依然如此,这倒让她心里很是慰贴。

    大家听了谭氏的话都笑了。

    “先进去吧,姥爷和娘都等急了!”刘敏鸿开口道。

    一家人走了进去,亲人见面自然免不了的是见礼和寒暄。

    两家人吃过饭,晓儿一家便回到了谭氏安排的客院,各自梳洗睡去了。

    因为第二日便是刘林氏的寿辰,所以晓儿一家也不急着回村,这一晚就住在刘氏娘家,过完寿辰后再回村,反正要过完年后才回帝都,有很多时间。

    晚上,晓儿没有去睡,她坐在桌子旁拿出信纸一边给上官玄逸写信一边等赵勇回来。

    现在朝廷正和厉军打仗,厉将军有银子却没有粮草,若是厉军以商队的形式,往西北运粮草也不是不可能的。

    这两年的丰收,令许多县镇都不再缺粮食,粮价低,百姓也不缺粮,买的人少了,导致粮商的收入大不如前,粮商便想到了往西北和西月城等地区卖粮。

    因为整个闵泽国,也就西北地区最缺粮了,取长补短,皇上对于这一事是支持的。

    但是今时不同往日了,现在再往西北地区卖粮都是管得很严的,不然一不小心便将粮卖给敌军,那真的是助长了敌人的气焰。

    本来因为官道都设有收费关卡,要发现商队的不妥,是很容易的。

    但是在山高皇帝远的地方,监管不严,有人为了谋取自己的利益,收受贿赂,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将敌军的粮队放走,那也是很难被人发现的……

    晓儿这一等便等到三更半夜。

    杨柳将赵勇带了进来,晓儿示意杨梅给赵勇倒一杯热茶让他喝过茶后再说。

    赵勇接过茶,迅速喝光,便开口道:“那车队果然有问题,属下一路跟在那车队后面,等他们在客栈落脚后,趁夜查挥了一下那些马车里的东西,发现粮食下面都是一些止血疗伤的药材!属下还听到他们讨论说,已经有好几个车队出发了,走这么一趟,能赚不少银子。”

    晓儿想到了厉明军私造的兵器,大根也是这样子运走的:“这事耽误不得,你尽快写信告诉上官大哥一声,让他做好安排,别让敌人得逞了。另外这几天你也暗中查一查,究竟有哪些商户在大量收购药材,棉花等军需物品,并将查到的消息尽快告诉上官大哥。”只有断了敌军的军需物品,那么这场仗便赢了一半了。

    上官玄逸,狄绍维和千千万万的士兵也不用新年都不能在家过年了。

    赵勇点了点头,这事非同少可,赵勇自然知道轻重的。

    “下去吧,好好休息一下,若是忙不过来,让风扬帮你。”

    赵勇点了点头,便退下了。

    晓儿这时才回到床上睡觉,才睡下不久,天便亮了。

 第六百四十一章

    刘林氏大寿,来的人有许多,地方官员的夫人都来齐了更不要说富商和乡绅了。

    本来知府夫人和通判夫人只是打算送贺礼的,但是听说升平侯夫人和睿安县主都回来给刘林氏贺寿了,她们也赶紧赶过来了。

    外面天寒地冻,屋里的地龙烧得火旺火旺的让人感觉温暖如春。

    谭氏和这些夫人早已经很熟了,毕竟她相公是开家具铺子的,谁家都有女儿要嫁,有儿子要娶亲,为了能够得到一套好家具做陪嫁或布置新房,这些人也愿意和谭氏交好。

    更何况谭氏背后还有一个升平侯夫人和睿安县主。

    知府夫人悄悄打量了一眼晓儿,发现她真的很美,举手投足间优雅自然,没有一丝一毫的做作,最重要的是无论侧面,正面,低头,都美得惊人。

    她听帝都的手帕交说过,六皇子对睿安县主是毫不掩饰的用情至深。

    这么美丽的一个女子,哪个男子不喜欢。

    知府夫人看了一眼自己的女儿,心里叹了一口气,女儿的容貌长得像自己,也是百里挑一的,就是不知道将来会嫁给怎样的人。

    今年她已经及笄了,自己的相公也不知道什么时候能调回帝都,她是极不想将女儿嫁在这个州府的。

    她担心以后自己相公调回帝都后,女儿一个留在这里,她想见一面都难。

    知府夫人想起升平侯有一个长子,不知订亲了没,听说小小年纪便是案首。

    知府夫人想打探一下,只是这么多夫人在场,她若是贸然开口,岂不是让人觉得她上赶着去攀附升平侯一家,这样会让人看不起女儿的。

    知府夫人目光流转,看向谭氏,在想法子怎样将话题带出来。

    这时通判夫人问谭氏:“谭夫人,你的长女没有回来吗?”

    祖母的五十大寿,外孙女都来贺寿了,亲孙女没有回来,是不是太不孝了?

    刘氏听了这话便道:“静姝那孩子倒是想回来,只是她怀孕了,这胎儿还不够三个月,我拦着她,让她别回来了。”

    知府夫人听了这话,终于想到怎么说了:“不回来是好的,这天寒地冻,山长水远的,她若是回来,老夫人该担心得天天睡不好了。”

    刘林氏点了点头:“那孩子有些跳脱,她能安安分分待在家中,给我平平安安的生下曾孙,就是最好的寿礼了。”

    “可不是这个理,儿行千里母担忧,这女儿嫁出去就更甚了,尤其是嫁得远,做爹娘的最担心了,咱们也不祈求她们能怎么样孝顺自己,只要她们在婆家过得好好的便是对自己最大的孝顺。”

    “对,对,对,我也是这么认为的。”谭氏点头道。

    “不过谭夫人的女儿还好,在帝都有姑姑照顾。”

    刘氏笑着摇了摇头:“静姝那孩子是个有福的,黎家老夫人和黎夫人对她可比我这小姑对她还要好,照顾她的功劳我可不敢领。不过功劳我虽然没有,但是收到的孝敬可不少。”

    大家听了这话都笑了。

    “姑娘总归是嫁上了一户好人家才让爹娘放心。我现在才知道生女儿比生儿子操心多了,光是为她选门亲事就会让人多长几根白头发。”知府夫人说完这话,看了自己的女儿一眼。

    “林夫人的闺女还没有许人家吗?”刘氏听了这话顺口问道。

    “还没有,最近正准备给她相看。”

    刘氏听了这话心中一,她看向知府的女儿,相貌不是这里面最好的,但是也不错,属于越看越耐看的类型。

    她一直就这么静静的坐在知府夫人身旁,面带微笑,耐心地倾听着大家说话。

    现在知府夫人的话让她脸红的低下了头。

    在帝都刘氏看中的品性好的姑娘不是已经订亲了,就是年纪比景睿大,或者是年纪太小,还有就是家中人口复杂(晓儿觉得没什么,但刘氏想了想还是觉得能少一些麻烦事更好),反正刘氏觉得都不合适,不是她心中长媳的理想人选。

    刘氏又看了看在座的其它姑娘,或者这些姑娘中会有合适的,就是不知道她们愿不愿意远嫁。

    刘氏不注重家世,只看品性,至于相貌,不太丑,看着顺眼便行,她是要挑长媳,若是品性不好,斤斤计较,容不下弟妹,那以后会破坏一家和睦的。

    就这么看着,也不知道这些姑娘的性子如何,刘氏看向晓儿,对晓儿眨了眨眼睛:“晓儿,韵儿,我们在这里说话,你们年轻的也不爱听,免得闷着你们这些年轻的姑娘了,你带她们去玩玩吧。”

    晓儿又怎么会不明白刘氏的心思,她点了点头,站了起来:“各位姐妹,我们到花园走走吧,舅舅家后院有一处梅林,梅花开得正好。”

    未来的六皇子妃,谁敢不给脸子,在场的姑娘都站了起来,正想跟着晓儿往外走。

    这时景睿走了进来。

    景睿今天穿了一身月牙白锦锻长袍,腰间束了一条深紫色腰带,长身玉立,形相清癯,丰姿隽爽。

    他神态坦然自若,目光清明的给在座的夫人和姑娘见礼。

    这便是升平侯的长子?竟长得这般好!而且听说已高中案首,不知有没有定亲?

    在座许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