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望瑶台-第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是。”一个响亮的耳光声毫不迟疑地响起,这一巴掌下去他半边脸瞬间红透,指印浮现。
  他换了只手继续,孟璟安静看了会,阻了他:“行了。”
  “这话不必再提。”他顿了顿,接道,“不过这事以后再说,这次作罢。”
  扶舟欣喜若狂地点了点头:“对对对,反正京师也不远,虽然以后不像这次有机会正大光明地进京,但私下过来总不会全无办法,眼下还是您的伤要紧。”
  他低低“嗯”了声,没再出声。
  扶舟赶紧净了手,继续替他包扎伤口。
  他又问起一事:“翠微观里的是哪位?”
  “楚见濡的夫人。”扶舟忙着手上的动作,头也没抬地回道。
  “夫人?”
  “是啊,陈景元亲自守在那儿,我猜主子是从那儿下的水,特地去查的。”扶舟点头,“这位楚夫人信道,每月十五都要去进香,但这月赶上万寿,才提前到今日了。”
  孟璟怔住,好半晌才叹道:“……楚见濡这老东西,吃嫩草也够不客气的啊?”
  扶舟一愣,手上的力道没控制好,疼得他再次咬破了唇,赶紧赔了个罪:“不是啊,楚夫人是元配夫人啊,年岁差不多的。”
  孟璟:“???”
  那小姑娘四十多了?当他瞎呢。
  扶舟猛地一拍脑袋,想起来他说的是谁,得意洋洋地邀功:“哦,您说的是那位年轻的吧?那是楚见濡的小女儿,说是名动京师的。”
  名动京师?
  他以前可没听过这号人。
  扶舟看出他的疑惑,兴冲冲地接道:“前年才入京的,听说是个活的藏书库呢。楚见濡自个儿都说过,论学识他还不如他这小女儿。他门生说,这叫什么——哦对,真正的才貌端妍,蕙质兰心。”
  就她?
  孟璟嗤笑了声:“那楚见濡还真是够没见识的。”
  “陈景元难为她了么?”
  扶舟摇头:“应该没有。锦衣卫人多,我们的人没敢靠太近,但远远没见有什么大动作。”
  也是,若陈景元拿到了他在观里的确切证据,以他的行事风格,楚见濡的妻女说不好,但其他人定一个活口都不会留。
  只是陈景元这人狡猾,一开始能咬那么紧,后来居然又玩杀回马枪的把戏,让他实在无法,只得跳了河。
  他眉头微微皱了皱,吩咐道:“盯着点,若陈景元为难,帮衬着点。”
  “楚见濡哪能让陈景元动他那小女儿呐?”扶舟先是摆了摆手,随即又睁大眼睛瞪他,如临大敌。
  这好像还是他们这位爷,第一次让照看着点别的什么人?


第4章 
  子时过后,陈景元果然按规矩撤走人手。
  雨到天明时方歇,楚夫人怕惹麻烦,率众人匆匆回府。
  到府上,楚怀婵昨夜没歇好,犯了懒想回去再眠会,但被父亲身边的管事拦住:“老爷请您在前院留会儿。”
  她微微诧异了下,两日后万寿,父亲这会子按理应在外朝筹备万寿事宜,况且等闲无事他也并不会找她,今日这般她刚回来就要留下她说事的做派则更是奇怪。
  她有些迟疑地看着管事,管事却对楚夫人做了个“请”的手势:“老爷请夫人去趟书房。”
  她心里忽然有些不安,没来由地想起昨日夜里那个“祸”字。
  母亲去了很久,回来时双眼通红,她迎上来问情况,父亲这么多年没对母亲红过脸,今日这情景实在是奇怪。但母亲一见到她,拍了拍她手背就开始哭,啜泣声不断,哽咽间一个清晰字都说不出来。
  楚怀婵无法,只得拿了手帕替她仔细擦了擦眼泪,柔声宽慰:“娘,别哭了。爹要是做得不对,那就给我说啊,我和哥哥都站在你这边。”
  楚夫人手顿了顿,抬头看了她一眼,眼泪又止不住如泉涌,瞬间不敢再看她,赶紧低下头拭泪:“你父亲找你,去吧。”
  她愣了愣,乖乖进了书房。
  楚见濡正在翻她前几日读过的闲书,他平素公务繁忙,等闲没空和女儿交心,今日抽空回来一趟,难得有闲心,随手抽过一本书,问了她几句典故。
  她嘴上对答如流,心里那股不踏实的感觉却一点点地强起来,奈何寻不到突破口,只得生生憋回胸腔之中,灼得五脏六腑都疼。
  幼年时期在江浦,白日里母亲手把手地教她诗词字画,父亲每日下值以后就会像现在这样将她和哥哥叫到跟前,事无巨细地问他们功课。
  她年少聪颖,几乎过目不忘,兄长虽长她年岁,见识远胜于她,书本上的功课却往往比不过她,大部分时候都会输给她。
  每每这时,父亲就会奖励她一本厚书,若是当真高兴了,则会奖励一本孤本,说女子无才便是德都是假话,貌是花叶,才方是根。
  父亲说:“当年给你取这个名儿啊,心怀婵娟,女儿家,要有颗七窍玲珑心才行。”
  她目光落在父亲的幞头上,幞头未能罩严实的鬓角已隐隐见了一丝白,终究是上了年岁,又操了太多心,岁月不饶人。
  她有些迟疑地唤了声:“爹?”
  楚见濡回过神来,将书卷随手掩上,目光落在那一摞书上。
  楚怀婵入京不过两三年,自己院里的藏书比之他的差得远,一般缺了书会差人到他这儿取,若遇孤本,则会亲自过来在他这儿看,看完并不带走,规规矩矩地放回原位。
  偶尔起了心思,会夹一页便笺在书里,通常就是给他请个安,等他下次在繁杂公务间得了闲、打发时间翻到时,就会会心一笑。
  最底下那本是他所著的《江浦水利》,当年在江浦任上,他开始著这本书,后来任满升迁,掌应天府事任间终于成书,但也没改这名字。武英殿大学士之名不是白担的,他这书虽以一个小县作名,但放眼天下也能通行之。
  只是这等书,本不该女儿家来看啊。
  他翻开这本书册,里头果然夹了几页小便笺,纸是燕子笺,字是卫夫人簪花小楷,是他曾经特地嘱咐她母亲教给她的最为规矩的字体。
  便笺上只有“请父亲安”四字,随意写下,却又工整端正。
  他端详了好一会,有些不忍地开了口:“万寿那日,随你母亲入宫。”
  新皇敬重兄长,先帝驾崩的头三年,都阻了朝臣和大内提万寿的话。去岁宫里开始重新操办万寿,当日她陪着母亲一块入宫贺寿,今年也算驾轻就熟,他原本不必这么特意交代一句。
  楚见濡抬头看她一眼,他这小女儿是在应天府的烟雨里养大的。后来他辗转各地为官,她那几年身子骨又不大好,他舍不得她受奔波之苦,也就一直将她寄养在外祖家里。
  江南调里浸淫长大的女儿,肤白貌妍,身子骨里带着一丝别样的软。
  可他看着她挺直的脊背,忽然觉得,这并不是她的全部。
  哪怕她是他从前最喜欢的小女儿,他也不曾了解过她。
  他忽然有些迟疑,但犹豫了下,还是开了口:“万寿过后,万岁爷第一次大选。”
  她怔愣了下,本朝后妃皆出自民间,不选高官女。她这样的身份,大选本与她无关。
  楚见濡起身,将便笺夹回书册,再放回书架。他坐回去,一抬头又看到这本实在是碍眼的书,又起身取出来,走到后头,选了列最不常用的书架放了进去。他的声音从书架后传来:“你前几次入宫,万岁爷赞过一句姿仪天成。”
  “重臣之女入宫,虽不能为妃以上品级,但你这样的才貌,心思也这般通透,入宫也不会……”他迟疑了下,深深吐出一口气来,很肯定地自我安慰道,“必然不会吃亏。”
  楚怀婵彻底怔住,皇帝虽然刚过而立两年,但比她还是大了翻倍有余。
  她低头看向鞋尖,方才下马车时不小心溅到了点污渍,当时还不觉得,如今却觉着碍眼,她拢了拢裙摆,将鞋履全部遮了进去。
  楚见濡仍没从书架后方转到前头来,她向他那边望去,一眼看见他的绯色衣袍下摆。
  书架缝隙里露出他胸前的锦鸡补子来,这身荣耀加身的官服是他引以为傲的根本,他从寒门出仕,一路如有神助,青云直上。不惑之年以礼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入阁,恰逢今上登极,内阁大换血,令他捡了个漏,得赐吏部尚书兼武英殿大学士,补次辅缺。
  她好半晌才恢复了点神志,试探问:“是爹的意思?”
  她余光瞥到锦鸡前那本厚厚的礼部条例,她这个曾任礼部尚书的父亲,上掌天子礼节,下管民间礼俗,尊礼崇德,说天下万事不过一个“礼”字。果然,他出了声:“皇帝寿诞,不能再这么素雅,不合礼数,记得穿喜庆点。”
  他到底没回答她这个问题,只是从书架缝隙里冲她摆摆手:“回去吧。好好收拾收拾,这次进了宫,就不必回来了。”
  昨夜对上陈景元时,她还想到他曾慨叹——人啊,不能光为利益过活。
  她在原地站了许久,才恭恭敬敬地跪下,冲掩在书架后的他叩了个头:“谢爹爹多年养育之恩。”
  她起身出门,余光瞥到熏香烟雾将尽,又折返回来,替他添好香,这才微微屈膝行了个礼,转身出门。
  母亲在门口等她,见她出来,忙凑上来,她想要听到一句解释,抑或者一句安慰,可她只听到一句“你父亲都和你说清楚了?”
  她默默推开母亲搭过来的手,径直往自己院里去。
  楚见濡跟出来,楚夫人夹在中间左右为难,冲他发脾气:“你怎么想的你,你看看,本来好好的,这不是生气了?”
  “生气有什么用,”楚见濡淡淡叹了口气,“她生在这个家,我锦衣玉食将她养大,从来没让她受过一点苦,到如今……我也不是存心让她去受这个委屈的是不是?”
  楚夫人双眼通红,他说的其实没错,一朝天子一朝臣,五年前先皇亲征驾崩,随驾的先太子亦不幸遇难。先皇膝下无其他皇嗣,兄终弟及,今上登极,他凭着迅速转舵才能坐上今天这个位子。
  不像幼帝登基,还需辅臣维持朝纲,中年登极的帝王,历来铁腕。
  今上虽然是个例外,心性仁慈宽宏,并未清洗旧臣,但到底是旧臣,心底也未必没有芥蒂。
  他历经两朝,又非勋贵,实在是个很尴尬的境地。
  “去尘入翰林也好几年了,那头连我的面子都不肯给,如今既不擢升也不外放,听口风像是万岁爷亲自提过一嘴。总不能让他一直这么干耗着,少年人,再耗上几年,心性锐气便全数磨没了。”
  “可月儿前年才入的京,”楚夫人低下头擦眼泪,“这一入宫,连见一面都难了。”
  她拭完泪,声音抖得不成样:“再说,我还是舍不得。我这么晚才得了一个女儿,这些年还一直没带在身边,这好不容易才接了回来……高官之女入宫,顶多能封个嫔,如今宫里都是老人,见了谁都得伏低做小,你怎么舍得哟?”
  “唉,我这不也是不得已嘛,哪推托得掉?”楚见濡摆摆手,长长叹了口气,“这两日多陪陪她吧,该备的东西给她备好。我先去当值了。”
  楚夫人哭着应下,她并不认同夫君如此行事,可她出自薄宦之家,这些年来,丈夫一路高升,她对他的能力和判断深信不疑,对外全凭他拿主意。再者……今上登极不过五年,虽然年纪大了些,但未曾举办过大选,后宫中只有当年在王府时纳的几位妃子,还算清净。
  况且,去尘是一直养在膝下的,月儿却是一直寄养在外祖家的……人心哪能没有偏颇呢?
  更何况,万岁爷要的人,他们同不同意,又怎可能拦得住?
  她在心底列出了一二三条,安安静静地擦干了眼泪。
  楚怀婵匆匆回房,时夏跟在身后追,等进门才敢问:“小姐怎么了?”
  忍了一路的眼泪在这一刻决了堤,成串地往下坠,她刚想拿帕子擦掉,又想起她方才用这帕子替母亲拭过泪,气得随手扔到了地上。
  时夏忙递过来一块干净的,见她不说,也不敢多问,只好变着法地劝她舒心。
  她哭了半晌,将眼睛哭到肿成一条缝,才生生忍住了泪意。
  当日入京时,外祖拖着并不算硬朗的身子亲自送她到渡口,途中路过一座石桥,他带着她看了会烟雨,笑呵呵地说:“你看这石桥,经雨打风吹,方得巍然屹立。人啊,也是一样。”
  她蹬掉鞋子,抱膝坐在床边,将头枕在膝盖上,静静回想着这一幕,默默将唇咬到破皮。
  生恩要报,养恩要还。
  她本没奢求过戏文里的真爱能砸到她头上。
  但人就这么一辈子,过得好与不好,都是自己的事啊。


第5章 
  六月十六,万寿节。
  皇帝在奉天殿大宴群臣命妇,午宴摆至未时末才歇。孟璟从奉天殿出来,仰头看了一眼头顶的竖排匾额,奉在天之上啊。
  他左脚将将才踏出去,右肩忽然被人重重拍了一下,他收回脚步看向来人,面无异色地问候了声:“陈佥事别来无恙?”
  陈景元从前是今上就藩时的近身侍卫,今上登极后御赐绣春刀,亲自提拔为北镇抚司佥事,掌管诏狱,为天子耳目。官阶虽不高,算不得朝中大员,却直接听命于皇帝,旁人等闲使唤不得,身份自然水涨船高。
  他原本是不认得陈景元的,但当年阴差阳错,曾经在今上封地见过一面。
  陈景元眸中闪过一丝讶色:“难为小侯爷还记得我。”
  “陈佥事武艺高强,当年一见,家父赞不绝口,自然不敢忘。”他先一步拱了拱手。
  陈景元受不起,赶紧还了礼,客套问道:“侯爷的身子如何了?”
  孟璟淡淡一笑:“五年前就卧床了,至今仍旧瘫着,劳陈佥事记挂。”
  他这话说得直白太过,一点没拐弯抹角,反倒是惹得陈景元过意不去,讪讪一笑:“侯爷吉人自有天相,孟都事宽心。”
  孟璟没出声,父亲这一躺就是五年,家里人早就不抱什么指望了。旁人自然也不会当真在意这曾经威风凛凛的后军左都督遭此境遇是多么可惜,现下还来嘘寒问暖的,不过是来落井下石看他们家如今这落魄样罢了。
  陈景元目光缓缓下移到他的膝盖弯上,试探问道:“小侯爷的伤势如今如何了?”
  他为天子耳目,朝中民间大事小情都得烂熟于心,以防皇帝问起时答不上来。五年前京师里流传甚广的那桩故事他自然也没错过,说是当时还是少年郎的孟璟对临阳公主的独女一见倾心,当年先皇猝然驾崩,朝中局势混乱,有人趁乱对其不利,孟璟舍身相护,为此废了双腿。
  今上念其嘉勇,又因其父当年在先皇亲征遇难时英勇护主、落了个半身不遂,特地恩赐其父之爵世袭罔替,延家门荣光。否则,这百年名门,到此,也该彻底没落了。
  这之后,孟璟泡在药罐子里过活,在轮椅上悉心养了三四年,去岁末才能重新站起来。老的瘫着,小的瘸着,还剩一个年纪再小些的,去岁皇帝头一次办万寿,偌大一个西平侯府竟无人可入京贺寿。今年万寿,虽然孟璟右腿伤势太重,至今仍旧跛着,仍是急急忙忙地入了京,既是赶来贺寿,也是特地来向皇帝谢恩。
  陈景元将他的事在脑中捋了一遍,没忍住笑了声。
  这两人本该是郎才女貌,天造地设。可这事以后,今上登极,同母的长姊临阳公主晋为当朝长公主,不忍将独女下嫁给一个家道中落的瘸子,百般阻挠,生生把一对璧人逼成了大龄仍未嫁娶的苦命鸳鸯。
  孟璟兴许是恼临阳长公主无情无义,去岁能重新站起来之后,性情大变,自此身边莺燕不绝,百般拂其面子,而长公主自然更见不惯这般作为,态度愈发强硬起来,最近也开始张罗起了女儿的出阁之事。
  孟璟也不恼他无礼,垂眸看他一眼,没什么表情:“瘸子一个,不劳陈佥事记挂。”
  他说完往外走,先迈出去的左脚稳健非常,与常人无异。可右腿拖着,像是半点力都聚不起来似的。
  当晚那一刀,正中那人左膝盖弯,本来是个能生擒的好机会,但偏偏见了鬼,活不见人死不见尸。万寿前后又不理刑狱事,北镇抚司这点肮脏事自然更是上不得台面,不得不耽误了下来,让他生生受了皇帝一顿臭骂。
  身高,身形,年龄,武功,和曾缙的关系,这些都对上了。
  独独使不上力的这腿,似乎错了位。
  陈景元眼睛眯成一条缝,仔细打量着他走路的姿势。
  他离丹陛远远的,似是怕一旦站不稳,衣襟下摆就会染上御道,坏了礼数冲撞天子。腿脚不便,他走得很慢,很快就被四散的朝臣甩在身后。
  当年众星拱月的后军左都督嫡长子,一朝家族落败,竟无一人上前寒暄。
  陈景元就这么看着,目光久久地落在他不甚灵活的右腿上,忽然觉得有一丝好笑,也觉着……着实有些心酸,甚至可怜。
  他刚欲转身离开,却见丹陛前头立了一人,挡住了孟璟的去路。
  话本里的苦情女主人公到了。
  繁复的牡丹宫装掩映下,闻覃的脸色几乎比哭还难看,她就这么静静站在孟璟跟前,目光久久地落在他的眉眼上。
  当年的豆蔻少女今已完全长成,像一朵真正的国色牡丹。可这牡丹带了雨,她目光落在他右腿上,泫然欲泣:“你还好么?”
  五年未见,受尽关塞风霜打磨,也受尽人情冷暖,眼前人的五官变得更加棱角分明,却也更加不近人情。他向她拱了拱手,却不是久别未见的问好,而是默不作声的告退。
  他向她左侧挪了挪,刚要抬脚向前,她已先一步拦住了他。他再避就得踩上当中御道,只得收回脚步,冷声道:“听闻长公主在为你择婿了,当稳重些才是,别失了仪态,落旁人闲话。”
  闻覃眼泪不争气地往下坠,别的话也说不出来,只一个劲地说“对不起”,哭花了她精致的妆容。
  他转而向右,闻覃却还是不肯让他走,伸出手来拦他。眼见着她的手快要沾上他衣袖,他不动声色地往后退了退,眼里闪过一丝嫌恶之色,又飞速敛去,恭谨地再行了个礼。
  闻覃泣不成声,断断续续地道:“我不在乎那些虚名,人都说你现在……万花伴身,但、但我不在乎,你敢上门提亲么?你若敢,我定会想法子让母亲同意的。”
  “在下当年就回答过这个问题了,这种事情强求不得。”孟璟笑了笑,“闻小姐如今年纪也不小了,别空度韶华,以免来日后悔。”
  他这称呼生分得可怕,语气也客套得骇人。
  闻覃似是不可置信,好一会才不死心地问:“就因为我母亲么?那、若我什么都不要,孑然一身跟你回宣府呢?你哪怕收一堆妾室通房呢,我也……”
  她咬了咬唇,下了好半晌决心,才低下头,极轻声地道:“我也不怪你的。”
  “谢闻小姐厚爱,可在下……”孟璟嘴角扯出一个淡淡的笑,“还是觉得,万花丛要比一朵牡丹来得更鲜美。”
  他抬脚就走,闻覃失魂落魄,也就忘了拦他。
  他刚走出去两步,耳边忽然传来一声轻笑:“神女有梦,襄王无心啊。”
  这声音有些耳熟,他抬眼,就看到了楚见濡的小女儿。她今日穿得喜庆,一身杨妃色,步子迈得很小,是悉心教导方能成的淑女之态,可这话……一如既往的难听又刺耳。
  他下意识地想出声,但一想到那晚上他在她面前开过口,虽然那日受了寒,声音与现在并不相同,但终是怕露馅,又讪讪地闭了嘴,将已到嘴边的回击之语咽了回去,默默受了这一句讽刺。
  他假装从没见过这人,压根没搭理她,只是余光没忍住多瞟了一眼,这小姑娘,还真挺有意思的,面对半夜入室的贼人能勉强稳住不说,还敢在宫里随意开口讥讽旁人。
  她莫不是不知,在这宫里头,若对方不是个善茬,随意一句话,都是能掉脑袋的。
  还是说……她知道他的身份,如今的西平侯府,竟然已经落魄到这个地步了?一个寒门上来的阁老之女,也敢这么不把他放在眼中?
  他目光里带了点寒意,可她已经先一步走开。
  若不用武,他如今……竟然走不过一个小丫头。
  他有些无奈地笑了笑,做人做到这等地步,也真是够寒碜的。
  他跟在她身后,缓缓向奉天门走去,铜鹤和铜龟塑像巍然屹立在眼前,寓意龟鹤延年,社稷永葆。
  呵,社稷永葆。
  他嗤笑了声,一抬头差点撞上这妃色背影,只得生生定住脚步。
  她被宫娥拦下,宫人恭恭敬敬地说:“万岁爷晚些在谨身殿赐家宴,皇后娘娘说,请楚小姐一并前去。”
  皇帝家宴,召外臣女儿?
  他嘴角扯出一个讥讽的笑来,楚见濡这老东西,见风使舵的本事不小,把女儿送上龙床的本事更不小。
  身前之人屈膝谢恩,差点撞上他,他只好往后退了一步。
  他刚站定身形,小黄门迎上来唤住他:“还请小侯爷留步。”
  楚怀婵回头看了他一眼,方才在殿外和母亲话别时,她就远远瞧见陈景元在和他套近乎,后来又见他下阶梯时腿跛着,顿生疑窦。可她多看了两眼,判断出这人跛的是右腿,并非那夜之人伤的左腿,后来又刻意说了那句话激他,他的反应也不像是曾见过她。
  不过,此番听人这般唤他,再加上他官服补子上绣的是豹,武官出身,她大概猜出来他的身份,应该是西平侯家那位声名狼藉的的瘸腿小侯爷了。
  小黄门目光落在孟璟膝盖弯上:“孟都事难得入京一次,皇爷说必得趁这个机会好好体恤臣下。皇爷夜里在谨身殿赐家宴,令堂既是宗室之后,还请孟都事不要客套,一并到场。”
  他不知礼地直起原本屈着的身子,对上孟璟平静的目光:“晚宴过后,皇爷会亲自为您召御医。”


第6章 
  孟璟微微笑了笑,顾忌着楚怀婵在场,压低声音道:“还请领路。”
  小黄门没再客气,引他从东侧往后头绕。
  为了照顾孟璟,他特意放慢了脚步。他是皇帝跟前伺候的,皇后的宫娥不敢越过他去,只得带着楚怀婵缓缓跟在后头,慢悠悠地往谨身殿去。
  那晚浑河水边,那人的伤势决计不轻,不然不必非要冒险进观处理伤口。
  她目光落在孟璟腿上,短短三日,纵有灵丹妙药,也绝不可能恢复如初。况且,他右腿本就是跛着的,若左腿也伤了,走路绝不会是现在这个姿势,更不可能还勉强跟得上小黄门的脚步。
  更何况,声音其实也不太像。
  她迟疑了下,决定不再多管闲事,是他如何,不是他又如何,她还自顾不暇呢。
  到谨身殿,家宴自然不如朝宴那般流程繁杂规矩森严,男女不分殿,众人皆候在侧殿闲谈,等着皇帝亲至赐宴。
  宫娥引她去拜见皇后,皇后也未摆架子,人不在后廷,反而是早早到了偏殿。
  她磕完头,皇后亲自起身将她扶起来,她这才看清皇后的容貌。后妃不选高官女,那自然得选身世模样都出挑的民间女,皇后未过三十,容颜自是姣好。
  皇后仔细打量了她一会,轻声叹:“万岁爷喜欢应天府的女人,说是老祖宗的地儿啊,养出来的女儿也水灵。”
  楚怀婵不知接什么话,她在屋里闷了三日,才终于接受了被父母亲手送进宫的事实。这几日她连母亲的面都不肯见,到方才奉天殿外话别,才头一次同母亲说了几句话。
  在此之前,她从未往这方面思虑过,自然没有关心过宫里的情况。连宫里有哪些娘娘,都是这几日时夏得了母亲吩咐,拐弯抹角告诉她的。至于这些人的品性,她则一无所知。
  皇后如何,她看不大出来,也就不敢贸然接话。
  皇后见她不应声,先是笑了笑,随后轻轻拍了拍她手背:“万岁爷喜欢机灵点的,你这样不吭声,轻了不受待见,重了就是一顿板子。”
  板子?
  廷杖朝臣倒是偶尔有之,朝臣无一不闻之变色。
  但内廷里头,使板子?
  楚怀婵也和那帮老臣一样没能控制住脸色。
  “吓唬你的。”皇后将她这反应收入眼里,没忍住笑出声,“不过万岁爷确实规矩多,你父亲如今虽擢阁老不管部院事了,但毕竟曾掌礼部,你该多少听过一点。御前记得机灵点,别惹皇上生气。”
  楚怀婵乖乖应下,毕竟总不能国母亲自交代了三句,她还不开口。
  “上次冬至宴上,皇上恰巧路过,瞧见了你作的诗,打心底里喜欢。”皇后见她总算接了话,面色和缓了些,“规矩你是知道的,你父亲官位在那儿,妃以下,就不必走那些繁杂流程了。”
  “皇上身边缺新人照顾,这次趁着万寿的好时机,亲自提了一嘴。”
  皇后久久地注视了她一会:“既然进来了,就安安心心留下,你父亲该和你交代过。”
  楚怀婵点点头,皇后冲她摆摆手:“去吧,晚宴后去万岁爷跟前露个面,我来安排。”
  待她退下,皇后身边的嬷嬷出了声:“娘娘何必呢?”
  皇帝想要个女人,哪用得着她同意?
  反正拦不住,不如在皇帝跟前卖个顺水人情。
  皇后笑了笑:“就算没有她,大选之后宫里也必然要进一批新人,无妨。”
  楚怀婵从偏殿出来,转回一众宗室候着的地儿。她四下望了一圈,她父亲非勋贵,她又是这几年才入的京,这些人除了前几次朝宴打过照面的,其他的,她基本都不熟悉。
  四下热热闹闹,倒显得她一个人冷冷清清格格不入。
  她寻了个角落坐下,开始回想皇后方才的话,原是……皇上亲自提的这话啊。
  是她错怪父亲了么?
  父亲之前从未让母亲教导过她宫中礼仪,更从未提点过她宫中局势,连让她入宫这话,都是三日前才匆匆提起。
  她无意识地咬着唇,心想还是错怪了他啊,一会要寻个机会去趟大学士堂,向他赔个罪。
  她往外朝的方向望去,一转头,看见闭着眼养神的孟璟。
  还真是巧啊。
  她心里被搅得七上八下,目光也无意识地落在他脸上。
  他睫毛很长,厚厚地盖下来,殿外西斜的日光照进来,在他右半边身子上打出一道柔和光晕来。
  她忘了收回目光,就这么看了一会子,脑子里忽然撞出一个词来——君子之范。
  皮相确实是好的,可他的名声实在是不怎么地,纵然五年前西平侯举家搬回宣府,他那沾花惹草的事迹也传遍了京师。勋贵子弟妻妾成群并不足为奇,但家中无正妻坐镇,反毫不避忌日日流连烟花巷的,还真不多。
  又关她什么事呢?
  她摇了摇头,收回目光。
  他那边兴许是被漏网的蚊虫惊着,椅子轻轻响了声。
  她被响声惊动,不自觉地又看了过去,这一眼过去,恰巧瞟到他随意拖在光晕里的右腿。
  可惜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