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种田]好雨知时节-第4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老爷?你们老爷眼里就只有他那个儿子哪里有我一星半点,这次给他那宝贝儿子定亲,是一点儿招呼都不和我打,这是生生的打我的脸那,心里哪里还有一点儿夫妻之情?罢了,不说这个了,你们知道那未来的少奶奶是个什么样的人吗?别跟我说你们不知道,背后说这些事儿,我就不信你们没有听。”
林夫人这是振作起来了,接受现实了?
春柳道:“奴婢只是听说未来的少奶奶,她父亲现在是个百户。”
“那就没有听说以前是个军户?”林夫人冷笑着说道。
春柳低下了头,这话她一个当奴婢的怎么说?就是人家以前当过军户,可是以后是自己府上的少奶奶,谁敢乱嚼舌根子,说这些不好的话啊,万一被老爷的人听见了,那可是不得了了,尤其自己还是夫人这边的哦丫鬟。
见春柳不说话,林夫人更是冷笑连连,说道:“服侍我洗漱,我要见见我们的老爷!”
外书房,林指挥使正在看公文,就有长随禀报说是夫人过来了。
林指挥使眉头一皱,说道:“请夫人进来。”
那林夫人梳妆一新,也是个看着漂亮的妇人,对林指挥使行了礼,就问道:“老爷,俊彦的婚事真的没有别的余地了?”
林指挥使听了就语气不好,“怎么着,你又要弄什么鬼?”
林夫人听了这个就哭了,说道:“老爷难道不觉得这样做,对我太不放在眼里了吗?我好歹是俊彦的母亲,可是这前前后后的,就跟防贼一样防着我,我还有什么脸在府里管家?”
☆、杀虫
林指挥使道:“怎么还说这个事儿?你到底有什么事儿;直接说清楚,我不喜欢拐弯抹角的,你是觉得你的眼光比我的眼光要好;所以看不上我替俊彦找的媳妇?还是说我选了人了,必须得跟你打一声招呼?”
林指挥使一声接一声的问着,林夫人嘴唇都白了,“妾身不是这个意思;我;我就是想在儿媳妇嫁过来之前看看儿媳妇长什么样;这点子要求不过分吧。”
“你说你想看看李家的姑娘?亲自去看?”林指挥使问道。
林夫人觉得有门,不然老爷不会这样问,就点头说道:“是啊,不过不是我去看,毕竟我是长辈,我想着能不能让李家的姑娘过来卫所这边,我好歹能看一看。”
“你看了又如何?要是不合你的眼缘,是不是就要相伴烦给退了?夫人那,好好的日子你不过非要上串下跳的干什么?
弄得两个女儿都寒了心,你有那功夫不如多关心关心两个丫头,你是打量老爷我是个傻子不成?
看不出你心里的想法?夫人那,平时我不管你这内宅的事儿,是因为我没有兴趣,但是你别把我定下来的事儿给坏了,你知道吗?不然,我想着闻家肯定不乐意看着你回去的。”
“老爷,您是要赶我走?”林夫人嘴唇哆嗦。
“你如果安安分分的,我也没有那个闲工夫做这么无聊的事儿。你记住,你那些不入流的手段,在我眼里什么都不是。你心里如何想的,我一清二楚,别把自己的福气给折腾的没有了,那样就得不偿失了。”林指挥使说道:“送夫人回房去。”
林夫人只觉得上天入地都无门,老爷这是彻彻底底的藐视自己啊。他的意思是,自己怎么使手段,他都明白的很,完全不把自己放在眼里呢。
她都有种绝望的感觉,为什么会是这样呢,老爷自己都不把自己这个妻子放在眼里,那么别人呢?
可是为什么当初老爷会娶自己呢,要知道自己的娘家闻家也并不是什么名门大户的,她到现在也想不明白。
老爷要是瞧不起自己,为什么还跟自己生了两个闺女?她真的是想不明白了。
本来想着让那李家的丫头给弄到这卫所来,给她立立规矩,也知道自己的厉害,可是连这个也不成。
林夫人想的是,既然这婚事自己已经没有能力给坏掉了,那么就得先给这未来的儿媳妇一个下马威,让她知道自己的厉害,以后不能仗着她是老爷定下来的,就想着和自己别苗头,自己是婆婆,她一定得敬着,供着,不然就有她好看,可是为什么这么个小小的心愿就不成?
她准备的那套说辞,觉得这李家的姑娘规矩不好,都没有说出来,就胎死腹中了。
李思雨是不知道那林夫人还想着这么一出呢,卫所那边未来的婆婆闹腾,是一点儿也不影响她自己过日子。
现在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西风就成了专门送信的,李思雨和林俊彦每天都会相互写一封信,交代自己一天都干了什么,这送信的人就是西风,东风常说西风笨笨的,可是李思雨倒是不觉得,她觉得西风是属于老实,不像鬼精灵一样的东风和南风,难怪林俊彦要让西风送信。
李思雨想着,她和未婚夫小手是拉了,现在是鸿雁传书了,感觉还挺好的。
在这一天一封的书信里,李思雨也熟悉了林俊彦的日常生活,对以后嫁过去很有帮助。
而且两个人也能相互了解,这在这个时代也是难能可贵了。好在李思雨的父母都很开明,对自己女儿好的,他们都不反对,于是这通信才能长久下去,李思雨把林俊彦的每封信放在专门的红木匣子里给锁了起来,很快那匣子里就装不下了。
唉,古代的未婚男女青年,这见面有人看着,所以书信反而成了很重要的工具了。他们又是定了亲的,也不怕被别人说成是私相授受。
李思雨看了一本农书,上面写的到了夏至的时候,把菊叶烧成灰,然后撒在农作物上,可以预防病虫害。听说是这菊叶里面有种叫菊酯的化学成分,可以用来杀虫的,也不知道是真是假。
不过这要是真的,以后可不就是能防治很多害虫了,夏天正是农作物病害虫高发的季节,能预防那是最好不过了。
这边完全是靠天吃饭,大部分有了害虫的,都是用人工去捉,极其的费时费力。
李思雨想着,这种可不像是古代的农药了,而且是纯天然的,不知道这边的书里有没有记载,如果有书面记载,那就少了自己很多口舌了。
功夫不负有心人,因为现在条件好了,看农书可以看得更多,更广了,就是公家也会尽可能的找出来农书来,毕竟这边主要是屯田的,农书读好了,能解决很多农作物的事儿,说不定就能提高产量。
李思雨就在一本南朝的《农事录》上看到了有这种预防害虫的法子,就把这本书还有自己的信一起让西风给带给了林俊彦。
林俊彦回信说,此法甚好,当以推之。
当然这法子不是谁都接受的,但是如果只一家这样,那这害虫也不一定能给除干净了,所以林俊彦作为千户大人,这次是直接给百户下了命令,大家必须这样,且如果出了事儿,算他的。
李思雨捏了一把冷汗,这要是不靠谱,那不是一个大事儿?不过随后又想,这毕竟不是那些化学药品,就是不能杀虫子,也对庄稼没有害。
到时候真的杀不了虫子,也还有时间补救,所以甭担心,甭担心!
当然心里是极其盼望这法子是奏效的,不然就辜负了他对自己的一片信任。
而因为有了那本南朝的《农事录》,且又有林俊彦的担保,所以下面的人很是积极,大部分都用了菊叶灰撒了庄稼,可别说,这一年的害虫真的减少了不少。后来秋收的时候,果然是比往年又多收了一成,大家这才是真正对林俊彦是信服了。不愧是千户大人,就是想的多。知道的也多。当然这都是后话。
古代的亩产,除了种子的质量,生长的环境,还有水分的合适,另外就是损耗的多少了,尤其是这病虫害,那就是减产的一个祸首,有了病虫害的庄稼,那收成少是必然的,能防范于未然,肯定是能提高产量。
李存安晚上就翻来覆去的睡不着觉,胡氏问道:“你这是有心事?”
李存安说道:“也不是,只是心里有些不舒服。”就把自己闺女暗中帮着林俊彦的事儿告诉了胡氏。
胡氏听了好笑道:“怎么着女儿帮了女婿,没有告诉你,你生气了?”
李存安忙坐起来说道:“我怎么会生气?只是有些失落罢了。”女儿生命中自己不再是最重要的了,有个别人家的小伙子要代替自己的地位了,这落差是挺让人难受的。
胡氏说道:“闺女大了,总是要嫁人的,我们不能陪着她一辈子,毕竟我们要比她先走一步,这个时候有人代替我们继续照顾她,不是挺好?你说的这事儿吧,其实咱们闺女也不是不先告诉你,毕竟这事儿,都千户大人开口才能成事,他们又是那种关系,直接告诉了不成了?非要先告诉你,然后你再去告诉女婿,女婿知道了,说不定也会心里泛酸呢,你说我说的对不对?”
这人都一把年纪了,还和女婿争宠呢,笑话死人了,要说失落,她才失落好不好,女儿有啥好主意都是第一个告诉丈夫的,自己都是事后才知道呢,要真是较了劲,那可怎么活下去啊。
李存安笑道:“你说的对,我这不是感觉女儿被人抢了吗?心里面难受。唉,这养闺女真是让人不好受啊,幸亏咱们只有一个闺女,不然我嫁一回闺女,我就难受成这样,要多个几次,我哪里受的住?”
“你就知足吧你,现在闺女就是嫁人了,也是离我们不远,你看看那些,把闺女嫁的远远的,一辈子能见个几次面就了不起了,甚至是嫁了人,以后再也见不到面的,不是多的是?我们当父母的,唯一就是希望自己的儿女能过的好,平平安安,这比什么都强。”胡氏说道。
经过胡氏这么一说,李存安心里好受多了,他一点儿也不怪闺女把那法子说给了林俊彦,这些功劳的事儿,以前只是为了能脱了军户的籍,现在已经脱了,所以那些他一点儿也不在乎,只是想着闺女现在为另外一个人着想了,这忍不住就心里嫉妒了,当父亲的心那,这是不可避免的,捧在手心里长大的闺女,就那么给了一个臭小子了,这感觉跟摘心割肉一样。
东风自己带着几个人,给李家这边送了一车的大西瓜,这西北的大西瓜本身就很甜,因为这边雨水少,且很多地方都是沙地,都说沙地的西瓜甜似蜜,这话可一点儿也不假。
李思雨家里早就有水井,所以用竹篮把西瓜给吊在井里面,大中午的从井里给拉上来,切了吃,那简直是冰凉入骨,又甜又凉快。
不过胡妈妈却不让李思雨多吃,年轻的姑娘,吃多了这些冰凉之物,对自己个的身体不好,说白了就是害怕以后宫寒,然后子嗣艰难,对于一个要嫁人的人,这可是尤其重要的。
所以李思雨就很少吃到那井里面沁好的西瓜,要吃也是直接就吃那筐里面拿出来的,好吧,胡妈妈是为了她好,她就遵从好了。
作者有话要说:老丈人和女婿是天生的‘情敌’
☆、云李氏
胡氏忍着激动的心情;带着两孩子一起去门口,见到好几年没有见到的小姑子,忍不住就上前来;那云李氏也是同样激动,上次见面,哥哥和嫂子还是在流放途中,经过他们住的地方;那时候;大家都是满腹的心思;前途一片渺茫。
现在好了,和哥嫂离得也不算远,最重要的是哥哥不是军户,还是官身了!
再加上一直担心的侄女儿的婚事,现在也有了个好结果,那真是让云李氏感觉特别的顺心。
“姑母!”李思雨给云李氏行礼,几个人走进去,云李氏这次带来的是大表弟云亭,只比李思雨小两岁,是个个子不矮的小少年了。
二表弟云浩倒是想来,不过他自己调皮,把脚给扭了,所以在家里养伤呢,听说还气得不行,就是因为不能来。
贤哥儿见了云亭表哥,自然是早早的就拉过去分享自己的好东西去了。
云李氏叹道:“终于苦尽甘来了!”当初哥嫂家里被流放,她真的跟晴天霹雳一样。
胡氏也欣慰的说道:“是啊,一切都好了!妹夫在保安县一切都好吧,我们这也不能随便离开,真想去看看你们。”
从开春胡氏就派了人专门去保安县送东西去了,平时都是小姑子送来的,那时候是因为自家没有那个能力,现在有了,就要礼尚往来了,何况小姑子为自己家做了这么多事儿。
“他挺好,因为要连任,所以我们还能在这里住几年呢。”云李氏笑道,因为丈夫善解人意,为了自己到这边当差,她心里感激又甜蜜。
姑嫂两个又说了半响的私房话,李思雨已经吩咐厨房里做好了饭菜,都是云李氏和云亭爱吃的饭菜。
而等李存安回来后,见到了妹妹,云李氏又差点哭出来,所谓长兄如父,可不就是那样的?
胡氏劝解了半天,云李氏终于才是稳住了情绪,胡氏带着云李氏去梳洗,李存安也换了一身衣服,他的情绪也比较激动,自己的亲妹子过来了,能不激动吗?
因为都是一家子,所以并不分什么男女桌,大家都坐在一起,云李氏见这饭桌上连少见的鱼肉都有,就知道哥嫂在这边过的日子不错。
“来,云亭,吃吃这个红烧兔肉,这兔肉还是你表姐夫自己亲自猎到的。”李存安用公筷夹了一筷子兔子肉给外甥。
云亭听了两眼发亮,“这里还有野兔可以猎?”
贤哥儿忙说道:“表哥,这里有啊,我都还打过兔子呢,有一次我和我姐姐去庄稼地里,看到一只野兔子,我随手用了一个土疙瘩,就把那兔子给打晕了,这些都是我姐夫交给我的呢。”
云亭道:“那我能去打猎去吗?”
云李氏道:“吃饭的时候说这个干什么?有什么事儿等饭后再说。”
云亭忙闭上了嘴巴,看来平时云李氏对他挺严格的。
做母亲的教育孩子,李存安不会当着面拆台的,胡氏也给云亭夹了一筷子别的菜,云亭对胡氏笑了笑,看来是没有被母亲说的心情沮丧。
饭后李存安把外甥和儿子都叫到书房去了。李思雨在一边陪着姑母。
云李氏拉着李思雨的手,说道:“果然是长大了,好孩子,这些年苦了你了!”
“姑母,我没有怎么吃苦,这几年我们都挺好的,姑母还时不时的派人给我们送东西,大家都羡慕我有个好姑父和姑母呢。”
胡氏也道:“这几年真是亏了你和妹夫了,不然真的过不下去。”
“嫂子,快别说这些话了,想当年我在家里的时候,嫂子对我多好啊,就是我到了婆家,哪次不是您和哥哥给我撑的腰?再说咱们都是至亲骨肉,就别这么见外了。”当初自己的嫁妆,嫂子还把自己的陪嫁拿了一部分给她呢。
“是是是,那就都别说了。”胡氏也笑着说道。
云李氏这次来,给李思雨添了不少东西,银票都带来了五百两,“这东西你压箱底,手中有钱,心中才不慌。”
又拿了一个沉甸甸的首饰盒子,里面金银首饰玉器应有尽有,“虽然不是极品,但是也能拿得出手,到时候就换着带。”
“这也太过了!”胡氏要推辞。
云李氏道:“嫂子,这些我也没有女儿,留着有什么用?给侄女儿正好。”
“你到时候给亭哥儿和浩哥儿他们的媳妇留着。”胡氏说道。
“给儿媳妇的我还有呢,嫂子你难道不知道当初我陪嫁的东西也不少呢,您就不要推辞了。我这是给我亲侄女儿的。”云李氏坚持。
那边李存安考了外甥学问,要知道李存安是从小就饱读诗书的,这方面完全是不在话下。
云亭自己的父亲都是从科举出身的,所以在这方面更是严格,舅舅的考问,都答得很认真。
“亭哥儿明年要不要下场?”李存安问道。
这下场就是要考童生了。
“爹想让我明年去试一试,主要是长长见识。”云亭说道。
“也好,去看看也不错。”李存安说道:“身体也要好,考场里耗得时间也长,没有个好身体,会坚持不下来,很多人一场考下来,都会病一场,所以说这科举难考,这一方面都占了很大的原因,书生大部分都只埋头读书,身子骨往往比较弱,到后来反而得不偿失。”
“舅舅说的是,我记住了。”云亭聆听教诲,然后问道:“舅舅,表姐夫是不是武艺方面很强?”
李存安道:“亭哥儿是不想想学武?”
云亭在舅舅面前也没有瞒着的意思,他还记得小时候,每年舅舅都会给自己送过去好多好玩的东西。“我很喜欢打猎,还有骑马,不过平时在家里,我爹都没有空陪我去。”
李存安笑道:“那好,到了我们这边,你想什么时候去就什么时候去,贤哥儿如今可以陪着你。”
贤哥儿也自信的点头,“表哥,你跟着我,我的大将军到时候给你骑。”
贤哥儿对红马大将军很是爱惜,一般人都不给骑,这也是因为云亭是他的亲表哥,所以他才会舍得割爱。
云亭这下露出了少年人的笑容,舅舅没有像夫子一样死板嘛。想着能骑马打猎,都有些意气风发下来。
庄稼地里的庄稼已经变黄,各处都在紧张的收着,李存安早出晚归的,胡氏就在家里陪着云李氏,一边准备女儿嫁人的事儿。
李思雨现在是不能出去了,毕竟要嫁人了。
云李氏商量着说道:“这姑娘家嫁过去,衣服料子不能少了,以后还要打点别人,不如各色料子都准备些?”
“我也是这么想的,这都准备了两抬的料子,刚好我们租的租户里有一家是卖布的,他那店里什么样的布料都有,也不用我们还要去别处找了。本来她爹还说要给她打一架梨花木的床,只是到底是时间太短,来不及,还有各色家具,真是来不及做,我就想着还是多带些银钱和首饰,林家那边也不在乎这个。
最要紧的是,我看女婿说不定什么时候就调到什么地方了,那些东西也不好带走,不如陪一些值钱又方便的东西。”当武官的人,谁也不能保证在一个地方多长时间,尤其是林俊彦,年少有为,很有可能就升上去了,所以那些笨重的家伙什,少打一些也好,不然带着都不方便。
云李氏点点头,“其实最好的是多带些田庄,只是这边也没有好的能买。”
“这些都不算什么了,只要他们过的顺畅就行。”当初她的嫁妆也多,可惜一个圣旨下来,什么都没有了。
云李氏也想到了这个,普天之下莫非王土,这话可不是吓唬人的,当初的永安侯府上上下下多么的荣耀,可是一夕之间飞灰湮灭,什么都没有了。
还连累的自己的哥嫂也被发配流放,如今想一想都觉得可怕。
云李氏来这里倒是见过雨姐儿的那个女婿,人长得好,这么个年纪都已经是千户了,虽然是武官,可是一点儿也不像一般的武官那样粗鲁,云李氏过来之前,还真怕自己的侄女儿给许配给一个大字不识一个的武夫,他们李家以前不说是书香门第,但是好歹个个都是从小就跟着先生读书的。
现在见了林俊彦本人,她放心了不少,又听嫂子胡氏说了这林俊彦为自己哥嫂一家子做的事儿,更是觉得自己的侄女儿选对了人,这女人嫁人,可不就是要嫁一个可心的人?
哥嫂的眼光一直不错,当初给自己挑的夫君,如今不是正好证明了这一点吗?哪怕自己娘家已经被抄家了,可是夫君却一如既往的对自己,从来都没有改变过。
☆、摆嫁妆
从千户府到李家的院子;这一路上都有人看热闹;原来这天是林家给李家下聘礼的日子,谁不知道这两家的婚事的事情?
所以都看着这天到底能送去什么聘礼呢。
结果真是没有让他们失望;那一抬抬的系着红绸的箱子一路走过来,真是让人眼红不已;看起来至少得有五十来抬吧;里面肯定是好东西,据说山珍海味这些东西都有好几抬,更不用说别的呢;像贵重的药材,还有首饰等等;这些绝对少不了。
卫指挥使大人的唯一的儿子娶儿媳妇;这些东西能少得了吗?那不是可劲儿的送过来,不然就是丢面子啦。
这是人们的猜测,具体多少东西,是什么东西他们也没有看到。
普通人家送聘礼,包括猪羊鱼肉,米面等物都可以,这大户人家送聘礼,肯定得上档次是不是?就是送米面,那也是好米好面了。
包括丝绸缎子等名贵的料子,都跟流水一样的送到了李家。
胡氏和云李氏带着下人把这些聘礼都放在了专门准备的一间房里,都还装不下。
云李氏道:“这林家真是有心了。”这下她更放心了。
胡氏决定除了那些食物自家留一些,其他的都让自己的女儿带过去,本来这食物之类的东西她也想让女儿带过去的,不过这里的习俗是要把聘礼留一些的,官方说法是毕竟养了女儿一场,留东西也是女儿的报答之类的意思。
胡氏准备自家多添一些自己准备的东西,让女儿陪嫁过去。
这边让人给登记下来,那边又知道这林指挥使和他夫人都过来了,林指挥使说话算话,说成亲的时候过来就过来,而那位传说中的林夫人这次也过来了。
就是女婿的两个妹妹也来了。只是到底是快要成亲了,所以也不能见个面。
胡氏觉得不见面也好,免得那林夫人又不知道说出什么难听的话,让大家心里膈应,虽然知道她起不了多少风浪,可是听见那些话,毕竟不是什么好事不是?
女人间肯定有小心眼的,胡氏也只盼着在女儿出嫁前过的顺顺当当的。
田里的粮食已经收完,比去年还要多,自然是分到每家的也比去年多。
胡氏给了抬聘礼的人每人一个红包,因为他们要急着赶回去,所以也没有留饭。
李思雨嫁人的时候穿的嫁衣已经做好了,是她自己做的,也没有多花哨,就是按照胡氏说的样子做出来的,标新立异什么的,毕竟不合适,所以还是循规蹈矩的好。
自己做的当然是很合身,十六岁的生日也已经过了,十六岁多嫁人,在这个时代也不算早也不算晚。
因为要嫁的地方离自己家不远,而且又是认识的林俊彦,所以李思雨倒是没有什么婚前恐惧症。
就是听到林夫人过来了,正住在千户府上,也没有觉得可怕。
不过人来了,也不能跟不知道来了一样,所以李思雨自己亲自做了糕点,让人给林夫人和林青月和林青夕送过去尝去了。
然后林府也回送了东西,不过李思雨知道,那是林青月和林青夕安排的,林夫人根本就是看也没有看自己送的东西一眼。
什么事儿都不可能十全十美啊,林夫人到现在还是心里有气呢,所以看不上自己送去的东西。不过她也不是要讨林夫人喜欢的,只是做了自己应该做的,其他的就顺其自然。
因为李思雨就要出嫁了,所以这个八月十五也就是一般的过了,不过因为有了云李氏和云亭,家里的人口更多,所以也是其乐融融。
李思雨成亲的日子定在九月初六,也没有几天了。
从九月初四开始,就陆陆续续有人来给李思雨添妆,都是些亲近之人,当初也是从京城里出来的,这个规矩还是明白的,像秦五娘他们,就送了荷包和帕子,虽然是小东西,但是是她们的一片心意。
陈欣然和秦五娘一起过来的,现在他们两个是姑嫂,而秦大郎如今也是个小旗了,归在李存安的百户所里。
秦五娘小心翼翼的扶着陈欣然,李思雨看这情景不由得想,这陈欣然不是有了吧,她还没有自己大呢,真是好快啊。
结果李思雨还没有问呢,秦五娘嘴快就给说出来了,陈欣然已经有了将近两个月的身孕了。
陈欣然不好意思,对秦五娘说道:“五娘,别说了。”
秦五娘笑道:“有什么不能说的?这可是我的侄儿呢。思雨,你说是不是?”李思雨道:“说的是,只是不知道五娘你什么时候出阁呢?”
“呀,说这个干什么?”秦五娘闹了个脸红。
陈欣然笑道:“也快了,现在正在相看。”
当嫂子的能说这些,秦五娘再是小辣椒也听不下去了,忙找了个借口出去了,陈欣然和李思雨就说起了私房话。
“思雨,我一直没有跟你说过谢谢。”当初自己和秦大郎的事儿,要不是有思雨,林大人绝对不会让人出面的。
现如今自己在婆家过的挺好,丈夫还是个小旗,就是娘家,自己的父亲也不敢对自己的娘非打即骂了,如今又有了自己的骨肉,心态和以前都大不相同了。
“不用谢的,我也没有做什么。你现在吃的好不好?胃口怎么样?”李思雨问了些琐碎的事儿,又有人过来添妆了,陈欣然看自己出来的时间也够长了,就和李思雨告辞了。
晚上让两个丫头把大家送的东西给规整了一下,可以都带过去。明天就是送嫁妆的日子,不过对李思雨来说,没有什么事儿,不用她自己还要操办,一切行动都听指挥。
李思雨自己用面粉做了个面膜,中间放了一个鸡蛋清,也想自己的脸蛋美美的,其实十六七岁的姑娘,脸皮本来就很光滑细腻,不过能更好一些,谁不会去做呢?
第二天早上,李家就安排人去送李思雨的嫁妆了,李存安和胡氏不仅把那些聘礼都当成了李思雨的嫁妆,自家也赔了一大半的家财,所以这样以来,嫁妆就想当可观了。
整整有六十四抬,而且每抬都是特别沉,这下看热闹的都有些呆了。不少人都说,这李百户家不会是把聘礼都全部又成了陪嫁送走了吧,那要是这样,可真是疼女儿呢。
因为李存安是百户,所以剩下的几个百户,还有他们手底下的总旗,小旗等人,都过来了人,李思雨的嫁妆送了有两个时辰才完,直接放在林俊彦千户府的院子里,这叫做摆嫁妆,也是让婆家的人看看,这儿媳妇的家底如何。
一般都是嫁妆多的,然后婆家的脸面就好的多。
林夫人听别人说,这李家丫头的嫁妆都摆满了一个院子,还有些不信,最后越来越多的人出去看,每个人看完后,都跟她说一遍,她心道,难道这李家真的是深藏不露?
“夏月,扶着我去看看。”她倒是要看看,这李家送了什么破铜烂铁来了,才脱了军户的皮才多久啊,能有什么好东西?
但是当她真正看了之后,心里就没有平静了,这嫁妆比自己当初要多的多,当初自己嫁过来的时候,闻家就不怎么样了,又因为自己过来是当填房,娘家人就说不必带那么多东西过去,要不是这个,自己为什么心里老是觉得低了一头?
“夫人,这少奶奶的家人倒是真疼女儿,咱们送的聘礼都又陪送过来了呢。”夏月说道。
“什么少奶奶?都还没有嫁过来呢,先别改口的那么早!”林夫人生气的跟夏月说道。
哼,就是陪送过来又如何呢,现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