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南淮记事-第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秦公子……”陈掌柜又惊又喜。
“我也不是不通情达理之人,你们把去年的1500银盈利退回来,这件事,我可以当作不曾发生。”秦小西看到陈、杨二人松了口气的表情,接着说,“但是,再让我发现,别怪我向府无情,就是竭尽全力,也要严惩这种行为。”
“是,是,我们绝不敢再犯。”两人这才算完全服了秦小西。
秦小西看到二人看着自己的眼神只剩下敬畏,决定再送两人一颗糖吃:“其实我向府也不是古板的地方,从今年开始,总的收入出去开支,你们两家店铺每年共给我1600银,店铺多余的收入,由你们自己收下,我不再过问。”
“谢,谢谢秦公子。”陈、杨此刻充满了感激,不敢相信向府不但不追究他们的责任,反而变相的提高了他们的薪俸,心里对向府算是死心塌地了。
“好说,好说。”秦小西笑道,心里知道这两只老狐狸终于可以消停了,最重要的是,明天府上终于可以吃肉了。
开业大吉
解决了陈、杨两只老狐狸之后,其他几个店铺的问题就显得很简单了。秦小西解雇了干货店的钱掌柜,另外请了一个老实能干懂干货的老头。青儿很是奇怪为什么秦小西容下了偷奸耍滑的陈杨二人,却要开除干货店老板。秦小西却反而问向以南道:“南儿,有两匹马,一匹马是野马曾经踢了人,但是你找到了一条好的缰绳把它套住,牢牢地掌握了控制权;另一匹马虽然不会踢人你能够控制他,却是一匹跑不动的老马,你选哪一匹?”
“野马。”向以南回到道,从收拾陈杨之后,秦小西处理事情都带着南南,短短1、2个月内,他懂事了很多。
“恩。”秦小西摸了摸南南的头,笑道,“做生意,就是在可行的范围之内使利润最大化。布庄是我们向府重要的收入来源之一,我们要紧紧控制住,但又不可以抓得太牢。经我推算,两个布庄每年可以给我带来的收入是在1800银到1900银之间,但我们不可能完全得到这个钱,它总是要被人以原因给磨掉的,与其那样,不如做个人情给他们,收买人心,这叫丢小捡大。
陈杨二人虽然可恶,但做生意的手段却比钱掌柜强很多,而且经营布庄很多年,已经有了客源和来货源,真的和他们翻脸把他们送到鑫欣布庄去,对我们的损失反而更大。所以最好的办法是找到他们的弱点之后加以控制,使他们成为良驹。这叫有的放矢。
现在解雇钱掌柜,一来他确实干不好这份工作,不如让他退位让贤,二来可以由此威慑陈杨二人,给他们提个醒,三来可以暗示店铺伙计可以通过努力当上掌柜,增强他们的积极性。一举多得,何乐而不为呢?”
“哦。”青儿似懂非懂。
秦小西捏了捏向以南的脸:“南儿,你可明白?这向府以后都是你的,娘希望你好生学习。”也好解放我,让我当个米虫。秦小西心想,但是没敢说出来。
“恩,孩儿明白。”向以南重重地点点头。
过了两天,秦小西又气喘吁吁地爬上西郊的青云山,找到了给向府种植干货的几个老农。经过一阵商谈,秦小西决定把向府在青云山的几块地分给几个老农种植干货,每年按照供货的斤数还有品质的好坏收购付钱,而不像以前那样不论干活发放一样的薪水。同时也鼓励他们多在山里找些难得的药品补品,向府一率给于好价格收购。几个老农想了想,同意了秦小西的提议。
之后,秦小西又找来干货店的几个伙计,让他们分成2组轮流到紧缺南淮特产干货的地方走一圈,一组走东南,一组走西北。每找到一个新的客源,以后每笔走货可以给于净利润的5%作为奖励。这些伙计听了之后当然高兴非常,几个人私下商量了下,分了人头各自忙碌了起来。
完结了干货铺和种植地的事情之后,秦小西轻松了起来,这时陈杨也二人把去年私扣的1500银送到了向府,大家的手头宽裕了起来。一日秦小西和向以南上街时遇到1个小乞丐,约摸9岁的样子,看着很机灵,就带回向宅洗洗干净,才发现这孩子一头红发。所幸秦小西是21世纪来的人啥大红大绿的发色没见过,倒也没觉得稀奇。仔细盘问了一下小家伙的来路,小乞丐一边啃着王婶儿的馒头一边告诉小西他叫李朝东,父母被洪水冲跑了,没有家人。秦小西看着李朝东可怜,又寻思着向以南需要一个伴儿,这样青儿也可以多去帮王婶儿做点家务,便把李朝东留了下来。向以南当然很高兴家里来了一个小伙伴,青儿虽然也只有10多岁,但是毕竟是女孩子,不是很亲近。王婶儿和赵叔也很高兴,向府冷清了很久了,多个人就会热闹很多。何伯没有说话,但是小西看到他对自己点了点头,秦小西知道,向府总算是一家齐全了。
用陈杨退回来的钱采买了一些必要的东西,秦小西给何伯等人发了薪俸,虽然他们一再推辞,但终究拗不过小西。又过了几天,秦小西回过头来到向府的2个赚钱的店铺去逛了几圈。东城的客栈掌柜姓孟,是东城驿站主事的侄儿,虽然有些文绉绉的,但总的来说还是比较老实厚道。小西带着向以南在东城的客栈晃了几天,特别留心了出入其中主要客人的来源和他们最喜欢点的菜式。然后告诉孟掌柜把酒店的门改宽敞一点,繁复的装饰都去掉保持客栈看起来明亮大方。由于来往的客人以北方的客人居多,菜式主要着重南淮的特色菜和北方的面食,同时多备点烈酒和清茶。孟掌柜点头说是,秦老师满意地点点头,不忘记趁机教导向以南小朋友做生意要针对客户群,也不管南南是否听得懂客户群的意思。
因为城西出去多是一些风景秀丽的山水,来来往往的人以闲适的游人和一些富家子弟居多,而城西酒店就面朝西郊的太湖,平日里晴光潋滟,下雨时又山色空朦,风景百般。秦小西思考了2天后,决心停业一段时间把酒店改造一番。而酒店的王掌柜是王婶儿的表弟,善于经营,人十分的聪明,秦小西把想法告诉他之后两人一拍即合,当下开始寻找木匠和花匠。按照秦小西的设想进行改造。
西涧改装期间秦小西多次和王掌柜讨论一些细节问题,事实上秦小西老师一向是比较民主的,比如王掌柜提的很多意见秦老师都采纳和应用了,但是秦老师也坚定的认为民主集中应该同时进行,民主的听取,集中的判断决策才能够有条不紊,并灌输到了向以南小朋友的心里,以致于多年之后向以南小朋友还能清楚地记得秦老师曾告诉他:“要用民主的表情去做集中的决策。”
“王掌柜,在西涧茶要用好茶,泡茶的水要用山涧清泉,价格贵点也无妨。”秦小西笑眯眯地说。
“秦少爷,贵了会不会吓跑客人?”王掌柜有些犹豫。
“来西城游玩的多数都是城里有钱人家的人,或者外地来游玩的闲人。不是有钱就是有闲,不宰他们我们吃谁去?”掰了块五花糕给向以南,秦小西的心情很好。
“恩……”王掌柜有些犹豫。
秦小西拍了拍手,说道:“你傻呀,富丽堂皇的酒店西城有家,我们可没他们有钱。既然他们卖的是富贵,我们就卖清雅。那个暴发户不想往知识分子身上靠,哪头猪不想插上大葱装象呢?”
“说的是,说的是。”王掌柜虽然不能完全明白秦小西的意思,但大致道理还是理解到了。
“对了,你能不能找到做山菌和素菜比较好的师傅?”秦小西问道。
王掌柜想了想:“有倒是有,我家有个远方表叔以前在大官的府上做厨子,那府人家的老夫人吃素,我家表叔做了一手好素食深得她喜爱,后来老妇人去世之后,我表叔就回家了,毕竟吃素的人少。”
“哦。那好,就请你的表叔到西涧来做素食师傅吧。”秦小西说,“我们这里的菜色应该以山菌和南淮特色为主,口味清淡为好,毕竟大鱼大肉哪里吃不到呢?要的就是这里的特色”
“是。”
“明天你到书生甲那里去拿我订的那几幅山水画挂在我给你说的那几个位置,一楼的小台子找冯家班的人在固定的时间过来弹琴唱曲。”秦小西想了想,觉得没什么要交待的了,给王掌柜告辞之后就牵着向以南往家走,刚走到门口又回过头说道:“开业那天吹吹打打是免不了的但时间最好少点,重点可以叫前来的客人以太湖的景色为题写诗,胜者当日消费免费,并把诗作挂在西涧最醒目处一个月。”
“小娘,东城和西城的客栈和酒店处理方法不一样,是不是因为东城来往的主要是商客,赶时间。到西城的主要是为了游玩,很悠闲呢?”向以南小朋友当了秦小西3个月的小尾巴,终于发出了人生第一个有建设性的疑问。
“对,这叫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秦老师感慨于自己的言传身教终于在古代得到了发展,并有了一个很好的开端,不禁乐得笑眯了双眼,脸颊红扑扑的,让向以南想起了放在桌子上的那个苹果。
好想吃东西,向以南小朋友摸摸肚子,拉着秦小西加快步伐往家里走去。
秦小西是在西涧开业的前几日,才知道在诗词歌赋在奉天朝并不是盛行,由于之前她都是东奔西跑的忙着向府的生意没有留意到这些事情。现任的皇帝以前个大将军,本身不喜欢文化方面的东西,因而在他上位之后一直崇尚武力治国,刻意轻视文治。
怪不得在书生甲那里买的山水画这么便宜,秦小西恨得咬牙切齿,她还以为是自己的人格魅力感染了书生,才只花这么个低价钱,原来是自己多花了银子办了一个不算太好的事。
“原来夫人摔了一跤把这些都忘了啊?”青儿看着秦小西听自己说完之后深受打击的样子,惊讶地说道。
“呃……呵呵,是呀,我什么都忘了。”秦小西表面笑道,心里那个悔啊,怪不得何伯才高八斗居然窝在向府当个半吊子管家,她还以为是向老爷人品激发给吸引来的。
“那夫人准备怎么办呢?”何伯问。
秦小西想了想,问向以南:“南儿,你最喜欢什么?”
向以南偏着头想了想,扳着手指说:“我最喜欢喜欢小娘,何伯,青儿姐姐……”
“南儿真乖。”秦小西觉得一阵冷汗,连忙用手扶住额头,还不忘表扬向以南小朋友:“小娘的意思是说,南儿最喜欢的东西是什么?”
“爹爹给我的小剑。”向以南说。
“那如果有一天小剑被人藏起来了,你怎么办呢?”秦小西问道。
向以南歪着头说:“找呀。把它找出来。”
“那如果小娘不准你找呢?”秦小西接着问。
向以南小嘴一瘪,脸上很是犹豫:“可是那是爹爹给我的,小娘为什么不让南儿找呢?”
“小娘是说如果。”秦小西捏了捏向以南的小脸。
“我,我就偷偷找。”向以南看了看秦小西的脸,低下头去。
秦小西摸了摸向以南的头,转过头对何伯说:“何伯,刚才的话你也听到了,有的时候,越是被人所阻止的事,越吸引人去做。更何况,诗词歌赋,小说传奇都是好东西,皇帝也并没有禁止文学交流和学习,我们何不给这些人提供个场所呢?”
“夫人说的极是!”何伯赞道。
“不知则问,不能则学。这是人的天性,怎么可能一个人说不爱,就能阻止呢?”秦小西笑了笑,“我们不妨做个顺应民心之人吧。”
把西涧开业的琐碎事情都交付给王掌柜之后,秦小西的事情其实并不多。依然是每天带着向以南锻炼和晨跑,偶尔去看看施工的进度,秦小西在闲暇的时候迷上了练字和学习吹箫。秦小西的小学老师对秦小西说:字是打门锤。秦小西的初中老师说:字是第一印象。秦小西的高中老师说:字如其人。秦小西的大学老师什么都没有说,但他直接是个书法狂人。在发现何伯也写了一手好字之后,秦小西打算在有生之年,把书法艺术进行到底,并坚定不移地把这个理念灌输到自己的学生心里,这其中当然包括我们的向以南小朋友。于是乎,向以南也每天拖着一只毛笔屁颠屁颠地跟着秦小西勤练书法。
西涧重新开业那天,天色很好,秦小西起了个大早,挑了一件青色的长衫,上面绣纹着云水鸟兽大袖长袍,足穿笏头履,找来青儿给自己束了发,头戴白色纶巾,整个人看起来有几分的飘逸和十分的精神。严格地说秦小西现在这副身体并不算漂亮,她的眼睛虽然是双眼皮但是并不大,鼻梁有点矮,下面是一张略微丰满的嘴唇,咋一看上去整个五官看起来有点呆板。秦小西记得她第一次看到这张脸时,因为她的苍白和瘦弱感到很惊讶。随着几个月的调整,秦小西的脸上已经出现了淡淡的红晕,配着两个酒窝,笑起来的时候整个人霎时变得鲜活起来。
相较秦小西而言,向以南是一个十分漂亮的小伙子,虽然他年纪尚幼但秦小西已经可以想象出他长大之后的卓尔不凡了。特别是这天向以南穿上秦小西给他选的一套上绣麟兽的乳白色缎绢长袍,头带镶珍珠罗带更是显得富贵逼人。秦小西在现代虽然有很多姐妹但没有弟弟,遇到向以南这么可爱乖巧的孩子,更是忍不住母性大发,师性暴增,恨不得把他疼到骨子。
穿戴完毕之后,向府一家人早早地到了目的地。西涧门显然与其他酒店不一样,它的门口和左右两侧是小小的水池,里面放了十几尾红鲤,养了些荷花,上面铺了一个小木桥供客人进出。时已入秋,池里的莲花竟然还有几朵含苞待放,红鲤在其中游来游去,衬着后面几杆绿竹和桃花,显得格外的清雅。走上木桥,只看到一块木质匾额上,两个俊逸的大字:西涧。字是小西请何伯写的,并写了“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分别置在大门的左右两侧。一眼看上去几个字写得矫若惊龙,显得无限潇洒。
整个西涧由前后左右四个小楼连成四方状,共两层。中间空地处设了一方池塘,池水和门口水池连成一气,池面之上搭了一个竹台,配了轻纱和珠帘,随微风轻轻摆动。第一层正中间是大门,进去的左右两边安置了客人落座的地方,中间二楼的布置较一楼更为高雅,隔了几个雅间,分别取名:百花,幽草,翠竹,重锦,花匠按吩咐依次安放了对应的花草竹和装饰。
秦小西笑了笑,很满意西涧的格局和自己的想象完全符合。万事俱备只欠东风,不知道今天的客人多不多了,小西心里有种隐隐地期待。
西涧开张不像其他店铺一样请了一大帮人来舞狮舞龙,而是找了很多小孩子去散发秦小西写的西涧开业邀请函,每个孩子一天发100张发完给10钱奖励,专找书生气重的人和一些有钱的人家。上面不外乎写着一些关于西涧的介绍和开业当天菜价减半此类的信息,当然还有秦小西策划的赛诗活动。
巳时过后,西涧陆陆续续来了客人,一层中庭的小竹台上,从顺昌请来的一个弦乐团盘坐在上面,吹奏一些古乐。乐声徐徐,配着西涧的古朴陈设,显然给来的客人留下了极好的印象。小西留意了一下,来的客人果然以书生和有钱人家的客人居多,心中不觉大喜,暗暗推测准备的赛诗会应该会给客人们一个更深的印象。
茶,是清明前的新茶。
水,是南淮群山之中的清泉。
酒,是清雪花酿。
几蝶小菜,几缕暗香。
不见丝竹之乱耳,不复案牍之劳形。
如行至烟波碧海,方舟自横。
进来西涧的客人,很奇怪的自动降低了谈笑声。秦小西和向以南,还有青儿、李朝东坐在二楼,没有说话,小西半闭着眼,在乐竹之声中,有了几分云淡风轻的味道。
“小娘,这种酒店我还是第一次见到。”向以南毕竟是小孩子,闲不住,开口说道。
“呵呵。”秦小西很难得沉默。
“夫人,这里给人的感觉很干净,很放松。”青儿笑道。
“你懂什么放松啊,小小年纪的。”李朝东装得老气横秋的。
“一会还有客人要来,你们可要记得叫我什么?”秦小西敲了一下李朝东的头。
“表少爷……”
“表哥……”
“恩,乖。”秦小西很满意地点点头。
向以南有些不明白:“小娘,谁要来呢?”
“嘿嘿。佛曰:不可说。”秦小西故作神秘道,“南儿一会还得看你了……”
“是谁呀?”向以南问道,秦小西只是微笑不语。
过了一会,何伯跑了上来,说道:“表少爷,您请的客人来了……”
赛诗会
过了一会,何伯跑了上来,说道:“表少爷,您请的客人来了……”
秦小西一听,整理了一下衣冠,带着向以南快步走到西涧门口迎接。过了约摸几分钟,一顶官轿停在了门口,上面走下来一个略微清瘦,眼带精光的青年男子。只见他头戴帽带下垂的软翅幞头,身着一件方心领曲的绿色罗织溪鸟鶒小袖长袍,腰间配了一方玉质腰带,上面挂佩了一个鱼袋。随着他走下官轿的还有一名端庄秀丽的女子,她头上带了2只花鸟状金步摇,身上穿了一件紫色对襟儒裙,裙腰以绸带高系垂下一副碧玉环佩,披了一件金银粉绘花的薄纱罗披帛,显得既高雅又娇艳。
秦小西见到2人之后,连忙牵着向以南上前一步行了一个揖手做礼。两人颔首以回之后,秦小西方才自我介绍道:“胡县令好,胡夫人好。在下姓秦,名西,是向老爷的侄子。姨父姨母仙逝之后,家中再无长辈。姨父临终前曾书信于我,托我照顾表弟以南,是以小人暂居向府代理一些杂事。今日西涧重新开业,两位大人前来观礼,向府上下深感荣幸之至。”
向以南跟着秦小西,礼行得有模有样。“胡大人、胡夫人好。向以南向两位请安。小店蒙两位大人光临,蓬荜生辉。”他一字一句字正腔圆,带着浓浓的童音偏偏又说着大人的腔调。加之俊俏的小脸在太阳下红扑扑的却努力摆出一副严肃的表情,让人觉得他越发可爱。
“秦公子。”胡县令向何伯做了一个询问的表情,见到何伯微笑颔首之后,和颜悦色地说道:“向老爷曾救过我的性命,于我有大恩,我们两府之间关系一向很好。前段时间,我在海宁县任职,前几日才蒙圣恩到南淮做县令,闻向府变故我悲痛万分,心中十分忧心。所幸今日得见秦公子,顿时轻松了不少,以后还请秦公子多多爱护南儿,以宽向老爷在天之灵。”
若说秦小西之前还有些担忧,现在看到胡县令和何伯的眼神交流和胡县令的话之后,心中不禁暗暗松了一口气。很显然胡县令投给何伯的那一眼说明他并不信任小西,但这种因为不信任而要去证实的动作,反而说明他是真的关心向府。再看向胡夫人的时候,她早已把向以南抱在了怀里。
“两位请随在下到二楼雅座。”小西笑道,看到周围的人目光集中在这几个身上,连忙伸手请两位贵客上楼,吩咐李朝东给轿夫一切赏钱后,把大家安置在了二楼的雅间翠竹。胡县令和他夫人一路上笑眯眯地拉着向以南小朋友问长问短,眼光不时瞟过秦小西和内室的陈设似乎对眼前的这一切都比较满意。翠竹是几个雅间里,秦小西个人最爱的一个雅间,撇开她喜爱绿竹这个原因之外,翠竹的陈设较其他几个雅间不同是借鉴了一些日本和室的东西,房屋宽大透光,竹帘半掩,阳光朦胧了一半绿竹彩绘门,显得这个内室古朴典雅。柔软的榻榻米上放了一个四方形的小桌几,上面是一套秦小西刻意请人制作的紫砂茶具。
秦小西找小二要来了一个装了樱花木炭的青铜小炉子,取了雨前龙井和去年山顶初雪之水。点火煮水,待水烧沸之后,将沸水倾入紫砂壶、公道杯、闻香杯、品茗杯中,洁具提温,小西的每一个动作一丝不苟。然后将茶叶放入茶壶中,大约占其容积之七分。接着把沸水从高处直接冲入茶壶,使开水有力地冲击茶叶,缓缓的将溢出壶顶的泡沫刮去盖上壶盖,以沸水淋于壶上。片刻之后把第一壶水倒出,以初沏之茶浇冲杯子。再沏第二壶茶时已经茶香满室,秦小西微微一笑将壶中茶倒入公道杯,使每个人都能品到色、香、味一致的茶。再将茶分别倒入闻香杯,茶斟七分满。茶水亦应合好斟完,剩下之余津还需一点一抬头地依次点入四杯之中,四个杯中茶的量,色须均匀相同。秦小西将斟毕的茶,双手依次奉于胡县令,胡夫人和向以南面前。之后,秦小西将品茗杯扣在闻香杯上,一指扣品茗杯,两指夹闻香杯,向内翻转把倒入品茗杯中,动作一气呵成,没有丝毫拖泥带水。完成之后,小西轻轻嗅闻香杯中的余香,三指取品茗杯,轻啜慢饮起来。
周围的几个看到秦小西在沏茶的时候,动作轻缓而又不失力道,身上不知不觉透露出一种严肃和优雅,眼里不知不觉流出出来的尽是赞叹。向以南看见阳光照在秦小西还很幼稚的脸上,睫毛沾染了金色的光晕,又看到胡县令和胡夫人眼里的欣赏,一时之间,心里竟有一种突如其来的骄傲之感。
四人在品茶的时候,秦小西把赛诗会这个想法说给了胡县令。这胡县令本就酷爱诗词歌赋,当下拍手叫好。秦小西就顺势邀他做了主持和评判之人,胡县令倒也不推托,只是询问秦小西是否可以不只局限于诗歌。秦小西得知在奉天诗词方才兴起不久,便附和胡县令的意思,连带说让胡县令出题才最为公道,这胡县令听了之后,轻轻品了一口茶,微微笑了笑,心中显然已经有了打算。
午时的时候,西涧几乎已经坐满了头戴纶巾的才子书生。秦小西见时机刚好,便请胡县令和他的夫人到一楼的小竹台落座,做赛诗会的评判。
由于之前就在宣传单上写了赛诗会一事,秦小西让何伯和向以南去主持诗会,自己坐在一个角落,舒舒服服的就着几碟可口的小菜喝起了清酒。何伯简短的说明了诗会的内容和规则,接着介绍了上座了胡县令和胡夫人。周围的人听到新任县令到了,议论声一下大了起来。
“老兄,你可知道这胡县令是谁?”书生甲问书生乙。
“新来的县令吧。”书生乙回答。
“唉,你有所不知。”书生甲明显调胃口,秦小西坐在一旁也拉长了耳朵,只听他接着说道:“这胡县令,名叫胡之山,是当朝将军胡俊的胞弟,其祖父是尚卿皇帝右大丞。他的夫人原名周蓉,是当今户部尚书的女儿。”
“啊!原来如此尊贵的家世啊。”书生乙的感叹声也说出了秦小西的错愕,她可真没想到胡县令的来头这么大。
“是呀,你想胡之山也不过26,27就做了县令,以后前途无量啊,更难得的是,我在海宁的亲戚告诉我,这胡之山为人很是谦和,一点没有骄纵之气,他来我们南淮,实在是我南淮的福气。”书生甲说道。秦小西点点头,之前的谈话中胡之山一直是敦和,却有大儒之风。
“我们南淮东有一弯秦河蜿蜒流过,西游一片太湖碧波荡漾,加之这西涧以水为名,本次诗会就以水为题,限三炷香时间,内容形式不拘。”胡之山说了一些套话,终于步入正题:“大家的桌上都备有笔墨纸砚,现在诗会正式开始。”县令在此,底下的一干书生个个跃跃欲试,一时之间,偌大一个酒店,掉一针在地上也能听见。
第3柱香燃完之后,胡之山宣布时间已到,手脚麻利的几个伙计很快的就把写了字的纸张收了上去。胡之山作为主评,胡周氏和何伯作为评判助理查看作品。小西使了一个眼色,李朝东便吩咐乐团的人奏起古乐,书生们开始饮酒品乐,讨论起刚才写的题目起来。李朝东这小子,真是越来越聪明了,秦小西心里暗自称赞。
约摸过了2顿饭工夫,胡之山走到竹台中,宣布出本次诗会的结果:“众位之作,刚才我与内子还有向府的何总管已经一起阅览完毕,看来南淮真是人杰地灵的山水宝地,各位的作品也充满灵性。经过我们商议,选出三位作为优胜者,分别李峰、陆奕君和杨靖。适才,我已请何总管把三位之作写于横幅之上,现呈给大家鉴赏。”
话音刚落,几个伙计就把三幅卷轴挂在了大厅三个方向的墙壁上。秦小西也好奇地跟着一般书生前去凑了热闹。
第一幅是李峰的《行舟》:日落江水流,星月印寒舟。山行人自在,天地任遨游。
第二幅是陆奕君的《戏水》:暖阳小桥人家,群鱼潜入荷花,顽童投石忙戏水,惊起万点浪花。
第三幅是杨靖的《渡口送别》,微风拂面雨飞花,点点散落小桥下。秋水不知离人恨,直送青帆过三峡。
观看的书生们看着3副作品,有的人连连称是,也有的提出意见,更有不少人称赞何伯的字字形正倚交错,大大小小,开开合合,线条粗细变化明显,跌宕有致。一时之间整个西涧好不热闹,秦小西笑出两个酒窝,知道这以雅为基础,以文为招牌的棋算是走对了。
用餐之后与胡之山谈天说地,秦小西才发现这个县令真是博学多才。本以为他与胡周氏属于政治婚姻,可他二人的眼神交流和言谈举止间不时流出两人的情投意合和互敬互爱,秦小西想到自己年纪与胡之山差不多,明明有大好青春等着挥霍,有大把帅哥等着约会,可如今却要窝在古代一个已婚未成年少女身上,心中不禁又是郁闷又是羡慕。胡氏夫妇虽然没注意,可向以南和何伯看到秦小西多变的脸色心里不住冷寒。
送胡氏夫妇出西涧的时候已是申时十分,胡之山看着太湖突然叫秦小西也作一首关于水的诗,小西推托不过,只得想了想,在李朝东准备的纸上提笔写下:
日沉西阁云初起,风动林啸雨亦奇。月涌浪淘人千古,星垂南归雁孤啼。
“好字好诗,难得你小小年纪能写得如此,可惜悲了一点,不适合你的年纪。”胡之山看上去颇为满意。
“不过信手而作,见笑了。”秦小西答道。
“待之山公堂的事情处理妥当之后,两位贤侄还得多多到我府上走动。”胡周氏温和地笑道。
“好的。”秦小西回答。
“胡叔叔,阿姨,侄儿一定常常去打扰你们。”向以南笑得好不天真,让秦小西感叹这个小家伙越来越聪明了。
看着胡家的轿子越走越远,秦小西突然很想自己在21世纪的父母和亲戚朋友。这里虽然再好,但自己方佛总是被什么东西隔离在其外,融入不了,却又离之不去,心里有了一种浓浓的感伤。
“小娘,我们回家去吧。”向以南牵着秦小西的手,感觉她的手很是冰凉,连忙用小手给小西揉搓,“小娘,你的手很冷了,已经是秋天了,天晚露中,我们回去吧。”
“好。”秦小西呆呆地看着向以南精致的小脸,感到手慢慢变得温暖起来。
“小夫人,我们走吧。”何伯给秦小西披上一件薄披锦。
“夫人,走吧,王婶儿做了好吃的等我们了。”李朝东和青儿摸着肚子,一脸馋样。
“恩,走吧。”秦小西看着几个人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