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逼上梁山-第5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何况,辽国境内的汉人,那可不是一般的多。比之辽国本族的人口还多。在辽国朝中为官的,也不在少数。其中有一二心往大宋的细作,也就更正常了。
但是!关键是这个消息的传播速度。如今的细作,可没有什么电台、电报的。耶律大石也更想象不到这方面。在耶律大石的知识体系中,一切细作的打探来的消息,除了不怕泄密的飞鸽传书,都得靠人来传递。以辽国到大宋的距离,再加上路上的边卡哨所。这消息的传递。绝不可能比他耶律大石骑马紧急赶路来的还快。
他耶律大石可是刚中进士不久,就接到了耶律延禧的任命,来大宋观礼的。而且,由于国内的状况,他也是快马赶来大宋。就连这李民在大宋的地位,也是来到大宋东京后,才由潜伏在大宋的细作回报的。这消息,都还没传回大辽呢。这足以说明大宋的细作,要比他大辽,强了许多。
这一点,耶律大石却是屈了他大辽的细作了。李民和大宋的情报部门,却是完全不挨边的。
不过,若光是消息传递迅捷,这要是搁到往常,也绝对不会让耶律大石如此失色。但这时节太微妙了。连他耶律大石中进士的报告都尽人皆知了,他们大辽如今的困境,又怎么可能没有细作报告?
耶律大石强自压抑了自家心情,先前的气势,却已经全都没有了。只是无奈的对李民说道:“国师好见识。佩服。只是国师如此说,想来也已经知道了我的来意。却不知国师意下如何?”
耶律大石不愧是未来的西辽皇帝,为人倒是痛快,很有担当,只是想到李民已经知道了他大辽的如今近况,当即就敞开说了。很有霸者雏形。
只是,耶律大石却是高估李民了。李民不过是占据了后世一些知识,哪里能猜耶律大石要干什么。何况,耶律大石此时出现在大宋,本来就已经是历史偏离了轨迹。
不过,李民这个大忽悠,没有耶律大石气势的干扰。处理这种模糊问题,却也是熟练工。李民当即也不问耶律大石到底是什么来意,只是神棍的说道:“你的来意我知道。可这么做,对我大宋有什么好处?”
耶律大石完全不知李民这是在忽悠,当即怒道:“国师!你为大宋国师,当不至于也如那些凡夫一样短视吧。我大辽和大宋已经邦交百年,若无他外,必定世代友好。若是你大宋在我国动乱之时,落井下石,纵能得一时利,待我大辽平定了内乱。必兴举国之兵报复。到那时,刀光起,生灵涂炭,百姓流离。你大宋悔之晚矣!”
李民这才有些明白,敢情这位是来安抚大宋的。
李民暗笑:还是称霸中亚的开国皇帝呢,还不是让我三两句就忽悠出来了。
不过,联辽灭金,却是李民最初时简单构想。毕竟辽国已经吸收汉文化好几百年了。基本上已经汉化了。已经逐渐的开始农耕,构建自给自足的社会体系了。而且,如今辽国皇族的腐败,丝毫不必大宋贵族差。若只是维持现状,大宋绝对能把大辽甩出百八十年去。相信用不了多久,就可以让大宋的文明足以积累到爆发的时候。远比重新汉化一个野蛮的游牧民族的损失要小的多。
~奇~故此,李民丝毫不反对联辽。只不过,听那耶律大石的意思。虽然不想让大宋在这个时节添乱。可却也没有联合大宋的意思。语气更是凌人的很。很有威胁的色彩。而且,联辽还有一个关键的问题。那就是燕云十六州!
~书~燕云十六州,这可是大宋从开国皇帝就惦着的。领土的完整权,那可不仅是老赵家的心病。更是大宋所有有志之士的心病。只要燕云十六州不回来。大宋再和大辽睦邻友好,那也是面和心不和。甚至就是李民这个后来人,也在这个问题上,不好说什么?
领土的完整,那是神圣不可侵犯的。放着一块失地在外面一百多年。那对一个国家,绝对是一个巨大的耻辱。就是殖民地,也很少这么长时间的。这也就是中华民族的向心力大罢了。若是他族,百年的被占领,那还能说算是谁的土地不成?
想到这里,李民却是又意识到一个问题:李民可是不想因为他李民的出现,让堂堂的中国,变成罗马帝国一般,分裂成如今的欧洲那样,小国无数。可若只是扶助宋国强盛,以宋人提倡的礼仪之邦。到最后,很可能就会形成宋、辽、金、回纥、吐番、大理、南夷等多国并列的国家体系。他李民很可能成为一个分裂祖国领土完整的罪人。
对此,李民暗暗不爽。尤其是,如果大宋不完成祖国统一,那些游牧民族吞噬壮大后,生产力不足,依然还是要来掠夺大宋,抢夺财富的。这个死循环,也根本解不开。除非大宋彻底把他们纳入版图,并确实的解决他们的生活问题。
可如今的大宋,与众多的游牧部落,就像一个优质企业与众多的垃圾部门一样。拆分淘汰都来不及。却是没有什么人有动力去彻底整治草原。那根本就是抱个西瓜,却在烈日下找水喝一样有病。即使是新中国,若不是伟大领袖毛老爷子以铁腕进行了掺沙子政策,新中国的各民族,也不会如此团结和稳定。
故此,以李民一个国师只能进言的身份,即使能鼓动的赵佶有霸图天下的野心,却也是不可能影响到最终决策,以及落实的。除非李民当皇上,作为一个具体决策者,才能在振兴大宋后,收服游牧民族,并保证后代强力执行个上百年,才能形成真正的祖国统一。
李民不仅有些小小的郁闷:真逼我革命不成?这领土完整。管我什么事。
可想是这么想。李民作为一个中国人,却是放不下领土完整这一事的。再加上一心想要造大宋反的大娘,却是月茹亲妈这件事实。革命的念头,却是首次浮上了李民的心头。
只是,李民对面的耶律大石。却是不知道李民的跳跃性思维。更不知道他的几句话,竟然引发了李民的遐想。跑题都跑到革命上面去了。再加上李民上学时期锻炼出来的神游大法出神入化,那怕是走神的时候,都是一本正经。
耶律大石顿时觉得受到李民的慢待。当即喝道:“国师!莫非你以为那金国的万余人,就能灭了我大辽不成?不错!金国现今确已经攻破了我大辽的黄龙府。可我大辽如今也已经聚齐了兵马七十万。沿河以待。那完颜阿古打。还不是吓得跑了。”
李民被耶律大石的怒喝惊醒,本有些微怒。可一听耶律大石此言。当即大喜:嘿嘿,这可是送上门的买卖啊!
第五卷 第十回 利诱
“啪啦啦!”李民周身猛然电光环绕。李民身躯也猛然从稳坐的椅上,漂浮起来。
耶律大石当即汗毛都立了起来。刚刚酝酿出来的一点怒气,顿时全都烟消云散了。脑海中一片空白,只剩下对李民这个家伙,到底是人、是鬼,还是神仙的猜测。
确实!任是一个人像李民这样,什么都不凭借的,就那么漂浮在地面上两尺多高,别说是古人了,就是现代人,也一样觉得其不是神仙就是鬼。
好在,这是大白天。李民周身又有紫电环绕,鬼怪就不用想了,也就剩下神仙了。而这也正是李民磁力珠改变磁场效应最唬人的地方。这可是标准的人工磁悬浮啊。
李民对耶律大石的惊呆很满意,顿时抓住机会,猛然喝道:“天命难违!如今金国当兴!气运正旺。即使我大宋有百万大军,还需我师赠送的金龙珠镇压气运!你辽国连黄龙府都被攻克了。只不过剩下区区七十万的残兵。又如何能抗天命?
耶律大石正是震惊之时,猛然听李民的喝问。顿时心头恍惚。满是忧虑:是啊。七十万又如何?先前萧糺里、挞不野,统兵二十万,还不是败在了完颜阿古打两千五百人的手上,如今皇上是领兵七十万,屯兵于驼门,沿河以待。可那完颜阿古打却也立了金国,更有雄兵数万。女真满万不可敌!我大辽就算有雄兵七十万,又如何能违天数?
却原来,李民在呼喝中,已经用上了惑心大法。虽然李民的惑心大法,不如徐知常几十年的苦练,娴熟无比。可李民胜在精神力够强。又先声夺人的撼动了耶律大石的心智,效果上,却也不差多少。
不过,李民用此惑心大法,却不是想一时控制耶律大石的心智,或者是给耶律大石种下金人不可敌的阴影。这些对李民来说,都没有什么意义。一时控制耶律大石的心智虽然简单,可耶律大石总有醒过来的时候,而且耶律大石也代表不了辽主,一时控制,根本没有任何的用处。而至于给耶律大石种下辽人不可敌的阴影,更是没用。李民现在巴不得辽人能和金国打一个势均力敌呢。现在辽人就耶律大石这么一个彪悍的主。李民再给弄出阴影来,那不是自找麻烦么。
故此,李民心理暗示的重点,却在于,金国当兴,天命难违。可大宋已经违了,大宋有金龙珠。辽国要想也扭转天命,就也许要有点什么。
果然,耶律大石不负李民的期望。沮丧过后,随即顺着李民的心理暗示想到:不!大宋的兵力还不如我大辽。大宋都能逆转天命,我大辽如何不能?只是大宋如今有金龙珠镇压国运,我大辽却要拿什么来镇压国运?
耶律大石随即金龙珠的贡献者李民,想到今天来此的目的,尤其是李民现在还在他耶律大石面前飘着呢。耶律大石当即单膝跪地,虔诚的说道:“国师大人。请助我大辽一臂之力。”
李民小小的心理暗示已经达到了。当即也不在卖弄什么神通。随即落地,重新坐回椅中,也不搀扶耶律大石起来,就那么看着耶律大石问道:“我为什么要帮你大辽?”
李民这一问,却还真把耶律大石给问住了。耶律大石刚才被李民惑动了心神,心情澎湃之下,就跪了,就求了。可如今冷静下来,确实:人家李民凭什么帮你大辽?人家李民是大宋的国师,又不是大辽的国师。
不过,耶律大石不愧是未来的一代霸主,很是果决,当即说道:“我知道国师在大宋身份显贵。即使我能说动我主也拜请国师大人为辽国国师,国师也未必肯应。金钱俗物,更是不会放在国师这种世外高人的眼中。可我耶律大石,还是愿对佛主立誓,只要国师肯帮我大辽,我耶律大石,必恳请我主在我大辽境内,为国师立庙宇,塑金身,拜国师为我大辽大国师,奉黄金万两,美女百人,马万匹,牛万匹,封地八百里。”
耶律大石真是下了本了。不过,就这,耶律大石还心里没底呢。要知道,大宋可比他大辽富裕多了。人口也比大辽多。这大宋的国师,自然也比大辽国师吃香。这就像大都市的高级市长顾问,没有个特殊情况,谁愿意跑到偏僻山区,当村长的顾问去?那怕那个村长就是土皇上,那也不行啊。
这也就是耶律大石一代强人,心性坚韧罢了。
不过,别说,耶律大石这番许诺,还真是让李民动心,李民这阵,还正是缺钱呢。别看当初赵佶给了他李民两千万贯。这钱看起来很多。可这也看给谁话,以及怎么花。若是平常百姓,即使可着劲的造。那也一辈子花不完。那就更别提是半年多了。
可是,如今李民却不是普通人。且不说李民修建的那个清福宫如何宏伟。单是李民以那二龙山为基,连接成片,完全按照一座山城的标准来督造。那就不是一个小工程。何况李民对那些徭役的待遇又高,不仅管饱,而且还经常给一些酒肉。光是这五千徭役组成的工程队。那就不是一个小开销。
更何况,李民还暗中超标的养兵,以及培训弟子。那都是要用钱来堆得。光靠李民那七个附属村落的供养,那绝对是财政负增长。
尤其是曾被李民寄予厚望的美酒,水泥,玻璃等发财的家伙,更是让李民添堵。张青那酒厂酿出来的美酒,确实不错。青州地面上,也确实没有什么人有胆敢管李民这个国师酿私酒的。可是,如今这个时代,酿酒的人,实在是太多了。运输又不方便快捷。近了卖还行。远了,算上路费,那怕是再好的酒,却也抵不上当地的价格优势。大宋的百姓,虽然还没到揭不开锅的地步,可老百姓喝小酒,却还是不能像少数巨富那样不在乎钱的。能不兑水的酒,那就已经是好酒。其他的,却也不多求。而至于那些豪门巨富,不在乎花钱的,却也看不上张青酿的这种酒。
结果,李民让张青酿的酒,除了供应郑鹏如今开的几十间酒馆之外,最后却全都给了自家喝。
同理,李民让徐神翁炼制的那些水泥,也是如此,虽然李民让徐神翁开大窑,分工合作,降低了六一神泥的炼制成本,可那也不是小老百姓承受的起的。尤其是,这年头,老百姓盖房子,多是木房草屋,土坯墙。哪有用水泥的?不加钢筋的水泥,却也与寻常百姓土坯,强不了多少。
结果,徐神翁炼制的水泥,却也是自家用了。好在,李民正在修建二龙山这个大工程。徐神翁这个小水泥厂,却也是刚刚够自给自足,却不愁产品积压。
至于李民让徐神翁炼制的玻璃,虽然成品早已经出来了。不过如今李民人手不足,除了徐神翁,再也没有玻璃工匠了。却也量产不了。还有待徐神翁培养新的玻璃匠人。而且,这么一个能赚钱的项目,李民暂时也不想廉价的大众化。要知道,所有穿越的小说,几乎都是靠着玻璃发家。李民虽然是靠徐神翁炼制出来的,更曾听徐知常说过东京也有大食商人贩卖水晶制品。可李民却还是想用这个赚一把暴利。毕竟他给徐神翁出的主意,最少徐神翁和徐知常,却都是没有听说过,同时也是认为是宝物的。相信献给皇上,应该能赚一笔大的。
只是如此一来,李民这半年多的财政,却都是只出不入了。半年多下来,如今李民的两千万贯,也就剩下一千四百多万贯了。上个月末的财政赤字,确实很让李民惊心。照这速度下去,恐怕用不了十年,李民就要破产了。
故此,李民一听说耶律大石要给钱,李民确实很动心。可是,李民的根本目的,却不是为了这些钱。毕竟李民如今钱花的虽然快,可凭借李民的资本,李民还是能花上一二年的。这期间,足够李民找到赚钱的项目。何况,无论是赵佶,还是万花楼的大娘,那都可以说是李民的财政后盾,所以,李民如今虽然有点缺钱的压力,可却也不强烈。
故此,李民很是清高的笑道:“条件很不错。不过,我可是大宋的国师,要是成了你们大辽的国师,那我岂不是成了叛国之人。你说。我会动心么?”
第五卷 第十一回 历史局限性
“国师怎么说得上是叛国呢?自古道:良禽择木而栖。良臣择主而事。何况国师超然于世外。为的是天下苍生。佛主云:众生皆苦,众生皆度。众生皆是一般无二。辽人与宋人,却也是没有什么区别的。我大辽境内的汉人,就数目庞多。在朝为官着,更是不在少数。国师助我大辽,也就是助那些在我大辽境内的汉人,此是国师慈悲。如何能说国师叛国?”
耶律大石的脑子却是越来越清醒,反倒拉拢起李民来。
李民暗自佩服:这耶律大石连人道无国界这种超前理论都整出雏形来,却有些忽悠天份。无怪乎他能创国呢。
不过,李民本身就是大忽悠,自然不吃这一套。李民当下只是微笑不语。正所谓:会说的,不如会听的。碰上能说之辈,只要去静心听,自有抓其痛脚,一法破万法的机会。
耶律大石智商虽然不错,可由于他的皇族出身,他本身却是不长于忽悠。平常多是人奉承他耶律大石,那有耶律大石奉承别人的。故此,耶律大石却是没看出来,见李民微笑,却不说话,当即又说道:“国师言:金人有天数,运旺。天命难违。大宋有国师奉上的金龙珠,可以镇压气运。能扭转天数。可在我看来,天下事,弱肉强食。那金国,若是能灭我大辽七十万的兵马,大宋那怕就有百万大兵,却也难敌。我大辽与大宋,如今正是唇齿相依。唇亡则齿寒!”
耶律大石心志强悍,已经逐渐从李民暗示的天命中走出来。已经开始用上了策略。
不过,这也正是李民期待的。李民可不想要个绵羊。所以李民才会给耶律大石种下抗金的信念之后,彻底放弃控制。好让耶律大石自我坚定心性,把李民的一丝心理暗示,深深的埋入他耶律大石自我完善的观念之中。如此,只要耶律大石不死,终其一生,抗金的念头,都是不会熄灭的。
故此。李民反问道:“尔大辽不能抗金,焉知我大宋不能独立抗金?”
耶律大石当即正色说道:“我辽国久慕中原文化。我虽不敢说通晓。却也知道:大宋纵有五般好处,可却有一致命之伤。若无我大辽拖住金国。大宋即使有金龙珠镇压国运,却也难改国运。”
李民当即很好奇。要知道:耶律大石的雅言说的相当不错。若说他没有精研中华文化。打死李民,却也是不信的。何况,耶律大石还是一个后来的西辽皇上,李民确实很想知道耶律大石是怎么看大宋的。也许,这就能完善大宋的弊端。
只不过,李民心情控制的好,却是没露什么神色,脸色如常的说道:“却是哪五般好处,一般坏处,可说与我知。”
耶律大石当即昂首说道:“回国师:我观大宋第一般好,就是整肃宫闱,没有女祸。古来,商因妲己而祸国,周因褒姒而败落。而大宋历代国母,均是贤良。故为第一般好。”
李民万万没想到:这耶律大石说的大宋四般好,第一种,竟然是这个。不过,貌似也是小有道理。
而这时,耶律大石又说道:“而这大宋第二般好,就是抑制宦官,没有奄祸;古来,多有奄臣弄权,皇权旁落,十常侍祸乱大汉,可为史鉴。而大宋,虽有宦官贪墨,却没有不忠之辈。故为第二般好。”
对此,李民当即嗤之以鼻。大宋没有阉祸。那梁师成和童贯又算是怎么回事?
不过,李民转念又一想:大宋这些宦官,虽然梁师成、童贯这样的贪钱,弄权之辈,可还真还没有像十常侍那样的。而且大多数的太监,更是忠心的很。在这些皇上看来,贪赃显然没有忠心重要。换个人,也许照样贪,却在他们的容忍范围之内。如此,却也能小小说的通。
而耶律大石不知李民所想,随即又说道:“我观大宋第三般好。就是睦好懿亲,没有宗室祸。古来皇权路上一人行。即使盛唐,也有玄武门之变。却是骨肉相残。更为乱国之苗。而大宋崇孝义。无宗室祸。故为第三般好。”
李民对此更是不以为然,大宋没有宗室祸,那大宋的烛光斧影有算什么?就算那赵匡胤算是自然死亡,那可别说赵匡胤的几个后代,也全都是巧合。
不过,李民看那耶律大石说到这个,却是一脸的羡慕,相望。当即也不好说些什么。尤其,赵光义之后,大宋的皇权交替,确实还是很平和的。想来,这耶律大石也是皇族中人,自然有些对此幻想了。
而耶律大石却没有察觉此,而又继续说道:“我观大宋第四般好。就是防闲戚里,没有外戚祸。古来外戚弄权,国乱之苗。强汉、盛唐,莫不因此而败落。而大宋却绝了外戚弄权之祸。朝野安宁,故为第四般好。”
对此,李民却是没有什么话说。大宋对于这一点,却是做绝了。凡是当驸马的。那政治生命,几乎就立即断绝了。绝!相当的绝!而且,若是反了事,杀了也就杀了。还真不得不佩服。不过,这也算是耶律大石看好的第四般好。李民却也觉得是不是有些小题大做了。
不过,李民却不知,这对于耶律大石等皇族来说,家即是国,国即是家。这外戚,却比一般的国政,更重要。反倒是一些强国富民,开启民智,对所有老百姓有利的事,对于他们却不重要了。甚至又是反倒如洪水猛兽一般。这即所谓的家天下,以及封建王朝的愚民政策。
而李民此时,通过耶律大石之言,终于有些领悟皇者的心态。暗中鄙夷不已。不过,李民却也更期待耶律大石还能说些什么。
耶律大石丝毫不负李民所望,随即又说道:“我观大宋第五般好,就是罢典禁兵,没有强藩祸。自始皇一统中原后,中原各朝,分封治领。五代十国,武将控权,军阀割据,天下动乱之源。唯止于大宋。以大宋如今军制。若无外敌。几可永镇江山。纵使我大辽,与此也不及也。”
耶律大石说这般话,却是发自肺腑。他们大辽,说是一个国家,其实不过就是契丹族这个最大的部落,统领着一般小部落而已。那些小部落,虽然名义上也是辽国的一份子。可他们却各自有着各自的族规与势力。就像那金国,原先也不过是他辽国的一份子,服务他们大辽好几代人,受了他们大辽不知多少的保护,如今翅膀硬了。却立即反了。
故此,耶律大石虽然瞧不起大宋的军力,可对于大宋能把所有的兵力权力都收归皇室所有,却是羡慕不已。他大辽若是早能如此,却也早就安分了。
而李民对此,却也不知该怎么评价。这原本就是李民鄙夷大宋军制的一个地方。可若是从当权者统制来说,不考虑国外势力,不考虑百姓,却是一个混蛋的天才主张。混蛋的有理。
而这时,耶律大石感慨过后,随即总结性发言:“大宋有此五般好。不但汉、唐未能相比,就是夏、商、周三代,恐怕也还逊他一筹。但大宋也有一大误处。大宋抑兵太过,外乏良将,同时任贤不专,内乏良相。只此一点,若无他国相袭。大宋可长治久安。纵有动荡,也根基不损。可一旦刀兵起,却难与之为敌。故,唯我大辽可敌金国,若我大辽败,大宋也必不保。”
说实在的,李民听耶律大石说了半天,也就这一个最实在。不过,李民心中还是小小的给补充了一下:若不是你们辽、金、元三个游牧民族,迭起北方,屡为边患。屡次破坏中原的生产力。别说大宋不会亡,我中华民族也就早积累够文明爆发的动力了。如今单单是你们辽、金,灭亡大宋,却还差点。
不过,李民也总算是对耶律大石的想法,有了一个具体的认识,却是比当初和赵佶随便谈些风月,硬是深入的多。而且,李民也总算是见识到了,这个时代的人,那怕就是强如耶律大石这样的牛人,却也受限于历史局限性。说的那一套,却都是围着皇权转的。没有老百姓什么事。更没有什么国家即是百姓的概念。全都是那种家天下的想法。在他们看来,天下就是他们的私有财产。
对此,李民也无可奈何。李民没那个实力,同时也不想给他们普及什么超前的人生社会理念。在彻底了解耶律大石这种人的人生观后,唯一的办法,也就是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
李民当即哈哈的大笑起来。却要彻底收服这个耶律大石,在辽人那里,埋下一个钉子!
第五卷 第十二回 你与我有缘
“哈哈哈!——”李民笑的很是爽快。
但是!半跪在李民跟前的耶律大石,却禁不住怒火攀升。
此时,耶律大石没有了李民惑心大法的影响,刚刚又是逐层的分析了当前的宋辽局势,心神也早已随着他自我的分析,逐步恢复了坚定。本就逐渐对自己一时情急,竟然下跪拜请李民,有些懊悔。而现如今,如此情况下,在他下跪表达诚意,详细摆明了双方唇齿相依的厉害之后,到最后,却换来李民的大笑。就算耶律大石涵养再深,也由不得他不怒。何况,辽国皇族虽然仰慕中原文化,可本性却不是一个什么有涵养的民族。
耶律大石当即压制不住怒火,猛然站起喝道:“你笑个什么!我好言相求。你不允也就算了。何来相笑!我大辽尚有雄兵七十万。猛将无数!我就不信什么狗屁天数真的无可逆转!”
李民闻言。猛地站起说道:“毋须动怒。我所笑非别。实在是你虽善谋。可对这天命,天数。却也是太也无知。你可知何为天命,何为天数?”
耶律大石当即一愣。耶律大石虽然精通中原文化。可却也是止于儒家学说,以及兵书战法。这神道天命等玄学。却也是不甚了解。故此,被李民这么一个顶着国师名头的天命权威一问,当即无话可说。
而这时,李民却神气十足的说道:“你且随我来。”
随即领耶律大石到院中。伸出空无一物的右手,缩回四指,单留食指,一引耶律大石的目光说道:“你来看!”
耶律大石当即有些不明所以。不知李民让他耶律大石看他李民的手指做什么。
可就在这时,李民的手指,猛然弧光一闪,直冲天际。耶律大石眼神还没错开。万里无云的天空中,却猛然反射下一道灿烂的霹雳,轰然劈在了李民院内的一棵大树上。大树当即断为两截,焚烧起来。随之,轰隆的天雷声,滚滚而来。
耶律大石当即就傻了。
这点连李民都不知道,天雷在游牧民族们的心目中,那可是神圣无可匹敌的。远比一些宗教的神明,更对他们有震撼力。可如今,耶律大石亲眼看到李民从手指上发出天雷。一道真正的从天而降的天雷,而不是那种什么道人在掌心发出的什么没有电光的掌心雷一类的。
耶律大石当即再看李民的目光,那就如同看神人一般。
而李民虽然不知道天雷对游牧民族的特殊含义。可对耶律大石如今震惊崇拜的目光,却是很得意。
不过,李民此时却也很虚弱。虽然那道天雷跟真正的自然天雷相比,还是很不足。可是那却是李民如今借用天雷珠存储的全部电量。如今李民一次释放个干净。李民自然觉得虚弱了。而且,天雷珠作为李民的外丹,也不过是帮助李民存储电能罢了。发射,还是需要李民这具身体做载体的。一次通过这么强大的电流。那怕李民的经脉有生物磁场护着,那对李民身体的伤害,也还是有些影响的。
而且,李民这次这么一次最大电能的应用,却也让李民有些觉悟到不足。他李民对电能的精确控制,还是比不了那位五雷大法的创始人。毕竟他李民不是真正的天雷之体。后天锻炼的也已经晚了。错过自身发育成长的最佳期。如今的开发出的异能,却是卡在了自身素质上。
不过,纵有如此多因素。李民表面上,却没有任何的显漏。依然是一派国师的淡然神态。只是让那些被天雷引来的家人散去。随即领耶律大石回到大厅。重新坐稳,无所谓的的说道:“你观我之天雷如何?”
此时,耶律大石真的服了李民的神通。当即佩服的说道:“国师神人也!”
李民依然一本正经,语气平淡的说道:“这不过是一道雷霆霹雳。小术尔。若我布下九霄神雷大阵。方圆百里之内,尽成雷霆电狱。若使之降临你辽军头上,你辽军七十万,可挡得?”
李民轻描淡写的一句话,当即让耶律大石在这大冬天里,冒出了冷汗。若是前几日有人想李民这么说,耶律大石,不是当他疯子,就是当他傻子。绝对不会相信。可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