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种田]好雨知时节-第2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得了得了,既然儿媳妇看不上我们,以后你们就在卫所那边别回来了,免得大家都气不顺。”涂大嫂说道。
    “今儿个是你的好日子,你陪着新娘子去吧。不管怎么说,我们自己不要没了规矩,你也这么大了,我们也不会管着你,成家立业都是你自己的事儿了。”
    娶过来的人,涂大嫂夫妻是肯定不会说直接给退回去的,这种事儿他们这样的人家办不到,只能是自认倒霉,捏着鼻子认下来。
    就是要反悔,这刚把人给娶回来,然后就不要了,他们在这一片也不要名声了,以后大郎再找媳妇就难了,就是二郎说不定也只能打光棍了!
    涂大嫂是后悔万分,怎么就觉得那指挥使夫人说的,就一定是好的呢?
    涂大郎去新房去了,涂大叔说道:“不懂就别瞎说。”
    “我瞎说啥了,我今天做的还不够好啊,我这脾气不都是忍住了吗?怕别人笑话我们家,我这口气到现在都没有顺呢,这都叫啥事?”最开始别人都眼红自己家呢,娶了个好媳妇,现在好了,都知道自己有个这样的儿媳妇了。
    “不是这个事儿,你说那指挥使夫人,她不是林家那位大爷的亲娘,看看你刚才说的。”涂大叔说道。
    “不是亲娘?是后母?难怪!那林家大爷真是可怜那,有了后娘就有了后爹,怪不得那林家大爷是个那样的脸皮呢。”啧啧,涂大嫂已经想到了好几种后娘虐待继子的情景了。
    “你这婆娘,我话还没有说完呢,那指挥使夫人是林家大爷的后娘,可是她自己只生了两个闺女,林大人就这一个儿子呢。”
    “哈哈,活该啊她!就这样的人才让她生不出儿子呢,让她害人!”涂大嫂是恨上这指挥使夫人了,见她连个儿子都没有,自然是大快人心。
    “你高兴个啥劲儿啊,再没有儿子,林家大爷也得叫她母亲呢,这都是大户人家的规矩。我说,你心里对人家不满意也就得了,可别到处乱说,不然自己惹祸就晚了!至于儿媳妇,嫁过来就是我们涂家的人,你是他婆婆,你就好好的管管她,你这个本事还没有?只要大体上不错就成了,到时候生了孩子,她心里就定下来了。”
    涂大嫂说道:“成成成,这话我爱听,就是拼着被人说是个刻薄的婆婆,我也得把她这个劲儿给扭过来,可不能让她把咱家给祸祸了。”
    涂大郎成亲后,过了三天就离开百户所去了卫所,只不过他没有把自己的妻子带在身边,而是留在了父母身边。
    林夫人自然是知道了,觉得这个涂大郎不给自己面子,自己可是给他说的媒,这新婚小两口怎么着婚后也得给她这个媒人来道谢。
    结果人倒是来了,只有一个涂大郎,这是不把自己放在眼里还是怎么的?真以为是受了老爷的器重,就可以妄自尊大了?
    “姑母,你怎么不开心那。是不是谁不好好做事了?”闻心兰过来见林夫人,林夫人却皱着眉头。
    难道是表哥做了什么事儿惹着了姑母了?闻心兰也不是不知道自己姑母和表哥之间有些关心不好,而姑母也希望自己能缓和她和表哥之间的关系。如果今天姑母真的因为表哥而生气,那自己就可以去见表哥了,这可是个好机会!
    “没有!”林夫人说道。
    作者有话要说:新娘子在古代做这个事儿,那完全是自己给自己找不自在,因为那个时候,完全是嫁过去就是婆家的人了,为了那一口气,让以后大半辈子都不好过,这事儿怎么看怎么就是吃亏!


☆、顺气

    林青月和林青夕前后进来;又看见闻心兰在自己娘那边拍马屁,这心里就不爽快,没有一次她们过来不见着这个闻心兰的,简直是脸皮厚的没有边了!
    “表姐,这又来的早啊。”小一点的林青夕最先开口说道。
    闻心兰道:“我这住的近嘛,来早也是应该的。”
    这话说的两人都有些郁闷,他们两个亲生的女儿;竟然住的离她娘这边还远一些,反而是这个外姓人住的近。
    娘真是糊涂的;侄女儿再好;有亲闺女好吗?
    “也是,你不是我们林家的人;不殷勤点;到时候回到自己家里,那可不就的受苦了?哪里有我们林家现在锦衣玉食的好?有些人那,就是喜欢死皮赖脸的,真把这边当成自己家了。”林青月跟着说道。
    林青夕听了自然是称心。
    闻心兰大怒,“你说什么?再给我说一遍!”
    “我姐说的意思是,你就是个外姓人,难道说的不对?你不是姓闻吗?难道你还姓林?”
    “姑母,表妹都欺负我,还对姑母不敬呢,姑母也是姓闻的,按照表妹的说法,姑母也是外姓人了!”
    林青月立刻反驳,“我娘可是林闻氏,也是姓林!你搞清楚再说!”
    “就是,这里就你一个外姓人,你也自觉一点,别把自己当成我们林府的主子了!”
    闻心兰恨不得吐出一口血,这两个人,早晚有一天,她要让她们吃不了兜着走的,都什么东西!
    以后还要靠着自己,现在竟然敢这样对自己,且给我等着,到时候让你们两个在我手底下连渣滓都不给你们剩!
    林夫人见两个女儿和侄女儿又吵起来了,真是头疼,“你们就不能好好说话?天天见面跟斗鸡眼一样,有意思吗?都是一家人,要吵都给我出去!”
    见林夫人发火了,三个人也不敢吵了,闻心兰还说道:“姑母,您刚才为什么生气啊,说出来说不定我还能帮你呢。”
    另外两个心里冷哼了一声,林夫人道:“也不是什么事儿,你们都各自回房吧,我这里要处理事儿了。”
    闻心兰在林夫人这边打听不到,但是却能和林夫人身边的伺候的人打听,林夫人身边伺候的人都知道林夫人的意思,这个表小姐以后极有可能就是他们未来的当家主母,所以就一点儿也没有隐瞒的把事儿告诉了闻心兰。
    闻心兰心道,别看那两个是姑母的女儿,可是哪里有自己这个侄女儿这样关心姑母的?还总怨姑母对自己好,那也是应该的。
    “这么说,是有人不识抬举了?”闻心兰说道。
    “可不是,夫人好心把姑娘说给他,结果连来个道谢都没有,不说别的,这过来磕个头总应该吧,竟然把新娘子给放在自己家里来了,这不是活生生的给我们夫人打脸吗?简直太不像话了!”
    “你说的对,这样的人,就该给他个教训!”闻心兰说道。
    闻心兰自己做了一盅汤,然后端着去了林俊彦的书房那边,这次刚好外面没有小厮,她很顺利的进来了。就见她表哥正在拿着一本书看得正认真,不由的站定了。
    表哥的样子真的很好看那。虽然不是很白,可是她也不喜欢那种白面书生,表哥这样的就是越看越觉得好呢。而且表哥的个子也高,看着就是能护着人的。
    “表哥,你看书累了吧,我给你做了一个老鸭汤,你趁热喝了吧。”闻心兰在林俊彦面前可是小意温柔的很。
    林俊彦头都没有抬,说道:“我没有让人送汤,你出去!”
    “表哥!你怎么老是这样对我啊,我知道上次元宵节的时候,做错了,可是那都是几年前的事儿了,我都已经该了啊,表哥,姑母也希望我们能好好的呢。”
    林俊彦觉得要把自己的小厮给叫过来好好问问了,怎么把这人给放进来了。严重失职。
    闻心兰看表哥不耐烦了,忙说道:“表哥,姑母有些生那个涂大郎的气呢,那个涂大郎可不是个什么好东西,姑母好心好意的给他说了门亲,他竟然连过来磕头都不干,姑母生气的不行了,表哥,你以后可别用这样的人,这样的人说不定什么时候就会忘恩负义了,我还得跟姑父说呢,这样的人用不得!”
    “什么时候,你能插手我们公务上的事儿了?”林俊彦冷冷的说道。
    “表哥,你怎么还是生气啊,我都说了我会该的,你别这样和我说话成不成?”闻心兰觉得自己很委屈。
    而林俊彦是不想见到这个闻心兰,那次陪着去,也是自己的那位继母和父亲说了才让自己答应的。
    “表姑娘,您怎么在这里啊,您屋里的丫头正在找你呢,说是咱们夫人想要你最开始绣的那个炕屏呢,可惜表姑娘的丫头不知道在哪里。”
    听丫头这样说,闻心兰只好心不甘情不愿的走了,倒是把熬得老鸭汤给喝了。
    林俊彦随后对丫鬟微风问道:“门口守着的人去哪里了?”
    微风就知道那两个人要倒霉了,说道:“不知道吃坏了什么东西,一直在拉肚子,表姑娘过来的时候,他们正好不在!”
    “既然有病,就不必过来当差,误了事儿算谁的?”林俊彦倒不是刻薄的主子,对微风说
    道:“你去告诉他们,这次我就不计较了,没有下一次。”
    “是,大爷,您说,涂大哥他会不会有事儿啊。”刚才微风也听了一些。
    “没事儿!”父亲怎么可能因为这么点事儿就不用涂大郎了?自己的这位母亲真是不分时候的要面子,当初把她认识的一个人的女儿许配给涂大郎,他们都觉得这不过是个小事,所以也没有在意,不过林俊彦已经知道涂大郎的那个新娘子在成亲当日弄出来的事儿,这就是自己那位好母亲说的好姑娘,真应该让亲眼看看。
    她眼中的好姑娘果然和别人不同,那种场合都能不顾体面的要钱,林俊彦想着,以后自己的妻子,绝对不能让这个女人给定下来了,不然还真不知道她会拿什么样的‘好姑娘’来,他无福消受!
    “大爷,林大人让属下跟着你一起去京城去!”涂大郎过来禀报道。
    开春了,林俊彦要去考武举,虽然他以后可以直接袭了他爹的职位,但是能考中武举,那就是他自己的本事了,以后办事的时候,也有威信一些,更容易让人信服。
    在继承他父亲的职位前,也可以任职,而且都还是实权。林俊彦说道:“那你去准备吧,我们明天就出发。”
    涂大郎没想到林俊彦这么着急,说走就走,不过他也没有什么好准备的,他这成家了和没有成家一样。
    “是,那我去准备准备了。”涂大郎转身要走。
    “等等,”林俊彦叫住了涂大郎,涂大郎站住,林俊彦问道:“李存安现在在千户所怎么样?”
    说到这个,涂大郎脸色终于开心了起来,“李叔现在在千户所,很多人都向他讨教怎么种粮食呢,平时都忙得团团转,李叔是谁问都会仔细回答。这又要开春了,肯定还有更多的人来问李叔呢。”
    也多亏了李叔,他们以后的粮食就不必害怕霜降了,这可是对他们军户多大的好处啊。
    涂大郎还没有想到,这也可以用到农户身上,只想到了军户,因为他自己就是军户嘛。
    “那倒是挺好的,好了,你去准备准备吧。”林俊彦说道。
    他出去书房站了一会儿,然后换了一身衣服,被他父亲的小厮给叫了过去,显然是知道了他明天就要出发的消息。
    “怎么回事儿?不是还早吗?二月份出发就行,哪里用得着这么急?”林大人问道。
    “儿子只想清静清静,去的早了也好,早点了解情况,对应考也有好处。”林俊彦说道。
    林大人一听清静,自然知道了是怎么回事儿,他觉得这女人的事儿,不过是个小事,何必在意?所以压根就没有把闻心兰的举动放在心上,对林大人来说男人更应该关注的是外面的事儿。
    闻家那丫头能翻出多大的浪花来?这事儿,男人是一点儿也不吃亏的,反而是女人,既然这闻家的丫头自己都不害怕,他何必多操心?
    女人,就是传宗接代的,加上能帮着应酬别家的女人的,其他的没有一点儿别的用处。林大人更关注的是自己的差事也就是现在所说的事业。
    他也不耐烦多弄几个女人在后院,他没有那个精力,所以林夫人是捡了狗屎运,后院就她一人独大,没有什么小妾姨娘的来惹她闹心。
    在卫所他最大,就没有什么上司送女人给他,下属也知道他是个什么性子的人,送美女孝敬从来就没有过。
    大男人嘛,外面的事儿才是正事,其他的都不算什么。
    就是他两个女儿,他平时也不多见,估计连什么时候的生辰都不知道。所以林夫人把闻心兰接过来,跟林大人说的时候
    作者有话要说:林夫人真是捡了狗屎运,就她这样的,来个厉害的小妾,保证不知道吃了多少次亏!
    哈哈,我爱的三更君!


☆、买鸡仔

    林俊彦和涂大郎很快就出发去京城了;而李存安确实如涂大郎说的那样;更忙碌起来。
    童千户因为要让所有千户所的军户都种那种早熟的粮食;就每个百户所都去了一遍,不仅带上了陈副千户,也把李存安给带过去了。毕竟李存安说话更容易让人懂一些;真要陈副千户详细的把什么注意细节给军户们说清楚;那还不如杀了他好了。
    所以李思雨家里就只有他们母子三人。
    李思雨在这得胜街算是发现了;不是说军户不能做生意;是不能开铺子做生意,像卖些小东西,或者做些小菜去卖;也没有管的。就比如说王二娘子家里,王家大叔平时会编一些簸箕;筛子,竹篮等物,拿到集市上摆摊给卖了。
    这完全合情合理,毕竟有的人家人口多,就靠军户那么一点儿的钱哪里够用的?所以各种各样补贴家用的方法就出来了,女人们还可以帮人浆洗衣服,或者编点东西卖等等,这完全是可以被允许的。
    毕竟千户所能提供那种有油水的差事的很少,简单的说,就是僧多肉少,还有些人会平时打短工,完全和农户差不多了。
    也就是军户还有个职责,一旦有战事了,必须去兵营里补充人员。
    鉴于这边很久没有战事了,所以大部分人真的和农户都差不多了,只是农户是给官府衙门教赋税,军户是直接给兵营里交军粮。
    所以一般军户屯田的地方都是尽可能的在荒郊野外,那种农户无法开垦的地儿上种田,不和农户争田地。
    在规定的时间去兵营里操练就可以交差了。
    李思雨了解了这么多情况,也想着自己家是不是应该也做些什么小生意来补贴补贴家用,光是娘绣东西,那也太费眼睛了。
    胡氏倒是说,有县城里的人家想请她去教他们的子女学女红,每个月也有二两银子的收入,估计是胡氏的针线手艺在那绣铺里有些名气了,所以才找上门来的。
    “娘想着,每天去教两个时辰,然后也可以回来,逢年过节也不用去,这样也不愧。娘啊,以前总觉得教别人这些,就和那绣娘一样,有些丢了身份,其实是自己心里还没有放下,到了这个时候,咱们还有什么身份?
    能把日子过好了就成了,再说,娘这又不偷不抢的,凭的是本事吃饭,也没有什么。”胡氏倒是下定了决心,一个月多出二两银子,可以干很多事儿呢,以前他们家里也有给雨姐儿请的针线师傅,月银更多,而且是非少,只负责教人,其他的都不搀和,这也是手中有本事的一种表现。
    “只是我这去了,家里的事儿就要你多操心了。”胡氏对李思雨说道。
    “娘要是乐意去,就去,我支持娘。”其实这比娘在家里修东西要轻松多了,娘每天绣东西,眼睛都累的不行,去教人家孩子,也就是基本功和针法什么的,根本就不费劲。她也是被人教会的,最知道这里面是个什么情形。
    至于家里,做饭那对李思雨不过是小事,贤哥儿上学堂呢,所以根本就没有什么事儿。要不是她这样的未出嫁的姑娘不适合到处抛头露面的,她都想去给别人教针线呢,她对自己的针线手艺还是很满意的,毕竟以前请过名师教过。
    一个人在家里,也不好打发时间,李思雨也不想就闷着头的天天做针线,那样她的眼睛估计寿命就会少几年的,所以这边大部分都在养鸡,李思雨也合计着去买十来只鸡仔,自己养养。
    可惜这地方不够大,不能养猪,不然她肯定能养两头猪呢,到时候杀一头卖一头,多好!
    要是这附近有河就好了,还能养鸭养鹅呢,可惜这是不现实的,李思雨也就不朝这远处想了,还是买小鸡仔为好。
    胡氏也同意李思雨养鸡,以前觉得养鸡多脏啊,不过这两年也不是白混的,更脏的情况都看过。连给地施肥都弄过,这点子都不算什么了。
    胡氏去的那个人家以前也当过官的,后来告老还乡,不过对自己孙子辈的要求也严格,像姑娘家琴棋书画,女红礼仪都是不能差了别人的,也是听了平时做衣服的成衣铺子知道了胡氏的绣活很不错,就通过那成衣铺子找到了胡氏,现在胡氏同意教人了,自然是很客气的把人给请过去了。
    胡氏每天只教两个时辰,然后逢年过节的也不用过去,人家给的是一年二十两银子,这也算是不错的了。胡氏自然是满意,以后就用心去教自己的学生。
    朱氏是因为家里就她一个女人,真的要出去干活了,就没有做饭的人了,让李存旭爷俩挨饿那是不成的,也不能天天都在李存安家里吃,那样也太不像话了,所以她还是以自己的家为主,不出去找活了。
    所以朱氏是羡慕胡氏有个这么大的女儿,什么都能给做好了。
    李思雨去集市的时候,是和王二娘子一起去的,本来是想和康大嫂一起的,不过康大嫂因为她儿子,对李思雨太殷勤,所以她就不和她一起了。
    王二娘子就没有这方面的顾虑了,不过王二娘子听说李思雨是想买小鸡仔的,就说道:“养鸡可是到处都拉鸡屎的,你也不怕脏?”
    王二娘子的心中,这姑娘清清爽爽干干净净的,一点儿也不像能养鸡的人。
    李思雨道:“大家都是这样,我们家也可以,每天都把院子扫一遍,以后每天都有新鲜的鸡蛋吃呢。”
    王二娘子想着这姑娘还每天做饭呢,油烟也不怕,还不是照样长得白白净净的?所以觉得自己是多想了,勤快的人啥时候都把家里弄得干干净净的。那些懒人,就是家里啥都不养,也弄得乱七八糟的。
    “那就包在我身上了,甭看这小鸡仔小,我可是能看出是公的还是母的,基本上都没有错的。
    ”王二娘子说了,要十来只小鸡仔,只要一只小公鸡就成了,多了就是浪费粮食。
    可是王二娘子真的能看出来公母吗?李思雨很是怀疑。
    小鸡仔是买了,李思雨还看见有卖大白菜的,准备买回去做些酸菜或者辣白菜之类的,这东西真的是个好东西,吃了一个冬天也不觉得腻歪。
    “哟,这个时候的白菜不好吃啊,都干巴了。”王二娘子见李思雨正在看这一顿大白菜,就赶紧说道。
    那卖大白菜的可不乐意了,“这位大嫂,我这白菜好着呢,一点儿也不干巴。”
    白菜经过一个冬天,是有些缺失水分,不过李思雨想到了另一个做香辣白菜的做法,本来就是要切片了晒干的,李思雨小时候上语文课,有一个说明文范例讲的就是这个香辣大白菜的制作过程,当时为了写好说明文,老师还要求把这篇给背了下来,印象那叫一个深刻。
    这不因为当时买不齐那几种调料,又怕浪费了,所以就一直没有做,现在在县城里倒是让李思雨找到了大部分调料,加上现在家里的条件比以前要好一些了,也不怕把东西给浪费了。
    于是李思雨就准备买回去一堆,自己好好的去试一试。也不一定一次就成功了。多个几次就不信它成不了。
    “你这里可以给我直接送回去吗?”要买一堆大白菜,她也拿不回去。
    那卖白菜的见有人买的多,他家的大白菜去年冬天收的多,可惜都卖不掉,这不开春了就想出来碰碰运气,没想到还真找到了一个大主顾。
    忙说道:“这个行,保证给您送货上门!”
    王二娘子还想说什么,不过人家李思雨已经让人准备送东西了,她就闭上了嘴,这李家的丫头这是浪费钱啊,以后她就后悔了,这过了冬的白菜有个什么吃劲那。
    终于把小鸡仔和大白菜给弄回了家,以前已经让王大叔给自家编了一个鸡笼,这下子正好放这小鸡仔,等过几天熟悉了,就可以放在院子里溜达了。
    给小鸡仔放了水,又把大白菜外面掰了几片,给小鸡仔切碎了,看小鸡仔吃的很欢实,李思雨就准备开始做香辣大白菜了。
    这香辣大白菜做好了,然后用香油拌了,据说味道特别好吃,还开胃。
    李思雨只希望自己能少个几次做成功就成了,不要糟蹋太多东西。
    看看天色已经将近中午了贤哥儿要回来吃午饭了,李思雨去厨房,因为好几天没有吃米饭了,所以李思雨决定蒸一锅大白米饭,这吃白米饭也是他们条件好的一个福利,因为他们以前都是吃米饭的,面食倒是很少吃,只是最开始到了百户所,条件不允许,只能是吃粗面,至多是吃几顿大白面,如今李存安和胡氏不想委屈自己的儿女,所以白米饭现在倒是成了他们的主食了。
    用锅灶蒸的白米饭特别的香,下面的锅巴李思雨也都留了下来,攒够了,可以做炸锅巴,又脆又香,到时候给贤哥儿当零食吃。
    作者有话要说:上小学的时候,中心小学的食堂,那时候就是用特别大的锅蒸的饭,然后锅巴都留着,然后用油炸,那叫一个香啊,不过价钱也高!怀念那!


☆、生病

    虽然李思雨信心满满;但是还是经过了四次才做好了那个香辣大白菜;最后收起来装到罐子里;等吃的时候,那香油拌了,绝对好吃。
    家里人第一次吃的时候;都多吃了一碗饭。
    胡氏说道:“这就是你这一段时间琢磨的?还挺好吃。”
    说的贤哥儿和李存安都笑了;因为李思雨可是做坏了好几次;每次把那坏掉的大白菜给倒掉的时候;都心疼的没有办法。
    “娘觉得好吃,我以后就多做一些,我估计这东西到夏天的时候;就不能多做了,容易坏;还是做腌菜管的时间长一些。”
    胡氏笑道:“夏天的时候,哪里还有这大白菜?不过也没有事儿,夏天那什么黄瓜,茄子,辣椒都长出来了。”
    也是,这个时候,不可能有反季节蔬菜,大白菜那时候已经完全不见踪影了。
    “娘,我看我们可以在咱们院子里点一颗葫芦秧,只在上面占地方,夏天还可以乘凉。葫芦也能吃一个夏天,等葫芦老了,还可以做瓢。”
    要不是地方小,她还想种些丝瓜,苦瓜,和眉豆呢,这些都是跟葫芦一样,可以长得跟葡萄架子一样。同样可以吃一个夏天。
    “行,我找人要点种子,到时候在墙角种下。”李存安开口说道。
    嗯,爹怎么关心起这个事儿了?胡氏和李思雨都看着李存安,李存安道:“最近去了各个百户所,大家都会留着去年的种子,要一点也没有什么事儿。”
    “姐,以后小鸡仔等我回来喂啊。”贤哥儿从小鸡仔买回来后,就特别喜欢,天天从学堂回来,就是看小鸡仔,然后给小鸡仔喂食。
    “好啊,等它们下了鸡蛋,姐给你煮鸡蛋,以后你每天都可以带去吃了。”李思雨笑道。
    “爹,娘,我看这附近大家都可以弄一些东西卖,咱们是不是也可以这样?”李思雨说道。
    李存安道:“雨姐儿想要做什么?”
    胡氏忙说道:“你别惯着雨姐儿,现在家里就雨姐儿一个人,天天还要做饭,哪里还能再想些别的东西,雨姐儿,娘和你爹现在一个月也有五两银子的钱,就是我们天天吃白米饭也都够了,娘和爹不希望你那么辛苦,你要是觉得无聊,可以自己编编络子,这些轻松点的活,就是绣活都少做,他们那些人是因为家里肉口多,吃饭都吃不饱,所以才那样,我们就没有这方面的担忧,一个月都还能存点钱,就是我和你爹,有时候还有些额外的东西带回来,你最开始给人画花样子得的东西换得钱也是有二十来两呢,所以你只要管好你自己就成。
    没事儿的时候,去你四婶那边去,我看王二娘子家里也有几个姑娘,你可以跟她们在一起说说话。就是不要为这个操心了。”胡氏觉得以前女儿都是在操心家里的事儿,现在她和丈夫都还年轻呢,这养家的事儿本来就是他们当父母的事儿,不能再继续累着闺女了。
    虽然现在不能让闺女和以前一样奴仆成群,但是也不能让她还为了家计操心。
    “是,你娘说的对,我们的钱现在够用,我和你娘就希望你能多歇歇。”如果在京城里,这个时候,就是妻子带着雨姐儿学管家了,或者出去各家应酬,也可能正在相看说亲了,只是现在这些都用不上了。
    爹和娘都不赞同啊,看来自己的想法真是不能实现,那什么有好点子赚钱,真的是瞎扯呢,根本就不可行,爹娘疼爱儿女,他们有能力养活孩子的时候,绝对不想自己的孩子还费尽心力的养家的。
    所以李思雨只能现在做米虫了?要是胡氏知道了,肯定会说自己的女儿瞎想,一天三顿饭都要做的,怎么就是做米虫呢?真正的米虫,那是应该有人伺候,饭来张口,衣来伸手。
    父母不支持啊,李思雨只好不去想什么赚钱的法子了,多余的时间就找些书来看,特别是种庄稼之类的书,说不定什么时候,就能用上呢,至于那些话本书,根本就不看,那些话本不过是有钱的人的无聊的消遣,当个解闷的,她没有那个条件看这个。
    只是这边的书关于农事的特别少,找来找去就那一两本,李思雨恨不得自己有个百事通,直接查了就什么都知道了,可是也只能想想罢了。
    贤哥儿下学回来了,李思雨见他有些蔫,看起来很不舒服的样子,就忙问道:“小弟,你怎么了哪里不舒服?”伸手抹了贤哥儿的头,好热,这是发烧了!
    这可不行啊,李思雨让贤哥儿在自己炕上躺着,盖上被子,又用热毛巾给他敷在额头上,然后跟朱氏说了一声,让她帮忙看着些,就去医馆里找大夫去了。
    可是到了医馆,这医馆的大夫竟然不出诊,都是病人直接上门的,简直没有把李思雨给急死,哪里还有这样的规矩?贤哥儿都发烧发的起不来了,竟然还让病人起来到他们这边看病。
    “大夫,我小弟已经病的很严重了,还请您能亲自过去看一趟,不远,就在得胜街。”
    “我已经说了,要看病,就只能到我这医馆来,其他的就免谈!”那大夫一点儿也不为所动。
    李思雨尽管心里火都冒出来了,可是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何况还担心自己弟弟的病,就求道:“大夫,求你了,我弟发烧发的厉害!您放心,这出诊费,我们绝对会给的!”
    那大夫直接就进医馆后面去了,李思雨想要进去闯,只是被医馆的伙计给拦住了,有那好心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