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逼上梁山-第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北边的宋江。那方腊,睦州青溪人。乃摩尼教中的清净、光明、大力、智慧四大使徒中智慧使徒。平日里,寄身漆工之中。传播教义,身体力行。又为人豪爽,仗义疏财,实乃是东南一等一的好汉。。。。。。”

李民听得暗暗吃惊。李民还真没想到,这方腊没起义前,竟然还有这么大的名头。跟以前书中记载的漆园雇工身份,大大的不符。

不过,李民细思之下,倒也觉得有脉络可循。

这方腊要是没有点有根基的话,凭什么他一号召起义,就有那么多的人信服他?还有那么多的高手谋士投靠他?简直就是一呼百应,短短数日内就聚齐了万余人造反。而且还立马就比正规军还厉害的打下半拉江南。这怎么可能?

唯一的理由,那就是像老郑说的那样:真相往往掩盖在历史下。只是,方腊这个摩尼教智慧使徒的名号,却让李民不由自主的想起某轮功的大教主来。暗暗有些疙硬。

而这时,鲁熊已经顺势说道:“若说那方腊是南方的第一好汉。这北方的好汉之首。则非宋江宋公明莫属了。那宋江,山东珲城县人。人称:及时雨,孝义黑三郎。虽寄身公门之中,只做一个小小的押司。可却义气为先。一支妙笔,不知多少好汉,受其恩惠,脱了性命。为人更是一诺千金,仗义疏财。凡是慕其名而访的好汉。无不受其招待,感其恩义。实乃是山东的魁首。。。。。。”

李民很是奇怪:虽然这宋江倒也与水浒的介绍相仿,可这官,怎么也成了江湖上的好汉了?

不过,李民也就奇怪了一会儿。可随着听闻:‘一支妙笔’,‘脱了性命’,以及‘仗义疏财’,‘受其招待’。李民也就有些意会过来了。

要知道李民必竟是一个现代人,思考问题。少了许多古代得条条框框不说,更多了许多现代得见识。而互联网上得那种贪官报道,更是屡见不鲜。以李民的智商和现代见闻阅历。李民不难想象:这个有着江湖上若大名望的宋江,十有八九,就是一个黑质而白章的地方老大,官匪一家的保护伞。

不然的话,只凭一个小小押司的工资,凭什么能如此仗义疏财?而那鲁熊所说的一支妙笔,不知多少好汉受其恩惠,脱了性命。说白了,更绝对类似现代监狱长谢红军包庇大连的黑老大邹显卫那种违法乱纪的行为。只是不知道那宋江,究竟是解救遭迫害的好人多些。还是纯粹给那些黑帮当保护伞多些罢了。

故此,李民此时虽然还没见着宋江,可只是如此联想,就足以让李民对这个让鲁熊连口称赞的宋江,产生了一种厌恶的情感。再加上李民看水浒时,对宋江的投降主义和假仁假义得不欣赏。宋江在李民心中的形象,那算是彻底完了。

没办法,李民虽然算不上一个纯粹的耿直之人,可贪污、受贿、渎职不说,还伪善。那就很让人受不了了。

好在,李民一心想找宋徽宗,只想在提醒宋徽宗别与金联盟的情况下。做一个陪宋徽宗吃喝玩乐的御用闲人,根本没准备在江湖上混,方腊宋江引起的小小堵心,随即抛去一边。随口向鲁熊问道:“那天王麒麟镇八方,又是何人?”

第一卷 第四回 破碎江湖梦

“要说这天王麒麟镇八方,自然指的就是江湖上人称铁天王的晁盖;与人称玉麒麟卢俊义的卢大员外了。”鲁熊兴致昂扬的说道。

李民闻听,暗暗点头:不错,不错。这晁盖与卢俊义,确实都是能与宋江相提并论的人物。

眼见李民听得认真,鲁熊更是得意的卖弄道:“这铁天王晁盖,明着乃是珲城县石竭村的里正。暗中乃是当地大豪,武功盖世,为人豪迈,仗义疏财,其手下,更有智囊:吴加亮,庄客:阮进、阮通、阮小七等众多好汉帮衬。实乃是山东一等一的好汉。其名望,在北方,只在那及时雨宋公明之下。。。。。。”

那鲁熊说的高兴,李民却听得有些不是滋味:什么当地大豪?分明就是一个坐地分账的黑社会大鳄。

此外,晁盖得出身从东溪村变成了石竭村,乡里教师吴用变成了智囊吴加亮,石竭村的鱼头阮小二,阮小五变成了阮进,阮通,也很让李民疑惑,吃不准这水浒里的东西,还有几成可信的。

好在,阮小七的名字还没变,而且李民的目标是去忽悠宋徽宗,作一个悠闲写意的福贵闲人。故此,宋江,晁盖他们这人与书上的不符,也就是那么一回事。

只是,李教主一般的方大教主,谢红军一般的宋押司,以及坐山雕一般的晁庄主,实在打击李民对其目前所处社会稳定性的信任度。

李民只能自我安慰:现在还是万恶的封建社会,这些人,也许都是有反抗意识的革命者。

想到这里,李民微微一愣:不对啊。他们是革命者,而我想当依托宋徽宗的福贵闲人,难道我站到了人民的对立面了不成?

而相对于李民的瞎琢磨,那鲁熊却是说得高兴,说完了晁盖,又眉飞色舞的说道:“那玉麒麟卢俊义,卢大员外。名望虽不及方腊,宋江,晁盖等人。可他的本领,那却是一等一的。自十五岁出世以来,游历江湖,挑战四方;打遍天下无敌手。二十五岁于庄上悬金千两,以武会友,但求一败。至今无一败。江湖上,人称:枪棒无双。其本人,又是大名府的首富,家有良田万顷,商行千家,财米无数。。。。。。”

李民与思维混乱中,总算听到一个有点正常的卢俊义。当即暗暗点头:不错不错。这个卢俊义悬金千两,但求一败。很有点宋代孤独求败的风范么。而且还有钱,又没有什么黑社会的影子,开着众多的商行,一幅民族企业家的标范。真的很是不错。

不过,思维活跃的李民,很快又奇怪的想到:这个卢俊义的武功这么高,又这么有钱。那他名气,怎么还在方腊、宋江他们之下呢?哪些武侠小说中,不都是天下第一高手的名望最大,势力最大么?

好在这个问题,在李民想来,不怎么犯忌,当即随口向鲁熊问去。

然而鲁熊一听,当即感叹道:“小哥。你不是江湖人。不晓得江湖事。江湖之上,功夫虽然必不可少。可那却只是我们江湖人行走江湖防身之用。江湖,也正是有了我们这些行走四方的江湖人,这才形成了江湖。可我们江湖人行走江湖的目的,那也是为了吃饭的。除了玉麒麟卢大员外一类的半江湖人之外。我们真正的江湖人,整日里,都要为一日三餐奔波。如此一来,自然是仗义疏财的好汉,更得我们江湖人拥戴、传诵了。。。。。。”

随着鲁熊感叹的话语,李民明白了:江湖上的排名,武力什么咚咚的,只不过是个幌子。首要的,只有四个字,那就是——仗义疏财!!!

而所谓的仗义疏财,那就是拿出钱财来的,给那些慕名而来的,或是路过的,落魄的江湖好汉们享用。而这些所谓的江湖好汉们,也多数都是仗着武力,或欺行霸市,坐地分赃;或小偷小摸,打家劫舍。

其区别,也就是一般在城里混饭吃的江湖人,大多数拉帮结伙,有点类似半自发的城管组织,收点管理费什么的。小部分的仗着武力高,干些自营个体一类的不交税的半正当行业。

而城外混饭吃的江湖人,大多数都是找一个三不管的商路,类似现代的路霸,立个山头,开山立柜的明抢。少数则是流窜作案,或者凭着武力自保,做一个小小的行商,贩运一些私货。像鲁熊,就属于这一类的行商。

李民听明白了,可李民却也郁闷了。鲁熊口中的真实江湖,实在与李民以前从武侠小说中看到的热血澎湃的江湖。差得太多了。千金一掷,快意恩仇,美人醇酒,李民那是从鲁熊口中,一点都没感觉到。

不过,想来也是:不适生产的江湖大侠们,又没有花不完的祖业支撑着,怎么可能有花不完的金银,让他们随时随地的一掷千金呢?只能是偷盗抢劫,以及黑吃黑。还是鲁熊口中的江湖,更真实一些。

只是多年的YY,一朝破灭,即使李民这样早就锻炼出喜怒不行于色的大忽悠,也依然有些郁闷的说道:“难道江湖上的好汉,除了那个卢俊义,就全都是一些本事低微的混饭吃的不成?”

李民这话,让鲁熊这个老江湖,微微有些一窘。很显然,李民这话,把鲁熊也说进去了。

不过,鲁熊毕竟是老江湖了。血气早就磨没了。又知道李民不是江湖人,不是有心的。倒也没置气。反而哈哈一笑得说道:“小哥,俗语说得好:学会文武艺,货卖帝王家。这有本事的,除了家大业大的,自然都从军当官了。只有我们这些当不了官的,又不愿意当个小兵被人差事的,这才在江湖上混口饭吃。不过,江湖中的高手,虽然比不得军中的众多。可藏龙卧虎,却也不少。别的不说,单只是河北三绝,其武艺,虽比卢大员外,差了那么一点。却也各怀绝技在身。”

河北三绝?河北三绝是谁?难道是枪绝林冲,腿绝武松,力绝鲁智深?

李民感兴趣的追问道:“快说,快说。”

第一卷 第五回 到处都是办假证的

眼看李民来了兴趣。鲁熊得意的捋了一下胡子,笑道:“这河北三绝头一位:江湖人称快枪史文恭。此人手中一杆腾蛇枪,善使七十二路疾风骤雨枪法,舞动起来,那真是疾如风,快如电,无人可敌。江湖传言,若不是此人的马匹,远远及不上卢大员外的照月玉麒麟,四年前卢大员外举办的悬金之战,此人未必就不是卢大员外的敌手。若是步战,单只论此人的枪法,即使与卢大员外交手,那也不相伯仲。”

李民闻听,暗暗点头:不错,不错。这史文恭,果然是能在水浒中叫上号的。果然有本领。

而这时,鲁熊已接着说道:“这河北三绝第二位,江湖人称:铁棒栾廷玉。手中一条凤尾熟铜棍。善使八八六十四路的太祖棍法。力大招沉。也曾在四年前卢大员外举办的悬金之战中,与卢大员外交过手。只以一招之差。败在了卢大员外的手中。可卢大员外却也在他手中受了伤。当真的好棒法。”

说道这里,鲁熊缓了口气,接着说道:“这河北三绝第三位,江湖人称:生铁佛。自幼出家少林寺。学的一身好武艺。尤其是少林寺的金钟罩,铁布衫。更是被此人练至了大成。那真是枪扎一个白点,刀砍一个白刃。真真正正的刀枪不入。而且,此人还练有铁砂掌。有裂石开碑之力。。。。。。”

不待鲁熊说完,前方挑担走着的王六,已经奉承的说道:“鲁大爷,当今江湖上,论掌力,谁又比的了您老。有您开碑手在,那生铁佛的铁砂掌,算得了什么。也就是他的金钟罩,铁布衫。耐得一些打罢了。”

鲁熊闻言,嘴上虽谦逊。可嘴角间,却也透着微微的得意。李民看得明白,当即也是一顿好拍。

就这样,说笑之间,李民已经随着王六他们,走了二十多里地。眼前显出了一处村落。

王六向李民说道:“大哥,前方就是绿柳村。再有三十多里,就是大名府了。您看我们是先在此打尖,落宿。还是继续赶路?”

李民无可无不可的看向鲁熊。

鲁熊说道:“此时天色虽然上早。可我等继续赶路的话,到得大名。恐怕城门早已关了。到那时,我等前不着村,后不着店,露宿荒野,也是麻烦。不如今天就在此住店。早早的休息。明日起个大早,却不耽误工夫。”

李民当即点头道:“就依老丈。”

王六随即熟门熟路的把李民等人,引到村上唯一一家客栈。

李民刚进的店中,一位短衣襟的伙计,就快步上前的招呼道:“这不是小六哥么。赶快里面请。”随即又向李民和鲁熊欠身问道:“二位爷,里边请。您们是打尖,还是住店?”

听着熟悉的对白。李民几乎是下意识的就要说:我吃面。

没办法,广告词太熟了。向李民这种大忽悠。这种碰词,那几乎就是条件反射了。

不过,好在李民脑子快,还是及时克制住了。李民暗自提醒自己:李民啊。李民。如今可不是能随便白唬的二十一世纪了。说话一定要小心。

随即,李民微笑道:“店家,我们住店。”

伙计连忙把李民等人往里请。同时问道:“两位大爷,可用点什么?小店虽小,可灶上的手艺,还是不错的。”

看来这伙计和王六很熟,很自然的就把王六给略过了,光拿李民和鲁熊当客人了。

李民心中暗自琢磨着。同时,李民下意识的就要顺者伙计的话茬,随口点几个相什么宫爆鸡丁,老爆三什么的大众菜。

可话到嘴边,李民再次意识到,这几个大众菜,虽然普通,可他李民又不是菜系的专家,天知道宋朝这个时代,有没有这几个菜。若是有,那怎么都好说,若是没有,那岂不是又超前了。还得用谎话补漏。这可是书中穿越者的大忌啊!

李民暗自庆幸:还是我脑子快,够谨慎,连分心的情况下,还能想到这些。

可是,不要这些大众菜,二十一世纪的特色菜,那就更叫不得了,那点什么菜好呢?

李民稍一犹豫,猛然想起:众多书中,好汉们就餐,都是叫上几斤熟牛肉,几坛好酒,我照猫画虎,总不会错的。

当下,李民照猫画虎地说道:“店家,先给我们打上三斤好酒,切上五斤肥牛肉,再随便掂配一些下酒的好菜。”

伙计闻言,猛地站住,面色微变得说道:“客官,小店虽小,可却是正经人家。犯禁的买卖,却是不做的。”

李民微微有些纳闷:我这都是照书说的,有什么可犯禁的?这伙计什么意思?

不过,李民却晓得,开店的人,绝没有平白无故结怨的。此话,必事出有因。于是,把目光转向了鲁熊。

那鲁熊初始听闻李民的话语,也是稍稍得愣了一下。可待看到李民不解的看过来,鲁熊随即想到李民从来没有入俗世,而鲁熊自身本是江湖人,对吃牛肉这种犯禁的事,也是不怎么当回事的。当即冲着伙计把眼一瞪,恶狠狠得说道:“你这店家,好没道理。你这店里没有牛肉也就罢了。说什么犯禁不犯禁的。我大宋法度,只有禁止宰杀耕牛的,可有禁止吃牛的?官老爷吃得,山大王吃得。你可是看我等外乡人,好欺不成?”

说着,鲁熊随手一掌拍在了身边的桌上,只听“咔嚓”一声,挺厚实木料打制的桌子,当即就碎了。那店伙计当即腿就软了,差点就没吓得堆乎那。嘴里磕磕巴巴了半天,愣是没说出话来。

一旁的王六,拍了那伙计一下,叫喊道:“你这没见识的,费什么话,赶快开两件上房。好酒好肉的伺候着。”

那伙计看见熟人说话,这才安稳了点心神,忙不迭的应着是,一溜烟的跑开了。

此时,李民这才知道自己那句话犯歹了。敢情这个时代,还禁止屠宰耕牛。

李民暗自嘀咕:靠!刚刚还想着要谨言慎行,一不留神,还是说错了。都是老施同志YY害人。说什么一进饭馆就大块牛肉,大碗酒的。真是误事啊。要不是鲁熊真有两下子,看那伙计得态度,还真是一个不大不小的麻烦。以后,绝对要改,一定多看,少说话。

不过,李民也同时意识到了,这个时代的小民心态,那还真是没有法律意识。全凭拳头大的说话。鲁熊只不过是露了一小手,装了一把恶人,当即就把事情摆平了。要是这个时候,低调一下,服了软,还真不知道那个伙计会咋呼成什么样。

而且,李民也明确的意识到了鲁熊的真正实力。鲁熊这开碑手的绰号,绝不像他李民给自己瞎起的外号一样,那真是实打实的本事。而由鲁熊,可以推想,这个处于冷兵器时代的人们,为了保家活命,刻苦练出真本事的,绝对不在少数。

别说,通过这件事,李民还真戒除了不少现代人的浮躁。

当下,李民佯作不解的说道:“老丈,怎么朝廷还禁止宰杀牛羊不成?我那山下的山民,可是经常贡献牛羊三牲给我师尊,以及我等门徒食用啊。”

鲁熊当即笑道:“小哥。那怎比得。令师神仙中人,庇护一方,别说是牛羊三牲了,就是再多的供奉,那也应当。而且,就是我等俗世,大富之家,官宦之家。吃些牛肉,那也等闲。只是朝廷的法度,对这些小民,还是厉害的。只有荒山野店黑店,那才有牛肉售卖。似这等庄户小店,那是万万不敢招惹这等麻烦的。添了这一口,赚些微薄利钱,还不够给那些小吏上贡挡灾的呢。”

王六也是在一旁认同的帮衬着。

不多时,酒菜摆下。虽没有李民点要得牛肉。可一大盘肥羊肉,两对大鸡,一锅滚香的獐子肉。再加几碟下酒的豆腐干,茴香豆等等小菜,那真叫李民好好的领略一把真才实料的原汁原味。绝对没有半点的味精、色素,以及任何的添加剂。那肉质的鲜美,更远胜现代养殖催生出来的肉类。

美!香!

李民一边吃的尽兴,一边把酒桌上的手段,伺候着鲁熊。空闲之时,也没忘了王六。逐渐的,酒桌上气氛,也热闹了起来。

要说,这男人的友谊,相互成长最快的地方,除了战场,那就是酒桌上了。而李民这大忽悠。对这方面本就是强项。再加上这小店自酿的酒水,虽然味道不错,口感也很醇厚。可给李民的感觉,也就是三十来度姜梨酒一类的。比啤酒的度数,高不到哪去。李民喝起来,自然豪迈。更得鲁熊、王六欣赏。

尤其是那王六,在李民拳头下认了大哥,这一路上,虽然安分。可到了自家门熟的地方,也是有些想法。而现在,一通酒喝下来,酒热人心。顿时觉得,就这样真的跟了李民,也是不错。反正打闷棍那行当,即不是什么正业,也干不长久,更别提什么光宗耀祖的出息了。

可就这样彻底跟了李民,王六还是有些不交底。当下,王六既为试探李民实力,又想借机立功的说道:“大哥。你初次下山,可有路引?若是没有,出入州城,却是麻烦。小弟此地人熟。可为大哥办一张。”

王六虽是询问,可语气上,早就断定李民没有了。而事实上,李民身份证的有。路引?听说过,没见过。

李民闻听,心中高兴:这个小弟收的不错。竟然还有办假证得能力。很是便利。

李民当即端起酒杯,向王六敬道:“这还真就麻烦兄弟了。哥哥我初次下山,还真不知道什么是路引。来,哥哥先干为敬。咱们一切尽在酒里。”

说完,李民一扬脖,干了。王六端起酒杯,却是一脸尴尬:啊?这就完了。这大哥也太爽快了吧。

而等李民干了这一杯。却看王六神色尴尬,不知这王六怎么了。当即问到:“兄弟,你怎么了?怎么不喝酒呢?”

第一卷 第六回 忽悠

“哈哈,小哥。办路引,是要花钱的。看这小子的穷样。也不像一个有钱的主。他哪来的银钱送给那些官吏,办那路引。”鲁熊在一旁喝着酒,笑呵呵的点破了王六的尴尬。

李民当即意会:也是。连在现代办个假证,那都是除了有门路之外,还是要花钱的。何况这是在宋代。没钱,人凭什么给你办这犯法的营生。

不过,李民明白归明白。可李民却也有些犯难。没别的,李民这兜里,人民币还有几百大元。可这宋代的钱币,那可是分文皆无。别说是办假身份证的花销了,就连今天这顿饭,李民都是本打算蹭一顿的。

可是,如今事都已经到这份上了。若说没钱,这新收的小弟,又如何能信服自己。就算不当即跑了,以后自己这个老大,也是说话不硬啊。

李民急切间,猛然想起自己拿的公文包,那可是老郑的,起先看时,那里面还有十二片金叶子吊饰呢。虽说那玩艺是铜的,出厂价才十六一片,加盒多五块,不值钱的很。可那工艺,却绝对独特,上面还度了一层薄薄的金膜。电视购物中,金光闪闪的,连现代都市人中,都有许多上当购买的。用来蒙蒙这些宋代人,也许管用。

李民当即笑道:“却是我疏忽了。不过,我下的山来,也没带什么金银。只带了一些随身之物。你且看此物,可值得些银钱?”

说着,李民打开公文包,从里面拿出一扁盒,打开之后,递给了王六。

别说,王六还真没见过这个。当即就懵了。迷离这双眼,裂着嘴说道:“大哥。这难道就是传说中的叶子金?我王六今天也算开了眼了。见着叶子金了。这叶子金可真薄。”

“小子!不知道,别瞎说。哪家的叶子金,能有这种薄法?你且拿于我看。”

一旁的鲁熊,虽然也没见过这种金叶子吊饰。可鲁熊却不像王六那样没见识。鲁熊可知道,正统的叶子金,那可是打的其薄如纸,形如书页,可折叠,易剪切。而且。一般整张的,都是一两一张,并在四角,有着成色,以及鉴定者和打造者的印记。即使北方有些形如树叶状的叶子金,也绝对没有打成李民拿出来的这样的。

鲁熊拿着李民的那片金叶子吊饰,仔细端详起来。越端详,越觉着不对劲,越看,越是惊奇。

首先,鲁熊可以肯定,手中的这片金叶子,绝不是纯金的。纯金的,不可能在这么薄的情况下,还有这硬度。可要不是纯金的,这叶子的成色,也说不过去。就这质感和光泽,鲁熊敢断定这就是金子。而且,鲁熊也还真想不出这世上,除了金子,还能有什么样的金属,能打得这么薄。并且,即使是纯金,那也得是高手匠人,那才能打的这么薄。

其次,这叶子上的筋络,也太清晰,众多了,几乎于天然的叶子筋络一样。能在如此薄的金片上,打出如此清晰,精致的筋络,而且还没有一处破损,却又几可透光。这在鲁熊的见识中,有如此手艺的人,已经不能用大师和宗师来形容了,这绝对是鬼斧神工!

故此,鲁熊越看,越是惊奇。忍不住感叹道:“无价之宝。无价之宝啊。”

李民一听此言,心中顿时有了些底。开口说道:“此物能值得几个钱就好,王六你且拿去花用。”

王六喜得应了一声。随即就惦着从鲁熊手中把金叶子取回。

鲁熊一掌把王六推开,瞪着王六说道:“你这破落户。小哥这金叶子,乃是无价之宝。区区一张路引,能有几个花费。你拿这金叶子花费,岂不是败家!莫不是看小哥不熟凡事,想要讨打不成?”

王六被鲁熊这一瞪,一喝。当即狼狈的缩了回去。可怜兮兮的看向李民。

李民心中暗暗感激鲁熊的回护之心。不过,为了这么一个不值钱的玩意,如此这般,却也让李民暗暗有些得意,好笑。

而鲁熊说完了王六,却又向李民说道:“小哥。老汉虽不知此等宝物是何来历。可用来换一张路引的花用,那却是卖的贱了。玷污了此等宝物。”

李民心中感激,冲着鲁熊一拱手,恭敬的说道:“老丈。多谢您的爱护了。不过,小子下的山来,确实没带俗世之物。此物虽好,却不解小子燃眉之急。”

“小哥,哪里话来。江湖朋友,自有通财之义。我家财虽然不丰。几百两的闲散钱财,也总是有的。小哥拿去使用,也就是了。却不可轻易玷污了此等宝物。”鲁熊说着,从怀中取出了一锭银子,约摸五两左右,递与王六说道:“拿去,与小哥办了路引回来。”

随后,鲁熊又把金叶子吊饰,递回李民说道:“小哥,此等宝物,切要收好。莫要露了白,引人窥视,招惹祸端。就算要出手,换些俗物,也不差这一两天,等明日到了京城,寻一个大店铺,也好不辱了此等宝物。”

李民心中更是感激,当下说道:“小子蒙老丈错爱。无以为报。请老丈收下此物,略表小子寸心。”

虽然李民内心觉得拿这不值钱的金叶子,回报鲁熊,有些不太够意思。可正所谓:千金难买心头好。这金叶子吊饰,虽然不值钱,可入了鲁熊的眼。拿来送鲁熊,却应该能让这老头高兴高兴。

然而,鲁熊虽然爱这金叶子吊饰,可鲁熊却不是那种见便宜就上的人,此时要这金叶子,那不就成了狭恩图报之徒?

故此,鲁熊虽领李民这个人情,却捋须笑道:“小哥。区区银两,算得不什么。你只要把此宝物的来历,告知老汉。让老汉长长见识。老汉就心满意足了。”

李民暗中有些捉牙:一个金叶子吊饰,批量生产的玩意,有什么来历好讲的。可要是这么说了,却也容易让人把这东西看得轻了。反正这个时代也没这种高工艺,忽悠一通,应该也穿不了帮。

于是,李民正色说道:“老丈,其实,此物就是一片树叶。”

鲁熊闻听,当即一愣。鲁熊原本猜想,这金叶子巧夺天工,又有一孔,像是一件首饰。应是某位名师的精心之作。万万没想到李民竟然说这只是一片树叶。

鲁熊当即不悦的说道:“小哥,我诚心请教。小哥何来诓我。我虽见识浅薄,却也知道这树上如何能长出金属之物。”

李民正色道:“老丈。小子敬你还不及,怎能诓你。只是此物,确实是一片树叶。不过,这片树叶,在我山上,虽是常见。可其来历,却也非比寻常。”

李民这是一本正经的说着瞎话。可他这正经的神色,还真把鲁熊蒙住了。鲁熊不由自主地问道:“这真是树上长出来的树叶?这世间,还有如此神奇的树木么?小哥却要给我讲一讲它的来历。”

一旁的王六,虽拿了鲁熊的银两,可贪看着金叶子,却也已只没走。此时听得入神,也是连声催促。

李民当即一本正经的说道:“相传,天地初开之时,九州大地有一灵根,通体如黄金所铸。名曰:黄金树。后为我师所得,植于山上。此树。上应周天星辰,下压九州地火。中间有果有叶。那果,谓之:黄金果。三千年一开花,三千年一结果,再过三千年方得成熟。常人闻一闻,能活三百六。吃上一个,立刻霞举飞升,成就大罗金仙。而那叶:就是这黄金叶。”

“啊!”

鲁熊和王六,齐齐的啊了一声,全都目不转睛的看向那金叶子吊饰。鲁熊捧着那金叶子吊饰的手,更似有些承受不了那金叶子分量似得,微微有些发抖。鲁熊颤声问道:“这就是那黄金叶?凡人吃了,就能成神仙?”

王六也随着鲁熊的问话,把眼神移回到了李民身上,瞪大了眼睛,一眨不眨的看着李民。

第一卷 第七回 老江湖

“不错。这就是那黄金叶。”李民郑重的点头说道。

得到李民肯定的回答,鲁熊和王六的喉头,当即一阵蠕动。

长生,成仙,那个凡人不爱。

李民看见,生怕鲁熊他们把这金叶子吞了。要是那样,吞金致死。他李民这个忽悠,那可就造了孽了。

李民连忙补救道:“不过,黄金叶不同于黄金果。其内除了先天乙木长生灵气之外,因其上应周天星辰,他还含了一些星辰瑞金之气。虽然只是一点点,可常人吞服,却会爆体而亡。而且,这也只是一片落叶,其中的先天乙木之气,多已散尽。就是没有星辰瑞金之气。常人也是无法靠其成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