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德意志的荣耀-第27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布琼尼的命令在一开始就得到了不折不扣的执行:在坚守方面。红军在‘基辅驻垒地域’和收容溃散部队的基础上组建了新的第37团军,担负基辅的防御任务的是前第四机械化军军长AA弗拉索夫中将。这位中将很快的履行了自己的职责。在基辅城下。第37集团军迅速的组织起了牢固的防御。红军在他们的阵地内不舍了10万余枚反坦克、反步兵地雷。并且在前沿地带设置了16公里长的电气铁丝网障碍物。在基辅附近的河岸和峡谷。红军还构筑了崖壁。反坦克壕沟和斜面工事。在树林中他们则安排了布设地雷和树干鹿寨。同时,为了弥补军队数量的不足。布琼尼命令原隶属于秋科涅夫的南方方面军的第18。19集团军迅速的向西南方向靠拢,转隶西南方面军。从而加强西南方面军的侧翼。同时,在卢茨克地区激战的西南方面军第6和第12团军则向文尼察方向撤退,以掩护基辅的侧翼。原本,布琼尼这么做是为了加强基辅方向的纵深和侧翼的掩护,扩大防御的范围。使得这座城市能够尽可能的在自己的手中。但是他却忽略了一点,一个很致命的问题。

“报告!”在距离基400里远的罗夫诺。第一装甲集团军的通讯参谋瓦尔特。了一个军礼,然后大声的说道:“报告司令官阁下。根据帝国保安总局和军事谍报总局送过来的情报分析表明。苏联部队开始全线的向东南方向移动。而我们的空军侦查也确定了这一点,的确有大量的苏军部队开始向东北和东南方向告诉的调动,估计他们的目标是基辅及其附近的地区。”

“嗯!”季明站在硕大的军用地图的桌子前,一边仔细的看着低于,一边不经意的嗯了一声。过了一会儿,他开口说道:“那么我们对面的苏联人现在还有没有动静了?”

“有的,阁下,根据侦查部队的探查。在我们面前和我们对峙的苏军第6团军已经开始撤退。他们的前沿阵地只留下了一个团左右的兵力来牵制我们。”

“哼哼!一个团。”听到这句话,季明苦笑着摇了摇头:“一个团!这个玩笑开的有点太大了。还一个团呢?他们的一个师都被我们打成了半个团了。他们还能凑出一个团来抵挡我们。”

季明之所以这么说,其实他的主要原因是因为苏军部队的兵源已经枯竭。西南方面军虽然现在仍然是整个苏联最强大的部队,但是由于没有完成准备就贸然的投入作战造成了很大的损失,到了7月2该方面军的总数已经由原来的87万人下降到62。:。个步兵师。1个骑兵师4摩托化师13个坦克师和6个空降师、12个驻垒地域。但是由于巨大的损失。所以很多部队都严重的缺编。比如,和德军装甲集团军对峙的苏军和第六集团军所属的步兵第197师,由于损失,当时仅有1485人和9门火炮。他们的实力甚至还远远比不上德军的一个步兵团。所以,当参谋说出他们的面前还有一个团的时候。季明就笑了。

“对了!阁下。还有一个好消息!”看到自己的老大兴致很高。瓦尔特。。调西南方面军的大本营特使。苏联的总参谋长朱可夫大将已经离开了基辅。现在接替他指挥整个乌克兰战场的师俄国人的布琼尼元帅!”

“朱可夫走了?哈哈!”听了对方的描述,季明猛地一乐。然后他迅速的开口说道:“这还真的使一个非常好的消息。我喜欢!”顿了顿他接着说道:“哎!可惜了。太可惜了。朱可夫,你竟然离开了。呵呵!不过离开的好。这样我就可以放心大胆的对付你们了。”说道这里。他猛地站了起来。然后对着在场的众人大声的吼道:“命令。所有哦的部队立刻准备进攻!我们的目标使捷尔诺波尔。”

第六十八章 击西

73日,蛰伏已久的德军第一装甲集团军主力部队终于》。u威廉。:||开始突然南下。他们沿着早就规划好的公路向着捷尔诺波尔高速冲去。

经过休整的德军部队逐渐的比他们的对手更早的恢复了元气。他们凭借着强大的机械化行动能力。沿着铁路和公路四头并进,在苏联人之前到达了捷尔诺波尔。一时间,捷尔诺波尔这座城市处于了一个极其危险的境地。

实际上。在原先,这座城市虽然十分重要。但是由于他太过于靠近德军的攻击区域,所以是属于被放弃的区域。可是当斯大林下定决心死守基辅的时候,由于这座城市背靠着谢列特河。而这条河流恰巧是德军通往第聂伯河沿岸的最后的一道屏障。所以,对于苏军来说,这十分的重要。

而在几千公里之外的莫斯科。斯大林一直在为如何能够使得德军放慢脚步而绞尽脑汁。此时,他的脑袋中忽然灵光一现——“要塞”。对,就是要塞。只有要塞才能够阻挡住德国人前进的步伐。

当然,要塞这一个理念并不是斯大林首创,自然是古来有之。但当人类的脚步跨入20世纪中叶的时候如果还对这种中世纪的战:_抱有希望的话,那么只能用两个词来形容——愚蠢,但是,对于斯大林来说,这是目前最有效的方法。因为察理京保卫战乃至之前的布列斯特——理托夫斯克要塞防御战的成功,有理由让他感觉自己的红军是绝对可以信赖的。虽然自己的红军在攻击的时候还存在大大小小的缺点。但是在防御作战的时候,他们的顽强的确能够给德国人造成很大的困难。而同时,苏军也没有办法用其他的方法来阻挡德军的攻击,如果想要通过代价高昂的野战对垒来挫伤德军坦克那些非常犀利的进攻矛头显然算不上什么明智之举,如果要最大限度的发挥自己的长处,遏制对方的短处,那么就必须使用新的战术,而如此一来,自己苏联境内的一座又一座星罗密布的城市就成为了斯大林手中的法宝。要塞——这也就成为了当时苏联人对日益颓败的占据所能开出来的最好的‘药房’因为,当时,所谓的机动防御的战术只是处于理论阶段。而对于苏军来说,缩短战线就意味着必须放弃来之不易的战略纵深。而由此腾出手来的苏军机动能够离虽然能够使得自己的反击更加的有力,但是这这并不能够和胜利画上等号。毕竟打仗还是要靠士兵们自己一枪一弹的打出来的。反之。如果要将自己辛苦坚守下来的阵地那么轻易的让给对方,那么势必会给本来就已经低迷的时期带来更为消极的影响。而在政治上苏联人将会失去更多。毕竟自己的国家并不是真的那么牢不可破。无数的异族人早就在那里蠢蠢欲动了。一旦展现再稍有风吹草动,那么他们就会突然倒戈相向。

所以,对于斯大林来说。牵制+消耗+反击=稳定战线。少从逻辑上而言,斯大林他的小算盘并没有打错。退一万步来讲,就算前线有什么闪失,苏联人还有更多的回旋余地。因为斯大林知道自己缺乏的就是时间,有了时间,自己就有时间训练足够的部队,自己的兵工厂就能够生产足够多的坦克和大炮。只要时间充足,自己就能够最终活得胜利。所以,他只能暂时的利用捷尔诺波尔了。于是,由第6集团军第376步师组成的部队被派往了捷尔诺波尔。他们接到了苏联最高统帅部的要求——不惜一切代价守住捷尔诺波尔。直到战斗到最后的一个人。

可是现实是残酷的。捷尔诺波尔是不是一个要塞。是个神志清醒的苏联人都会给出一个否定的答案。按照苏军捷尔诺波尔守军最高指挥官。苏联第376兵师师长FK久加诺夫少将的话来说:“在捷尔诺从地上铲出几锨土,然后堆上几个沙包就能算的上是一个工事。”这话虽然可能有些过于夸张。但是司令官的寥寥数语也凸显出了形式真的十分的严峻。情况十分的糟糕。按照计划,捷尔诺波尔的要塞应该是一个以城市中心为原点。半径23公里的堡垒型防御圈。在这个防御圈里面应该遍布机枪碉堡。反坦克障碍和铁丝网,但是摆在久加诺夫

现实确是另外一番光景:紧急挖掘的战壕虽然遍布城,但是深度明显不够,一个一米八的俄罗斯壮汉往战壕里面一待就算拱着自己的腰仍然会有时候把自己的半个脑袋露在外面,所谓的战线的支撑点的数量更是几乎为零。此外,弹药的缺乏也是一个让久加诺夫大伤脑筋的问题。轻重武器的弹药奇缺。尤其是榴弹炮和高射怕的炮弹。几乎都是打了今天没明天的那种。而要想寄希望于空运更是痴人说梦,小小的捷尔诺波尔压根就没有飞机场。连一个能够用来改建飞机场供飞机临时起降的开阔地带都找不到。此外,苏军的航空兵部队根本就不是德军的对手,他们也缺乏足够的运输机来为守军运来物资。作为战争的注意——人,能够供应久加诺夫的数量也是极其有限。要塞守备的核心力量是苏军来自第六集团军第376步兵师。这个师在战争初期损失惨重。现在他们的战斗力量只有大约5000人。此外,还有‘令人讨厌’的苏》内务部NKVD的两个营和临时组织起来的加利西亚志愿者。当然久加诺夫对于后者极其不放心,因为他们对于俄国人的仇恨更加甚于对于德国人的仇恨。最让久加诺夫感到头疼的还数极度匮乏的重火力支援。除了作为机动力量的9辆T26坦克和12辆BA…10甲汽车之外。久加诺夫手中就只有20门反坦克炮(几乎清一色的都是古老的37米反坦克火炮)3门20毫米福布斯防空炮勉强可以使用。475米高射炮(这种高射炮和德国的88炮一样临时可以客串一下反坦克炮)。24门76。2毫米榴弹炮和可怜的4100毫米加农炮。另外6门1224门152米榴弹炮则几乎处于断粮的境地。(122米榴弹炮只有0。2基数的弹药而152米榴弹炮的炮弹数量为零)。这些就是所谓捷尔诺波尔要塞的全部的防御力量。除了极具象征性的防御工事之外和区区的几千疲惫之师之外。这座要塞和一个普通的不设防城市之间几乎没有任何的差别。而此时此刻。他却神奇的出现在了距离己方战线5里的敌后。

久经沙场的久加诺夫在经过了一番仔细的盘算之后意识到眼下除了突围没有别的活路。于是在德军的目标已经确定无疑向他这里扑过来的时候,他就向苏联最高统帅部和西方方面军司令部拍去了加急电报。可是,他得到的确实让人失望的答复——死守!一直到最后一个人。而且书名的居然还是约瑟夫

见到这封电报之后,久加诺夫明白了自己昔日敬爱的总书记已经是铁了心了要把他和他的部队往火坑里面推了。但是,即便是如此,久加诺夫也只是眉头紧锁了片刻。在他的内心深处,他始终认为,毫不犹豫的服从上级的命令应该是每一个苏联红军最基本的职业操守。除了自己之外,能够让久加诺夫寄托希望的目前也只有自己的老朋友基尔波诺斯了。直觉告诉他。这位与自己相濡以沫多年的同志加兄弟绝对不会在这种生死存亡之际至他于不顾。或许前来增援的解救部队已经在路上了。多想无益。在短暂的思绪之后。久加诺夫便回到了现实之中,在举手投足之间,东南西北四个防线就很快在地图上初露端倪。与捷尔诺波尔隔河相望的扎格罗贝拉和库考夫斯是最早进入久加诺夫的视线里面的。只有能够留住这两个地处谢列特河西岸的小镇。要塞守军获救的希望就会大大的增加。而在战场上。地形的利弊往往能够成为胜负得失的关键,可惜,对于久加诺夫来说。他们的希望并不是很大。因为即使是这一极其细微的差别也没有逃过威廉。+德军部队毕竟捷尔诺波尔的时候,他便迅速的通过电话催促攻击部队的指挥官。武装党卫队第3装~。告诉他无论如何也要在一天之内拿下这个两个河西的小镇。从而打通通往第伯河的最终的道路,粉碎捷尔诺波尔守军最后的希望。

在得到自己老大的特殊指示之后,诺贝提斯不敢怠慢。他迅速的收拢自己的部队飞速的想着预定的目标杀了过去……

第六十九章 炼狱

静悄悄的黎明过去之后,诺贝提斯的部队开始了攻击,漫天飞舞的火箭炮弹宣告了德军进攻的开始,虽然捷尔诺波尔城市四周都同时出现了搭载了步兵4中型坦克和半履带装甲运兵车,但是德军显然还是将拿下扎格罗贝拉和库考夫斯作为自己的首要目标,他们有意识的将守军往谢列特河的东岸进行挤压。由于守军的疏于防范和防御力量的不足。只是短短一眨眼的功夫,库考夫斯便宣告易手。但是,在扎格罗贝拉。俄国人的表现则堪称完美。

尽管小镇的街头已经满是穿着迷彩服,端着MP40锋枪的武装党卫队士兵和不时闪过的威武的四号中型坦克。可是,他们依然无法奈隐藏在哥特式房屋内的俄国狙击手和经过巧妙伪装的反坦克阵地。而且,防御这里的则是苏军的最精锐的部队——NKVD部队,这支部队是由苏联人民内务委员会组成的直属部队,原先是隶属于苏联肃反委员会的部队,虽然,在平时,这些不芶言笑的人是大部分苏军部队的梦瓥。但是他们打起仗来完全可以用不要命来形容。

当然,他们面对的也是不要命的德军武装党卫队第五维京装甲掷弹兵师。这个师在西线有着玩命部队的称号。号称从来没有打过一场败仗。而这一次,双方在扎格罗贝拉地区展开了猛烈的碰撞。双方的战场从小镇的边缘开始,一直延伸到镇子的中央,其中真多最激烈的就是地处于小镇中心的东加利西亚博物馆。

作为整个镇子内的第一制高点。这座小楼有着极其重要的战略价值。苏军能够使用这座小楼作为炮兵的观察哨和第一狙击点。而德军如果占领了这座楼则可以炮击捷尔诺波尔。所以。此楼的得失意义非同一般。激烈的争夺让早已面目全非的大厅几乎每隔个个把小时就要全面的更换一次。冲进楼里的武装党卫队士兵几乎是还没等站稳脚跟往往就被居高临下投掷而来的手榴弹炸倒在地上,在楼上积聚力量的苏军部队马上机会乘势展开反冲击。但是他们的战果也相当的有限,因为,一旦除了这栋大楼,外面便是德国人的天下了。

在外线的战斗同样进行的非常激烈。扎格罗贝拉火车站原是一个有400平方米的小型建筑,但是,在这一天无数的炮弹把它轰成一片废墟,战斗一开始,负责攻击的德军掷弹兵士兵们就觉得不对劲,因为,他们发觉自己面前的这股敌人非常的凶狠异常,按照常理。自己的炮兵炮击过后,对方应该采取防御的战术,等待防御之后才展开反击。可是,这边,自己的炮兵刚停。而自己的士兵刚刚展开,他们的眼前就冒出了俄国人。“这些俄国人成堆地上,剩了一个人也敢上,有炮上,没炮也上。而且他们使用大量的冲锋枪和轻机枪。枪法也准得很,拼刺刀等肉搏战也厉害。”负责指挥第12只弹兵团三营的营长范校在自己的日记中这么写到:“***,这一仗可打出水平来苏军的NDKV团。部队。牙打过仗。当然,这也是天意,就那么巧,和我们维京掷弹兵团对阵。不得不承认的是威廉将军打仗就是十分的神奇,他们占着地利的优势,冲到了我们的面前,那我们能在那里发呆,然后让对方过来将我们赶出来么?反正今天的战斗决定了。不是他死就是我们死,就凭着把房子炸光了,我们也不能把房子拱手相让!”

激烈的战斗很快的展开。刚刚准备冲锋的德军士兵立刻占领了自己的阵地,然后他们开始使用机枪、冲锋枪和半自动步枪构筑起了坚固的火网。无数的苏军士兵呐喊着冲了上来,然后如同一个个木桩一样栽倒在地上。觉,这些俄国人还真的不是在战报中写的那些的懦弱,他们确实能打!不说别的,在这次的战斗中,跟我的通信兵已阵亡了8,就我还活着。这实在是太让人伤心了。家伙在中午的时候顺利的冲进了车站。接着,我们与他们逐屋争夺,先打枪,后打手榴弹,然后是火焰喷射器和小型

。最后是进入白刃战。拼刺刀和工兵铲。没想到。I家伙不但射击的技术很好,而且还十分能够拼命。当时我们先头部队冲进去的一个加强工兵的搜索排。在短短的半个小时的时间内全拼光了,一个都没有了。而我们只能冲进去。半个小时之后。我身边全是尸体,有俄国人的,也有我们的,每个人都是拼刺刀拼死的,我实在没劲了,就对身边的威森一等兵说:看看敌人又上来没有?那小家伙不到18岁,比利时布鲁塞尔人,我们都叫他比利时小子,蛮机灵的,可这回,对方的狙击手早瞄好了,他一伸头,一梭子子弹把他的脑袋炸掉半个,脑浆子溅了我一脸

大部分人都拼光了,轻重武器也损失惨重。留下来的只有四挺机枪。紧接着我们开始清点剩下来的士兵,我将幸存的人都组织起来,然后数了数数数人,仅剩下21名。”击。这明明是我们在主攻,为什么他们会反过来向我们发起攻击。我们的炮兵部队到哪里去了。我们的增援部队到那里去了。为什么会让俄国人反过来向我们发动攻击?不过,好在他们也没多少劲了,而且他们的炮弹可能也不多了。我们的伤员都一个个爬起来,往能够战斗的地方爬,和俄国人拼尽最后一滴血。俄国人的冲锋又一次打下去了。我身边连小声哼哼的都没有了,全牺牲了,我也负了伤。战斗过后整个地区很静,静到听得见血往黄土里渗的吱吱声。我心里突然有些难过,死的人是在是太多了。战斗从这天从早上8打到晚上8点,整整12个小时。整个小小的车站就剩下几堵断墙,什么都没有了。”

这场争夺战的场面虽然并不算太大。但是却惨烈的诠释了什么才是真正残酷的拉锯战。对于苏军的顽强。德军的指挥官奥托的战斗日志中这么写道:“在扎格罗贝拉这个巴掌大的小镇。我们遇上的是一批有着极高战斗素养的俄国佬。说实话,我打过那么多年的仗我从来没有遇到过这么强悍的对手。这帮该死的伊万(德国人对俄国人的称呼。就像美国人叫洋基。英国人叫约翰一样)让我们伤透了脑筋……”尽管吉勒对于俄国人的评价有的显得过高了。但是对于大多数的德国人而言,自己的指挥官的所以并没有什么错误。

当夜幕逐渐降临之后,久加诺夫送来的增援部队终于使得扎格罗贝拉最终还是有惊无险的留在了俄国人的手中,库考夫斯已经丢了。相信在捷尔诺波尔的俄国人都不希望扎格罗贝拉再有什么闪失。而在捷尔诺波尔的其他地方,虽然没有向扎格罗贝拉地区进行的大规模的交战。但是零星的战斗仍然在继续着。这里的战斗显得十分的正常,德军部队并没有发起全面的攻击。他们最多只是排除了营一级的逐次的部队对苏军的防线进行逐层逐次的渗透。清除掉苏军外围的防御力量。但是这样的零星战斗也一尺持续到了当天的晚上。

到了夜幕完全将临的时候,威廉。这个由一名陆军少校领头的谈判代表团大摇大摆的跑到了久加诺夫的面前以胜利者的姿态要求苏联守军立刻放下武器。当然,这个荒唐的要求遭到了久加诺夫的拒绝。因为,久加诺夫的形势虽然恶劣。但是还远远没有达到山穷水尽的底部,这种自讨没趣的做法非但不会对对方的心理造成任何的影响。往往还会适得其反,因为捍卫军人的荣誉和尊严的使命回驱使每一个士兵战斗到最后一颗子弹。而吉勒也很不清楚自己的老大为什么要这么做。不过,这种情况只能算是一种战场的小插曲罢了。无论如何,整个战场的主动权依旧牢牢的掌握在了德国人的手中,5配备有坦克。:师和步兵师已经将捷尔诺波尔围了一个水泄不通。对于久加诺夫和其他的要塞守卫者来说上帝给他们的机会和时间已经不多了。而德国人随时会发动新的攻击。

第七十章 新战术

74日。德军继续对捷尔诺波尔的守军展开了攻击。很显然,威廉负责围成的武装党卫队第四装甲军也同时慢慢的勒紧了套在久加诺夫脖子上的绞索。

德军的行动大大的出乎久加诺夫的预料之外。因为按照德军的习惯。他们总会是先扫除了外围的障碍之后然后再向城市的内部大举发起攻击。可是,现实的情况确恰恰相反。再4日的凌晨。外围的战斗刚刚平息没有多久。隶属于武装党卫队部队的德军第111步兵师的一个步兵团再少量的坦克和突击炮的掩护下,便以密集的队形冲向苏军的战线。

作为城防司令的副官。少尉KK加利丹诺夫在前沿目睹了德军攻击的情况:“比起我之前认识的那支刻板。进攻模式几乎一成不变(这里指的是德军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的表现)的德国军队,现在的他们已经变得聪明了许多,他们在冲锋的时候从来不叫喊。甚至连脚下的声音都很少能够发出来。很多的时候他们则是隐蔽在某些地方窥视着我们。而坦克和无炮塔的突击炮则成为了汉斯(德国人的外号)们最理想的依靠对象,要知道,在捷尔诺波尔,我们的反坦克炮的数量少的可怜,还是最原始的37毫米炮,拿他来打汽车都嫌射速慢,就更不要提给我们印象最深刻的还是德国人简直是太精明了。他们十分懂得随机应变,比起以前,他们的确强大的太多,太多……如果说还有什么能够让我们稍感安慰的话,那么就是他们的穿着那身同样醒目的褐色军服,这给了我们狙击手一个不错的发挥空间……”

城东的激战一直持续到了当天的傍晚。德军的步兵们曾经两度的在那里打开了突破口,但是都被负责防御的苏军部队给挡了回去,最激烈的一次,苏军还动用了为数不多的坦克,在榴弹炮的援助之下,他们凭借着凶狠而又及时的反冲击才得以稳定本来就已经岌岌可危的防线,也就在同一天。在捷尔诺波尔以北的扎格罗贝拉。久加诺夫遭遇到了更大的麻烦,当天下午3多,17辆德军坦克在将近一个营的步兵的增援下悄然度过了谢特列河。沿着码头进入了捷尔诺波尔城市的北部,而一直将注意力放在城东的苏军根本没有办法抵挡住德国人的猛烈的攻击。很快,城北落入了德军的控制下。

得到这个消息的久加诺夫不由得勃然大怒。他大声的喝骂着,并且扬言要将负责防御整个地区的苏军指挥官就地正法。但是生气归生气,这并不能够最终的解决问题。而且他十分的清楚,在这种紧要的关头,自己一定要保持清醒,遇事慌张是一个指挥官最大的忌讳。在经过一番冷静的思考之后,他终于下定了决心。一旦捷尔诺波尔城东的防御刚刚稳固。他就将自己的预备队调往了城北,投入到了城北的反击当中去了。那里的炮声持续了整整一个晚上。

而在一河相隔的扎格罗贝拉。德军的攻击更加疯狂。现在,这个巴掌大的小镇已经不是一般用战略要地来衡量了。他现在是武装党卫队士气的风向标。年轻的维京师的掷弹兵们一个个睁着自己的红红的双眼,拿着冲锋枪和极强拼命的想着苏军控制的阵地冲了过去,但是,压倒性的优势并没有让驻守在那里的苏军士兵低头认输。飞啸的狙击枪子弹会让任何一个深陷其中的武装党卫队士兵都变得疑神疑鬼、坐立不安。士兵们不得不使用最原始的方法——在部队开始攻击的时候,先使用一个带着钢盔的假人来吸引对方狙击手的注意力。然后再让自己的狙击手来锁定对方的方法来进行反狙击作战、或者直接召唤炮兵部队将整个可能隐藏狙击手的建筑物给彻底毁灭的方法来清除掉那些该死的障碍。同时,被抓住的苏联狙击手基本上没有任何的活路。他们都会被直接的打死,对于此,大部分的军官都不会阻止。因为遇到谁都会这么干,因为在战场上最让人痛恨的就是这些冷酷的狙击手。而且这些苏联人也根本不怕死,也许能够倒在对方的枪口下就是他们最好的结局。战在继续,不过,让久加诺夫感到欣慰的就是,他们

这一天快要结束的时候,他的部队仍然坚守着这座谢最后的据点。而这就是他们能够逃出生天的希望,

但是熬过了艰难4之后,守城的苏军却迎来了更加灰暗的一天。75日,德军援兵的赶到让德军逐渐放开了手脚。奥托己手中的四个师全部拍了出去,特别是刚刚从南斯拉夫赶到的武装党卫队突击工兵第1旅。原本是最高统帅部队的总预备队,现在威廉将它使用在这里,其目意图已经十分的明显。

四个师加一个旅的部队开始从三个方向涌入了捷尔诺波尔的城市防线内,其中渗透到捷尔诺波尔城西的德军数量最多,此时,任何纸面上的常规战术在此刻都已经失去了其意义。血腥的白刃战已经开始,战场上到处都是来回穿梭的人影。人们手里拿着他们能够使用的一切武器、步枪、刀子、匕首、工兵铲、木棍。甚至长柄手榴弹和石块四处寻找着和自己打扮不同的人,不择手段的让自己的敌人死亡已经成为了双方士兵的一种本能。

终于,城市西部的防线被德军在当天下午3钟的时候打开了。德军随即投入了他们的突击工兵部队,这支工兵的到来立刻显示出了他们与众不同的作战方法,对于他们的对手苏联红军来说,敌人的这种战术是相当新颖的并且及其致命的。这种战术并不同于以往德军的暴风…楔子战术。因为暴风——楔子战术讲就的是以异常迅速的动作在对方的阵地上打开数个缺口。担任楔形攻击的突击队使用各种先进的武器率先冲开缺口。然后再投入大量的预备队巩固突破口的两端使得对方无法迅速的展开反击。这种战术有着一个很大的缺点,那就是对于部队的素质要求非常的高。而且,选择突击的士兵的综合能力也要非常的好。在攻坚某些坚固的防御要塞的时候,这种战术的战术价值比较有限。而这一次。在捷尔诺波尔的德军突击工兵部队则使用了一种新的战术,负责防御这里的苏军士兵惊讶的发现,他们的对手再也不是那支攻坚的时候,鲁莽、呆板、不计伤亡代价也要拿到阵地的武装党卫队士兵们。这种战术就是先采用坦克立战术结点。然后慢慢的扩充这些结点,接着在缓慢的将阵地往前延伸。一层接着一层,一片接着一片,不紧不慢的向前攻击。这种步步为营。循序渐进的战术被德军的士兵称为街垒推进战术,又因为其攻击速度的缓慢而被誉为‘乌龟战术’。

虽然这种战术的进攻十分的缓慢,不过却在捷尔诺波尔起到了很好的效果。德军士兵们利用这种战术,慢慢的蚕食苏军辛辛苦苦建立起来的防线,而占据街道的角落和方位废墟作为防御依托的苏军士兵们对于德军的这种攻击没有任何的办法。他们往往只能眼睁睁的看着自己的对手在街区的另一个地方隐蔽前进。挖掘战壕轻松的准备下一次的攻击。对方的稳扎稳打使得躲在建筑物中的苏军狙击手在一瞬间没有了用武之地。因为狙击手们没有办法找到他们认为重要的目标,甚至有些憋不住信自己的狙击手会去主动的寻找猎物,而结果往往是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