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凰珏,三嫁成后-第12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还只能装作谢谢太后皇后隆恩,多给女儿办理嫁妆来给安郡王撑场面。
  这一口气都憋在心口处呢,这蠢女人居然还敢哭!
  “老爷,妾身也是为了老爷啊。”蔡夫人抹着眼角哭道:“那时候,韩相压着老爷一头,旁边又有秦御史盯着,后来又冒出来个云家,皇上又是个耳根子软的,老爷你做什么事都被人牵制着,妾身便想着,若是咱们有大皇子和袁氏在皇宫帮衬,对老爷以后也是一个助力,哪里……哪里就知道……”
  哪里就知道那两位生生的将一手好牌打成这样!
  脑中闪过一事,蔡夫人叫道:“都怪那个镇国公,还有,那个苏月!”
  若不是苏月,袁氏怎么会被贬?若不是袁氏被贬,袁家也不会着急要钱,听了人家的,便做这种黑心事。
  而镇国公,要不是镇国公几次三番的阻碍,自家相爷早就能一手遮天了。
  “镇国公……”蔡炳阴阴的笑了两声道:“他蹦跶不了多久了。”
  倒是那苏月……

第467章 看戏

    苏月坐在杭州龙井山上的大树下,和当地的老茶农讨论茶叶的做法。
  离得她坐的地方没有多远,便是在她上上辈子只剩了十八棵的龙泉老茶树所在地,记得上上辈子,这十八棵茶树做的清明前龙井,可是卖到过十几万一斤的高价。
  当然,现在那里是一片茶园,茶树都不过是几十年的而已,百年以上的老茶树,在她坐的地方的更上面。
  七月流火,杭州的天也是热得受不了,便是湖边都带了腾腾热气,谢珏便干脆应了苏月的,带着她到了这龙井山上。
  在皇帝开了月茶的金口后,谢珏可不止在福建买了茶园,在两浙路也让郑启买了好些茶园,这一处,便是其中一个。
  苏月没想到自己偶尔提过的地方谢珏居然记得,还已经买了下来,在这山麓之处修建了一个小别庄,下去是阴凉流水之地,上来就是最好的龙井茶树,还有几个已经有几十年做茶经验的老茶农。
  苏月住了几天,便不想下山了。
  这里现在的龙井茶远没有上上辈子那么出名,但是其制茶技艺已经非常高超。
  老茶农做出来的茶叶,只要放那么十几根,茶水便透出了一股青碧色,极雅极淡,幽香缕缕,让人爱不释手。
  “这种茶,只能泡,不能煮。”苏月一边说着,一边再又泡了杯,转手往身后递去。
  后面唐冰左右看看,伸手接住了那杯茶。
  他的手指劲长,常年都带着凉意,接过茶碗的时候不经意的和苏月的手指擦过。
  苏月微微一怔,回头看去,然后便扭头往一边看去。
  谢珏已经走到了茶园边上,一个身着青衣的侍卫正在低声跟他说话。
  “今儿太热,等明年开春,若是有时间,我跟老先生一起来做茶。”苏月冲着老茶农笑笑,起了身往谢珏走去。
  见她过来,谢珏对那侍卫示意了一下,上前两步牵住了苏月的手,两人缓步往下面的小庄子走去。
  “有急事?”苏月侧头低声问道。
  那青衣侍卫是从京城来的信使,虽然说这个茶园已经买下,但是到底还有外人,说话并不方便,而她不走,谢珏也不会单独回去山庄说话的。
  “嗯。”谢珏点点头,手指在她手心里挠了下道:“四天前是蔡炳嫁女儿的日子。”
  苏月微挑了眉道:“嗯?”
  这事不是早就知道了吗?皇帝和太后那旨意一下,车凌就让人快马送信过来。
  当时,谢珏笑得可是开心。
  “蔡炳的反应有些奇怪。”谢珏微蹙着眉头道。
  “他做什么了?”苏月眼睛一瞪。
  “就是什么都没做才奇怪。”谢珏微微摇头道。
  都被打脸打成这样了,蔡炳如何能忍得下这口气?一定会有所反制。
  他都给他制造了机会,让人鼓动那些苦主去闹一闹,要是蔡炳借机弄个新娘受伤,婚事成不了的借口,那就好玩了。
  可蔡炳什么都没做,还透过旁人去请了常宁伯出面控制局面。
  这么能忍可不是蔡炳,除非,他憋着坏,所以这个时候不能出一点差错。
  能让他连女儿都牺牲的,究竟会是什么事?
  侧头见苏月也皱着眉头一副苦想的模样,谢珏不觉一笑,捏了下她的鼻子道:“行了,别想了。”
  苏月哼哼一声道:“你说,现在大皇子成了安郡王,那是不是他再没有机会做太子和皇帝了?”
  如果这样,至少上辈子那弃城逃亡逼父退位之事就不会发生了。
  谢珏微怔了一下,随后笑道:“那倒未必。”
  “未必?”苏月惊讶道。
  都二品郡王了,康王可是亲王爵,怎么看都离太子近一些吧,而且,后面还有那么多皇子呢。
  “皇位争夺,从来看的都是实力。”谢珏揉了下她的手,扭头去看旁边茶园里袅绕的淡雾,轻声道:“实力不够,便是太子都可以一朝成为废人,你想想,如今的皇帝是怎么登上皇位的?”
  苏月一噎,脸色慢慢沉了下来。
  是了,先太子素有贤名,而且还受朝臣拥戴,当时手中至少有一半朝臣势力,可就是因为先太子手中没有兵权,还不会自我保护,一夜之间,东宫倾覆。
  而现在的皇帝,则是在先帝的儿子死的死关的关后,只剩下这么一个……
  所以,便是二品郡王,只要他能老老实实的活下去,说不定,最后得利的就是他。
  而如今的后宫,可是危机四伏,那些皇子到底能怎样,谁能说得准。
  没看那位粟昭容,不过是因为同才人将她儿子的位置给顶掉了,便干脆下了那黑手嘛?
  当然,她是自以为自己做的严密,将所有线索都引向了德妃,没想到,螳螂捕蝉黄雀在后,何公公可是一直等着抓她的把柄。
  现在她已经废了,儿子还被送到德妃膝下,差点就背锅的德妃会绕过那位皇子?
  只怕没有多久,这后宫就会又出一个无头公案。
  到底鹿死谁手,谁说的定呢。
  “你不用担心。”谢珏回头看她那神色轻笑出声,道:“这样正好啊,我们便在旁边看着就好。”
  苏月呃了一下,好吧,谢珏不就是最后那只黄雀嘛。
  走回小庄子,进了屋子,外面的人都退开后,谢珏拉了苏月坐下,对跟随进来的侍卫道:“你接着说,还有什么事?”
  侍卫道:“车统领已经查出,那三福粮店的事,虽然刘琦是有插手,而且告诉了皇帝,但是让大理寺卿改变想法的,是康王的人。”
  谢珏点点头。
  这个他一点都不意外,刘琦虽然恼火那些粮店的做法,但是他并不想太牵涉进官场,所以也不过就是跟皇帝说说,而皇帝那个没主见的,就算听了愤怒,没有人给梯子,他也不知道该怎么办。
  唯有让大理寺出面,将案子给判清楚了,并且有人将怎么做都告诉皇帝,皇帝才能下得了那个狠心。
  这种拉下大皇子的机会,康王不可能不出手。
  只是大理寺卿可是蔡炳的人。
  能让大理寺卿动心,可不是什么小利益。
  侍卫踌躇了一下,看了苏月一眼。
  “说,还有什么?”谢珏的声音不觉沉了沉。
  “是。”侍卫赶紧的收回目光道:“车统领说,那位康王好像一直在打听姑娘的消息,还派人去茶楼问过,问那些月茶,可真是姑娘亲手所做?”

第468章 温水煮青蛙

    “他想作甚?”谢珏的脸色顿时沉了下去。
  “三爷。”苏月反手握住了他的手,对那侍卫道:“说详细点,为什么是好像?怎么打听的?到茶楼,具体是怎么问的。”
  初听得说康王打听她,苏月那心里是急跳了几下,不过谢珏这么一怒,她的心便沉静了下来。
  康王打听她,她能想到的只有一个可能。
  侍卫想了下道:“是这样的,最开始,是我们一个在宫中当侍卫的兄弟,在当值的时候偷了下懒,正好瞧见康王在跟太后宫里的小宫女套近乎,言语之中问了许多太后的事,后来又问了姑娘的事,问姑娘和太后是如何相处的?皇帝是不是经常过来找姑娘。”
  苏月的心彻底落了下去,果然,那康王就是冲着这个找她的,因为,她受太后和皇帝宠爱。
  (什么当值偷懒,你确定不是故意蹲守在暗处偷窥的?)
  “他的心倒是不小。”谢珏冷哼了一声,被苏月斜斜瞟了一眼后道:“接着说。”
  “后来,有次何公公休息,回到咱们给他买的那小院子,便对院子里侍候着的人道,说是康王很孝顺,经常往太后和皇后那里请安,在太后那喝了姑娘的茶连声道好,还跟太后提,说想跟这位制茶师傅去做茶,这样以后也能孝顺太后。”
  “心机可不浅啊。”谢珏哼了一声又转头对苏月道:“你离他远点,这家伙心肠很坏,这是想利用你呢。”
  做茶?
  放屁!
  老子打月儿七岁开始做茶就一直跟着,到如今也没有学会怎么做出月儿的味道(天才的恨事),你个小屁孩,你学毛!
  这是想着讨好刘太后那蠢老女人,来博得印象分。
  难怪太后和皇后同时下懿旨,原来出处在这。
  苏月呵呵一笑,抱住了他的手臂道:“那你以为他是为何?”
  这是在打探,她在皇帝太后那到底有多重的分量,然后看看,能利用到什么程度。
  上辈子,他一个被皇帝遗忘的皇子,回京之时可没有这筹粮的大功,那时候,太子早已经坐稳了位置,后面的皇子还被开了特例,大多都是封的一品郡王(一般无大错皇帝的皇子都是封亲王),九皇子被封为康王,很多人都不理解。
  只有几个人知道,那是因为皇帝坚持,连蔡相都没办法。
  而皇帝坚持,是因为康王对皇帝说,他想娶苏月,娶那个两次和离已经没人敢娶的苏月。
  只怕上辈子,在她在山庄疗伤的时候,康王也是在皇宫里做着同样的事。
  看着苏月脸上的冷讥之色,谢珏很是满意的点点头,对那侍卫道:“还有?他是怎么去茶楼问的?”
  侍卫看着谢珏脸上那神色变化,心里憋着笑,脸上还是一脸面瘫的道:“先是一个宫里的太监来买茶,那时候,姑娘最新出的乌龙茶也到了,茶楼的管事以为是那太监自己要喝,便推荐了去,然后说这是姑娘最新研制出来的,只作为礼品送给熟客,那太监便话里话外的,想套出姑娘现在在什么地方?是不是还在福建的茶园?是哪座茶园,当时车统领正好在,在旁边听了个全,而那管事的也的确什么都不知道,那太监什么都没有问出,便买了几斤一等月茶去,车统领派人跟着,发觉那人进了康王府,后来咱们在王府里的人证实,那段时间,康王的确是喝的一等月茶。”
  “他这主意还打得蛮深的嘛。”谢珏的脸色一下又沉了下去,还磨起了牙床。
  这是打算等套出地址,来个亲自迎接嘛!
  臭小子,看老子不整死你!
  看着他那模样,苏月噗嗤一声笑了出来:“他打主意有用吗?”
  谢珏微怔了一下,随后脸上亦是浮起了笑意,转头对侍卫道:“除了这事,还有何事?”
  “还有一事,如今京城的丝绸和香料等物已经开始涨价,车统领说估计到下个月会有一个大的涨幅。”侍卫低着头,当没有看见那两人的互动。
  “现在就开始涨了吗?”谢珏轻笑了一声。
  蔡炳那个路税下达之后,两浙路这里高大人明令下来,将路税向下调了一成,还撤掉了几个关卡,可是,出了两浙路进入江东路后,那路税便直接翻了三倍,到了扬州更是涨到了十倍,从镇江往淮安的那一路上,便是运河都多了一倍的关卡。
  五月初之时,有还搞不清楚状况的商人带了三艘船的船队往京城走,结果还只走到淮安,就已经被扣掉了一半的货物,而在淮安那,关卡是要求留下剩下那一半里面的大半,说是根据他路引上面的货物计算的量,至于他实际并没有那么多货物,那就要追查他一个妄报之罪,剩下的那点,就充作罚金没收。
  那商人气得吐血,干脆什么都不要了,连夜从淮安回到了杭州,然后大肆宣扬出去了。
  随后半个月,又有两不信邪的商人吐血而回,这下,杭州再无人敢往京城贩货。
  而听说扬州那边更甚,那边的商人连城门都不出了,要东西是吧?自己上门来拿。
  只不过京城那么大,铺子里的存货也很多,短时间不到货,影响还不会那么快显现,现在就开始涨价,少不得是刘琦也跟着车凌做了一些手脚。
  也是,那京城一半的香料铺子都是刘琦的,若是一下子涨价,而且只有他家有卖可是太打眼,还不如现在就想法子联合了大家都少卖,一点点的推动价格往上涨。
  货飞涨,那可就是那些官宦大户吃亏。
  这种好戏,现场看更有效果啊。
  而且,这种时候,京城的局势可是瞬息万变,谢珏在京城,可比这信息迟到三四日,下的判断要准确的多。
  谢珏斜飞了她一眼道:“不成,爷还有事。”
  他知道苏月的心思和担忧,的确,这个时候晚知道一天,事情就有变化,就比如现在,婚礼上什么事都没出的消息他知道了,但是说不定意外就发生在第二日,他却不知道。
  但是在没有搞清楚康王和蔡炳的底牌之前,他不能让苏月进入到那个危险之地。
  何况,他在杭州的确还有事。
  不说占城稻的推广,不说对琼州产物和北上三港的调度,就现在茶场那边的事,也是在紧要关头。
  那可是他替蔡炳准备好的秋季大戏。
  虽是这么说,不过七月还未过半,谢珏和苏月还是回京了。
  因为,北方来的战报到了。

第469章 战死

    七月十一日午后,从京城跑死了两匹马,愣是四五天的路三天赶到的车凌冲进了庄子。
  带来的战报是,镇国公从边城主动出击,在边城外百里之处与北戎大部队相遇,被北戎大军给围堵在了一片荒丘之中,带出去的七万宋兵只突围出来了不到三万人。
  镇国公战死。
  谢珏听到消息沉着脸坐了半晌后问:“他为什么会主动出关?什么时候出的关?”
  车凌无法回答,因为军报传到京城就这么一点内容,而他们的人还没有从北边回来。
  “还有别……”
  “姑娘,姑娘!”谢珏刚问了一声,就听得外面有人欢快的一边叫,一边往后头院子冲去。
  谢珏的脸色顿时一黑,起身就欲去追人。
  这声音虽然有大半年没听,但是那一口不标准的宋国官话太有特色,就这姑娘二日,便带有自己独特的味道。
  是凌川野那小子!
  如今天气热,人容易疲惫,这个时候苏月应该还在后院睡午觉。
  是哪个混蛋告诉那臭小子苏月在后院的?
  他就是想让苏月多睡会,才带了车凌在这前头相谈的!
  “三爷,赵将军的人来了。”唐冰在门口敲了一下,一边说着,一边便推开了门,道:“他们是跟着咱们燕州的船下来的。”
  谢珏的眉头不觉一扬,又坐了回去。
  如今这个时候,从北往下是顺风,从燕州港口坐海船下来杭州,可比骑马要快,而且,还无法被人发现踪迹。
  这个时候赵皓特意派人下来,应该是有大事。
  唐冰的话音未落,一身简单劲装的赵申便迈步而进,不等谢珏出声询问,兴冲冲的道:“我家将军让我来告诉谢爷,我们大胜了!多亏了谢爷给的那个地图,将军在那一处设下了埋伏,故意放弃了武城,引了那些北戎人进套,然后用火攻,水攻,北戎十万铁骑,尽数被灭!”
  “赵皓灭了北戎十万骑兵?”谢珏一惊而起。
  叫了一声后又坐了回去,沉了下声音道:“什么时候的事?”
  “七日前,现在将军应该还在追击北戎人的残兵,将军说,要借此时机,将阿耶城都给夺回来。”赵申带了得意的道。
  宋国和北戎百年对立,武城和阿耶城也对峙了百年。
  比起武城,阿耶城背靠山脉,又有河流防护,更加好做防御,如果阿耶城能夺过来,不光让北戎失去了屏障,也能和武城成为互相照看之势。
  亦是百年以来,最大的战功。
  若不是赵皓命令他先往谢珏这里报信,他其实是非常想跟着赵皓打下阿耶城的。
  “七日?”谢珏沉默了一会对车凌道:“京城那边的战报,是谁送过来的?”
  如果赵皓七日前刚刚灭了十万北戎铁骑,如今还在追击北戎人准备拿下阿耶城,那么也就是说,赵皓还压根不知道镇国公战死了!
  而在边军里,镇国公之下就是赵皓,就算镇国公败了,其手下也应该是第一个通知赵皓,再由赵皓那里递交军报。
  现在赵皓都不知道,那么谁送的军报?
  车凌微蹙了下眉头道:“只说是边城送过来的,具体是谁,军报上并没有说。”
  当然,兵部和枢密院那里能询问出具体是谁,只是他得到这个消息便往杭州赶,还没有等到他的人探听到。
  不过,当时他第一反应这个肯定是赵皓送过来的军报,所以才没有等下去,现在看来……
  赵申看着谢珏除了最开始一喜之后便沉了下去的脸色,有些摸不着头脑,道:“谢爷,我们将军说了,阿耶城拿下后,商队要过去就容易得多了。”
  所以,拿下阿耶城,对你也应该是很欢喜之事啊。
  怎么这个脸色?
  谢珏看着他,手指在膝盖上轻敲着,思忖片刻后道:“三日前,有人从边城往京城送了紧急军报,说镇国公率军出了边城,结果在外面的荒漠里中了北戎人的圈套,七万的军队,只逃回来三万人。”
  “出城?”赵申不可置信的叫道:“怎么可能?怎么会?国公爷怎么会出城?我们将军明明派人过去警告了国公爷,万不可出城,不管什么事,只要守住边城就好!”
  “等等,你说,赵皓派人去警告了国公爷?”谢珏微微抬手阻止住了他的叫声,沉声问道。
  “是啊。”赵申深吸了一口气道:“先头风城外面的北戎人突然不见了,我们将军就觉得不对,先带着我们往武城走,同时命令我们下面的一营之人也往武城赶,果然,那些被我们在风城打败的家伙进攻了武城,然后,凌川野带回来了消息,说阿耶城里有很多北戎军队,估摸着,有十万之多。”
  凌川野……好吧,他得承认,那小子的确有用。
  谢珏的眉头抽了下,问道“耶律鸿基有这么多军队?”
  “凌川野说,他也不知道,只是看到那些军营推断出来的。”赵申道:“我们将军觉得不对,当晚,便又自己一个人偷偷的潜入了北戎之地。”
  “他自己一个人?”谢珏眉头一皱的问道。
  “嗯,将军说,凌川野都无法靠近阿耶城,说明阿耶城里有高手,说不定是南院大王武院高手,那么他带多了人去反而是麻烦,他一个人比较安全。”赵申道。
  “然后呢?”谢珏问道。
  “三日后,将军回来了,将军说,阿耶城的确是有十万军队,而且只怕不久就会进攻。”赵申迟疑了一下。
  “对我有什么不能说的?”谢珏哼了一声。
  赵申瞪了他一眼,亦哼了一声,心想你这话说的可真大,你可是我们将军的情敌,还什么不能说!
  不过想想来之前赵皓说过,谢珏问什么就说什么,摸了下头,赵申还是道:“然后,将军就派了人去给国公爷传信,让国公爷小心一些,一定要拒守边城。”
  “为什么?为什么你们将军要这么说?”谢珏再度问道。
  “因为,将军说,耶律鸿基应该已经离开了阿耶城,在阿耶城里的是杂牌军,是北戎中南西三个大帐的混合军队。”赵申脸上再度浮起了兴奋之色,道:“将军说,耶律鸿基不在,那些人虽然的确是北戎的精锐骑兵,但是分属不同的阵营,其实是一群乌合之众,便设下了圈套,让铁风营和容世子的部队待命,然后……”
  “所以说,镇国公可能对上的是耶律鸿基的队伍。”神色淡淡,谢珏打断了他的话。

第470章 舆论

    “三爷!”车凌脸色微变,看向了谢珏。
  谢珏说的是可能,可是这语气可是肯定,而且,还带着一种深隐的愤怒。
  “你们将军,可知道童贯的援军去了?知道童贯的援军到了什么地方?”眉头皱起,谢珏问道。
  当时车凌派人送信来,说朝廷派了童贯率领十万援军往西北边城走,他心里就觉得不对。
  不过,按照距离,边城是离京城最近的,武城次之,而西北之地离京城的距离是最远的。
  这最近的地方不去支援,反而往最远的地方走,京军的马匹又不多,充其量不过一万骑兵而已,靠步兵走,走到西北边城都得一个多月。
  等援军走到,黄花菜都凉了!
  所以当时他并不是很担心,只想着,这只怕是蔡炳那些人顶不住压力了,所以出这么一招来继续恶心边军。
  你看啊,我已经派援军了,只不过走的慢点,你们慢慢等,那军备啊军饷什么的,也不用着急啊。
  可这个时候,谢珏心里却是觉得不对了。
  要是童贯过去并不是单纯为了恶心边军?
  要是蔡炳隐忍不发,就是为了等镇国公出事的消息……
  “唐冰,去告诉月儿一声,收拾收拾,我们马上上京。”不等赵申回答,谢珏的脸色一沉,对外扬声道。
  “啊……”赵申愣了一下,道:“谢爷,这是……”
  什么状况?
  “边城送来的还有一个消息,镇国公不光大败,自己也战死了。”谢珏看着赵申,淡淡的道。
  镇国公是先帝留给皇帝的重臣,又得皇帝看重,在皇帝心中的地位不一般,虽然说皇帝软弱愚蠢,身为帝王居然被一些个臣子给控制住,对边军百般克扣,但是镇国公对皇帝的影响力还是有的。
  何况有年前的那个折子,镇国公在民间的威望也极高。
  这样一个人,一旦从边城缓过来,再携战功回到京城,必然会对蔡炳形成强烈掣肘。
  而且,到时候镇国公还是携怒回来,对蔡炳一定会下死手。
  可现在,镇国公战死了,还是大败而死。
  说不定现在京城里就在到处宣扬镇国公刚愎自用,妄自出城,所以才造成这样的大败,然后就是各种危机论。
  再然后,只怕童贯便要登场了。
  他们根本不是为了恶心边军,他们是完全置国家安危于不顾,联合了北戎人一起,杀了镇国公,然后,想要借机连边军的军权都夺下!
  只是,他和赵皓只想到了蔡炳他们有勾结北戎人,但是没有想到他们居然罔顾国家安危到了如此地步。
  但是蔡炳童贯他们也没有想到,他谢珏在暗中支援赵皓,所以边军并非他们想象的那么无力,更加没有想到,赵皓有如此大胜之功。
  这个时候,一个动作和言论的引导,都能带来不同的结局。
  他,必须去京城。
  因为,只有他在京城做策应,赵皓在边关才能无所顾忌,才能将情况给完全掌控。
  “战死了……”赵申木木的看着谢珏,随后笑道:“谢爷你瞎说啥?”
  “慎言!”车凌喝了一声,随后又沉了一声道:“我刚从京城来,就是来通知三爷这个消息的,前日午时,有带血军士从北城门入城,向皇宫前的枢密院递交了紧急军报,当时正好是衙门之人中午出来吃饭之时,来往的官吏极多,大家都听到那军士大声叫道,说是镇国公刚愎自用,非要带兵出关迎战,以至于边城大败,镇国公溃败而死,随后,还有人念了那军报内容。”
  一边说,车凌的脸色亦更沉,看向了谢珏。
  他明白谢珏的意思了。
  这完全是有人在故意引导言论,这个报信的军士,是故意的!
  赵申的眼睛都红了,厉声道:“这事一定有诈,国公爷虽然……但是国公爷可不是孬种!这里面一定有阴谋!”
  “的确是有。”谢珏沉声道:“你现在马上赶回去武城,找到你家将军。”
  声音微顿了下,谢珏眼帘低垂的思忖片刻后,道:“现在你家将军应该已经收到消息,你告诉他,小心童贯,小心童贯会利用此事,不光是打压边军,还会趁机夺权,我会马上回京,京城里的舆论我会想法子引导,让他放开手做,你告诉他,边关是赵家的边关,这个时候,就别讲什么仁义了,能利用的都不要放过,等算完蔡炳童贯的账,再去找耶律鸿基算账!”
  赵申呆了下,眨巴了下眼睛道:“没听懂。”
  这又是童贯又是舆论,连耶律鸿基都出来了……
  怎么那么乱啊?!
  到底是谁杀了镇国公!
  谢珏看着他皱了下眉头,问道:“你多大?”
  “十六了。”赵申下意识的便回答道。
  谢珏再度皱了下眉。
  好吧,十六岁的愣头青,赵皓传信怎么不找个聪明点的?
  比如那个老刘?
  “你能将我们三爷说的话一个字不差的传回去嘛?”车凌在旁边道。
  不需要你懂,只要不差意思就成。
  “这个我可以。”赵申道了一声,随后便一字不差的将谢珏先头说的话给重复了一遍。
  连你我的顺序都没有改变。
  谢珏不觉扬了下眉。
  好吧,他知道赵皓为什么派这个愣头青来了。
  “丁十八。”谢珏打量了一下赵申,对外面扬声喊了一声。
  “三爷。”外面一个侍卫应声而进。
  “通知码头,马上调那艘快船过来,带他回去燕州港。”谢珏吩咐道。
  赵申这复读机功能是不错,但是这体格,还有毫不掩饰的血气,一看就是北方当兵的,而现在从杭州往京城不管走哪条路的关卡都特别多,他要是走官道,只怕马上就被人发觉。
  而他在陪着苏月做茶的时候,在闲着无聊之时(被苏月赶出来)翻看了一些阿拉伯的书籍,再加上自己看到的那些帆船,发现他们那边的船帆有些特殊之地,如果改进一下,速度会提高许多,当时便画了图纸让船厂打造,一个月前,那船便打造了出来,还首航到了杭州,据说速度要比普通的近海船快了一倍。
  赵申坐那艘船上去,应该四五日就能到。
  而那个时候,他也应该快马到了京城,可以开始布局。
  呃……
  杀千刀的蔡炳童贯!害得他不能陪着苏月一起上京!
  “对了,谢爷。”赵申愣了半晌后道:“还有一事,我家将军说,凌川野已经弄到了鸿胪寺卿通敌的亲笔书信,他,和耶律鸿基勾结在了一起,让北戎攻打宋国的。”
  “果然……如此!”

第471章 内贼

    事情紧急,送走了赵申之后,谢珏便召来了郑启和在杭州待了半月的江流张小也等人,将事情再度布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