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后锋-第7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应该是为了那些被咱们整编过的朝鲜军队的事情吧?”路易仰起小脸问道。其实,他早就认定了就是这个答案,可是,想到母亲以前所说的“上位者不能让别人一下子就知道自己的想法”,“说话的时候不能太过肯定,要留有余地”的教诲,他还是觉得用疑问的语气比较好。

“呵呵,说的没错,就是为了这个。朝鲜人心痒痒了。”楚钟南笑道。二月份的时候,第四方面军和朝鲜联军越过鸭绿江,破镇江堡,袭扰满洲边境。随后又与大清守军以及增援部队展开激战,结果,双方互有胜负。最后,联军更是从容的撤回了义州一带。朝鲜君臣听闻这一消息,顿时激动的无以复加。要知道,朝鲜兵哪怕是在一年多以前,也还连跟八旗兵走上几个回合的本事都没有。所以,没等战事结束,朝鲜国王就急呼呼地派人去义州,要求接掌整编的朝鲜军队。对此,第四方面军自然是毫不客气地把人给赶了回去。小北荒自己训练的军队,哪有再放回去的道理?要知道,楚钟南压根儿就对朝鲜没安好心,如果放归这支部队,那不就是给自己找了近两万的敌人么。而且这敌人还是自己“制造”出来的。可是,朝鲜君臣却不死心,一次不行,便派出崔鸣吉跑到了渡海城。

那老头还以为还是先前双方唇齿相依的时候,居然还敢上来就指责他楚某人不守信义……可是,不守信义又怎么样?崔鸣吉在渡海城没得到想要的结果,居然硬去走了一趟义州,强闯军营,要把军队带走。可是,那老头儿不知道,越过鸭绿江与八旗军的那一战,其中有一个目的就是把这支接受整编的朝鲜军队中那些依旧忠于朝鲜的将士给消耗掉。所以,老头儿在朝鲜兵营里喊了一天,喉咙都快哑了,也没能拉走一个,反倒是让那些接受了政治思想教育的士兵们给问得哑口无言。现在,没了办法的朝鲜人只好又一次把希望放到了他的身上,崔鸣吉顾不上自己的老胳膊老腿儿,渡海城这边儿都跑了两三趟了,可是,他楚某人岂是那么容易就被说服的?就算朝鲜方面条件优厚,可火枪、兵器、银两再实在,也比不得那些到手的士兵不是?何况在帮助德川幕府解决了天花的问题之后,对方的报酬也不比这差,而对小北荒开放性的贸易更是让他的荷包涨的鼓鼓的,才不稀罕那点儿东西。

“才不是朝鲜人心痒痒呢。明明是爹爹你不讲信用。”因为长大了不少而被楚钟南拒绝抱着走路地丫丫嘟着嘴。一脸不爽地叫道。

“哈哈哈。爹爹怎么不讲信用了?”楚钟南大笑着反问道。

“人家把军队交给咱们小北荒整编。可没说把军队送给咱们。可爹爹却偏偏不愿意再把那些军队还回去。这还不是不讲信用?”丫丫仰着小脸儿。脆生生地说道。

“可他们也没说要把这支军队要回去啊?再者。爹爹什么时候说过。帮他们训练完军队就把人还回去地?”楚钟南笑问道。

“这……这是应该地呀!用了别人地。自然就要还回去。不说‘谢谢’就是没礼貌。不还。那就是强盗和小偷地行为。这是老师说地。”丫丫攥着小拳头。叫道。

“强盗和小偷?呵呵。丫丫。说话可要讲证据地哟。”楚钟南刮了女儿地小鼻子一下:“那当初可是朝鲜人哭着抢着把人送给我。叫我帮他们训练地呢。我可没抢没偷!”

“那,那,那你就是耍赖!”丫丫叫道。

“妹妹,国与国之间,是不能用人与人之间的道理衡量的。”路易倒背着手,长长的出了一口气,叹道。

“为什么不能?”丫丫好奇地问道。

“这个……”路易闻言一窒,小大人似的表情好不容易才没有崩溃,良久,才又抹了一把额头上的汗珠:“国家很大,可人却很

所以呢,道理很多,一时是讲不完的。而且,就算T3你的年纪,也是听不懂的。”

“哼,不懂装懂。”丫丫嘟着嘴,一脸不屑。

“……”路易一头瀑布汗,却是死命地保持着一本正经的表情,绝不让妹妹看出自己的心虚。

“哈哈哈……”儿女之间的小小斗法让楚钟南禁不住大笑。

……

陪了儿女半天,楚钟南带着一身的轻松回到了办公室,而刚一进门,秘书王禄儿就冲了进来。

“我,我才休息了半天?哪来这么多事儿?”王禄儿不是光自己冲进来的,怀里还抱着厚厚的一摞文件。

看到这些,楚钟南忍不住吸了一口凉气儿。小北荒的各项体制都是他照搬的后世,并且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了一定的改变。可是,他却坚信自己绝不是那种要把一切掌握在自己手里的领导人。所以,权力大多下放,一般性的事情都是交由各局处自行处理的,只要到时候给他个报备就行。可是,仅仅半天的功夫,哪来这么多需要他亲自处理的事情?

“朝鲜!”王禄儿跟着楚钟南已经好些年了,也知道楚钟南什么脾气,直接把那一摞文件往楚钟南的办公桌上一撂,“咱们的那些兵惹事儿了。”

“什么事儿?扰民,还是抢劫?”楚钟南心中微微一怒。身为后世普通一民,虽说上面有个老大罩着,可他还是对某些不公正的现象深恶痛绝的。所以,小北荒的军政纪律向来极严。绝不允许有任何恃强欺人的行为,一旦发现,后果严重者,甚至就有可能是被处决,相关领导也要负上连带责任。可以说,自从建立小北荒以来,楚钟南对自己的成就感到最满意的,还不是屡屡击败皇太极,毕竟,比起那些几年就统一天下的穿越同行们,他磨悠了十多年,依然还被憋在小北荒的成绩实在是提不上什么台面。可是,楚钟南却一向对小北荒的廉政情况十分自豪。至少,这几年来他没有发现有任何违规现象。

“这是四方面军政训处的报告……不是他们自己人,是那些整编过的朝鲜兵。”王禄儿叹了口气,把最顶上的文件抽出来递了过去:“您自己看吧。里面讲的很详细。”

“哦?”

不是自己的军队就好。楚钟南想了一下,又把这种想法扔到了一边。什么叫不是自己的军队?那些整编过的朝鲜兵可是他楚某人未来的“伐清先锋队”,简直自己到不能再自己了。可是,这帮人闹的什么个劲儿?

打开文件粗粗浏览了一遍,楚钟南很快明白了事情的来龙去脉。

其实,整件事的起因就是一个朝鲜兵回乡探亲引起的。前文说过,为了能够把这差不多两万人的朝鲜军队完全变成小北荒自己的部队,以补充兵力跟大清对抗,楚钟南在整编的时候耍了心眼儿,在派出教官的同时,还派出了不少政工工作者。这些人虽然在军事素质方面稍差,可是,由楚钟南一级一级培训出来,又经过了将近十年的经验沉淀,他们的教育水平又岂是那些没什么见识的朝鲜人能知道的?可是,同样的,为了让朝鲜士兵心向小北荒而背离朝鲜,这些政工人员不得不把矛头对准了朝鲜李氏王朝、官员、地主,和那些读书人。在这些人的嘴里,李氏王朝的**,还有读书人好空言,不知任事的作风成了朝鲜被后金打败的根本原因。而除此之外,朝鲜百姓的困苦生活也是由于那些地主、官员所造成的。正是因为地主和官员们不住的兼并土地,才会让百姓们自己的土地日益减少,而因为李氏奉行“士绅不纳粮”,所以,老百姓们不得不以越来越少的土地承担总数却在不住增多的税收。所以……依此类推,朝鲜人民之所以困苦,就是因为朝鲜王室,朝鲜官员,朝鲜的士绅,等等、等等。

可以想象,让那么多人对自己的国家充满了不满,这些政工人员都说过些什么话。然而,有些话在军营里显不出什么太大的威力,一旦出去可就不好办了。因为刚刚经历了一场战斗,整编部队里的一些朝鲜兵获得了探亲假。其中一个姓张的,家比较近,就在盐川附近。可是,这个在前线的张姓朝鲜兵回到了自己的家乡之后,却发现自己从军两三年,回来之后,家里赖以维持生计的两亩地却没了。打听一下,原来是妻子因为欠了地主的债务而不得不贱卖掉的。而转过来,那两亩地又被那个地主承包给了妻子,自己一家已经成了那地主的佃户。结果,张姓士兵恼怒了。他可是刚刚从前线下来的,正自豪着呢,又自认掌握了不少道理,就去找那名地主说理,打算让对方把自己家的地还回来。可是,后果却是那地主叫一群家丁把他给打了,而且打的还不轻,足足在床上躺了七八天。

这一下,张姓士兵可真的火了。想到自己在前线为国征战,家乡的地主士绅却在抢自己的饭碗,盛怒之下的他在伤势稍好以后,甩手就回了义州。而之后,事情就闹大了。因为小北荒方面有意识地将受整编部队里的一些高级朝鲜将领,还有一些死忠份子派到战场上送死,所以,受整编的朝鲜部队一时缺少军官,只得火线提拔了一些。而张姓士兵所在的排里,排长恰好就是一个刚刚提拔起来的班长,跟张姓士兵还交好。所以,听到这件事儿,这排长也是大怒,带着人,趁着值夜的时候就摸去了盐川。之后,那倒霉催的恶霸地主就被人砍了脑袋。而他们不知道的是,那恶霸地主有一个儿子偏偏是有功名在身的,正在平壤官衙任职。

于是,事情闹大了。地主儿子为报杀父之仇,带人闯了军营,要求惩办凶手。可张姓士兵和他的同袍虽然知道自己有违军法,却并不认为杀了那地主有什么错。而且,还拿出了政工人员所讲的土地兼并之类的话题,指出那些士绅才是真正的罪犯,而这件事也在朝鲜军中迅速地传开了。军人自然是心向自己的战友的,何况,被征来当兵的又有几个是富人?想到自己征战沙场的时候,家里也有可能正在被地主士绅们欺负,说不定自己也会跟那张姓士兵一样,回到家之后连地也没了,整编部队里的朝鲜兵们无不心情涌动,纷纷要求赦免张姓士兵和他们一排的人。可是,现在最重要的已经不是这些了。那个军营主官也是个白痴,居然在这种情况下让那地主儿子走了。结果,军中的言论很快被那小子传到了平壤。

于是乎,麻烦大了。

第二卷 东北三国志 第一百七十一章 好机会?

钟南现在真恨不得直接就把那个军营主官给剁成肉酱不知道军营里的教育到底是什么样的吗?居然还把人放出去了……要知道,因为这两万朝鲜整编部队的归属,朝鲜君臣已经对他有了极大的不满,不过好在那些人还只是认为他不过是想多弄些士兵跟大清开战,所以目前还只是不断的派使者来说理,并没有想其他的。ΖuiLu。可现在,消息传出,就算朝鲜国王不愿意对此表示什么,那些士绅的代表,士子们也会逼着他表态的。而这个态度也肯定是敌对的。就算不开打,也肯定会非常不客气地邀请第四方面军离开朝鲜。而如果小北荒方面稍强硬一些,那不打都不成了。

“皮痒也不是这么找抽的。”

楚钟南只有苦笑。文件上虽然说的很明白,第四方面军的义州主官安德森已经紧急入驻朝鲜兵营,控制了全军,并将原军营主官羁押。可是,事情已经闹大了,接下来已经不再是那几个小兵杀人的问题了。

“大人,您先别笑。下面的更麻烦。”王禄儿看着楚钟南苦笑,也无奈地摇了摇头,接着又把第二份文件递了过去。

“更麻烦?”接过文件,楚钟南觉得头都开始有点儿疼了,看向王禄儿的眼神也微微开始有些暴躁:“你小子跟我多少年了?这么重要的事情干嘛不早点儿通知我?”

“能多早?这一摞玩意儿跟您就是前后脚,您前脚进来,我后脚才刚阅读完毕,接着就抱进来了。早又能早多少?”王禄儿不客气地反驳道。

“顶嘴?”

“不敢,只是稍稍为自己辩护一下。”王禄儿跟楚钟南瞪着眼,一眨不眨,颇有些“强项令”的骨气。

“娘的,你这哪是我秘书?”

嘟囓了一声,为自己在身边人的威望日益下降的趋势悲叹了一声,楚钟南只得又打开了第二份文件,结果,刚看了标题,他的脑袋就大了。

“请战书!?”

“想不到吧?嘿嘿。”王禄儿奸笑着:“刚看到地时候。我也吓了一跳。娘地。这帮朝鲜兵还真敢。居然联名请战。这厚厚地一摞可全都是他们地联名……也不知道安德森那家伙到底是怎么搞地。竟然让这些家伙群情激愤。一个个都敢造反了。”

“全他妈地乱弹琴!”楚钟南大叫。

“呵呵……”王禄儿干笑两声。却是对楚钟南地懊恼不怎么在乎。做了这么多年地执政官秘书。他对楚钟南地某些想法可是比小北荒任何一个人都要清楚地。

“安德森有没有什么话?”楚钟地问完。接着又道:“马上。去军官学校。让沃尔姆斯他们立刻全部赶回义州。给我把安德森抓回来。”

“抓?”王禄儿一怔。“您不是早就想拿下朝鲜吗?现在可是好机会呀。是那些朝鲜兵自己想造反。咱们正可以顺水推舟……就凭朝鲜地那点儿本事。我看不用第四军他们动手。光是整编部队也能打到汉城。”

“推你个屁。”拿起文件在王禄儿地脑袋上重重地砸了一下:“那可是一个国家。国家你懂不懂?有那么容易拿下吗?就算他们军事不行。其他方面呢?各地地行政呢?打得下来。守得住吗?朝鲜南北三千里呢。就凭咱们那点儿人。全撒下去也占不了所有地地盘儿。可万一被朝鲜拖住了手脚。等皇太极那些人回过神儿来。咱们在朝鲜半岛上经营了这么长地时间就全都白干了。说不定。还要被重新赶回小北荒。你懂不懂?”

“这……”王禄儿捂着脑袋,兴奋之情一下子跑得精光。楚钟南的话提醒了他,让他知道自己刚才是过于乐观了。确实,朝鲜再屁那也是个国家,而且是传承了两百多年的,想要彻底掌握,哪有那么容易?小北荒再强势,难道比得过当初的后金?要知道,即便是皇太极也没打过这种主意。

“娘的,老子早就应该知道老外靠不住。”楚钟南哀声叹气。他不怕跟朝鲜人打仗,怕的是从此真正地得罪了朝鲜。以后,两面受敌不说,万一那帮朝鲜人发了毛,跟皇太极联上一手,自己在北朝鲜的根据地可就彻底玩完儿了。可是,现在的问题是,安德森那家伙在义州也不知道搞了些啥,居然弄得朝鲜兵要起兵造反,打到汉城去……这不是要他的老命吗。十多年的基业啊,万一因为这次的事件而断送,他可怎么对待起小北荒的父老乡亲,怎么对得起自己这十多年的心血和青春?

“真,真有那么严重?”王禄儿已经彻底从夺取朝鲜的希冀中醒了过来。虽然语气有些疑问,可这倒霉孩子跟着楚钟南十多年,学得油滑油滑的,在利益计算方面也向来极为冷静。稍一思考,就已经明白这次的事件在安德森鼓动朝鲜兵造反之后,已经变得相当相当的严重,甚至有可能会使得小北荒这十多年的辛苦经营付诸流水,甚或于全军覆没。可现在的问题是,以安德森那家伙的脾气,说不定在递交了请战书之后就已经有所行动了。要知道,虽然小北荒对军队管制极严,可身为军事主官,尤其是还处于战区,安德森还是拥有极大的自主权的。只要他不把目标对准小北荒,第四方面军的那些人就不会抗拒军令。

“要不,把安德森交给朝鲜人?”想了想,王禄儿小心地问道。

“交你妈个头。”又是狠狠地砸了这小子的脑袋一下,楚钟南厉声大骂:“老子怎么教的你?什么时候教过你这么对待自己人?”

“可,可现在的问题是,如果咱们不把罪魁祸首交出去,朝鲜人那边没法交待啊。”王禄儿也顾不得脑袋疼,揉了揉太阳穴,眼睛又是一亮:“安德森不行,要不,咱们先把那几个杀人的士兵交出去?这样说不定能缓缓。”

“你还有什么主意?”楚钟南突然沉声问道。

“没了。如果您再把这几个朝鲜兵也当成自己人,那咱们就只有打。不过我看就算是交人也没什么用处,几个小兵算哪门子的葱?事儿都到了这个地步,那帮朝鲜人就是傻子也知道咱们对他们到底是什么态度了。”王禄儿叹道。

“这还差不多。”虽说私底下确实没把那几个朝鲜兵当成自己人,可楚钟南更加清楚,如果安德森已经鼓动的整编部队开始有造反的意图,那么,再把那几个小兵交出去,无异于在整编部队的那些朝鲜兵火热的情绪上浇了一把冷水。这可是极不利于军心的。如果王禄儿坚持认为应该这么做的话,那他可真就要好好想想自己这十多年

出了怎么样的一个笨蛋,是不是该换个人来做秘书了

“您先别差不多了。消息从义州到渡海城,就算走的是近路,也用了好几天了,您倒是赶紧拿个主意呀。”王禄儿又急道。

“难道,真的要用那一招?”楚钟南禁不住再次哀叹。对付朝鲜,他当然有的是招数,可是,万一动用了这一招,以后就算他能打过辽东,再想进入关内可就麻烦了。因为,他这一招纵然比不得关内的李自成、张献忠那伙人的抢掠,可在某些方面却是比生抢还要狠辣三分的。

“哪一招?”王禄儿问道。

“算了。”楚钟南思虑良久,还是叹了口气,“你去招呼大家一声,告诉他们,我要启程去朝鲜!”

“什么?”

王禄儿大惊。自从到了小北荒,楚钟南已经在渡海城住了十多年了,不管是什么时候都没有动过,可现在……王禄儿已经可以想象,以楚钟南如今的威名,一旦他亲自动身前往朝鲜的事情传出去,会造成多么大的轰动。

“潜龙出渊?”

王禄儿情不自禁地想着,竟有些热血***的感觉。

***********************************************************************

“皇上,皇上……”朝鲜在没有任何迹象的显示下却突然出现了动乱的前奏,此事虽然没有引起这个时代第一受虐主角大明王朝的注意,但是,在大清,这个消息却是不折不扣的超级炸弹。多尔衮刚刚接到前面的线报,便几乎冲锋一样的闯进了沈阳的小皇宫。

之后……

“皇上,大喜,这可是大喜啊。”范文程也是激动的无以复加,略略显胖的身体竟微微有些颤抖。

“天助我也!”皇太极手里一直捏着多尔衮送过来的文书,脸上显露出了半年多来最开心的微笑。

“这楚钟南真是贪心不足蛇吞象。只是这一回,他恐怕要撑着了。”大臣希福有些不爽地看了一眼可以站在御案旁边的范文程,但这种不爽很快就被喜悦所代替。

“皇上,奴才请率军出战。”贝子尼堪看看左右,急呼呼地抱拳叫道。这段时间,凡是有向鸭绿江西岸派兵的事情,许多八旗贵冑都是很不乐意,因为现在谁都知道,小北荒的兵并不是那么好对付的,不管是谁出兵,都要付出代价,说不定还要承受战败的责任。可现在不一样了,八旗的老冤家,那什么第四方面军居然想跟朝鲜人动手了。两面受敌本就兵家大忌,何况,那朝鲜虽然好对付,却并不是好收服的。尼堪相信,自己如果可以出兵,所遇到的阻力肯定会远远小于先前,说不定,他还能一举打过鸭绿江。

“听说那边现在可还有天花呢。”额附扬古利不屑地看了尼堪一眼,冷笑道。

“天花?嘿嘿,那不过是个唬人的玩意儿。尼堪你要是害怕,不如让我去。”贝子谭泰也跟在扬古利身后对尼堪笑道。自从济尔哈朗、代善等人先后出事,八旗内部大将奇缺,皇太极不得不火线提拔了一批。扬古利和谭泰就是这样被提拔起来的。当然,在此之前,两人在正黄旗内就颇有勇武之名。

“哼,谁说怕了?谭泰你莫不是说的自己的心里话吧?”尼堪反讽道。

“好了,现在不是出兵的时候,你们有什么好抢的?”多尔衮站在前面出声斥道。

“不出兵?”众人都是一怔。这可是千载难逢的好机会,不出兵,难道等着让小北荒把朝鲜占了?

“十四弟所言不错,此时确实不宜出兵。不仅如此,我们反而还应该在鸭绿江畔撤回部分兵马。”皇太极满意地看了多尔衮一眼,笑道。

“皇上,这是为何?”谭泰急问道。

“皇上让你们多读些兵书,你们平时都在做什么?”多尔衮不悦地瞪了谭泰一眼,他跟皇太极不一样。皇太极是大汗,是皇帝,地位是整个大清最高的,纵然眼线众多,也很难知道底下的一些乱七八糟的事情。可他不一样,原先,他们兄弟几个为了彻底掌握正白旗,跟旗下大大小小的将领都有过很多的交往。所以,对八旗各部,尤其是两黄旗麾下的许多将领的情况知道不少。

这个谭泰虽然作战勇猛,却是个不折不扣的小人,欺上瞒下,口蜜腹剑的事儿没少干,仗着家族强盛和皇太极的宠幸,有时候甚至连宗室的人都敢欺负。只是这家伙聪明,不能惹的绝不招惹,反而还挺知道讨好,再加上家族势力不小,也没人敢找他的麻烦。

“读那些汉人的兵书有什么用?”谭泰有些不服,“那些明军的将领个个都能把兵书背得顶呱呱,不照样还是被咱们打得落花流水?”

“你年纪轻轻,怎么脑袋里装的尽是些老黄历?不懂兵法,那为什么那楚钟南凭着区区一个小北荒就让咱们束手无策?”多尔衮反问道。

“这……”

“睿亲王说的很有道理。打仗,光靠武勇是不行的。谭泰,您回去要多读读兵书,汉人还是有很多非常不错的好东西的。”皇太极在上面提点了爱将两句,却是把多尔衮后面的话给拦了下来。

“奴才遵旨!”多尔衮因为刚刚从关内打了大胜仗回来,再加上皇太极也在把他向上捧,在八旗中的威望日盛,谭泰自知不占理,也不敢像对付其他人那样胡搅蛮缠。这可是取死之道。

“汉人有句话说的好,‘蚌相争,渔翁得利’。只是,渔翁想得利,也得让那蚌争上一段时间才行,要不然,这猎物可能就跑了。所以,这一次咱们就看着小北荒跟朝鲜内讧。不过,凡事总也得有个准备。”皇太极话音一转,“尼堪!”

“奴才在!”尼堪得意地扫了一眼谭泰,兴冲冲地站了出来。

“你率本部兵马,进驻海州,随时待命。”

“奴才遵旨!”

“扬古利,你去凤凰城!”

“遵旨!”

……

接连派出了七八员大将,把这些人的兵马都安置在了沈阳到鸭绿江的中央地带,皇太极又把目光看向了多尔衮:

“十四弟,你曾两次攻入朝鲜,大名可止小儿夜啼,朕便以你为奉命大将军,总领各部兵马。看准时机,攻入朝鲜!”

“遵旨!”

第二卷 东北三国志 第一百七十二章 战役代号:土改

说人命关天,可是,站在几个国家的立场上,一条人是一个地主的命,也只能算是一条微不足道的小事情。可是,谁也没有想到,这件小事最好居然发展到了几个国家同时暗流涌动的地步。而在这件事上,小北荒可谓是始作俑者,也是最为难的人之一。因为,一旦操作不好,他们在朝鲜的根据地就很有可能会失去,多年的战斗成果也会毁于一旦。然而,真要论起来,最最为难的却还不是小北荒。而是朝鲜。

朝鲜国王李倧其实压根儿就不想打。他依然觉得,第四方面军那样教导整编部队的朝鲜士兵只是为了取得这些士兵的信任,进而把这两万人从朝鲜的手里抠走。毕竟,小北荒只有那么大,人也只有那么多,面对大清这样的一个强国,兵力太少也很难抵挡。而李倧的想法在朝鲜内部,尤其是高层也颇有市场。这些人身处高位,当然明白自己的国家看上去不小,其实却是弱不禁风,根本就禁不住别人的三两下。要不然,当年多尔怎么可能仅凭千余人就直接打到了定州?可是,有时候,上层人物的清醒是不管用的。

朝鲜历来自诩“小中华”,推樂儒学。士子虽然远不及中国多,但也占着相当的数量。这些士子分成多个派别,曾经有过几次的争斗,甚至还曾直接影响过朝鲜国王的更替。可是,这些平时只知道读什么四书五经,争论所谓的“正统”、“夷狄”之分的家伙懂什么?他们倒是知道“刑不上大夫,礼不下庶人”,可从整编部队里传出去的那些话他们根本就懒得探讨,从字面上的意思,便直接认定是小北荒意图篡夺朝鲜,毁坏朝鲜的“礼乐传承”。之后,打定主意的士人们气势汹汹地把自己的意思反映到了上层。而做为封建统治基础的士绅们,自然对把自己这一阶层当作国家动乱之源的小北荒恨之入骨,更是咬牙切齿地要求国家出兵“平叛”。

这场乱局虽然曾随着楚钟南亲赴朝鲜这一消息的传播而平静了一段时间,可是,看到楚钟南并不是像预料的那样到汉城向朝鲜国王陪罪,只是到了义州便没了声息接着,第四方面军和朝鲜的整编部队开始摩拳擦掌,准备作战。而这样一来,不管是谁,都再没有能力让这一切停止下来。

朝鲜国王下令在全国紧急召集军队,准备抵御小北荒的倒戈。同时,枕戈待旦的清军听到楚钟南亲自赶赴朝鲜的消息后,主帅多尔衮差点儿就没坐住,险些立刻就把全军拉到鸭绿江边上。虽然最后强忍住了这一冲动,他还是飞快地把消息传到了皇太极的耳朵里。接着,大清皇帝亲自率领增援部队赶到了多尔衮军中,接掌了整支大军。

……

“第三方面军已经全部到位。主力集中在旅顺和南关岭,战船已经铺满鸭绿江出海口一带,绝不会让清兵越雷池一步。”楚钟南在十多年里头一次亲自出战。虽然许多小北荒的人都知道这位老大的战术素养并不高,可没人能劝得住,也只有全力配合。这一次,对待朝鲜的战斗并不需要多么担心,大家也都没把这拥有“三千里河山”的所谓大国放在眼里。关键是在跟朝鲜开战的时候,后方的大清会有什么作为。所以,刚刚投靠小北荒没多久的第三方面军被赋予了重任,他们的任务就是一条,不惜一切代价,不顾一切后果的把清军任何妄图越过鸭绿江的行动粉碎,为此,沃尔姆斯等军委成员甚至同意他们在必要的时候可以放弃旅顺基地。

“不用那么担心,只要我们在江水结冰之前把朝鲜打败,清军纵然再厉害,也只能眼巴巴地看着,无能为力。”楚钟南有些受伤。他也是刚到。渡海城的那帮家伙根本就不同意他亲自过来,武装部的那个混球差点儿从法院搞来了什么禁闭令,要软禁了他。而好不容易把那些“文官”搞掂,带着一大帮将领来到义州之后,这些丘八居然愣是不许他插手指挥。理由十分简单,那些人说他是战略上的巨人,战术上的矮子!意思很简单,他躲后边儿就行了。

“任何事情都有可能。鸭绿江虽然宽广,但也并不是不能强渡通过。虽然我们也认为在我们跟朝鲜分出胜负之前,清军不太可能会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