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回到明朝做千户-第9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只是这个事情千头万绪,牵扯到许多人的利益,黄来福虽然是山西镇总兵,有练兵地义务,但要真正在山西镇实行此事,还是不易。

不管怎么说,在十一月七日这天,黄来福还是领着五百的来福营家丁们,来到了宁武关北边地阳方口堡,开始了他的防秋防冬军务。

这阳方口是长城一段,在宁武关北边约二十里。这里北连大同边缘金沙滩,南、东、西接云中山,禅房山、管滓山等地,属咽喉隘口,军事位置十分重要。这里不只是宁武的要冲,还是雁门、偏关的屏蔽。一旦大同有事,往往要重兵驻扎于此。

不过由于恢河从这里流过,地势平漫,十万骑可成列以进,在整个山西镇多山的地形中,该地便显得非常平衍,向来是草原胡人首犯之衡。往岁虏骑阑人,率从兹口,戎马便可毁。数里。所以在嘉靖十八年时,当时地巡抚陈讲便在九龙口处筑堡,并建敌楼者有二,堡成后,城周一里多,万历四年又增修砖包,城周达二里零八十步,高三丈五尺左右。

阳方口堡城建成后,被称为“山西镇中路第一冲口”,东靠长方山,西傍恢河,如派兵在这里防守,东便可以

,西可以援偏关,北可以应云朔,占尽了地利。

眼下阳方口堡有守备一员,分领旗军三百四十九名,管理周边的防区一十三里零一百五十步,还有边墩三十座,一个内西水口之地。从隆庆年里,阳方口便少经战火,关口的恢河又是连经朔州,大同等地的交通要道,所以这里每天都是船来船往,非常热闹。

特别是黄来福来到宁武关后,由于阳方口所辖地地界中多煤炭,所以这两年中,该地十数个村寨中,己是处处挖煤采矿,到处一片繁忙。

不但是本地的人等被一扫而空,就是临近的大同镇朔州等地的军民,也是纷纷到此谋生,所以阳方口堡这个地方,虽是麻雀虽小,但却很是热闹,小小的堡内,便有大量的客店、酒楼,商铺等。

当黄来福领军来到这里时,阳方口堡守备忙出堡相迎,该堡之地,也是宁武关中唯一一处没有将军兵下放屯田的军堡,不过就算没有屯田收入,堡内的旗军平时抽税护矿,也是吃得油光嘴滑。这也是被黄来福默默认的。

此次虽说是例行地防秋防冬,不过黄来福并不打算在阳方口堡常驻,年末他真正重视的是到老营堡等地视察。毕竟阳方口堡这个地方深在内地,如果草原上的蒙古人入寇,也需要打穿了整个大同镇,才能打到阳方口来。而从阳方口堡到宁武关,骑上快马,也是瞬息间的事情,自己地两千家丁,就在宁武城内,大可不必傻呵呵地等在这。况且黄来福的风格就是打出去,就更不愿意死守在某地挨打了。

不过视察过阳方口堡内外后,黄来福也是有所收获,阳方口堡这个地方,是属于连接大同镇与山西镇的交通要道,在这里,大可以搞两镇之间的贸易集散地,大搞采煤业。而且这里河水广阔,两边的土地肥沃,大可以搞些屯田。由于当地煤矿丰富,许多当地人都是宁愿意进矿山做事,也不愿意种田,不过由于宁武关的发展,己经有许多山西镇本镇流民,还有大同镇的流民们前来这里活口,在这些人中招募丁口,完全是可行的。

十一月十二日,黄来福留下一百家丁留观阳方口堡,由一亲卫百总统领,便离开了该地,取道五寨堡,往边塞而去。

万历二十四年十一月十八日,眼见天气一天冷似一天,大家穿的衣裳也就一天比一天厚。不过在五寨堡这个地方,各人穿地衣裳,又多少有异于别地。在外地,大家穿的都是厚厚的棉祅,不过在五寨堡,这几年却是时新穿呢绒外衣,保暖不臃肿又贵气不说,还别有一番风味。

虽说入冬后,放在别处就是农闲,不过五寨堡的热闹却是一天赛似一天。黄来福对五寨堡的定位是农商重地,所以秋收后,堡内外遍布的米行、米栈商人,便纷纷将米面转卖到各城镇去。那车马往来,粟米货物之盛,可居山西镇第一。

还有各个工厂,在秋后,更是人流如潮,各地到五寨堡来务工的人流络绎不绝。这些年来,在五寨堡各样农副产品,各样商品的交流影响下,以五寨堡为中心,还形成了许多商业市镇:五寨堡,粮油毛纺集散地。神池堡,煤铁水泥集散地。岢岚州,羊毛集散地……各城镇之间互通有无,形成了广大的市场。

而如后世的民工潮一般,山西镇别处地军堡州县,这些年中也形成了到五寨堡或是周边打工地习俗,他们或是长年务工为生,或是农闲后到五寨堡打份短工,他们赚到钱后,回到家乡中,每每谈起来,便引来旁人一片地羡慕声。这又带来了更大的人流。据初步地统计,现在五寨堡地人口,常住人口与外来人口,己经突破了十万。

各地原料需求,商业的繁盛,使五寨堡内外商号急速增多,眼下的五寨堡各地农场便如一个个城镇一般,连他们在内,五寨堡境内己有大的商号近千户,还有众多的钱庄,银号,茶馆、戏园等。由于贸易量的增大,现金来往频繁,去年秋,五寨堡银行还诞生了异地汇兑的银票,一经面世后,便非常受商人们的欢迎。

在此时地大明,虽说大江南北,各个城市的钱庄云集,也推出各式各样的银票。不过无一例外的,这些银票都不得异地支取,商人们外出采购和贸易全要靠现银支付,在外地赚了钱捎寄老家也得靠专门地镖局把现银运送回去,不仅开支很大,费时误事,而且经常发生差错。由于五寨堡与外地的贸易量越来越大,越来越频繁,大规模的现银支用,显然是己经跟不上时代发展的潮流了。

由于这些年五寨堡银行的发展,银行己经在神池堡,宁武关,老营堡,岢岚州,归化城,太原等地开办了分号,所以己经由黄来福将掌柜的改名为银行总经理的周文栋,便想出一个法子。在五寨堡银行有存款的,银行在某地又有分号的,存户们拿着手中地银票,便不需要到存款地取银子,而直接到某地分号中便可以支取。事后用书信告知对方号及总号收交事项就可。

如此一来,可说是大大地方便了那些需要大量支用的商人们。只一年下来,要求拨兑的人己经是越来越多。见情形如此,周文栋意外的同时也是喜出望外,除了五寨堡银行专门推出这种汇兑业务外,他还专门派人调查许多商人贸易的地点,选派精悍的伙计,先后在山西许多城镇开设汇兑分号,对方只要出一定手续费就可办理。

由于这种汇兑在此处交款,彼处用钱,手续简单,使用方便,所以不但许多商人来汇款以外,还有一些富户及官员军将们来托办汇兑事宜。随着资本的增加,通汇地点越来越大,利润也越来越多。接着又吸收现款,发放贷款,生意一派兴旺。今年秋时,仅在归化城分号,便有白银存款三万余两,放款八万余两。

许多钱庄眼见五寨堡银行此业务如此火红繁忙,也是纷纷跟进,投资汇兑票号。很快,该风气己经蔓延出了山西省,向外省发展。一时间,这个只出现于清后期的票号业务,竟提前到万历时的五寨堡出现。

“夫人,这是十万两银子的汇票,请您收好。”

五寨堡银行占地颇广,豪华气派,内有三进,最内是贵宾处。在花厅内,周文栋取出几张银票,郑重地交到了顾云娘地手中。对于顾云娘,周文栋是内心佩服的,不是因为顾云娘是

地妻子,也不是因为她是诰命夫人,而是顾云娘本身气质,让周文栋佩服。这些年在五寨堡中,她以一介女流,坐镇该地,人心降服不说,还将库银经管得井井有条,这是一般女子所没有地。

顾云娘这几年气质越发沉稳,那股少妇的风韵越加出众,她柔声道:“有劳周先生了。”

手中地各张汇票纸质精致,面额不等,不过每张格式都是一样的,首面都印有“券”字和图案,中间两面印有竖格,写有汇兑字号、银两数,年月日等内容,尾面还印有“信行”二字,并加盖有银行的三种印章,此外上还有密押及防伪水印,保证汇票的安全。

顾云娘仔细翻看,良久,不由叹道:“这汇票真是做得精致,特别是防伪手法如此高明,真是难为周先生了!”

周文栋道:“不敢,这是各股东们集思广益想出来的,非是周某一人之功劳!”

大明钱庄业发达,关于钱庄的经营及防伪,各家都有非常丰厚的心得,有自己成熟严密的体系。五寨堡银行原有许多的晋商加盟,许多家族都有经营钱庄地经验,汇票的防伪,对这些人来说,并不是什么高难度的事情。

当然了,一纸汇票,承载成千上万两的白银,此地汇出,以票作凭,到异地兑付,如何保证安全可靠,防伪防假,不出差错,这是关系到票号地信用,关系到主顾资财不受损失的大问题。五寨堡银行的各位股东们,为了票号的经营,也是煞费了一番的苦心。

他们想了良久,最后采取了书写、密押、夹印等三项严谨的防伪防假措施。首先汇票都有统一的标准、格式和填写的内容,不能随意涂改,更不能伪造假制,如有发现,要么汇票作废,要么告官究治。此外各票号和每个分号庄书写汇票的人都是固定地,此人的字迹要通报各分号庄,使大家都认识他的字迹,能辨别他的字迹特点,一看汇票上地字迹,就能识别汇票的真假。除了书写汇票的人固定外,分号的经理还必须在汇票上亲笔签字,不准别人代书。

还有“防假密押”的保密办法,这是一种用汉字作符号的保密措施,每张汇票上都有签发时间的代号与汇款银两数目的密码,只有本票号的账房先生和经理知晓,而且还在不断地变更着。比如说银两数目用“生客多察看,斟酌而后行”十个字来代表“壹贰叁肆伍,陆拾”十个数目字。用“国宝流通”四个字,代表“万、千、百、十”四个单位数。用“谨防似票冒取,勿忘细视书章”十二个字,代表一年中地十二个月。用“堪笑世情薄,天道最公平。昧心图自利,阴谋害他人。善恶总有报,到头自分明”三十个字,分别代表每月中的三十天。

顾云娘手上有一张汇票,上面写着“来国氏流”和“书害”六个字,旁人见了不知所云。但用五寨堡银行号规定的“密押”来对照解读,其内容便一目了然。“来国氏流”四个字,是代表汇兑万零两白银。“书害”二字,是代表汇票汇兑的日期是十一月十八日。

此外汇票纸内还有夹印的“水印”,技术高明,极难防制。

每张汇票上还盖有银号的图章,刻得非常精细,也是极难防制。最后就算汇票遗失了,持票人只要立即知会发出汇票的票号,便可以声明作废。如果盗贼用之,如同自投罗网,如是别人拾得,亦取不出款项,因为不知汇款时间和数额。而汇款人遗失汇票,原开出汇票的票号有汇款时登记的存根,只要查证属实,汇款根本丢失不了。

如此一套严密的防伪保密措施,保证了主、客双方地经济利益,又使用方便,怪不得一经推出,便受到了世人的普遍欢迎。而从今年初,黄来福也开始使用五寨堡地汇兑票,毕竟他在宁武关与五寨堡,需要来回运送很多银子,老是用兵丁押运,非常不便,而用汇兑票,就简单多了,眼下的宁武关银行,己经成了黄来福经常光顾之地。当然了,黄来福最怀念地还是后世的银行卡,那才叫真正地方便。

黄来福有这个需要,作为五寨堡银钱局局长的顾云娘,自然是要经常来五寨堡银行汇兑了。当然了,以顾云娘现在的身份地位,本来只需要派家人办理就可的,不过她不放心,这种汇兑票的事情,都是亲力亲为来办理。

而眼下留在五寨堡的各局局长中,除了周文栋及顾云娘等人外,余者大多跟在黄来福身旁去京师了,虽然现在各局总部还是在五寨堡,不过由于黄来福多在宁武关等地跑,这些各局的局长们,作为黄来福的幕府,自然是要经常跟在他的身旁跑,留在五寨堡当地的,多是各局局长们器重或是得力的心腹手下了。

也是五寨堡太过重要,每年的银钱米粮收支都是个天文数字,黄来福一切的来源都是该地,而且五寨堡还是黄家的世袭之地,所以黄来福一直让顾云娘留在五寨堡坐镇。一年下来,夫妻见面的机会很少,这让黄来福与顾云娘都是忍不住相思之苦。

顾云娘寻思着现在五寨堡一切都走上了轨道,自己有机会应该与夫君说说,让他接自己到宁武关去。五寨堡的银钱管理等,可以留于渠秀荷管理,最多自己每年多来该地视察几次。反正从宁武关到五寨堡也近。

二人又闲谈了几句,最后顾云娘在侍女家丁们的簇拥护卫下,坐着马车离开银行,银行花厅的西侧,有廊道可通马车,直接行驶到街道上。

而驶到外面时,看到顾云娘的车马前来,街上的行人们都是尊敬地向车马行礼,黄来福没在五寨堡的日子,作为主母的顾云娘,就是五寨堡军民们的主心骨。眼下堡内军民的日子,比起以前真是一个在天上,一个在地上,军民们内心却是有一种做梦不安定的感觉,好似某一天这种日子就没有似的。以前是黄来福在五寨堡,各人心安,眼下黄来福经常不在五寨堡,换成顾云娘作为各人的主心骨了。

车马刚回到黄府上,顾云娘还没坐定,就听见一个侍女欢天喜地地进来,连声道:“夫人大喜,夫人大喜啊!”

顾云娘问道:“什么事,大惊小怪的?”

“大人回来啦!”

第218章 刘二妞

历二十四年十一月十八日,下午。

在塞外拂来越来越刺骨的寒风中,黄来福领着四百余骑雄劲的家丁们,同行的还有渠源锐,王启年等人。在五寨堡军民的欢呼簇拥下,又回到了五寨堡黄府内。自五月起,黄来福一去又是半年,此时家人相见,自然是不胜之喜。

府邸内,黄来福沐浴更衣,晚上又是宴饮,最后全身火热舒坦地回到顾云娘房中休息。

傍晚时外面下了点小雪,顾云娘吩咐侍女在屋内烧了铜盆炭火,此时炭火正旺,屋内一片的温暖祥和。见黄来福喝多了酒,顾云娘更是亲自拿了茶罐,为黄来福烹煮解酒的凤团雀舌牙茶。

黄来福斜依在床榻上,看着顾云娘忙进忙出,内心中颇有温暖的感觉,常年在外拼搏,有个家的感觉真好啊。佳人内着湖丝肚兜,外面披了一件外衣,动作中,不时露出雪腻的肌肤与浑圆修长的美腿。顾云娘出身于军将世家,并不缠小脚,虽是有了孩子的人了,但不知道她是怎么保养的,几年下来,身躯却是越发的修长曼妙,性感诱人。特别是这样半露不露的,更是诱人。黄来福虽是事业第一,但美色在前,却是忍不住心动。

忙活着的顾云娘察觉到丈夫的眼神,脸颊上慢慢泛起了红晕,明媚的双眸不时娇媚地瞟黄来福一下,虽是神情娇羞,内心中却充满了骄傲与欢喜之色,自己对相公还是充满吸引力的,这对任何一个己婚女士,都是一种成就。而今日这身打扮,也是顾云娘刻意而为的结果,果然收到了奇效。

煮好茶后,顾云娘倒了一杯,立时热腾腾的雾气充满了黄来福地眼前。

“相公,喝杯茶吧!”

顾云娘端着茶盏,柔声对黄来福道。

“多谢娘子。”

黄来福接过。慢慢喝着。一只手将顾云娘搂在怀里。

顾云娘乖巧地依在黄来福怀里。一只手忍不住抚摸黄来福那强壮地胸肌。黄来福军马劳顿。可说是每天锻炼。又正当壮年。自然是体魂非常强壮。顾云娘摸得爱不释手。

顾云娘又忍不住抬头看着黄来福地脸。这张脸眼神沉稳。又英气逼人。就是眼前这个人。数年之中。己是闻名大明。成为一个传奇人物。每每顾云娘都觉得黄来福身上充满了迷团。让她越发沉迷下去。不过这都不重要。只要作为黄来福地妻子。时时享受他那种温存。顾云娘就心满意足了。这是未嫁之前顾云娘所想不到地。

温香软玉在怀。黄来福也忍不住心动。他放下茶盏。开始慢慢抚摸顾云娘地娇躯。从光滑地背部到浑圆地大腿。又到饱满高耸地胸脯。每一处。都让他着迷。顾云娘被黄来福这样摸着。不由得神魂颠倒地。身子都瘫软了。脸上象喝醉似地愈发红腻欲滴。她毕竟是个青春正艾地成熟少妇。又多时没要了。哪禁得起黄来福这样地挑逗?

她扭了扭娇躯。让黄来福摸得更舒服。一边细声喘着气。一边呢喃道:“相公。大郎他今年也五岁了。是不是要请个先生。让他读书识字了?”

眼下地大明。富贵人家或是军将世家。子女成年了。自然都是请个先生在家里教他。黄大郎今年五岁了。孩子地教育问题。自然是要提上议程了。

黄来福道:“让他去五寨书院吧,相信从那里出来,可以让他成才的。”

眼下的五寨书院己经颇为闻名,不说规模在晋地第一,师资力量雄厚,许多州学与卫学,都比不上五寨书院。就是书院内的教学,也多是文武兼备,还有教学商事农务,可说是非常全面。而且由于书院地待遇非厚,许多有名望,赞同黄来福理念的读书人,己经纷纷加盟书院,更增强了五寨书院地教学度与知名度。

眼下大明科举艰难,每年中者寥寥无几,从五寨书院出来,不管怎么说,将来一份饭碗总是不愁的。如此一来,不说五寨堡地军民,都将子弟送入书院入学,就是附近军堡州县一些富户军将,都是想方设法将家中子弟送入书院进学。进五寨书院,己经成为晋地时新的潮流。

五寨书院地发展,顾云娘也是看在眼里,也深以之为骄傲,不过她犹豫了一会,道:“相公,大郎还小,是否先让他在家中识字,等几年后,再送入书院不迟?”

黄来福柔声道:“书院不是己经有少儿班了吗?那里的学生,都是从五岁到十岁的孩童。他们的父母都可以将孩子送进去,没理由我黄来福的儿子不行。云娘,物不凿不成器,孩子就是要从小培养,严格要求,才能成才。特别是我黄来福的儿子,更是与别人不一样。他老爹己经为他打下了一片大好的基业,将来要守住并发扬光大,怕吃苦的纨绔子弟可不行。”

黄来福的打算是将来让几个儿子都送入五寨书院内,与众人一起过集体主义的生活,增强集体感与荣誉感,等过几年后,自己再亲自培养他们。毕竟单请一个先生,培养度可没有在书院内全面。

听黄来福这样说,顾云娘还在犹豫,怕儿子进书院后吃苦,因为在黄来福的要求下,书院的教学可是非常严格的。见顾云娘如此,黄来福笑道:“好啦,儿孙自有儿孙福,不必为他们太过担忧,我们从小不是这样过来的吗?”

听黄来福这样说,顾云娘想想也是,放下心来,事情就这样决定了。两人又细声温存了一会,顾云娘的**又慢慢上来了,她轻声道:“相公,妾身想你。”

黄来福道:“云娘,我也是。”

说着两人紧紧地抱在一起,此后一室皆春。

第二天一大早,黄来福就精神抖擞地起床,顾云娘也是一起起来,服侍黄来福穿衣。昨晚她与黄来福做了四五次,起床后,不但不见疲倦,还是神情间容光焕发,双目看人中有一股水汪汪的味道,风姿嫣然,果然女人是需要男人滋润的。

几个小丫鬟捧了沐盆,巾帕,靶镜等物来,顾云娘又接过,挽袖卸镯,拿了手巾,试了水温,亲自服侍黄来福。洗脸后,黄来福与顾云娘到了大厅上,家人己是相继起床了。

到了厅上,黄来福正坐喝茶,大儿子黄大郎在奶妈的带领下,还有二儿子黄二郎,三儿子黄三郎,四儿子黄四郎,五儿子黄五郎,在刘玉梅,渠道诸女地带领下,按照次序从大到小,从嫡出到庶出的顺序,来给黄来福行礼叩头,口称爹爹。现在黄来福最小的儿子黄五郎都三岁多了,真是光阴似

黄来福微笑点头,对几个儿子一一温言教导了几句,受后世影响,黄来福对几个儿子一向温和,轻易很难责骂他们,所以黄来福一有空,儿子们都喜欢缠着他问这问这,丝毫不畏避。倒是他们的母亲,对他们地要求严格多了。打骂子女,在这个时代是很正常普遍地。当然了,黄来福以身作则,短短几年成为大明传奇的人物,威镇塞外,就算黄来福不责骂,几个儿子还是很崇拜黄来福,这让黄来福很有成就感。

眼下黄府内顾云娘家人不在,黄来福几个姐姐也都不在,都回她们丈夫的身旁了,她们的子女也自然是跟在她们的身边,特别是大姐不在,这让府邸内清静了许多。眼下黄府内,就是黄来福几个妻妾儿子,弟弟黄灵斌,妹妹黄秀柔,还有杨管家几人。加上一些家丁侍女丫鬟地。还有现在刘玉梅的妹妹刘二妞也是光明正大地住在府内。

很快地,黄来福妹妹黄秀柔蹦蹦跳跳地出来了,这丫头,今年己经16岁了,前些时间,还行了~礼,算是成年女子了,不过她还是一如既往地疯癫,成为黄来福几个儿子的头。

她走了过来,伸了个懒腰,对众人道:“各位,早啊。”

看见黄来福,眉欢眼笑地跳了一下,道:“大哥。”

说着就要过来拥抱黄来福,顾云娘忙拉开她道:“秀柔,别闹了,吃早膳了。”

黄秀柔果然被转开了注意力,坐到桌旁,道:“有什么好吃的?”

跟着是黄灵斌出来,对黄来福作了一个揖,道:“大哥早。



又对顾云娘行礼,道:“大嫂早。”

跟着又一一招呼了渠秀荷,刘玉梅,眉月,柳环诸人。

顾云娘笑道:“叔叔果然是知书达礼,不过你年岁不小,该娶媳妇了,跟子说说,你有没有什么中意的姑娘?嫂子为你提亲去。”

黄灵斌今年己是二十一岁,早在去年时,便行了冠礼,算是成年男子了。他己从岢岚州卫学中毕业,眼下回到黄府中,就是专心准备科考。黄来福一向尊重自己弟弟妹妹的选择,他想科考,那就科考吧。不过黄府中这么多事,总靠顾云娘等人是不行的,作为黄家地成年男子,该叫黄灵斌管些事了。

眼下的黄灵斌,多少脱去了一些稚气,举止会沉稳些,不会再如以前地躲躲闪闪,怕见生人。但闻听顾云娘此言,还是闹了个大红脸。说实话,由于黄来福的身份地位,己经有许多人来向黄府说媒,希望能将自家地女儿嫁与黄灵斌,与黄来福结个亲事。不过到了现在,还没有黄灵斌看上的人家。

听顾云娘这样说,众人都是轰笑起来,见云娘逼问得紧,黄灵斌抬起头,看着大家道:“功业未成,何以家为?大哥如此功业,我这做弟弟地,也得科考成功后再谈成家的事,不是?”

顾云娘道:“也不能这样说,话说成家立业,先成家,再立业,你嫂子与你大哥,也是成了家后,你大哥功业才起步的。你今年二十一了,换成你大哥,大郎都几岁了。”

或许女人成了亲后都有帮别人做媒的爱好,相同的话,顾云娘己经与黄灵斌说了几次了,而为了他的亲事,黄府中人也没少为他操心,从远在京师的父母,还有附近军堡的几个姐姐姐夫,没少提这事。不过黄灵斌自有主张,只是不急。他不急,家人就急了,如同后世的剩男剩女一样被人唠叨个不停。

此时的黄灵斌,也只是涨红脸不语。只有黄来福微笑地看着这一切,他知道自己这个弟弟外柔内刚,也理解黄灵斌内心的想法,哥哥如此出众,成为万众瞩目的焦点,对自己弟弟确实是会有压力。还是由他自己,等事业有成后,再谈婚嫁的事吧。

当下他笑道:“二弟既然有自己的想法,云娘就不要逼他了。不过灵斌你也不小了,府内外的事情,应该协助你嫂子们,为她们分担一些出来。”

黄灵斌感激地看了黄来福一眼,郑重地道:“大哥说得是,小弟省得了。”

刘玉梅陪笑地坐在一旁,她自然没有顾云娘那种大气与自信,在府中向来行事小心翼翼,对下人也是细声和气。她时时也会有些自卑与危机,觉得自己没能力帮上黄来福,出身也低微,老是自惭形秽。

而在黄来福几个老婆中,顾云娘家中与黄家世代交好,她自己又是诰命夫人,是黄来福的正室妻子,还操持府内外的银财,自然是地位稳如泰山。渠秀荷帮着顾云娘管财,娘家中又是大商贾,地位也不错。眉月柳环二女也是从小跟随顾云娘的人,也帮她管些事情,算是顾云娘的人。只有刘玉梅觉得自己与众人格格不入,在府中也没什么事干,好在她为黄来福生下了一个儿子,这是她最大的安慰与保障。这些时间,她己经寻思着干回自己的老本行,回宣传局做事好了,也能多少帮帮自己的夫君,显点自己的价值。

此时她对黄秀柔笑道:“秀柔也是大姑娘了,该嫁人了。”

确实,在大明朝,16岁己经不小,可以嫁人了。事实上,上黄府为黄秀柔提亲的人很多,大家都想与黄来福结个亲。不过黄秀柔只是一概摇头。

此时黄秀柔嘴一撇,道:“嫁什么人,我才不嫁呢!”

神情语气间,颇有些不客气。而平时在府中,黄秀柔也颇有些看刘玉梅顺眼,认为她狐媚子,贪图富贵,勾引自己的哥哥,才得以进入黄府中。现在更是与她妹妹刘二妞整天贼兮兮的,不知道在搞些什么。虽然黄秀柔年岁不大,平时间也大大咧咧的,但对这些闲事,却是有天份似的,颇为的感兴趣。

听黄秀柔这样说,刘玉梅脸色变了变,沉默了下来。而正在这时,刘二妞袅袅婷婷地出来,她一眼就瞟到了黄来福,立时就神情羞涩地过来,向黄来福裣衽万福,说道:“姐夫早!”

黄来福点了点头,多看了她几眼。他记得刘二妞今年十七岁了,出落得越来越水灵了,秀丽中透着一股撩人的娇媚,几个月不见,那股勾人的味道又浓厚了一些。这个姿容,这个年纪,换成别人,早己是说媒的人踏破门帷。但对于刘二妞,却是无人敢向她家人提亲,因为五寨堡内私下传闻,这刘二妞早己是黄大人的禁脔,没有人吃了熊心豹子胆,敢与总兵大人抢女人

第219章 征兵!小姨变小妾?

二妞转头过来,看见姐姐刘玉梅的脸色不好,不由目秀柔扫了过去,似乎认定黄秀柔就是让自己姐姐心情不好之人。

黄秀柔眼睛向上翻了翻,轻哼了一声:“大小一对狐狸精。



她这个样子,刘玉梅只是黯然,刘二妞眼光闪闪,渠秀荷轻坐不语,顾云娘神情不变,只是笑道:“好了,人都到齐了,杨管家,吩咐下人上早膳吧。”

杨管家早己侍立在旁,当下含笑应了一声,这几年中,府外大多事务己经由顾云娘等人接手,他现在只忙于府中的琐事就是,工作量己经大大减轻了。他吩咐了一下,下人们便流水线地将早餐端了上来。

而刚才几女的微妙情形,黄来福作为一个大男人,自然是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