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凰珏,三嫁成后-第7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再加上高大人和云轻鸿的努力,还有常柏成直接拿刀砍头的威吓,两浙路的粮价虽然暴涨,也还是在能接受的范围之列。
  没有形成大面积的饥荒和流民。
  但是相邻的安徽江西和两湖,甚至包括淮扬等地,却是地狱一般的场景。
  鄱阳湖水势涨了五米,整个鄱阳湖平原都成了一片汪洋,洞庭湖的湖面亦扩张了三分之一,周围大量的良田都被淹没。
  长江沿岸,从宜昌,到扬州,长江中下游决堤了七八处,芜湖的圩田全部没入水中,江水倒灌,不知道多少垸子被淹。
  从六月下旬,第一封奏折上奏,便天天有急报,不是这里决堤,就是那里死人。
  皇帝气得将那些奏折都砸在了蔡相和韩相脸上,却是被户部和工部一句事已至此,已经无法救灾,只能做善后工作,要不皇上您看怎么办?给堵得一句话都说不出。
  还是云侍郎出列道,此时应该赶紧赈灾,开仓放粮,平抑粮价,安抚民心,皇帝才连声附和。
  但是怎么赈灾,怎么开仓放粮,却只能是责令户部负责,自己没有任何主见。
  而云侍郎一直在吏部,管人事可以,这工部的水利,户部的算账,也是两眼一抹黑。
  而且比起其他的地方,两浙路的递上来的奏折简直是让人眼睛一亮,云侍郎便也不再追问或者提醒皇帝,退回队列。
  对蔡相户部那些人,表示了和缓之意。
  蔡相本是松了口气,可没有几天,扬州知府便派人送了密信过来,说是截了一批号称要给云轻鸿请功的刁民。
  那些刁民口口声声说是朝廷不给力,要放弃他们这些百姓,幸亏有云轻鸿这个大青天在,才能保住大家的性命,所以,他们要去给朝廷上万民书,同时让皇帝小心那些奸臣!
  信中说到,他已经代表朝廷接过了万民书,哄骗了那些刁民回去,只是,那两浙路流传这种流言,可是对相爷不利。
  随信还附上了那万民书。
  蔡相大怒!
  这也是他留了个心眼,让自己的人监视两浙路的情况,所以才将这些给截住。
  要是让这些人进了京那还得了!
  光那太学生们都会闹翻天。
  皇帝再是糊涂,也会心怀疑惑。
  第二日,户部尚书便在朝会上出列上言,谓从户部调集人手下去赈灾,只怕来不及,但是云轻鸿那些人不是在两浙路嘛?不如着令他们直接从两浙路过去,还可以便宜行事。
  云侍郎气得脸色铁青,却是因为避嫌,压根无法说话。
  这次,秦御史出面了,直说云轻鸿不过一个七品官员,而且年轻不经事,在两浙路那是上有高大人的指示,下有常柏成的帮忙,就这样,也不过是将两浙路的灾难减轻。
  现在两湖也好,江西安徽也好,都是哀鸿遍野,你们户部不出面,让一个年方十六今年刚为朝廷做事的七品小官担当此大任,不丢脸嘛?
  户部尚书被说得脸涨得通红,韩相朝蔡相看了一眼后道:如今非常期,自然用非常人,不能以年少来论。
  秦御史便道,既然如此,那就给那几人非常期提非常职,而且,就那么几人,也无法管理全部灾区,可以去一地,其余地方,还是着令户部和当地官府解决。
  皇帝一点都没听出这里面的刀光剑影,只连声道好,当即下令,将云轻鸿提为工部五品主事封为巡视钦差,领尚方宝剑,可以便宜行事,其余人等全部官升三级,前往江西处理灾情。
  消息从京城传到谢珏耳中之时,谢珏思忖了良久,才轻笑道,倒是小看了那小子,好,既然如此,那便干脆顶他上去,跟蔡炳对撕吧。
  反正谁输了,他都开心。

第284章 灾情惨重

    七月中旬之后,传到京城的消息,便多是死伤数据了。
  水灾过后,便是瘟疫。
  瘟疫还没有平复,便出现了饥荒。
  因为没有防备,许多官府粮仓也被水淹,朝廷不从北方运粮下来,以当地的粮食,根本不够。
  而在这些奏折到之前,户部已经紧急将北方收上来的那么一点点夏粮配给了京畿大营和禁卫军。
  求灾粮的折子到达,户部便道,库里已经无粮,不过北方的秋粮马上要收了,可以将秋粮调用。
  皇帝自然是同意的。
  而在这个时候,蔡相提出了准备了几年的茶榷法。
  里面不光说了能给朝廷带来多少收入,还提到,可以帮助那些灾民,不至于让他们的茶叶卖不出去。
  这可是大好事!
  皇帝都没有说退朝和别人商议一下,当朝便同意了。
  好在他最后还加了一句,苏月的茶山不属于此法范围。
  这个说法倒是也不是突兀而发。
  因为在此之前,福建路也递上了折子。
  今年福建也是大雨倾盆,虽然多山,不像江西两湖,直接被湖水给淹没了,但是河流肆掠,泥石流频发,少有的田地都被毁了个干净。
  福建本就是粮食比较少的地方,这次就更加了。
  而福建之所以没有像其他地方那样,上的折子里都是苦水,是因为,泉州福州的海商们起了大作用。
  先是谢珏的谢家船队大量招人,其条件让许多沿海边民拖家带口的都去应工,那些泥石流爆发之地便少了许多人,减少了许多的伤亡。
  然后灾情起来后,那谢珏又连同其他海商,包括那番外巨商一起,带着自己手下的水手们帮忙救灾。
  不仅如此,还捐了百万贯买粮赈灾。
  所以呢,这福建和别的地方比起来,可要好多了,压根就没有到,不茶榷,茶农就活不下去的地步。
  皇帝别的事听不明白,但是事关苏月和苏月的内定夫君谢珏的事,那还是智商在线的。
  当时便又给那谢珏以义商的名号不说,还又给提了一级虚职,成了从三品。
  蔡相得了皇帝的首肯,想着苏月一个小姑娘能有多少茶山,便也连声赞叹皇帝乃的明君,同意了此事。
  当一年后,他知道苏月名下的茶山有多少的时候……
  当然,这是后话。
  其实,皇帝压根不知道,真正的灾情,远比那些经过修饰的折子要严重得多。
  而因为蔡炳和户部的私心,朝廷故意的不作为,还有当地官员为了自保而做的一些事。
  当地的灾情之重,便是谢珏等人,看了都心怀凄意。
  谢珏虽然早就准备了一些粮食,但是比起那么大面积的灾情,实在是杯水车薪。
  只能救一处是一处,活一处是一处。
  而且,是专门针对那些地势偏远民风彪悍,当地官府无力管辖甚至故意放弃之处。
  谢菩萨的名声在那些地方深入流传之时。
  江西的一些地方,也给云轻鸿和常柏成立起了生祠。
  江西灾情严重,但是有些地方的官府粮仓是在高地,存粮并未受损。
  那些当地官员上报粮仓无粮,不过是想偷偷的将官粮私卖,和那些黑心商人一起,哄抬粮价,借机谋取暴利。
  那些粮仓本极是隐蔽,可是云轻鸿却好似能猜到一般,直接让常柏成带了五百人,去挑了上饶知县的私仓,然后当场砍了知县和那些黑心商人的头。
  在连挑了好几处,连婺州知府都被抓了后,其他的官员到底是害怕了起来,纷纷老实的开仓放粮。
  鄱阳湖那片是没法子,但是婺州,景德,抚州等地,却是救了大片的人。
  中秋之夜,景德县外的一处小院里,云轻鸿奋笔疾书了一个时辰后,放下了笔,将纸上的墨迹吹干,装入信封。
  然后走出了房门。
  牛枋和常柏成正坐院子里,手中端着一杯水酒,正在聊天。
  见云轻鸿出来,常柏成笑道:“快来喝一杯,这可是难得的中秋之夜。”
  平素都是在京城府里,看着嫡母和那些兄弟姐妹们做戏,哪有现在的自由自在。
  云轻鸿看着他的笑容,亦笑了一下,走到了常柏成身边坐下。
  皇帝虽然糊涂,接连被蔡相他们糊弄,但是有一样却是坚持住了,没有将常柏成和手下的禁卫军给调回去。
  要不,不说救灾之事和后面封仓抓人,他只怕在刚进江西地界之时,就被人给暗杀掉了。
  那些人,可真是敢做,雇请了几十个江湖人士,再鼓动了当地的灾民一起,想趁着常柏成分兵而行,只带了一百多禁卫之时,将他们给阻杀在从两浙路过来的山道上。
  若不是有人暗中相助,他们还只怕真的中了计。
  牛枋给云轻鸿倒了杯酒,笑道:“是啊,今儿中秋,休息一下也好,咱们将这景德处理完了,剩下的,也就是当地的事了。”
  说完,带了丝冷意笑道:“想来,那些人也不敢再出什么坏水了。”
  “那可难说。”常柏成一口喝干了杯中的酒,道:“他们可嚣张了,那上饶知县一个小小的县令,也敢指着咱们的鼻子骂,哎,我说云老弟,你怎么知道他把粮食藏在那处了?”
  上饶知县藏粮食的地方府衙里的人都不知道,居然被他们给找到了,当时那脸色……
  云轻鸿淡淡一笑道:“常可知道在山道之时,相助我们的是谁?”
  上辈子,工部留存的文档只有关于水灾的相关事情,这些瘟疫灾荒之事并没有提,他不过是凭着在两浙路的经验,觉得以上饶的地势,上饶粮仓不可能全毁。
  但是,告诉他地点的,是一封半夜丢进来的信。
  那信里,不光有上饶县令藏粮的地方,还有其他两个县令藏粮食的地方。
  而在常柏成杀了一两人后,其他的人就松口了,还有当地人偷偷的来报信。
  常柏成愣了一下,挠了下头道:“那些人啊,若是我没有估计错,应该是两浙路的江湖人士,许是感恩图报,所以一路护送我们。”
  瞅着常柏成像是真不知道,云轻鸿淡笑了一下,不再问这个问题。
  无妨,不管对方是谁,现在这些都是在帮他们。
  那么他也受了这个情。
  至于以后……
  “云大人。”一个三十多岁的男人从外面冲了进来。
  见是跟着他们一起来的那个现在也是从六品官职的进士,常柏成都笑道:“来得早不如来得巧,来,一起喝酒。”
  “哎呀。”那进士冲常柏成跺了下脚,然后对云轻鸿道:“上头来旨意了,要咱们回去呢!”
  “现在回去?”牛枋不觉叫了一声。
  现在不过是走了三个州,江西可还有大半的地方没去,现在让他们回去,那么,那些被已经被威慑住的地方官吏一定会反扑,那些百姓……
  云轻鸿脸色沉沉,冷冷的哼了一声。
  果然如此……

第285章 端倪

    苏月是八月初回的京城。
  七月底的时候,荣国公府便派人来接容蓉,容蓉不愿意一个人回去,磨蹭了几日后,两人一起回的京城。
  到了京城,容蓉再是不愿意,也只能回去荣国公府。
  苏月回到了自己的地盘,第一件事便是去澡堂里泡了小半个时辰,然后好好的睡了一觉。
  第二日,车凌和马骁一起来了。
  虽是在庄子里,但是南方的事情隔上些日子,不管容世子还是车凌这里,都会有消息送到,容蓉在确定南方大部分地方颗粒无收后,便不是很关注南方了,对容世子那边,主要是关心容世子收粮的进度。
  而她在听得那些远比上辈子要清楚的事后,心里很是有些不好受,后面,唐冰便逐渐拉长了回报消息的时间,除了会说谢珏到了什么地方,不再说具体的事件。
  车凌马骁来了后,也没有说更多的南方惨景,只是叹息了两声,说南方毕竟和京城相距千里,中间还隔了条长江,再是大事,传过来也就淡了色,京城百姓更多的是关注自己的生活。
  说了两句后,便转移开了话题。
  “对了,姑娘,你先头说要找一个叫初蕊的,你是认得这人嘛?”马骁问道。
  苏月微微一怔,道:“怎么,你找到人了?”
  这两月心里挂着南方,再又有容蓉在旁边,她倒还真没有想起初蕊和豆沙包两人了。
  左右已经告诉了马骁和车凌,想来这两人是会留意的。
  “嗯,算是找到了。”马骁顿了一下,和车凌对了一眼后道:“不过,这个女孩并不算是什么孤儿,也不是从淮扬而来,她,是从蜀州而来。”
  “蜀州?”苏月一惊。
  上辈子初蕊是在她穿过来后,被人指派过来做了她的大丫鬟的,比起豆沙包,初蕊的官话说得极好,人也长得清秀可人,做事也灵活,没有多久,便成了她最贴心的丫鬟,一直跟着她,直到进入康王府。
  她记得很清楚,初蕊说她家里是淮扬人士。
  对了,初蕊还说过,她是自小被卖,然后辗转成了丫头的。
  “还有。”马骁欲言又止。
  “直接说便是。”苏月沉了脸色道。
  “她不是一个人,是一批人里面的。”想着谢珏交代过,苏月问什么都得说明白,马骁清了下嗓子道:“那些人到了京城,便散进了不同的中人手下,说是因为这次南方水灾,家里遭难所以自卖自身,那些人一半是初蕊这种十三四岁的丫头,另外一半则是些三十岁左右的媳妇。”
  他手下的脚行车马行本就跟那些中人熟悉,再加上他刻意交往,有些人都直接成了他的手下,京城的人口买卖,不说全部,至少一小半他是知道的。
  那初蕊正好进入的就是他手下一个中人那,而恰巧是,那中人来跟他说这事的时候,其他两个中人也在他那里,顺便就聊起了这几天来的那几个特意隐藏自己带蜀州口音的人。
  这买卖人口的中人,靠的就是看人的本事,那些人隐藏得再好,也逃不过中人的眼睛和耳朵。
  这么一提,马骁就心生警惕了,让人全面去查。
  那些中人互相之间都有联系的,不过几日,便都问了出来。
  三日之内,京城百多个中人处,到了有三百多蜀州来的人。
  本来,以京城百万人口计算,这三百多人,又是在南方出大灾的时候来的,那些人还都是看上去又勤快又体面之人,不过几日就会全部卖光,散入京城的那些权贵大户之家,压根就不会引起人注意。
  要不是苏月找初蕊,马骁都不可能察觉。
  “你意思是,她们都是被人派过来的?”苏月惊讶道。
  “是,是被调教好后派过来的。”马骁确定道。
  权贵大户承继几代,家人的世仆也多,贴身的,多是会用那些知根知底的,这些人,进入大户人家后,也许不会有机会进入权利中心,但是,只要进了宅子,和那些贴身下人们交好,一样可以探听到一些消息。
  千万别小看那些消息,只要好好整理,是可以得出很重要的信息的。
  他们这几年也陆续的往那些权贵大户人家里送了好些这种人。
  不过,他们是以外院为主,送进去的大多是小厮管事,这些蜀州来的,却是以后宅为主,全部都是女性。
  看样子,他们也要考虑学习一二,送点后宅的人进去。
  “可知道是谁送的?”苏月问道。
  马骁摇摇头道:“这个现在还查不到,不过,那背后之人非常狡诈,那些人本也是被从各地买过去的,然后被简单的训练了一些礼仪和处事方法,又被人许以好处,要的,也不过是在被人找到之时,将一些信息传递过去。”
  他让一个中人将一个看着心智不算坚强的卖给了一户人家,使了手段,让那人犯错,又被发卖出来,然后绑了那人审问。
  得出的消息便是,那人也不知道背后的人是谁,因为,她除了上头买她们的人,别的人都没有见过。
  但是,她的家人却是被那些人控制住,所以要是被人找上,她一定会知无不言,便是要做其他的事,她也一定会做。
  不过后面这话,就没必要吓着苏月了。
  就是听前面的这些,苏月的脸色已经苍白了起来。
  苏月再怎么说都不过是个小姑娘,自己的心地又那么好,怎么可能理解这后面的阴毒。
  “那个初蕊已经被淮宁侯府的人看中,若是姑娘还是要人,我们再想法子将人弄出来。”车凌捧着茶碗喝了一口,接着马骁的话道。
  人,马骁本已经留下,但是查出后面那些事后,他们是不敢再让初蕊进门了。
  不过,若是苏月一定要人,也不是没有法子。
  苏月轻蹙着眉头,微微摇摇头道:“不需要了,她,只怕也是故意让淮宁侯府的人挑上的吧?”
  马骁点头道:“姑娘聪明。”
  苏月苦笑了一下。
  聪明……
  她哪里聪明呢……
  上辈子,一直到死,她都不知道……
  她还以为初蕊进了康王府是为了她而死的,其实……
  也许是因为初蕊暴露了出来,所以被人灭口的。
  因为,蜀州……
  眼帘低垂了一下,苏月轻声道:“两位,蜀州那边,有两处可以查探一下,一个,是蜀州总督,一个,是皇帝的第九子。”
  九皇子,君九翊。

第286章 九皇子

    皇帝还是五皇子之时,后院的女人并不多,先帝那么多儿子里,他和当时的太子都算异数,其他的皇子,后院至少有三四十人,他和太子不过几人而已,还都是皇帝皇后给找的。
  不过,虽然加上通房,皇帝满打满算的女人只有七人,但因为雨露均沾,又没有什么后宅阴私,皇帝的儿子还真不少。
  甚至有一年,同时有六个儿子降生。
  这一位九皇子,就是那年出生的。
  只不过,皇帝的儿子生得多,但是活下来的也只有一半,除了皇后的嫡子是被人欺负死的,后面的三儿子也早夭,那一年生的六个,前头三个刚出生没多久就没了,剩下的三个,身体亦不算太好,九皇子的亲娘,还难产而死。
  养了几年,七皇子八皇子有自己亲娘照看着,都还长好了,这位九皇子却是跟豆芽菜一般,头发都不长。
  到了六岁之时,还差点直接死翘翘。
  好在当时正好有高僧来跟五皇子讨要五皇子亲手书写的佛经,便带了九皇子走,将他交给了峨眉山上的一个老和尚。
  日子久了,便是皇帝自己,都有些想不起来,自己还有这么一个儿子。
  别人更是早就遗忘了他。
  只当他也跟皇帝其他那些死了也依然被皇帝要求排序的皇子一样,也是个死人。
  上辈子,九皇子是十五岁才回的京城。
  两年后,得封康王。
  而这辈子这个时候,京城里压根不知道,皇帝的九皇子不光活着,多年之后,还成了皇帝。
  见马骁和车凌面露不解之色,苏月亦是想起了这一条,赶紧道:“我是听皇帝说的,说他有个儿子,打小身体不好,送去了峨眉山修养,说是过两年,便接他回来,所以我想,你们说蜀州,蜀州最有权力的人除了总督,便是那位皇子了。”
  马骁和车凌互视一眼,站起了身。
  “啊,差点忘了。”车凌从袖中掏出十万贯刚换好的交子递给苏月道:“零用。”
  苏月眨巴了下眼睛。
  好吧,那天她把钱都给了容蓉,自己也就留了两千多贯做开销。
  在山庄也压根没有开销,所以,她也不在意这事,只是回到京城就不一样了。
  只她还没出声呢……
  “姑娘的交子上有特殊记号,那容世子去买粮食,有一些地方是我们的人帮忙洽谈的。”车凌笑道。
  “啊。”苏月讪笑一下,将那交子接过来,道:“这个,我与那容世子也算合作关系,不怕他不还钱。”
  车凌哈哈一笑道:“那倒是,那家伙说要去边城效力,只丢了两个荣国公府的管事来出面应对,其余的事,还是咱们去做,他想贪钱都做不到。”
  荣国公府的名义还是好用的,容世子走之前已经将店铺搞定,官府的关系也打通,再广而告之,那月茶就是他独家经销的。
  如今茶庄开业一个月,也没有人敢上门找麻烦。
  而这段时间,虽然坏消息不断,但是皇帝还是逮着机会就推销月茶,再加上月茶的品质的确好,味道也独特,这么推销了两月,已是名声大噪。
  茶庄开门十天,便卖断了货。
  当然,也是因为今年苏月做的普通茶数量本就不多。
  笑完,车凌便和马骁告辞而去。
  北方的秋粮收获在即,他们手头上的事非常多。
  现在又突然冒出来了这么一帮人,怎么都要想法子防范一下。
  两人走后,苏月发了一会呆,打开了首饰箱子,从下面拿了一叠信出来。
  那是谢珏写回来的。
  以前他们分开,都是谢珏出海之时,想写信也做不到。
  现在好歹是能送到地方的,再加上上次他去京东路,苏月连寄了两封信过去。
  这次,谢珏走了不过三天,便让人送了封信回来。
  信上仔细写了他到哪了,在什么地方吃的饭,吃了什么,睡在什么地方……如此等等。
  还在信后问,你都做了什么?
  苏月便也回信,说着自己做了些什么。
  一来二往的,隔上几天,便是在深山老林里,谢珏都会派人送信回来。
  虽然信上多是一些日常唠叨,但是从那些字里行间,苏月却是能看出谢珏到了些什么地方,做了些什么事。
  这也是她后面不再追问南方消息的原因。
  谢珏已经尽全力了……
  她能做的,就是尽量将自己知道的事告诉他。
  随手抽出一封,苏月小心的打开了信纸,看着上面用轻快的笔触写着他看到了泥石流,被浇了一身的泥浆,等回来之后,一定要让她多摸摸才行。
  苏月不觉微翘了唇角。
  然后,又抽出了刚到不久的那封。
  这封信是她离开庄子之时送来的,被容蓉催着,她只是匆匆看了一下。
  比起前面的,这封信要短小许多,而且字迹都带了潦草之意。
  上面只是简单的写着连着几日都吃野味,吃得身上都带了股鸟粪味,那山林简直比三佛齐的森林都麻烦,到处都是毒虫和蛇,景色虽然不错,但是他一定不会带她去的。
  谢珏的文字向来俏皮,几句话就描述出了被蛇追的狼狈。
  苏月细细看了,不觉会心一笑。
  笑过之后,又用手指轻敲着桌子细想了起来。
  看谢珏这描述,还有前头的地方,他现在不是去了云南就是在贵州山林里晃悠。
  记得,上上辈子看过新闻,在那边,是有几个含量高品质好的大矿的,铜矿,铁矿,还有金矿。
  都是藏在深山人不知,但是因为纯度高,几乎不需要怎么冶炼。
  而且,记得有一个铁矿旁边还有伴生矿,和陨铁。
  她听谢珏说过,以宋国现在的锻造技术,只要加入一些阿拉伯那边的技巧,就能出比铁器更好的武器,而如果有陨铁,打造出来的兵器会极好。
  虽然不记得具体位置,但是以谢珏的聪明,只要给他一点提示,他便能找到地方。
  苏月细细的想了一下,提笔开始给谢珏写信。
  两人这些时日通信先头多是讲生活细节,后面谢珏的信便没有那么细致了,在察觉谢珏除了因为事多劳累之外,好似是在防备什么后,她也开始用两人才懂的话来说一些隐蔽的事。
  所以,写的这封回信上面是一派少女天真之言。
  信送到谢珏手上,冷冷的看着那上面被掩饰得极好的重新折叠的印记,谢珏下令绕道。
  从雪峰山进了變州地界(贵州)。
  同时,一个暗卫也悄悄的离开了队伍,往京城疾驰。
  几日之后,将一封密信交给了唐冰。

第287章 意外之人

    进入八月,京城的秋燥起来,天气也带了几分沉闷。
  苏月回京后,便被太后召进宫了几次,喝着她泡的茶,听她说乡间的那些趣事,也算是能解一下郁气。
  而因为南方的事,皇帝也是很忙,不过是匆匆到太后宫中坐坐,和苏月聊上几句便回去了御书房。
  见不到皇帝,皇后也懒得来凑热闹,茶喝得倒是轻快许多。
  如此匆匆,便到了中秋之日。
  而在中秋前一日,太后便特意下旨,让苏月进宫赴宴。
  往年的中秋佳节宫中都会举办隆重奢华的宫宴,今年因为南方灾情,皇帝特意下旨简办。
  只是六品以上官员都要参加的皇宫宴会,再简又能简到那去?
  而且,三月的时候,皇帝选了一批没什么家世的秀女进宫,可先是春闱,后是江南贪腐案,跟着就是南方水灾,这皇帝忙得就没什么时间去后宫,那些妙龄少女们,可都等着这中秋宴会上吸引皇帝眼球呢。
  再加上这种只要六品以上就能携带家眷参加的大宴会,也是京城人家互相想看的好时机,那可是想着法子的打扮。
  宴会还没到,京城里的首饰铺子绸缎铺子都迎来了一个销售小。
  宴会是晚宴,苏月中午小睡了一下。
  醒来后,便被白露和薄荷按在椅子上开始装扮。
  用刘琦那出品的极品脂粉浅描了眉眼,再扑了一些胭脂,头上梳的双飞髻,发髻顶端各插了一朵彩色宝石组成的花簪,发髻根部则是压着两把小巧的象牙梳篦,然后插了两支垂了十几颗红宝石的金步摇,在额前,还带了一串红宝石的额饰。
  里面穿的是天碧罗的十八幅襦裙,外罩了一件金粉色的金缕缝大袖。
  来了初潮之后,苏月的身形也开始全面发展,不光身高长高了许多,该有肉的地方也有肉,这么一番装扮,顿时显得光彩逼人,婀娜多姿,而且,还自带了一番贵气。
  苏月本是闭着眼睛让她们弄,等弄好了一看,先是被自己惊艳了一下,随后便让白露去换衣服。
  “姑娘?”薄荷有些不解的唤了一声。
  白露亦是面带疑惑,却没有出声。
  苏月看了白露一眼,道:“今日宫宴,京城权贵全部都会到,我不过是一个白身孤女,这么穿,太重。”
  既然初蕊不能再用,那么她房里只有薄荷和丁香也是不够,所以另外要提人进屋子。
  她本是想着松雾是她们四个的头,而且,在庄子之时,便已经有时进屋子侍候,所以是准备让松雾正式进来,却被唐冰给挡住,换了白露进来。
  比起松雾,白露个头比较娇小,沉默寡言,倒是和薄荷凑成了一对。
  而且非常聪明,一点就透。
  苏月这么一说,白露便转身重新拿了一件香色折枝梅纹缎的褙子和一条月白色织金罗的襦裙出来。
  这两件颜色素雅,但是用料精贵,不显眼却是透显贵气。
  将苏月身上的衣服后,白露取下发饰又重新给苏月梳头,梳成了一个垂挂髻,在中间发线上压上一个碧玉发扣,两边各插了一朵大珠簪成的珠花,再在发髻后面插了一把镶嵌了珠子的象牙梳篦。
  再将那两件衣裙穿上,整个人,便嫩的娇俏起来,便是那已经圆挺的胸,都带了可爱之意。
  白露看了看,拿了两块晶莹剔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