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美娱]制片人-第5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温蒂,嫁给我,好吗?”劳伊仰视着温蒂开口,犹如骑士在仰视着他的公主,他一生的信仰。
山呼海啸的“嫁给他,嫁给她,嫁给他”,在警戒线外面不断传来。
跟着威廉的FBI组长彼得表示,必须再次打报告了,威廉这货真的不能再跟了啊,再跟下去,他们就要从免费的保镖,晋级成十全保姆了啊擦QAQ威廉心里真的有我们是FBI这个概念吗?
“我愿意。”红着眼眶的温蒂上前,让劳伊为她戴上了那枚闪耀的钻石戒指。
在威廉的带头下,所有人都鼓起了祝福的掌声。萨巴蒂诺在最后一刻,抱着路西维德赶到了。借着拥抱的动作,萨巴蒂诺的唇擦过了威廉的脸颊。威廉第一次在公众镜头里笑眯了一双眼睛,美到让人舍不得移开目光。
“我们都会很幸福的。”他说。
……
莉迪亚在第一时间,把照的十分唯美的几组求婚现场的照片放到了gossip girl网站上,再一次证明了gossip girl网站总能拿到第一手资料的江湖地位。
“反正意外已经发生了,与其便宜别人,不如咱们自己用了,对吧?”莉迪亚如是说。
玛格丽特也从莉迪亚这句话里得到了灵感,在发现了有人真的在那之后没几天就模仿着温蒂和劳伊,在影院里也来了一场差不多的求婚之后,她就努力想办法把这事儿给炒大了,闹成了一股流行在1985年的特殊求婚风潮。
因为求婚段子是来自《因为我们是一家人》,所以大家基本也都会选在看完《因为我们是一家人》之后求婚。
一家人因为种种缘故,上映的周期比一般电影要长很多,它的票房一直处在没有特别高的高峰,但每周总是会有很稳定的进账的神奇曲线上。爆发力不足,持久力很足,和后来上映的《泰坦尼克号》有些类似,累积下来的票房反而比很多传统的好莱坞大片还要多。
“爱她,就带她去看《因为我们是一家人》。”
这句话风靡了一整个的八十年代。
第144章 来地球的第一百四十四天:“追求”奥斯卡的几大必要步骤。
从1985年1月开始,其实就算是进入了好莱坞上年度的颁奖季,俗称奥斯卡的“超长前戏”。
也就是大部分人口中的奥斯卡颁奖季,总体预测略在百分之七十以上的风向标。
3月初的时候,诸方在私下里经过各种暗潮汹涌的“过招”后,终于等到了奥斯卡官方对外公布各项大奖的入围名单。正在全国乃至全球同步热映的《因为我们是一家人》,得到了意料之中的提名。
至于最后能不能拿奖,这就还要看直至学院评委把选票寄出去之前的这快一个月里的第二轮投票了。
奥斯卡颁奖季,在一些人看来,其实就是制片人和公关团队八仙过海各显神通的时候。
不过,“追求”奥斯卡的套路,总体来说无非就是那么几种:一,拍适合白老男口味的片子(or站对政治立场);
二,公关“洗脑”,拼命宣传;
三,让准影帝影后争当“交际花”,邀请学院的评委或者和评委有关的人参加派对;以及……
最后的四——抹黑对手。
在最佳影片的大名单出来之前,各剧组基本都在做的是前面三个步骤,不断向很少能把所有电影都看完的学院评委们推销自己的电影。
当最终的五部幸运电影被公布出来之后……
受“公布提名名单后,获得提名的电影公司禁止举办公开的宣传活动”的奥斯卡规则影响,对手又已经被官方给圈定了,到了典型的“他下来了,你就有机会上去”的关键阶段,此时不进行第四步,还更待何时?
再有以金球奖为代表的前哨奖们的纷纷筛选,五部电影里只会有一、两部电影是最被看好的“种子选手”。
各大电影要先集中火力弄死谁,简直不言而喻。
1985年是奥斯卡的小年,并没有百花齐放的景象,最可能得奥斯卡的靶子就显得尤为明显——《因为我们是一家人》。
它几乎囊括了所有前哨奖的最佳影片奖,无论是口碑、票房还是因为很符合社会需求的反战思想(八十年代初期的中东战争一触即发,为全球都操碎了心的美国公民们,受还未彻底消退的嬉皮士文化影响,这些年正在接连不断的搞游行抗议,要做爱,不要战争),再没有再比一家人更适合这年奥斯卡的电影了。
威廉等人对此心知肚明,他们当初的宣传企划就是围绕这几方面来的,又怎么可能不知道自己如今的出境。
他们不是没考虑过树大招风,而是考虑了也没用。有威廉和米格的名字在,他们的冲奥片就不可能不受关注。特别是还有米高梅…联美这种专注独立电影五十年的黄金招牌加持,无论他们做不做,他们都会在入围奥斯卡之后成为众矢之的。
所以,公关团队给出的意见就是:“既然无论如何都会被人关注,那么与其想办法遮掩,不如闹大了放手一搏。”
这个建议与威廉一直主动进取的性格不谋而合,几乎没怎么讨论就被通过了。
待电影入围后,他们唯一需要讨论的就是……“在别人下了黑手——这点不用怀疑,他们一定会,换我我也会——之后,我们要怎么应对。”
“找出来,弄死他!”温蒂杀气腾腾,她最讨厌的就是被别人下黑手。要是她技不如人输了,她不会说什么,但要是输在被人下黑手上,她能当场气炸了。
“然后便宜第三方?”米格撇了一眼温蒂,“求别闹。”
这种两强相争,往死里黑对手,最后被本来只打算捞个提名好过年的第三方捡便宜的事,奥斯卡的历史上又不是没有先例。
“最重要的还是给咱们自己的电影正名。”公关团队的负责人雷蒙德道。
“我知道啊,肯定是要解释的。”温蒂表示她又不傻,“我是说,除了解释以外,总不能就放着泼脏水的卑鄙小人不管吧?你们什么时候变得这么圣父了?”
“这个世界上有个词叫秋后算账。”威廉悠悠然道,他还似模似样的拿出了个小本本, “我会一笔笔的记在这上面。等奥斯卡之后,再弄死他们!”
“其实……我还有一个主意。”雷蒙德举起了自己的手。
“说。”三人异口同声。
“咱们可以先下手为强,让他们自顾不暇。”这也是一些入围电影黑对手的原因之一,免得对方先找茬,让他们疲于应对黑料,以逸待劳。
“不行!”还是几乎同时开口的三声。
“我最讨厌别人给我下黑手了,又怎么可能让自己变得和那些黑子一样?”这是小太阳温蒂的解释。
“人不犯我,我不犯人。”这是威廉的原则,当然还有后面一句,人若犯我,我往死里犯人!
“我不知道怎么泼脏水。”长相妖孽的米格发自肺腑道。
“噗……”在场所有人的都喷了。
威廉和温蒂也是这时候才想起来,虽然米格自从把头发撩起来之后,整个人看上去都改变了很多,但其实他的内芯里,还是他们在斯塔滕岛遇到的那个好像一直在被他的老师往死里欺负的老好人。
真是白瞎这么一张看上去好像很精明的脸了。威廉和温蒂默契想到。
“那怎么办?”只有千日做贼的,哪有千日防贼的道理?
“我会联系所有我能联系上的新闻媒体,希望他们在拿有关于电影的重大丑闻时,能第一时间告诉我们。”雷蒙德道。
“然后他们能给咱们撤下来?”温蒂天真道。
“你以为新闻集团是你家开的吗?”雷蒙德说完才想起这里有个威廉,威廉背后站着据说真的买了新闻集团不少股份的、能量很大的萨巴蒂诺。勒森布拉,他只能赶忙补充,“哪怕是你家开的,你也不一定能左右一个爆炸新闻的流出。除非你给他们一个更大的八卦,或者连夜开会想对策,把影响力降到最低。这是十分模糊的办法,可操作性不高,但既然你们都不想当‘坏人’,就只能走这条路了。”
“更大的八卦?”温蒂眨眨眼,“好比我和劳伊订婚这种?”
“丑闻只能拿丑闻换,好比你是想让你偷情的八卦被爆,还是你吸毒的八卦被爆。”到底哪个更重要,这个就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了。
“但这是假的啊,我不会偷情,也不会吸毒。”
“入围名单公布后,一般离最后的颁奖典礼就只剩下不到一个月了,姐姐。谁TMD有时间当福尔摩斯关注你是真是假?爆个模棱两可、捕风捉影的假消息,就足以搞死你了。等你想办法证明了清白,黄花菜都凉了。”
“那如果我们拿对手的黑料换呢?”威廉开辟了一个新思路。
“对手的黑料?新闻都是有时效性的,你能保证在对方给了我消息的两小时内,你就能找到幕后真凶,然后拿真凶的黑料换?”
“我们可以提前准备好四个对手的黑料啊。”米格耸肩,竞争对手在入围名单被公布后,就已经被圈在了一个很小的范围内,不是吗?
“到时候谁下黑手,咱们就换谁的料上去!”温蒂的眼睛一亮。
雷蒙德没问他们怎么提前在很短的时间内准备好四个竞争对手的黑料,很显然的,有威廉在,或者准确的说是有威廉的表哥萨巴蒂诺在,他们就不会缺这种东西。
“这个提议通过了。不过以防万一,要真的不是这四个对手,而是其他人因为很莫名其妙的理由,就是看你们中的谁不爽,或者就是不让米高梅…联美的电影得奥斯卡,而对你们泼脏水,你们最好也准备一两个替换的自己的料。”雷蒙德做了最后的总结。
虽然有更直接的用已经查到的对手的料替换的选项,但是很显然威廉他们三个人是不会同意的。
然后,玛格丽特这个电影女一号,就“技术”入股了电影的公关团队。
当然了,彼时除了威廉等对玛格丽特身份心知肚明的人以外,雷蒙德他们根本没理解看上去完全无害的玛格丽特的存在意义。
兜兜转转,几经更迭,最终玛格丽特还是走上了她上辈子的公关道路。
“找人黑料这方面就交给‘神秘的M’吧,你们都不知道我们的小黑屋里已经掌握了多少东西。”
“小黑屋”政策,简单来说就是,gossip girl网站在发现了某个明星特别重大的黑料之后,他们会选择不爆出来,而是私下里联系明星本人or明显的经纪人,卖对方一个人情。进而和明星达成长期的消息合作,好比在对方准备公布恋爱、结婚的事情,或者有了新作品的时候,得到第一手的爆料机会。
这是萨巴蒂诺根据他上辈子的记忆,给网站提出的改进意见。
其实这套和最开始神秘的M在玛格丽特学校搞的那套差不多,让玛格丽特总是害怕她们这是不是在进行勒索,虽然他们什么财物都不要,只是情报换情报。
后来在合作了很长时间之后,玛格丽特才释怀,因为她发现不少明星因为gossip girl的这个做法,反而觉得他们挺有人情味的。一个黑料换几个能顺便炒作自己的八卦,简直是稳赚不赔的买卖,最起码比不管三七二十一拿到料就爆的狗仔要好的多。哪怕该明星最后选择不屈服,gossip girl网站这边也算是提前给了话,让他们有了准备的时间。
“小黑屋”正常可以说是gossip girl网站爆了这么多料之后,依旧能在娱乐圈屹立,并且有不错的明星缘的根本所在。
莉迪亚甚至表示:“要是有你们的竞争对手不开眼,找上我们爆料,那就更好玩了。”
结果,让威廉等人始料未及的是,第一个发力的对手,虽然也黑了一家人,但它黑的方式……有点奇葩。
3月10日,某家比较知名的电影杂志,发表了一片名为《奥斯卡黑幕你到底知道多少》的文章,里面直接炮轰了历年来奥斯卡的种种潜规则。
白老男审美、演员变身高级交际花等手段都是榜上有名,并且……还有配图举例。
不过,这些黑料,还是难掩“公关费”的光辉。
“大家都知道很多冲奥片都是‘小’成本制作,那你们知道它为了得到奥斯卡,其背后的公关费要斥资几何吗?”
文章里专门列了个表,细心的贴出了历任获得最佳影片的奥斯卡电影,从不会对外透露的公关宣发费用。也不知道他们是从哪里得来的数据,靠不靠谱也不一定,但可以肯定的是,那数字很耸动、很吓人。
“今年的五倍入围电影也是更胜往昔。以最火的《因为我们是一家人》为例,据说它的投资只有几百万,全美的票房首日就赚回了本。但又有谁知道,这部电影花在公关上的预算是一千万呢?是的,你没有看错,真金白银的一千万。你们如今从网上、报纸上看到的有关《因为我们是一家人》的消息报道,就都很可能是公关预算在燃烧。”
威廉等人自认为自己洁身自好,并没有什么黑料可供人八卦,最多是空穴来风的捏造,但他们怎么也没想到,对方会选择这么一个切入点。
“为什么我们不能勇敢的对潜规则说不?”
杂志的文章最后是这样说的。
“被将了一军呢。”连反驳都不知道从哪里开始说起。
温蒂垂下头,好像有些无法面对这个踌躇满志却出师未捷的结果:“其实有时候我也想这么问自己,为什么我们不能对这些垃圾的潜规则说不呢?”
第145章 来地球的第一百四十五天:别把自己太当一回事儿。
“因为我们想得奥斯卡。”
“因为我们想日后有对潜规则说不的权利。”
“因为我们还不够强。”
威廉一连说了三句话,脸上的表情却还是一如既往的没有表情,整个人都几乎没有任何情绪的起伏。
至于什么“不甘心啊”、“无奈于对现实的妥协啊”等东西,威廉不是没有过这些情绪,而是早在几年前,惠勒“逼”他参加烟枪夺得最佳影片的那届奥斯卡时,他就想过了,并且想通了。简单来说就是——不破不立。
很多事大多都是如此,在当下做的时候,是看不出效果和影响的,只有在很多年后的某天才会猛然惊觉,过去经历过的那些——无论好坏——正是成就了自己今日的财富。
所以在对温蒂说出这些话时,威廉可以显得是这么的淡定从容,好像不会被任何事情打倒。
温蒂本来有些浮躁的心,也在威廉的“毫无感情”下,被莫名影响的清醒了过来,好像这不在计划中的“黑水”根本不算什么。
好吧,哪怕它真的会给他们造成一些困扰,她只在这里怨天怨地怨社会,也并不能改变局面。有埋怨的时间,她能做多少有用的事情啊,哪怕只是缩短一下爬到能真正改变这种局面的高位的距离都是好的。
温蒂。小太阳。怀特一秒复活。
米格侧目了一眼内心戏一看就很丰富的温蒂,虽然他不知道她到底九曲十八弯的想了些什么,但他可以肯定威廉刚刚的话里绝对没那么多鸡汤。
威廉的话就是他的表面意思,他在很认真的回答温蒂的问题,为什么他们暂时还不能对潜规则说不。
是的,暂时。
威廉相信早晚有天他会彻底扭转这种局面的,在他加入学院之后。
好吧,我们必须承认,这个计划听起来中二了一点,但威廉是说真的,他是在很认真的这么想,并且也在很认真的把它当做目标来为之努力。
“那我们接下来该怎么办?”温蒂摩拳擦掌,准备好了要干一大票大的。
威廉只有一个词回答她:“等着。”
“……啊?”温蒂一愣,什么都不做?求别闹啊亲亲。不解释真的可以吗?潜规则这种东西,无论大家是不是都在做,又或者大多数人心里有没有数,只要拿到明面上来说,就肯定不会是什么好名声啊。哪怕总统竞选呢,都很怕别人说自己拿了哪个组织多少多少钱,拼了命的解释这是该组织捐给基金会的。你如今却能置之不理,连解释都不解释,这真的可以吗?
为什么不可以?威廉睁大一双滚圆的蓝眼睛看向温蒂,还是那么的淡定从容,胸有成竹。
那篇杂志文章上开的地图炮太大了,侧翼误伤了很多电影,不只《因为我们是一家人》一部电影被点名,历届已经获得了奥斯卡的电影就不说了,这届提名的其他四部电影也并没有逃过指责,只是没有他们的电影数据详细而已。
别人都不着急,他们着急什么?
“法不责众?”温蒂只能想到这个。
米格摇了摇头:“对就是对,错就是错,普通人可不会因为觉得所有电影都在做,就能体谅你家电影也去这么做。”
就像是贿赂。很多人都会受贿行贿,美国官员也不例外,甚至只会更多,连法官和检察官都能贿赂。媒体报纸上多少丑闻?大家对此好像早已经屡见不鲜了。但总不能因为大家都在贿赂,所以贿赂这个行为本身就是对的吧?
况且,以好莱坞电影界这点人和全国的普通观众人数作对比,他们也成不了众,最后只能是因为这么一件事,导致他们这一批人的名声都坏了。
甚至说不定很多年的今天,他们也会被总结为一个什么什么门,全国性的特大丑闻案件的参与者。
“他们这是要干什么,疯了吗?好像他们的电影没搞过公关似的。”温蒂觉得对方简直不可理喻,这种冒着得罪整个奥斯卡学院评委会的风险也要曝光的自杀式“袭击”。
“事出反常必有妖。”这就是威廉决定“等着”的原因。
“对方很可能不在提名范围内。” 米格则开辟了一个新思路。
这种可能性很小,但却不代表没有,拥有“我不好过,你们所有人都别想好过”这种想法的,可是大有人在,对方没入围,于是恼羞成怒……
所以说,对方要么是疯了,要么就是还有后手。
无论如何,现在局势未明,必须按兵不动。
“我们现在连对方到底是谁,想要针对的是谁、准备拆穿揭露的是一个方面,还是还有后手都不太能肯定,又要怎么对大众解释?”米格对温蒂如是说。
对大众解释其实也是一门学问,千人千嘴,要解释就必须一击必中。否则一旦留下漏洞,或者没解释清楚,那第二次的解释就成了掩饰,成了“有问题”,成了“被打脸”,哪怕真的是清白的,也没人会信了。到时候真就连哭都没地方哭了。
后来事态的发展,也果然如威廉所料。
一开始大家都在按兵不动,打算等等看,搞娱乐的嘛,谁每天能不被“黑”个三五回的?要是什么都与之较真到底,那他们就不要想有正常生活了。
冷处理,让对方没戏唱,很多事也就过去了。
但很显然这一次的这事过不去,对方是来势汹汹、蓄谋已久。哪怕好莱坞的几大巨头和奥斯卡学院都集体变成了“哑巴”,也还是没能让事情凉下去,反而越闹越大,一再发酵……
于是,终于有人坐不住了。
不是威廉,也不是其他好莱坞巨头,而是在杂志里被当做“高级交际花”配了图的女星吉拉汀。佩姬。
五十年代的时候,佩姬在百老汇享有盛名,但也曾因为一部非百老汇的戏剧作品《夏日烟云》而负评如潮。几十年如一日的,她一直坚持活跃在百老汇和好莱坞,却还是只能算是二三线的女星,这一届奥斯卡入围了最佳女配角的提名,可以说算是她的历史突破。
结果这个突破还没让她高兴两天,她就成了众所周知的“高级交际花”,1924年出生的她如今都一把年纪了,被按上这么一个名声实在是不太好听。
佩姬的性格本身又不是个能忍的人,于是她在15日的时候召开记者会,解释了自己的“清白”。
不仅否认了频繁出入颁奖季时的各大派对,连她所参演电影的公关费也被她一并给否认了。
“这是子虚乌有的,我们只有宣传和推广费用,这是每部电影在上映后都会经历的必须阶段,如果你们一定要把这称之为‘公关费’,那就是公关费吧。但我可以对上帝发誓,制片方没有为我花哪怕一美分在所谓的‘拉关系’上。”
新闻发布会上,佩姬说了很多,最后甚至声泪俱下,有她这些年走过的不容易,也有她一把年纪了还在坚持拍戏的种种辛苦,生活紊乱,瘦的不成人形。
“我的孩子总是劝我,这么拼干什么呢?我也该到了在家颐养天年的年纪,但演戏不是我的工作,而是我的兴趣,这么多年来我一直热爱着它。我并不觉得拍戏辛苦,只会觉得乐在其中。演好演坏,我都尽了我最大的努力,倾注了我全部的热情,我愿意为它风奉献我的全部。”
简单来说一句话,她付出了这么多,这个提名就是她该得的。
佩姬所参演的电影没有入围最佳电影,只有一个最佳女配角的提名,制片方虽然觉得她这么说太莽撞,但还是给足了面子,一直配合佩姬的公关在宣传。
也算是迎合了奥斯卡的获奖潜规则之一——自虐成狂。
这算是黄金时代的好莱坞遗留下来的一个很糟糕的潜规则了,为了博得学院评委的好感,演员总会在宣传时拼了命的在这一块下功夫。
毕竟他们有一个在黄金时代真的因病获得奥斯卡的“好前辈”。
威廉在看到新闻发布会的相关报纸后,就皱起了眉头。因为他本人其实是很反感这种宣传的。他知道演员拍戏辛苦,所以一直十分体谅,尽可能的在生活上给他剧组的演员各种便利。在他看来,让演员去涉险,就是剧组的无能。无能并不能成为一种“光荣”。
威廉能理解演员辛苦,却不赞同公关一直在重复黄金时代的各种“铁律”,就像是在鼓励后面的演员继续自虐似的。
不过……别人怎么做,又与威廉有什么关系呢?
威廉之所以皱眉,只是觉得佩姬这样的全盘否定实在不是个好兆头。
果然,当天下午佩姬就被打脸了。
她为奥斯卡颁奖季,特意提前入住好莱坞的著名酒店住到如今的票据、光鲜亮丽的出入各种派对的视频、与学院的某评委同处一家咖啡馆的照片都被一股脑的曝了个干净。Skype论坛上已经吵开了,各种攻讦,比佩姬当年网络还不发达时受到的恶意翻了百倍不止。
事情的恶劣程度已经不仅仅是一个女演员的社交活动了,奥斯卡也被拖下了水。评选不公的丑闻,是电影奖项最大的忌讳。
对方到底在针对谁,看来也算是终于浮出了水面。
奥斯卡才是那条大鱼。
第146章 来地球的第一百四十六天:大萌萌和小萌萌。
奥斯卡被黑这种事,其实也不是一年两年了,而是几乎每年都会有奥斯卡评选不公的丑闻被爆出,种种原因的评选不公,每年唯一的区别只不过是事大事小而已。
这才是真正靶子一样的存在。
搞的全世界都觉得奥斯卡就是一个大写的“黑幕”。
奥斯卡有黑幕吗?肯定有啊,选电影的评委都是人,是人就有自己的偏爱与感情,不可能做到完全的公正公平。
但是,奥斯卡的黑幕真的就那么黑暗那么多吗?这个就不一定了。想想看吧,如果奥斯卡真的是能用钱就买来的,那么奥斯卡也就不可能有今时今日在世界电影圈的江湖地位了。“艺术是不会向任何金钱、势力折腰的”,这是奥斯卡一直偏爱独立艺术电影,厌恶爆米花科幻大片的做法,所真正想要传达的精神。
只不过有些真的拍得不错的大片,就只能倒霉的在这种坚持里被炮灰了。
“学院评委会的审美越来越小众”的说法,不是最近几年才有的,而是早在十几二十年前就有了,但奥斯卡如今依旧是所有从事电影行业的人最想要的奖项。据萨巴蒂诺说,奥斯卡的这个特殊“尿性”,会一直延续到下个世纪,还是那么偏爱小众,还是那么的被大众所偏爱。
所以,看不惯奥斯卡的人数都数不过来,但对它趋之如骛的人,也是数都数不过来。
大部分人对奥斯卡都处于又爱又恨的阶段,爱的是能得到它,恨的是得不到它,颇有点吃不到葡萄说葡萄酸的味道。
哪怕与奥斯卡是竞争对手的金球奖和欧洲三大电影节,其实也有需要奥斯卡肯定的地方,好比他们评选的电影同时也获得了奥斯卡的时候。看看每年金球奖压中奥斯卡最佳影片时狂欢式的新闻报道吧,很多事情便都一目了然了。
连威廉都不能免俗,无论是为了完成他的考试,还是中二的想要改变整个电影圈的风气,他都需要先得到奥斯卡的肯定,才能继续。
奥斯卡就这样年年被黑,又年年屹立的循环着。
“还是威尔厉害,之前按兵不动的决策太正确了。暗地里的那个人or那股势力,指不定手握多少黑料在等着咱们呢,连佩姬这种不太受关注的二、三线女星都有。看来他们的计划就是踩着第一个出头的人来找奥斯卡的茬,无论那人是谁。那么现在呢?咱们继续等着?”
“你还想不想刷奥斯卡的好感度了?”米格无奈的看了一眼温蒂,心想着这孩子怎么一直都这么一根筋呢?
“你的意思是咱们在这个时候要站在奥斯卡那边?雪中送炭?”温蒂皱眉,虽然她不太懂那些高层的博弈,但她有女人的直觉,而她的直觉告诉她,这个时候旗帜鲜明的站出来支持奥斯卡,白白招惹一身腥不说,还很可能会被倒打一耙的追着掐,根本是得不偿失。
温蒂虽然想刷奥斯卡的好感度,但却不想以牺牲他们自己的电影为代价的去刷。
威廉和米格自然也不想,也不会这么做。
不过,他们不这么做的理由,是奥斯卡这一届深陷评选丑闻,哪怕他们第一时间站队奥斯卡,也不可能能在当下就获得奥斯卡的回报,甚至很可能要被“避嫌”,在日后几届的奥斯卡中再兑换这份好感。
但今年的《因为我们是一家人》势在必得,他们为什么要等到明年?甚至后年?
其他好莱坞巨头也因为种种原因,没有在第一时间站出来声援奥斯卡,甚至连奥斯卡自己其实都在“安静如鸡”。
因为学院那边正在研究威廉给他们的资料。
那些是玛格丽特等三人彻夜通宵,在最快的时间内,查到的有关于幕后之人的资料。通过米高梅的高层老塞缪尔给递了上去。
“没想到塞缪尔先生这么深藏不露。”温蒂简直要对这位依旧在位的老爷子刮目相看了。
“不要小看米高梅的底蕴,也不要小看这些年纪的老爷子的人脉。”米格晃了晃修长的手指,能在好莱坞这个漩涡里屹立多年的高层,又怎么可能是简单人物。
事实上,塞缪尔自己本身就是学院评委会的人。毕竟最初提出并建立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