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后锋-第10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行,皇帝不行,就是老天爷,也他娘的不行!!!”

“别看着我。这不我说的,是我们楚大人亲口说过地。”

“将,将军!这,这不敬老天,老天爷会降罪的呀!”余长夏一阵长吼,勉强把胸腔中地气儿给吼完,正微微有些气喘,那些刚刚被他一通雷霆霹雳般的话语震得茫然不知所措地村民们也终于慢慢地有人回过了神儿来。只是,面对连老天爷这跟佛祖并列,甚至比观世音菩萨这大家最常用的神仙都厉害的至高真神都不放在眼里的“余将军”,说话的村民也只得尽着小心。

“老天爷?嘿嘿,你们怕他,我们不怕。”余长夏嘿嘿一笑,话音又接着一转:“我问你们。你们怕老天爷,为啥这些年总是天灾**,吃不饱不说,还得卖儿卖女,甚至有的地方还得吃人!我们不怕他,东北为啥这几年偏偏风调雨顺,老百姓的日子一年一个样儿?吃的饱穿的暖不说,兜里没个几十两的银子,都不好意思出门娶媳妇儿!你们说,这是为啥?”

“这……”

“告诉你们。原因就是一个:老天爷不管这个天,也不管这个地。咱们这些人,在人家的眼里,就跟些蚂蚁一样。蚂蚁呀!雨天蚂蚁搬家的时候,你们谁有空去看着?”余长夏的放里满是不屑,也同样满含激动:“人,得靠自己!老祖宗留下的话: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所以,楚大人有令,所有人都得识字!为啥,识了字,自己就能看书写字,就能通过老祖宗留下的书本儿,学习一样又一样的东西,学习法律,知道该怎么告状,知道自己有没有违法,不再怕被别人欺负!就像朝廷要增加赋税,可以!可是,那些地方官的就不敢再给你们再从中加上几层!因为你们懂了。朝廷只要一个告示,你们就知道朝廷要多少赋税,知道那些当官的有没有私自加派!他要是加派了,他就是违背朝廷的命令,是违了法,是犯了罪!他就没资格当官!为啥?大家都识了字,能当官的多了,不稀罕他什么举人进士状元!”

“说到底,今天我给你们说了这么多,就是两句话:要识字懂事儿,要知道握紧拳头,要自己知道努力!只有那样,才能不受欺负,才能吃饱穿暖,过上好日子!”

第二卷 东北三国志 第二百三十五章 没用

夏对保定府那个小村的村民所说的话并不只是独事实上,这些话都是由东北军政治部统一制订,并且由楚钟南批准施行的。为了这些话,政治部的各级军官在东北六省深入了解,在入关之前,也曾派人进入京畿一带对老百姓的普遍情绪进行了调查,足足准备了一年多。

而这些话之所以这么激烈,甚至还带有一些反对皇权的刺耳之言,主要是因为政治部考虑到大明王朝此时正处于一个大破灭,大改变的时期。自祟祯登基开始,大明朝廷历年积攒下来的矛盾终于开始暴发,到现在已经整整十七年。忠心为国之个词已经让人无法考量,虽然这个世界上依然还有不少人,像扬州的史可法等忠臣义士,可是,绝大多数人已经不在为大明朝廷的前途感到担忧。他们对大明已经失望,期待着一个新的秩序的诞生。这也是为什么李自成攻入北京之后,大明朝廷的官员们几乎无一愿意跟随樂祯,不仅没有殉节的,反而还有大多数投向了李自成,就连饱受皇恩的皇亲国戚、首辅、尚书、大学士都是如此。虽然这也是因为这些大臣们的德行问题,但主要的,还是因为大明本身。事实上,如果李自成不是过度放纵部下,致使手下军纪败坏,在北京城进行了大肆的破坏,同时也严重地打击了那些读书人的投效心理,说定,大顺真的就可以成功奠基了。

不过可惜的是,李自成的草莽本性并没能让他抓住这个机遇。这位草莽英雄的悲哀并不是在于他失去了得到天下的机会,而是他差一点儿就能真正地拥有天下!而前有大明的败落,后有李自成的恶劣表现,所以,此时此刻,正是攻击皇权的最佳时机。皇权,楚钟南并不视之如洪水猛兽,而且他自己也已经对其有了一丝向往。可是,像大明皇帝,乃至原本历史上的清朝皇帝那样,他宁可不取。皇权,肯定要受到限制。这是在小北荒的实力积攒到一定程度,并且打算对当时的后金发动进攻的时候楚钟南就已经开始谋算的事情。从平时地言谈身教就不住地向身边的人灌输这种理念,如今,十几年已经过去,虽然他本人的权威并没有因此而受到多大的影响,可是,不可否认的,“皇权必须顺从于民意,服从于法律”、“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这一观点已经真正的深入到了东北百姓,尤其是原本出自小北荒地百姓心中。

春播一粒种,秋收万颗粮!小北荒十几二十万人,先是在朝鲜借助土地改革的风气传播了一次这种理念,又紧接着在东北几省,借助满清败退,执政府初立的当儿,再次将这种思想进行了传播。虽然入关之后,政冶部派出地人并没有那么十几万人多,但是,谎言说了一千遍都可以成为真理,这种理念本身就极为符合老百姓的利益,多说几遍,老百姓怎么可能不理解?自古以来,中国的政治就是上下缺乏沟通。而原本的历史上,新中国地革命先烈们也只是派出了工作队,宣扬自己的政策,加上一个土改,就轻易的得到了民心,将原本极度劣势的局面扭转了过去,更是借助老百姓的手推车,推出了淮海战役的大胜。而如今东北军实力强悍,进可攻,退可守,又有祟祯这个正统地皇帝的大义在,再加上政治部地人由普通老百姓的心理,经由多番琢磨之后所制订地讲解方案,顺着“全民识字”这一运动的风潮,那些本就受够地苦难,好不容易在东北军的帮助下过上了一点安稳日子,正心存感激的老百姓又怎么会不赞同?就算只是口服心不服,只要有口饭吃,东北军又能这样一直胜利下去,自然有他们全心全意心悦成服的时候。

当然,对于这些比较激烈的攻击皇权的话语,楚钟南等东北军高层还是有一些担心的,甚至一度打算放弃。而他们打算这么做的原因也不多,第一,这些讲解的话中多次提到楚钟南的名字,虽然这主要是为了提高楚钟南本人在老百姓心目中的地位,为日后夺取皇位奠定一定的民意基础,可是,这同样也使得那些对这种激烈言辞感到不满的人们找到了可以反击的对象,他们也照样可以从中看出楚钟南的“野心”,并将二者结合起来,混淆视听。二来,封建王朝之中一直享有不少特权的缙绅士人阶层本就对发动过土改的东北军感到不满,虽然如今东北军势大,可这种明显袒护百姓,而且还带有压制皇权乃至士人特权意思的言辞恐怕会进一步刺激到这些人,引发他们的反对,乃至反抗!

不过,最终,楚钟南等人还是决定按照原计划施行。因为,山海关之战的前敌总指挥,楚钟南凭着自己的耐心兼诚心,另外还找了好几个朝鲜和日本美女才收服的东北军参谋部新任副总参谋长,上将洪承畴指出:长痛不如短痛。此时的东北军,虽依然有满清余孽等势力的威胁,但多为假想敌,其实后方极为稳固。而关内大乱,受到了极为严重的破坏,更加严重一点儿说,就是正处于礼崩所坏,生灵涂炭之时。此时,不仅有李自成、张献忠等农民军势力,也有左良玉、刘良佐、高杰、黄得功等地方军阀,再加上诸多地主豪强,凭恃各自的实力,也大多建立了自己的势力,这些人大多极为狡猾,也没有什么所谓的忠心,一切都是以自己的利益为上。若是以怀柔的手段,虽然不见得不可以,但以他们原本就对东北军所怀有的恶感来看,怀柔的时间必然很长。期间若有什么不对,极有可能会引发内乱。尤其是怀柔的时候必定要与那些地主缙绅妥协,给予一定的利益乃至特权,使其保有一定的实力,甚至是依旧执掌一方。所以,一旦真的有内乱,这些人就会成为最可怕的祸源。……与其如此,还不如直接将这些人打掉!虽然可能会费不少功夫。但此时南京方面朝政混乱,各方军阀只顾自己,张献忠趴在四川,李自成大败而遁,精锐尽丧,军心厌战,正是收拾内部地良机。否则,等这么多敌人都回过神儿过来,再想收拾掉内部的那些不稳定因素,可就迟了。另外,洪承畴还指出了一点,那就是所谓的“皇权必须顺从于民意,服从于法律”,还有“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之语其实也是可以在圣贤书中找出依据来的,极为符合孔夫子的“仁”,以及亚圣孟子所提出的“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等言语。只要稍加解释,便可以名正言顺,根本不用太过于担心什么!而楚钟南想要在外对强敌的时候,讨好那些本就对他们有恶感的地主缙绅,不仅不现实,也只会徒耗时间。

……

“让洪承畴主持军事,你真的就那么放心?”

沃尔

经很久没有见到楚钟南了。来到中国那么多年,他南交情最深地一个了,甚至比楚钟南的枕边人美洛妲还要久。不过,虽然身兼数职,并且担当了主力第一军的总指挥,沃尔姆斯依旧有些不太乐意,甚至是不满。原因也非常简单。从当初的小北荒建军开始,到朝鲜,再到东北,他可是东北军头号元老,而且战功累累。可是,原本的军中第一人,如今却不得不屈居于人下了。

“怎么了?他惹你生气了。还是给你小鞋穿了?”楚钟南并没有工作。入关之后。除了一开始有些忙碌。之后便没了什么事儿。因为早在沈阳地时候就已经安排好了。各项事务都有人处理。他只把个总而已。

“他终究是个投降过来地将军。而在此之前。他受到了几十年地儒家教育。我虽然对那个懂得不多。但我知道这种教育有多么地可怕。那简直就跟你所说地洗脑差不多。而且。这一次他赞同我们地工作队推行强制性政策。我总觉得背后似乎有些别地想法。”沃尔姆斯说道。

“儒学是我们中国最根本地学术之一。它地博大精深。没有多年地研究是不可能真正理解地。只是现在地读书人并没有真正地去了解这一门学问。只是把它当作了一个敲门砖。一般都是用过之后就扔。再加上当初朝廷也只是以偏盖全。意图使儒学成为钳制人们思想。稳固自己统治地武器。利用政权诱导那些读书人去学习那些已经变了味儿地儒学。所以。你才会觉得它可怕。其实。真正地儒。不是我们可以望其项背地。”楚钟南笑道。

“我不是来跟你讨论儒学地。”沃尔姆斯有些不满。“我是在跟你讨论洪承畴这个人。”

“哦!洪承畴……”楚钟南沉吟了一下。“他怎么了?”

“我觉得他似乎对你并不是很忠心。”沃尔姆斯说道。

“证据呢?”楚钟南反问道。

“只是直觉,我没有证据。”沃尔姆斯摇了摇头,有些郁闷。

“呵呵,看来你地直觉还真是蛮灵的。估计可以跟那些怀老婆红杏出墙地男人们相提并论了。”楚钟南取笑道。他当然知道沃尔姆斯是为了什么不满。不久前,政务院在暂时稳固了自身的行政地位之后,他再次改组东北军,以及其上的东北执政府。四大主力军团被更名为华夏卫国军第一至第四集团军,以此取代“东北军”这一地方味儿极浓的称呼。同时,各军也都重新进行了扩充,将一些原本投靠了李自成,之后又再次易帜的明朝官军进行筛选训练之后重新编入了卫国军。可是,对于这一次的扩编,沃尔姆斯却失望了。因为,原本意料之中的总参谋长之位居然被他交给了洪承畴。

“不要取笑我。我从来不怀疑自己的妻子是否红杏出墙!”沃尔姆斯白了楚钟南一眼,“倒是你,难道不害怕我们尊敬的美洛妲夫人因为你的犹豫不绝而再去找其他人么?在中国,这可是对你最大的侮辱了!”

“这件事我暂时不想提。”沃尔姆斯的攻击极为有效。楚钟南现在最烦的就是家事。他并不是什么花心的种儿,再加上一子一女在侧,倒没什么别的想法。可关键是美洛妲不是东方品种。

而很显然,“蛮夷”之辈是不可能被中国老百姓所认同的,更加不可能被他手下的那些官员们认同。哪怕他手下的这些人里有不少也是西洋人出身,可终究还是中国官员占绝大多数。至于再找一个……找谁啊?儿子女儿的感受要不要考虑?如果再娶一个回来,发生家庭矛盾怎么办?路易是一个比较合适的继承人,可如果再娶了一个之后,再生了子女,以路易这种中西结合的混血,地位会不会受到挑战?进而发生类似夺嫡之战的那种事情?这些都让他无比的头疼,但又必须考虑到。

“你不愿意提,干嘛还要讥笑我?”沃尔姆斯嘟囓了一句,不过还是识相的住了嘴。楚钟南的脾气好这是大家都知道的,可他也知道,真把这家伙惹毛了,那这家伙的手段足够让你哭笑不得,同时也叫苦不迭的。

“我知道洪承畴背后的意思。那家伙的目的,其实根本就是想给南京方面一个机会。”楚钟南叹了口气,烦心事儿暂时不想,还是先顾眼前吧。

“南京?”

“没错。如今咱们东北军的实力最强。洪承畴当然知道这一点。而且,他也知道咱们的思想工作的可怕。可是,他投降的毕竟是我楚某人,而不是什么女真人、蒙古人。所以,他自以为可以有回转的机会。尤其是祟祯还在咱们手里,这更加加强了他的信心。就像你说的,读书人嘛,几十年了,忠君的思想还是有一点儿的。而且,在中国做官,左右逢源也是他们最一贯的想法。”楚钟南答道。

“既然你发觉了,为什么还要同意他的建议?还给他军事指挥权!难道你不怕他反对你吗?”沃尔姆斯问道。

“有什么可怕的?我的军队并不属于单个的将领,它属于最底层的一个个小军官,而这些小军官却差不多都知道一个道理,那就是对我忠诚,服从我的命令!所以,洪承畴就算有反意,也带不走一个人。而且,我也看得出来,这家伙的心其实一直在左右摇摆,并不坚决。我刚才说过,中国的官员,最喜欢左右逢源。他的做法,是想让我们暂时整合内部,并希望在这段时间内李自成能够具有一定的防御能力,拖住咱们一段时间,那样,南京就可以组织起足够抵御咱们的力量。可是,他同样也希望咱们能够有一个移固的根据地,可以在日后安心的出击。……说白了,他给南京一个机会,其实就是想给自己内心的那一点点忠君思想一个交待,弥补一下内心的愧疚。可事实上呢?他终究还是投降了我,并且还担任了高官,所以,他的建议,还是对咱们最有利。因为,只有后方稳定了,我们才能进攻退守,从容自如。而他这个总参谋长,才能更加出色地发挥自己的水平,搏取更大的战功,并在日后的政府之中取得相应的地位!”楚钟南又继续解释道。

“你们中国人的心思真是复杂!”沃尔姆斯摇头说道。

“当然复杂。中国人都是七窍玲珑心,哪像你们……就算多几个心眼儿,也都是一通到底儿。知道你们的,一眼就看出你们到底是想什么。”楚钟南看着沃尔姆斯干笑了两声,“你的身份有些敏感,当个第一集团军指挥官就行了,还是别跟洪承畴别什么苗头了。没用!”

第二卷 东北三国志 第二百三十六章 各方

是啊。就像那个自成给自己|了一个非汉族的祖|果就被政治部的人丑化成了恶魔一样。”楚钟南既然已经表了态。沃尔姆斯也只有默然。十几年来的经历。他早道。自己的出身就已经限定了自己不可能真正的在这个|家享有更大的权力。只是他有些不太甘心。他原本在德意志的时候。就曾经是一佣兵团长。而且还是非常强大的佣兵团长。当时的他并没有什么太高愿望。就只是当一个贵族。结果。他来到了中国。曾经的贵族梦改变了。楚钟南如今已经给了他一个更大的舞台。可惜。这个更大的舞就在眼前的时候。却又突然交给了别人。按理说。他早就应该满足了。还是感到极失落。

“血统就那要?”沃尔姆斯嘟囔了一句。“你们的唐朝。你们最尊祟的那个时代。多大将都是异民族的。”

“现在不是唐朝。异民族也已经给我们造成了太多的损伤。虽然我个人并没有什么民族上的偏见。可。现在的大多老百姓。以及这个国家的精英们并不是这么想的。就像在欧洲。你们也绝不可能真正的让一个蒙古人担任首相或者军队的最高统帅。因为那个民族曾经在欧洲制造了太多的恐惧。而在中国。是同样。尤其我们在许多年前就已经有了相当完整的国家概念。进而。我们的学术。思想道德。各个方面都要求我们要极度的忠于我们的国家。而在这上面。就是民族。”楚钟南叹道。

“民族高于国家?”沃尔姆斯问道。

“这个我不敢说。因为我也不知到底如何看待国家与民族的高下之分。这太难了。”楚钟南摇摇头我的目标。就是在希望我自。有我儿子执掌这国家的几十里。制订合适的政策。打造一个真正的国家。还有一个一的民族——中华民族。”

“看来李自成的法违背了你的意愿。是吗?”沃尔姆斯突然笑道。既然真的讲不通。他也没打算强求。人嘛就应该知足。中国人不是有句话么?知足者乐。可惜。发明这些话的中国人并没有真正的理些。十几年的战乱。就是因为些人总是不知足。压迫的更多人无路可走。那么。大家自然只有动武了。不过。他沃尔姆斯可不会犯这种错误。在中国。他人生的不熟。还是尽量收着点儿吧。

“没错那家伙实很让我生气”楚钟南摇头失笑了一下“李继迁。哼。你说他找谁当祖宗不好。非要找这么个人?真以为名声大点儿就能给他脸上增光了?草莽就是草莽啊。”“这是你们国人过于狭。要是在我们欧洲一个名真正的贵族子弟。不管是在哪一国家。都会受到相应的尊重的。如果有血缘关系。甚至还可以继承其他国家的王位。”沃尔姆斯调笑道。

“俄国人放到法国也行?”楚钟南眯着眼睛问道。

“。”沃尔姆斯时涨红了脸。但是。|良久。他还是点了点头:“如果没有选择还是可以的。”

“所以你们才跟我们不同。如果我'的国家。就绝对不行。”楚钟南笑了笑说道。不过虽然说到了欧洲。可他心中却仍然有一对李自成的失望情绪。没错。他跟李自成是敌人。可在先前。他还是有点儿敬佩这位闯王的。毕竟。从一个一无所有的草;。到几起几落。最终打下了北京城。一时势压天下。李自成的经历堪称传奇。可是。他真的不知道李自成居然在登基之后为自己找了那么一个祖先。李继迁是谁?那是叛变了大宋王朝。并且最终奠定了西夏国基础的党项军阀。西夏开国皇帝李元的爷爷。没错。那人确实有能力。有本事。可是。你李自成好好的一个汉人皇帝。非要找个异族祖先。难道你不知道大明是抢了谁的江山么?是大元朝。蒙古人的。古往今来。从没有哪一个王朝像大明朱家这样夺天下夺的名正言顺。如今好。你李自成好模好样的。马马虎虎也能称个英雄。突然却又整出党项人。这不是自己找不痛快么?你说你是大唐李氏。甚至是诗仙李太白的后人也行啊。找什么党项人?没出息。

“自己不。怪的?”再叹一口气。楚钟南暗自摇头。**************************************************************************

祟祯十七年下半年。随着东北军改称华夏卫国军。楚钟南暂时停止扩张。先行整合内部以来。十几年几乎不停的战乱暂趋平息。并且。这种暂时的停战状态一直续了下去。直至祟祯十八年。一个原本的历史上根本就没有出现过的份。而在这一年间。除楚钟外。势力最强的李自成只顾舔拭着自的伤口。不住的招兵买马。但因为李自成麾下没有真正能够有效管|的方的人才。致使辖区河南河北陕西诸多的区秩序极为混乱。百姓流离。

而且成只顾增加兵力。却并不注重对士兵的训练。随着战事渐熄。使麾下士兵的战力不增反减。但是。正当着顺永昌皇帝。享受着多年来难的安乐日子的李自成并没有在意这些。尤其是在楚钟南命令卫国军各部后撤数十里之后。李自成更是放心不少。而有李自成这个皇帝带头。那也已经几乎忘记了山海关之败。以及当初匆匆逃离北京城的景象的大顺国的文臣武们。也纷纷耽于享乐无意于军国大事。

而与大顺实力相差无几。甚至还尤有过之的南京方面。虽然也屡屡有人指出此时乃是最关键的时机。应该赶紧招兵买马然后挥师北上。趁着卫国军立足未稳之机。迎祟祯于北京。但是。这些人明显过于热心。也过于天真了。不说一心把持朝政的马士英阮大铖等人根本就不愿意挥师北上接祟祯回来。进而使的自己好不容易才巴结到的那位大明太子殿下失去作用。南京附近的江面上还有原东北第三军也就是如今的卫国军第三集团军的一万水师呢。在这一万多精锐士卒的监视下。还有在南京担任重臣的礼部尚书钱谦益从中搅局。还想出兵?何况。南京的小朝廷虽然明面儿上掌管着半个天下。长江以南几乎全都听其号令。可实际上。福建一带的郑芝龙根本就只是表面应承一下他们。武昌一带的左良玉也是自成体系。除了这两大

|外。南京方面最看重的江北四镇刘泽清的兵权一直|军的孔有德把持黄功杰刘良佐三也向来都是先顾自己。哪会听他们的去自找麻烦?

而除去楚钟南李。还有南京自然就要数到跑到了四川的张献忠了。这位威名不小。但实际战绩实不佳的好汉于祟祯十七年八月攻破都。巡府龙文光。蜀王朱至及其嫔妃全部自杀身亡

。其他官员当了俘虏。张献忠进成都时号称六十万大军。很快控制了四川大部分的区州县。在成都。张献忠先称秦王接着宣告建立大西国建立全制度。后称帝以成都为西京。不过有思的是。他的年号居然是:大顺。

不过。没有人会在意张献忠到底是想跟李自成表达什么。因为。就在张献忠登基称帝之后不久。祟祯十七年底。经过大半年的准备。一直因为人员不够而未能行使职能的北京大明朝廷终于迎来了它的第一任务。礼部宣布:祟祯十七年恩科开始。之后。数名的读书人。不管你是秀才还是举人。一被像赶猪一样轰进了贡院在贡院里。这些读书人在严密的监视下。进行了为期三天的科考。

但是。就在科考进|的同时。另一件事却飞速的夺走了它原本应的的万众瞩目的待遇。原来。礼部在某些人的安排下。在科考进行的同时。被迫张贴了诸多的通告。通告上说明了原本赶到京的有一万余名读书人。如今却只剩下几千。原因。则是因为这些涮下来的读书人之中。有大部分都识字不能过千。不符合考试标准;而另外的那些。不是意图行贿主考官。偷买考题。就是借着政务院负责众人生活所需的机会。拿着上面发下来的钱去院酒楼吃喝玩乐。道败坏;外。还有种种罪责。所以。如今。一万多只剩下了这么多。去了将近一半。而之后。还有接连数十张名单。名单上列出了各罪名。并将犯有文该项罪责的读书人的姓名都列了上去。甚至有的还标了籍贯。注明是东林党还是复社分子。最后。通告上则是礼部官员按照祟祯皇帝的意思所说的几句话。无非就是表达了一下对那些不知检点的读书人的失望。希望其他人不要模仿这些人。只顾自己享乐。在一些妓女面前高谈阔乱。挥霍无度。却根不知道民生艰辛。

此通告一出。天哗然。许多的方都有人击北这么做是“有辱斯文”。也有人抨击政务院。指责楚钟南才是真正的幕后黑手。甚至于。在科考完毕。数百考中的读书人分别被以祟祯的名义安排进北京六部以及南京六部之后。通告的影响也依然在继续。甚至于。原本还在进行工作的许多的方都发生了工作队受袭。政治人员被杀。乃至的主势力乱的事情。

但是。很显然。一切都被楚钟南等人料中了。政务院借机派出军队对的方势力进行镇压。宣布解除的主武装。若有违抗。便视为谋反。直接进行武力镇压。同时。楚钟命人在北京开办报纸。命其承接各种言论。将舆论战由朝野之间转移到了报纸之上。结果。报纸一出。立即风靡诸多大城市。尤以北京天济南等的最为流行。甚至于。北京所办的报纸还在南京扬州苏州徐州等的获的了极大的销量。读书人纷纷以能在报纸上发表言论而感到自豪。之后。间推后到祟祯十八年。在这一历史上从来没有出现过的年份。北京的报纸几乎已经卖遍了整个大明疆域。至于远在西伯利亚的图拉诺夫还就报纸上的一些问题向楚钟南写了提问。而同时。基于北京报纸的巨大影响力。南京。乃至西安。也都办起了各自的报纸。可惜。安在文化方面的实力实在是太弱。且在印刷方面的水平也过于差劲儿。报纸最终还是由南北分庭抗礼。

而就在报初步显出其巨大力量的时刻。北京政务院再次颁布楚钟南签发的总理行政令。宣布“摊丁入亩。火耗归公。官绅一体纳粮”。并命令凡“大明所属”。必须实施行这一政策。以“抚天下万民。复天下之元气”。

结果。这一政策经由报传。虽然没有在西安以及成都等的引起什么动静(这两个的方早就没什么所谓的官绅了)。但却在江南等的再次引起巨大的反响。

在南京政权争夺之中已经处于势的南下官员一派纷纷要求马士英等人必须按“圣旨”执行这一命令。目的就是让马士英等人与江南的的方势力发盾。断其根基。可是。马士英等人也不傻瓜。死活拖着不动。可是。祟祯依然还是正统。南下官员们看到马士英不答应。纷纷举起了皇帝的大牌。要求太子朱慈罢免马士英阮大铖等人。迫于压力。马士英向朱慈提出辞职。朱慈虽然百般挽留。最终没能留下这个权臣。马士英辞官。而马退下之后。紧接着。大铖也被人参下野。不过。就在南下官员们以自己即将势之机。却没有想到。朱慈突然下令由督师扬州的兵部尚书史可法。这个跟哪一伙儿都不靠近的家伙接任了马士英的位子。结果。不仅南下官员们无比愕然就连辞官之后。正准备秘密行动。打算找到时机便一举发动政变。推朱慈登基。彻底与祟祯切断联系。然后由自己等人完全掌权的马士英等人也愣了。要知道。史可法虽然在南京各部之中并没有什么太大的影响力。可他有兵权啊。此人在扬州那么久。招兵买马。手里的实力弱。至少表面上已经可以与江北四镇的任何一镇相抗衡了。而不等其他人反应过来。史可法带兵回到南。又宣布自己已经的到了江北四镇之一的刘泽清的条件支持。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