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美人枭-第10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个造反的帽子,那什么,我觉得,要是不接下来,好像都有点对不起你们,干背了污名,我也觉得有点亏,要不干脆坐实了好了,你觉得怎么样?”
  “你敢!”
  识薇拔剑,挥剑,收剑,动作不要太利索。“终于清净了,都说叫他闭嘴,怎么就不听呢?这人啊,该听劝解的时候还是要听的,你们说是不是?”
  笑盈盈的看向其他跟随一起来的人,而这些人,已经被吓得瑟瑟发抖,有那么个别的,甚至是直接湿了下半截的衣裳,让人分外嫌弃。
  识薇时间没了笑容,那眼神才是真的想要杀人,“全部带下去,等下一批聪明点的人过来,当然,我们边境军不养闲人,让他们好好干活。”转身走了。
  然后,被人带走,包括活人死人,营帐的地面也干净打扫了。
  不过识薇的话,到底还是起了一些影响,就好比她下面的人,就有在思考,她是不是真想反了?如果真反了,大多数人,心里还止不住的兴奋,由世家把控大权,而他们拼死拼活也依旧被人诟病出身,相比起从龙之功,开国功臣,要怎么选,几乎是不做思考的。
  尤其是某些个曾经也想跟着秦桓温一起干的人。
  至于可能出一个女皇帝,现在已经完全承认了她这个主帅,完全听从她的指挥,进一步当皇帝什么的,接受起来,完全无压力啊。
  而王过甚至都跟着思考这么一个可能性,重新考虑其乐王氏的未来。
  以至于后面一些日子,识薇被下面的人各种或明或暗意味不明的盯着,她倒是想要彻底的无视,耐不住这些人见盯没用,大小姐根本就不搭理他们,就那么期期艾艾,支支吾吾,欲言又止,弄得识薇想要一巴掌拍死他们。
  “行了,知道你们在想什么,九成没可能,剩下的一成,就看朝廷那边的意思了,他们实在想要我的命,我也不能坐以待毙是不是?至于那个位置,还真没啥兴趣,”识薇摸摸小巴,“换个有心的,能干的去坐,好像也不是不可以。”
  就她这话,没心的也能变成有心,只是,就他们,在大小姐面前就不要妄称“能干”了,再说了,依照现在的局势看,朝廷向大小姐妥协的可能性是九成九的。只要不被朝廷辖制,给他们应有的尊荣与地位,那也没什么不好的。
  说起来,秦桓温当初的兵力比识薇现在多好几万呢,可是有些事情,那都只能藏着掖着,就少数的一些人知道,别说是像现在这样光明正大的挑明了,一些暗示性的东西都不能有,然而,秦桓温费劲了心思,那么多年,也难以凝聚人心,识薇嘛,几个月的时间,真正的绝对被拥护,他要说说,不仅是这些将领,便是下面的普通士兵也会誓死追随。
  这就是差距啊,若是叫秦桓温知道了,怕是能气吐血了。——失败能坦然面对,这事儿,是再如何都没法无动于衷。
  识薇让王过给他祖父写了一份信,将有些事情大致的说了一下,顺道让他们祖孙两联络联络感情,毕竟,因为她吧,人家祖孙之间都出现隔阂了不是。
  公事识薇看过,私事就没过问了,私事里面会不会掺杂公事,她也没兴趣知道。
  这封信倒是没有加急,只是他的信肯定也不会像普通人的信那么慢,专门派人送不是。
  隔天,识薇继续跟敌国干架去了,跟朝廷的拉锯战,她不会主动出击的,这不是谁主动,就是谁掌握主动权的事儿,反正现在着急的不会是她。
  虽然后续的粮草朝廷已经断了,她也不着急,储备粮还有,现在的消耗那也多是来自敌国,真到了没有粮的时候,那必然也是朝廷不肯妥协,那时候就没什么好说的了,她自己去“筹备”粮草呗,多简单的事儿。
  王太尉接到王过的信也很意外,毕竟已经跟王过失联数月,起初还派人前往边境寻找,只不过都没有消息,他一度以为这个孙儿已经没了,不过没有确切的消息,他自然也不会妄下断论,只是心中的担忧也深深的隐藏,没有让儿子儿媳知道。
  王过的私信,也确实只写了自己等我事情,从自己死里逃生说起,更多的是向王太尉禀报他的“学业”进度,最后,“万安,勿念”。
  边境的具体情况,王太尉能没知道多少,但是,到底年轻的时候也是从战场上走下来的,有些事情,不用知道很清楚,也能推测出来,边境军已经完全落入秦识薇手中,跟秦桓温掌军的时候,完全是两码事儿,秦桓温做不到的事情,她——能做到。
  这个认知,让王太尉真的是复杂难言,她带着秦家以及那些将领一起逃走的时候,王太尉就将她放在同等的地位,再不是当很不错的小辈看待,当知道她在东边境,而自己得到的消息那么晚,消息还模模糊糊的时候就知道,依旧是低估了,更知道自己对边境的掌控远没有预想中的好,要说不愤怒是假的,可是知道得太晚了,一直到现在,王太尉认输了,虽然万般得不甘心。
  ——没办法再动她秦识薇。
  短短的几个月啊,这是个何等的天纵妖孽!
  更让王太尉心塞的是,他最看重的孙儿,虽然没有明说,但明显也倒戈了!——没见他混得风生水起,而不是被囚禁起来了吗?
  秦识薇倒也是心大,什么人都敢用。
  然而这些都不是重点,要怎么跟秦识薇达成和解才是首要,虽然从孙儿的信中知道,秦识薇没有要反的意思,但是,谁知道这话是不是只是为了迷惑他,他不相信,他孙儿的信,没有秦识薇的允许,会送回来,要能送,早就送了。因此,信里的内容,她肯定都知道。
  正如边境的某些人所料,朝廷的第二批人已经前往边境,第一批人完全是问罪,当然也是试探,完全没有消息,哦,从王过信里知道消息了,而第二批人倒是没那么激进,只是也不是很友好,现在嘛,第二批人不用等了,肯定也是送菜,说不定还会激怒秦识薇,到时候,说不定她不想反,也被逼反了。
  而让王过送这封信的同意也很明显。
  王太尉不敢再耽搁,立即入宫,联系其他人商议,至少要尽快的将人给安抚了,立即派出第三批人势在必行,要带着善意诚意去和解,事情当然不会很顺利,这后面就要等秦识薇提条件了。
  知道她可能会狮子大开口,但是,有些时候,对方闷不吭声没有条件,才是最棘手的,谁知道心里打着什么算盘,有条件,才有讨价还价的余地。
  王太尉召集众大佬,讲事情说明,当然不会将自己孙子抖出来,即便如此,也遭受了众人的严重不满情绪,军权,大部分都掌握在王太尉手里,虽然也不是随随便便就能调兵遣将,但也叫人忌惮,然而,追捕秦识薇是他负责,边境的事情也是他最清楚,偏生这两块都出了大娄子,哪有不逮着机会攻讦他的道理。
  “太尉大人一向神通广大乾坤在握,偏生在一个小丫头身上一再的出现偏差,莫不是有意在糊弄我们,其实是你王氏狼子野心,一切都是你们串通好的?”
  王太尉也不生气,“事情我已经说了,信与不信随便你们,反正若是我们迟迟没有表示,当真惹恼了秦识薇,她挥兵而出,第一个遭殃的也不是我王氏。”
  最靠近东边境的大范围势力属于崔氏。
  识薇挟持裴真言,而后裴真言也完全没了消息,也有人或真或假的怀疑他与识薇勾连,尽管成了国师之后,跟裴氏没太多的关系了,但是,只要他还顶着裴姓,裴氏就脱不了干系,而攻讦裴氏的真正目的,还不是想要借口从裴氏身上咬下一块肉,裴氏之前不好过,现在逮着机会,自然要王氏也不好过。
  然而,现在两者的情况是完全不一样的。
  事实也正如王太尉所言,秦识薇真起兵反了,世家都可能覆灭,还说什么利益,那就是有病了。
  所以,不管是不是秦识薇与王氏勾连,派出人和解才是关键,只是这人选呢?
  既然怀疑王氏有问题,那么王氏的人可以不参与。
  崔宣和被委以重任的时候,着实愣了好些时间,然后应了一声:好。
  依旧是那温和又疏离的陌上公子。
  崔氏的几个掌权人对他愧疚不宜,各种好话承诺一大筐,会派多少多少人照顾他,不会让他受了委屈,而且他跟秦识薇颇有交情,定然不会对他如何,所以大可以放心。
  说半天,最后才是重点,就因为他跟秦姑娘有交情,要他去打感情牌,以前可是半点不要他沾染这些事情,美其名曰,怕他辛苦,身体受不住,现在却完全不顾他的身体状况。
  不过,对于这件事本身,崔宣和其实还是挺乐意的,他对于识薇对于世家的未来都有所猜测,只是没想到短短时间,她就做到这般程度,是何等的睿智,何等的谋略。
  只不过秦大将军只是有那个意思,没做什么呢,就被全力的镇压,秦姑娘呢,一切都摆在明面上了,却只能小心翼翼的哄着供着她……
  父不如女远矣!
  时间紧迫,崔宣和需要尽快上路,别说不好说什么,倒是他娘,千般万般的不愿,哭得肝肠寸断,可是这个时候,无济于事。


第246章 功有赏,过有罚
  好在是崔宣和安抚了她,“去年端午那回,是秦姑娘千方百计的护住了我,这一回,不过是当个中间人,秦姑娘万不会对我如何的,娘,顶多就是路上辛苦些,不会出事的,你大可放心。”
  对于朝廷来说,时间拖不得,因此,行程自然就比较的快,照顾崔宣和的人的确很多,但有些东西并不是细心照顾就能弥补的,因此,上路没多久,崔宣和就病倒了,这好不容易才养好一些的身体,瞧着又有打回原形的趋势。
  对于崔宣和为使者的事情,是他们进入了识薇掌控的地界之后,识薇才得到消息的。
  识薇知道朝廷那些人打的什么主意,但是,就因为知道了,识薇离奇的愤怒了。
  识薇第一时间派出一对人马去接应,将亓神医也扔在了里面,临走的时候,亓神医面对阴恻恻的识薇,得知要医治的人就是识薇曾经威胁他救的人,简直要吐血。
  就那破身体,不好好的将养着,千里迢迢的跑来边境,纯粹是找死。
  也不怪秦大小姐生气了,这一回,朝廷真的是搬石头砸自己的脚,原本或许挺简单的事情,搞不好就被他们搞复杂了,等着被折腾吧。
  不过,这些不是他亓军医要考虑的事情,他要做到,是尽可能的医治崔宣和,人要有个好歹,他十有八九也会被迁怒,他有气结,也更惜命。
  因此,崔宣和在半道上得到识薇的消息,让他好好养病,剩下的事情不用他操心了,等身体恢复了,他若是想去边境走走看看,也是欢迎的,现在就不用去了。
  崔宣和面上带笑,很真切的笑,识薇这个友人,交得很值。
  现在识薇是老大,自然一切都以她的意愿为主,因此,崔宣和心安理得的在中途停下养病了,其他人也不敢有意见,而且除了崔宣和以及他的人,其余人还得赶走,这一回才是真赶路,秦大小姐发话了,跟不上她派去的人,到边境的时日晚了,后果自负。
  这一下,剩下的那些人真正的苦逼了,他们要么是文臣,要么是没有出仕的世家子弟,都是身娇肉贵,没日没夜的赶路,骑马能让腿磨破皮,乘马车能颠得全身散架,而没资格使用这两样工具的,就要准备跑断腿。
  他们病了,可没人会搭理他们。
  如此这般,好容易到边境了,能好好站着的没几个,如此这般,还见不到识薇。
  识薇难得迁怒别人,这来上一回就要人命,当然,她倒是不会真的要人命,这人病了,药还是会给的,只不过嘛,这见识薇的时间,更得押后了。
  按照下面的人的意思,你们生病了,自然不能见他们主帅,万一将病气过给他们主帅,那还得了,一个个的还吵吵嚷嚷,没点眼力界,就你们这样的,还派出来办事,朝廷是真没人了?世家是不是快要覆灭了?
  将一个个气的吐血,可是,考虑到他们来边境的重任,还是在崔宣和完全不起作用的情况下,自然只能生生的忍了,陪着小心。
  哼——
  被甩了一个后脑勺。
  不过是普通士兵,竟然也敢这样对待他们,换成是在自家地盘,少不得要打一顿板子,现在,现在……
  有那心高气傲之辈是真的气吐血了,按理说,应该已经预料到这回可能受气,这样的人是不该跟来的,然而,有一种心高气傲是针对人的,永远只在比不上自己的人面前傲,比自己有地位有身份的就不是这么一回事,在地位非常高的人面前,甚至能当孙子。
  站在高位的人,永远只看到其谦卑的一面,所以,又眼瞎了一回。
  不过这无所谓,忍不了也要忍,实在忍不了做出什么出格的事情,那不好意思,后果自负。尽管至今都不知道后果自负中的后果到底是什么,想来不会好就是了。
  识薇晾了这些人足足半个月,将这群人终于折磨得没脾气了,终于施施然的现身了。
  还算仁慈,没有将那一身血腥气带到他们面前,有点随性,有点散漫,虽然跟普通的闺秀有不小的区别,看上去,到底还是一个十几岁的姑娘家,半点不像是一个治军严明的主帅。
  可事实呢?
  这群人跟前面的两拨人完全不一样,他们是真有脑子的,尽管因为识薇的外在与预想中相比截然不同,晃神了那么极短的时间,也很快摆正态度。
  是她一手稳定了印国北边境,是她带人拿回来印国失去的疆土,也是她完全掌握着北边境军,麾下所有人,都听从她的意志,不管她要做什么,都是她一句话,都誓死追随,而这些事情,不过是在短短几个月里完成的,这等能耐,同一时代,基本上找不出两个。
  而但凡出现了,势必要在历史长河中留下浓重一笔的。
  因为有这样清醒的认知,收起了所有的负面情绪,严阵以待。
  作为主使的崔宣和不在,那自然就是副使出面,事实上,崔宣和这个使者,在同行的其他人看来,就是一个吉祥物,原本也就没具体的交代他任务,所以本质上,这人在与不在都是一样的。
  既然是带着诚意来的,那么首先,自然是要解除对她,对秦家人,对那些将领的通缉,为了名正言顺,还将秦桓温谋逆之事一起给推翻了,对于自己砸自己脚这种事,也脸不红心不跳,反而做出一副勇于承认错误的姿态。
  正式的认命识薇为大将军,接管东边境军。
  对识薇平定了东边境的战乱,夺回来丢失的城池予以高度的赞扬,给予了大量的奖赏——当然是以皇帝的名义,这点面子功夫还是要做的——至于进一步的具体军功还需要识薇上折子。
  再后面,该给东边境军的粮草与军饷在这段时间里,也已经到位,只等见到她亲自交予。
  最后,“大将军还有什么要求,也可以一并提出来,只要合理,朝廷都会予以考虑。”
  这诚意倒的确给得挺足的。
  “大将军什么的,改个名号吧,上将军。”
  “当然,没问题。”这简直就不能称之为问题,甚至都不用商议,朝廷肯定会同意的。“回去后,会立即为上将军重新造册造印。”
  识薇可有可无的点头,“现在已经深入策列五六百里,继续打的话,人手可能有点不足,你回去问问,是给我补充点兵力呢,还是我自己在临近边境这边募兵?据我了解,边境十二城之后,好像就属于世家的势力范围?”
  副使已经被识薇“深入策列五六百里”给惊呆了,这么重要,这么振奋的消息,朝廷居然一无所知?这位秦……上将军,彪悍到这般地步吗?朝廷对她妥协果然是正确的。不过,是给她增援还是让他自己募兵,这都是一个问题,不过显然,根据她的意思,并没有“不给兵”这个选择。
  事实上并不是十二城之后,而是十二城范围里也有世家的势力,只是没有那么密集,不过现在这十二城嘛,呵呵……
  “直接从世家调集部曲,速度应该比较快。”
  副使被识薇突来的转折给惊呆了,从事家调集部曲,还是几万人,这是给世家抢夺她权利等我机会?上将军会这么蠢吗?她之前那么辛苦的集权是为了什么?
  情绪实在是收不住,那意思都被众人瞧在眼里。然而,识薇身后的将领们,一个个却心生怜悯,他们的大……上将军那心肝黑得,这分明是在瓦解世家,这会儿认为她蠢的,真要将部曲交出来了,回头铁定吐血三升,因为那必然是有来无回的,忠心耿耿的私人部曲,要不了多久,必然就成了上将军的死忠,现在军中那些原是部曲的人就是最好的证明。
  “这个问题,你大概也做不了主,带回去问问,不过,我希望不会等太久,两个月内没有结果,我大概就只有朝临近的世家借人了。其他的,东边境这边没完全解决之前,我不会去其他地方,朝廷就不用费心下达调令了。嗯,就这样吧,毕竟我这个人吧,只要该我的,都给了,还是非常好说话的,副使大人说是不是?”
  副使抽了抽嘴角,很想问一句,到底什么是该你的?不过这话没胆儿说出口。
  不过真算起来,的确算是好说话,没有预想中的狮子大开口。比如:东边境十二城完全归于她管辖,甚至要得更多,这些才是朝廷大佬们实现考虑的,只要不过分,每年向朝廷缴纳一定的税务,然后守住了东边境的安宁,都可以接受。
  这么一比起来,秦识薇要求真的低的可怜呢。因为远远没有达到他们预想的底线,所以,事情可以说谈得相当的顺利。
  送走了这些人,王过几乎有着相同的疑问,该说,他果然还是世家出来的人。
  “我要一块领地来干嘛?我只对兵权有兴趣,一块领地的兵权,你不觉得太小了点吗?”只能说,识薇信奉拳头硬的才是老大,兵权在握,其他人在她面前,再如何蹦跶也不过是跳梁小丑。
  只要不找麻烦,她真的不介意守护一个国家的安宁,开疆扩土亦不在话下。
  识薇的想法,可以理解,似乎又很难理解。
  第三批人走的时候,带走了前面两批人,这些人看起来精神还是不错的,甚至是更壮实了,然而,在得知可以离开了,一个个高兴得又哭又笑,真的让人很怀疑他们遭受了怎样的折磨,才会如此失态,不过想想,还是没想要去体会体会。
  识薇的要求被写成书信,先一步快马加鞭的送回去,毕竟时间有限,等到他们回去,再讨论出结果,再调兵什么的,肯定会逾期。
  接到消息的朝廷大佬们,已经准备大出血了,结果这么就完了?策列败退就完了,还抢他们几百里疆域,那意思是还要继续打下去,现在是准备分他们一杯羹?是她秦识薇有自知之明呢?还是太自负,认为自己完全能掌控?或者里面是不是有什么陷阱,准备用这种方法削弱世家?
  然而不管是什么,这块饵还是太诱人了。
  别说是几大门阀了,就算是三流世家都想要掺一脚,尤其是在现今印国其他边境都不稳,形势不容乐观的情况下,东边境形势大好,如果能讲策列完全打下来,想想就忍不住咽口水。
  于是,在识薇两个月的期限未满的时候,东边境就多了十万人马,来自各家的部曲。而这些人,装备精良,人高马大,精神面貌很好,整体看上去,似乎比识薇手下的兵马还齐整很多,就差在脑门上写着“精英”二字了。
  这人数可是识薇想要的两倍了。
  这是担心人少了,会被自己吃掉了?还是担心人少了分到了利益就少了?
  要知道,被边境因为抓了秦桓温引起的动乱,总共增加的兵力也不过是几万,更遑论其他地方,世家人可从来没想过派出自己的部曲去打仗,这一次却如此的大方。
  识薇勾唇而笑,只是任谁都看不出她的真实情绪。
  对于这些人,识薇倒也没如何,依旧让各家统领自己的部曲,整体上也没有将他们打散,同样没有在他们手底下安排一个她下属的副将。
  其他家的不说,倒是王氏的,此次带兵的是主系的人,王过的叔辈,原在禁军任职,对识薇算是比较熟的,毕竟识薇跟随昏君狩猎那一回,没见识薇猎虎,可是见过那虎的凄惨。
  此人直接找上王过,其目的其实不言而喻。
  王过倒是见了,不过,不管他要说什么,都被王过岔开了。
  王氏叔父本来还有些不忿,王过在他临走的时候,还是忍不住多说了两句:叔父,不管你心中作何想,别轻举妄动,且待些日子,看看再说,上将军她……
  识薇继续跟策列对杠,打仗的过程中,对新来的这十万人也没什么要求,听从指挥就行,同时只给出六个字:功有赏,过有罚。


第247章 敢接受否?
  一仗两仗三仗,识薇该怎么安排就怎么安排,没有对新来的十万人下黑手的意思,而原本还算老实的各世家将领们,心思就开始浮动了,最先开始的,就是试探拿识薇制定的军规开始试探,比如乱杀无辜,抢夺百姓,欺辱女子,然后就是要求参与决策权。
  对于前者,识薇只是杖打一顿,看起来远没有到要人命的地步,对于世家子甚至一根手指没动,而对于后者,既没说同意,也没说不同意,只是又打了一仗,再下策列一城。
  识薇难得的设宴,犒赏全军,杀羊宰牛,甚至开了酒。
  只不过在开宴之前,她履行她的承诺——功有赏,过有罚。
  让人见识了一回什么叫做真正的“功有赏,过有罚”。
  叫了手下文书,文书拿出册子,点了近百人的名字,而这些人,全部都是世家部曲,他们大部分都在主宴席场,军中将领宴饮,手底下自然都会带些人。
  这些人站出来,一头雾水,而不在场的,也被另外的人叫了来。
  然后行赏开始,近百人,皆加封了职位,只是有个最低级别职位的占多数,然而,却也有那么些直接五六级,七八级,甚至十级连跳的。
  开始的时候,世家将领们或许还勉强坐得住,只是这到后面,自己带出来的部曲,虽然不是奴籍,但是他们连官府的正式户籍都没有,说白了就是自己的下仆而已,直接被加封了不说,还爬到了自己头上,谁还能忍?
  然而,不过才第一个人拍案而起,他们后面就冲出来数百人,将整个主宴席场包围,每一个人身上都泛着凶悍的煞气,那兵刃泛着寒光,这些人是真正属于识薇亲卫。
  不用怀疑,谁敢稍有异动,必然身首异处。
  令人紧张到窒息变故,那文书却眼皮都没眨一下,继续念下去。
  最后,识薇方才站起身,“你们,敢接受否?”
  是一辈子“为奴为仆”,所有一切都掌握在主家手中,子孙后代走自己的老路?还是接受这一份从天而降的恩赐,荣获自由身,荫妻封子,享受尊荣?
  只要脑子没问题的人,怕是都知道怎么选。哪怕这可能只是一个画出来的大饼,现在是这么说,日后就可能被打回原形,那时候基本上只有死路一条,没有哪个主家会接受反叛自己的人,还会带累一家老小,可是依旧经不住这样的诱惑。
  不自觉的攥紧了拳头,浑身都在颤抖,内心似乎还在激烈的挣扎,终于有第一个人单膝跪下来,“谢上将军!”声音沙哑,却异常的坚定有力。
  然后,一个接一个的单下跪下,“谢上将军!”
  原本处于识薇右手下第三位的人站出来,“本将原与你们一样,现在,站在了这里。”
  这一下,原本心有不安的部曲们,都安定了下来,神情越发的激动。
  识薇再度开口,“回去告诉他们,本将军军中,没有部曲,亦没有世家,无论你们什么出身,身份地位权势,唯有靠自己去拼,自己去博,不违反军规,非穷凶极恶之辈,一律以军功论。日后,你们的家人,亦能享受你们的荣耀,即便是普通的士兵,家人也与普通百姓等同。这话,本将军说的。”
  这段时间,上将军的威严,他们见识得好少么?她说出的话,还需要质疑么?
  “上将军——上将军——上将军——”
  这近百人开头,识薇原部随后,振奋的声音划破夜空,传到外围,更多的人不自觉的加入了进来,上将军,上将军,上将军就是他们的神!
  而统领这十万部曲的世家将领们,颓然的坐了回去,心里只有两个字:完了。
  原本还觉得秦识薇蠢呢,蠢的却是他们,这哪里是来分好处,抢功劳,夺军权的,分明就是来给她秦识薇送菜的,不费吹灰之力啊,就让他们变成光杆了。
  而秦识薇的所作所为,收了部曲,再夺了世家手下的隐户,那么必然还会拿走良田,这些,那就是断了世家的根,秦识薇或许不会谋朝篡位,却实实在在的要平了世家。
  她怎么敢?她怎么敢?!她怎么敢!
  摆明了,她就是敢!且依照现在的形势,成功的可能性还非常高。
  有人还想做最后的挣扎,“上将军,这将领的任免,那都是要经过朝廷,你这样……”
  “本将军任免的,朝廷还能不认?朝廷即便不认也没关系,只要本将军认,只要整个北边境军认,就足够了,你还有什么要说的吗?”
  她秦识薇从罪臣之女,通缉犯,到现在朝廷妥协,自动“翻案”,朝廷能为她妥协一次,就能妥协第二次,第三次。谁能掣肘她?
  不行,不行,必须想办法,将消息传回去,绝对不能让秦识薇得逞。
  “赏过了,就该罚了。不过,今晚是庆功宴,这该罚的,留待明日。”识薇笑道。
  对自家上将军已经有深刻认知的将士们,看上将军那表情就知道,自家黑心的上将军,又在打坏主意了。明日罚,呵呵,就是不知道今晚会有多少人犯蠢,自己送把柄上来。
  东边境,是上将军的地盘,东边境军,是上将军说了算,什么时候,他们才会有清醒的认知?想不明白这一点,挖空心思的想要搞事,最后大概只有将自己搞进去。
  十万部曲,在这几战中折损了一些,剩余的这些,当然也有因为一些特殊的原因不愿“背主”的,然而,即便是如此,仅仅是“部曲”两个字,就成了某些人心中的一根刺,绝对的迁怒,奉上忠心也只会被践踏。
  所以,这些世家子弟身边,仅剩的那点人,大概是专门伺候他们的侍从。
  原本的世家将领,并非只有王过一个,只不过除开王过,其他那几个,新来的这些都不知道罢了,哪怕是本家,他们几个也不想与新来的接触,这人总归是自私的,因为对上将军的认知,一开始就知道十万部曲会是什么结果,不想自己被连累了,索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