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采药女之妻不可欺-第1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发泄了后,石初樱找了个地方继续看信,信后面楚溆还提到,他身边常用的长随有2人,车夫马夫2人,还有一个外院管事,其他的奴仆全由石初樱来决定。
关于这点,她早前倒正好询问过李三家的,李三家的说:“一般大户人家里的奴仆都是自己挑最好,省得别人找名义塞人进来,吃里爬外的……”
剩下没说的石初樱自己补脑也能想得出来了。
如今楚溆明白地把宅子的管家大权丢给了她,别人都觉得这是好事,她却只觉得麻烦比好处多。
鉴于自己的脑袋在这些方面不够使唤,石初樱不得不又揣着信去找师傅了。
什么?动不动就找师傅,芝麻大小的事就去麻烦师傅?石初樱暗自翻了翻白眼,千万表这么说,师傅不就是用来麻烦的么!
对于脸皮厚的人,咱是不能以常人待之的。忍了吧。
无名道长是谁啊,他是石初樱的师傅啊,他可没指望着这个徒弟一去不返。所以,见到徒弟仅仅半个时辰后就回来了,一点也不惊奇,只撩起眼皮看了她一眼,便起身去石桌旁喝茶去了。呆会儿怕是要口渴的。
石初樱见状立即上前扶了师傅起身,殷勤备至地拿袖子扫了扫石墩请师傅坐下,又亲自去泡了壶云露茶来,给师傅斟了。然后才自己也倒了一杯,端坐了,一副聆听教诲的样子。
无名道长心里一声叹息,谁要是被这小东西给骗了,那一定不是他太蠢,而是这小东西太具有欺骗性了,就比如他自己。每次这徒儿这般作态,他都心知肚明,可还是认了不是。
无名道长端起茶碗喝了两口,放下来。
果然,石初樱就立马从怀里掏出那封信来,摊给他看:“师傅,您说说,这可怎么办?李婶子说最好我自己找人,这样比较靠得住,但是吧,在京城咱也不熟,对那边人的性子也拿不准,更主要的是他们那边的奴仆都眼睛长在头顶上,指不定就看不起咱们呢,能给咱好好干活?”
无名道长慈爱地看着徒儿,半晌才叹出一句:“徒儿啊,你有没有想过嫁了人之后怎么过日子?”
石初樱歪着脑袋,“这个徒儿也是想过的。也不知道对不对,正好,您给徒儿把把关。
其实,我也没想过会嫁他这样的一个人,不过,既然徒儿看中了他,也决不会退缩。至于他的家世,他出生就那样,也无法选择,徒儿既不当成负担,也不当成荣耀,平常心对待就是了;而且,他也不是有什么经天纬地打算的人,我们俩就平平凡凡过日子就是了。
京城里那些人指定是会看不起徒儿的了,这个不用想也知道,不过,徒儿也没打算虚情假意地应酬这些人。
他的贵戚们,乐意相处的就来往一二,不乐意相处的就当看不见就是了;如果有人仗着身份想对徒儿怎么样,那就怨不得人了,忍辱负重什么的徒儿可从没学过,即便是为他也不行!”石初樱一摊手,好似无奈的话缺无端地令人有一种寒气升起。
无名道长微微颔首,她能这样最好。
修炼之人红尘历练不怕别的,就怕为了男女情爱丧失了自我。
千万别小瞧了这男女之情,多少大能仙人都是过不了这一关才折损的。大道其实并不限制修炼之人有情爱,但更多的人却不得不斩断情爱去修炼,不过是因情爱最易使修炼之人陷入歧途罢了。
能在红尘之中始终保有自我、却又不禁锢自我的人,才能向往更高的境界。
看着徒儿目不转睛地看着自己,无名道长无奈一笑,“你能这么想很好,能这么做到更好,也不枉为师的一片苦心。
红尘历练不是让你陷入红尘不能自拔,入世才能出世,你且要牢记。”
石初樱连连点头,“师傅放心,孰轻孰重徒儿还是分得清的。”
“嗯!那你可知在将军府过日子和你在木屋里过日子有何不同?”无名道长习惯性地捋着胡子问道。
那当然大大不同!
石初樱本想翻个白眼,可心思一转,不由多想了一层,然后更是认认真真,仔仔细细的琢磨了一番,才说到:“在将军府是过柴米油盐的琐碎日子;在山林里则是怎么简便怎么过日子。一个是自己想怎么过就怎么过;一个是……不能完全随心所欲了……”太心塞了,师傅为什么要扒出真相啊……
“既然知道了不是完全能随心所欲的过日子,你倒要想想具体该怎么做。琐事处理不当,也会给你的日子平添许多不必要的搅扰。就比如这奴仆你有何想法?”
石初樱头疼的就是这事呢,“师傅,我想着反正到时候家里就我和楚溆两个人,徒儿我也不需要什么人伺候,他身边原就有随从,家里应该也不用很多人手。
所以,我想着有李三家的做饭,李三跑腿、赶车、顶多再找个门房看门也就够了。实在不够用的时候临时雇两个人就是了。您看这样行不?” 反正大家都知道她是个采药的,就是使唤上十个人也还是个采药的!
无名道长捋了捋胡子,凉凉地问道:“将军府里头前后三重院子,连同花园子,谁来打扫?还有,你种那么多的花草树木,你也自己去照管?”
当然不能了!石初樱连忙摇头,她才不会放着采药不去,跑去扫院子呢。可,将军府怎么也有十几亩地大小吧?算上李三两口子打扫起来也不够啊……
“师傅……” 石初樱声音拉得老长,“师傅,徒儿我可没这方面的经验,您就雪中送炭一下吧。”
“我这儿没炭!”
石初樱立马炸毛,“您可不能不教而诛啊,师傅!”
“都什么乱七八糟的,这词是这么用的?”无名道长恨铁不成钢地给了徒弟一个板栗。
“反正就是这方面您还没教过徒儿,难不成您让徒儿自学成才?!我可是有师傅的人啊!”石初樱晃着师傅的胳膊不依不饶。
“好啦,好啦!你且听听,不过主意还是你自己拿。”
石初樱心里的小人儿高兴地跳起舞来,师傅无所不能,师傅天下无敌!虽然师傅从来不提自己的过去,但石初樱相信,师傅一定是个有大见识的。
而边儿上的木华和二肥不约而同的捂住了眼睛,实在看不下去了,这,这也太惯徒弟了吧……
第三十三章 人手
在石初樱心里,无名道长就是个上知天文、下知地理,包罗万象、无所不能的师傅,即便是师傅有不知道的那也自动忽略了。这丫头纯粹就是师傅的脑残粉级别的。
而同时,作为师傅,无名道长对这个唯一的徒弟也绝对是脑残级别的护短。谁也别说谁了。
就见无名道长捋着胡子,沉吟了半晌说道:“先不说你们府里有多大地方,就说这门房就搁一人就不成。这城里的宅子不像村里的,来人喊一声就行,总得有个来回传话的;再有,既然是单独立了将军府,这一年到头儿各种节礼、人情来往肯定是少不了,就李三两口子一家家去送,要送到到何年何月去?
还有这厨房、茶水间,即使在村里,家里来几个人,李三家的一个人都忙不过来,还得跟村里借人手,你到了那边又怎么能够?今天做寿办个宴,明日赏花看个景儿,厨子可是重中之重。别的且不说,单这一项,你势必要准备充分喽。
可别说你们家就打算一直关门闭户的过日子的话……
。
还有,做筵席的厨子可不比家里做顿饭,各种菜式、酒水、点心、汤水,什么节令做什么菜式、怎么搭配,一个厨子不可能面面俱到,必然是各有专长的,怎么找人,怎么把人拢到一起都是讲究。”
石初樱扶着头,“要不,雇几个长活?”
无名道长白了徒弟一眼,“厨子你先在建州经纪行里找找,不行就到京城去找,做吃食总要精心挑选的才好放心;照顾花草树木的,一般京郊农户里就能有合适的;做杂役的只要人老实肯干就行;跑腿送信儿的则要机灵识字、心术不能歪;至于门房反倒不好找,门房可是个眼力活儿,京城里,官宦多如牛毛,见过的人都得认得出,即便是哪家的随从、管事也得记得;这个还是让楚溆小子自己挑人;至于仆妇、管事,互相监督着才好。还有家里头管车马的,人家上了门,总不能每个人照管着,端茶递水前后总得有人;随身跟进跟出的怎么也得有两个,你不喜欢丫头,就雇几个仆妇也是要的。
在京城宗室圈子里过日子,你还得有两个知事的经年老人指点着,李三家的这方面可够不上,你还是去荣寿堂那边打听打听,想来他们也是极乐意的。”
石初樱眯了眯眼,托着下巴问道:“人家不是都不乐意要别人家的人手,不是怕这样的人三心二意么?您就不怕找来的人是个吃里爬外的?”
无名道长嗤笑一声,“且不说在你眼皮子底下能不能吃里爬外了,即便能,你们府上如今又有什么值当的?
该管的东西自己管好,其他还有什么好在意的?大不了慢慢换人手就是了。”无名道长撇了眼石初樱的储物袋说道。
噫,石初樱觉得师傅也是霸气测漏了!
不过,师傅说的很有道理,看来荣寿堂还是要再跑一趟了,正好,前些日子送药的时候李大郎说他祖母还想见见她,那时候她还没什么心情,如今正好了。
由于正式下过聘,石初樱如今已经算是楚家的人了,尽管还未过门。所以,当石初樱再次来到万慈的时候直接就被李大郎请进了府里,而不是药房的待客厅里。
要是一般人家,这个时候石初樱估计就得闭门待嫁了,可那毕竟是别人。石初樱即便想那么矫情也没那个条件,这些事只能她自己出面。
“前些天听说京城来下聘礼的信儿,我祖母还惦记着请你过来说说话,原想着你这些日子不得闲,今日倒是正好了。”李大郎一边引路一边说笑着。如今论起来,李大郎也算是与石初樱同辈分的亲戚,说起话来倒更自在了些。
石初樱只笑道:“要是没事也不敢扰了老太君清闲,只如今一件件的都赶到了眼前,只好厚颜来了。”石初樱可没这么大脸自动就去攀亲戚,即便是认亲也得楚溆带着又或者成亲以后,不然可不成了那等轻狂的人了。
话说石初樱以前为了那位病人倒是来过李府的院子,不过那应该不是正经的内宅,而“荣寿堂”的后宅石初樱还是第一次进来。只见眼前的大院子里迎面是一座五开间的正房,两侧耳房、厢房俱全,院子中间还种着几株火红的石榴树,石榴花正开得耀眼。
几个衣着体面的仆妇和穿红着绿的小丫头来来往往,人人均是动作轻盈,面带微笑,石初樱觉得这主人定是个喜欢太平和气的,瞧这氛围,定然是细心营造出来迎合主人心意的。石初樱给这院子的管事竖个大拇指。
“大郎来啦?老太君先前还念叨着您呐,可巧就来了。”一个穿着雪青色绸衫的仆妇远远地见了就迎了上来,顺便打量了石初樱两眼,笑眯眯的说着话。
“嗯!这是祖母跟前的意姑姑,这是石姑娘,今个正恰过来,我带她来拜望祖母。”李大郎转头向石初樱介绍道。石初樱微微一笑,朝着来人点点头。
“哎哟,可算是见着正主啦。咱们可是早听说了石姑娘,就是没得见真人,这下可好了。”
意姑姑紧走两步上前给石初樱见礼,石初樱哪敢受啊,忙侧了身子过去,“您客气了,今儿个来得突兀了。”听这姑姑说话的口气,只怕也不是一般的姑姑。
意姑姑照旧行了礼,又说:“老太君知道了定然是极高兴的,我得先去领了这个功劳。”说着招呼了一声,自己先去通禀了。石初樱心话,这大宅子里果然是处处门道,她这是突然来访,只怕对方没准备呢。
石初樱不由地摸着下巴想了想,以后是不是得先下个帖子什么的……
李大郎见到她这样子不由好笑,心话,就这副痞赖的样子,真个到了京城那圈子里头指不定多热闹……可惜,他是离得远看不到喽。
意姑姑动作很快,她们还没走到一半儿,她已经带着另一个姑姑又迎在了门前,“这头一份的赏果然是我的了,老太君一听说就急不可待的要见人了,这会儿怕是还嫌你们走得慢了些。”意姑姑打趣地说道。
她身后的小丫头已经打起了门帘子,待两人走近了,含了笑一躬身,嘴里说着:“给大郎问安,给石姑娘问安!”石初樱含笑看了她一眼,不过是十一二岁的样子,瞧着都是些有眼色的。
不过,怎么从前头药房到后面小丫头人人直呼“大郎”可是有什么说法?这个不好问,石初樱只能存在心里了。
进了正堂就见前方摆着一架大理石的屏风,紫檀的屏座,一幅烟雨山水花纹的大理石屏心看着格外清凉,屏风的两边是巨大的花瓶,一只里插着几根蓝孔雀翎,另一只里插着几只新荷,淡淡的荷香隐约可闻。
转过屏风就见屋子里正面一张大的罗汉榻,锦褥软靠齐全,一个头发灰白满脸和气的老太太正坐在上头,笑眯眯地看过来,脚踏边上站着几个姑姑和丫头,下头两边地上各自摆着几把靠背椅子和香几,却再没外人。
未及细看,李大郎已经大步走上去,笑嘻嘻地朝着老太太抱拳打躬道:“祖母今个怎地这般高兴?难不成早上吃了什么好东西?”
“该打!祖母有什么好吃的少了你?倒是你把客人丢下算怎么回事,合该打一顿!”老太太笑呵呵地抬手拍了李大郎一巴掌。
李大郎一撩袍子,转身道:“怎么还打人?我可是给您带了位贵客来,合该有赏才是呢。祖母,这就是孙儿跟您念叨过的石姑娘。”换了庚帖后有些消息灵通之人已经知道石初樱排行第二,就不再像以前那般称呼她“石大姑娘”了。这份细心着实让人喟叹。
石初樱看着老太太面相和蔼,周身气度祥和,必是个和气人,便上前也抱拳打躬行礼,“久闻老太君大名,今日冒昧来访,多有打扰了。”石初樱今日依旧穿了行装,所以没有道福蹲身,那样也不像。
“呵呵呵,这孩子真是个喜气的人,过来我瞧瞧。”说着老太君招招手,让石初樱靠近些。石初樱多少有些不太习惯这些老太太们的把戏,却也硬着头皮上前两步。
“咱们不学那些个矫情的,我看着你这样就挺好,来、来,坐下咱们说话。”老太君笑眯眯地打量了石初樱一番,又拍拍身边的锦褥,邀请石初樱坐下叙话。
石初樱连忙拒了上位,只在下方客位上坐了。
“瞧瞧这模样,楚溆那小子真是好福气,真是天生的一对。”老太君口里赞叹不止,又把石初樱看了几回,叹息着说道:“唉,早知道你不嫌弃年纪大点,哪里还用得着便宜了那小子,咱们家就有好几个呐。唉,好福气就是这样溜走的。”
说着还万分哀怨地看了李大郎一眼,李大郎浑身一激灵,连忙道:“祖母,我前头还有帐册没看完,你们慢慢聊,啊,慢慢聊!”又跟石初樱打了个眼色,自己忙忙跑掉了。
老太君无奈地看着大孙子的背影,摇了摇头,“唉,就会哄我玩儿!”
石初樱会心一笑,这老太太如今可不就得哄着么。
丫头们上了茶,老太君挥手让她们不必伺候了,只留了意姑姑和另一个“悦姑姑”在房里。石初樱感受着茶飘出来的香气,倒是好茶,可惜跟摩云山上最普通的云露茶比也相差远矣。
“这是比不得你送的茶,不过也是今年清明的贡茶了。”老太君抿了一口茶,拉起了家常,问了石初樱些婚事筹备的事。
石初樱倒借机提了想找个经事的老人的事。
第三十四章 谨姑姑
楚老太君倒一点不拿把,细细问了她的想头,石初樱把对无名道长的话又说了一回,然后道:“爷爷却说这样不行,就像咱们村里的院子,再怎么随意,好歹也得装个篱笆柴门的,不然满院子里连鸡鸭也圈不住,生了蛋都找不到地方捡去。”其实前面的大意倒是无名道长的,后面这句是石初樱自己寻思出来的。
倒是老太君听了这个话,摇头如拨浪鼓一样,“唉,你这可想岔了,是该听长辈的话,你爷爷说的一点没错。
人手儿可不是豆腐白菜,想用了,出去买来就能使,没调教过三两年怎么能用得顺?真到了用的时候可不就不凑手?
要我说,你们将来新开府,一两年里头事情还少,正适合教新人,你且先买上十几个丫头小厮,回去慢慢的教,好的留下,不好的剔出去,再补新的进来,这样过上两年你自己也有了顺手的人了。将来有了孩子,也正好得用。
只这些丫头小厮却不要买那些个有了亲事的,或者是一家子的,这样的买进来也好,也不好;好处不用说,他们互相熟悉,干活容易,不好也是这点上,这样的人牵累太多,将来在府里也是你成群他成伙的,即这样到不如简单些的,好把亲事攥你手里。
说起来你们年轻,都不屑这些个,可将来就知道了这么做的好处了……”
老太君又说,“前些年战乱,不少人都只剩孤单一个,你只挑那有把子力气肯干的婆子和男仆买上些,不必心眼活泛就很好,这样的人总是用的着的。
在咱们这买的人是本乡本土的,教好了总比外乡的强些。我这儿的谨姑姑是专门教人的,等你买了人就让她帮你教几个月,等成亲前好歹是能使一使了。
倒是你说的经年的老人,这个我得仔细想想人选……”
石初樱觉得,魏麽麽能荣养在府里那绝对是因为她能陪老太君聊个不停。也许人老了就会变得爱说?
反正石初樱觉得今天又听了满耳朵,老太君比魏麽麽的话唠程度只强不弱,她几乎都不用插嘴了。这样的人绝对不会留个闷缸在身边,那会把自己憋得不行的。
石初樱眼见要到了中午了,不想被留饭,只说车上给老太君带一坛子好酒,疲惫的时候喝上一盅,对身体大有好处,滋阴益肾,使人精力充足。
老太君才不跟孙子辈的人客气,又约定下午就让谨姑姑陪着石初樱去买人,回来就在荣寿堂这边调教好了在给石初樱。
石初樱再没什么不放心的,就如师傅说的,她现在什么没有,人家能图她什么?最多不过是欠份人情,早晚还了就是。
况且,人在世上哪能孤立的过日子,永远不求人的人是没有的,皇帝还时常有求于人呢,何况他们这些小民!很不必眼睛长在头顶上过日子。
师傅说,独善其身做过头了就成了孤拐人,倒还不如做根木头,即便木头也还要三个桩子才稳当,何况人乎!乎不乎的石初樱倒不在意,不过这个道理她还是明白了。
石初樱送给老太君的是她前年酿的“白头笑”,坛子不是很大,能装个五斤左右的样子。这酒如今早被木华嫌弃改进了,不过原本的这些绝对也是好东西,石初樱只舍得每次送一坛子出来,这个小气劲儿连无名道长都叹气了。唯一庆幸的是这丫头小气归小气,却不是一毛不拔的。
下午晌,石初樱果然见到了这位衣着严谨,面带和煦笑容的四十上下的谨姑姑,她就是石初樱先前进院子的时候竖大拇指的那个人。
两人乘了李三的骡车一路说着闲话,谨姑姑能跟在老太君身边那也绝对不是闷缸,她一路上很好地了解了石初樱对用人的想法,哪些对,哪些有误,又结合自己的经验细细说了一回,让石初樱大长见识。
石初樱什么都强,就是从小没有人管带家事。山上的事务是她自己摸索出来的,自有一套适合的体系,却与世俗里的家事不同,没法比照。如今荣寿堂有心与她交好,魏麽麽也好,谨姑姑也好自然都知道老太君的心思,无不耐心细致的教导着石初樱。
毕竟,整个宗室里头,建州这地界就只有石初樱和老太君两位宗室里的人,细算起来,老太君虽然是县主之尊,可毕竟是出嫁女,倒比不得石初樱这个楚家媳妇,人家将来即便老了也是埋进楚家的坟里的。
更何况,他们荣寿堂如今上头一个亲人也没有了,说不定将来还得靠这位帮衬些,这些都是后话……
谨姑姑在采买人手上是经验老到的,对于新开府的情况也知道,她细细的算了算,方方面面的人手少说也得买上四五十个人。
其中,正房里头管衣裳首饰的、管银钱进出的、管洗漱的、管器物的、管吃食饮品的、管书画笔墨的,还有打帘子跑腿的丫头,怎么也得16个人;至于小厮,跑腿传话的、跟车进出的、外院里伺候的、书房里、练武场这些地方怎么也得16个;再有,粗使的婆子,后花园和正房院子、各跨院里,厨房等地方至少也要10个;壮力的男仆一样少说10个,这样算起来没有50个人府里根本撑不起来。
这还不算仆妇这样的,怎么也得有4个……
好在建州这个地界上荣寿堂称第二,知府大人也不敢称第一,这里的经纪行一见到荣寿堂的谨姑姑简直就像见到了亲人一般,纷纷前来拜见,没错,是拜见!
谨姑姑只笑着点点头,话也不多说,只让人把小丫头凡是10岁到15岁的,清白干净的都带出来看看;这些经纪都知道谨姑姑买人的要求,自然都把最好的小姑娘带了来供挑选。
谨姑姑只说了一句:“这次挑的人都是要到京城宗室人家去当差的,凡有不能去的,有牵累的,现在点出来,省得麻烦。”于是,经纪们立时傻眼了,他们这里可从没这样的好事,运气突然降临,顿时有种被砸晕的感觉。
愣了半晌才又纷纷忙着点换人,乱了好一阵子重新又来过,这次明显人员要优化了许多。
谨姑姑看了几批次,先从面相上挑了40个丫头出来,又让石初樱看过,毕竟主人家的眼缘很重要。石初樱观看了这些人周身的气韵,从中先挑了25人出来,又从没落选中的人里挑了15个出来给谨姑姑补选。
这些人都是气韵比较纯净、气场能量正向的,至少目前看是这样的。
谨姑姑颇有些意外地看了看石初樱,这姑娘难道懂得面相?以她的经验看,石初樱选出来的人本性应该都是好的。
不过谨姑姑倒不多问,让这40个小丫头10~12岁的站左边、13~15岁的站右边,于是呼啦啦小姑娘们分了两边各自站好,倒是剩下三个急得要掉泪。一问才知,原来这三个正好刚过了12岁,13还不到,一时间不知道自己从哪一边了。
石初樱不由好笑,果然有这样实心眼的,一般人都想着那边对自己有利就往那边去了。其实,现在左右两边里未必没有她们这种情况的,只她们三个按照交待一板一眼,丝毫没有因为自己的私心走样。
谨姑姑问了生辰月份,按大小分了左右。
大的这批有24人,小的有16人。谨姑姑又看了手脚,头发,摸了骨骼,让他们分成5人一排向前走,来回走了四五回,又挑出去10个。不过也不让她们就走,只一边侯着,说不定还有机会。
剩下的30人又问了家世、是否识字、各自所长,以往干过什么等等,把原本在别的府里伺候过的剔除去8个,石初樱这里全要新人自己教,不需要用被别家教过的,留下什么习惯是一时难查看出来的,不如不用。
再有问过话,觉得那太过心窄的,心计重的、有野心的也剔除去,这样下来只余了14个,大的9个,小的5个,肯定不够数,两人又从备选的人里挑了两个小丫头。
只一个小丫头例外,经纪格外带来的几个人里的,才7岁,被石初樱单独要了去,让她照顾二肥的。
经纪人常卖人,见得多了,总是预备些格外的人选,这不,就有了收获了。小丫头被选中高兴的直哭,养宠物可比在家挨饿挨打强。
这17个生手丫头统算一个价码,识字的有3人,每人3两银子,不识字的2两,额外的小丫头算搭头,统共36两银子;小厮要贵一些,连同婆子和男仆共计也花了200两,石初樱看着拿出去的银票肉直疼啊。唯一欣慰的是婆子里有几个是能上厨的,男仆里头也有几个有手艺的。
不过,这些人还不是最后确定的,如果训导期间有不合适的还可以退,所以,身契还没有过户,要等最终定下人手后一起重新结算了银钱再办身契。
这些人石初樱统统托付给了荣寿堂,她倒是留了100两银子给谨姑姑,作为这些人日常的吃喝穿用,谨姑姑也没客气地收了下来。
石初樱好歹知道人与人要长相处的话,这些涉及钱财的事还是明白些好,不管钱多钱少,太不见外就有占人便宜的嫌疑了。她再小气也不会做这种没品格的事。
荣寿堂里的姑姑和麽麽都是当年王府里的或者是内务府的人,自然不用担心什么,有了她们负责,这些新人无论是将来负责哪一摊都不会不得用。
不过谨姑姑也说了,先教导三个月,到九月中旬为期,如果有不合适的也是要剔除去的,能不能最后留下还要看个人表现的。
石初樱点点头,她大体也看得明白,每样人手都留了2个,说不定最后只有一个能留下的,另一个就是备选,要是两个都好也行。这是个比较稳妥的办法。
谨姑姑也跟石初樱大体说了说,生手调教时,小丫头每月150钱,大丫头每月200钱,小厮、男仆每月500钱,婆子每月350钱。等到成了熟手,每月可以涨到300钱到1吊钱不等,不过不宜太多,毕竟一吊钱已经是很高了,王公府里也就这价码了。这里的大小丫头仅仅是指年岁而言的。
其实谨姑姑再不用担心石初樱过于大方的,她这人不小气已经就算大方了好么。
第三十五章 对樱樱的承诺不能空
既然已经买了人手,石初樱少不得写信给楚溆说一声。她甚至大体算了一下,就按照丫头500钱、小厮、婆子、男仆平均一吊钱来算,他们这些人每月的月钱至少也得45两左右,要是算上经年的姑姑和仆妇,那至少就得50两银子。加上年节、喜庆的例行赏赐,一年没有800两是不够的。这还不算上一家子人口的吃喝穿用!
谨姑姑说过,仆人的衣裳最低等的,一年每人每季也得布衣两套、鞋袜两双;等级高些的,丫头小厮的衣着讲究些,料子不能太差,每人每季至少3、4套换洗衣裳和鞋袜;体面地大丫头还要更多些。
吃食上也得有荤有素,有饭有汤,柴米油盐、夏天的冰、冬天的碳,日积月累绝对不比月钱少!
而楚溆一年连爵禄带俸禄也就1000两银子!
石初樱不由叹了一口气,铺开信纸,洋洋洒洒写了三五篇,主题就是:她大体算了算,这么大的宅子里没有50来个奴仆是不足以打理的,而这些人一个月的月钱支出就将得50两银子……
合着他们开府就是为了养奴仆的么?!
总之,她已经想好了,以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