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嫡枝难嫁-第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如今她还小,只能等着张大了在说了。

张氏的性子怕也改不了了,指望她跟本不可能。

“好,听桃花的。”

张氏笑了,又忙了起来,桃花翻了个白眼。

果然,她这样说,很趁张氏的心。

一竹篓的豆芽,张氏投过水重新洗了之后,只剩下一盆好的,张氏拿着大花碗装满了,送到了西屋,隔着两道门,桃花都能听到程老太太说张氏怎么不会过的话。

吃力不讨好的事桃花也见习惯了,张氏拿着空碗回来,也没有多问一句。

张氏的性子更不会与孩子说老人的不是。

晚饭是这几天最丰富的一顿,炒豆芽和馍馍,张氏吃的很少,只了一个拳头大小的馍馍就落了筷子,桃花原本也吃饱了。

还没有撩筷子,王氏进来了,“大嫂,可还有剩菜?今晚娘做的少,没够吃。”

王氏眼睛盯着桌上剩下的半碗菜,嘴上也没有停着,“要说这冬天能吃上一顿豆芽还真是拖大嫂的福呢,大嫂是怎么生的这豆芽,有时间也交交我吧。”

“也不是什么难事,不过是比旁人多换几次水,勤快些就行了。”张氏笑的很含蓄。

或者说让张氏说谎很心虚,哪怕明明出于私心而不过份,她的良心也会不安。

想到女儿交代的话,张氏终于将真话压了下去。

桃花落下的筷子,又重新动了起来,几下子就把剩下的菜倒进了碗里,“娘,还有菜吗?我还没吃饱呢?”

一边又拿起一个馍馍。

张氏误以为真,“桃花真棒,今天吃了这么多,多吃点馍馍,等娘在生了豆芽炒给桃花好不好?”

这语气,当她是孩子哄着呢。

也对,她才五岁,可不就是一个孩子。

桃花忍下翻白眼的冲动,点点头,脆声道,“好。”

母女两一打岔,王氏就顺其自然的被凉到了一边。

直到张氏抬起头时,才想起王氏,一脸的不好意思,“弟妹,你看、、、”

王氏撇撇嘴,瞪了桃花一眼,“大嫂,你家桃花比我家林子能吃,一个丫头本就是赔钱货,大嫂还真当宝贝养着呢。”

张氏笑有些苦,送着王氏出了屋,回来后脸上的笑就有些牵强。

桃花想欠也不得口,她才是一个五岁的孩子,有些话也不能说出口。

但是日子就这样下去,还真难熬啊。

☆、第38章:训媳

冬至到了月尾,过了冬至,白昼一天比一天长,阳气回升,是一个节气循环的开始,也是一个吉日,每当这个时候,家家要磨黄米,包黄豆包,包不起的穷人家会做些冬至圆。

俗话说的好,‘吃过冬至圆,就算长一岁’。

程家是村里最穷的,所以从来都没有包过黄豆包,到是会买些糯米面做些冬至圆。

把糯米面里倒入开水,做成米浆,再沥成团块,然后搓成长条,再一块块的摘下,方便一会搓圆,用手搓成大小相等的圆,条件好的人家,会买些山楂回来熬,用熬出的汤合面,这样有红色的面团,有白色的面团,红的叫“金圆”,白的叫“银圆”, 将水浇开,把做好的冬至圆倒入锅中,加入糖,盖上锅盖煮一下,待水沸腾且汤团浮起水面后,将冬至圆捞出即可。

往年没有分家的时候,这些活都是张氏做,现今分家了,看着家里从镇上买回来的那点糯米面,程老太太舍不得让王氏浪费了,就亲自动手。

这事还有过一段插曲,前一天晚上吃饭时。

程老汉落下筷子,才说话,“明天就是月末了,叫老大媳妇和桃花一起过来包冬至圆吧。”

在程老汉的想法里,过节就是该热热闹闹的,全家人也该在一起,哪怕是分家了,寻也是一家人,打断骨头还连着筋呢。

程老太太不乐意了,啪的一声落了筷子,“总共就买了半斤的糯米面,按人头分一人一碗,叫她们娘两过来那还有两个人吃不上,谁不吃?”

王氏趁着程老太太发脾气,筷子飞快的夹着地瓜,哪知程老太太手更快,拿了筷子打过去,王氏的手上就出了一道红印子。

“娘”程老二都看不过去了。

于其说看不过去,到不如说是丢人。

在怎么说也是当着孩子的面,程老太太一点也不给王氏留面子,到时让孩子怎么看王氏?

王氏放下筷子,“这日子是没法过了,多吃口东西也要挨打,还不如死了算了。”

今儿个还真怪了,平日里程老太太也没少落王氏的脸,王氏是照吃不误,今天程老二帮她说了一句,反到是惹了祸了,王氏还拿起娇来了。

程老太太骂起来,“死就死,天天拿死威胁谁呢?你死了我们老程家照样能娶进个十四的姑娘来。”

“程老二,你还想再娶是不是?”王氏不敢与程老太太对骂,指着一旁的程老二骂了起来。

程老二老实巴交的,被王氏指着鼻子也不敢还口,头都没有抬。

程老太太就红了眼睛,“你骂谁呢?老王家就教出你这样的女儿来?敢骂自己的男人?你当我和你爹都死了不成?”

“行了,都少说一句吧。”程老汉喊了一声。

王氏悻悻的闭了嘴,其实程老汉不喊这一声,她也不敢在开口了,往日里都是背着他们的面骂程老二,今日一激动,就习惯的又骂了起来,到忘记了是这一点。

不过程老汉这一声到让王氏有了台阶下,可程老太太就没脸了,这儿媳妇都敢当着她的面骂自己的儿子了,背地里指不定怎么骂呢。

这婆婆和儿媳妇就是天生的冤家,儿子被儿媳妇夺走了,那又是没有办法的事,程老太太就是这种心里,她怎么骂都行,那是她的儿子得听她的,但是王氏就不行了,跟本就没有这个权利。

也难怪说儿媳妇不招婆婆喜欢,而孙媳妇招婆婆喜欢了,毕竟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

“让我少说一句?咱们老大怎么也是考过童生的,现在不在家了,那咱们家也是有身份的人,儿媳妇当长辈子的面骂自己的男人,传出去让人怎么看咱们家?”程老太太别看只会撒泼,但是有时候也很聪明,知道什么对程老汉重要。

“老二媳妇,你到嫁进我们家一年就生个了小子,也算是为我们老程家立了一功,但是这男人是天,女人是地,这个道理你该明白吧?以后在我让看到你骂自己的男人,可别怪我不给你留脸面,今天我就看在林子的面给你留个脸。”程老太太狠狠的挖了王氏一眼。

王氏不以为意却也没有敢还口。

要说这王氏和程老太太还真是一对,两个人半斤对八两,总会把不要脸的事做的像模像样的,让人觉得那不是不要脸的事。

☆、第39章:冻梨

程老太太一闹,冬至这天,也没有叫张氏和桃花过来吃饭。

张氏本就没有打算一起过冬至,早就上次在镇上就买了一斤的糯米,冬至的前一前,端着去糯米去了赶车的老王家,他家有石磨,村里家家都去他家弄,这样每家磨出来的糯米面都留给他家一些,这样一来,他家每年也就不用买糯米了。

张氏带着桃花去时,磨完之后,王家怎么也没有要,一个村里住着,不多说也知道张氏这母女两个的情况,怎么也不差她们母女两这一口。

张氏道了谢端着东西带着面路过林木匠家时,看到林木匠正在院子里打东西,寒冬腊月的,上身只穿一件薄薄的衫子,竟还出了一头的汗。

似感受到张氏的目光,林木匠抬起头来,正撞上张氏的目光,张氏耳朵一热收回视线,桃花还好奇的往时看,就见林木匠放下手里的刨子走了过来。

“桃花,过来。”林木匠对桃花招手。

桃花撇开张氏的手跑过去,“林叔。”

上次从家里跑出来,她没有地方去,好在那时林木匠收留她,还给她弄了吃的,她看的出来林木匠对张氏有意思,林木匠又是个很好的人,她到也喜欢。

“明天冬至了,这个拿回去吃。”林木匠从墙下拿出一个篮子,桃花看到里面装是冻梨,眼睛一亮,这林木匠挺有钱啊,能买得起这东西。

“这怎么好,林大哥,你快拿回去吧。”张氏也很惊讶,“上次你照顾桃花,还没有好好谢谢你呢。”

“也不是买的,自己家秋天结的,就存了一些,拿回去给孩子吃吧。”林木匠把篮子放到张氏身前,“谢什么谢,一个村住着,我也就是搭了把手。”

林木匠不在多说,转身回了院子。

张氏还在那里不好意思。

桃花可不管,上前用力的提起篮子,“娘,咱们回家吧,等包了冬至圆给林叔送点吧。”

林木匠一个大男人,肯定不会做那种麻烦的吃食。

张氏听了这才心安理得的拿起篮子来,直到母女两个走远了,林木匠才抬起头来,憨厚的脸上裂嘴笑了。

☆、第40章:风波再起

张氏和桃花提着一篮子冻梨回来时,王氏正好从前屋出来,一看到眼睛就亮了,笑着几步走到跟前,手就往篮子上伸。

“大嫂这是在哪里拿的冻梨,这东西可难得。”

张氏的步子快,王氏的手自是没有碰到篮子,“弟妹这是过来做晚饭?”

王氏脸上略不高兴,撇撇嘴,“我哪有大嫂命这么好,一大家子可都等着我伺候呢,要说起来还是大嫂聪明,早早的就分出去单过,也不用伺候老人,有什么好东西也可以偷着吃。”

眼睛又飘向那一篮子冻梨。

要说这王氏的脸皮就是厚,当初张氏带着桃花是因何分出的家,王氏在清楚不过,张氏母女分的东西也是及少,吃亏受欺负的事,被她这么一说,愣是给颠倒黑白来了。

桃花低着头,这一篮子梨不用多想,张氏定是要给西屋送过去一些的,孝道上她想不让也知道不可能,况且王氏还都看到了。

张氏笑的腼腆,也不多说,“辛苦弟妹了。”

你说这气不气人?

要是说几句旁的,王氏定会找个茬在说一些,可偏偏她就来了这么一句,让你一拳就像打在棉花上,使不出一点力。

张氏刚打开门,王氏大步走上前去,冷哼一声挤开张氏先走了进去。

张氏也不生气,重新打开门让桃花先进去,她才迈进去,一进外屋就听到王氏在西屋里跟程老太太说冻梨的事。

“娘,这大冬天的,嘴里一点滋味也没有,咱们要是能像大嫂也弄一篮子冻梨吃就好了。”王氏这哪里是想吃冻梨,跟本就是在挑拨。

程老太太手上纳着鞋底也没有停下,对王氏的话也不吭一声。

王氏眼睛转来转去的,“娘,那我就做饭了,今天冬至,这冬至圆我也做不好,你看?”

“你把面先弄了吧,一会儿我做。”程老太太丢出话。

王氏笑着应声去外屋了。

她这一出去,程老太太手里的活才停下来,王氏刚刚说冻梨她不出声,心里却有数,冷着一张脸,就不信张氏敢胆大的不送过来一些。

说起这冻梨,大儿子闹了那样的事情出来,家里的条件也就越来越不好了,以前还能靠儿子写信挣些银子,看不到的收入,却也是一笔不小的收入,就是相临的这些村子也找不出几个认字的。

现在连生活过日子都难,更不要说能吃上冻梨了。

大冬天的,冻梨就是水果,能吃上冻梨的那也是条件好的人家。

张氏能提着一篮子冻梨出来,程老太太心里又盘算起来,那一篮子冻梨没有几百文钱买不下来,想着那些钱就买了冻梨就一阵的心疼。

程老太太完全忘记了已经分了家,只把张氏的钱当成了她的。

回到东屋后,张氏拿出盘子,上面装了五个冻梨,“娘回来在拿给桃花吃好不好?”

桃花点点头,看着张氏出去,才叹了口气,这冻梨在现代她都不惜罕吃,可是谁让在这里这么穷,连一点水果也吃不到,甚至连饭都吃不饱,所以这冻梨也就成了好东西。

她数了数,篮子里面还有不下二十个冻梨,虽然她很想吃,但是要是卖了钱,就够买种子了吧?

想不到那林木匠还真的钱。

张氏到了西屋,放下冻梨,“娘,这是旁人给的,不多,你们也尝尝吧。”

程老太太一看就五个,心想张氏是按人头拿来的,一篮子冻梨就拿五个,脸就更难看了,“我们这穷人的命,可吃不起这么金贵的东西,那一篮子冻梨不少钱吧?”

张氏敛下眼皮,“娘,这也是旁人给的,家里生的豆芽烂了,我想着卖一些也正好够买种子了。”

在拿着冻梨过来时,张氏就想到这些了,她也确实是这样想的。

绿豆她也不是没有去借,可是村子里家家穷,她又带着个孩子,有绿豆的也不敢借给她,她正愁着没有买种子的钱,这些冻梨却解决了难题。

“旁人给的?咱们村子家家什么样,谁出手这么大方啊?我怎么不见你跟谁处的好能送你一蓝子冻梨?”程老太太跟本就不信。

张氏哪敢说是林木匠给的,只低着头不出声。

程老太太看着越发的确定是张氏在骗她,你说说这程老太太,就是张氏自己买的又跟你什么关系呢?换成旁人,给送就吃着,她却一副人家欠她的样子,像张氏化的钱是她的一样。

王氏在外面一直侧耳偷听,张氏说豆芽烂了,她心里清楚,那是她偷偷过去往豆芽里倒火水烫烂的,所以知道张氏没有说谎,到底是谁送的冻梨呢?

☆、第41章:挨骂

张氏咬着唇,她不是不了解程老太太的脾气,今天这架势,她要不说出来程老太太一定会闹个没完。

当时林木匠给了这么一篮子动梨,她就一直不想要,要不是桃花一直盯着,她是万不会接过来的。

“娘,这梨是林木匠给的,才去老王家磨面,路过时林木匠看到桃花就给了。”张氏低头咬着唇。

程老太太听了,抬手就将盘子全摔到了地上,“你偷汉子换来的吃食,也有脸拿过来,我们老程家还没有穷到了让儿媳妇出去偷汉子换吃食的地步。”

冻梨像球一样的滚到地上,滚到了张氏的脚边。

张氏的脸惨白。

偷汉子?

这三个字无疑就是一个惊雷劈到她的头上。

张氏根深地固的观念都是要如何做一个好媳妇好妻子,她本份的到了憨的地步,今日被指着鼻子说‘偷汉子’,无疑就是杀了她。

程老太太指着张氏仍旧破口大骂,“你不要脸,我们老程家还要脸,你马上死去,少在我面前碍眼,省着污了我们老程家的名声。”

别说她没有看到张氏与往常不一样的神色,就是看到了她也不会此时张氏的神情,也不会放在眼里,程老太太的那句你马上去死,终于让张氏有了反应。

张氏冲出屋向外跑去,王氏正在外面偷听,被张氏撞了个前仰趴,直哎呦的从地上爬起来,别看被摔成这样,但是她心里高兴啊。

还不忘记敞开嗓子喊一声,“大嫂,你这是要去哪啊?”

东屋的桃花听了,心里暗叫不好,冲出屋来,正对上王氏幸灾乐祸的脸。

“桃花啊,你娘和林木匠真好,能送这一篮子的梨。”

你说说王氏的这性格,能对一个孩子说这么一句话,也够阴损的了。

桃花愤然不已,程老太太骂张氏的话她都听到了,张氏的性子太憨,可以用迂腐来说了,这么冲了出去,十有**、、、

可她一个五岁的孩子,哪里能防得了。

“二婶,我奶让我娘去死,那我娘死了,我咋办?”桃花故意扬开了声音喊。

王氏不以为意,屋里坐着的程老太太傻眼了,她那时确实是心里太气愤了,现在见张氏跑出去才觉得送一篮子梨也不能代表啥。

但是桃花这一声正给她提了醒,张氏要真去寻死了,那老程家也完了,这不是她把人逼死的吗?

☆、第42章:出事

程老太太傻眼了,不知道该怎么办,只想着要是张氏寻了死,那岂不就是她造成的?那岂不是要背上这样的罪名了?

王氏在外屋,她是根本没有把这个放在心上,“死了就死了,谁没有死的那天,你拿死吓呼谁呢?”

“那二婶怎么不去死?要是二婶死了,奶也不会在因为二婶吃的多骂你了。”说毒话她也会说。

王氏的脸乍青乍红,“你个小孩子懂什么?去去去。”

要不是看桃花前阵子变了样,她还真以为这孩子是变成了妖,不然怎么就能说出这样噎人的话来呢。

她平日里被婆婆骂,现在被一个孩子指出来了,她脸皮在厚也觉得臊得慌。

桃花骂着往外跑,“你们让我娘去死,你们让我娘去死。”

王氏哼了哼,跟本没有当回事,继续做饭。

屋里的程老太太原本担心不已,可听到王氏的话后,心里也安慰着自己没事,现在听到桃花跑出去了,到也没什么,偏桃花嘴里喊的那个话,程老太太哪里还坐得住。

“你个碎嘴的货,整日里除了吃就是扯闲话,还不快去追,你想让所有人都以为咱们老程家要杀人是不是?”程老太太一边骂一边穿脚下了炕。

人冲到外屋了,王氏只站在那里,一动没有动。

程老太太也不看她,就往外走去。

在说张氏脑子里只是直响着程老太太骂的你去死,整个人像疯了一样的往村头的湖边跑,正是要做晚饭的时候,有出来抱柴做饭的看到了,一个唤一个就都过去了。

“程家的大媳妇这是怎么了?”

“那边不是湖吗?不会是要寻死吗?”

“要说这老大媳妇也是个可怜的,在老程家也没有过过一天的老日子,程家老大又做出那样的事,程老太太都怪到了这个儿媳妇的身上。”

“这是怎么了?”李木匠也从院里走出来。

林寡妇嗑着瓜子,“这是要寻死去了。”

李木匠一听就大步往湖边去,林寡妇撇撇嘴,转身回了自己的院子。

一旁看热闹的也知道事不好了,远远的看到程家的父子过来,就有人跑过去,“程大叔,快过去看看吧,你家老大媳妇要寻死呢。”

程老汉当场就傻眼了,反庆过来后踢了身旁的程老二腿,“还不快去。”

程老二傻呆呆的,终于回过神来了,连滚带爬的就往湖边冲去了。

湖很大,这么冷的天中间也没有冻死,张氏跌跌撞撞的往过跑,毕竟是一个妇人,又一路伤心,李木匠不多时就追上来。

用力的拉住她,“嫂子,有什么事想不开的,你想丢下桃花不管了吗?”

李木匠的话让张氏不在挣扎的颠坐在地上,人却傻傻的。

李木匠呆了口气,“是不是因为那篮子冻梨?是我想的不周到,该主动送过去才是,也省着被他们议论,这事怪我。”

张氏泪往外涌,就是一句话也不说。

她只顾着死,想着自己的名怕,可要真死了桃花怎么办?

她真是好糊涂啊。

要说这李木匠也是了解张氏这性子,知道劝她时哪个顶用。

程老二终于追过来了,气喘吁吁的跪到地上,“大嫂,你可不能死啊、”

手紧紧的拉住张氏的手。

当初张氏和母亲流浪到这里时,被老程家收养,说起来张氏也是与老程家这兄弟两个一起长大的,程老二是个闷性子,可心里却从小就有了张氏。

谁叫程老二不是老大,那里家里又穷,张氏的性子软,程老太太觉得好拿捏,将来他们毕竟是要跟着老大一起过的,儿媳妇好管,那她还是一家之主。

有了这样的心思,张氏也就理所当然的嫁给了程老大。

程老二性子憨厚,却也有精明一面,愣是没有把自己的心思给表现出来。

此时看到张氏寻死的样子,程老二吓傻了,跪到地上也就说得通了。

【前几章写错一个地方,那是李木匠,不是林木匠啊,从这里以后改过来,不好意思。】

☆、第43章:狗血

李木匠看到程老二这傻呆的样,也是着急,寒冬腊月的,张氏下半个身子坐在湖水里,早就湿透了,湖水寒气重,在泡下去身子也吃不屑。

李木匠一个外男到不担心被人指点,不过他也明白这事是因为送了一篮子梨就害得张氏这般,今日在抱了张氏,别人的唾沫得淹死,他到不怕,可担心张氏。

“程二哥,还是带着大嫂子回去吧,眼看要过年了,仔细着身子。”

程老二这才爬起来,脚踩进湖边的薄冰上,发出咔咔的声音,把张氏打横抱起来就往回走,程老二是个庄家人,平日里总干活计,身子本就壮,他这样一抱着张氏,从后面看上去就像一头装熊。

李木匠大步的跟上去,一进村子,村里的人没有围上来,也在远处看着。

张氏半个身子早上就在湖里泡湿了,这一段路下来,衣服就冻硬了,整个人脸色惨白,连唇也没有了颜色,看了甚让人焦心。

“娘、、”桃花跑过来时,声音都忍不住颤抖起来。

程老汉半路将桃花抱回怀里,“老二,还不抱你大嫂回屋去。”

全村也就十来户人家,全看到了,不用多看,程老汉也知道大伙没有用好眼神看他们,老程家这次是真的将人丢尽了。

“放开我,放开我。”桃花是真的急了,奋力的挣脱着。

程老汉嘴笨,也不吱声,夹着桃花跟着程老二的身后就往家里走。

事闹了这么大,王氏也得了动静,只是一直在院里站着没敢出去,见着程老二抱着人回来了,眼里不高兴,还是拉开了木门让人进来。

程老太太从墙下走出来,咒骂道,“你要让我们老程家一辈子抬不起头来是不是?你害了我们没有了儿子,又想来害我们全家是不?你怎么就没有死了。”

原来程老太太追出去寻人时,正看到家里的老二往湖边跑,吓的腿一软就坐到了地上,哪里还敢去看怎么样了,这下看到张氏没事,就又来劲了。

“行了,非要闹出点人命来你才高兴是不是?”程老汉急了,眼睛也通红。

吓的程老太太马上就闭上了嘴,人也老实了。

一家老小进了屋,桃花刚被放到地上,就扑到张氏的身上,“娘,你死也带着我去死吧。”

旁人不好使,桃花的这一句话,让张氏有了反应,母女两个抱着大哭起来,看在人眼里以为受了多大的气一般。

程老太太想说,眼角偷偷看了程老汉一眼,愣是没在敢出声。

“老大媳妇,别冻着了,把衣服换换吧。”程老汉丢了句话,出了东屋。

程老太太也跟了出去。

王氏见自己男人还傻愣愣的看着,伸手就在程老二的胳膊上拧了一把,“你想冻病了是不是?还不快回去把衣服换了。”

抱着张氏也把程老二的一身衣服弄的脏湿了。

王氏生气的不在这个,而是自己男人盯着张氏看,这张氏明明比她们还大上两岁,整日里灰抹土脸的,可细看之下却也是个难得的美人。

程老二不知道妻子在吃醋,出去时还嘱咐她,“你给大嫂熬一碗姜汤。”

跟在身后出来的王氏气的眼睛都直了。

☆、第44章:吃亏

张氏搂着女儿哭累了,才换了衣服躺在炕上,整个人没有一点精神,桃花看了是又气又心疼,等张氏睡了,她才爬下炕。

一推开门,东屋做的饭香扑鼻而来,桃花皱了皱眉头,到外面在窗下抱了柴进屋,点上了火,舀了些水倒在锅里。

桃花的个子矮,好在张氏有做完饭后就把锅唰干净的怒,她做这些才容易些。

平时桃花也看张氏做饭,知道买来的面锁在屋里的一个小箱子里,她打开箱子装了一小碗的面出来,弄了些疙瘩汤,实在没有可配的菜,她只放了些盐,至至油就更不要说了。

桃花做后踩着凳子从大锅里往出盛汤时,东屋王氏推门走了出来,看到灶台上放着的半碗疙瘩汤,笑着走过去。

“哟,桃花真是长大了,都会做饭了,你弟弟才还说要吃疙瘩汤呢。”

王氏说话时伸手就往那大碗上伸,桃花可不是张氏,手里拿着的大铁勺子,里面盛了半下的疙瘩汤直直的往碗里倒去。

“啊、、、”王氏尖叫的跑开,“烫死我了,烫死我了。”

桃花这一手可是又狠又准,这老程家也算是极品了,她是在也不想受这个气了。

“你要桌死是不是?”王氏伸手就要打桃花。

桃花也不说话,手里的大铁勺子就扬了过去,势有王氏在过来,勺子就打过去的道理。

王氏刚被烫了,不敢在靠上前来,只站在那狠狠的瞪着桃花。

东屋里程老太太推门走出来,“鬼叫什么。”

抬眼看到桃花手举着勺子的举动微微一愣。

“这丫头是个黑心的,用汤烫我。”王氏直接隐下事情,指责桃花。

桃花不甘示弱,“我给我娘做汤,她要偷吃。”

横的怕不要命的,一个五岁孩子做的饭你也要抢着吃,不管怎么说在哪里都没有理,桃花看到王氏脸皮这么厚,恶人先告状,她又有什么怕的,颠倒黑白她最会说了。

“二婶还说我娘死了才好,这样大房就绝种了。”桃花又恶狠狠的补了一句。

王氏气的脸都白了,指着桃花就骂,“你个小贱种,看我不打死你,让你乱说。”

等她扑到身前时,桃花手里的大铁勺早就抡了上去,一下下狠狠的往王氏的头上打,打的王氏抱头大叫,躲的远远的。

程老太太气的胸口直颤,她不是气桃花打人,而是桃花嘴里说出的那句话,可真真的触到了程老太太心里的一根刺。

☆、第45章:忌讳

程老太太最忌讳的是什么?就是恨旁人提起大儿子不好来,大儿子的事情一直都是她心里的一块病,人就是那种心理,这事虽然大家都知道,但是不说出来行,可是你当着她的面挑出来,她就恨上了你。

程老太太的尖酸、刻薄、势力和虚伪,她自己明白,却从来不会在外面表现出来,因为什么?就因为她爱面子,明明知道自己的这一切外面的人都知道,但是当着外人的面时,她仍旧装着自己是个很好的婆婆。

大儿子做出那样的事情,虽然在背后让人戳着脊梁骨,程老太太觉得这一个小错误也抹不掉儿子的那些优点,可是方圆几个村里唯一识字的,在镇上拔拉手算算也找不出一个童生来。

那是她儿子,做了童生,将来就能是秀才。

儿子虽然不在身边,又做了那事,程老太太心里却一直有着这个儿子。

眼下听这话,大房那边被诅咒要绝种,心里怎么能不恨。

“你个嘴馋的,病人的东西你也要抢,怎么不馋死你,想让我们老程家大房绝种,我看要让你们老王家绝种才好,几个村子里谁不知道你弟弟不是个东西,哪个寡妇没有和他勾搭过,你们老王家将来生出种来,那也是个坏种。”程老太太的骂功一直很厉害。

“我不活了,这还让不让人活了。”王氏坐在地上哭了起来。

这么一闹,程老二从屋里出来了,程林也在后面跟了出来,程林看着地上的坐着的母亲,在看看站在凳子上的桃花,他跑过去。

程老太太一看儿子出来,指着也骂道,“你看看你娶的这个毒妇,想要咱们家都绝种,你马上休了这个毒妇。”

东屋和外屋只隔着一道门,外屋里说过什么话,东屋怎么能听不到呢。

程林是小孩子,可不理会这边吵的不可开交的大人,跑到桃花面前,仰头看着桃花,“桃花,你在给大娘做饭吗?你好厉害。”

桃花从凳子上跳下来,“厉害吧?”

明明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