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穿越之大内总管-第3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还不是时候,叫‘廉正公署’的探子们多活动。”王承恩摇了摇头。继续道:“叫京中留备地武监们准备好马匹弓矢,从即刻起全体武监身穿甲胃带上兵器!”

看着丁离点头领命而去,王承恩回到卧室将挂在木架上的盔甲穿在身上,挂在墙上的‘灵宝’弓也取下来背在身上,带上箭袋,手握着望远镜。出到门外正准备带着两个武监去城楼上看看后金兵马,迎面碰到了从后院花园赏梅回来的柳如是。

看着王承恩一身甲胃,让柳如是双目一亮,疑问道:“承恩真要上战场?”

“恩,有这个打算。”王承恩点点头,看着眼前喜欢游历四方的大才女,竟然为了自己而足不出户,王承恩心中叹息。道:“如是且乔装一下,我带你在京城四下走走!”

“如此兵慌马乱的时候?”

“百万军中我王承恩方不动容,何况十万呼!快去!”王承恩大笑,虽然是吹牛皮地大话,可是王承恩脸上的从容与镇定,在后金铁骑围困京城后,就更显得难能可贵,若是寻常人怕是早给吓破了胆了。

“等我!”柳如是点点头,疾步进到卧室,不一会儿已经是一身男装。脸上太帖了胡子,王承恩看了看乔装过后的柳如是,命武监找来一套规格较小的甲胃给柳如是换上,若是平常人不注意还以为是个军中的小白脸呢。

王承恩领着乔装过后的柳如是,带着四个武监,一身甲胃。身背‘灵宝’,腰跨箭袋,一路朝京城的各道城墙防御工事而去。

明朝当时是由三个城墙所保卫着。最里面的是紫禁城,第二道城叫皇城,第三道城叫外城。这第三道城是明朝嘉靖年间为了加强京城地防御而修建的。

其实一座城的防御工事还不仅仅只包括城楼、城墙,还包括依城楼而建的瓮城、箭楼、闸楼。

瓮城的墙体和主城墙相连,瓮城的作用是把防御线从城楼外移,起到保护城楼的作用。

而建在瓮城的正中间的箭楼。它正对着里面的城楼。箭楼分四面,面向城外地三面每层都有对外攻击的箭窗。比是小一号的箭楼这就是古代城墙防御攻势中的闸楼。闸楼也是三面儿辟有箭窗,下面辟有门户。但是。闸楼下面不设门扇,而装有由闸楼控制的可以吊起或放下的“千斤闸”。

王承恩看着眼前整个京城地防御工事,这可是体现了好几个朝代京城的防御结晶呀!十万后金铁骑就算破了京城还有多少人剩下?历史上李自成若不是那些倒戈的明朝文人给李自城打开城门,李自成想破京城那有如此容易!

京师三大营虽然到了明朝后期几乎没有什么战斗力,可是依城而设置的各种火器简直是集体攻城者的灾难。特别是三大营中的神机营,火器装备先进程度绝对是大明朝军队中的第一,当然得把王承恩的私人兵马排除在外。

王承恩是第一次如此细心地观察着京城的防御工事,心中释然。后金的铁骑野战自然没话可说,大明朝的军队根本就没办法跟后金地铁骑在野外对抗,可是面对城坚河深的京城,皇太极总不可能傻到命令他的骑兵攻城吧?

天下大旱,明朝难,北方的少数民族更难!皇太极这次一定是掠夺而来,根本就没打算攻下京城,更不可能拿自己有限的人口去填补进攻京城这个大窟窿。而且攻下了还要守,都是需要兵源的,后金的人口主要靠掠夺,如何能有兵力守卫攻下来的京城!

虽然后金突破长城以来,王承恩老表现得不在呼后金的十万铁骑,其实他心中比谁都焦急。现在王承恩想明白了后金只是掠夺资源而不在乎攻城之后,悬着的心始落回原处,心中暗自估计什么时候给只在乎掠夺资源的后金兵马致命一击!

一只饿狼是最具备攻击性的,只有狼的肚子饱了,狼的攻击性才会降到最低!现下的王承恩因为想明白了皇太极的掠夺计划而更加确定自己的七千人马不能过早的行动,就是等待一个打狼的最佳时机。

王承恩领着柳如是在京城几个城门逛了一圈,看着夕日人影匆匆的京城。现在除了士兵那还有行人。京城早已经戒严,没有皇命根本就不能出城,京城地百姓们只得躲在家中,以避兵祸。

战争,是这个崇尚强权时代的必然产物!身处这样一个时代,你手中的棒子只有比别人更粗。你才会有和平!

王承恩最后领着柳如是在德胜门站定身子,原

,王承恩无意中举起手中的单筒折叠望远镜,看到了百人骑兵正举着议何的白旗朝德胜门。

一会儿后,这队骑兵已经来到城下弓矢地射程之内,城楼上守卫京城的五军营士兵如临大敌,神机营的士兵只待军官一声令下更开始点燃城楼上的大炮。可惜古代的规矩是两军撕杀不斩来使,特别是明朝这个崇尚儒家文化的朝代更是如此。

王承恩看着装备精良的京中三大营其中的五军营和神机营据城而守。竟然被后金百来人铁骑吓得面如土色,暗自感叹,这号称明朝军队精锐中地精锐,看来也不过如此,还没有现身的京师三大营中三千营骑兵,看来战斗力也不怎么样!

德胜门外的那队百人骑兵中走出一骑盔上插满羽毛的后金将,朝德胜门上大喝道:“城楼上的明军听着,奉后金可汗命,与明帝议和!”



城楼上的明军统领听到如此,正要谴派传令兵飞报大内。给王承恩拦了下来,王承恩朝城下大喝道:“想议和?你且说说条件,若是条件不错,本官先替皇上许了!”

“哈哈!你这明官到还识势!”后金将官大笑道:“这条件嘛,明帝拜我可汗为尊,每岁朝供两百万两……”

“本官念尔等北方建奴活命不易。岁献两百万两小意思,不过我大明也有个条件!”王承恩打定心思调戏一下这妄自尊大的后金军官,也许能缓解一下京城被围困,朝中的紧张气氛。

“什么条件?”那城下将官果然上勾。

王承恩哈哈大笑:“先将皇太极的脑袋奉上!”

后金将官果然跳脚,大骂道:“呸!大胆狂徒竟然口出狂言!”

“要不这样如何?我大明每岁必献四百万两,将军回去将布木布泰那小妮子也奉贤给这守卫京城的士兵如何?”

站在王承恩身侧地柳如是听到王承这胡话,脸上突然绯红,小声嗔道:“承恩怕是想自己要吧?”

“绝对没有!”

说句良心话。王承恩还真没想过这蒙古族的孝庄能漂亮到什么程度的。清朝的审美观点与汉人南辕北辙,搞不好就是一个超级霸王龙,不可不防呀!

王承恩此言一出,德胜门城楼上明军官兵皆愣。然后好多官兵想通王承恩话里意思,大多窃窃私笑。守门统领看着崇祯面前的红人王承恩,也不敢出言阻止王承恩胡言乱语,趁着王承恩正在忽悠后金将官,赶忙吩咐传令兵朝崇祯禀报。

那后金将官,听到王承恩的话,一张脸顿时气成猪肝色,一时间做声不得,心中大骂明人果然狡猾。

王承恩取下‘灵宝’弓,暗中抽了一支羽箭,大笑道:“这议和条件如何?若是将军许了,本官就命了手下将城门打开,遣京城百姓夹道欢迎将军入城!”

那将官终于暴跳如雷,正准备冲上前来叫骂,突然给身侧一个士兵拉住欲冲上前地马匹,这士兵竟然朝后金将官摇了摇头。那将官止住马匹,朝德胜门城楼上的王承恩冷声叫喝道:“你这明人狂徒姓氏名谁?竟然敢狂妄至此!”

见到那士兵既然能随便摇摇头就将一个将官的怒气给平息了,王承恩的注意力全给这名后金士兵所吸引。王承恩仔细看了一眼那名后金士兵,面上一脸的书卷气到是更象个明朝官员,后金的骑兵紧紧的拥在这名士兵的周围,看来官衔绝对比那后金将官要大,肯定是后金议和地官员!

王承恩笑道:“想知道本官名字?告诉将军无妨,下官姓卧,名夜夜。”

柳如是早在一旁笑翻了,她何曾见过两军阵前还能悠闲忽悠,嘴这样损的人?别说柳如是没见过,在场的人几乎都没见过!

那后金士兵想阻止将官已经来不及,将官口随口道:“城楼上的卧夜夜听着,若不受降……”话才说了一半,后金将官终于明白了这名字地意思,大怒道:“啊!竟然敢吃我呼尔扎台的言语便宜,气煞我也!”

“哈哈——”

德胜门城楼上的明军大笑,一场剑拔弩张,随时一触即发的战前紧张气氛就被王承恩这样在城楼上戏弄后金招降队而破解。

就算后金的百多骑也有半数人差点笑将出来,憋得极其难受。后金铁骑中,只有那名士兵敢笑出来,这名后金士兵的身份可见一斑!

就是他!王承恩站在城墙上,用高大的墙体掩饰着自己的张弓动作,他要一击必杀,让后金看看,弓骑不仅仅是后金的专利!

王承恩的快弓练习从来没有间断过,此时此刻的箭艺水平,比之以前射赛儿的水平还要高。

“咻——”羽箭破空射象后金铁骑。

德胜门下的后金铁骑只感觉到城楼上的王承恩手上一张一弛,那名装扮成士兵的议和大臣便给羽箭射落马下!

“杀光这些建奴!”城楼上不知谁喊了一声,明军弓箭手顿时开始张弓放箭,神机营的火枪兵开始点燃手头的火绳枪。后金铁骑一看大势不妙,才百来人的议和队伍如何能抵抗整个城楼的火力网。

“明人不讲信义,射杀使节,快撤!”后金将官一挥手,带着地上的死尸,在守卫德胜门明军的第一拨羽箭来临时已经掉转马头,逃到了羽箭射程外。

“砰——砰——”

枪声大作,顿时射翻了大半铁骑,剩下的几十后金铁骑来得快,溜得更快,给不按照议和规矩办事的王承恩只一下就打得心惊胆颤!待到神机营的士兵准备开第二枪的时候,后金剩下的几十骑早炮没了影子!

王承恩心中叹息,若是自己的燧石线膛火枪兵在这里,利用开枪的突然性和射程上的优势,怕是上千的骑兵也给一下给端了!

卷四 扬威 章112 破釜沉舟

承恩正纳闷,本想自己只射杀后金的议和大臣就够了谁叫了一声“杀光这些建奴!”,直接让这一百后金遣送议和官员的铁骑倒了霉。王承恩左右看了看,然后一眼瞟到柳如是正掩着小嘴,睁着大眼睛,一脸的兴奋表情,就差没写着‘过瘾’二字。

不用想,王承恩就知道那声叫唤除了柳如是,谁还敢在没有自己命令前喊杀!

王承恩背上弓,拉过柳如是正想拍拍屁股走人,温体仁带着一对人马急匆匆的来到德胜门城楼上,看了一眼城下的尸体,朝王承恩质问道:“王公公竟然敢在未得皇命前,私自下令射杀使节?!好大的胆子!”

“怎么?!”王承恩阴森冷笑道:“我只记得杀了来犯的后金兵马。若是温大人觉得我杀了后金使节,完全可以出城查探地上的尸体,只不过温大人出城的时候可要担心了,两军交阵刀剑无眼呐!”

此时的温体仁没有皇命那敢出城,何况后金铁骑就在京城外扎营,温体仁如何有胆子出城。德胜门城楼下的后金兵马尸体又全是士兵装扮,王承恩这番话,将异常狡猾的温体仁激得一时间找不到话来反驳王承恩。

说罢,王承恩丢下傻愣在当场的温体仁,领着柳如是和自己的侍从武监就朝紫禁城而去。温体仁肯定是受了崇祯之命前来德胜门城楼查探究竟地。那想到王承恩一箭将后金委派的议和大臣杀了。王承恩自然要给崇祯一个说法,要不就真的是不将皇帝放在眼内了,犯了崇祯的畏忌了。

王承恩带着柳如是等人来到紫禁城的外围,就被刘勇率领的锦衣卫给拦停下来,带着武器,如何能进宫。王承恩只得将身上‘灵宝’弓取了下来。让柳如是带上和随行武监先返回府邸,自己一个人匆匆进了紫禁城。

王承恩才进紫禁城,钱谦益却正好从里面出来,二人客套后各自继续进出紫禁城,王承恩突然心中生起不好地预感,可是这不好的预感是什么,又一时间想不起来,只得苦笑着摇摇头。暗叹自己神经过敏。

也该王承恩倒霉,竟然因为一时间怕将柳如是憋坏了,将柳如是带出来。虽京城战火将至,天又刚下过大雪,京城中还有些小商贩为了讨生活在冷清的街头贩卖年货。柳如是心想着这个春节怕是要在京城与王承恩一起过,便沿路挑选年货来。

无巧不成书,这条街道正好是钱谦益回家的必经之路。

钱谦益这段时间心情算是坏到了极点。自从儿子钱孙爱与九云公主大婚之日被迷倒,醒来后总有点间歇性的神经错乱,俗称疯子。京城又逢此兵灾,钱谦益自认还算是个铁骨铮铮的读书人。食君俸禄享君爵位,此刻却没有为君分忧之策!

“停车!”钱谦益看着街道外三三两两的叫卖的商贩叫停了马车,对驾车地管家道:“老夫想徒步走走京城的大街。”

管家将马车停好,揭开车帘子,将扶钱谦益下马车,随后赶着马车紧跟在钱谦益身后。才下马车的钱谦益。一个熟悉的影子在钱谦益身侧经过,钱谦益浑身剧颤,定眼一看之下,这心中所想之人却浑身披挂甲胃,唇上还有一小撮小胡子,这人明明是男人!

不是如是!钱谦益一叹,可是那熟悉的面容钱谦益致死也忘记不了!如夜空繁星一般的明瞳;如白玉浮雕一般的尖挺的鼻子,还有那俏皮的双唇。活脱脱的一个柳如是男装版!

“如是!”

钱谦益叫了一声,其实他也只是有点睹物思人地心思,看到一个跟柳如是想象的人,心中早就忍受不住激动叫了出来。钱谦益那里能想到。这人却正是女伴男装的柳如是。

柳如是正领着武监充当搬运工,采集年货,不曾想声后竟然传来一声叫唤。虽然柳如是知道自己的身份败落的话,会影响到王承恩,可是如此措手不及的情况下,条件放射性地一转身,正好和身后的钱谦益对视了一眼,看到钱谦益自然一愣,然后发觉失态,急忙背过身体,领着武监拐进了小巷子,逃似的消失在巷子中。

就这一眼对视,对出祸事来了!

钱谦益当初在南京就是这样一眼给柳如是迷得食无味、寝无眠,现在再捕捉到这样的眼神,钱谦益已经确定这‘男人’是柳如是装扮的。

这是钱谦

睁看着柳如是在自己眼前消失掉,朝管家钱福斩钉截“给老夫在京城查柳姑娘的消息,一切相似的人都查,包括男子!”

才进到乾清宫地王承恩那里知道京城的街道上弄出了这么一出,让钱谦益知道了柳如是在京城。

乾清宫御书房内的太监早已经被遣退,崇祯将自己脑袋埋在手臂中,趴在龙椅子上。王承恩站在一边,大气也不敢出,这个时后崇祯最需要平复心中,因为京城兵灾而惊慌不已的心。一个帝王能在如此国难地时候没有投降保命已经难能可贵了,何况是个不到十九岁的少年!

王承恩偷偷叹了口气,崇祯最需要的是时间,让时间来磨练这个少年真正成为一代帝王是最好的途径,王承恩最多是个催化剂!

半响后,崇祯抬起头,眼中湿润,似在刚才埋头中暗自掉过泪。崇祯叹道:“朕登基一年多来事无巨细,事必亲恭,也想做一代明君,奈何?奈何呀?”



这个时刻王承恩不敢撒泼打横,随便乱坐。要在平时王承恩自然敢,可是这个时候,崇祯心情最郁结的时候,王承恩还敢胡来,那就是自讨没趣了。此时的崇祯,在王承恩看来最需要是不是军队、不是银子,更不是能吏,他需要信心,破釜沉舟的信心!

王承恩道:“臣已经将后金遣来议和的大臣给一箭杀了!”

“杀了!”神情恍惚的崇祯一愣,随即叹道:“反正朕也没打算过议和,杀就杀了!”

恢复一点灵台清明的崇祯这才注意到王承恩竟然一身甲胃在身,摇头苦笑道:“你这太监,行军打仗有你什么事儿,竟然一身铠甲。”

“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何况臣还是个享君俸禄的臣子?”

崇祯听到王承恩的话一愣,王承恩继续道:“臣当初随皇上进宫时,皇上问过臣想要什么赏赐,臣当时说‘臣只想陪着皇上见证我大明,国势昌隆,海内无敌’!”

崇祯再次一愣,幽幽而道:“‘国势昌隆,海内无敌’!”

王承恩看了一眼崇祯道:“臣又想让皇上赏赐臣了。”

王承恩这话一出口,崇祯眉头顿时皱成一团。国难之时,王承恩竟然要求赏赐,那也太没良心了。何况,王承恩刚才一番话才将崇祯说得心头勇气渐起,这最后的赏赐要求也太煞风景了!

“说!”崇祯已经有些气恼了。

王承恩,将身上甲胃护裆甲片摆过一边,朝崇祯磕道:“臣恳请皇上准许臣在乱军中与敌人撕杀,为守卫京城尽一份绵薄之力。”

崇祯彻底惊呆了。那些大臣恳请上战场也就罢了,王承恩这样一个宦官,竟然也要求上战场!崇祯现在不仅仅是惊,而且是感叹,太监如此,何况自己这个皇帝!

王承恩一番做作已经让崇祯的信心从燃,不管如何崇祯都决定就是亡国也不议和!

“不许!你身为宫中太监,身体本就单薄,如何知道与敌撕杀?若是你战死了,朕心何以安?”

“臣使得一手好弓,府中家丁也非寻常人,上阵与敌撕杀自然不在话下。”王承恩继续道:“恳请皇上让臣达成心愿,国难当头,若是臣不挺身而出,还有何面目芶活。”

王承恩这番话到有一半是真心实意的,他是想崇祯首肯他上战场,就能有机会开溜与自己的走海运到上海的军队回合,现在京城戒严,谁能出得去?出去了就是叛国!

当然,芶活那是肯定要的,命都没了如何谈‘国势昌隆,海内无敌’!

崇祯看着王承恩,站起身,走到跪着的王承恩身前,亲自将王承恩扶起来,叹道:“王爱卿大义凛然,朕许了!可惜京城只有两万守军,只待各地勤王之师到来,朕再给王爱卿一支兵马。”

“臣谢恩。”王承恩又急忙跪了下去。

说实话,崇祯若是给王承恩兵马,王承恩也不敢接手指挥,指挥野战拼不过后金铁骑的军队那不是害死自己这个指挥官吗?崇祯的军队,王承恩看得上眼的几乎没有。

不过几天后一支军队让王承恩大跌了一回眼镜。一个月后,另一支军队让王承恩直欲得之而后快!

卷四 扬威 章113 京师其实是个大笑话

王承恩意识到明朝末期军队并不是自己想象那么弱,跌眼镜的就是明末历史上昙花一现的关宁铁骑!

明末,在练兵的问题上,袁崇焕力主“以辽人守辽土”。袁崇焕将这些客兵归纳为“南兵脆弱”。说到最后,还是民风剽悍,有切身利害关系,而且多善骑马的辽人最适于守辽土。因此,袁崇焕在归附明朝的十余万辽民中精选身体强壮者,充实各军,同时大力栽培祖大寿等一大批辽将。借着宁远大捷后明军士气有所回升,开始敢于与后金军作战的机会,袁崇焕苦练出了一支兵力并不很大,但战斗力相当强的骑兵。这支部队后来被人们称作

相反,明朝对外战争中杀敌最多的战绩最好的反而是戚继光手下的江南浙兵。不管袁崇焕这种看法正确不正确,但是关宁铁骑的犀利在京城保卫战中发挥得淋漓尽致!

后金对京城围而不攻,京城中人人自危纳闷,惟独王承恩知道后金重在不是攻下京城,而且掠夺的同时,随便打击明朝军队的士气。

关外勤王之师也就在后金围困京城数日后,驰援而来不仅仅有袁崇焕的关宁铁骑驻扎京城广渠门外,依靠大运河而立。在京师附近尚有孙承宗驻屯通州的兵马,大同总兵满桂、宣府总兵侯世禄也率援军赶到了德胜门外驻扎。各地勤王援军星夜赶望京城,这场战争。越托得久越对明朝有利。

整个京城本身的驻军和驰援京城地明军兵马一时间增加到七万人马,与后金十万铁骑和蒙古军在京城附近遥相呼应,一场大战即将爆发。

然而这场京城保卫战最先吹响战争号角的并不是袁崇焕驻扎的广渠门,而是大同总兵满桂、宣府总兵侯世禄一万兵马驻扎的德胜门。也该这两个总兵倒霉,他们两面对的正是皇太极亲率的后金和蒙古精锐!

“轰——轰——”

德胜门城楼上的红衣大炮率先向后金和蒙古的前锋部队喷射着怒火。轰隆隆地炮声整个京城都能听到。

王承恩听到炮声一起,便一身披挂,背上‘灵宝’弓,带着两百来号全身铠甲地武监手拿弓矢朝袁崇焕驻扎地广渠门而去。

德胜门外的战斗几乎没有悬念。先是侯世禄的兵马与后金的先锋部队一触既溃。让满桂吃惊的同时只得强令自己的五千人马冲击后金的先逢部队。广渠门上地守军见满桂军独立支撑。于是呼,满桂被友军大炮误伤,大同兵马被迫缩回城下进了德胜门瓮城内休整,而满桂也被特许入城疗伤。

侯世禄虽然平庸,却在溃退的时候吸引了皇太级的注意力,让被自己人打得大败的满桂大同兵马得以进城休整。

明朝武备松弛,由来已久。比如当初后金攻开原。开原和广宁,沈阳齐名,名列辽东三大镇。结果后金兵杀到的时候,军马尚在离城一百里的地方吃草。皇城脚下京师三大营的战斗力可想而知,因为训练少对大炮的操作技术不过关,满桂不被轰死实在是福气。

王承恩领着武监们来到广渠门站在城楼之上,看着城外袁崇焕率领地关宁铁骑,分布广渠门外周围。祖大寿领兵在南。王承胤兵在西北依靠大运河,袁崇焕自己在西领着九千人马严阵以待。

(再次从声,这本书不是史料。只是带有历史色彩地小说,历史上的北京保卫战跟书中叙述有很大的区别)

王承恩带着武监才广渠门城楼不久,倪远璐竟然也是甲胃加身,竟然带着自己散尽家资邀来地几百死士上了城楼,两人相见,相视大笑。笑罢,王承恩看着倪元璐带来的多是未经训练的百姓,叹道:“倪大人,这又何必!”

“哈哈!前两日御前面圣的时候,也不知道是谁请缨与建奴撕杀,还说什么‘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面前反复念叨,太监尚能如此,何况我这朝中大员!”

倪元璐说到此,突然看到王承恩手中拿着单筒望远镜,疑惑道:“此乃何物?”

“千里眼。”

“千里眼?

王承恩将手中单筒望远镜递给倪元璐,并告诉倪元璐使用的方法,倪元璐将单筒望远镜朝广渠门外的后金军营望去,大叹道:“你这厮的淫巧奇技非同小可,这千里眼实在是神物!”

倪元璐只知道望远镜的神奇,却不知道望远镜投入战场的跨时代意义比它的神奇性还要巨大的多!中国的东北部,除了几个有名的山川峻岭,大多为平原地区,谁能看得更远,发觉敌军更早,战场上就能先敌布置,对付少数民族的骑兵,先敌布置防御阵型的重要性更为重要。

王承恩看着倪元璐对单筒望远镜爱不惜手,笑道:“这‘千里眼’我便赠送倪大人了。”说罢,王承恩一挥手,手下的武监又递给他一架望远镜。王承恩回北京前可是带了好几架望远镜。

“建奴来袭!”倪元璐大叫道。

王承恩手拿望远镜再次朝广渠门外的后金军营望去,果然见大队骑兵奔出后金大营,王承恩估摸了一下怕是有两万多骑兵冲向广渠门东南角的祖大寿的防线。

战争一触即发!

“轰、轰——”

广渠门城楼上的红衣大炮首先朝蜂拥而至的后金开炮。由于城楼上布有友军,城楼上的京城守军基本上是不敢随便乱放枪或者弓矢,只得以射程比较远的火炮轰击后金,支援城下的明朝军队。才发了几炮,竟然有半数炮弹落在广渠门城楼下的友军之中。

“停止炮击!”王承恩和倪元璐两人同时高喝,这还了得,这守卫京城的京师竟然荒唐到如此程度!

还好有王承恩和倪元璐在,不至于酿成德胜门自己人被自己炸昏的惨剧。面对敌人远远高于自己的兵力,祖大寿竟凭借手头的几千人没有京城城防军队的配合下硬是将两万人的攻势抵挡下来。

王承恩从望远镜中看着广渠门外血肉横飞的两军撕杀场面,比之王承恩之前遭遇的血腥场面要来得震撼得多。

这就是两军对垒,没有任何投机取巧的成分在纳入。只有生或死,没有其他选择。

后金的第一拨铁骑力战祖大寿不下,向北而溃逃,突然发现在广渠门北面有王承胤的大批人马。

此时不知道是后金认为王承胤在北面的人马是伏兵,还是其他,后金铁骑竟然倾巢而出,同时攻击广渠门西北的王承胤和正西的袁崇焕防线。然而王承胤竟然跟后金兵马一触即溃,不仅没有力战,一部分军队还朝袁崇焕的防线靠拢,一部分散兵溃散开来,跟广渠门东南的祖大寿军队顽强的战斗力相比简直一个天上一地下。

王承恩来不及纳闷,后金铁骑万马奔腾之势如若黄河决堤般朝居中的袁崇焕防线冲击过来。由于王承胤部一触既溃,向袁崇焕的中路防线靠拢,后金铁骑和蒙古军队的攻势基本都向中路集中,中间的袁崇焕遭受了最大的压力。

袁崇焕的关宁铁骑由于远途驰援,并没有大威力的杀伤性火器,所有对阵射杀兵器大多为弓矢、弩,广渠门城楼上的京师大炮只轰自己人多,那还敢开炮助阵,顿时双方的弓矢、弩箭纷飞。

好在关宁铁骑大部分的辽人,自小就练弓骑,加上袁崇焕朝崇祯要的军饷可不在少数,继续关宁铁骑人人重甲,在防具上占了点便宜。可是后金和蒙古人也是马背上的民族,骑射自然也是非同小可,加上数量是袁崇焕部和溃退的王承胤部的几倍,一时间竟然让后金铁骑洞穿防线冲杀到城墙下!

“王府儿朗听令!”王承恩一边张弓一边大喝道:“上瓮城城墙射杀靠近城墙的建奴!”

本来就带着弓箭的武监们听到王承恩令下,纷纷跑到翁城城墙上搭箭张弓,各自瞄准冲到城下的后金兵铁骑和蒙古兵,广渠门城楼上的弓箭手也纷纷搭箭张弓。此时的倪元璐到是有点后悔没有招募到弓箭手,此刻只能带着几百死士在城墙上做旁观者。“射!”王承恩再次厉声大喝!

卷四 扬威 章114 伏兵

咻——”

羽箭破空之声顿起,还好那些京师驻军炮打得烂,弓箭手却还勉强,没有再次闹出自己射自己人的闹剧。

冲到广渠门城楼防御工事下的后金兵马顿时倒下一片。广渠门城楼上的京城驻军弓箭手正要再次射杀后金兵马。王承恩急吼道:“停!”

待到城楼防御工事下的后金兵马再次聚集,王承恩早已经搭箭张弓,一声令下:“射!”

“咻——”

羽箭破空声响过之后,城楼防御工事之下再铺了一层后金人马的死尸。有王承恩一次提醒,广渠门城楼上的京城驻军弓箭手可学乖了,等涌到城楼之下的后金兵马人数一多的时候就集体放箭,如此反复几次,城墙防御工事之下几乎全是被羽箭射杀的后金人马,简直到了无处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