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凰珏,三嫁成后-第14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一定是我母亲做的蠢事!”容世子恨声道:“这真是,府里可什么东西都没有准备呢!”
  昨日听说已经和陈家定了时间之时,虽是有些不悦,但是毕竟是打小定亲的,他也是接受了这个现实,可后来听说日期便是这个月的十一日,他便有日了狗的感觉了。
  现在居然说是明日大定……
  他也是在战场上冲杀过,在生死边缘走过,而且跟着赵皓混过一年多的,这里面的弯弯道道如果不明白?
  这是指望着他弄不齐全那些东西,好让外头人指着他的鼻子骂,陈家便能脱干净,那陈家小姐反而能博人同情!
  自家母亲日日说着心疼自己,可这般一个疼爱法,他可真心受不住。
  “什么都没准备?”赵皓不觉微挑了下眉。
  这意思是说,容老太君并不喜欢陈家,所以压根就没动心思,也没想过要早日娶陈家小姐进门。
  “哎,我过两日再来看你,我得先去弄点东西。”容世子叹了口气道:“你好生休息吧,瞅你这样子,现在也什么都做不了,不如养好了,再跟那帮狗娘养的斗。”
  “等等。”赵皓却是唤住了他道:“如今你能往哪去弄大雁?”
  旁的不说,若是一对大雁都拿不出,那容世子这脸可就丢到姥姥家去了。
  “泻湖,这个时候也就那有了。”容世子带了厌恶之色道。
  “赵申。”赵皓对外唤了一声,等赵申进来后道:“带上一百人,跟着容世子去泻湖。”
  “打个大雁哪用得了这么多人?”容世子笑了一声,话音刚落瞅着赵皓那沉敛下去的神色,声音又沉了下去,带了一丝颤抖的道:“你意思是……”
  他在京城被人当做纨绔那么多年,走狗猎雁之事可没少做,这个时候,有大雁的只有泻湖,而泻湖在这个时候是水浅草深多沼泽,最是危险之时。
  “如今是多事之秋,防范点总没错。”赵皓淡淡的道:“你父亲和母亲是铁了心的想跟陈家合作,可是你却跟苏姑娘却是捆在一起的,你觉得……”
  微挑了下眉,赵皓没有说下去。
  不过后面的意思,容世子却是很清楚的。
  他和苏月合作售卖月茶,在京城并不算机密,多少也会有些人知道,只是旁人都不知道月茶的利润究竟有多大而已。
  他回来之后,他手下在茶庄的管事便给他报了账,从去年他走之后到现在,他分到手的月茶销售净利润已经有近百万贯,比荣国公府三年的收益都多,如此丰厚的利润旁人是万万想不到,而他也是万万不会放弃的。
  何况,想想贤王就是谢珏,就是那个他一见面便不自觉用了敬语的男人,他也很是服气。
  当然,这些事他没有跟任何人说过,包括容蓉和容老太君都没有说过,荣国公和荣国公夫人更是不知道。
  但是,这并不表明他们以后便不知道。
  现如今,只为了他和苏月合作卖茶便能如此算计他,那么以后呢?
  “将军。”门外又进来了一个侍卫,也不避讳容世子,直接道:“有人送了一对大雁,和齐整的八礼过来。”
  容世子心头一跳,出声问道:“谁,是谁?”
  “你甭管是谁。”赵皓轻笑了一下,道:“晚上你再将东西带回去,就说是我的人帮你打的大雁,八礼是找一个准备回来娶亲的兄弟先借的,明下了定后,便住到我这里来,成亲前再回去。”
  这些东西肯定是谢珏准备的,想来谢珏那也收到了帖子,所以马上得了和他一样的判断。
  容世子轻吸了一口气,低声道:“你是觉得,有人就因为我和苏姑娘一起卖月茶,便不想我和陈家结亲,宁愿的命?可是,下大定的日期,应该是我母亲做的……”
  而能影响到他母亲的人可没有几个。
  赵皓看着容世子,眼中带了一丝怜悯之意的道:“我并没有这么说,只不过是,防人之心不可无而已,容榆,你可有想过,陈家那位小姐并不愿意嫁给你?”
  “什么?”容世子惊讶道。
  “去年我有派人往蜀州收粮,我那手下,在成都府听说过一些事。”赵皓接过侍卫送进来的药碗,一口将药汤喝下,抹了一下唇边道:“他说,陈家大小姐隔上几日便会去成都府郊外的一个宅子,那宅子是一个号称极贵之公子所居住之地,而陈家大小姐跟那位贵公子的关系极好,说是青梅竹马同进同出,而成都府里的人都认为,陈家大小姐日后会嫁给那位贵公子。”
  “你是说……康王!”容世子一个字一个字的道。
  赵皓摇摇头道:“也许只是那陈家小姐的一厢情愿。”
  至少,在现在这个时候,康王是不会娶陈家小姐的,也不会为了陈家小姐而冒同时得罪荣国公府和陈家的风险。
  其实,按照现在的形式,便是那陈家大小姐都不一定敢要容世子的命,但是想想上辈子容世子的下场,他却无法坐视不管。
  上辈子他们是陌生人,可是这辈子,容世子是他一起战斗着的兄弟。
  容世子低垂着眼帘想了许久之后,低低的笑了起来,道:“是了,我母亲一直非常喜欢那位陈家大小姐,若是那位小姐说大定的日期要定于明日,我母亲定然不会拒绝。”
  赵皓对赵申道:“去,带人去泻湖,小心一些,看能抓到人嘛,若是不能,便造下声势。”
  等赵申出去后,赵皓对容世子道:“不管如何,总归是安全为上,小心一些总没错,你这几日便在我这里,想来这几日,朝堂之上会很热闹,你也好躲开那些麻烦。”
  “好兄弟!”容世子感激的看向了赵皓,轻声道:“你放心,我知道好歹,也知道应该怎么做,你选择谁,我就选择谁。”
  他可不傻,也能猜到自己父亲急匆匆的跑走是去干嘛。
  而赵皓在父亲走后,说话的声音也大了一些。
  但是,也就是稍微大了一点而已。
  赵皓的身体应该是非常不好,否则,就不会让他来镇国公府避开危险,而是直接设套,去引出那些人,然后直接揭露他们了。
  而另外那个人之所以也不去设套,是因为他也没空,他要全力应对朝堂!

第564章 封赏

    当日散朝没有多久,荣国公便再次入宫求见了皇帝,谈了约有小半个时辰才离开,随后没有多久,陈涵明也入宫求见了皇帝,谈了两刻钟。
  而下午,皇帝召了洪尚书进宫,也谈了小半个时辰。
  次日休沐,荣国公府往陈家送大定之时,韩相入宫求见皇帝,得皇帝召见,不过却是一刻钟都未到便离开了御书房。
  而下午,皇帝召见了贤王。
  皇帝是在自己的小书房里见的谢珏。
  看到谢珏进来之时,还下意识的往后面瞧了瞧。
  “月儿身子好多了。”谢珏淡声道。
  “那便好,那便好。”皇帝点头连声道了两句后,问道:“可准备的差不多了?要不要朕再派点人去?”
  “不用,已经修缮好了,只等花木放好便可。”谢珏在皇帝对面很是自然的坐下,从袖中掏出了一个卷轴道:“这是聘礼单子,五叔您看下。”
  皇帝放下手中的水壶,示意谢珏点茶,然后接过单子打开来看。
  看到第一项,眼皮就跳了一下。
  好吧,他是知道这侄子有钱,不过这般豪爽,还是很令人开心的。
  因为,这可是苏月的脸面。
  将单子看完,皇帝很是满意的道:“不错,朕再让内务府挑十套头面放进去。”
  这样的聘礼单子,宋国开国后便是皇后的聘礼都比之远不及,只要再加上一些比拟皇后品级的凤钗等物……
  谢珏手下轻巧的洗茶具煮水,口中淡淡的道:“五叔悠着点好,侄子可不希望到时候月儿被人诘问。”
  皇帝一噎,哼了一声道:“朕赐的,谁敢说话!”
  谢珏轻笑了一声道:“五叔准备如何对待赵皓?”
  “啊?”皇帝愣了一下道:“孔大夫不是说他只是要修养?”
  他可是担心的让何公公一日去问上两次,回说是没有生命危险,但是要静卧一些日子嘛?
  谢珏不觉抬眸看了皇帝一眼,轻叹一声道:“皇上,赵皓应该已经将这次大战的详细战报报给了枢密院和兵部,如此大功,皇上准备何时论功行赏?”
  按说赵皓回来当日,如此大功之下皇帝就要有所表示,可如今都三天了……
  皇帝再度愣了一下,随后脸色有些微红的道:“朕是想着等赵皓身子好些了,在大殿上封赏,朕要封他为边军大元帅,骠骑大将军,承继镇国公位,再赏黄金万两,田庄一个。”
  赵皓到的当日,便将这次的战功统计大概给了他一张奏折,让他心里有个底,随后便往兵部和枢密院递交了战报和战功申请,如今兵部虽然还没有报上来是个怎样的封赏,但是他心里还是有些打算的。
  别的将领不知道,但是赵皓他是想好了的。
  “如此,五叔既然想好了,那便不用等赵将军身体好些了,尽快颁旨,以定军心。”谢珏又恢复了那亲近的称呼,将一杯点好的茶送到了皇帝面前。
  “如此,你说的是,你说的是。”皇帝回头对丁公公道:“你去,将赵将军那奏折拿过来。”
  丁公公赶紧从书桌上将赵皓写的那张军功奏折拿下来,毕恭毕敬的递送到谢珏面前。
  谢珏手拿着茶壶,眼皮都在跳,抬眸看向了皇帝。
  “你给朕看看。”皇帝讪笑。
  谢珏轻叹口气,放下茶壶接过奏折匆匆看了一遍,问道:“兵部可有奏折上来?”
  赵皓单子上的人一共有十二人,都是这次大战立下大功之人,第三位是姜校尉,备注的战绩是武城歼敌两千,边城拉锯战三次围剿敌军共计七千余人,最后一位是容世子,备注的战绩是武城歼敌两千八百余人。
  就这十二人来看,就可以大约看出赵皓这几个月取得了多大的战绩。
  “兵部说,边军报上来的战功人数众多,一时统计不过来。”皇帝苦着脸道。
  谢珏瞄了一眼皇帝,心里暗叹一声。
  这加起来一共歼敌十七万余人,按照边军惯例,取敌人头百人以上就要单独申请战功,的确是需要统计一番。
  但是这十二人却是不需要统计那么久的。
  兵部那些人,是现在就开始想给赵皓使绊子,用战功奖赏来跟赵皓博弈了。
  “五叔,这十二人不必等兵部报上来,这些都是大功之人,按照本朝惯例,皇上可以直接封赏。”谢珏将奏折摊在皇帝面前,道:“您看,本朝军功是有定例的,歼敌百人,若是普通士兵,可是直接升为八品校尉,七品校尉以下的低级校尉,都直接提升一级,而歼敌千人,并且取得一场战役的巨大胜利,再加上是以少胜多或者自损极小……”
  “珏儿!”皇帝打断了谢珏的话,脸上带了完全听不懂的绯红之色道:“你就直接说,朕怎么拟旨封赏好了!”
  谢珏看着皇帝半晌无语,然后直起身子道:“这里面,这第三位的姜校尉品级比较低,但是战功卓著,可以直接封为五品游击将军,容榆本是荣国公世子,可以封以实官,同样领游击将军之职,其余人等,直接官衔升三级,其实职由赵皓自己安排就是。”
  官衔代表着领取的福利和薪水,但是实职才是确定带多少军队防守何处的,一旦皇帝下旨,封赵皓为边军大元帅,那么这些自然是由赵皓去安排,兵部和枢密院都无权过问。
  皇帝点点头让丁公公赶紧记下,然后问道:“那赏赐呢?”
  “赏赐……”谢珏扫了一眼那奏折道:“前面四位每人赏钱六万贯,银两万两,千亩田庄一个,中间四位,每人赏钱五万贯,银一万两,五百亩田庄一个,后面四个,每人赏钱三万贯,银五千两。”
  声音顿了下,谢珏道:“五叔还可以告诉兵部,这个奖赏并不包括他们实际杀敌的赏钱。”
  皇帝呆了一下:“实际杀敌?”
  “是。”谢珏笑道:“本朝律法,战场阵亡的将士,普通士兵可得二十五贯的抚恤费,校尉以上按照官衔也有对应的抚恤费,同样的,杀敌一人,可得五贯的奖赏,以此类推,以鼓励将士奋勇杀敌,并且不惧生死。”
  也就是说,前头给那十二人的是奖励他们带领属下立下如此战功的奖赏,但若是他们自己也有亲自砍杀敌首,这个钱也不能少他们的。
  皇帝长叹一口气道:“还是贤侄清楚啊。”
  这些事,他是压根不知道的好吧!
  想了想,皇帝又道:“对了,关于通敌一案,荣国公陈涵明和洪尚书都推荐你来主导此事,韩相那家伙也跑来说了一通不知所谓的话,此事,朕倒是想问问你的意见。”
  先头他和赵皓说的时候,是觉得此事肯定是他们两人一起合作最好,可是这些人都来说贤王合适,他却觉得有些不妥了。
  “此事,侄子可以做,不过,五叔要先做两件事。”谢珏淡淡笑道。

第565章 惊雷

    次日早朝,皇帝上朝之后便让丁公公颁布了圣旨。
  先是赞镇国公忠勇,追封镇国公为超一品,谥号为忠,然后大赞赵皓功绩无双,封赵皓为一品骠骑将军,领边军大元帅之职位,边军将领调任一概由其负责以及任命,并承继镇国公爵位,马上颁布相应公文。
  随后,不等下面朝臣们回过神来,又颁布第二道旨意,对十二名军功卓越的将领直接封赏。
  再然后便问兵部了,其余的封赏,你们到底算好没有?
  兵部尚书只能说杀敌人数太多,这统计实在是个困难活。
  皇帝便道了,无妨,你们要是统计不了,朕让赵皓自己带人统计,反正这军功赏赐都有定例,只要按功行赏就是。
  兵部尚书的脸当场就绿了。
  随后,皇帝便道,这通敌之案可是大案,不能任由你们怠慢,朕决定了,让贤王领头,率刑部一起审查此案,新任镇国公赵皓协助此案,无论是内阁成员还是下面的九品小吏,但凡牵涉此案,两人有当案立断之权利。
  (也就是说只要有嫌疑便可以直接抓人)
  话一说完,便让丁公公拿出早写好的圣旨,再度宣读一遍。
  读完之后又道,还有那假银案,既然是和军饷有关,便放在一起,由贤王一起领头查案,禁卫军和刑宫配合一起。
  这还不算,随后又颁布了旨意,安郡王妃赐死,安郡王贬为庶人,全家圈禁于皇陵边,六皇子贬为庶人,限期离开京城,自谋生路。
  旨意下达完,皇帝又当庭唤了常柏成上来,让常柏成接过看管蔡家九族的责任。
  也就是说,蔡家九族不再归刑部看押,而是归禁卫军看押。
  三道旨意如同三道惊雷劈在了朝堂之上。
  直到皇帝宣布散朝,都有些人没回过神来。
  这皇帝重赏赵皓大家都是预计到了的,毕竟如此大功要是不这么封赏,便是百姓都看不过去。
  随后皇帝让贤王领头查案,有一半的人倒是预计到了,因为本就是他们希望如此的,但是,那后面赵皓协查,两人还有当案立断之权则是完全没有想到了。
  再后来,两个皇子直接贬为庶人,这可是除族啊,便是皇帝其他的皇子都死绝了也不可能再奉为帝。
  但是,两个皇子都处置了,蔡炳却没有处置,只是换了人看守,这便让许多人都心思动了起来。
  当日下朝,便又是一番走动。
  君九翊听到这些消息的时候,人在京郊的法恩寺里,正坐在一棵巨大的菩提树下,和一个老僧人喝茶。
  听手下说完事,君九翊便挥挥手让人退下,一句话都没说。
  “殿下不在意?”他对面的僧人笑道。
  君九翊轻笑了一声道:“有何可在意的,他愿意,便去做好了。”
  便是他知道查办此案有好处,但以他如今之势力,靠着现在的那些手下,便是加上陈涵明和方相,他也根本压不住那些官吏,更加不可能让人心服口服,最终的结果便会是两边不讨好。
  既然如此,他何必去趟这趟浑水。
  既然谢珏想做,那便让他去做,有赵皓相帮又怎样?有实力又怎样,就算他能解决得了此案,也会得罪大半个朝堂,而那些这次没有得罪的,对他也会心生忌讳。
  有些人,在你是亲王的时候对你是一个样子,等你登基为帝之后可又会是另外一个样子。
  只要陷入那个权力漩涡,就没法子保有真心和本意,太多的时候会身不由己。
  而他,等的就是谢珏身不由己的时候。
  “殿下倒是豁达。”僧人微微而笑。
  “我也有我在意的。”君九翊给僧人倒了一杯茶,道:“听闻法妙寺的清远上师在找延寿大师?”
  “哦?”僧人接过茶碗道:“好似是有这么回事。”
  法恩寺和法妙寺虽然只差了一个字,隔了两座山头,不过法恩寺是京城第一大寺,香火极旺不说,还是皇族最喜欢前来之地,和法妙寺可是天差地远。
  两寺之间也没有打过什么交道。
  不过既然康王这么说,那便是清远肯定找过了。
  “还得麻烦大师给清远上师透个话,就说延寿大师如今在崇山那,只要去崇山少钟寺便可以找到。”君九翊带了淡笑道。
  “如此。”僧人点头道:“好,老衲明日便往清远那走一趟。”
  君九翊点点头,转头去看随风响起的松涛起处,看着有薄雾漫上了林间,眼帘微眨了一下。
  上辈子他第一次带苏月到法恩寺来,苏月一眼就喜欢上了那一片松林,记得当时苏月说,那一片松林有天地灵气,松香味亦纯,只可惜这里地处北方,也不知道茶树能否种活,若是能种活,侵染了这一处的灵气和松香,必是能出好茶。
  他记得这话,便让人从南方弄了几棵茶树回来,苏月极为高兴,连车都没让卸,便带着那茶树到了这里,亲手将那些茶树种下。
  她当时还说,这些茶树种上五年的茶青便可以做茶,到时候她一定会给他一个惊喜。
  惊喜……
  可惜,他上辈子一直没有得到过这个惊喜。
  虽然这里的茶树存活了,也能采摘茶青了,可是,她却不在了。
  只是现在,当他在皇帝那喝到那月茶之时,他才知道那惊喜是什么……
  那本应该是只属于他的味道……
  如今,只要有钱,京城里谁都可以喝到。
  “殿下。”看着君九翊眼底掠过的神色,僧人不觉出声道:“殿下与我佛有缘,若是能沉下心来,日后必有大成,殿下,不必为那些俗事伤神。”
  君九翊笑了一声,回头道:“大师,若无尘世何来佛缘,若无众生,何来度化?俗世万事,归根究底,也是与佛有缘,六根之所,本就是佛理之处。”
  僧人细细品味了一番,不觉点头道:“殿下好悟性。”
  只可惜,却是看不破最后那一层啊。
  君九翊一笑,不再说话,只是扭过头去,再看向了那片松林。
  自从那皇宫里那一面,他便再没有见过苏月。
  苏月那日回去之后,他才从皇帝宫中之人那知道,苏月差点就没命了。
  差点,就死在了他的疏忽之中。
  这让他不敢也不能去找她。
  只能默默的等待,日日悄悄的询问皇帝那边的人,苏姑娘可有好转。
  在她身子没有好之前,他不敢出现在她面前。
  不过,苏月既然能出门去常宁伯府,那么便应该没有大碍了。
  荣国公府娶亲,她应该也会去。
  不管是为了容蓉还是容世子,她都会去。
  至于陈琉璃,她既然那么想自取灭亡,便随便她去吧。

第566章 下聘

    荣国公府和陈家的成亲日期订的那般急促,大定之日便有许多人看着。
  好在荣国公府百年公府,库房都好几个,那东西着实不少,容世子带回来了大雁和新鲜的八礼之后,容老太君在库房里挑了一些华而不实但是很长脸的东西,加上五千贯铜钱,配了一样不缺很是周全看上去价值总有三万贯的聘礼。
  这一般人家有个万贯聘礼便算是很给脸了,虽是以荣国公府的底气,给独子娶亲应该还更加豪气一些,但是三万贯的聘礼却是谁也说不出错处。
  (要不你也拿出三万贯聘礼试试?)
  而且,那日容世子敲锣打鼓的将东西都送入陈家之后,多说两句话的时间都没留便离开了陈家,以关心赵皓为名住进了镇国公府。
  当时许多人还不明白这意味着什么,直到皇帝的封赏下来,大家才哦的一声,明白了。
  容世子被直接封了五品游击将军,而且以后边军将军的职位可是赵皓自己安排,容世子这是打算跟赵皓做铁哥们了。
  当然,男人们想的是,容世子和赵皓是铁哥们,又娶了陈家的小姐,那么……
  而女眷们就简单了。
  原来陈家和荣国公府这么着急定亲是为了这啊,这陈家小姐真是命好,嫁过去就是世子夫人不说,公公有实权,自己丈夫还年纪轻轻就有五品实职,前途一片光明!
  这么一番议论之中,少不得又会提起那也是成亲日期紧迫的贤王和准贤王妃。
  皇帝下旨,由贤王主导通敌大案,后面还带上了那么两句,这贤王的地位立马就不一样了。
  这可不再是什么地位尴尬的闲散亲王,而是手中有生杀大权的亲王。
  如此位高权重之人,却是娶个孤女为正妃?
  贤王那心里一定不爽,肯定会起劲的打脸,要不,怎么容世子都过了大定,这贤王还没有个消息?
  这般说了两日闲话便到了九月九日重阳节,朝廷休沐三日。
  重阳节这日的一大早,整个京城的主要干道一夜之间便挂上了一排排的红灯笼,下面系着大红绸扎成的红球,看上去那是喜庆无比。
  到得上午吉时,那从封为贤王府就一直没有开过正门的王府大门四开,一声金红亲王正服的贤王骑着高头大马带着四个威风凛凛的侍卫在前面,后面是一眼望不到头的聘礼担子,浩浩荡荡的往苏府而去。
  贤王下大定了。
  首先当然是必须有的大雁和八礼,虽然是双份的,一众看众倒也只是惊叹一下。
  不过后面跟着的担子就完全让人惊掉了眼珠。
  这嫁娶喜事里面,最是让人津津乐道的便是聘礼和嫁妆了。
  聘礼嫁妆的担数和箱子大小是一个展现财力体面的地方,而其展现出来的东西,就是代表着实质性的体面了,一般看看那些展现出来的便能大致估计到聘礼和嫁妆有多少。
  (当然,压箱底的田契和交子那是看不到的)
  一般聘礼和嫁妆担子都是开箱式的,就是上面不关箱子而显示出里面放的是什么,当然不会全部露出来,但是至少会露出四分之一的部分。
  这样才有装箱技巧一说。
  也就是,如果家道不够富裕,但是又想要摆面子,便可以在下面压不值钱的,上面放值钱又体面之物,甚至可以下面是空的,只在上面摆放一些东西来凑够一定的担数。
  只是,若是有做假,箱子的重量便会不一样,那么抬担子的人走路姿势也会不一样。
  所以,如果聘礼里面放的是真金白银,那可是一点做不得假的。
  荣国公府的聘礼再是花俏东西多,但是那五千贯可是扎扎实实的铜钱。
  当时可很是红了一些人的眼睛。
  可如今跟贤王这聘礼一比,那简直就是……
  跟在八礼后面的二十八个担子都是四个巨汉抬着的立式担子,就是有两面是空的,可以一览无遗的看到里面是什么,连作假的余地都没有!
  那担子上,放置的都是铸成了如意模样的黄金!
  一层层的叠放也不知道有多少,但是只从那层数和四个大汉都很吃力的模样来看。
  二十八担,三十万两都有了!
  随后是总有百两一个的银元宝叠放得如同小山一般的担子,再然后是一箱箱的铜钱。
  就光这三样,便不知道走了多少抬过去。
  再然后,便是以斗计算的东珠宝石……
  再后面的那些首饰皮毛丝绸等物,虽也是精贵耀眼,却也不过是一些惊叫的余韵而已。
  满京城的看客们一个个的都是满眼金光的计算着贤王这聘礼是用了多黄金。
  而且,这还不算,贤王送大定虽然没有广而告之,但也是邀请了一些人的,在那宴会上,贤王亲口说了,其实两人的亲事早一年前就定下了,还是皇帝给赐的婚,今年的赐婚不过是因为他身份变了,所以皇帝再补一个而已。
  这话连同那送聘礼的盛状不用半日时间便传遍了京城,到得晚间,整个京城都炸了。
  女眷们自然是各种羡慕嫉妒恨贤王如此看重那孤女,居然用那么多的黄金下聘,不说这比天都大的体面,就有贤王那话,谁也不敢再说苏月是被看轻,是被推销出去的,所以才会弄个这么紧急的成亲日期。
  这苏月哪里来的那么大的福分!
  而男人们却没有女眷们的想法那么简单了。
  自从皇帝下召,贤王接令之后,并没有马上就有所动作,有些人还以为是贤王无从下手,现在看来,却不一定是这么回事了。
  先不说贤王这聘礼贵重到便是皇后都远超去,就听贤王自己亲口说出皇帝早就下旨赐婚,这里面可就透出很多意思了。
  皇帝可是见了谢珏一面就认定他是先太子第三子的。
  皇帝为什么一年前就赐婚?难道说皇帝一年前就知道谢珏就是贤王?
  如果皇帝一年前就知道,那么为什么要等到现在?
  韩相在其中是个什么角色?那假银案到底是怎么回事?
  还有,谢珏到底多有钱?如果他那么有钱,那么还能用钱收买嘛?如果不能收买……
  往深里一想,很多人是不寒而栗。
  就这么着,便到了十一号,休沐的最后一日。
  荣国公世子娶陈家大小姐之日。
  这一日,苏月吃了早饭后便开始准备,谢珏亲手给她梳了头,又亲自给她挑了首饰衣衫,连备用的首饰衣衫都挑好了,磨叽到苏月喊了三次走才放开她。
  新娘子虽然是下午才会迎到荣国公府,宴会也是在晚上,不过安三早和苏月说好,是上午便去荣国公府,有件事得帮下容老太君。
  只苏月能早去,谢珏作为男宾却是不行,得按照规矩在特定的时间去。
  这让谢珏很是不爽,但是再不爽,也只能心不甘情不愿的送苏月上了马车。

第567章 荣世子娶亲

    荣国公是开国公府,容世子又刚被封赏和赵皓的关系还不是一般的好,这荣国公府娶亲之日,再无人去提什么时间紧凑,而且荣国公夫人是只要沾点亲带点故的便广撒帖子,来的人可着实不少。
  苏月和前来接她的安三姑娘的马车在街上汇合,一起到荣国公府的时候,那外院是忙成了一团。
  容老太君的贴身丫鬟早早的便在门口候着,等到她们前来,便赶紧引着往容老太君的院子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