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逼上梁山-第19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与此同时,原本那些城门聚拢排队准备入城的樵夫。却有大多数都从柴草挑中抽出了一把雪亮的马刀,直至此时,这守门的军兵,这才愣然的发现,这并不是什么民变,而是一场有预谋、有组织的敌袭。
而这一切都晚了,武松那力量虽然不如鲁智深,可那功夫与敏捷,却绝对不在鲁智深之下,一手的内家功与异能结合的沾衣十八跌,那绝对是近战的大杀器。别说还有百十名弟兄的帮衬,就是一个帮手都没有,武松一个人屠戮这些守城的军兵,那也是跟玩似的。
只不过,那样的话,武松屠戮城门的军兵没问题,后续的宋军一围上,武松可就不安全了。
不过,没有城头的警钟敲响。城内军营内驻扎的军兵支援城门,却还是有些时候的,最多也就是城墙上的巡逻军兵有那么个几百号人丁的迅速支援。
可这点人,在武松和其手下的厮杀下,那也是根本不够看的,城门最终还是牢牢的掌控在了武松手中。
而李民部下的骑军更是迅猛,有武松控制城门这么一会的工夫,已是快速突击而至,径直杀入了城中。
这些军马一入城,当即兵分三路。一路兵马一万,由林冲统帅,迅速突袭城中的军营,务必要把城中的禁军堵在军营之内。或击溃,或降俘。而另一支则由杨志领军一千,突袭蔡京的丞相府,擒拿蔡京。
而李民则统帅剩余军马,直奔皇城。
且不说,林冲、杨志那两路的军兵行进如何。李民奔皇城的这一道,那真是通行无阻。
而且,这条道李民也熟,更走的是皇家大道,那速度那叫一个快。
不过,李民行军的速度虽快,可这皇城的守卫,还是远远的就看见了李民的大队军马奔行。
如今这京师城内,那可能有这么多的军马出现,再加上这些日子金兵破城,这些守皇城的军兵也是惊着呢。
当即远远的关闭了皇城门。
这皇城门一关,这京师中的内城皇城所在,那就跟一个中型的城池城防一般,除了城墙厚度稍稍不及京师外城的宽厚之外,那其他的到都是不缺。
这要是其他军队,哪怕就是进入了京城,碰到这皇城,哪怕就是不计牺牲,那也是要打一个七八天的。
而且,这还是要准备一些攻城器械的情况下,这才有可能。当初,金军就是碰到了这皇城无计可施,多亏了蔡京合作,这才最终拿下了京师。
可如今,这却不是别的军队,而是李民军。虽然李民骑军也只是突击力以及杀伤力强,攻城方面也跟其他的骑军差不多,可李民军中却有着鲁智深。
攻外城,看那墙高城厚,城门还有千斤闸,双道关的。李民怕鲁智深有山石,不敢用。如今这皇城内城,没有了众多的守城大杀器摆设着,仓促之间,布置不齐,李民还有什么忌讳的。
那鲁智深更是早就憋足了劲,率先就奔出了队列,一边奔跑,身子一边变大。待到皇城门前,几乎已经是是和皇城门一边高大了,手里拿着那巨型大铲,猛挥而下。
第二十卷 第十回 逼宫
咣!哗啦啦!
一声巨响,伴随着一连串的回音。皇城城门当即四分五裂,那皇城城门关头的皇城禁军,当即全都傻了眼了。
这皇城的城门虽然不如外城的城门坚固,可那也是上等坚木包着铁皮铜钉的。就是等闲的冲城车撞击,那也的需要有一会儿呢。可如今,只是一下,就在鲁智深的挥击下碎裂了。
当即有不少的皇城禁军都不敢相信自己的亲眼所见,各自寻思:我这不是做梦吧,这可是皇城城门啊。怎么这就散了?不可能!不可能!一定是我最近被这战事闹的心慌眼花了。
可等这些不敢相信的皇城禁军闭眼再睁眼一看,却已经不只是皇城城门碎裂了。那个高大的吓人的怪物,已是冲进了皇宫大门。而且,紧随其后,众多的骑军,也是毫不停留的奔驰而入。
立时间,皇城内惊慌一片。
别说,这个时节,这些守皇城的禁军,到是都很尽忠职守。哪怕是被李民的快速突击杀慌了心,可还是从各自的守备处冲出,护住了皇宫内院。
只是,皇宫内日常的留守禁军,不过才是三千。这三千人平常巡视护卫这个皇宫是够用了,可用来敌对李民这支骑军,却是太不够看了。
李民骑军连压箱底的火铳都没用,只是凭着马刀挥砍,在李民众多锋将的带领下,已是把那些禁军杀地七零八落。
其进军护卫首领迟海,更是不幸的碰上了鲁智深,只是一合,就被鲁智深一铲打杀。
不过,李民这不到万人的骑军,别看数目不小,可是搁在这皇宫之内,那还真不算什么。最少这点人,绝对填不满这个皇宫大内。
这皇城内的宫殿,庭院相邻,楼台相接,无计其数。光是有名的,就不下数十座。别的不说,光是宫娥太监的人数加在一起好几万,平常在皇宫内那都是经常谁都看不见谁,显得空旷得很,就可知道皇宫之大了。
李民这点人,攻破皇宫真是没费什么力气。可是要想彻底占据皇宫,却还真有些难。
而且,如此众多的太监宫娥在皇城攻破的情况下惊慌奔走。那惊恐的情绪念头,连李民外放的神识,都极大的受到干扰,却是难以及远。
好在,李民的军兵是骑兵。而且皇城虽大,进出的出口却少。李民骑军马快,很快就堵住了皇宫各处的出口。而后各留大将带领数百军兵镇守之后,又分出六十队骑兵于皇城内奔走扫荡,轰赶宫娥太监于敞亮处集合。
如此,很快,李民军兵已是扫荡了皇宫大部分的地方。并最终在几个值日太监的招供下,得知新任宋皇赵桐在新任大内总管武尽忠的护卫下,已是退到承乾宫。
李民随即率领一千军马,包围了承乾宫。
此时,赵桐在承乾宫内,惊恐无比。那新任的大内总管武进忠,到也还有几分忠义,关键时刻没有弃了赵桐逃跑。而是聚集了大内武监三百多人,死命护卫赵桐。
而今见被李民寻到,包围,那赵桐吓的体似筛糠。这武进忠强打胆子,立于承乾宫的宫门外,尖着嗓子。高声喝道:“大宋皇帝陛下在此,尔等莫要胡来!”
李民军鸦雀无声,连个理这家伙的都没有。
李民立于当中,微微一笑。而今时节,大军已定,宋皇这个名分,还有几斤几两。
不过,这武进忠身后跟随的四个太监,却让李民在此时此刻也不得不暗暗留心。这四个太监,在面对如此众多军马,如此危机时刻,竟然没有丝毫的恐慌,依旧低着头,面无喜怒的恭谨站立着。
如果这还不说明什么,那么这四个太监竟然在李民的眼皮底下,存在感极低,这就不得不说明些什么了。这不由得不让李民想起赵佶原先身后时刻跟随的四名大内供奉。只不过,这四个太监的神态虽然跟原先的那四名大内供奉相差无几,可是这存在感,显然却比之那四名老太监差得很远。其低弱的存在感,不仅没逃过李民的注意,反倒引起了李民的警觉。
李民当下暗中提防,出众喝道:“本尊共和国国主李民,今本尊救援大宋,不想大宋已被金国攻破,更拥立伪皇。赵桐乃宋皇赵佶之子嗣,不思尽孝救父,反任用奸臣,意图围杀本尊军马。今本尊以尽除大宋三路军镇援军,更已攻破皇城。赵桐还不顺应天命,出来见我,更待何时!”
李民的声量虽然不大,可在李民神通加持下,不分远近,却是无不听的真真切切。
这真是人的名,树的影。李民只是一报名号,当即震慑的承乾宫附近的众多人等,无不惶恐。
那武进忠当即先是一堆乎,随即牙一咬。厉声喝道:“杀!给咱家杀了他!”
随着他这一声喊喝,那紧跟随武进忠身后的四名低头垂手而立的太监。猛地如一张紧绷的弓一般,猛地弹射而出,直扑李民。手中更是不知何时,已是各持短刃在手。
与此同时,那三百大内武监,也是不顾生死的直扑李民军。不求别的,只求为那四个扑向李民的供奉太监,阻挡一下李民军的援助,为其杀伤李民提供一些机会。
这些大内的武监,不愧是自幼在皇宫内训练出来的。除了练武执行命令之外,再无别的杂念。在承乾宫大部分人震慑于李民的威名时,这些大内武监依旧不为所动,只听令行事。
见此,武进忠不由得微微松了一口气。他原本是赵桐府内的太监总管,前不久才接掌了这大内总管一职,这才知道大内武监的实力有多么的强大。这些大内武监,哪怕是只有三百人,可是正面对敌三千军兵,那也是不落下风的。尤其是四大供奉,更是精中选精挑出来的精锐,十步之内,那绝对一击必杀。
武功高深的很。
故此,他见了李民只带了千多人。而且为首的更是传说中的共和国国主李民,却是动了心,认为只要拿下或杀了李民,敌军群龙无首,自可逼退敌军,解皇城之围。最不济,也能解了眼前之危,好让他带着皇上赵桐从皇宫密道逃出宫外。
只不过,武进忠虽然存了尽忠之心,可毕竟还只是一个太监,见识还是太浅薄了。他只看到了大内武监的本领高强,大内四大供奉的绝学无敌,却忘了那李民更是传说中的神通无敌者。
如今,李民虽然在对付辽军耶律大石军的那一战中,释放大招,损失了八颗天雷珠外丹的大部分能量,使不得什么大招了,可是李民体内的那颗结成的金丹,却是可以自我恢复,虽然似那等一次杀伤近万人的纯能量外放施展不出,可用以支撑一般的重力域,却还是没什么的。
李民这重力域,想当初在没结成金丹时,就是面对独孤求败,都将其搞得举步艰辛。如今金丹大成,其重力控制更是随心所欲了。
尤其是李民早就留意着四个大内供奉,又怎么会被这四个太监偷袭成功?哪怕是这四个太监的功夫相当不错,却终归还是高不过独孤求败。
电光火石间,李民的重力域已经加身在这四名太监身上。此时,这四名太监正自平射李民。这平射,虽然速度快,正面受敌的面积也最小,最是速度不过,凌厉不过。可平射,却终究是凌空了。
身法凌空,虽然快,却也失去了随之变化的根本。他们各自又没有什么飞行的神通,李民重力一压,各自当即就好像被一无形大手握住,死命的按向地面。
“噗通通。”一连四声闷响。这四名太监却是摔得狠。不过,这四名太监训练有素。这等重力的摔击,却还是要不了他们性命的。他们当即各自强自用功的站起,依旧不屈不挠的迈步欺向李民,意图与李民来个血溅五步。
只可惜,他们的脚步还没迈出两步。向下的压力,猛然改为向上。这四个人,就如同脚下按了弹簧一般,猛地冲天而起,直起来二十多米,随即猛地向下增加速度的摔落。
这一回,这四个太监哪怕是功夫不错,却也在这等重力加持下,直接摔地昏迷不醒。
不过,这四个太监虽然没立寸功,可那三百武监,却是打了李民军一个意外。
李民常胜之师,尤其是最近更是刚刚以少胜多的连破凶悍的辽军和金军,又怎么会把几百个太监看在眼里。
可这三百个大内武监,一色的盘龙棍,一色的太祖棍法,功夫全都在江湖三流武师之上。单论个体的杀伤力,已是不次于李民手下大部分的精锐了,甚至可以说还要更胜一筹,绝对属于李民手下小队长锋将那一级的。
可这还不算什么,毕竟李民虽然带来的兵卒只有千余人。可因为乃是要护卫李民,那跟随李民而来的,光是锋将,就不下两百多人。这些锋将,那个顶个的功夫,可是比一般的精锐兵丁要高多了。光凭个体实力,对付这些大内武监,绝对不次。
可问题是,这太祖棍法,乃赵匡胤专为军武所创,最擅结阵杀敌。三百武监施展太祖棍法结成的棍阵,当即就让轻敌的李民军吃了一个小亏。
第二十卷 第十一回 受让
“你们这些没鸟的阉人,竟敢伤洒家的儿郎,通通去死!”
三百大内武监,一通太祖棍阵,刚刚打伤了百十人的李民骑军,却是惹恼了一旁压阵的鲁智深等悍将。
原本,只看见一群宫娥太监。鲁智深等人自持身份,却是没准备动手。如今却在他们的眼皮底下吃了这亏,而且还是一帮太监的亏,这如何让鲁智深等忍得。
鲁智深当即冲入这大内武监的太祖棍阵之中。只听一连串的爆响,不知道有多少棍棒,顺应着棍阵的演变,打在了冒然冲入太祖棍阵的鲁智深身上。
只是,鲁智深那一身特制的钢铁铠甲千余斤,那就跟一座钢铁堡垒一般。除了怕无孔不入的热油火烧之外,也就怕零星的流箭射入缝隙,射伤眼睛。似这等棍棒钝击,哪怕力度再大,对上了鲁智深,以及鲁智深这身特制的铠甲,那也跟挠痒痒一般,甚至连挠痒痒都算不上,根本阻不了鲁智深的一丁丁的脚步迟疑。
而冲入棍阵之中的鲁智深,只是一个简单的横扫千军。哪怕巨大的日月连环巨铲只是横着一划拉,原本保持着棍阵结构的大内武监们,当即纷纷被拍飞,立时清出十丈方圆的一块敞亮地。
这赵匡胤留下的太祖棍阵虽然强横,可碰上了绝对的力量,巨大的力量悬殊,还是使其瞬间瓦解。
而有鲁智深冲锋带头,那些吃了亏的李民军,又如何会干看着。立时众多的锋将也纷纷动手,三百多的大内武监,不多时已全被斩杀。
而李民至始至终也没多看这些。哪怕这些大内武监再厉害,有着鲁智深压阵,那也绝对翻不了天。更何况,李民骑军还带着火铳呢,要是真的近战不敌,一通乱枪,这些大内武监,只要没练到传说中金钟罩十三层,刀枪不入的至高境界,那也是一打一个死。
李民对于自家军兵的实力,那还是比较有信心的。
故而,李民在制服那四名偷袭他的大内武监供奉之后,随即迈步向前,直入承乾宫。
只是,在那宫门前,刚刚被眼前异变惊呆了的武进忠,再次惊醒过来,挡在了李民的面前。颤声叫道:“你给咱家站住!不要靠前,下站!下站!”
李民那里会理会他,依旧迈步前进。那武进忠声嘶力竭,眼看李民毫不理会,猛然叫道:“皇上,奴才给您尽忠了。”
说着,就猛地一头撞向李民。
这怎么可能撞得着。连那四名大内供奉的突袭都奈何不了李民,那就更别说是这个根本没什么功夫,原本不过是一个王府的太监总管了。
不过,他这等拼死的忠义,却是让李民有些感触。李民这些日子,接触了不少赵佶重用的大臣,结果一个个都比较识时务。倒是这个太监,却是有绝死尽忠之心,实在难得。
李民感其忠义,倒也没把他漂浮上天,再重重摔下。只是一个重力束缚,将其压爬下就算了。
而此时,却有一人叫道:“叔父大人,难道您要谋我大宋江山不成?”
李民顺音一看,一个身穿皇袍的少年,正自站在承乾宫的门后,惊恐不安的看向这里。
李民看着,好似有些印象。不过有着皇袍在身,那不用问,也应该是如今的傀儡皇帝了。当然,也有可能是傀儡皇帝的替身。不过,李民既然对这少年有些印象,而且其也有些相像赵佶,那就应该是假不了。
两厢一结合,李民却是有些想起这个赵桐。前几年年宴时,赵佶邀请他李民同坐同饮。赵佶一大帮孩子中,却是有着这么一个小孩跟着大伙叫自己叔父。这一晃眼的,都这么大了。不过,应该还不到十五罢。竟然成了蔡京的傀儡皇帝,真是造化弄人。
李民这一想起旧情,不禁感慨良多。
当即和颜悦色说道:“你既叫我叔父,我也不与你见外。实话与你说,自金兵破城入京,你父听信蔡京之言,与金人和议,不等我援兵赶至,以致被金人俘获。这大宋的江山,就已经是名存实亡了。蔡京之所以拥立你继承皇位,金人更把你之兄长尽皆捋去。不过是让你做一个傀儡皇帝,好挟天子以令诸侯,与我分庭抗礼罢了。我今入京,既是铲除蔡京,也是要去了这个傀儡政权。我李民不会任由汉人的江山分裂,更不能看着异族入侵我中原之后,祸害了我中原百姓之后,还能安稳的休养生息,把我中原百姓的财富视为可供收割的稻谷。所以,如今大宋既然亡了,我也不会虚伪的让你成为傀儡统领。我承天应命,当仁不让,自当一统华夏,建立共和大同,自强自息,务必使万邦知晓,犯我华夏者,虽远必诛!”
李民一番话,发自肺腑。此时李民军的军兵,已是干掉了那些大内武监,全都是听的清楚。当即也全都是热血沸腾,齐声应和道:“犯我华夏者,虽远必诛!”
千人齐喝,内中更有鲁智深这等高手大喝,那真是气憾天地。
“我明白了,叔父大人。这大宋的江山,侄儿就拜托您了。只是,侄儿的父兄,全都被金人捋去,侄儿无力救援,也敢请叔父出力了。”
赵桐这小孩,如今刚刚十五。正是对皇权还没有什么认识和留恋的年纪。再说,赵佶这些孩子里,怎么排,这皇位也没他的事。故此,他更是从小也没惦记过,反倒是经常被提醒要韬光隐晦的避讳皇位,所以这赵桐从小更是没觉的这皇位有什么好来。尤其是最近,意外被蔡京捧成了皇上,朝政之上,那是什么都不懂啊。可还有一大帮老头子盯着他问,盯着他说。可他说话由心了,随即就是一顿不是。说话违心了,更是许多差错。最终还要看着蔡京的颜色行事,这皇上当的可比他当王爷时累多了。
所以,这赵桐听完李民的肺腑之言,很是干脆的把皇权交出,却是真心。
李民盯着赵桐看了一番,见其总算是把麻烦事摆脱了样子。明白其心境,微微一笑。暗自寻思:这些日子,也是难为这孩子了。
李民当即承诺到:“侄儿放心,你父虽与我绝交,可终究与我兄弟一场。况且,他毕竟曾为我汉人之皇,我也不能由着异族人拿去取笑。我早已派人突袭了金国本土,你父之安危,就包在了我身上。”
李民安抚完了赵桐,随即从赵桐那里取了代表天子身份的玉玺印信,并封赵桐为顺天王,随后传令出榜安民。
而此时,京师大营中的三万禁军,全都被林冲带领的一万兵马堵在了营门之中。凭着李民骑军的火铳,以及林冲在禁军中的威望,再加上这京师刚刚被金军攻克一回,正是人心浮动不安之时。在林冲的劝降下,竟然顺利的全体投诚了。
而至于蔡京那一帮人,更是一个都没跑了,全都被堵在了府门里。虽说这些大宋的大臣们,一个个府中养的家丁家将也不少。可这些人,能跟着他们这些臭名昭昭的奸臣,那图的不是权力就是金钱,平常跟着他们威压百姓,那是个顶个的强。可危机关头,又有什么忠义可言,一个个根本不听指挥的就各自散了,却是让李民军拿的轻松之极。
李民计划之外的占据了大宋京师。这麻烦事,可是不少。首先,李民这两万人,就根本不够派发的。其次,李民军此次来是为了打仗的,军中多是武将,文官实在是少的。这么大的一个京师政府机构,根本就支撑不起来。最后,大宋正式灭亡了,李民要正式一统中原各地,名正言顺接管天下,也需要给各地下发檄文。同时派出钦差使臣巡视安抚天下,这也是需要大量的人手。
李民只能紧急传令二龙山的李纲,以及江南的张邦昌,各自带着一帮底班群臣赶到京师支撑起中央政权的架子来。
而暂时的,诸多杂事,也就只能是李民亲劳了。
好在,李民虽然对于具体的事务处理,并不怎么精通。可李民最善于当撒手大掌柜的,这京师也正好还有一个新近投靠李民的李邦彦。
李民只是稍稍暗示了李邦彦一下,准备看看其能力如何,而后好量才重用于他,就激励的这个李邦彦跟打了鸡血一般。
此时的李邦彦,却是还没有当过浪子丞相,还自年轻,正是有些理想和抱负的时候。而李民如今立国的重要位置,也实在是闲置的太多,正是他拼搏奋斗的好机会。
这李邦彦却是给李民举荐拉扯出不少的年少俊才,这些人的品性虽然不好说,可却都是京师中诗词双绝,出口成章,能写会画,会玩的。这能出口成章,并且会玩的,就算别的不行,最少也都是脑子快的,适应规则强的。
而今李民这中央政权,也没过多旁的事务,李民定出规矩来,又招了一帮死板守规矩的人盯着。这帮脑子快,适应力强的年轻俊杰,倒也是转化的快,很快在李民规定的道上,走的有声有色,让李民省心许多。
而更让李民开心的是,这入了京师,这曹淼还就真如约的把曹家道藏,给李民进献来了。
第二十卷 第十二回 后勤很重要
这,这就是曹家的道藏。
李民这会算是开了眼了。正所谓:假传万卷书,真传一句话。这曹家的道藏倒好,连一句话都没有,就是八尊石像,八尊八仙的法相。这倒怪不得曹淼为什么非得等京师城破才能把这道藏献给他李民研究了,这八尊石像是不太好搬运。
不过,李民倒是丝毫没有怀疑曹淼是随便拿这八尊八仙石像来忽悠他李民。没别的,这八尊石像往李民这眼前一摆。
李民的神识立刻就感应到了八种气场。这八尊神态各自不同的八仙法相,竟然每一尊都带着一种近乎活人一般的生命力场不说,每一尊法相更有着一种与众不同的独特意境。
吕洞宾的纯阳刚烈,何仙姑的慈祥如母,钟离权的烈火焚天,张果老的清净无为,铁拐李的包容光蓄,蓝采和的不动如山,韩湘子的潇洒如风,曹国舅的律令如雷。
其意境深远,越是李民这般神识强大,对道的领悟高深的,越是对其感受深切。反倒是寻常百姓,神识不能脱离体外,倒是对其根本不会有什么反应,只会将其当作一尊青石雕像罢了。
李民越是观察,神识越是震撼。到后来,那八尊石像都好似活了一般,在李民的神识感应中,各自演绎精妙道法,李民神魂险些迷失其中。
好在,李民尸狗化身温养修复落魄钟已是将近大成。这落魄钟,能撼人神魂,也能定人神魂。危机之中,自生感应,不敲自鸣。
“咚!……”
李民神魂一震,随即惊醒的收拢回来,守住心头灵智,待其安稳。这才暗道一声:“好险!”
不过,李民倒是知道,这倒不是曹淼有意害他,谁让他李民不自量力的同时观看八仙遗留的八尊法相呢。
显然,这八尊法相,那就是八仙的八种神通。连八仙都要分成八个人各自学习,他李民虽然不错,可一次学八个,这八种神通还是属于那种能各自相生相克的。这一气学,不出问题,又怎么可能。
没看那曹淼守着八尊法相,也只是学了曹国舅的一脉相传么。
不过,李民求取曹家的道藏,到也是没打着全盘抄袭的算计。毕竟到了李民这般地步和境界的修道者,其体内的能量循环力场,多以成型。就算有更高明的功法,若是不把原本的功夫毁了,冒然修炼,也是很容易出问题的。而就算能狠下心来毁了原先的功法,且不说值不值,浪费不浪费。光是摧毁,那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更何况如何毁得去原本功法痕迹,却又不造成对自身的伤患,不影响后续的修炼,那更是一个难以掌握的度。
故此,李民从一开始,就是准备借鉴曹家的道藏,完善自身的功法。毕竟李民是野路子走到今天的,对于金丹大成之后该怎么办,那绝对是两眼一抹黑。而有了这道藏,就能减少不少李民自身摸索的弯路,更能借鉴许多其原本修行不到的地方。
故此,李民静下心来,不再一次观看八尊法相,而是径直观看起了曹国舅的法相。
毕竟曹国舅也是主修雷法,主修官运皇气。而李民除了原本就是修炼的雷电异能之外,如今更是一统了中原。虽说还有这外族没驱赶干净,可怎么说,那也绝对是应该有些皇气的,却是正好与曹国舅的道法契合。
李民这一看,就足足看了十天。直到李纲和张邦昌等都领着人手赶到了京师,李民这才略有所得。
敢情,李民原本修炼的五雷玉书,乃是外丹一道的经典之作,主修器物。就是最后对天雷珠的凝练和运用,都不过是用神识来操控能量,而曹国舅的这大品紫雷天罡经,却全都是神识的运用。
这曹国舅出生的年代,可是没有那么充沛的天地能量供其吸纳挥霍。而这曹国舅又出生在大富之家,修炼心经之后却是借万人对皇权的敬畏、崇拜等意念,凝聚了皇命铁律。更以绝对强大的神识,形成意念神雷。令所有受术者的神魂在接触到那强大的意念神雷之后,在意念中形成被雷劈的意识,从而魂飞魄散。而练到至高之境,则直接以意念束缚方圆数十里的正负离子对撞,形成真正的天雷,跟李民如今这一套理论,那却是截然相反。
这令李民获益匪浅,要知道,李民如今本就是神识强大,更分化出了尸狗伏矢两尊神魂化身。单单是天雷珠这等储能放电的外丹小术,已是不怎么够李民应用的,而曹国舅这般需要超级强大神念必须修炼心经之后,才能应用的神通,却是几乎给李民量身定做一般。
不过,李民虽然沉迷万分,万分想立时融合贯通的修炼,可李民却也知道此时不是时候。
原本,李民在得知完颜吴奇买跑回草原之后,就惦着趋兵追赶完颜吴奇买的部队。可有着蔡京这么一个苍蝇作祟,实在让李民不得安心不顾后路的去追赶完颜吴奇买。彼时,李民若是不管不顾地追去了。看似大度,看似不计利益的崇高,可没有后勤的支援保证,只是单凭李民这两万骑军,蔡京随便在后方动些什么手脚,没有给养供给的李民骑军,那就得陷在草原上。
只不过,李民虽然干脆利落地除掉了蔡京,顺势接管了京师。可大宋中央政权的一摊子琐事,那也让李民动身不得。
如今李纲等人来了,李民有了底班保证,却是应该快速追击完颜吴奇买去了。
毕竟,宗泽、周侗等两人虽然说了岳飞这几年历练的不错,不仅是武艺盖过了周侗,其战斗指挥的感觉,更是胜过了宗泽。可岳飞在李民的印象中,依旧是一个孩子。哪怕是这个孩子,是李民深信的军神。可孩子就是孩子,李民又怎么可能放心任其独自领着一群蒙古军去对付完颜吴奇买的主力。
要知道,这个完颜吴奇买,那也不是一般的战争强人。
不过,李民虽然想甩手就走,可李纲等却还是把李民给拦下了。
对于李纲来说,如今最重要的,那可不是什么追击金军,而是要迅速的把李民一统天下的这个大义名分给定下来。
如今李民的赵桐称臣,哪怕这个赵桐是蔡京联手金人拥立的伪皇。可他毕竟有大宋的传国玉玺,而且大宋京师的一帮文武大臣,那也是一个都没跑了,全都被抓了不说,更大多降了李民。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