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美人迟慕-第7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只见她眸子骤然发亮,抬头望向太后,随即又转过脸,朝皇后和妙如脸上,仔细地搜寻了一番。见二人一副理所当然的表情。她这才意识到,此事或许早就被皇家定下来了。

钟谢氏重新跪下,郑重地朝太后磕头谢恩。

“能得太后娘娘、陛下和各位娘娘们的鼎力支持,是草民的荣幸。素安在这里替学生们,叩谢皇恩。”

给妙如使了个眼色,让她把钟谢氏搀扶起来。

太后嘴上却说道:“以前就有这想法,一直找不到合适的夫子。后来公主们出嫁的出嫁,指婚的指婚,就放下此事了。”

皇后奇道:“母后怎地又想起,催太子去江南接人了?”

太后笑语盈盈。望了她一眼,道:“那天也不知是谁提起启蒙来,问到了妙丫头,她就把素安居士和女子书院介绍了出来。翃儿媳妇在旁侧也证实,说是听人介绍,在江南口碑不错。”

皇后忙笑着说道:“可惜翔儿是个男娃,不然,也进去念了。儿臣在闺中时。就见过素安居士的诗作、画作。”

“哦?!你外祖谢卿家,跟素安居士的娘家,可是同源?”太后好奇地抬起头。

“正是,不过已经出了五服,成了两支。外祖家是苏州谢氏,素安居士娘家是金陵谢氏。”皇后转过脸。朝钟谢氏讲道,“在闺中的时候,我就见江南的表姐妹们,对先生的画作推崇备至,一直无缘得见。回来跟家母讲时,听她提起,原来您是她族妹。说还在本家曾见过先生。”

众人皆向钟谢氏这边望过来。

只见她微笑点头,答道:“正是。前几年来京城时,还到谢府拜谒过瘐老夫人,论起过此事。”

太后双手合击:“哎呀,说来说去,还是一家人。真是有缘!”然后。她转过头来,对钟谢氏嘱咐道,“有皇后帮你张罗,就放心在京城定居下来。女学赶紧得办起来,毓庆宫的大郡主、恭王府的三郡主都到年纪了。”

皇后在一旁提醒:“宁王府的老太妃,前几天都还在母后您跟前提起,她那小重孙女,也已八岁了。”

“对对,还想学妙丫头的画法。”老太后一拍脑袋,朝妙如解释道,“你替老太妃曾画过一幅像,挂在家中被那丫头瞧见了,嚷着要学,说等学会了,要画得比你的还像。”

妙如莫名惊喜,八岁的小萝莉就有这样的雄心壮志,看来这个弟子有些值得期待了。

皇后在旁补充道:“那天太子妃带着沁儿也来求哀家,说是也想学妙丫头的画法,还说素安居士在江南办学时,就教过学生两种画法。可有此事?”

说完,她把询问的目光,转向钟谢氏。

“确实如此,当时一些同窗想学,就让她教了。只可惜那帮人备嫁后,就退学了。多数人只学了个皮毛。”

太后望向妙如,后者赶忙证实道:“是啊,所以至今没人能画出复杂人像。搞得微臣还是得整天东奔西跑,亲自上门作画。”

皇后此时接话道:“这种情况在京里,应该不会出现了。那些世家女从小学画,学上七八年,出嫁后也没丢的,比比皆是。”

太后笑道:“可不是,皇后你也是从小学画的吧?!”

皇后恭声回答道:“回母后,正是!出嫁前是家母悉心培养,儿臣后来一直在练习,从没断过。”

“镇国公夫人走得太早了,听说你弟弟从小也学过?”太后随口提到。

“后来家母身子不好,愚弟也仅启个蒙。”

“难怪!”钟谢氏在心里暗道了一声。

跟南安王拼完酒,罗擎云并没有立刻回家,而是独自骑着马,找到了韩国公府。

“真是破天荒了!怎么舍得跑到我这俞府来的?”见了面,俞彰就打趣道。

自那天被南安王打伤,他就很少白天出门了。整天以养伤的名义窝在府里,都半个月过去了。除了接见暗部的属下,他连进宫的次数都少了下来。

不用说大家也清楚,他是有了心结。只是这个坎,谁帮不了他。太子姬翌曾私底下问过裴太医,得出结论,说是童年时留下的旧疤,很难再清除。

“我来是告诉你,为何南安王要向你下挑战书的。”径自走到对面的椅子上,罗擎云一屁股坐了下来。

俞彰挺起身,斜睨了他一眼:“哦?!你不说我也知道,不就是他妹妹的缘故吗?他怎么不记得,是我把郡主救出来的?不然她连命都没了。”

他随后又小声咕哝了一句:“只记仇不记恩的,这种人活该没人肯要。”

对他的刻薄,罗擎云早已见怪不怪了。眼帘都没抬一下,接着道:“东昌伯府那边出手了,若你再不知收敛,真有可能把南安王推向那边。汪家虽然失势了,长公主还在,在皇亲勋贵中间,她的影响力还是有的。”

“知道你是为表哥着想,如今不是我收手的问题。事情已经这样了。还能逼着汪家那小子,跟郡主琴瑟和鸣不成?”俞彰语气中透中一丝不屑。

“只有把羽扬卫最后一人的线索给我,查出当年的真相。斩断汪钟两家联系,他自然会收心,一心对待泠泉郡主。这样也能将你的错处,减到最低限度。”罗擎云不动声色地说道。

“别说得这么好听,还不是为了自个,早点破了她的誓言,好把人家娶回家。”俞彰嘴角一撇,不再理他。

罗擎云一跃而起,揪住他的衣领:“这可是你亲口答应的!”

“我答应什么了?!不是说好助我获胜吗?可你倒好,最后自己出尽了风头。”俞彰挣脱他的钳制。

“是你心结太重,能怪我?我不是替你报仇了吗?”

“少往自己脸上贴金,你是听说那丫头,在偏殿楼上观战,才上台比试的吧?!”

“不管如何,我帮了你是事实,总不能一点表示都没有吧?!你下次还有脸求我的?”

“要给你也不是不可以,得答应我两个条件!”俞彰嘴角露出一丝诡黠的笑意。

罗擎云眉头紧拧,苦着个脸朝他点了点头。

“第一,你若娶到手后,得让她帮我画幅像。”俞彰死死地盯着对方,等他的反应。

“这我不能答应,若是她不肯,没人能强迫得了她。你也知道,她有多硬气了,对自己都能狠成这样……”罗擎云当即回绝了。

俞彰早知他不会爽快答应,改口道:“那我让一下步,若是她答应画了,你不准横加阻挠,这下总该可以了吧?!”

“这个……我考虑考虑,第二个条件呢?你快说。”罗擎云脸色稍霁,催促他出下面的条件。

“第二嘛,你要答应,以后若有女儿,要嫁一个进咱们俞氏家门为妇。”

“那更不能答应你了,谁知道你儿子,会不会跟你一样性情……”罗擎云当即否决了他的交换条件。

“你说什么?!”俞彰勃然作色,眼看着就要发怒了。

罗擎云就知道是与虎谋皮,回了他一句:“没什么,不劳您的大驾,我自己想折去,总有法子的……”

说完,他就离开了韩国公府,骑在马背上,扬长而去。

第二百一十五章探疑

二更:

回府的路上,本来喝得有些上头,被晚风一吹,罗擎云有些醺醉的感觉。

怕惊动父亲,他特意绕远道,从东北边的角门回府。沿着醉音湖边,他孤独地一个人踯躅前行。

今晚是正月十六,一轮冷月孤寂地挂在半空中。一阵风吹过,星斗在夜幕上微动,好似也被这凛冽的寒意,激得在战栗发抖。

他停住了脚步,望着印在水里的月影发呆。

原以为俞彰那儿有线索,就不难把此人找出来。没想到比试那天对方出了状况,面具一掉就分寸大乱。让自己也跟着被动起来。

可是只有那样才是最好的方式,既能让两人从此陌路,也可以斩断他们在感情上的牵扯。

该去找太子求助吗?殿下若知道他提了两项龌龊的条件,会是什么表情?!

俞彰这个人诡异莫测,还是不要随便得罪的好。

若对方是个正人君子他倒不怕,最防范的就是他这种心里阴暗的人,谁也不知道,什么时候会被他冷不丁地咬上一口。

他正在发愣,树林边踱出一个人影。

“站住,你这是打哪儿鬼混回来的?”

罗擎云心头一惊,抬头就看见了老父亲半白的须发。

已过二更,见儿子还没回来,镇国公一直等在书房里。派人守住了府里的各个入口,打算来个守株待兔。

还没走近儿子,就闻到一股烈酒的味道,遂出声质问道。

“从宫中回来的路上,遇到一个朋友,跟他在酒楼里多喝了几杯。”罗擎云见隐瞒不过,老实地承认了。

镇国公眼皮一抖,沉声追问道:“什么朋友?你不知道如今有公职在身。明早还要进宫的,怎么喝得这般晚?”

“您不认识的,明日他就要起程离开了,以后可能两三年难得回京,权当给他饯行。”他随口答道,不想透露太多信息。

“你随我来!”罗燧也没打算深究,把儿子叫进了他的书房。

罗擎云迈着歪歪斜斜的步伐,随着父亲进了里屋。

突然一张红彤彤的喜帖伸到了他面前。

“这是你舅舅府上派人送来的喜帖。”镇国公回到太师椅上,把东西递给儿子后,就把屋里侍候的人遣了下去。

“三月初二?舅舅终是迫不及待。想把表弟赶到江南去了。”打开帖子,见到内容后,他笑逐颜开。

“你早知道了?”罗燧心情烦躁,难免在语气上有些急促。

可他的儿子此时半醉的状态,并没发现他的异状,回道:“上次拜年时,听舅舅提起过,想不到就送来了。”

“你有什么想法?”老将军不动声色试探道。

“外祖母终于可能安心了。”罗擎云神态轻松,一副为对方高兴的表情。

“为父是问你,小你两岁的表弟都娶媳妇了。你呢?打算拖到什么时候?才让你老子能抱上孙子?”他盯着儿子的表情,像是一只蓄势待发的豹子,打量着眼前的猎物。企图从对方的表情中,嗅出一丝端倪来。

罗擎云嬉皮笑脸地回道:“没人肯嫁给您儿子,这也怪不得我……”

老将军脸上顷刻间乌云密布,沉声问道:“是真的没有,还是你在背后搞小动作?”

若是在平时,罗擎云肯定能从对方的表情中。嗅出一丝不寻常的危险来。可今日晚上,他先是跟南安王拼酒,后又跟俞彰过招,早已是半醉半困的状态。思维反应,较往常迟钝了许多,没发现父亲半点不对劲的地方。

“儿子哪有什么小动作?!别人一看咱们府里有这样的婆婆。疼爱女儿的人家,哪里还肯嫁姑娘过来受苦的?!您又不是不知道,儿子还是被人退过亲的……”罗擎云絮叨起来。

不过他的表情和话语的内容根本不配套,好像很高兴没人肯嫁他似的。

罗燧没有当场揭穿他的表里不一,而是问起另外的事:“那我问你,你上次去边关之前,说的那句话是什么意思?什么为了不让人忌惮,要找个家世清白。清贵家族出来的儿媳,最好无父无兄在朝中任职。听这话,好像若有所指?是有这样的姑娘在?”

“当然……没有!”一阵冷风吹过来,让青年人有了三分清醒,他忙做补救。“上哪找这样的姑娘家,身份低了爹爹您又瞧不上。”

“真的没有吗?”镇国公对儿子的话,好似半信半疑地,“没有就好。”

“真的没有,有的话早在得知曹家退亲后,就求着您上门提亲了。”罗擎云背上惊出一身冷汗。

“为父还以为,你早有意中人了。”老将军脸上露出疲惫的神态,眉眼间泛着无奈的落寞,解释道,“若是有中意的,为父让你错过了一回。这次厚着个老脸,也得替你上门求娶回来。看来爹爹还是得催着你三婶加快步伐了。总不能到时候,连风儿都要说亲了,你还没娶上媳妇吧?!”

说完,他定定地盯着儿子,一副愧疚父亲的表情。

罗擎云又有几分胡涂了,甩了甩了半混沌状态的脑袋,一时不知该如何接话。

镇国公见儿子不作声了,拍了拍他的肩头:“回院子休息去吧!有什么事以后再说。半月后你嫁到南边的姑母来京探亲,说不定还会带着她夫家的侄女。到时相看相看,若双方都还中意,就此定了吧!你当兄长的,也不能迟谢家表弟太多。”

罗擎云心口一窒,半信半疑地望着爹爹,扭捏了半天,才吞吞吐吐道:“薛世兄是有提过一个人选,我怕您不同意,没敢贸然地提出来。”

老将军一副初次听说的表情,吃惊地问道:“你都不说出来,哪知我不会同意?是哪家姑娘?”

“就是谥封忠肃公钟御史的嫡亲孙女,钟探花的长女。”罗擎云一咬牙,把心底的秘密,敞露在了父亲面前。

镇国公将头低下,作沉思状,过了半晌,才抬头确认道:“是年前传得沸沸扬扬,跟她表哥藕断丝连的那位?”

罗擎云脸上骤然变色:“谁跟您说的这番话?怎好这样污人家姑娘的清白?!”

见儿子瞬间变化的神情,罗燧哪里还有不明白的,他立刻沉下脸,怒斥道:“咱们是什么人家,岂能讨个退了亲的姑娘作宗妇?!”

罗家小将的倔劲也上来了:“您儿子我也是退过亲的,正好相配,谁也不嫌弃谁!况且她退亲非是别的原因,是她生母托梦,两家有仇,病得奄奄一息差点没命了。”

“这些话只能骗骗你这鬼迷心窍的愣小子。荣福长公主是怎样的人,若是八字不合,她会让唯一的嫡孙早早订下那门亲事,等那姑娘好几年。”罗燧也不打算再掩饰了,直接把调查来的情况和盘托出。

罗擎云这才清醒过来,隐约感到一丝不对劲来。

“那是她先前想借人家祖父名声,保她孙子不被清算。而且那姑娘自小孝悌,哪有半点不好的地方?”为着自己的心,他毫不犹豫地据理力争。

“好,咱们不说她退亲的事。为何这半年来,不断有传言,说她跟汪家那小子纠缠不清的?!还闹得人尽皆知,你难道希望未来的媳妇,让人在背后指指点点的,跟另外男子一道常被人提起的?”罗燧祭出杀手锏。

当他查到钟家那丫头这几年的传闻后,立刻打消了成全儿子的念头。

当初娶曹氏是他自己犯了错。绝不允许儿子也娶回一位让人在背后说闲话的媳妇。

“那是泠泉郡主老拎不清地纠缠着。人家回京后,除了被请去给世家女眷作过两幅画,就从没出过宫。上哪儿纠缠不清了?”罗擎云梗着脖子,极力维护对方的闺誉。

“你这小子,刚才还在矢口否认,说没中意的人,说,你跟她有多久了?”老国公岂是任由儿子糊弄的,终于逼出他的原形了,还不得乘胜追击。

罗擎云此时完全能确认,他中了父亲“引君入瓮”的圈套。

“她都发重誓不嫁了,我能跟人家有什么?!就凭她那番誓言,就可以知道,跟汪家那小子,她再没有半点牵扯了。怎么不是个清白的好姑娘?!”

“你焉知她不是以退为进?爹爹怎么听说,她退亲的事,有俞家那小子掺和其中,你这愣头青别上人家当了。这背后的水知道有多深?!”镇国公恨不得把儿子敲醒。

“她根本不知我的心意……儿子还宁愿她发的誓,是不能作数的。”罗擎云中声音带着沉痛的嘶哑。

他脸皮涨得通红,加上酒意未完全退却,使他的神情看上去有些激动。

在俞彰那儿碰了钉子,罗擎云本来信心就受到了打击,看到父亲反对的态度,像在烈火上喷了油似的,痛苦悲怆的情绪,顷刻间就充满了他的胸臆间。

“总之,你休想娶她过门,她的清白与否跟你无关。若还自认是罗家子孙,顾惜祖宗颜面和家声,就不要再念着那女人了。她虽是无辜的,但名声已坏,绝对担负不起罗家嫡长媳的重担。”罗燧表明了自己的态度,就把儿子赶出了书房。

第二百一十六章抚慰

皇后带人离开后,太后额外开恩,留钟谢氏跟久未见面的侄女,好生单独叙叙旧。

妙如把对方请到了她居住的芷兰斋。

时值正月中旬,京城天气春寒料峭。从长宁殿出来,一路上楼台殿宇的气势磅礴。这个凉沁的黄昏,显得有些冷峻。

两人沿着石子铺成的小径,踱进这个位于后宫西南角的僻静院落。

“这个地方原是教习公主的女先生以前住的,她们离开后,院子就空了下来。平常很僻静,极少有人会来打扰。”妙如把来客引进院内。

“这儿是你一个人住?还是有人伺候?”环顾四周的陈设,钟谢氏有些纳闷,“你如今在宫中的身份是什么?”

“画师啊,还有品级的,八品,归如意馆管辖。只是要侍候太后,就住进了后宫。元日那天侄女还穿上了朝服,到含元殿的大殿上,现场作过画。过两天就会挂出来了,现在他们去制作画框了。”提起那件事,妙如有些兴奋。

像是才发现了真相,钟谢氏怔怔望着侄女,问道:“你不是当宫女?也不是当宫中女官?”

“不是啊!信上我也没这么说过啊!”她一脸莫名其妙。

钟谢氏脸上写满了疑惑,盯着她的眼睛,过了片刻才说道:“在信上劝你父亲给妹妹订亲,不必等你了,那是怎么回事?大家皆以为你陷入宫内,要等到二十岁才放出来呢!”

妙如慢下脚步,解释道:“也差不多,反正以后不会轻易谈婚论嫁了。若是让妹妹们等我,没得耽误了她们几个。这两年我可能会留在京里专司作画,先前太后不是说了吗?还要教小郡主们学画呢!”

说完,她故作轻松地挤出笑容。亲昵地挽起二伯母的袖臂,朝前走去。

“你真打算这样过下去?芳华易逝,佳期难再,过了这几年,想嫁人怕就难了。”虽然难以理解这姑娘的想法,钟谢氏还是以一位长辈的身份提醒她。

“那就不嫁人了!反正我能靠本事养活自己。顾先生不也是如此吗?”妙如举出那位教音律的女夫子为例。

钟谢氏蹙起眉头:“她是没办法,你如今得了太后的欢心,何不借这有利条件,争取她帮你指门好的亲事。”

妙如脚下一滞,心想。若没之前的流言,或许还有可能,现在机会渺茫了。

她随即把这大半年来,自己在京中遭遇,都告诉了二伯母。

“竟然有这样鄙俗的女子,简直是丢皇家的脸面。”钟谢氏一脸愤然的表情。

“所以侄女干脆起了誓,省得她再来纠缠不清。”接着,她又把湖边被皇上撞见的事,告诉了对方。

“以后遇到不错的良人,可怎么办。岂不是要错过?!”钟谢氏替她着急起来。

“拜泠泉郡主所赐,现在哪还有良缘等着侄女。试问天下有谁,敢娶有这样传闻的女子?”妙如自嘲地笑了笑。

“或许没那么糟糕,既然她后来又闹出妻妾争宠的戏码,想来不是个安份的人。日子久了,大家自然会明白,你是无辜受牵连的。”钟谢氏轻声抚慰她。

“是啊,待时间冲淡一切。韶华已逝。去当人填房还是做人后娘?”妙如心里暗想,嘴角不觉闪过一抹惨淡的笑容。

两人走到屋内,妙如叫来宫女芳汀,到外间给客人斟茶去。

“那女人真是害人不浅,我看太后挺看重你的,就没有管管她?”见屋里没外人了。钟谢氏轻声问道。

妙如心说,这事若没太后当初的掺和,还成不了如今这乱局。

当然,她不能把皇家的秘事披露出来,只得怏怏然说道:“怎么管?!如今这局面让人最厌烦的地方,就在于人人都有苦衷,都是不得已的。贪恨嗔痴把人坑了,还带累旁人下水。一句不懂中原规矩。把什么都推得一干二净。”

“当初让你回京的人,应该给你一个交待。只是即便是指婚,往后的日子恐怕也不好过,除非找到真心实意对你的。”说完,钟谢氏长叹了一口气。

妙如心里补充道。除非是上无长辈管束,还是个真心疼惜老婆的。这样的金龟婿在现代都难找,更何况是男尊女卑的古代,男人们不仅可以三妻四妾,还有单方面休妻的权力。

算了吧!放弃吧!

本来就没打算在这里,能找到一心人的。

没过了几天,妙如就被皇后娘娘召进了凤仪宫。

在那里,她见到久违的谢阁老夫人程氏。

只见她穿着一件是蜜合色锦绣褙子,下着松花色百褶裙,很是素雅端庄。面色红润,脸上带着掩饰不住的喜意。使她整个人看起来,比实际年纪精神了许多。

“这是内阁谢大学士的夫人。”待妙如行完礼,皇后娘娘替她介绍道。

妙如忙走上前,向谢程氏行了礼。

程氏嘴角弯成半月形,拉起她,解释道:“钟姑娘刚进京时,臣妾就认识她了,那时她才这般高。”说着,她比了个齐腰的高度。

“哦?!”皇后来了兴致,问道,“夫人怎么认识她的?”

“廷儿跟他表哥搭罗府的船,从江南回来,路上廷儿落了水。碰巧钟姑娘在另一艘船上,得亏她教的法子,让云哥儿救醒了廷儿。”

罗皇后显然有些意外,接着问道:“还有这回事儿?怎么从来都没听人说起过。”

“娘娘忘了?前几年她何曾进过宫?!当然就没人提起了。”程氏转过脸来,跟对方招呼道,“一别几年,钟大姑娘出落得越发标志了。”

“夫人谬赞了!倒是夫人的精神越发地好了,谢老夫人和谢伯伯可都还好?”妙如问候起谢家的诸位。

两人宣暄了几句,程氏就转入正题了。

“是这样的,下个月小儿就要准备娶媳妇了,到时家中定会忙起来。母亲心中一直有个夙愿没达成,想请钟大侄女,赶在家中忙起来之前,过府一趟。”

“是为她老人家画像吗?”妙如问道。

程氏点头称是。

原来是这事,妙如一口应承了下来。心中还有些窃喜,终于又可出去了。

第一次出宫没经验,没办成其它事;第二次出去,搭乘的是东宫的马车,更不方便了;此次一定要提前约好,到时顺道去看望二伯母,把几个好友,约到她那里聚聚。

见妙如在那儿发愣,还以为担心太后那边不好交待。

罗皇后安慰她道:“本宫在母后那儿报备过了,你尽管放心去吧!对了,若是钟姑娘有空闲,能否多临摹一张。外祖母身体不好,本宫也有许久,都没见过她老人家了。”

“这个容易!”妙如一口应承下来,还关切地问道,“老夫人想来也许久没见过娘娘了,要不哪天,帮娘娘和六殿下合画一幅,送到谢府让老夫人也能常常见到亲人。”

此话一出,旁边的程氏立刻笑逐颜开,拍了手掌道:“钟姑娘果然善解人意。”

接着,转过头跟罗皇后念叨道,“其实臣妾也是这个想法,只是没好意思开口。”

皇后跟着也赞道:“本来打算在廷儿成亲那日,派四弟带着翔儿,代替本宫上门道贺去的。顺便让外祖母瞧瞧这孩子,没想这主意更好。那就找个机会画画吧!”

说完,她抬起眼眸,朝妙如道:“那就有劳钟姑娘了,母后那边不责怪本宫劳役你就成了。”

“娘娘客气了,这算什么劳役?!能为娘娘画像,是微臣的荣幸。况且,您还是钟家的大恩人呢!”妙如忙恭声道。

“恩人这话就莫再提了。”皇后不敢居功,“陛下本就没打算把你父亲怎么样,本宫只是搭个桥递个梯而已。”

妙如诚挚地说道:“娘娘菩萨心肠,自当觉得没什么。可俗话说得好,锦上添花易,雪中送炭难。牵线搭桥也不是人人愿做的,微臣当初找过许多昔日的旧交。”

“你这孩子,就是会说话。难怪母后这般离不开你。就连翔儿那孩子,也总爱往那边跑,就爱听你讲的故事。”皇后态度和蔼,一副拉家常的语气。

程氏在一旁附和道:“可不是怎么的?!几家老姐妹聊起来时,都在交口赞她呢!母亲这才想起来要画上一幅的。她们还惦记着,三月份女子书院开学后,把孙女们送进去学画呢!”

皇后脸露微笑,道:“这还没开馆,门槛都快踏破了。钟姑娘怕是到时要忙不过来了,母后一定不肯依!”

“这是好事情,各家闺秀学会了。回去给自家祖父、父亲作画,也是当子女的一片孝心。”程氏解说道,“老爷还跟臣妾提起,那日钟姑娘在大殿上作画,几位王公大臣见到了,还颇为遗憾呢!”

“你到大殿上公开去作画了?”皇后听了,大为失色。

妙如点了点头,只见对方眉头蹙了片刻,若有所思地望着她。

“对了,”朝妙如使了使眼色,程氏低声道,“廷儿成亲后,会到江南你父亲开的学馆去就读。若有什么家函礼物之类的,要带给亲人的,提前准备好,让廷儿媳妇帮着带过去。”

妙如上前福了一礼,谢过了对方。

第二百一十七章音讯

“这位老伯,能不能拐道去草帽胡同,姑娘想去探望一下她的二伯母。”春渚跑上前去,跟谢家派来护送她们回宫的车夫询问道。

“好嘞!姑娘坐稳了,咱们这就要拐弯了!”

接着,一道吆喝牲口的声音,车身随之微倾。里面的人赶紧用手抓住车厢里头的扶手。

从谢家出来,妙如触动良多。

谢家婆慈媳孝的场面,让她印象深刻,微微有些感动。

他们家算得上是世家中的典范了。

难怪虽身居高位,谢家伯伯官声此般之好。当初若没那么多的恩怨纠葛,或许她早成了这家人中间的一员,过着安宁平和的日子。跟大多数世家媳妇一样,为辅助相公,周旋于交际圈子;为家族传承,在家安心教导子女。

只是没想到的是,谢家此次娶的媳妇,竟然是许家妹妹。

他们两家的门第倒是蛮相配的,还都是来自江南的书香世家。

缘分有时还真是奇妙,怡心到头来嫁给了她哥哥在国子监的同窗,二伯母的学生和她本家侄子成了一对。

“姑娘,到了!”车身慢慢停下,外头传来侍女的声音,打断了她的思绪。

少顷,就见有个头戴面蒙的年轻女子,撩开了车厢前面的帘子,扶着侍女的手臂,跳下了马车。

进到院内,妙如的目光扫到庭院的一角,那里停着另外一辆马车。

她心下了然,想是邀约的人已经到了。迈着细碎的步子,她跟在引路的丫鬟的身后,一路慢行往北边走去。过了一道月亮门,就望见了院落的正堂。

“姑娘,奴婢总算见到你了。”从屋里迎面闪出个人影。扑嗵一声,跪在了刚进院门的两人跟前。

妙如定睛一看,原来是她的贴身丫鬟莲蕊。

“起来吧!才过半年,你就忘掉以前的规矩了?动不动就跪来跪去的。”她嗔怨道,忙示意一旁的春渚扶起对方。

“她哪里是忘了姐姐的规矩,是激动闹的吧?!”随着,又一位年轻女子的声音,在莲蕊身后响起。

不用扭过头,光听这动静,妙如就知道。是薛菁到了。

“现在见姐姐一面可真难!告诉她说,这次可以见到你了,往后还能在素安居士跟前侍候,你这丫鬟兴奋得一整宿没合眼。”说完,少女笑意盈盈地望着她们主仆几个。

妙如随后朝薛菁福了一礼:“多谢妹妹,替我照顾了她半年。”

后者摆了摆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