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大商悍将-第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连忙将青苔一行迎入馆驿。
青苔等喘息甫定,只听得门外高喊:“右庶长驾到!”青苔知道是秦国重臣蹇叔驾到,连忙起身去迎。没到门口,蹇叔早已大步走进来,虽花白胡须迎风飘摆,但精神矍铄,脸上却早已经是满面春风,“原来是青苔大人!幸会幸会!”“下官拜见相国大人!”这时伯姬早冲了过来,一头扎在蹇叔怀里,娇嗔道,“爷爷,可想死我了!”蹇叔笑得合不拢嘴,一边抚摸着孙女的长发,一边不迭地朝身后的侍卫摆手,“你们先退下!”
好不容易寒暄过后,屋里只剩下蹇叔、伯姬与青苔三人。青苔近前一步,朝蹇叔深施一礼,“晚辈此次奉宋公之命来到秦国,是有重要国事商议!”
…… ……
第二天,秦国咸阳大殿。一位中年王侯斜靠在御座上,鼻梁挺括,两道浓眉下面是一双深不可测的眼睛,百步之外就有一种舍我其谁的霸气,经过精心修饰的小頾偏向两边,如刀切一般的脸颊面无表情。只是斜靠在御座上,用眼角睥睨着他脚下的一切。他,就是春秋五霸之一的秦穆公。
只见秦穆公朝侍从摆了摆手,只听得殿前传礼官高奏:“传宋国使臣上殿!”
早已等在殿外的青苔一行连忙上殿,离穆公还有十余步远之处,深施一礼,“外臣奉宋公之命,有重要军国大事特向公侯禀报!”
秦穆公眉毛扬了扬,显出一丝兴趣,“宋国想结交我大秦?是不是刚和晋国结盟,怕我大秦怪罪,来堵寡人的嘴?”
青苔一听此言,大惊失色,连忙跪下,口称,“公侯容禀,我宋国之所以结交晋国,是因为先襄公泓水之战为楚所败,因此我宋国与楚成为世仇,无奈国小力弱,事不能济。无奈只有结交大国,以图报复。晋国乃我国北邻,素来敦睦,我先君襄公曾于晋侯有恩,因此嘱我成公倚为外援。但我宋国一向重视宋秦邦交,因怕引起友邦误会,故外臣特奉我主之命,解释国策,以达公侯天听。”
这时,秦国朝臣中也站出两人,众人视之,乃右庶长蹇叔。蹇叔出班奏道:“宋使素秉忠义,此次为与晋国结盟之事不辞劳苦,远来我大秦,解释国策,足可显出宋国真心与我大秦交好!”
穆公正在沉吟,殿下又闪出一人,乃左庶长百里奚,“臣以为右庶长所言极是!我大秦数百年来开疆拓土,无一不是力战得来。然诸侯虽多,却也分可攻与不可。当下我大秦当务之急乃南下攻楚,因此与晋、宋交好也符合我国利益!况晋文公乃是主公所立,两国目前也堪称敦睦,不可再生反乱,以为外人所乘!”
这时,右边武将班中站出两人,乃大将白乙丙(蹇丙)与百里孟明视,两人也极力附和。穆公眉头逐渐舒展开来,最后下定了决心似的忽地站了起来,“寡人愿与宋国结百年之好!设宴款待宋国使臣!”
青苔连忙趁热打铁:“外臣奉我主之命,特携黄金千两,白璧百双,献于阙下!”
…… ……
青苔毫不怀疑自己出色的外交才能,怎么说也在理藩院受训过一阵子(在蒙邑创办的学校)。现在这件重要的外交任务已经轻松完成,青苔想着,不禁咧了咧嘴,笑了起来。直到发现周围人一个个投来异样的眼光,才发现自己正走在咸阳的大街上。才想起来,自己是因为此行的任务已经完成,而特地出来放松一下,出来了解一下咸阳的风土人情的,于是表情严肃了起来,仔细打量起身边的景致。
说起青苔的爱好,恐怕最大的一个就是爱猫。就连出去兜风,也要把自己的猫带在身上。他正把怀里的米黄色小猫掏出来,准备让它也透透风,这时小猫奋力一跃,竟然挣脱青苔双手,迅速朝前奔去。青苔大吃一惊,连忙跟在后面就追,小猫身手敏捷,穿过一个个行人,晃过一条条街道,不过青苔也不是凡人,他以前在训练士兵的时候也亲自参加训练,无论长跑还是短跑也在军中名列前茅。一人一猫,一后一前,在熙熙攘攘的咸阳闹市中倒蔚为一景,不少人停下来以观看这难得的景致。
小猫跑了许久,也渐渐累了,速度逐渐慢了下来。青苔见状,不由得心中暗喜:小样!我还不信我整不了你!正专心致志地追小猫,却不提防前面刚拐过来一队车马,护卫甚多,小猫见有机可乘,瞄乌一声,直向中间的软轿冲去,跑到近前,一跃窜到轿中。只听得一声足可惊天地、泣鬼神的尖叫――“啊?!”
#¥%※×※*&^^
青苔看到这番情境,头一垂,蔫了。
宋国使臣李青苔被秦穆公紧急宣召到内宫之时,心里七上八下的:难道秦国与宋交好的事情有所反悔?还是秦国政局有什么变故?还是?正在百思不得其解之时,已经到了秦国内宫大殿,青苔在外朗声,“外臣宋国使臣李青苔求见公侯!”秦穆公端坐前方大殿,爽朗地笑道:“宋国使臣不必拘礼!快请上殿!”
青苔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情步上大殿,连忙跪倒施礼。秦穆公忙说:“不必拘礼!宋国使臣请坐!”青苔偷偷打量了一下秦穆公的神色,发现并无异常,反而还显着一丝兴奋之情。青苔偷眼打量秦伯左右,一看可不当紧,吓得他大惊失色!
原来他发现秦穆公左手边坐着一位公主模样的少女,右臂上却缠着一袭粉纱,看样子是受了伤吧,正气冲冲地朝自己怒目而视,怀中却正盘着他自己朝夕与共的小畜生――那只米黄色的宋国小猫!
当时脑子好像一下子明白了很多,青苔连忙重新跪倒:“外臣弄猫惊扰公主,还望公主恕罪!”
秦穆公笑呵呵地,“无妨无妨!宋国使臣也非有意为之。佩姬,你就原谅他一次吧!”
秦国公主佩姬(应该叫佩嬴的,佩为名,嬴为姓,不过按照惯例,在嫁人之前一般不能称加姓,所以这里称佩姬)气哼哼地,总算开了口:“你的猫抓伤了我的右臂!不能这样轻易饶了你!”
青苔心知事不谐矣,无奈只有凭着一股死猪不怕开水烫的精神,继续挨下去。
佩姬继续宣布处罚决定,“鉴于你错误的严重程度,本公主决定:一、没收你的猫,作为本公主的财产;二、罚你本人到我公主府作苦工一月,以儆效尤!”'手机电子书 。。'
青苔还想争辩什么,秦穆公在一边自言自语地评论,“恩!这个处罚挺合适的!宋国使臣,你认为如何?”青苔见状,只得依从。
回到驿馆,马上将一切事务移交给副使蹇伯姬,又修书一封,让伯姬带回睢阳,向成公汇报前前后后。把这一切都结束之后,还没等喘口气,公主府的人就来了,客客气气地把宋国正使李青苔请上车,风驰电掣般直奔公主府而去。
第一部 玄鸟生商 第八章 硕人皎皎
(更新时间:2007…4…2 21:54:00 本章字数:2334)
宋国使臣李青苔面如死灰,缩着脑袋蹲在车里,随着车辆一路颠簸,上下起伏,他的心也七上八下的。一想到佩姬公主怒目而视的眼神,就感到天旋地转。唉,这下落在她手,小命算是交待了。
青苔越想越痛苦,后来甚至下定决心想:大不了一死,还早死早托生呢!打定主意之后,心里倒没有那么慌乱了,头也渐渐挺了起来,一副视死如归的样子。
可惜,事情并没有按他想象的发展,当天晚上,青苔被安排在一间偏殿歇息,这让青苔更加郁闷。一夜翻来覆去,乱七八糟得想得挺多……
第二天一早,依然是好吃好喝好接待,就是没有公主召见的消息。青苔急得坐不住了,撩起袖子就要朝内殿跑,却被两名秦国武士拦在外面。青苔大嚷大叫,“让我进去!要死也要做个明白鬼!人总归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今日我有死而已!……”
青苔越是激动,秦兵就越是死死拦住不让他进。青苔连推搡带比划,铁了心地非要冲进去不可,就差拿外交官有豁免权来说事了。这时只听得远处内殿传来一声:“公主宣宋国使臣进殿!”
刚才像铁箍一样死死钳住青苔的四只手瞬间松开了,青苔一边揉着肩膀,一边不屑地扫了卫兵一眼,抻了抻被弄皱的衣角,昂首挺胸朝前走去。头是昂着,可心里一颗心都快跳到嗓子眼了――说实话,谁不想多活几年啊?!
可青苔刚到内殿,还没等殿头官吩咐,扑通一下脚一软就跪了下来:“公主恕罪!外臣前日冒犯天颜罪该万死望公主看在我乃一国使臣的份上从轻发落臣愿做牛做马报答公主的大恩大德……”一口气说了这么多,自己都差点背过气去。青苔趴在殿前,大气都不敢出,生怕哪句话没说好,直接被拖出去咯嚓了。殿内静的连一根针掉到地上都能听的很清楚。
沉默,难捱的沉默。
忽然,噗哧一声,从殿上传来一声略显羞涩的淡笑。青苔抬头一看,不禁目瞪口呆!
只见大殿上正端坐着一位身着盛装华服的贵公主,只见她:肩若削成,腰如约素。延颈秀项,皓质呈露,云髻峨峨,修眉联娟。丹唇外朗,皓齿内鲜,明眸善睐,靥辅承权。瑰姿艳逸,仪静体闲。柔情绰态,气若幽兰。仿佛兮若轻云之蔽月,飘飘兮若流风之回雪。
对佩姬公主之美,后世有诗赞曰:手如柔荑,肤如凝脂,领如蝤蛴,齿如瓠犀,螓首蛾眉,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碣兮碣兮,其之展也,子之清扬,扬且之颜也,展如之人兮,邦之媛也!
青苔看呆了,竟然一时忘却了朝堂礼仪,只是目不转睛地盯着公主。
“大人!大人!”
没有反应。
“大人!给您手绢!”
依然没有反应。
“大人!大人!”
“何事?”青苔好不容易反应过来了。
“大……大人,您…您的口水…擦… 擦一下”
青苔忙低头一看,一条足有一尺多长的哈喇子正明晃晃地悬在空中……
就在青苔想找个地缝钻进去的时候,公主莞尔一笑,“怎么?不认识我了?”
青苔怎么也无法将昨日刁蛮任性的小魔女与面前温婉娴静的绝代佳人联系起来,“这个…这个…”只怪脑子运转太慢,一时找不到合适的词语解释。
青苔的复杂的内心忽然产生了一丝细微的变化,一种微妙甜蜜的感觉,悄然流入心底,并在迅速而疯狂地生长着。
公主淡淡地说,“你的赃猫抓伤本公主,准备怎么办呢?”青苔早已心甘情愿地趴伏在地,振振有辞,“愿听任公主发落!”
“那就教我读书吧,宋国乃礼仪之邦,看你也是饱读诗书之人,见多识广,可以让本公主多长些见闻……”
“哎!”青苔麻利儿地答应了,心里喜滋滋地――此刻,他的眼中,除了佩姬公主,再也看不到第二个人了。
和公主朝夕共处了这么长时间,青苔逐渐深入到了公主的内心,一起悲伤着她的悲伤,快乐着她的快乐,难过着她的难过,幸福着她的幸福……
青苔才慢慢发现:她其实是一个既善解人意,又温柔贤淑的公主,偶尔也会发些小脾气,当然她多半都是刀子嘴,豆腐心,雷声大,雨点小。
其实,青苔倒感觉,她偶尔的发个小脾气,更显得她的可爱和俏皮。总之,我们可以毫不怀疑地确定:我们的这位主人公已经是彻头彻尾地……唉,英雄难过美人关哪!
。。。。。。 …… ……
青苔乐不思蜀地在公主府中过着他的幸福生活,也渐渐能够感觉到公主对他似乎也有那么一点意思,但公主所特有的矜持,使青苔还不能很明显地感受到这些。他误认为是公主对他有所保留,而陷入深深的痛苦之中。
更让他感到寒心的是,公主居然对他流露出来的痛苦和愤懑之情,好像视而不见一样,依然淡淡地说话。
淡淡地笑着。
淡淡地来。
淡淡地去。
一个月的时间很快过去。青苔终于要奉命返回宋国了,没想到,就在他要走的那天,公主突然失踪了。整个公主府和咸阳城都找不见。青苔坚定地认为公主是不想见他,更不想送他,于是,在整个秦国都动员起来,寻找失踪公主的时候,宋国使臣、中大夫李青苔却怀着难以名状的惆怅和愁苦,离开了咸阳。
不过,公主并没有失踪。她是悄悄躲了起来。
和青苔所想象的相反,佩姬公主对青苔也是一往情深,但侑于自己的身份,不便有什么表示。
青苔要走的那天,她伤心得不能自己,不愿也不能承受这份沉甸甸的离别之痛,她一个人把自己关在内殿密室,整整一天不吃也不喝。
只是紧紧的把青苔的小猫搂在怀里,紧紧地,紧紧地,……
泪眼朦胧……
青苔的音容笑貌,一颦一笑,一举一动,早已在她心中悄悄扎下了根,融融地,暖暖的,像春天发芽的种子一样,在悄无声息的生长。
而这一切,青苔却一无所知。
第一部 玄鸟生商 第九章 城濮之战(上)
(更新时间:2007…4…3 0:40:00 本章字数:2535)
公元前633年,宋成公五年。
这年冬天,楚国因犀首关惨败,及宋国背楚事晋,遂以令尹成得臣为大将,斗勃、子反等为副将,出动大军八万,会合郑、许、陈、蔡等国军队,大举攻打宋国。
宋军作战失利,郜城、缗城相继被攻破。腊月中,五国联军已全线突破宋军睢水防线,兵分三路,直扑睢阳而来!
大司马公孙固率军五万在仪台与联军鏖战,不敌而撤退。
五国联军遂进抵睢阳城下。成公见军情紧急,急忙派大司马公孙固亲自飞驰晋国求援,同时严令宋军各路兵马,南下抵敌。
榛原军主帅李青苔接命不敢怠慢,遂偕同诸将,指挥麾下一万二千大军,星夜驰援睢阳。一路上,只见一眼望不到边的难民,拖家带口,扶老携幼,一路北行,路上号哭惨叫,不绝于耳。青苔在马上听得是如针刺在耳,说不出的难受。只得驱动大军,加速南下。
及至赶到睢阳,还是晚了一步,只见五国大军已经团团将睢阳围定,睢阳城下,敌军大营一个接一个,旌旗蔽日,刀枪如林,兵营连绵数十里,端的把睢阳城围了个水泄不通。
青苔见状,心急如焚,顾不上稍事休息,立刻挥军展开进攻。
在早冬的暮色中,青苔神情凝重,缓缓抽出长剑,猛夹马腹,一马当先地冲了出去,身后无数骑兵如离弦之箭般直冲敌阵,身后是隆隆驶进的战车,和密密麻麻晃动着黑色头盔的步兵……
首当其冲的郑国军队被打了个措手不及,但他们发现宋军人少,立刻组织兵力将宋军来了个反包围,紧接着楚军和陈国军队也赶来支援。此刻青苔正率骑兵奋勇杀敌,几个月来,青苔心中所郁积的愁闷之气好像都要在今天一齐发泄出来似的,他率先狂吼着冲入敌阵,见人就砍,见马就刺,好像发疯了一般,身后的宋军士兵也深受鼓舞,勇气倍增,呐喊着冲入敌群,与优势兵力的敌军展开对攻。
青苔打得兴起,却冷不防远处飞来一支冷箭,不偏不倚,正钉在战马前胸,顿时马失前蹄,战马往前便倒,青苔被掀翻在地,却又迅速从地上爬起,挥舞着两刃斧与敌军展开近身搏斗。青苔左刺右戳,东拼西杀,每一次大吼,都会杀数名敌军,而在血肉横飞之间,青苔的眼睛却眨也不眨一下,在他的心中只有两个字:杀人!
尽管倒在身边的敌军已经有一大片,但围上来的敌人还是越来越多,这不仅是青苔一个人所面临的境遇,而是整个榛原军所面临的。而且形势更为严峻的是,榛原军已经被敌军分割包围成几十个小块,而被逐渐缩小包围圈,看得出来,敌人是想把宋军分割包围,一个一个地消灭。
青苔虽然意识到了局面的危险性,但已经无能为力,就连他自己所在的亲兵营也被数千敌军包围。青苔心中无比懊悔,他本来不应该如此冲动,头脑一热之下,将榛原军的万余精锐送入敌人的包围。可是现在,面对一层又一层的包围,他已经陷入万劫不复的深渊。
身边的士兵越战越少,青苔灵敏地一闪,然后一刀砍翻一个突刺而上的楚军后,迅速地扫了一下周围的宋军,大概只剩下三、四百人还在苦苦支撑。经过长时间的拼杀,青苔的体力渐渐不支,他的战袍上沾满了敌军的污血,而身上也添了大小数处伤口,所幸都无大碍,青苔也顾不上包扎伤口,而是怒目圆睁,拼着最后一丝力气和敌人做最后的搏斗。
突然,又一支冷箭飞来,正贯穿青苔左腿!青苔只觉得身子一麻,就朝左边倒了下来,这时一名楚军从身后挺戟意欲偷袭青苔,被及时发现的另一名宋军用身体挡了上来,顿时被穿透胸膛,戟尖从前胸贯出!
青苔才发现身后的危险,他怒吼着,反手一刀劈在偷袭楚军的脑袋上,那楚兵当场脑浆迸裂,横死当场!正在这时,呼啦啦又围上五六名楚军……
终于青苔的体力再也支撑不住了,刀法也渐渐紊乱,就在他挡开一名楚军的长戟,举刀往下劈的时候,却怎么也没有力气劈下去。这时,青苔身后的一名楚军手持腰刀,一跃而起,朝青苔后背刺去!
青苔身子一偏,那刀锋滑过甲胄,穿透了青苔的左肋,青苔顿时身子重心不稳,望后便倒。幸亏大将南宫奚虎在身旁策应,才躲过了楚军的致命一击。远处,又涌上来一批全身披挂的楚军……
此时,青苔已经不抱任何幻想了,他平静地靠在山坡上的一棵残树下,身边还在有十几名宋军在拼死作战,也许,是给深陷重围的主帅留出一点时间,用他们的生命来给自己的主帅留出尽量足够的时间,好让他体面地结束生命,免得被擒受辱。
就在青苔拔出腰刀准备自戕之时,楚军背后一片大乱,一支人马横冲直撞直杀过来。青苔扶着树干仔细观看,看到了一杆高高飘扬的“秦”字大旗。青苔在山坡上,看到了传说中如嗜血狂魔一般的秦军,虽然平时对秦军的残忍凶悍已经有所耳闻,但亲见此情此景,还是让青苔大为震撼:秦军一个个手执陌刀,大步流星,就像虎入羊群般地直扑联军,他们一个个袒露前胸,脸上因兴奋而露出狰狞的笑容――在他们看来,敌人的人头可都是真金白银,是高官厚禄!
秦军成群地扑向联军士兵,不顾伤亡,不惜代价地猛烈攻击,有的联军士兵被一刀砍在身上,斩作两半!身子还在仆仆冒血而未倒地之时,就被紧紧跟上的秦军再复一刀砍下首级,狞笑着挂在自己腰上;有的楚军士兵被秦军乱刀砍死之后,几个秦军会甚至为了争相抢割他的首级而自相残杀!
留给青苔最深的印象的是一个浑身挂满人头的秦军,左手执滴血的长刀,右手提着敌军的人头,狞笑着,去紧紧追赶一群已经失去抵抗力的楚军……
在这样猛烈的打击之下,联军全线后退,青苔也精神一震,打起精神来指挥残余宋军向外突围,与秦军会合。
青苔终于见到了赶来救援的秦军主将,他宽宽的胸膛,胸肌发达,国字脸上一条深深的刀疤,身躯傲岸,在他身上有一股睥睨一切敌人的气概,青苔从他身上也得到了无穷无尽的勇气。青苔忙下拜道:“在下宋国大夫李青苔,若非贵军相助,早死于此地,大恩当图报,未知将军大名?”秦将一听此言,连忙拱手还礼,“在下嬴懿(又称小子懿,为秦国公子,是秦国数一数二的猛将),奉主公之命,特来救援!”
青苔还未答话,却忽然发现秦将嬴懿身边一个亲兵把战盔的前沿拉的很低,即便如此,青苔还是能看到他面部的几分轮廓,忽然觉得好面熟。但一时又想不起在哪儿见过,心下正在疑惑,只见那名秦军直接朝自己走了过来!
第一部 玄鸟生商 第十章 城濮之战(中)
(更新时间:2007…4…3 15:43:00 本章字数:3513)
那秦军走到青苔近前,把头盔稍稍往上一掀,青苔不禁失声叫道,“公主!”公主连忙示意青苔不要声张,用眼睛看了看左右,青苔心领神会,遂跟着公主疾跑,望前面一个小山包而来。
牵着公主的手,望着身边的树木飞速地往后退去,青苔的脑海中不禁浮现出以前在咸阳幸福的点点滴滴―――
……之一。青苔正襟危坐在桌前,抑扬顿挫的读着,“知天之所为,知人之所为者,至矣。知天之所为者,天而生也;知人之所为者,以其知之所知以养其知之所不知,终其天年而不中道夭者:是知之盛也……”佩姬用手捧着下巴,认真地在倾听着,“什么叫知天之所为?什么又叫知人之所为呢?” “就是知道自然的作为,并且了解人的作为,这就达到了认识的极点”,青苔仔细地解释道。 “那么你了解我请你来的原因么?”公主歪着头俏皮地问青苔。“难道不是因为……”青苔没好意思把下半句说自己知识渊博的话吐出来,只是一个劲地挠着头,做苦苦思索状。却发现公主偷偷地朝自己这边看着,脸上却分明有一朵红霞在飞。青苔最后摇了摇头,无奈地说,“我实在不知”。这时,公主仿佛在轻声地自言自语一般,“我还以为你知人之所为呢……”然后把脸转向一旁。青苔瞠目结舌,手足无措。半晌,公主才噗哧一声笑了出来,“快往下讲呀,傻瓜一样!”……
……之二。青苔正在公主府的后花园追逐小猫,想要给它洗个澡,没想到这小东西腾挪跳跃,煞是灵活。一直把青苔累个七荤八素,臭汗淋漓,也没有追上它,这时小猫有点骄傲,看到四周无人追来,逐渐放松步伐。就在这时,一张大纱罩从天而降,正好把小猫套在中间,然后公主从后面得意地走出来,“哼哼!跟我斗,还嫩些!”说着,从纱罩后面揪了出来装得楚楚可怜的米黄小猫……
……之三。副使蹇伯姬进府向青苔辞行,要先回宋国报告情况。看着坐在身边的绿衣少女,又看看坐在另一边的秦国公主,青苔却隐隐约约感觉到公主对伯姬似乎不是那么友好。三个人在一起还没谈几句,公主就面无表情地转身离开,还冷冷地撂下一句话,“宋国使臣公事完成就请尽速离去,本公主还有事,恕不奉陪!”青苔无奈地,只好朝伯姬苦笑两声。公主在离开时,经过青苔的时候,轻轻地甩来一句,“青苔,今天下午的课还没讲呢!”说着,偕同众丫鬟、侍女飘然离去……
正想着,才发现公主一直在叫自己的名字,连忙回过神来,公主佯怒道,“怎么?不在我府上我管不了你了是不是?”青苔连忙摆手,“哪有哪有!”公主马上恢复温柔可人的模样,解释道,“此次出征,也是我事先安排细作得到的军情消息,因此才敦促父侯马上出兵。本来我大秦是安排公子懿领兵出征,让我呆在宫里不让出来的。我能来,也是软磨硬泡公子懿,他才勉强答应的”,一边又警惕地望了望四周,“这次我随军出征,是扮作公子懿的亲兵,父侯还不知道”。青苔一听大惊失色,不会吧?看出来青苔的吃惊,公主淡淡的笑道,“没关系的,自从弄玉姐姐(秦穆公爱女,擅琵琶、诗词,精通音律,后传说随仙人飞天,实为出游失踪未归)失踪后,父侯最疼爱我了,不要紧的”。青苔才略为心安,不过好像想起什么,马上话音转冷,“公主好忙啊,上次连在下返宋都舍不得送一下的”……公主闻听此言,不知从那来的委屈的泪水在眼眶中直打转转,原本就宛若桃花的容颜在戎装的掩映下更显得楚楚动人,公主颤声道,“上次你离开咸阳的时候,你以为我会好受吗?”……
……。 ……。 ……
听完这一切,青苔终于如梦初醒,此刻的他,别提心里有多复杂,既惭愧,又激动,还夹杂着丝丝的甜蜜……
就在青苔准备上前把公主揽入怀中的时候,公主却坚定地催促青苔道,“眼下不是儿女情长的时候,赶快解救部队去吧!”青苔才想起还有许多宋军在重围之中苦苦奋战,急忙拉着公主往原路跑去。
青苔率领所部会同前来增援的一万秦军一起奋战,将所部宋军约八千余人安全救出包围,一起且战且退,往北退去。这时,远处一匹战马如箭一般疾驰而来,从马上滚落一个宋兵,“报李将军,君侯命将军率所部尽速赶往卫国会合晋国大军!”
青苔只得连同秦国援军一起挥军北进,这时的公主已经宛然一名久经沙场的大将般,并辔走在大军的最前列,与青苔及公子懿一起统军往北疾进。
早在楚国大军围攻宋国的时候,晋文公就已经得到消息,为救宋一事专门召开军事会议,在会上中军元帅先轸力主发兵救宋,他慷慨陈词,认为楚军北进势头强劲,如果不迅速加以遏止,恐怕中原诸侯都要被楚国侵占,那时晋国再想有所作为就难了。最后他激动地说,“辅助弱小,取威定霸,在此一战!”晋文公被说动,遂决定发兵救宋。
晋军没有直接朝宋国开去,而是先进攻曹、卫两个楚国的盟国,意图以此迫使楚军解除对宋国都城的包围,没想到楚军不但没有解除包围,反而围攻睢阳越来越紧。无奈之下,宋成公又派大夫门尹般赴晋军中求救。
晋文公也破费踌躇,正在沉吟间,有传令兵回报,“禀主公!宋国大将李青苔率军前来汇合!”晋文公连忙摆手请青苔一行进帐,青苔遂率秦将公子懿、公主、蹇伯姬等几人大步入帐。各自分宾主坐定之后,青苔朝帐上望去,只见上面一位中等身材的戎装大将,虽然皱纹已轻轻爬上额头,但目光仍然清澈而犀利,只见他身着大黑色的王侯礼服,眉尖紧蹙,一边在用手轻轻抚摩娑着经过细心梳理过的两撇小髭,缓缓转动的双眸闪烁着摄人心魄的寒光,令人不寒而栗。他,就是春秋五霸之一的晋文公!
此刻,晋文公正与诸将商讨如何应对当下军情,众将议论纷纷,最终也没有一个可行的办法。青苔一行也在细细思索,忽然,灵光闪过一般,青苔好像想起了什么,刚弓起身,有好像有什么顾虑似的慢慢坐下了。这时,只见对面一位鼻直口阔,身材魁梧的晋将起身站起,“主公!末将倒有一计!”包括青苔在内的每个人都不禁身躯前倾,且看这计谋究竟如何……
…… …… ……
随着时间的流逝,转眼已经到了公元前632年,宋成公6年春。
楚军攻宋主帅、楚国令尹成得臣这段时间以来心情越来越糟糕。受成王重托,于去年冬天率领五国联军大举攻宋以来,虽然势如破竹,一路攻到睢阳城下。但大军被挫于坚城之下。整整五个月了,不仅丝毫没有进展,反而白白损失了三万多人马,更可气的是,居然连西边的秦国也趁火打劫,赶来欺负楚军。
近日,又听得晋国大举发兵救宋的消息,很快他又得到了卫国和曹国相继陷落的消息。他心里清楚,这定是晋国诱他撤围北上之计,他丝毫不为所动,反而催督大军,加紧攻打睢阳城。
但两天前得到的消息却让他简直连肺都气炸了!
原来曹国和卫国在被晋军攻陷后,很快投靠了晋国,两国国君先后派人送来了与楚国的绝交书。更可气的是,晋国在攻陷两国后,居然把两国的部分领土转手送给了宋国,宋国正在乐呵呵地接收两国领土,同时把两国原有官吏尽行驱逐。
就连他前不久派去约定日期决战的使者宛春也被晋国扣押。
越想越气的成得臣,再也忍受不了,一声大吼,“传令大军!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