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后锋-第6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是不是尚将军他们到了?”黄龙开口问道。
“啊?”那亲兵明显一怔。又急忙抱拳答道:“大帅明鉴。正是尚将军到了!”
“请!”黄龙说道。
“遵命!”
“尚可义这家伙。明明离地最近。却来地这么晚。呆会儿大帅你要好生骂骂他。要不然以后肯定越来越没规矩!”看着亲兵离开。樊化龙又在一边说道。
“行了,就你话多。”黄龙无奈地瞪了樊化龙一眼,却也没有太多的责备。反正整个东江军的将领都知道,樊化龙就是这么一副大大咧咧的脾气。而且,他也很欣赏这样的武将。没那么多心眼儿,打起仗来敢冲敢拼,使得也顺手!
……
“尚将军到——”
随着外面亲兵唱名的呼喊,黄龙等三人又把目光投向了门口处。可是,看到外面走进来的那个便装壮汉之后,三人几乎立刻蹦了起来。
“尚可喜!?”李惟鸾大惊!不是尚可义的吗?怎么反而是尚可喜这家伙?难道,尚可义已经……李惟鸾突然想起,尚可喜跟尚可义可不就是两兄弟?顿时,他懊悔不迭!
“拜见黄大帅!”尚可喜似乎并没有注意到眼前三人的惊骇表情,走到黄龙面前,正正经经地躬身行了一礼。
“……尚可义呢?他已经降了你了?”黄龙没有动,他紧紧抓着扶手,沉声问道。
“我那兄弟是什么脾气,黄大帅您还不知道吗?如果我敢去说降,恐怕兄弟都没得做,说不定还要被那混球拉到家父的坟前祭了祖宗……我可是不敢!”尚可喜摇头苦笑道。尚家在他之前,对大明可谓是忠心耿耿。其实就是他自己又何尝不是如此?父亲尚学礼在跟后金的交战中,战死沙场,他和尚可义在东江军中也是战功累累,要不然也不会做到一岛主将。可谁又能想得到,大家最后居然会落到各自为主的地步。
“那不知尚将军来此,所谓何事?莫不是……为了你们小北荒做说客,要来说我们大帅投降?”李惟鸾沉声问道。
“尚某岂敢!”尚可喜呼了一口气,努力压下了对黄龙的怨恨。不过,不管怎么看黄龙,他还是觉得不顺眼。因为,如果不是眼前这家伙耳根子软,因为被毛承禄等人割去了耳鼻而恨乌及乌,自己又怎么会因为别人的构
得不投靠小北荒,做了叛徒?虽说在小北荒过得还不9T对自己一帮人也很好,可叛了就是叛了,他也是无话可说。而这一切,都有眼前这个黄龙的责任。
“哼,既然不敢,你又为什么来这儿?难道,你是活腻了,想死不成?”樊化龙冷笑着走到了尚可喜身边,手按刀柄,大声质问道。
“姓樊的,别以为就只是你的声音大。动起手来,你算老几?”尚可喜突然一瞪眼,猛得把樊化龙推到一边,然后,也不理会黄龙和李惟鸾的目光,径自找了一个座位坐了下去:“我此次来,是跟黄大帅谈几件事情。”
“你等不过是一群叛贼,我却是官兵。官兵捉贼,天经地义,却没有听说过还有官兵跟叛贼谈什么事情的。”黄龙摆摆手,示意樊化龙暂时不要动手,又冷笑道。
“谁是叛贼?还请黄大帅慎言。”尚可喜沉声说道。
“不抓你,还给你说话的机会,是念在以往的交情。尚可喜,你可别太嚣张!”李惟鸾喝道。
“我可没嚣张。”尚可喜冷哼一声,从怀里抽出了一卷黄绸,直接朝着李惟鸾扔了过去:“看清楚。我尚某人是奉东北军总兵楚大人之命,前来拜会东江镇总兵黄大帅,不是什么叛贼!”
“……”李惟鸾接过黄绸,看着尚可喜的模样,本来还有些怒气,可摊开那黄绸看了一眼之后,他却是忍不住面色一变。
“怎么了?”黄龙问道。“大帅……”李惟鸾又深深地看了大模大样坐在那里的尚可喜一眼,急忙将那黄绸递到了黄龙面前,而黄龙看到之后,虽然蒙着脸,但任是谁也能看得出他的震惊:“东北军总兵?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儿?小北荒收留孔有德、毛承禄、耿仲明一干叛逆,皇上不追究他们的罪责也就罢了,如何还会封官?”
“黄大帅,你难道不知道我们活捉了豪格?不知道我们逼死了济尔哈朗和代善?不知道我们逼降了岳托和德格类?”尚可喜一笑:“这是皇上念在我小北荒劳功功高,特意赏的。”
“一派胡言!”黄龙猛得把黄绸往地上一掷,大声叫道。
“胡不胡言,黄大帅您自己心里清楚!”尚可喜悠哉悠哉地翘起了二郎腿:“反正,我尚某人不是什么叛贼!”
“尚可喜,你他娘的来到双岛还敢这么嚣张,真不想活了?”樊化龙突然抽出佩刀,指着尚可喜吼道,作势就要扑过来。旁边的李惟鸾看到这一情景,急忙上前两步拉住了这个莽汉,“不要冲动。先等等。等大帅问完话再说。”
“问话?呵呵,那不知黄大帅有什么问题要问,尚某自然会尽力作答。”尚可喜晃着腿,吊儿郎当的说道。
“尚可喜,你以为有了一份圣旨就能遮丑?真是笑话!还东北军总兵?哼,真要是这样,怎么没有兵部的印信。凭一份假圣旨就想脱了叛贼的名声?笑话,真是天大的笑话!”黄龙终究是个人物,虽然惊怒,但很快就回过了神来,把手里的圣旨往旁边的茶几上一放,又冷笑着说道。
“认不认那是您的事。反正,我这次来也不是要您判断这圣旨的真假。”尚可喜摇摇头:“我这次来,是奉命跟您黄大帅商议一件事情的。”
“你这是图穷匕现了?有话就说,有屁就放!”黄龙森然说道。他的胸膛一起一伏,依然在为那份圣旨而感到不平。他身为一镇总兵,虽说跟朝廷的关系不深,但总也是知道圣旨是什么模样,当然知道那是真的。可他怎么也没有想到,祟祯居然原谅了孔有德、毛承禄那些叛贼。如果这样,那他算什么?毛承禄那些王八蛋可是害得他差点儿丧命。
“黄大帅,最近这几年,东江军可是没怎么对付鞑子!要不然,有你们的牵制,皇太极怎么也不可能轻轻松松地就带着大军杀进关内……您说是不是?”尚可喜说道。
“你什么意思?”李惟鸾怒道。
“没什么意思。我们楚大人的意思就是:东江军无所作为,便由我东北军来接替。如此而已!”尚可喜答道。
“放屁!你他娘的根本就是想来抢地盘儿!”樊化龙怒道。
“别说的那么难听。什么抢地盘儿?我们跟谁动手了?”尚可喜反问道。
“是,你们没动手。可如要没动手,东边的那些岛怎么都突然投靠你们了?”李惟鸾问道。
“这简单呀。大家没钱花了,我们拿钱出来,他们自然就跟着我们了。”尚可喜笑道。
“钱?”李惟鸾的面色立时就是一变。
“没错。我们楚大人慷慨大方,一下子就拿出了八十万两白银给东江镇各岛的将士们安顿家小,另外还准备了三十多万亩良田……呵呵,李将军,惟鸾兄,你说,这种时候,大家选谁好呢?”尚可喜得意地笑道。
“八十万两?你当我们是小孩子?朝廷一下子都拿不出这么多钱来,你们就能拿得出来?”樊化龙冷哼道。
“别拿我们跟朝廷里的那帮老抠小抠相提并论。再者说了,不拿出实物,各岛主将能相信么?实话告诉你,我们给的就是现银!是白花花的银子!各岛的将士们不光是收了银子,还直
了兵权!”尚可喜冷笑道。
“……好,好啊!果然是大手笔!”黄龙突然指着尚可喜笑了起来:“算你厉害!……你这回到我双岛,莫不是也存了收买我的心思?那你打算花多少?”
“不敢当。黄大帅地位尊祟,这几年坚持在东江镇上,也算不易,我们楚大人也甚是佩服,所以,嘱托我特意给您个人留了五万两。并且保证,只要大帅您让出东江镇,他可以送您到您想去的任何地方休养!”尚可喜答道。
“哈哈哈,好慷慨!可我如果想继续留在双岛呢?”黄龙阴声问道。
“未尝不可!”尚可喜答道。
“哼,好一个未尝不可。尚可喜,你以为有了钱,就能买到一切吗?这双岛,还是我黄龙说了算。”黄龙突然拍着胸膛,大声叫道。
“来人!”旁边的樊化龙看到了黄龙的眼色,立时对着外面大声吼道。而随着他的吼声,一队亲兵立刻从外面闯了进来。一个个都拔刀出鞘,面色不善地看着尚可喜。
“大帅手下留情……”李惟鸾急忙呼道。他跟尚可喜其实是很有交情的。当年毛承禄等人叛变,一度割据半个东江镇,黄龙当时仅剩一个皮岛和他们几个人苦苦支撑,要不是尚可喜和金声桓等人出兵平定叛乱,打败了毛承禄等人,黄龙和他说不定早就死了。而之后,黄龙又是派他和尚可喜把东江镇看毛承禄残部打败,一举把叛军赶到了登州去。可惜,后来黄龙却听信谣言,以为尚可喜自恃功高,对其不满,意图联接孔有德等人再次叛乱,生生地把尚可喜逼走了。后来知道错了,却也晚了,这才把尚可义提拔起来,希望以此抚慰诸将之心。
“尚可喜,束手就擒,本帅念在以往的情义,不为难你。”黄龙看了李惟鸾一眼,又沉声对尚可喜说道。
“黄大帅,我尚某人既然敢单刀赴会,自然有所准备。你真的以为我就是一个人吗?”尚可喜站起身来,拍拍身上的灰尘,又看了看那些剑拔弩张的亲兵还有樊化龙,突然笑道。
“你想唬我?哼,双岛是我大营所在,就算你手眼通天,又能有什么作为?我劝你还是乖乖投降的好。”黄龙说完,又突然叹了口气:“元吉,我知道你对我不满,也知道我当初错怪了你。可那些事都已经过去了,我保证,只要你愿意重新回到东江军,你还是一岛之首。
就算你要这双岛,我也给你!如何?”
“呵呵,黄大帅,您这话可真的不怎么动听。而且,尚某人在小北荒过得不错,不仅有酒喝,有肉吃,有地种,有书读,手里还握着一个团,三千多兄弟,闲来没事儿,还能找些鞑子杀杀,小日子挺美,不想回来。”尚可喜笑道。
“既然你这么想,也好。”黄龙面无表情地点了点头,手一挥:“拿下!”
“姓尚的,可别怪别人,这都是你自找的。”听到黄龙的命令,樊化龙狞笑一声,指挥着众亲兵一拥而上。尚可喜却依然只是微笑,也不反抗,任由对方七手八脚地把自己捆了个结结实实。
“先带下去,严加看管!”黄龙重新坐好,又深深地看了尚可喜一眼,挥手说道。
“是!”
……
“大帅,这尚可喜可是个烫手的芋头,不好处置呀。”
尚可喜没有任何反抗的被押了下去,可黄龙等人却没有任何高兴的情绪。包括樊化龙这个莽汉在内,三个人愁眉苦脸地呆在屋里,竟一时不知道该怎么样才好。良久,才有李惟鸾开了个头儿。
“我知道。可不抓起来,又能怎么办?难不成放他回去?”黄龙苦闷地反问道。
“……”李惟鸾摇了摇头,当然不能就这么把人放走,那样的话,谁还会把黄龙当回事儿?可就这么抓起来关着,小北荒那边又会是什么反应?黄龙虽然集结了兵力说要开战,可说到底,此事还没有最终确定下来。而且,尚可喜既然敢到双岛来,谁敢说他没到过那些还没有宣布投降小北荒的岛上?万一那家伙存了什么暗手,黄龙这边可是没打就先败了。再者……“尚可义估计快来了,这事儿要不要让他知道?再怎么说,他也是尚可喜的本家兄弟!”
“让他知道,那不是又要闹起来?”樊化龙瓮声说道。
“如果不说,以后闹起来不更麻烦?”李惟鸾不满地说道。
“这……”樊化龙顿时哑口无言。三人又是一阵沉默。而就在这时,外面却突然闯进一个亲兵。
“怎么回事儿?”看那亲兵一副惊慌失措的模样,黄龙心底突然掠过一丝不妙的感觉。
“大帅,不好了。赵不歧,何麟图几位将军,他,他们带兵把咱们给围了!”亲兵惶急地叫道。
“什么!?”
黄龙三人“倏”地站了起来,互视一眼,都看出了对方眼中的惊恐。尚可喜那家伙,果然不是一个人来的。
“钱,肯定是他提前就使了钱!……妈的,还真他娘的有钱能使鬼推磨!”李惟鸾最先反应过来,却也只能苦笑一声,颓在坐倒!
第二卷 东北三国志 第一百六十四章 与祖大寿的会谈
祯九年四月,因为双岛诸多内部将领被小北荒收买,)+龙被迫放弃兵权。楚钟南并没有为难这位跟一直跟后金做战的将领,但因为小北荒收留了孔有德等人,黄龙也不愿意再与其一起相处,故而,在放弃兵权之后,黄龙选择了离开。而除他之外,一些已经厌倦了战争的将领也在拿到小北荒提供的大笔金钱之后,带着部分亲兵,坐着小北荒的商船前往江南。之后,小北荒重新整编东江军,汰弱留强,并与第二第四方面军提供的部队进行了混编,短短两个多月,便让自毛文龙死后没什么起色的东江军再次焕发一新。而很显然的,在小北荒统领下的东江军,只会比当初毛文龙在的时候还要强大。
这一点,不管是后金的皇太极,还是关宁的各军将领,亦或是得到消息之后气恼非常的大明朝廷,都非常清楚。然而,一切都已经不能改变。
祟祯九年五月,楚钟南得知山西大饥荒,樂祯却只出了三千五百两银子赈灾,同时向没有受灾的省份加派赋税,同时得知闯王高迎祥被陕西巡抚孙传庭所俘,并押至北京处死,李自成被高迎祥旧部推为新闯王,遂对麾下诸将慨叹大明将亡。
祟祯九年六月,整编完毕的东江军正式被更名为东北军第三方面军。其中一部,在尚可喜之弟尚可义带领下,于当月初三夜里,乘船沿三岔河溯游而上,尔后由北向南,袭鞍山、海州、耀州、盖州诸地,掳走沿河汉人百姓,杀死八旗兵三百六十二人。鞍山已至后金旧都辽阳以南,皇太极闻听消息,大为惊怒,下令将玩忽职守的各地守将锁拿问罪,并派出麾下亲信紧守浑河、辽河沿岸,除必要渡口外,严禁行船。但是,战例一开,已经不仅仅是严密防守的问题了。第三方面军成立之时,得到了小北荒本部提供的大批粮饷军械铠甲以及战船,再加上尚可义首战功成,士气大振。于是,后金沿海一带,由东向西,西平堡、永宁、复州、金州、望海堡、归服堡、黄骨坞堡、旋城等地接连受袭,损失兵力少则几十,多则上百。后金兵力不足,不擅水战,又要防守随时可能越过鸭绿江而来的小北荒第四方面军,只能被动地被第三方面军调动。最后,无奈之极的皇太极只得放弃沿海一部分地区,将沿海居民强行迁入内地,并派出骑兵巡视,海边十里之内,不许平民靠近,但有所违,格杀不论。至此,后金国内女真人与汉人的矛盾再次攀上新高,皇太极多年的努力也毁于一旦。
而就在皇太极越来越为小北荒的攻势感到手足失措的时候,受楚钟南派遣,尚可喜再次奉命秘密出使。而这一回,他要去见的,却是另外一个人了。
……
祟祯九年七月,锦州。
祖大寿府邸。
后院的小演武场,一个身穿锦袍的大汉正提刀而舞。这大汉的刀路非常简单,也不好看,但刀势凶狠,一往无前,只要是明眼人就能看得出来,这是战场上杀人的刀法,追求的是一击毙命。演武场周围,一排排的架子上都摆满了兵器,在夏日的阳光照射之下,这些兵器依然微微透露着丝丝寒光,让人看上去都能感到一丝凉意。
“刷!”
随着大刀劈开空气的一声锐响,祖大寿收刀而立。稍稍抹了头上一些许汗珠,他又淡淡地看了一眼站在演武场边上,一副商人打扮的尚可喜,好一会儿,才叹了一口气:
“我是叫你尚可喜。还是毛永喜?”
“随您地便。反正。这两个名字指地都是我这个人。”尚可喜无所谓地笑道。尚可喜是他地本名。而毛永喜则是当年他英勇作战。被毛文龙所喜。收做义子之后所赐地名字。不过话说回来。当时毛文龙地部下。还真罕有不姓毛地。不过可惜地是。袁樂焕杀毛文龙地时候。一大群姓毛地义子义孙都在。却没有几个出头地。
“我当年跟着袁大帅。跟你们东江军可没什么交情。你这回来。莫不是又想跟整翻黄龙一样。把我也赶出锦州?”祖大寿淡淡地问道。
“将军恕罪。末将岂敢有这种心思。何况。黄龙跟您那也是没法比地。”尚可喜陪着笑道。
“承你高看了。”祖大寿此时已经走到演武场边上。随手把刀抛给旁边地亲兵。又接过汗巾擦了把汗。才接着说道:“我已经老啦。只能在这锦州城内等死。岂能比得上你们楚大帅威风八面。杀得皇太极叫苦连天。竟然连儿子都丢了。……说到底。他楚钟南才是英雄啊!”
“末将谢您对我们大人地褒奖。”尚可喜看得出祖大寿说地是真心话。也感到非常高兴。毕竟。祖大寿不比别人。这可是辽东十几年来数得着地悍将。当年在皇太极倾国之兵地攻打之下。依然能死守大凌城
月之久,这岂是普通人能做到的?能得这么一个人物'他相信即便是楚钟南自己也会感到自豪。
“既然不是说降,楚钟南叫你来做什么?”祖大寿也没怎么做作,招呼着尚可喜一起到了自己了书房,又让下人奉上茶,这才正色问道。
“既然您问了,那末将就开门见山了!若有不中听的地方,还请您海涵!”尚可喜小心地说道。
“哈哈哈,你尚可喜如今可是闻名辽东。单枪匹马说降了整个东江镇,把个黄龙逼得走投无路,黯然南归……怎么现在反倒是吞吞吐吐了?我祖大寿这些年,什么话没听过?什么事又没办过?连投降皇太极的事儿都做过,还怕你几句不中听的话?哈哈哈……”祖大寿大笑。
“那末将就直言了。”尚可喜在来之前倒是真没想到祖大寿的脾气会这么好。不过仔细想想也就理解了。祖大寿本身就是一员悍将,一生杀敌无数,面对数倍于己的强敌,亦能冷静指挥,在大凌城被困三个月,弹尽粮绝,走投无路之时依然能让全军将士忠心相随,还用诈降之计把皇太极给蒙了。而之后,因为对后金的降而复叛,致使祖氏一门尽陷敌手,祖大寿也没少受到过那些流言蜚语的诽谤,时间久了,自然也就不再是那种随随便便就被几句话刺激的跳脚的莽汉。
“说吧。”祖大寿淡淡地说道。
“祖将军,您觉得……大明还有可为吗?”
“嗯?”
祖大寿双目猛得一睁,有如实质的寒光让尚可喜顿时就是一震。
“好煞气。果然不愧是如今的辽东第一猛将。”暗暗吁了一口气平复了一下心中的悸动,尚可喜又暗暗想道。他不是没有经过厮杀的将领,也曾有过极度劣势,险些丧命的时候。可他没有想到,自己这么一个在鬼门关踏过生死线的人,却会被祖大寿这一眼瞪得心里发毛。难道,这才是真正的辽东猛将?果然不是黄龙等人可以相比的。
“你好大的胆子。”
慢慢地敛下眼皮,收回那杀机凛然的目光,祖大寿又轻轻地拨弄着茶盖儿,淡淡地说道。
“不是末将胆子大,而是事实如此。……”尚可喜深吸一口气,抱拳说道:“山西大饥,流民四起,可朝廷却还是不住的加饷派捐,再加上各地仕绅百姓的强取豪夺,老百姓种粮是死,不种粮也是死。哼,如此情形,纵然朝廷百官个个都是三头六臂,也只能是拆东墙补西墙。可这么一来,原本还能勉强过活的地方也变得饿琈遍野。再加上李闯、曹操之辈四处流窜,扰乱天下,哼,这个大明,早晚得支离破碎,大厦倾倒!”
“好一个大夏倾倒。……我不想说什么话吓唬你。念在小北荒如今也是在与后金为敌,与国有功的份儿上,你走吧!”祖大寿端起茶碗,轻轻地啜了一口。
“祖将军,何不让末将把话说完?”尚可喜急道。
“我不想听。”祖大寿轻轻地摇了摇头。
“祖将军……”
“尚将军,莫要让祖某动手赶人。”祖大寿的话里已经有点儿不耐烦了。
“好好好,我不说那些话便是,祖将军可否容我稍待一会儿?”听到祖大寿话里已经有些不高兴,尚可喜只得这么说道。
“那你还有什么话要说?”祖大寿问道,语气里也听不出喜怒。
“其实也没什么。只是末将奉我们楚大人之命,打算为锦州守军提供一批粮饷……”
“嗯?”祖大寿闻言,一直没什么变化的脸上顿时一怔:“什么意思?”
“其实祖将军您也知道,我们小北荒屡次与后金交战,虽略有小胜,但那种真真正正的硬碰硬的战斗还真没有过。与我们相比,祖将军您与后金交战多年,却是经验丰富。尤其是在打硬仗方面,远非我小北荒可及。”尚可喜喝了口茶,润了润喉咙,又道:“如今,我军已经屯于鸭绿江以东,日后肯定要西进。那时候,两军对垒的大战必然不可避免,不是尚某丧气,我小北荒军中上层还真没有点儿底气。所以,介时就难免需要关宁军能在后面帮我们一把!……”
“所以,你们现在就先提供粮饷予我,结个善缘?”祖大寿问道。
“正是。”尚可喜点头说道。
“呵呵,承蒙楚大帅看得起了。不过,也是你们多承小北荒的好处,关宁一带战事渐少,后金在此地渐趋守势。所以,我军这些年倒也攒下了些粮饷,暂时不虞有缺。所以,就不劳楚大帅费心了。”祖大寿微笑道。
“祖将军……”
“来人,送客!”
第二卷 东北三国志 第一百六十五章 日本求援
大寿并不是多么聪明的人。可是,尚可喜说的那么T本用不着怎么费脑筋。
其实,对于小北荒的赞助,他还是十分心动的。一个偏远的蛮荒之地建立起来的势力,居然能跟后金抗衡,而且还接连让后金损失了数员大将,更是让皇太极这么一个人杰屡屡吃瘪,这绝对不可能只是凭着什么吃苦耐劳就够的。他相信,小北荒绝对拿出得足够让他心动的粮饷。可是,拿了之后会怎么样呢?对方会只是这么干做事不求回报吗?
祖大寿在辽东多年,祖氏一门也是辽东有数的大地主家族,自然深深地明白粮饷对军队的重要性。尤其是在朝廷根本拨不出足够的饷银粮草之后,谁能拿得出让士兵们满足的粮饷,谁就会在军队中有着更大的话语权。他祖大寿凭什么能在辽东屹立如此之久,让所有人都对他忌惮三分?除了能打敢打,就是因为他能筹集到粮食让士兵们吃上饭。可是,光是粮食就已经耗去了他的许多精力,再加上要随时防备着后金可能的军事行动,他根本没力气,没地方,也没什么精力去为自己的士兵找饷银。现在,辽东已经分成了几股势力,但真正有实力的,也就是他祖大寿一系,还有就是他外甥吴三桂这个辽东总兵官所统领的山海关铁骑。但值得一提的是,他们这两股最有势力的辽东兵系之中,士兵们顶多就是能每天吃个六七分饱,却没有饷银拿,只有逢年过节的时候可能有几个赏钱。至于其他军队,士兵们的待遇只会更低。而小北荒既然能一下子把整个东江军几乎都收买了过去,让在东江镇经营多年的黄龙连个反抗的机会都没有就黯然离开,这表明他们手里绝对有钱,而且还不少。这么一群人,他哪里敢让自己的士兵们与其接触?没错,以他祖大寿战功,虽然官位不是最高,但在辽东的威望却绝对不做第二人想,可是,相比起一直吃不饱的肚子的需要,还有养活家小的花费,他实在是没什么信心能在金银粮饷面前继续拉拢住人心。
所以,他只有拒绝尚可喜的建议。……军队,是他立足辽东的根本,没有军队,他祖大寿的威名再盛,也不会被人放在眼里。所以,他必须牢牢地把军队握在自己手里,绝对不能让别人插手。哪怕是对方拿出了他一直需要的东西也不行。而除了这些,尚可喜所说的大明前途堪虞的事儿,他倒是没怎么放在心上。这个朝廷,早就让他失望透了。
******
小北荒,渡海城!
执政府大院!
“吴三桂也不干?”
“没错。”尚可喜伸手在面前的盘子里拈出颗葡萄扔进嘴里,嚼了两口,又把葡萄皮吐到了另一个盘子里,接着又拈起一颗大的,然后一屁股坐在椅子上:“我早就说了。那帮人别看是武将,长得五大三粗,可心眼儿却比女人都精细。不可能上咱们的当的。可您还非要我去……”
“不试试怎么知道?再说了,这都是他们自己想歪了。我可是诚心诚意地想帮他们一把,让他们把筹粮筹钱的心思省下来,好一心一意地对付鞑子。”楚钟南叹气说道。
“现在这世道,谁还会相信有您这么好心的人啊?”尚可喜笑了笑,他才不相信楚钟南真的是这么想的。眼前这家伙,说的蛮实诚,可祖大寿和吴三桂那帮人真要敢收了他的好处,到时候还指不定怎么死呢。
“就是。世风日下。人心不古啊。”楚钟南一脸赞同地哀叹。
“……”尚可喜没说话。又捡了几颗葡萄牙扔嘴里。这时候地葡萄酸酸地。又冰镇过。特解暑。
“关宁军地那些将领怎么看你走地这一趟?”楚钟南又问道。
“当然是黄鼠狼给鸡拜年了!人家大伙儿都知道我没安好心。山海关有几个家伙还想拿我祭旗呢。”尚可喜嚼着葡萄。语音含糊地说道。
“祭旗?他们敢?”楚钟南冷笑。如果是祖大寿那种有着跟皇太极在大凌城血战三个月战绩地将领。他倒还能相信对方地魄力。可吴三桂和他山海关、宁远一带地那些家伙又算老几?当初大凌城一役。除祖大寿在城中血战三月。弹尽粮绝。最后不得不靠诈降皇太极脱身之外。吴三桂地老子吴襄。还有其他被派去支援大凌城地辽东将领。无不是被八旗军打得落荒而逃。吴三桂能在之后被朝廷提擢为辽东总兵。不外乎就是因为他当时保存了实力。而正常地历史上。这位据说手里掌握着大明最后精锐地总兵大人。就压根儿没跟八旗军打过一场像样地仗。就算是日后当了平西王。欺负康熙年纪小。发动“三藩之乱”地时候。这个大汉奸也没能打得过康熙启用地绿营兵。……还想拿尚可喜祭旗?就凭他那份儿胆量?
“嘿嘿。也不知道到底敢不敢。反正跳脚地那几个家伙装地还是蛮像地。”尚可喜笑道。
“哼,他要是敢拿你祭旗,我就派人到北京把他老子吴襄宰了,再把大炮直接拉到山海关下轰他娘的。妈的,不敢跟鞑子碰,就敢拿我楚钟南的人撒野。这笔帐老子给他记着!”楚钟南冷冷说道。
“呵呵,记不记的……就算是要报仇,还用得着您出手?那我老尚还有啥面皮?您说是不是?”尚可喜笑着,心里却颇有一丝小感动。不说别的,楚钟南对小北荒的人倒真的没的说。不过,他并活道,在正常的历史上,他跟吴三桂其实还是难兄难弟,并列齐名的大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