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喜迎门[榜推]-第3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都是自家人,不用那么客气了。”北雪笑着给夏贞解围。
    薛氏也说:“日后再补上就是了。”
    “娘!”夏贞抓了薛氏地手臂,有些撒娇地道:“明儿您是不是和大哥大嫂他们一起去喝喜酒?”
    “嗯!”薛氏目光微闪地点头。“是啊!你大哥的岳家娶媳妇,我怎么能不去。”
    夏贞一笑,将薛氏缠得更紧了,“那是不是也能带我去?”
    薛氏看了胡桃一眼,就对夏贞笑着道:“好!那你明天好好打扮打扮,我带着你去!”
    夏贞高兴极了,拉着胡桃就往自己的房间走,一边走还一边说:“妹妹帮我看一看,我穿哪套衣服比较好看。”俨然把薛氏和北雪这一对婆媳晾在了那里。
    北雪就笑着把轩儿抱在了怀里。“娘,今晚让轩儿跟我睡吧。这两天把您累着了,今晚您好好休息。”
    “明天你还要回娘家帮忙。就让轩儿睡在我这儿吧!趁他这两天身子不好,不哭不闹的。等他恢复了精神头,又哭闹着到你那屋去睡,我就是想留也留不住了。”
    北雪看着睡意朦胧中直揉眼睛的轩儿,就对薛氏道:“娘,那您受累了。”
    “没事,没事!”
    薛氏摆了摆手,北雪退出了正房。
    回到东厢房时,盆中的洗漱水正冒着热气。
    “大郎,你洗过了吗?”北雪笑问歪在床上的夏昱。
    夏昱笑着点头,“我洗过了,你快趁热洗洗吧!”
    北雪一边洗一边想着,这东厢房可真是冷啊,明年冬天一定不能这样对付了,要不然修房子,要不然换个住处。或者干脆就像现代的北方一样,在屋子里面都装上暖气。
    不过转念一想这古代的富贵人家好像有一种取暖的东西叫“地龙”,那应该就和现代的暖气差不多。
    这边想想,那边想想,也就擦洗一番上了床。
    夏昱一直没睡,而是歪着脑袋看着她。见她走到了床边更是殷勤地掀被将她搂了进来。北雪脑袋飞快转动,算计着今天会不会是一个容易中招的日子时,夏昱的脑袋已经歪了过来。
    北雪紧张得双眼一闭,连呼吸好像都停滞了。
    可是再等下去,却是迟迟没有动静。
    再睁开眼睛时,眼前一片漆黑。
    长舒一口气,原来夏昱伸过脖子来只是去吹灭床头的火烛。
    接着有一个声音低柔地传了过来,“快睡吧!明天还要早起去看看舅兄那边有什么需要我们动手帮忙的。家里亲朋好友本就不多,能帮上忙的人更不多,咱们得早点到。”
    “嗯!”北雪点头。
    夏昱又调整了一个舒服的姿势,又给她盖了盖被角,搂着她沉沉睡了过去。
    第二天,腊月十八。
    一大早晨,北雪便从夏昱温暖的怀抱里爬了出来。
    洗漱,打扮,为一家人找出新衣换上。
    吃过早饭,一大家子人便浩浩荡荡地往北家出发。
    夏承恩是个不爱热闹的,这样的场合他一般也不会出现。所以他一如既往地去了他常去的茶馆书舍等地方转悠着。夏骆却是必须到场的,因为他是陪着新郎去女方接亲的人之一。
    至于薛氏,亲家办喜事自然没有不到场的道理。再加上夏贞昨晚也说通了母亲,所以这一行人就有薛氏带着大儿子和三儿子,还有大儿媳和女儿,外加上一个来家里做客的胡桃,和夏昱怀里抱着的轩儿。个个穿得光鲜亮丽,可谓人马壮观。
    不过仔细看来,倒是独缺了夏季两口子。
    这几天他们早出晚归,北雪并没有见到他们的影子,所以也就没有机会邀请他们一块去喝娘家哥的喜酒。再者人家可能也不屑去吃这个喜酒。想一想也就算了。
    到了北家,新郎还没去接亲,一大群人围在北家门口,很是热闹。
    苏氏亲自迎了出来,热情地抓住了薛氏的手,“亲家母,终于把你盼来了!”
    “亲家有喜事,我该早点到。”薛氏一脸笑容。
    苏氏挑眉,“可不,三天前就该到了!”
    几个小辈上前给二人见了礼,就围在他们身后一同进了屋。
    屋内自然也是七七八八地坐着一群人,遇到认识的薛氏就打个招呼,不认识的就一路而过了。苏氏把薛氏带到了最东边的正屋,因为姜氏,以及凌彩凤,姚香云,还有北玉瑶等人都在那个屋子里。
    薛氏进了屋,八面玲珑,上前说话个个都不重复。先是叫了姜氏一声“婶子”接着又问她身体好不好,进了腊月家里冷不冷之类的。接着又对凌彩凤说见过她的两个闺女,水灵得就像鲜花一样。
    接着又笑着望向姚香云,用有点夸张的语气道:“哎呀他三婶,原来你这么年轻,跟你一比,我还真想倒退回去二十年。”说得姚香云掩嘴直笑。
    待到北玉瑶的时候,薛氏就没那么客气了,而是亲热地挽住她的手,对大伙道:“我们是邻居,低头不见抬头见的。”说着又看向姜氏,“婶子,你这闺女养得好。不但人漂亮,性子好,最重要的是还孝顺和旺家。进了唐家就生了一对白白胖胖的大小子,那唐家的二老逢人就夸儿媳妇好啊!”
    这样的话一出口,就算是不爱言笑的姜氏,嘴巴也合不拢了。
    不是有这么一句话吗?二十岁的女人夸她漂亮,三十岁的女夸她有气质,四十岁的女人就夸她的孩子。
    对于这一点姜氏显然是很受用,而薛氏也是夸得恰如其所。不但顿时活跃了满屋子的气氛,更是让大家与她瞬间热络起来。跟在后面的北雪不由在心里微叹,俗话说:姜还是老的辣。就算是自己两世为人,也没有薛氏这般圆滑与周全。
    接着薛氏又拉过夏贞给大家介绍,“这是我家闺女,名为夏贞。”
    夏贞脸一红,乖巧地上前按照薛氏的介绍叫人。
    姚香云啧啧两声,“哎哟!这丫头可真是个漂亮的!”
    姜氏看着夏贞一脸恬静温婉,也坐在那里微微点头。北玉瑶更是热情地介绍起夏贞的女红针线,又夸夸其谈地说她识多少字,能读多少书,最后又夸张地说,“这要是女子也能参加科举考试,咱们贞姐儿就能去!”
    引得大家一阵笑声后,夏贞的脸就更红了。  

  第104节:成婚(下)

接下来,苏氏又去了西边的房间,把昨夜就住在这里的大嫂杨氏也请到了东间,与薛氏还有北家的一些女眷在一起。互相见了礼,客气了几句之后,杨氏也注意到了夏贞的漂亮,这夸奖的话就顺嘴往出飘。
    夏贞的脸是一红再红,薛氏也是笑得眉眼上挑,弯成月牙。
    气氛轻松,其乐融融。
    正当大家个个都夸夏贞漂亮时,凌彩凤却撇了嘴。虽然没有言语,但看着夏贞那眼神就明显不对了。
    庄嫁是别人家的好,孩子自己家的好。
    凌彩凤觉得夏贞不如自家的闺女,这也是无可厚非人之常情,所以北雪并没有觉得凌彩凤这样的表现有什么不对的地方。相反,这才是她的性格。
    姚香云和北玉瑶时常和凌彩凤在一起相处,自然知道她的性子。当薛氏看到凌彩凤的表情有一点怪异的时候,大家也不搭理她,就拉着薛氏开始聊天。
    不一会儿,夏昱把看完了热闹的轩儿抱了进来,这一下大家的话题又都围到了轩儿身上。凌彩凤更是觉得不屑了,心想一个继子有什么好显摆的。
    大家又客气地关心了一下轩儿的病情,就有人在外面喊,“时辰到,新郎出门接亲!”
    唢呐四起,北焰跨上枣红色高头大马,一身挺括的青灰色簇新衣装,当胸结着一朵大红绸花。在大家的簇拥下满面春风地行在前面,伴着吹吹打打的鼓乐之声渐渐向孙家的方向行了过去。
    紧接着,北家的人都开始等着新郎接亲回来。
    外面冷,就分男女宾客各自进了屋。每桌上了几个果碟子。大家分长幼坐了,有的闲聊,有的听老人讲故事,甚至有好热闹的已经敲着桌板讲上一段。
    北雪和胡桃忙在正堂外间,招呼着来来往往的宾客。里面的男宾们由北玉湖和庄志等人帮着招呼着。厨房那边也冒出了浓浓的白烟。镇上有名的宁厨子带着几个厨娘也开始煎炒起来。
    一切都在井然有序地进行着。
    一个时辰后,新娘子被接了回来。
    拜了天地,又拜高堂。
    待新娘子被送入洞房之后,前面也开始准备开席了。
    当人们的注意力都集中到饭桌上的吃食上时,苏氏却躲到一边悄悄抹了抹眼泪。
    “娘,您怎么了?”北雪递过帕子。细心地问着苏氏。这个时候姚香云也走了过来,劝道:“大嫂,今天是北焰的好日子,你是不是太高兴了?”
    “高兴,高兴!”苏氏使劲点头。用帕子擦了擦泪道:“高兴的同时也心里发酸,刚才焰儿带着新媳妇拜高堂的时候,就我一个人坐在那里,若是他爹还活着,是不是他比我更高兴。”
    原来是想到了北玉山。
    北雪也是心里一阵发酸。娘亲带着几个孩子一路走到现在不容易,此时此刻让她怎么能不激动。
    “大嫂!”姚香云就携了她的手,“眼睛还得往前看,你看你的好日子这不是已经来了。娶了儿媳妇就好了。往后你不爱做饭就可以不做,北雪虽然嫁人了,可有个什么事儿。不是也有儿媳妇在一边使唤着。你就好好享福吧!”
    苏氏猛劲用帕子擦眼泪,但泪却越擦越多,“香云说得是,香云说得是。”
    安慰好了苏氏,宾客们已经有渐渐离开的了。
    先是送走了离得比较远的苏牧生兄弟一家,薛氏带着夏骆、夏贞。还有一直有些发蔫的轩儿也先回去了。接着北家那边的人也回去了一部分。
    最后就剩下一些留下来收拾残局的人。
    夏昱首当其冲地主动干活,北雪也不例外。里里外外一把抓。终于在天黑时分,不但将家里的东西收拾好了。借邻居的东西也都还了回去。请来的厨子和厨娘每人包了菜品和糕点打发走了。
    天擦黑时分,夏昱和北雪才回家。
    到了家中先去正房,薛氏正歪在炕上用手拍着已经睡着的轩儿。
    佟郎中开药的时候曾经说过,最先开始服药的一段时间,孩子一定会睡眠较多,这个属于常有之事,家人莫要大惊小怪。所以对于轩儿嗜睡,谁也没觉得奇怪。
    倒是薛氏的一张脸沉得老长,这倒是让人奇怪了。白天吃喜酒的时候还好好的,怎么这会儿就变成这样了。
    夏贞站在一边,若有所思地望了北雪一眼,嘴唇动了动,但没说话。
    夏骆却按奈不住,悄步凑到夏昱跟前,用夏昱和北雪能听到的声音道:“咱爹不知道去哪里了,一整天都没回家。我刚才把他常去的茶馆书舍都找过了,就是没有人。”
    怪不得婆婆脸色如此难看。可是一个大活人还能丢了?三河镇一共才多大。
    北雪正想着是该劝婆婆几句,还是该让夏昱和夏骆再出去找时,门外就有开大门的响动。夏昱和夏骆急忙开门去看,本以为是夏季夫妻,没想到却是夏承恩自己回来了。
    “爹!”夏昱迎了出去,“您这是去哪了?找不到您,把大家都急坏了。”
    夏承恩也不抬头看他,直接急匆匆地往屋里走,一边走一边说,“我去了趟县里,这不才回来。一天水口没打牙了,快,快给我弄一口水来喝。”
    薛氏本来还想责问丈夫几句,可一听他去了县里,不由奇道:“你去县里干啥?”
    夏承恩猛灌两口清水,豪爽地抹了抹嘴巴,将碗往桌上一砸,有些气急败坏地说道:“还能干啥?去打听皇上传位的事儿了?”
    “有着落了?”薛氏顿时扔掉怨气,转变成了满脸好奇。
    夏承恩又灌了一口水,拍着大腿道:“今天早晨我去茶馆,就有人在那里说皇上昨天晚上驾崩了,死前宣的圣旨是传位于皇长孙,我听着不大相信,就拉着那个人追问根底。那人往下什么也不说,就让我到县里去打听。”
    “然后你就去了?”薛氏瞪着他。
    “去了。”夏承恩点点头,“你们不是去岳家喝喜酒了吗?我哪方便去告诉你们。家也没回直接去了县里,结果到县里一打听,也是处处传扬此事。我怕不准,还特地到县衙去打听了一下,衙内值岗的衙役也是这么说的,说最迟明天或后天,圣旨即会传到泾水县乃至边疆地域。”
    薛氏拍着轩儿的手,顿时就僵住了,有些不相信地瞪大了眼睛,“当真是将皇位传给了皇长孙?”
    “看样子是没错了。”夏承恩也有些气急败坏,颓废地坐到了炕边上。
    这夫妻二人像打哑迷一样,倒是让下首站着的几个孩子面面相觑,不知为何了。
    北雪再一次觉得脑袋成了酱糊。这夏家夫妻到底与皇上传位于谁有什么关系?怎么一对农夫竟然这般关心传位大事。这样冷的天气,夏承恩为了知道此事,竟然徒步去了县里又徒步走回来,这得有多大的动力啊!
    而且从他们的对话中北雪还了解到了一点,那就是这对夫妻并不希望皇长孙继位。
    按照北雪听说的消息,皇上驾崩后,继位者两人的希望最大。一个是皇长孙,另一位是五皇子萧王。听说皇长孙的父亲,就是已经故去的太子还是皇子的时候,五皇子就是他太子继承人最有力的竞争者。结果皇上选择了大皇子当太子,五皇子落选。而太子因病身故后,太子一位一直悬而未决,结果这一次皇上又没有选五皇子,而是选择了太子的儿子皇长孙。
    皇家之事凡人难以揣测,北雪也不想过多考虑这些事情浪费时间,这和自己又有什么关系呢!可是这和公公婆婆又有什么关系呢?
    接下来夏家的气氛便阴沉到了极点。
    夏承恩本来就不多言语,再加上如此严肃的表情,看起来就严厉了不少。而薛氏却是整天唉声叹气,北雪真怀疑他们再这样下去,真会愁出毛病来。
    而且传来的消息果真如夏承恩所说,第二天圣旨已经传到了泾水县,皇上驾崩,传位于皇长孙。
    腊月二十四,离过年还有六天的时候。
    泾水县里又传来新消息,新皇于腊月二十六皇道吉日登基。同时大赦天下,牢狱之内除了死刑之外,均有减缓,同时恢复已经停了多年的科举考试。
    北雪本以为这样的消息传来,公公婆婆脸上应该会有一丝笑容了。因为新皇登基恢复科举,也就是说夏骆的读书之路有希望了。可即使是这样,夏承恩和薛氏脸上依旧没有笑容。他们一边叮嘱夏骆好好读书,一边还唉声叹气愁眉不展。害得整个夏家人人自危,生怕哪个不妥就惹到了爹娘。
    然而近两日发愁的就不止夏家二老了,北雪也开始愁了起来。
    因为眼看着就要过年了。不管多大的事儿,家里总不能不过年吧。她是第一年嫁进来,往年夏家的年都是怎么过的,需要备着一些什么东西。高芳茹那边整天出去赚钱,连问也不问,如果自己再不张罗着操办一下,那这个年大家真要喝西北风了。  

  第105节:备年(上)

与此同时,夏昱自然也看出了北雪的心思。
    爹娘那边不拿钱出来置办年货,北雪的手里就算有钱,那也是留着给轩儿治病的。所以夏昱打算再上山去,因为赶上过年,打到山货到集市上卖得也快一些。
    穿好衣服还没等出门,夏骆就过来叫:“大哥,大嫂,娘叫你们去正屋。”
    来到正屋,夏季夫妻居然也在,北雪微微感到意外。
    薛氏见夏昱穿了一身打猎的衣服,也没问他,而是直接说道:“今天都腊月二十六了,已经有人来咱们家找三郎写对联。镇上到处都能见到年气儿了,可是咱们家连年货还都没买。是不是等到过两天,集市上都没有卖东西的了,我们家才想起买年货啊!”
    没错!这里可不比现代,就是过年那天也能买到东西。
    这个世界就连衙门和皇宫都要放假歌舞迎年的,别说是普通的小老百姓了。所以再晚一点当真是买不到任何过年的东西了。
    薛氏看大家一眼,见他们都不说话,又道:“你们到是说一说,以咱们家现在的情形,这年该怎么过?”
    夏承恩在那边叹了一声,显然是没什么心情过年的样子。夏季瘪了瘪嘴,也没说出来什么。高芳茹更是一脸的事不关己,把脸扭到了别处。
    薛氏就把目光转向了夏昱和北雪,“年节好过,平常日子才难过,不管怎么样,这也是个年。”
    “娘说得是。”北雪还是比较同意薛氏的看法的,就点了点头,“平常日子可以将就一些,吃糠咽菜的都可以坚持。不过这过年嘛。总要有个过年的样子。”
    “我想也是。”薛氏一脸疲惫地点头。
    那边高芳茹瞟了北雪一眼,还是没有说话。以她平时的性子来看,这就属于反常状态了。她可是那种哪有事儿她都想掺和。都想发表态度的人,这一次居然躲在一旁不发言。难免令人起疑。
    转念一想北雪又有些明白了。高芳茹这是怕婆婆让她拿钱啊,卖了一个月糖葫芦,这钱应该也赚了一些的。所以她才处处躲着,护着手里的钱财为重。
    而薛氏之所以迟迟不准备年货,估计也是因为手里没有银两了。
    不当家不知柴米贵,不养儿不知父母恩。
    北雪在心里微叹,支撑着一个家不是那么容易的,特别是像夏家这样的就更是难以支撑。想到这儿。心里不免对薛氏还带了几分同情。她这是身上没钱,又不好冲儿女开口的节奏啊!
    这时,夏昱就用一种求助性的目光望向北雪。见北雪没反对,就对薛氏道:“娘,我那里还积了一些银钱,过一会儿我拿给您,您用来购置年货吧!”
    薛氏还没说话,高芳茹就用鼻子哼了哼,随即又白眼一翻,一副看好戏的样子。
    “你干什么?”夏季猛地瞪着高芳茹。“大哥都说拿钱了,咱们也要拿出来一些才行。”
    这一下高芳茹可不干了,梗着脖子就道:“大哥是大哥。我们是我们。起早贪晚的卖了一个月糖葫芦,这才赚了几个钱。手里还没积下呢,就要拿出来过年。咱娘手里有钱都给轩儿治病了,办置年用钱的时候却想到了我们,有这么偏心眼的爹娘吗?”
    夏季说一句话,高芳茹那边已经十句话在等着堵他的嘴。
    薛氏就被她气得脸色泛青,嘴唇抖了抖好半天才说了句:“真是造孽!”
    人家就不拿钱,也不能到人家的兜里去抢吧!再看薛氏的样子,估计也是到了山穷水尽的地方。北雪只好上前道:“娘。您别担心。前两天大郎就和我商量好了。这个年我们来操办,你就每天在炕上看着轩儿就好了。”
    “雪娘!”薛氏看着她。满脸不自在,“你还要给轩儿治病。娘家带来的那些嫁妆,估计也用得差不多了,这个年我还是……“
    “娘,一家人不说两家话。何况我们是老大,该替您分担着。”北雪想着,既然已经打算掏这份钱了,那就把话也说得爽快一些算了。
    “那,那好吧!”薛氏答应得很勉强。看得出若不是真有什么难言之隐,她也是一个好面子的。否则这个年绝对不会让北雪来办置。
    北雪也不犹豫,当天就和夏昱一同上街。夏昱推着一个小货车,在家的时候把该买的东西都列好清单,然后一样样地购置回来。无论是哪个世界,只要手里有钱,事情就容易得多。大半天的时间把需要购置的年货几乎都买来了。二人又推着车到了布料行。
    给夏承恩、薛氏、夏骆、夏贞各买了一块新衣布料,虽然在新年之前赶制出几套新衣有些着急,好在北雪可以请胡桃这个帮手。再者薛氏和夏贞的针线都是不错的。
    走出布料行,北雪笑着低声和夏昱说话,“大郎,咱们成亲的时候都做了新衣,过年就不要添置。宇儿和轩儿前些日子也做了新衣,至于二弟和二弟妹那就是他们自己的事儿了,所以我就买了爹娘还有三弟和贞姐儿的,你看如何?”
    夏昱笑着揽了揽她的肩,感叹道:“雪娘,没有你在身边我真不知道怎么办。”
    北雪就笑着擂了一下他的肩头,“你可是男子汉,还是一个孩子的爹,怎么没有我就不知道怎么办了。我还想着后半生就靠你了呢!”
    “就是不知道。”夏昱笑得有些调皮。
    二人说笑了一会儿,夏昱又道:“对了,那个伞的折叠方法,我这边已经有些眉目了。还有一个地方总也想不通,这两天我打算抽空去请教一下庄叔,庄叔心思巧妙,或许会有办法。”
    “咦!我怎么把庄叔给忘了。”北雪恍然大悟,庄叔可是一个悟性极高的人。转念一想快过年了,庄青凡从军至今没有消息,想必这个时候庄叔心里也不好过吧!
    “大郎,那你明儿就去庄叔家,再提点礼盒,买几斤好酒。”
    夏昱点头,“好!”
    又和夏昱商量过年看望长辈的事儿,“大哥成亲的前一天,我已经去过了祖父那边,礼虽不多,也就那样吧!我娘家那边就差大小舅舅没有去看望了,路太远,真是不太方便。”
    夏昱想了想,“那就找个机会补上。”又道:“或者过了年以后,咱俩把做伞的事研究好了,再一起去县里一趟。”
    “嗯,这法子也行。”
    二人推着小车刚刚走到门口,就见夏骆气喘吁吁地迎面跑了过来。二人心里同时一紧,互相对望一眼,都以为是轩儿又发病了。
    “大哥,大嫂。家里来客了,你们快着点。”夏骆一边弯着腰喘气,一边挥手叫着他们。
    二人再次对视,“来客了?”
    夏家刚刚搬到三河镇一年多,在这里除了高芳茹的舅舅之外,没有别的亲戚了。所以对于夏骆所说的来客,就感觉非常奇怪。
    夫妻二人不由加快脚步,一边走一边问夏骆,“什么客人?”
    “是大嫂的小舅舅。”夏骆笑着,“赶着车来的,正在往家里卸东西。说是给咱们送的年货。”
    正说着没去看望两位舅舅,结果就来了。
    几个人的脚步走得更急了。
    刚一进院,就见院内放着好多东西,细米、细面、油、盐、茶、肉等等。北雪在后面喊了一声,“小舅舅!”
    苏牧何转头朝他们夫妻二人一笑,“你们回来了?”
    “小舅舅,”北雪走了过来,满眼的感动,“怎么送来这么多东西,您瞧我们已经买了年货了。”说着指着夏昱手里的小推车给他看。
    苏牧何呵呵一笑,“你们买是你们买的,这些是我和你大舅的心意。自从你们娘几个回来之后,我就年年给你们置办年货,今年你成亲了,自然就多置办一份。”
    北雪就忽然想到她和母亲刚从高岭村回来的那一个春节。估计苏牧何心疼姐姐也是记住了那一个春节姐姐家的惨状,所以以后的每一个年,他都一样样的买好送过来,平时日子管不了。但是这个年,一定要让姐姐和几个孩子过好。
    一旁的夏承恩夫妻赶紧道:“雪娘,快让你舅舅进屋来,晚上就在家里用饭。”
    苏牧何笑着摆手,“夏亲家,我就不屋里坐了,也不在家里吃晚饭了。”说着又指了指马车,“车上还有一些东西,我得给姐姐那边送过去,送完了还得赶回去,所以就不耽搁了。”说着提鞭赶着马车就要走。
    夏承恩一脸的不好意思,“大老远来的,又这么冷的天,怎么不吃饭就走,这可让我们心里过意不去了。”
    “下次再来定和夏亲家喝上两杯!”苏牧何说完,呵呵笑着起步。夏家一家人走在后面送他,他就回头笑了笑,嘱咐北雪道:“瞧你这公婆多憨厚朴实,你可要好好孝敬才是。”
    “知道了,小舅舅。”北雪笑道。
    待苏牧何走远了,夏家一大家子人返回院子开始往屋子里搬东西。
    高芳茹站在门口望着一院子的吃食和用品,就连过年吃的干果大枣花生之类的东西都备得全全的,不由就有些发呆。
    夏季走过来搡了一下她的手臂,撇嘴道:“你不是整天说自己有个好舅舅吗?你的舅舅那么好,过年怎么不给你送些东西来。我也没听大嫂说她的舅舅好,结果这可是吃穿用度送了个全。”
    高芳茹听着不耐烦,直接一翻白眼进屋去了。  

  第106节:备年(下)

“瑞雪兆丰年”。
    虽然不知道明年庄稼地里的收成会怎么样,可是今年的雪却是越下越大。眼看着年关越来越近,外面的大雪却是一天胜似一天。每天早晨起来,窗外都是白茫茫的一片,有两天甚至整夜的大雪过后,早晨起来门都推不开了,全都被厚厚的积雪堵住了。
    这一下夏昱除了研究折叠伞就是清理院内的积雪。虽然不能上山,反而闲不下来了。
    而北雪也把胡桃叫到了家里帮忙做衣服。夏贞的那一套,是夏贞和胡桃一起商量着做的,北雪和薛氏也不去管她们,总之夏贞自己喜欢就行。夏骆的那一套是北雪亲手做的,是很传统的薄棉袍。几年没有穿到新衣服的夏骆高兴得嘿嘿直笑。至于夏承恩的那一套自然是薛氏亲自出马。
    待大家都做得七七八八了,薛氏握着自己那一块布料却是舍不得裁剪了。
    “娘,怎么了?您不喜欢这料子?”北雪看她有些不对,上前问道。
    薛氏一叹,“这么好的料子还是留着吧,以后谁缺衣服了,就给谁做。我这都半辈子的老婆子了,穿什么都一样,只要不露着就行了,穿这么好的干嘛!”
    “那怎么行!”北雪就第一个不依,“这可是给您买的,那就得给您做衣服。”
    薛氏还想再说,北雪就扯过料子往薛氏身上一披,“娘,您瞧瞧,这石青色的料子就是给您买的。除了您这个家里还有谁能穿这个颜色。”
    “可我都这么大年纪了,真是穿啥都行。”薛氏看着那布料,虽然喜欢,但依旧一脸的不舍得。
    “大嫂。谁说这石青色的料子只有咱娘能穿。”高芳茹笑嘻嘻地推门走了进来,扯过料子就往自己身上比划,然后又指着北雪、夏贞几个道:“像你们这样十几岁的年龄段穿这个颜色肯定是老气了些。像我这有二十岁的人了。穿着石青色倒显得端庄。”说罢还笑嘻嘻地瞅向薛氏,“娘。您说是不是这个理儿?”
    薛氏面上一冷,鼻子哼了哼。一把抓过布料在炕上铺平,就按照事前画好的线条裁了起来。一边裁剪还一边念叨着,“雪娘说得对,我都这么一把年纪了,再不穿几件衣服,已经土埋半截了,再等几年更是没有机会往身上穿了。”
    难道这就是。此时不穿,更待何时。
    北雪看着这一婆一媳就有些好笑。
    不过高芳茹眼看着人人都有新衣,即便是眼气倒也说不出来别的。而且北雪还给她的儿子夏靖宇做了一套和轩儿一样的新衣,即便是孩子也没有,她也挑不出什么歪理来。但即便是说不出来什么,心里就是觉得不舒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