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血淬中华-第6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对于刘坤一的为人,冯华通过这一阶段的亲身接触,以及从历史资料中获得的一些了解,还是具有相当深刻的认识。他知道刘坤一虽生性谨慎、处事圆滑,但却并不是一个胆小怕事之人。你只从百日维新后,他抗旨维护江南维新成果、对抗慈禧废黜光绪以及在庚子事变中,置清廷的宣战谕旨不顾,与张之洞等人一同筹施“东南互保”等几件令世人为之侧目的事情上,就可以看出他是一个极有担当的人。不过,刘坤一敢于“冒天下之大不韪”几次做出忤慈禧逆鳞的事,绝对不是他当时的思想认识水平有多高。他所作的一切其实都是为了维护大清的江山社稷,否则在他死后,也就不会被清王朝谥为“忠诚”了。因此,冯华料定,只要是能够给大清颓丧的国势带来利益的事,刘坤一就一定会应允。当然,这其中的缘由冯华只能自己在心里想想而已,对李九杲和其他人是无论如何也不能说的。
微然一笑,冯华不慌不忙的说道:“四弟,刘坤一那里并没有什么好担心的。照我的估计,他至少有九成以上的可能会同意咱们的方案,你就放宽心吧!明天,我会发电报再次催促他一下。”
说到这里,冯华脸上的神情蓦的严肃起来。稍微顿了一下后,他接着说道:“其实我真正担心的还是这次行动的实施过程,虽然此次行动从谋划到布署,前后准备了长达半年的时间,我们的一切行动也都非常小心,应该能够打鬼子一个措手不及,可战场上的形势瞬息万变,一切意外都有可能发生。而且……而且一旦此次行动失败,我们还会有各种各样的麻烦接踵而来。”
“既然大哥你对刘坤一那么有信心,我也就放心了……至于这次行动,我倒认为大哥你有些过虑了。所谓‘谋事在人,成事在天’,我们的准备工作已经做到家了,所有该考虑的问题也都考虑到了,究竟能不能获得成功只能看天意如何了!大哥,九杲虽是个粗人,在很多事情上也帮不了你什么忙,但我却知道即便遇到再大的困难和麻烦,我们兄弟也能携手闯过。其实人生一世,只要能做到无怨无悔就行了!”尽管直到此时,李九杲也不十分明白冯华为何对刘坤一如此有信心,但是基于对大哥的无比信任,他没有继续再这个问题上继续纠缠。反而是话锋一转,对冯华进行劝慰起来。
冯华猛的为之一震,心头那片始终挥之不去的阴霾被李九杲一句普普通通,却又情真意切的质朴话语击了个粉碎:虽然自己早就看明白了“再度私自出兵”的严重后果与利弊得失,可谁知事到临头却还是不能做到真正放下。
对于台湾战局的发展,冯华早在抗日联军准备撤离尖笔山防线时就已经开始未雨绸缪了。他心里很清楚,如果弹药物资以及抗日联军内部各行其是的状况不能有效得到解决,台湾未来战局的发展恐怕不容乐观。为了应对台湾可能出现的各种困难局面,冯华与李九杲经过一番商议后,立刻做出了一系列有针对性的安排和准备。他们先是用林维源捐给义勇军的33万两白银,委托刘坤一从德国埃吕屏什好造船厂和伏尔坚造船厂订购了六艘鱼雷艇,即属于FU级的“天字号”、“地字号”,以及属于TB级的“元字号”、“黄字号”、“宇字号”和“宙字号”。然后又开始秘密组建由张作霖任团长的志愿军第二特遣团。
时间进入6月后,冯华最担心的一幕终于出现了。由于内部指挥不统一,抗日联军的防线百密一疏,终被鬼子钻了空子在鹿港登陆。尽管后来由于杨载云等人的顽强抵抗,鬼子围歼抗日联军于台中的阴谋未能得逞,但冯华却明白先手已失,再想扳回来可就没那么容易了。失去了台中对战争后勤的巨大支持,以及本来就缺乏深度和广度的战略迂回空间再度被压缩,台湾的战事如果不能得到外界的强力支持,将很难再坚持下去。心焦之余,冯华立刻命令张作霖、孙宝义率领已经整训完毕志愿军第二特遣团和特种大队,从即日起分批潜入福建沿海的敦照镇一带;而已经于两个月前交货的那六艘鱼雷艇则继续以“请南洋水师帮助训练为名,由萨镇冰和黄钟瑛二人带领,在福州府南竿塘附近水域秘密加紧操练。
不过,虽然从一开始起,冯华就对再次派遣志愿军入台表现出了义无返顾的坚定决心,但由此可能引发出来的一系列连锁反应还是犹如一块儿沉沉的巨石压得他几乎要窒息:再度私自出兵的严重后果早已有了前车之鉴,不管此次出兵的结果如何,大权独掌的慈禧都绝对不会容忍有这么一个游离于她控制之外的强大力量存在。然而,台湾的战事已经坚持到了这一步,自己又怎能眼睁睁的看着改变中国历史的最后机会就这么从面前溜走。况且,在那里还有老亮和几千名义勇军的将士正在浴血奋战,自己又怎能忍心将他们弃之于台湾而不顾……
“是啊!人生一世,只要能做到无怨无悔就行了。以后会怎么样?又何必想得太多!老亮,华哥答应过自己,今生今世都再也不会将你置于不可挽回的险境之中。哼!得罪慈禧又能怎么样?就是比这更大的麻烦,我也会为你去闯。再说,除非自己肯死心塌地投靠到慈禧的脚下,否则双方终会有撕破脸的这一天。中国向来都是以‘成败论英雄’,如果台湾的战事最后失败了,即便自己不再出兵,也不会有什么好结果。不但邢亮和入台的志愿军将士将会被当作承担战败责任的替罪羊,就是自己也免不了会受到慈禧的秋后算帐。‘成王败寇’,其实只要能一举挽回台湾的局势,慈禧就算要对付自己也会多几分顾忌!而小日本和泰西列强会有什么样的反映更是不必去在意,在这个世界上,所有的一切终还是要靠实力来说话!”
想到这里,冯华的脸上露出了一抹发自内心的轻松笑容,像是对李九杲,又像是对自己说道:“为了无怨无悔,就算是赴汤蹈火也要走下去!”说着,他紧握的拳头重重地砸在了一旁的桌案上,那盏油灯受到了震动,火焰晃晃悠悠地跳跃起来。
金州城内的震动传到了江宁,传到了两江总督衙门。
易顺鼎拿着一纸电文急匆匆地走进了西花园的角门。那沉重匆忙的脚步了踏碎了园中惯有的的宁静,几只在林间甬道上寻觅啄食的鸟雀受到惊扰,“扑楞楞”地飞到枝叶茂密的树枝上。穿过六角亭,易顺鼎踏上横跨莲花池的九曲桥直奔池塘北端的漪澜阁。不过,刘坤一并没有待在他经常歇息的石舫,一个卫士告诉他:“大帅在演武场。”
“大帅现在竟还有如此的闲情逸致?”虽说心中有些纳闷,但易顺鼎来不及多想,又疾步流星般的奔向了桐音馆演武场。
在翠竹映掩的桐音馆的后身有一块黄沙铺垫的空地。别看刘坤一年过花甲,那股习武的精神头儿却不减当年,闲暇里,时不时地要到这里活动活动腿脚,舞弄两趟刀法,打几式拳脚。因此这里与那莲湖石舫一样,都是他经常留连的地方。
果然,易顺鼎刚刚走到月亮门前,就听到厅后面传来一声枪响,接着就是一片轰然叫好的掌声。绕过花墙,只见刘坤一身着蓝绸袖箭衣,手托着一支德国造五响快枪,埋好脚步,侧着头颈,瞄准远处的红心枪靶,一缕白烟起处,“嘭”然一声,一颗子弹命中红心,再一次引起了周围亲兵戈什哈的齐声欢呼。大概是连续射中红心的缘故,平日里略显冷峻的刘坤一嘴角上露出一丝不易觉察的笑容。
耐着性子等待大帅把五颗子弹全射进靶心,易顺鼎这才走上前去:“岘帅,好兴致啊!”
刘坤一微微愣了一下,随即便明白了易顺鼎的意思。叹了口气,他摇着头苦笑道:“实甫,我哪里是有兴致,不过是借机放松一下心情而已!走,咱们进屋谈。”说着,抬步向不远处的桐音馆走去。
易顺鼎跟随刘坤一日久,对大帅的心性脾气非常了解,而且二人私交甚密,私下里说话也很随便。他知道,为了台湾的战事,刘坤一已经多少天吃不香、睡不实了,大帅实在是难得有机会在射击场上调剂一下心情。此刻,见自己的到来又破坏了大帅刚刚恢复的好心情,他不禁微微有些歉疚。
来到馆中,易顺鼎将手中的那纸电文递了过去:“岘帅,冯华冯大人又发电报来了!”
听说是来自辽东的电报,刘坤一微微叹了一口气。轻轻展开电文,“独木难支,大厦将倾;国之不存,人之奈何!”十六个令人心潮起伏的“大”字,赫然映入他的眼帘。
刘坤一喟然一声长叹:“老夫又如何不晓得大厦将倾的道理!然而,二次派志愿军秘密入台也就罢了,以鱼雷艇奇袭澎湖这么‘胆大妄为’的事情,你又如何让我做出决断!”
第二部怒海潮生第六十九章疾风冲浪起
桐音馆里清凉静谧,只有刘坤一那虽疏缓却显得沉重的脚步声有节奏的不停回响着。而随着刘坤一来回走动的身形,一股无形的压迫感渐渐充斥满了馆中的每个角角落落。
“这个冯华,他究竟是何心思和用意?古往今来像他这么胆大妄为的臣子不说绝后,恐怕也是空前了。头一次派志愿军渡海援台,虽说将太后蒙在了鼓里,但毕竟还有皇上在后面一力支持。然而这一次,却分明全是他自己的主意,直到马上就要实施行动了才正式通知自己。要说他别有用心吧!可这其中除了有放不下与邢亮的兄弟之情那一点儿私心外,真是委实看不出来还有什么可以让他获得益处的地方……”
脸色一阵阴晴不定,刘坤一又把电报拿起来接连看了两遍:独木难支,大厦将倾;国之不存,人之奈何!唉,可也真是难为子夏了,如果没有他和义勇军一力支撑,台湾早就已经沦为异域了。犹记得去年刚刚得知义勇军要渡海援台的消息,自己是何等的激动。“自和约签订之后,余每中夜立起,循视鬓发,悲从中来,常恐此生无复有报仇雪耻之日。然而一聆子夏来音,阳气起于眉间,不觉沉疴之顿除而屐齿之皆折也……子夏国之栋梁,重以一柱当中流,坤一虽不才,犹愿振臂一呼,远为同声之应……”那份儿连夜写给冯华的信函,自己至今还言犹在耳、历历在目。然而这一次……以鱼雷艇奇袭澎湖,无论如何也说不上是民间所为了吧!一旦行动失败,就算皇上仍能体谅自己的这份儿苦心,可倭贼和列强的反映、太后心中的不满以及一些龌龊小人的趁机攻讦,哪一样都会让自己难脱干系!
抬眼看向易顺鼎,刘坤一皱眉问道:“实甫,这件事你怎么看?”
易顺鼎与刘坤一相交多年,知道他生性谨慎,平素总是以“古来豪杰之士,抱奇才异能,建丰功伟业,尤以小心而当大任,况我辈乎!”自律自勉。然而甲午战败,堂堂的天朝上国,竟惨败于蕞尔小国日本,却令他的心态发生了极大的变化。强烈的危机意识和挽大清江山于即倒的责任感使得他在行事作风上一下子变得激烈起来,如果能重振大清颓丧的国势,个人的荣辱又能算得了什么?
前次在配合志愿军入台一事上,尽管刘坤一非常明白自己的所作所为肯定会让太后极为不满,但他却没有一丝一毫的犹豫。不但身体力行,亲自与魏光焘二人到石湖镇迎接邢亮,而且还竭尽所能在各方面给予志愿军以最大的支持。为了确保志愿军安全入台,他还将闽浙沿海仅有的六艘木壳钢板炮舰全都派了出来,为志愿军的运兵船保驾护航。尔后,他又不遗余力地为台湾密拨饷械、接济物资,极有力的支援了台湾军民的抗日斗争。可以这么说,台湾未来的命运其实早已经跟他是血肉相连、密不可分了。眼下大帅之所以仍久而不决,只是因为此事所担的干系实在过于巨大罢了!
因为明白刘坤一的这种心态,而且自己也深深为冯华的这一大胆设想所叹服,所以易顺鼎不失时机地分析道:“岘帅,卑职以为冯大人此举也是不得以而为之。自入夏以来,台湾战局日渐危殆,不但台中尽落倭贼之手,台南危在旦夕,而且弹药物资的补给也愈发困难。目前之所以还能勉强维持得下去,全赖咱们不计损失地以小吨位船只多点运输,才能够突破倭贼的海上封锁。不过,随着倭贼对这种战法的逐渐熟悉,最近一个阶段咱们的损失已经越来越大,每次运送补给都会有近三成的船只被击沉。再者……”
刘坤一眯缝着双眼正听得入神,见易顺鼎忽的止住了话头,不由得摆摆手道:“实甫,你我相交多年,有什么话尽管放言而为,不必有所顾忌!”
微微点了点头,易顺鼎接着说道:“再者,台湾海峡距离东北季风期已经为时不远。到那时海面风高浪大,不但目前的这种补给方法将不再适用,而且再想派援兵过去也是不可能了!现在出兵,可能是挽回台湾战局的最后、也是唯一的一个机会了。”
刘坤一的脸色异常沉重,台湾如今的形势他其实也是知道得清清楚楚。尽管邢亮率志愿军入台后曾连战连捷,也一度让自己看到了台湾的曙光,然而随着战局的发展,双方实力上的差距终渐渐显露了出来。无论是经济还是军事,仅凭台湾一地之力根本就无法与整个倭国相抗衡。上次的台中之失,虽说是抗日联军自身出现了失误,但却也不得不承认根本原因还是双方的实力相差甚远所致。如今抗战已经到了最后时刻,形势亦是显而易见,如果没有非常动作的话,台湾军民一年多浴血奋战的抗倭成果极有可能会就此付之东流。
见自己的话已经触动了大帅的心,易顺鼎趁热打铁道:“岘帅,顺鼎以为您所虑者无外乎是担心此战有失,被人落井下石,当了替罪羊而已。其实就我看来,此战虽风险极大,但其成功的可能性亦是相当之大。自台湾战事开始以来,我大清尽管在暗中给予了台湾以极大的支持,可在表面上却丝毫也未越雷池一步。南洋水师每每在海面上与倭贼舰船相遇,总是主动避让,行事异常低调。我想,他们应该无论如何也想不到会遭到来自这一方向的攻击。”
听到这里,刘坤一禁不住发出了一阵苦笑:“实甫你此言倒说得极是,这样的念头也只有子夏能想得出来,别说倭贼想不到,就算你我此前又如何能想得到!前番子夏委托南洋水师替旅大特区采购鱼雷艇并帮着进行训练,我还当他是为了加强旅顺口一带的海上防御。就算后来他又分批潜入了三千将士,我也以为他是见台湾战事不利,仍想效仿上次偷渡之举秘密渡海援台。可谁成想,他的胃口和胆子竟然是如此之大,大得几乎没有人敢相信!”
赞同地点点头,易顺鼎又补充道:“据我分析,冯大人的胃口恐怕犹不止这些,从其选择入台的时机看,他大概是想将从布袋嘴登陆的倭贼第七师团全部歼灭。如果对澎湖舰队的袭击获得成功,不但会使日本在台的海上力量受到致命打击,极大地增强援台部队的安全性,而且还可以断绝登陆倭寇弹药物资的补给,卡断其从海上撤离的退路。到那时,就算登陆的日军有整整一个师团,在有心算无心、交通以及通讯皆断绝之下,也只能成为一支任人宰割的孤军。岘帅,台湾战事的成败与否,可能就在此一举啊!”
易顺鼎对冯华的这番分析,如果换在另外一个人身上,刘坤一肯定会不尽以为然。诚然,这番战略构想说得上是出人意料、胆大之极,然而战场上没有一成不变的事情,只要这一连串的行动中有一环出现偏差,其结果都可能会截然相反。不过此刻,刘坤一却不禁为易顺鼎所描绘出来的一幅“令人鼓舞的”前景怦然心动。先不说冯华百战百胜的威名已经足以令人对他信心百倍,只从他在此次行动中表现出来的深谋远虑、坚毅果决,也会让人感到就是再不可能完成的事,到了他手里亦会获得成功。
又是一阵良久的沉思,刘坤一此时心潮起伏:“是啊!台湾战事的成败与否将就在此一举,大清的国势能否重振也与之息息相关!也罢,为了朝廷的“万世基业”,也为了冯华你对我的这番信任,我就与你一起淌这个浑水!只是冯华的心思也委实太深沉了一些,也不知他以后还会做出多少出人意料的举动?
福州府,马尾。
夜,黑魆魆的,因为临近海口,不时刮过的夜风中带着一股浓烈的海洋气息。福州造船局船政衙门、厂房、海军练营以及那座五层楼高的自鸣钟楼都隐秘在浓重的夜幕里。只有远处停泊在海湾里的船只上那昏暗的桅灯,随着潮涌潮退,如同夏夜里飞舞盘旋的萤火虫,发出数点起伏不定、颠簸飘忽的微弱光芒。
夜深人静,港湾里已经没有了白日里的那种喧嚣。造船局的那口自鸣钟在湿润的空气中忽然叮咚响起,浑厚的钟声是那么的悠远深长。在入夜时分才秘密潜回港口的旅大特区鱼雷艇编队,此刻又趁着夜色无声无息地离开了港湾,悄然向着南面的浯洲屿方向驶去。筹划已久的“飓风”行动,由此正式拉开了序幕。
东方欲晓,帽星却依然在西天的地平线上空闪烁。浯洲屿的水湾里,聚集着一艘艘运输船,由鱼雷艇分队和特种大队组成的志愿军先遣混合支队在大海的第一缕晨曦中出发了。
海风猎猎,浊浪滔滔。鱼雷艇剧烈地颠簸着,一个浪头打进舱口,黄钟瑛全身被浇得湿漉漉的。他抹了一把溅到脸上的海水,继续指挥着担任船队右翼警戒任务的“地字号”鱼雷艇,稳健地行驶在远离船队数海里外的南部海域上。整整一个白天都平安无事,但就在太阳快要落下去的时候,一直都没放松对海面情况进行巡视的黄钟瑛突然从望远镜中发现了一道船影儿。
“是鬼子的军舰?”黄钟瑛心中一惊。果然随着距离的接近,船上那随海风飘扬的旭日旗已经隐约可见,而且从船的外形上看像是一艘巡洋舰。
“船队已经接近澎湖海域,为了保证“飓风”行动的突然性,无论如何也不能放过这艘日本巡洋舰!”黄钟瑛思忖着,一面吩咐士兵做好战斗准备,一面向其他几艘在不同方向担任警戒任务的鱼雷艇发出了无线电报。
此时,也已经发现敌情的“筑波号”巡洋舰舰长黑冈带刀兴奋异常。作为一艘1853年由英国建造、排水量仅为1978吨的日本海军元老级巡洋舰的舰长,他一直以来都没有获得在战场上为天皇陛下开拓疆土、建功立业的机会。甲午海战中,“筑波号”没有直接参战,而是担任了海防巡视任务。台湾战役开始后,它虽被编入了澎湖舰队,却又被安排到了没有什么战事的基隆,负责警戒防卫台湾海峡北部海域的安全。
直到最近,由于帝国在两次登陆中,接连有军舰被炸沉和受到重创,澎湖舰队在台南的力量大为削弱,才将它调了过来。可令人气愤而又无奈的是,“筑波号”却又被安排到了这开战以来连打鱼船都少见的澎湖西南部海域进行巡视警戒。如今,竟然有一艘支那人的鱼雷艇越界送上门来,实在是苍天有眼。因而,此刻黑冈和“筑波号”上的士兵都求战欲望空前高涨,舰上的十几门火炮的炮口都一齐对准了这艘不知死活的支那小艇。不过,令黑冈带刀有些意外的是,这艘虽然速度很快,但标准排水量不过百吨、钢骨木壳的鱼雷艇在看到自己向它冲来后,竟没有立刻逃走,反而迎了上来。
“支那人要干什么?难不成还要与我较量一番吗?他们是不是被吓傻了!”对于“地字号”的反常举动,黑冈带刀尽管有些疑惑,但甲午海战的胜利早让日本海军再也不把小小的支那水师瞧在眼里。况且现在遇到的只不过是一艘小如弹丸的鱼雷艇,在自己的“筑波号”面前,支那人的这种举动无异于以卵击石、愚蠢之极。
“地字号”鱼雷艇在海面上划了一道很大的弧线,怒吼着刺破波涛向着日舰冲了上去。海水被高速前进的舰艇分开一条水路,激起了层层的海波。在夕阳的照射下,金黄色的浪花掠过船舷,在舰艇后部拖起一道高高的尾浪。
黄钟瑛心里清楚,自己的鱼雷艇唯一的优势就是速度。和日本人的巡洋舰比火力?那简直是笑话!“地字号”上最大口径的武器只是两门37毫米的哈乞开斯五管速射炮,可日本人的巡洋舰上光是114毫米主炮就有6座,另外还有30磅炮和24磅炮等共计13门火炮。如果硬拼恐怕自己的小艇还没靠上前就被日本人的火炮撕得粉碎。所以,要消灭眼前的这个庞然大物,只有靠自身的灵活、快速和机动与之周旋,然后再找机会发射刷次考夫黑头鱼雷,致敌于死地。
看着这艘不知天高地厚的支那小艇不断调整着前进方向冲了过来,黑冈带刀立刻明白了敌人的战术意图:想避开己方火炮的攻击,迫近实施鱼雷发射,支那人未免太自不量力了!“嘿嘿”一声冷笑,他立即指挥舰上的全部炮火按口径大小组成了三道拦截网,务必在对方靠近之前将它击沉。
不过,支那人接下来的行动再次出乎了黑冈带刀的意料。看似想不顾一切迫近“筑波号”的鱼雷艇,每每在即将进入己方攻击范围之际,就改变了行进的方向,以避开“筑波号”强大的火力攻击。心中虽然对奈何不了支那人的一艘小艇十分恼火,但黑冈带刀却益发地对敌人轻视起来:支那人的软弱怯懦真是永远也改变不了,只会绕来绕去的来回兜圈子!
天色渐渐的暗了下来,夕阳恬静而怡然地沉入了海天相接的五彩云霞之中。愈渐猛烈的海风驱逐着黑色的浊浪,不断地拍打摇晃着“地字号”略显单薄的船身。
“报告,‘宙字号’来电,它已经到达了指定位置。”
听到通信兵的报告,黄钟瑛暗暗松了一口气。早在出海前,他和萨镇冰就制定了如果在半途与日舰遭遇,必须速战速决的作战方针。如今,天眼见着就要黑了,再不发动攻击,就有可能被鬼子趁着夜色逃了出去。
“立即回电,两翼齐飞,全力实施攻击!”黄钟瑛沉声下达了攻击命令。
一改刚才的游走纠缠战术,“地字号”鱼雷艇此次径直冲了过去。在进入“筑波号”的攻击范围之后,鱼雷艇小心地避开“筑波号”火炮的瞄准线,频繁地做着之字形规避动作,敌舰发射的炮弹不时地落在小艇的前后左右,激起一道道高大的水柱。“地”字艇凭借着自身的灵巧和速度,冒着“筑波号”凶猛炮火在海面上编织出的密集火网,继续高速度向着“筑波号”逼近。
看着全速前进的鱼雷艇竟然完好无损地冲过了己方的火网,先前过于乐观的黑冈带刀既感意外又有些慌乱。就在这时,观察兵向他报告:“舰长阁下,左舷20链又发现一艘支那鱼雷艇艇!”战局的瞬间变化已经让黑冈带刀无暇多想,举起望远镜,只见一艘类似TB级的支那鱼雷艇正在劈波斩浪高速驶来。
此刻,缺少实战经验的黑冈带刀尽管表面上仍显得十分镇静,但心中却已是纷乱异常。联想刚才支那鱼雷艇的一系列表现,它分明是一场有预谋的行动。如今,只是面前的一艘支那快艇自己已无可奈何,如果再陷入支那人的两面夹击,后果将不堪设想!
这个念头刚刚在脑子里一闪而过,黑冈带刀便立即作出了撤出战斗的决定:“双车退四、左满舵!”不过,一切都为时已晚,舰体庞大笨拙、且航速只有8节的“筑波号”,此时妄想撤离战场又谈何容易!
双方的距离已经接近至五百米左右,“地”字艇上的两门哈乞开斯五管速射炮也开始向“筑波号”射击。与此同时,“地”字艇还在不断地变换方向,寻找发射鱼雷的合适角度。为了躲开支那快艇的鱼雷攻击,“筑波号”也只得跟着不断转向躲避。然而,面对着舰体灵巧轻盈、航速高达25节的“地字号”鱼雷艇,“筑波号”巡洋舰却显得有些力不从心,始终都无法脱离鱼雷的攻击范围。而在另一侧,“宙字号”鱼雷艇也正在迅速地迫近“筑波号”。
其实,不要说是“筑波号”这种老朽的巡洋舰对此局面无能为力,就算是日本其他的主力巡洋舰在此,恐怕也是凶多吉少。萨镇冰和黄钟瑛率领的这支鱼雷艇队可以说是当今世界上最具战斗力的鱼雷艇部队。德国埃吕屏什好造船厂和伏尔坚造船厂都是当时世界上最好的造船厂,六艘鱼雷艇都拥有当时舰船最快的航速,而刷次考夫工厂生产的黑头鱼雷更以其可靠耐用而著称世界。
鱼雷交付使用后,根据周天宇设计和安排,军工部门又专门对鱼雷进行了改进。不但在鱼雷上安装了控制鱼雷定向直航的陀螺仪,大大提高了鱼雷的命中精度,而且还加装了热动力装置,提高了鱼雷的运行速度。因此,这支部队是当时世界各国海军中唯一一支装备了航速最快、威力最大、具有定向装置鱼雷的快艇队。唯一有些美中不足的是,鱼雷艇自身武器单一,鱼雷虽然经过改进,但射程仍属偏短,必须尽量逼近敌舰才能取得有效的战绩。
作为旅大特区的第一支海军部队,冯华对其寄予了极殷切的希望。除了任命有着丰富海军经验的萨镇冰和黄钟瑛担任这支舰队的正副司令外,艇上的各级指挥官则全是原北洋水师中富有实际经验的军官和以叶祖珪任校长的“旅大水师学堂”的首期毕业生。另外,对于艇上的士兵,也是按照英国海军章程,选择敢死之士,注重培养士兵的心理素质、提高士兵的技战术水平。在经过了五个来月的艰苦训练后,这支鱼雷艇部队已经绝非昔日的北洋水师可比了。
“地字号”鱼雷艇离“筑波号”更近了,但黄钟瑛却仍迟迟没有下达发射鱼雷的命令。他还在耐心地等着,一来是等候“宙字号”也进入攻击范围,二来是要寻找一个更好的时机,务求一击必中。
尽管是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鱼雷艇,但即便是FU级的“天字号”和“地字号”也不过在标定的两枚鱼雷外,另有两枚备用鱼雷;而“元字号”等四艘鱼雷艇由于吨位较小,则只有一枚备用雷。因此,还有更重要任务在身的黄钟瑛对鱼雷的发射,绝对不敢掉以轻心。
决战的时刻终于来到了。同样以无比的灵巧穿过“筑波号”火力拦截网的“宙字号”鱼雷艇也进入了鱼雷的攻击范围。在黄钟瑛的指挥下,两艘鱼雷艇左右展开,实施两舷夹击。但黑冈带刀毕竟也不是吃素的,“筑波号”适时调转了方向,两艇未能形成夹击之势,使得鱼雷艇的第一波攻击流产。不过,这一次的避让只是让已经确定的结果来得稍迟了一些。同时划过一个轻盈的弧线后,“地字号”和“宙字号”再次对因为转向而慢下来的“筑波号”展开了夹击。
刚刚进入鱼雷高速发射的三百米距离的攻击位置,两艘鱼雷艇便一前一后各发射了一枚鱼雷。在费尽九牛二虎之力躲开了“宙字号”发射的鱼雷后,“筑波号”再也来不及避让来自15度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