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风流名将-第33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楚留情笑道:“易兄,既然来了,我们也去拜上一拜”。
易寒应道:“心诚则灵,拜与不拜只是一个形式,时日不长,我们还是到别的地方转悠,多感受一下香山庙会带来的盛况吧”。
楚留情点头道:“也对,日不长,却不必在形式上浪费太多的时间,走,我带你去拱宸桥那边看一看”。
易寒问道:“拱宸桥有什么可看的?”
楚留情讪讪笑道:“这你就不懂得,你想不想看到江南最纯朴的二八年华女子啊。”一语之后解释道:“平时,良家未出阁的女子藏于闺内,难得踏出家门一步,也就难觅其娇容,待到这吴山庙会,却随家人一起前来进香,你见惯了大家闺秀,我带你去看看小家碧玉是什么模样”。
易寒哈哈笑道:“还有这好事。”确实如此,这大家闺秀他见过不少,这土生土长的农家小碧玉,由于易寒所处的环境却很少看见,至于他在豫州老家的小乡村的那些女子,却还是与这江南农家小碧玉有很大的不同。
两人往拱宸桥方向走去,沿途遇见前来进香的男女老少,云集各地方人家,途为之塞,一路香火,从灵隐寺而不绝断。
易寒看着形形色色,各式打扮,各行各业的香客,心中有种感觉,是什么力量,什么动力让他们聚集在一起,做着同样的事情,大概是心中那份对美好的共同期待吧,家人团家安康,生活幸福美满。
楚留情问道:“易兄,你知道江南地区什么最出名吗?”
易寒看着迎面走来垂着头,却是因为极少外出没有见过世面而显得羞涩的农家小碧玉,哈哈笑道:“江南盛产美女”。
楚留情一愣之后也哈哈大笑起来,指着易寒笑道:“易兄啊,看来你的本色不改当年啊”。
两人对视开怀大笑起来,楚留情缓缓道:“江南出名的东西不少”,说着掰起手指数了起来:“龙井茶叶、丝绸、大闸蟹、黄泥螺、霉干菜、紫砂壶、绍兴酒、金银铁饰锻造技术”。
易寒点了点头,楚留情这么说来,他倒一一能记起来,只是似楚留情这般如数家珍一一道来却是不能,只听楚留情指着这些香客问道:“这会你再看他们的衣着打扮,能想到什么呢?”
易寒笑道:“茶农、蚕农、渔民、粮农、酒农,泥匠、铁匠”。
楚留情点头道:“不错,这些香客多是苏、常、锡,杭、嘉、湖等地方的农户人家,一乡一村,结伙成队,乘香船来杭,拱宸桥一带,进香者以船为家,步行为主,生活节俭,自带糕粽果腹”。
易寒道:“路途遥远却也不容易,难为他们了”。
楚留情笑道:“咦,易兄此言诧异,俗话说的好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这些香客此行目的虽然是进香敬神,对于他们来说难道不是一种开阔见识的机会,进香之举岂又不是游玩休闲之举”。
突见前方一支队伍敲锣打鼓,像极了迎亲队伍,只见数个男子架起一根重达几十斤的大烛,左右架起黄、白布数匹,牵拽而行,一人举旗导引。
易寒问道:“这又是什么?”
楚留情解释道:“这叫舍幡,是蚕农的俗例,将此烛抬到寺庙点燃,再吹熄带回,作蚕房照明,以祈蚕花旺盛,而这数匹黄、白布就捐舍给寺庙”。
易寒笑道:“倒也有意思的很”。
楚留情道:“何以成俗却也无从追寻”。
这拱宸桥却也不近,两人步行走了好一会也却还没有抵挡,不过沿途形形色色的景象,两人不敢疲惫,倒是乐在其中,过来一会又见到一群肩挂黄包,手携香篮,腰糸红带,头裹白巾的女子香客,她们结群而行彼此窃窃私语,看样子也是结伙而来。
楚留情道:“这些都是茶农,至于未出阁或者已婚都没有什么计较,她们一天之内来回百余里,烧遍三山寺庙之香,名叫“翻三山”。
看着她们,易寒似乎能看到一幕景象,茶山之上,姑娘们怀揣篓子采着茶叶,这边一个,那边一对,日落西山,又满载结对归家,人一生到底要追求什么,穷与富,时间流逝最后归于尘土还不是都一样。
总算到了拱宸桥,只见沿岸停靠着无数从各地前来进香的香船,竟有上千艘之多,整个河面几乎被塞满,就好像已经变成陆地一样,可以想象密集到何种程度,只是这些香船停靠有序,密而不拥,条条有序,只见不少汉子正在吆喝着指指点点,看来正是这些人的功劳,但见一艘刚刚到来的香船在一名汉子的安排下靠岸,接着船主递给那汉子一些银两,易寒恍悟,原来还要缴纳停泊费用。
这些香船自然比不得金陵花船的华丽奢美,却也另成一副风范。
不少烧香的妇女下船而来,身穿蓝色印花布裙,用白色或蓝色的头巾包裹于头,又的还在发簪上插上一朵红艳如火的纸花,娇俏如花,古风犹存。
楚留情忙指着远方道:“易兄快看,小碧玉!”
易寒望去,却是一个二八少女,同样穿的也是轻软飘逸的蓝印花布,但是这些未出阁的少女与妇女不同的时候,头上并没有裹上头巾,而是梳了双髻,云鬟垂于两耳,静若拂黛清芙。
此刻岸边桃红柳绿,花香鸟语,这些身穿简朴蓝印花布的少女,与小桥流水,绿柳红桃,淡淡的香烟氤氲,构成了一幅独特风韵的风景画。
小家碧玉的乡野气韵是大家闺秀所没有的,道的一个朴也真。
船上设有方桌,桌上放有各种祭品,点燃红烛,有些香客们虔诚的默念着,舱内烟火缭绕,不时传出清脆的击磐声,木鱼声和喃喃的祈祷声,后舱设有月台,摆弄着乐曲奏起佛曲来,有些香客刚刚归来就坐在船沿边休息,有些却忙碌着摆好祭品准备祭拜,有些闲情的看着周遭形形色色的各式人群。
易寒惊奇,人之百态,竟能一视而全。
楚留情立于岸边,目光肆无忌惮的流连于那些从她身边经过的农家小碧玉,不少性格开朗的茶家女见了这垂涎欲滴的李明濛,在经过他的身边加速步伐,尔后又恢复正常步行速度,唧唧喳喳的窃窃私语起来,进而掩嘴偷笑起来,少女悦耳的笑声传入心头,连易寒不禁被这自然而发的自然之美撩拨的动情了。
蚕家女相比之后就温婉安静了许多,有的看了楚留情火辣的目光,立即垂下头来,俊俏的脸蛋上立即泛起红晕,埋下头匆匆的走着路,有的莫名的拽起自己的衣袖,行动是如此扭捏不自然,这一些无不显示她们内心的紧张羞怯,每当看到这一幕,楚留情总是以爽朗的笑声来表达自己的畅快,少女的娇,少女的羞都因他而露。
相比楚留情,易寒却端庄了许多,便因为他鬓发透着几根白色,让这些女子好奇的多瞄了他几眼,他平和的气质却让这些少女感觉比较舒服,而不必小心翼翼提防那未知的惶恐惊吓,羞、怯、娇,大概就是少女对男女情爱向往又无知的体现吧。
两人同为英俊潇洒的男儿,楚留情比易寒还要光鲜一些,相比之下易寒就显得沧桑了一些,偏偏易寒的回头率比楚留情要高,或许得少女羞怯的奇妙心里更能接受易寒的那种平和的安全感,而楚留情就是鲜艳美丽的东西,却带有危险,
这一对色狼,竟也成为拱宸桥岸边一道特殊的风景线,因为他们太特殊了,别人为进香而来,他们为欣赏美色而来,当然有些男子对他们心存抱怨,谁愿意自家的闺女被人这样盯着看,谁愿意自己的姐姐妹妹被这样肆无忌惮的瞧,只是碍于自己是外乡人,两人的衣着打扮又是富贵人家,而又没有做出过激的行为来,倒也就睁着眼闭着眼。
楚留情倒惹来些大胆的寡妇像他抛来媚眼,楚留情放荡起来也是尽情的勾搭,这不他手中多了几条女子用的香帕,寓意自然明显,夜深人静上船而来,可春宵一夜。
楚留情看着自己硕果累累,而易寒全无收获,取笑道:“易兄,看来你老了,不复当年风采,要不兄弟我分你一条”。
易寒哈哈大笑:“就怕晚上你走错了船,动了人家正经的闺女,被人生生推下水去”。
楚留情反驳道:“她们上了那只船,我已经瞧好了”,说着炫耀其手中的手帕来。
易寒哈哈大笑:“这一些都是经验老道的淫娃荡妇,今晚要是你走这么几遭,怕是没命回来了”。
楚留情不屑道:“你是羡慕我,估计讽刺我的吧,有本事你拿下一个良家妇女给我瞧瞧”。
易寒笑道:“别说良家妇女,就是小碧玉也难不倒我”。
第一百二十节 迷
易寒只不过是和楚留情调侃,两人早已经过了在街头上撩拨调戏女子的年纪,岁月在他们脸上留下痕迹,同样的也让他们多了一份担当、稳重,或许易寒不配拥有“担当”这两个字,他有吗?也许太担当却不是担当。
楚留情却当真起来了,他好久没有这种畅快,放荡不羁的感觉了,这丝感觉刚刚捕捉到,又任何肯就这样溜走,认真说道:“易兄,假如你真的能立即搞定一个小碧玉,我楚留情就真的服了你”,他口中的小碧玉就是未出阁的女子,这种女子少见生人,一般都是羞涩万分,连靠近和她们说些话都难,与那些放荡的熟妇可是天壤之别。
易寒摆手道:“她们一个清白身子的闺女,我如何能去祸害,这样又与禽兽何异”,易寒年少时虽然风流放荡,可是他是有道德底线的,祸害别人一生的事情,又怎么可以纵情为之,一个没有底线的人就离恶人不远了。
楚留情讪讪笑道:“谁让你去糟蹋她们的清白身子了,只要你能做到与她们暗通款曲,眉来眼去就算你成了”。
易寒放声大笑起来,笑的如此落拓,又是如此风流,他的笑声引起了周围人的注意,无论男女老少都朝他望来,看着这个放声大笑的人,却给人感觉像一个儒士,爽朗的笑声也可以感觉到一个人落拓的胸怀。
一个少女大胆的走了过来,问道:“先生,你才高八斗吗?”
易寒嗅到她身上淡淡的酒气息,又见其脸颊酡红,却是喝了酒,又看见衣着打扮,原来是个酿酒人家的女儿。
楚留情一愣,想不到易寒就这么一笑,就有少女上前搭讪,他实在想不出易寒这一声笑有什么魅力。
易寒礼道:“姑娘,你有什么事吗?”
那少女道:“我见先生气质不凡,定是个博学多才的人,小女子懵懂无知,不通世事,有一事相询”。
楚留情插话问道:“你又如何看出他博学多才”。
少女笑道:“腹有诗书气自华,再加上刚才这先生笑声,让人感觉就像明月一般皓洁”。
楚留情哈哈大笑:“他博学多才是不错,可是你有一点看错了,他却是个下流放荡的登徒子”,说着笑着朝易寒看了看。
少女一脸讶异,她实在从易寒身上感受不到下流放荡,他看起来那么端正可信,相反朝楚留情看着,说道:“我看公子比较像”,目光还不忘停留在他手上散发着胭脂水粉味的女子手帕。
楚留情一愣之后,却笑道:“我承认你说的没错,可你有没有听过一句话,物以类聚人以群分,他也是差不到那里去”,说着又朝露出微笑的易寒看去,看来他是想砸场子,可不想让易寒装下去蒙骗小姑娘。
少女却没有怯意,大概是酿酒人家的女儿家比较活泼外向,大胆的朝易寒望去,问道:“先生,你是吗?”
易寒笑着应道:“算是吧”。
少女听完却微微一笑,“那我也不怕”,一语之后又问道:“先生,为什么我家酿的酒味道醇美,贱卖都卖不出去呢?而今日我到城内酒楼,那里卖的酒味道一般,何以酒店大肆推崇呢?”
听到酒,楚留情双眼一亮,易寒却认真的思索起来,一会之后应道:“无名无品却只能蔽于偏僻,若真是好酒,却需要打出名声来,让世人知晓”。
少女突然道:“两位一定是好酒之人?”
楚留情一讶,“小妹妹,你如何得知?”
少女笑道:“我非但知道两位是好酒之人,还知道昨夜两位畅饮了一番”。
楚留情更是惊奇,“你又是怎么知道?”
少女笑道:“这是我们酿酒人家的秘密,却不能说出来”,却岔开话题,对着易寒道:“我想请先生到船上饮酒,不知道先生可否愿意?”
楚留情生怕易寒拒绝,立即道:“小妹妹盛情难却,又如何好拒绝”。
少女笑道:“公子也一同前往吧”,原来她刚才只是邀请易寒一人而已。
易寒见她一个女子都如此坦荡不惧,自己岂能畏首畏尾顾忌姑娘家的名声而拒绝,应道:“好,就随姑娘上船去,去品姑娘家亲酿的好酒”。
少女不好意思笑道:“先生原来知道了”。
一旁的楚留情却一头雾水,易寒却知道这小姑娘的心思,她定是把自己当做一个名士了,若是美酒,自己酒后即兴挥笔留逸兴,名士诗句流传,她家的酒也就跟着出名了,这是一个聪慧的小姑娘。
易寒也不多言,是否好酒,却要尝过才知道,便跟随着小姑娘一并前行,小姑娘指着前面一只很小的蓬船说道:“那只船就是,我母亲在上面”。
楚留情问道:“你父亲呢?”
少女应道:“家父在我很小的时候就过世,是母亲含辛茹苦把我养大。”说着没有半点伤感,回头朝两人露出灿烂的微笑。
楚留情心中暗暗赞道:“好一个自强自立的好女儿”,易寒却有些震撼,何以她如此释怀呢?或许人心是不一样的吧。
上了那只小船,小姑娘喊了一声:“母亲!”一个妇人从船舱里走了出来,脸上布满了皱纹,看模样却像个老妇,这小姑娘年纪不大,照理她也应该是三十多四十出头,显得如此苍老,大概是辛劳所致,易寒心怀敬佩,礼貌道:“见过大婶”,楚留情也露出微笑。
这妇人见女儿带着两个陌生男人回来,有些惊讶,问道:“颦儿,这两位先生是?”
这小姑娘应道:“母亲,我请这两位先生来品尝咱们家酿的酒”。
这妇人显然有些好奇,无端端请两个大男人上船来干什么,再者说了她们孤儿寡母的,她到年老色衰,可是女儿二八年华,这要是招惹出什么是非来,可就活该,她脸上露出不悦之色,显然对女儿这个鲁莽轻浮的行为不满意,可是农家人又老实热情,人都请上来了,也就不好再赶走了,对着两人道:“两位先生先坐下”,船头上铺有木板,摆上一张小桌子,几张非常娇小的竹凳,易寒两人坐了下来,却感觉非常有趣,欣赏着周围的风景来。
那叫颦儿的小姑娘被妇人拉回船舱内,只见船舱之内摆满了密密麻麻的酒坛子,在角落里有垫有一块并不大的木板,铺上草席,上面有些被褥,看样子是母女安寝的地方,而母女二人所站的地方也是船舱内唯一的一块空地。
妇女问道:“颦儿,你怎么无端端招惹两个陌生男人上船来,要知道我们在这里人生地不熟的,若是遇到什么歹人,可没人帮咱们。”
小姑娘笑道:“母亲,我见那先生端庄,气质不凡,却不像是一般的宵小之徒,再者说了,这河上又不是我们一条船,大家都挨的很近,他们敢胡来,高喊一声,难道别人还能坐视不理不成。”
妇女问道:“可就算这样,我们与他们素不相识,无端端请他们上船喝酒干什么,这不是自寻烦恼吗?”
小姑娘道:“母亲,我们来杭州可是有好几天了,自家酿的酒却兜售不出去,我到很多店家问了,可人家一听我们这酒无品无名,都说不要,说卖这些无品无名的酒有损他们酒楼的档次,再者说了这酒若是卖不出去,回会稽之后,我们又拿什么来还租船的费用”。
妇人看着满船舱的酒坛子叹息道:“当初我跟你说不要来,你偏说我们酿的酒凭什么贱卖,非说借吴山庙会来试一试,说不定有人看上眼,这都几天过去了,这酒却一坛子也没卖出去”。
小姑娘不甘心道;“这酒是我们一捣鼓一捣鼓酿出来,我们辛辛苦苦酿出这味道醇美的酒却为什么要贱卖”,一语之后低声道:“我见这两人气质不凡,说不定能经他们的口把我们家的酒名声给传出去”。
妇女却有些底气不足道:“我们家的酒要是真的这么好,早就出名了,何须贱卖”。
小姑娘轻蔑道:“那些粗鄙莽夫那里懂什么是好酒,又如何懂品酒,母亲,我们快些准备一坛子款待他们,听听他们的意见”。
妇女有些惊讶:“一坛子?要不要这么多?”一坛子酒可是值不少钱,这一些可是她们的血汗,就这样白白给人喝掉,却有些心疼。
小姑娘却笑道:“舍不得“鞋子”套不着狼”,说着就搬起一坛酒,说道:“母亲,你把我们带来的香糕和重酥烧饼拿出来款待客人”。
易寒与楚留情正欣赏着周围形形色色的人来人往,听到脚步声,看见那小姑娘抱着一坛酒走了出来,楚留情看了这架势哈哈大笑:“易兄,看来我们趁夕阳落下,可又要豪饮一番了”。
小姑娘把酒坛子放下,笑道:“酒多的是,就怕两位先生喝不完”。
楚留情豪气冲天道:“你这么说,我就真不信了,非要把你这里的酒给喝完,到时候你可别心疼”。
小姑娘眨着眼睛笑道:“不会哩,公子尽管开怀畅饮就是了”。
转身取了两个大碗放在小桌之上,见楚留情表情愣住,笑着问道:“公子没试过用碗喝吗?”
楚留情哈哈大笑:“只是没想到小妹妹你娇弱弱,竟也有男儿的豪爽劲,大碗的好,你给我杯子,我还嫌小呢?”
“那好哩,我给两位满上吧”,说着抱着酒坛子直接倒酒,她一个女儿家抱着这么大一个酒坛子看样子有些吃力,不过这酒却一点也没溢出碗来,看样子经常这么做,熟练了。
两人看着这就色泽普通,开封之后也是没有极品美酒的那股醇厚的浓香味,微微有些失望,这也难怪普通的人家,那里能要求她能拿出什么好酒,相比之下,这份盛情却更难得。
小姑娘笑着看着两人,“先生和公子尝一下里”。
两人见碗只有七分满,也不算多,给足了小姑娘面子,却一口干了,突然两人同时转过身去,将口中的酒朝河中吐去。
小姑娘脸色一变,易寒与楚留情却显得有些尴尬,这就入口实在难以咽肚,与昨晚所喝的相比,实在相差太大了。
易寒想说些什么,却一时口塞,不知道该说些什么好,小姑娘脸色有些不好看,突然转身又拿了一个碗,“啪”的一声重重的放在桌子上,抱着酒坛子给自己倒上慢慢一碗,拿起碗缓缓饮完,放下碗,用衣袖擦拭嘴边的酒水,爽快道:“好酒!”
又对着两人问道:“先生和公子认为这酒算得上个几品”。
楚留情不好意思说出口,易寒诚恳道:“姑娘,说实话,这酒实在说不得上个好,却连品都算不上”。
“是嘛?”小姑娘说完,又给自己满上了一碗,又缓缓饮完。
易寒和楚留情有些惊讶,这就算酒量好的人也吃不消,这小姑娘酒量有些吓人,或许只不过在生气,易寒劝说道:“姑娘,你别喝了,酒不是这么喝的”。
楚留情道:“小妹妹,酒可是不能这么喝的哦,喝多了要胡来的”。
小姑娘却道:“喝酒不就是要求个痛快,纵情而畅吗?”说着又给自己倒满一碗,刚举起要饮,却被易寒抬手拦住,“慢着,这一杯,我陪你喝”。
楚留情也不甘人后,朗声道:“好,我也陪你”。
小姑娘这才露出微笑,她脸上的酡红让她看起来显得娇美可爱,“先生和公子要陪也可以,不过,这一次要是吐出来,可又如何是好”。
楚留情朗道:“愿罚!”
易寒也微微笑道:“再吐出来,就接受惩罚!”
两人心中却打定主意这酒再呛口也要咽下去。
小姑娘笑道:“那我就给两位满上了,只是我先提醒哦,这酒除了我没有人能够喝到七碗”。
楚留情呵呵笑道:“别说七碗了,就是七十碗也难不倒我”,突然却连忙闭嘴,保持沉默,好酒喝上个七十碗自然没有问题,这酒一碗就够了。
易寒却笑着问道:“为什么除了你,没人能喝够七碗”,他却对这个感起兴趣来了。
小姑娘咯咯笑道:“别的人喝上个三四碗就疯了”。
“疯了?耍酒疯?”易寒狐疑问了出来。
小姑娘却露出神秘的笑容,“差不多吧”。
这可真是勾起了易寒的好奇心,“那我就真的要尝一尝了”。
碗满上,三人干了一碗,两人硬咽下肚去,却没有什么感觉,易寒与楚留情对视,似想询问对方有什么特殊的感觉没有。
小姑娘又道:“一碗不够,依两位的酒量估计要喝上个三四碗才有感觉”,说着又给人满上,边说道:“这一次喝,可能要慢一点,或许能感觉到什么?”
这个时候,妇女拿着两包黄纸走了出来,“两位吃点东西”,摊开黄纸,却是香糕和重酥烧饼,楚留情问道:“大婶,你是会稽人氏?”
妇女点头道:“是啊,公子,尝一下看好吃不好吃”。
楚留情笑道:“这会稽我也去过,我就再尝尝这香糕和重酥烧饼”,说着拿起一块香糕品尝起来,突然表情凝固起来,大赞道:“大婶,你这香糕可是要比群贤楼做的要好吃”。
妇人谦虚道:“我这是自家做的,哪里比的上群贤楼名厨的手艺”,心想这公子去过群贤楼,却是个大富大贵之人。
楚留情忙招呼易寒:“易兄,你也尝一尝味道怎么样”,说着却动手去拿重酥烧饼,边吃边称赞道:“这这是我吃过最好的东西之一”,这酒酿的不怎么样,这小吃糕点却做的太出采了。
易寒品尝起来,只感觉这香糕里面一丝丝的香味都能感觉到,口舌能清晰地感觉到香糕的柔软,鼻息问道河水的味道,耳畔人家的喧哗声历历在目,凉风拂面那感觉是那么的清晰,就感觉风是一只手,在轻轻抚摸着自己的脸颊,远处的景色就似映在自己跟前,落在心头,这种感觉实在奇妙,整个人精神状态亢奋起来,有一种莫名的欣快感,朝楚留情看去,见他也沉浸其中。
小姑娘提醒道:“吃了糕点,在喝一碗呗”,这声音就似落在两人的心里似乎,这种奇妙的感觉两人从来没有经历过,就好像仙音,音已经不在,却在心里头饮下了。
两人举碗饮酒,小姑娘的声音在耳畔回旋,“慢一点喝”。
两人这一次却喝的很慢很慢,酒水似丝一样滑过喉咙,两人对视不约而同道:“味道不一样!”这是一种奇怪的感觉,越喝越能清晰感觉这酒的味道,嗅觉和味觉灵敏到能感受到平时无法感受到的滋味,越是清晰,也就味越浓。
楚留情轻声细语道:“再来一杯”,他却完全没有察觉到自己的声音举止变了。
小姑娘笑道:“我警告一下哦,这酒喝多了,可是会发疯”。
楚留情嘻嘻笑道:“疯了也是心甘情愿”。
小姑娘又盈盈笑着看着易寒,“先生呢?”
易寒笑道:“你现在就是想让我不喝,我都不愿意了”。
小姑娘给两人满上,两人又品了起来,这酒有种魅力,就是越喝,身心的感知能力变得越敏锐,这酒的味道也就浓郁越醇香,当这种感知能力敏锐到一个程度上,就会迷幻,就似山河景色都映在自己的跟前。
妇人这才想起这批酒喝出事过,把小姑娘拉到一边去,低声道:“不能让他们喝了,会不会像上一次一样出事了?”
小姑娘笑道;“母亲放心,我都能喝上个七碗,这两位酒量可不差”。
第一百二十一节 无心之举
四五碗入腹,易寒已经感觉到自己身心有了变化,精神是亢奋的,欣快的,似乎无论此刻做什么事情都是充满兴致的,那感觉实在太强烈了,而且变得越来越强烈,他甚至不知道下一步会去做出什么疯狂的事情来,眼前的景色发生了变化,远远地东西一下子就变到自己的眼前,如置仙境那般的奇妙,说飘飘欲仙一点也不为过,朝那小姑娘望去,见她俏立着看着自己,那双美丽的眸子透着莫名的魅力,她微微的笑容就像一个仙女正在对你微笑,表达她内心对你的倾慕,最后她的微笑化为愉悦印在你的心头,让你是如此的快乐惬意,啊,整个世界所有的美好都在围绕着你转。
易寒的定力比楚留情要强上许多,此刻的楚留情已经站了起来,高声的吟诗作赋,他已经被这种如痴如醉的快乐渐渐侵袭着身心,
而他完全不拒绝这种快乐,就像一个充满诱惑的漩涡拉扯着他继续的前进,一直到达那仙境去,全身轻飘飘的鸿雁一般,眼前的景色渐渐变了,远处的平地骤起奇山峻岭,奇林怪木凭空冒了起来,眼幕中瞬间出现白鹤栖柏,竹径清幽,石檐穹窿的美景来。
楚留情见曲砌峰山,奇花翠竹遍布的地方,鼻尖传到淡淡清香,耳边回旋着若玉珮叮当的流水声,口中高声喊道:“仙境,快看,仙境”。
周围船上的人见楚留情大声嚷嚷,好奇的朝他所指的方向望去,那里有什么仙境,只不过是夕阳落下钱的淡淡烟霞。
楚留情痴狂如醉,指着前方道:“易兄,看我们谁先到那山上去”,说着朝前迈上一步,扑通一下落水,在水中挣扎喊道:“易兄!易兄,这绵绵的云层缠着我走不动了”。
易寒一愣,脱口道:“疯了!”
一旁的小姑娘咯咯笑道:“是醉了!”,一语之后笑道:“先生,还不快救人去”。
易寒讪讪笑道:“你为什么不救啊”,说着,看着水中狼狈的楚留情却感觉十分有趣,楚留情是懂水性的,只不过他现在处于虚幻之中并不知道自己在水中,如他所说的一样,他被绵绵的云层缠住走不动了。
易寒趴在船沿边上,好玩的看着水中挣扎的楚留情,只感觉非常有趣,这种无拘无束,放诞不羁的感觉真的是太痛快,根本不用顾忌别人的目光,想怎么样就怎么样。
一旁的妇人见这个端庄的先生神态变得放诞不羁,低声道:“颦儿,他们疯了”。
小姑娘却重复道:“是醉了”。
妇人有些担心道:“一会出了什么事,可如何是好”。
小姑娘却大胆道:“我会一旁照应的,母亲放心”,两人越是痴狂,她越是开心,没有人比她更清楚这酒所能带来的美妙,将一个人的本心毫不顾虑的展现出来。
过了一会之后,易寒把楚留情拉了起来,周围的人对于两人怪异的举动议论纷纷起来,听在两人耳中却变成一种愉悦的热闹,不停地吟诗作赋,一首接着一首,却一直没有停下来,楚留情又指着岸上喊道:“七色宝光!”说着就要奔跑过来看个究竟。
小姑娘一把拉住了她,对着妇人道:“母亲,把船靠岸吧,不然一会又要落水了”。
船一靠岸,小姑娘一松开手,楚留情就立即朝岸上奔跑过去,恰逢庙会,河边挂满了一旁的灯笼,此刻夜色渐暗,有人在陆续点燃着灯笼。
易寒在后面追喊道:“楚兄,慢一点!”
小姑娘见两人跑了上去,对着妇人道:“母亲,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