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商悍将-第2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为有职有权的开始。
大夫主一车,属三十六人。
爵吏而为县尉,则赐虏六,加五千六百。
岁俸250石。
六、官大夫。二十等爵的第六级。
《汉书 百官公卿表》颜师古注:“加官、公者(接第七级为公大夫),示稍尊也。”
秦制规定:官大夫受田数额为7顷,约700亩,宅地的标准是7宅(30步见方的土地为一“宅”)。
爵大夫而为国治,就为官大夫。官大夫领车马。
岁俸300石。
七、公大夫。二十等爵的第七级。
又名七大夫。高于大夫、官大夫。秦制:民爵公大夫以上者,见县令、丞揖而不拜。
商君书境内篇:故爵官大夫,就为公大夫。公大夫领行伍兵。
(刘劭爵制:六爵为官大夫,七爵为公大夫,八爵为公乘,九爵为五大夫,皆军吏也。吏民爵不得过公乘者,得赀与子自若同产。然则公乘者,军吏爵最高者也,虽非临战,得公卒车,故曰公乘。汉书颜师古注:加官,公者,示稍尊也。)
岁俸350石。
八、公乘。二十等爵的第八级。
以得乘公家之车,故称公乘。从第七级的公大夫(七大夫)起,即为高爵,秦制规定:七大夫以上均有食邑,第九级五大夫以上始为高爵,五大夫的侍遇不过免役,公乘以下仍须服役。并规定:赐民爵不得超过公乘。
商君书境内篇:故爵公大夫,就为公乘。
汉旧仪:公乘,八爵。赐爵八级,为公乘。与国君同车。
刘劭爵制:六爵为官大夫,七爵为公大夫,八爵为公乘,九爵为五大夫,皆军吏也。吏民爵不得过公乘者,得赀与子自若同产。然则公乘者,军吏爵最高者也,虽非临战,得公卒车,故曰公乘。
汉书颜师古注:言其得公家之车也。
岁俸400石。
九、五大夫。二十等爵的第九级。
以第七级公大夫以上为高爵,都有食邑。
商君书境内篇:故爵公乘,就为五大夫,则税邑三百家。
爵五大夫,有税邑六百家者,受客。
岁俸450石。
十、左庶长。二十等爵的第十级。
行赞襄军政事,为非王族大臣领政。
岁俸500石。
十一、右庶长。二十等爵的第十一级。
政务官,为王族大臣领政。
岁俸550石。
(商鞅变法之前,秦国有四种庶长:大庶长、右庶长、左庶长、驷车庶长。四种庶长都是职爵一体,既是爵位,又是官职。大庶长赞襄国君,大体相当于早期丞相;右庶长为王族大臣领政,左庶长为非王族大臣领政,驷车庶长则是专门执掌王族事务;四种庶长之中,除了左庶长可由非王族大臣担任,其余全部是王族专职。商鞅变法之后,秦国官制仿效中原变革,行开府丞相总摄政务,各庶长便虚化为军功爵位,不再有实职权力。)
十二、左更。二十等爵的第十二级。
为领兵打仗之秦将最低军衔。但有时也可以五大夫之职衔出征。官爵达到这一级别的,就可以拥有自己的家臣和武士了。
商君书境内篇:故大庶长,就为左更。
岁俸600石。
十三、中更。二十等爵的第十三级。
岁俸650石。
十四、右更。二十等爵的第十四级。
汉旧仪:左更,十二爵。中更,十三爵。右更,十四爵。
刘劭爵制:十二爵为左更,十三爵为中更。十四爵为右更。
汉书颜师古注:更言主领更卒,部其役使也。
岁俸700石。
十五、少上造。二十等爵的第十五级。
汉旧仪:少上造,十五爵。
刘劭爵制:十五爵为少上造。
汉书颜师古注:言皆主上造之事也。
岁俸750石。
十六、大上造。二十等爵的第十六级。
商君书境内篇:故四更也,就为大良造。皆有赐邑三百家,有赐税三百家。
汉旧仪:大上造,为十六爵。
刘劭爵制:十六爵为大上造。
汉书颜师古注:言皆主上造之事也。
岁俸800石。
十七、驷车庶长,二十等爵的第十七级。
汉旧仪:驷车庶长,十七爵。
刘劭爵制:十七爵为驷车庶长。
汉书颜师古注:言乘驷马之车而为众长也。
岁俸850石。
十八、大庶长。二十等爵的第十八级。
汉旧仪:大庶长,十八爵。
刘劭爵制:十八爵为大庶长。
自左庶长以上至大庶长,皆卿大夫,皆军将也。所将皆庶人更卒也,故以庶更为名。
大庶长即大将军也,左右庶长即左右偏裨将军也。
汉书颜师古注:又更尊也。
仅次于列侯、关内侯。据《史记 秦本纪》,宁公(前716-704年在位)时已有此官。 商鞅变法之前是职爵一体,既是爵位,又是官职。
大庶长赞襄国君,大体相当于早期丞相。
岁俸900石。
十九、关内侯。二十等爵的第十九级。
汉旧仪:关内侯,十九爵。
刘劭爵制:十九爵为关内侯。
汉书颜师古注:言有侯号而居京畿。
位于彻(列)侯之次。有其号,无国邑。一般系对立有军功之将的奖励,封有食邑多少户,有按规定户数征收租税之权,可世袭。后世沿用,仅成为爵位的一种品级。
岁俸950石。
二十、彻侯。秦二十等爵的最高级。
金印紫绶,有封邑,得食租税。
汉旧仪:列侯,二十爵。
刘劭爵制:二十爵为列侯。
汉书颜师古注:言其爵位,上通于天子。
彻侯封邑,大者万户,小者五六百户。封邑一般为县,大者有封四县者,小者为乡或亭。彻侯得征收封地租税,地方行政由中央政府所派官吏治理,彻侯不得预闻。后又有仅赐名号不给封邑者,彻侯多居京师,与所封之地关系淡薄,奉命“就国”(回到封邑居住)者,反似贬逐。
岁俸1000石。
二十一、征夷大将军。
按大商旧制,乃商、宋军队的最高武职。
有封邑,一般不低于国家的五分之一。
统帅一国军队,可世袭。
可设立幕府,以武治理国家,掌管征战杀伐大权。
岁俸3000石。
二十二、阿衡。
乃国家最高执政官。
商王、宋公只作为名义上的元首,所有军国政务悉数委于阿衡。
元首偶尔也可以加以干预,但那是制度之外的事情。
名义上对于征夷大将军没有制约权,而实际上还有有一定制约权力的,因为阿衡基本上就是国家首脑,对大政方针有决策之权。
阿衡可以出面组织政府,节制百官,对征夷大将军以下官员有任意处置之权。
岁俸4000石。

第二部 商火烈烈 第七十四章 榛原授爵
(更新时间:2007…5…6 13:44:00  本章字数:2638)

却说青苔在秦国平阳颁布了《榛原军二十二级军功爵位制度》之后,全军上下振奋不已,青苔亲眼看到榛原士兵个个像是浑身增添了无穷无尽的力量似的,顶盔戴甲,手持大戟还能大步流星,奔走如飞!大军不待驱赶,一路疾驰而前!行到不远处,发现一支晋国千人偏师,已破秦国阵线,正向腹地杀来!青苔马上登高一呼,“榛原军制自今日始!有得敌军之首者,立予授爵!”只见旗下的榛原军再也按捺不住浑身燥热,一个个瞪着血红的眼睛,奔着晋军就飞奔而去!很多人因为盔甲太重影响了奔跑,干脆将盔甲也脱了下来,高举大戟,一路横击过去!晋国军队此刻正漫过山头,迎头正碰上如饿虎扑食般的榛原军!
青苔永远也不会忘记他所看见的那一幕:只见奔跑在最前面的榛原军丝毫不避斧钺,迎着晋军的戟林就冲了上去!待接近晋军之时,一跃而起,踩着晋兵的戟尖就跃上晋军头顶,然后挥戟横击!一时倒下一片!而身后源源不绝的榛原大军趁着这个空档,奋力将大戟插入晋兵胸膛,只听得一阵惨叫之声!晋军还从未见过如此强悍的部队,大惊之下,纷纷后撤。而榛原军则紧追不放,许多榛原士卒只身徒步追赶晋国战车,端得是疾步如飞!待挨近晋国战车之时,飞身一跃,冲入车内,挥戟砍倒车右武士,然后再复一戟,将晋国大旗砍翻!晋人大溃!
此时,在整个山谷,榛原军纷纷兜着屁股追赶四散奔逃的晋军,动作宛如秦军一般熟练:尾随晋兵,紧追不舍,大步急奔,待接近晋兵之时,遂飞身前扑,一举将晋兵刺倒!然后趁晋兵还在挣扎之际,以肘抵其首,然后拔出腰刀,干净利落地割下首级!然后左右一望,一边将敌军首级挂在腰间,一路狂喊猛奔冲向下一个晋兵……
更有一个榛原军,面朝晋国骑兵疾驰而来,毫不畏惧!也向晋骑猛冲而去!青苔正在替他捏着一把汗,只见就在晋国骑兵就要挥刀砍向他之际,这名榛原军头望右一偏,横举长刀用力朝马腿扫去,顿时马腿被鬲扎一声扫断!战马颓然倒地,而晋兵也从马上跌落下来!榛原军一个箭步上前,大戟劈下,连肩头带首级生生劈为两段!后面的晋骑大惧!急忙拨转马头回身就逃,而这名榛原军一边熟练的割下晋兵首级,一边急急甩开大步,急奔向逃走的晋骑……
青苔这才深深体会道,一种完善有效的制度,真是能最大地激发起一支军队的战斗力啊!想想不久前在雍城遭伏大败时候的榛原军,再看看现在人人奋勇,个个争先,争相杀敌立功的榛原军,真是有天壤之别!
青苔转身看着榛原军眼中焕发出来的熠熠光采,那眼中充满了对敌人首级的渴望和对一切敌人的蔑视,那是怎样的一种无敌于天下的气概啊!很多榛原军尽管还是略显稚嫩,但他们那样一股一往无前的侵伐进取的凛然精神和那么熟练的劈、刺、砍、削的动作,宛如已经久经沙场的秦军一样!青苔的眼角忽然之间湿润了――我朝思暮想的不就是这样的一支军队么?尽管还略显稚嫩,尽管还很不成熟,但榛原军的将来一定是无可限量的!我为能成为这样一支伟大军队的统帅而感到无比自豪!
榛原军制的颁布迅速提高了榛原军的战斗力,也塑造了榛原军一往无前的侵伐进取精神和傲视天下的勇武气概!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正是榛原军制,锤炼出了榛原军那一颗跳动不息的如火烈烈般侵伐四国,压倒一切敌人的那种狂热、那种凶悍、那种霸气、那种汹涌澎湃的征服之心!青苔突然感觉到,就在榛原军的身上,他看到了秦军身上那颗跳动不灭的军魂!
战斗很快结束!当如一颗小山一样的晋军头颅堆在青苔面前时,青苔满怀兴奋地打量了他的这些属下,一个个酬躇满志,眼睛里充满了对更大胜利的渴望,当然还有对这些头颅所能换来的爵位重金的渴望!
青苔略一沉吟,大声吩咐道,“军正!按照军制统计首级,授予爵位!”只听得榛原军欢声雷动!然后大家纷纷往前涌来,争睹这激动人心的时刻。
青苔站在军正身边,目不转睛地盯着这一切的进行,自己立有战功的榛原军将士已经自觉排成一排,一个个提着自己的军功――敌人的首级,默默地向前蠕动。而军正一边统计检查首级,一边在旁边写下立功的榛原军名字,然后迅速转给旁边的授爵官,而榛原士卒也一个个满怀期待地走过去,只听得一声声大喊,传入青苔耳朵,“端木先!斩首三级!授爵…”旁边略一停顿,马上接着说道,“授爵簪袅!”然后后面又有一声传来,“簪袅一名!授田3顷(300亩),并赐予3宅(宅地的标准是以30步见方的土地为一“宅”)!”只见这名叫端木先的憨厚的宋军一边欣喜若狂地飞奔而去,一边听到身后宋军一片啧啧声,满是羡慕敬佩之色。
然后军正继续叫道,“戴鸻!”一名身材瘦削的宋军忙走上前去,军正看了他一眼,“把首级拿上来!”戴鸻有点腼腆地,咬着薄薄的嘴唇,忙将腰间的晋兵首级解下,放在桌子上。军正头也不抬,“一个,两个,三个,……七个!”戴鸻有点兴奋地左右看看,脸上露出一丝血色,显得不是那么苍白了。只听得旁边一声传来,“斩首七级……授爵大夫!”紧接着又是一声,“大夫一名!爵县尉,赐奴仆六人!岁俸250石!”戴鸻听到这个消息,简直喜极而泣,竟然跪倒在地,口中喃喃道,“娘啊!孩儿如今也出人头地了!娘啊,等我回家啊!”青苔见此情此景,不禁心中感动,走上前来,轻轻拍了拍戴鸻的肩膀,作为安慰。
军正继续叫道,“王蠹!”一个机灵伶俐的榛原军忙不迭上前,“是我是我!”
……
直到青苔的目光盯着一个浑身鲜血淋漓的榛原军的身上,再也无法移动。只见这名榛原军浑身挂满了晋兵首级,用绳子穿好了发髻,一串垂在胸前,而自己的盔甲战袍上也满是血迹,让人看了触目惊心!这名榛原军喘着粗气,在几名宋军的帮助下,才好不容易把这些首级放在桌子上,密密麻麻摆满了整个桌子。一时间引得榛原众军纷纷侧目以视,啧啧称赞不绝于耳。军正加上授爵官好不容易才将首级数目点验完毕,“斩首十六级!”“授爵公乘!”“公乘一名!得乘公车!赐奴仆十二名!良田二百亩,赐5宅!岁俸400石!”这名榛原军遂将头高高昂起,在诸人注目之下,缓缓走过。青苔忙令人打听其姓名,才得知他就是那个单人将晋骑毙于刀下的宋军,名字叫做――樗里弧。
正在青苔眼光还在盯着樗里弧的时候,旁边两名宋军扭打着就到了军正台前,“大人容禀!这个首级本来是我的军功!但陵阳非要据为己有,故而扭打起来!请大人明断!”这时那个叫陵阳的宋军也急了眼了,朝说话的宋军劈头就是一拳,“你胡说!这明明是我砍下的首级!怎么成了你的了?”军正忙喊,“别动手!慢慢说!慢慢说!”
…… ……

第二部 商火烈烈 第七十五章 淮夷征伐之战
(更新时间:2007…5…6 23:13:00  本章字数:2494)

却说青苔自颁布榛原军制之后,榛原大军直有脱胎换骨之象,不特从此锐意进取,且从此有傲视天下诸侯之心。孙子有云:先为不可胜,而后胜之。榛原军经过平阳一战的检验,已经比从前大有提高,简直可比秦军!只是作战经验尚缺,因此青苔在襄王二十七、二十八年两年间,伐翟,灭长翟椽斯;又引兵攻伐扬拒、泉皋、伊洛之戎,大战数十,小战上百,大大增强了榛原军的作战经验!此时的榛原军无论从外到内都已与秦军毫无二致。伊洛之戎不能抵挡榛原军攻势,逃往熊耳山中。榛原军遂占嵩、洛之地,直达于伏牛之山。
而十余年之前为宋国所击败的淮夷旁支经此数年又在两淮兴起,侵伐陈、宋,扰乱中原。成公不能忍,遂召青苔帅师伐之。而青苔见虎狼之师已成,遂于襄王二十九年夏五月,裁汰老弱,补充丁壮,以全榛原编制。而后正式在戏童山誓师出征。
此时的榛原军,声势已壮,军威更强,虎狼之师已成!台上一呼而台下如海啸般回应,比之从前,简直不可同日耳语!青苔满意地环视着台下如潮水般的榛原军,只见他们一个个身材强健,目光炯炯,充满着对战斗的渴望,而榛原军每个人脸上浮现出的稗睨天下诸侯的霸气,和勇毅果决的精神,更让青苔感觉到荡气回肠!
青苔站在高台之上,身后玄鸟巨氅猎猎作响,台下是一双双热切果敢的眼神,那眼神里包含着多少的渴望,多少的希冀和多少的雄心!见台下人人都摩拳擦掌,跃跃欲试,青苔心中只感到无限欣慰,无限感慨!想这两年来,悉心练军,与诸戎、夷狄展开生死血战,为得就是能够练就这样一支能够纵横天下的虎狼之师!如今,两年多之后,这样的一支大军就赫然在自己面前,能不叫人心潮澎湃?!
青苔站在台上,望着台下一双双期待的眼神,心里有千言万语想说,最后却只淡淡地说出了一句话,虽声音不高,却字字清楚而有力,“有犯我皇宋者,虽远必诛!”只听得台下一霎那间是出奇的沉静,简直连一根针调到地上的声音都听得出来,茫茫原野之上,只有飒飒西风刮过,卷起一片烟尘,而榛原大军就在这烟尘之中若隐若现,宛然天神下凡。少倾,只听得犹如山崩地裂般的声音,
“吼!吼!吼!”
青苔遂一挥手,“兵发淮夷!”
只见一支支榛原军部队旌麾南指,裹挟着尘土,宛如万钧雷霆般地,从不同的道路迅速往东南征进! 宋军的玄鸟大旗和三叶草家纹随风飘摆。青苔勒马停在高处,见面前各路榛原兵马源源不断地往东南进发,直覆盖了整个原野,好像大地之上一时间变成了一幅巨幅的水墨画一般,而青苔就要饱蘸浓墨,在这壮阔河山上画出一幅气势磅礴的巨幅山水图!
却说榛原军兵分五路,分别穿过陈国、蔡国、宋国南境,直扑两淮而来!淮夷军在淮水之滨的廉城重镇集中兵力,欲与榛原军主力决战,及至榛原下军卷地而来之时,淮夷军居然一战即溃!而且估计这次战役给淮夷的印象太深刻了,淮夷主力居然连续往南逃窜,榛原军遂尾随追袭,占领了淮北之地。
淮夷军逃到八公山,刚要组织反扑,又被横穿陈国的榛原军南宫銞部队急袭,淮夷大败,伏尸数里!此战,榛原军彻底击溃了淮夷主力,此后,淮夷化整为零,潜入淮南山林,好像消失了一般。而榛原军遂兵进淮南,一直进抵江水一线,才引军而还。宋国遂据有两淮之地,与吴、陈、楚国相接。
榛原军遂在宜城(今安庆)、鸠兹(今芜湖)等地设置水师基地,以扼江水,而窥楚国。又在广陵(今扬州)增设水师基地,以窥吴会。时榛原军水师已成,青苔命萧鬲率一师舟师进驻广陵,命长鱼皎、太史郏各率一师水军进驻宜城、鸠兹。
又命榛原右军驻扎在淮南竼山,以应付吴、楚事变,并济不时之需。遂命榛原上军驻扎于虎牢关,扼守大河,专事鲁、卫诸国征伐;命榛原下军驻扎郑都以北之梅山,策应中原四境,负责郑、陈两国之变;命榛原左军驻扎东不羹,以监视楚、蔡二国动作;而自己遂还军戏童山,以窥周室,威慑秦、晋。平时有一般战事,则各军分头出击;若遇大战,则五军齐出,与敌争衡中原!
恰在这时,传来陈国政变的消息!原来陈国公子高趁陈共公出访卫国的机会,在国都淮阳发动政变,不仅宣布自立为君,而且宣布和宋、晋绝交,向楚国一面倒去!青苔不禁心中大怒,心说:连楚国和我争锋都要忌惮三分,一个小小的陈国能掀起多大风浪!遂下令榛原下军出击陈国!
此刻,榛原军正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朝淮阳扑来!陈共公此刻正在卫国护送他回国的大军里,心里忐忑不安。一面想战况如何,自己能否顺利回国复位,一面不禁焦急地扶起战车前面的横木张望,而卫军由于连年征战,也疲惫不堪,竟有卫军就在陈共公的车外低声吟了起来,陈侯侧耳以听,只听得叹息连连,
“击鼓其镗,踊跃用兵。土国城漕,我独南行。
从孙子仲,平陈与宋。不我以归,忧心有忡。
爰居爰处?爰丧其马?于以求之?于林之下。
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于嗟阔兮,不我活兮。于嗟洵兮,不我信兮。”
大意是:
鼓声镗镗震于耳旁,
将士奋勇演练刀枪。
土墙漕城修筑正忙,
惟我随军远征南方。
跟随子仲征伐陈国,
联合陈侯、宋国大军,
回家看来成为泡影,
心中不爽很是不爽,
身在何方,身处何地?
战马儿丢失在哪里?
哪里才能将它寻觅?
也许在那林泉之地。
(宝贝)我说过要和你生死在一起,
这是我曾经许下的诺言。
我情愿轻轻牵着你的双手,
和你一起慢慢变老。
如今我却远在天涯,
有生之年怕是难回家乡。
如今天各一方,音讯渺茫,
难道要让我的承诺变成空话?
陈侯听了,心中也止不住国破家亡的悲伤,一时竟也忍不住眼泪,伏在车前横木上嘤嘤哭了起来。
正在这时,却只见前方一彪人马旌旗猎猎,卷地而来!及至近前,来兵迅速列队涌向两边,里面冲出一员大将,横刀跃马,拦住陈侯去路!

第二部 商火烈烈 第七十六章 跻身诸侯(上)
(更新时间:2007…5…7 21:09:00  本章字数:3186)

陈侯正在惊诧间,只见来将上前,向陈侯一拱手道,“在下宋将萧不疑,奉榛原君之命,平定陈乱,已夺回淮阳,铲除乱党,特来迎接公侯回国!”
…… ……
却说青苔自平定淮夷及平定陈国叛乱之后,已经领有河济、两淮、中原之地,四境宾服,大国震慑,真个是志满意得,傲视天下,遂有代宋自立之意。却说成公在国内依然锁身深宫,不闻外事,所有国政悉委于青苔与右师目夷。
这天,青苔正和诸将在戏童山商议军机要事,忽闻大司马公孙固自国内来密函,上写,“公侯每日沉溺酒色,不闻国事,且右师目夷治国有方,不特鲁、卫之君十分赞许,就连晋国也往来频繁,晋国执政赵盾曾私下许诺目夷:一旦成公百年之后,将辅佐目夷即位为宋君!窃以为若目夷为君,恐怕榛原君的权力就要受到诸多限制――目夷出身公族,而且和公族来往密切。若榛原君坐视不管,将危无日矣!”
青苔接到密信沉吟良久,想不到堂堂大司马公孙固居然对自己如此属意,心下自然又是一阵感佩。青苔将信传于诸将,笑吟吟地观察着众将的反应。榛原诸将看后,一个个大惊失色,纷纷向青苔奏道,“榛原君宜早图之!”只有军师伯姬缄默不言。青苔遂扬了扬眉毛,目光盯向伯姬,“军师有何高见?”只见伯姬若有所思地说,“大司马所言固然有理,只不过风闻大司马与右师政见不同,平时也深有隔阂,甚至传言两人已势同水火。此番,大司马之意,是否隐含着借助榛原君之力铲除右师的图谋,不得而知。故属下以为,对于此事,还是谨慎处理为好!”
青苔听罢,微微点头,转头反问诸将,“卿家以为若何?”诸将也都十分赞同。青苔遂修书一封,让来使送达大司马,上写,“司马眷顾,青苔已知悉。为今之计,不可轻举妄动。本君将即刻赴睢阳,与司马商议此事。”刚把使者送走,青苔就马上披带盔甲,急匆匆地吩咐诸将道,“随本君急赴睢阳!”
而此刻,睢阳城里。右师目夷在自己的府邸之内也是面露为难之色,目夷前面正有一人背对门口,小声窃窃私语道,“右师大人!请赶快下决断吧!如今宋国君弱臣强,成公孱弱,司马、执政各执威权!若成公一旦宾天,我宋国社稷定然落于二人之手!想司马、执政二人皆为庶族,如此则我子氏江山将拱手让于人矣!且风闻大司马将在几天之后成公在孟泽围猎之际,行篡弑之事,如今能够拯救我皇宋社稷的,只有右师大人您了!”
只见目夷轻捋自己的三绺长髯,沉吟着说道,“你说的确实有些道理,但大司马向来忠勇为国,本君不相信他会作下此等无君无父之事!至于执政么……”右师目夷将目光转向门外,沉默了好一会,然后一字一顿地说,“我相信也不会有二心!”来人见目夷如此顽固,一边叹气,一边转身摔门而去。留下目夷在屋子里呆呆发愣。
宋成公十七年夏五月,大司马公孙固在孟泽围猎之时,弑杀成公,遂自揽威权,号为蒙侯。此时距青苔已经率军从戏童山出发已有三日。时青苔兵马已至大棘,对成公被弑一事一无所知,仍然在挥军疾进,不料大军在甑邑突然遭到了前面宋军的拦截!青苔大惊!忙出阵观看,只见前面一支兵马盔甲鲜明,步骑混编,一字排开,堪堪占据大路,中间一将横刀跃马,直冲上前,将大戟一横,对青苔拱手道,“榛原君大人久违了!在下乃是大司马大人麾下偏将戴旄是也!司马大人已在孟泽结果了无道昏君!现已晋位蒙侯,执掌宋国!”青苔忙问道,“不是大司马让我急赴睢阳的么?”戴旄微微一笑,忽然将大戟一指,厉声对青苔道,“前几日司马大人正要举事!唯恐自身力量不足,故要借助榛原君之势耳!今大事已成,自然用不着劳您大驾了!”然后从怀里掏出一纸谕令,向青苔面前一展,大声读道,“榛原君青苔即刻回归戏童山本城,镇守西国,不得有误!不经传唤,不得入国!”
青苔大怒,左右唤道,“有谁给我将此乱臣贼子擒来?”左右冲出公孙巳、南宫銞和猛桊三将,挥舞兵刃直扑戴旄,青苔将鞭子一指前方,“有生擒此贼者,赏千金,封大夫!”身后榛原军如潮水般涌向宋军,遂在甑邑城下,鏖战起来!
一拄香不到的工夫,榛原军已将戴旄所率宋军悉数结果,一个不剩!青苔再也无心久留,遂率大军往睢阳疾驰而来!
兵至逢泽,只见前面两军正在鏖战,烟尘张天!青苔大惊,忙使人探查。未几,斥候回报,前方乃是大司马公孙固所率宋军与右师目夷所率公室兵马鏖战!青苔沉吟片刻,正要挥军冲杀,旁边公主佩姬悄悄对青苔耳语道,“且慢!俗话曰:鹤蚌相争,渔翁得利!且等两军杀得两败俱伤之际,我军再突然杀出,宋国可得也!”
青苔深以为然,遂按兵不动。兀自立马高处,只是远远地看着。看着大司马公孙固在阵中左劈右杀,威风凛凛的样子,青苔禁不住想起了自己以前担任睢阳东部尉时候,为佞臣所诬,被免去官职时候,幸亏有司马大人的保荐才得以保住官职,并且还升为蒙邑大夫……想起过去种种,现在还历历在目,就像昨天才发生的一样。可叹世事一无定数,昨天的恩师今天就将成为战场之上的敌人,青苔喟然叹曰:树犹如此,人何以堪!遂不复再看。
却说公孙固与目夷两军鏖战良久,还是公孙固大军久经战阵,战力更胜一筹,只见目夷的公族兵马渐呈不支之势,开始向西北败退而去!而公孙固兀自引军追杀,紧紧不舍。青苔见状,忙令榛原军出动!
只见一阵狂风刮过,正在紧追目夷兵马的公孙固只听到四面八方都有兵马之声滚滚而来,心中大惊!勒住坐骑,仔细观瞧,才见青苔亲率数万虎狼之师向自己猛冲而来!公孙固大惊!想勒住兵马,转身对敌,却已经来不及!榛原军如潮水般从公孙固大军的侧翼猛插过来!宋军大乱!榛原军趁机掩杀!
公孙固左冲右躲,依然冲不出榛原军的包围圈,而其手下宋军哪是如狼似虎的榛原军的对手!不几个回合,公孙固军大溃!目夷见青苔率军来援,也勒兵反攻而来!公孙固见腹背受敌,不得已只得率军退往东南,青苔兀自引军紧追!而公孙固军跑得慢的步卒早就被榛原骑兵围上猛攻,死伤无算,不提。
却说公孙固仅率千骑逃出包围,青苔兀自引军紧追,却见旁边佩姬在马上进言道,“榛原君不如放过公孙固一马,也给后世留下一个以德报怨的美名!”青苔闻言立刻停止了追击,看着公孙固人马逃向南方……
青苔与目夷引军还于睢阳,一边布置成公葬礼,一边安排军国要务。只见襄夫人引出太子杵臼,要目夷与青苔辅佐太子在柩前即位。青苔身后闪出大将萧不疑,向太后拱手道,“眼下太子方幼,不足以行摄国政,不如由榛原君暂时监国,不知太后及右师意下如何?”襄夫人和右师目夷往左右观看,只见大殿之上密密麻麻排满了手执利刃的榛原军,而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