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逼上梁山-第15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那洪涛仔细往下一看,虽然离得看的不太真切,可却也是能断定没见过。不过,高俅手下的偏将,牙将众多,那也是几百上千的,洪涛也不可能都认得。这却是不能说明什么。而且,石秀的态度嚣张,语气坚定,更让洪涛觉得此人果真有些太尉府的气派。反倒让洪涛原本的八分猜疑,直接降到了六分。尤其是那石秀谋反的这顶大帽子一出,洪涛那就更是心虚了。

洪涛的气焰当即就消了几分,赔笑喊道:“张将军莫要误会。非是本将慢待张将军,实乃是这都梁山比邻扬州,乃是守护泗州之要道。而今扬州已被叛军偷袭占据。本将退守都梁山,不得不防叛军突袭,往来进出,皆要验明方可,职责所在,却是松懈不得。如有得罪,还请将军海涵,待验明之后,本将为将军摆酒赔罪。”

石秀一听,当即喝道:“呸!你个鸟人,有什么资格验我。老子奉太尉大人军令,进出京师四镇,都没个人敢验的。就你这里啰嗦,快说如何个验法?”

石秀越凶,洪涛反倒气势越弱。当下连忙陪笑道:“将军包涵,本将绝无刁难之意。想来,将军奉太尉大人军令巡检都梁山,自然会有太尉大人文书印信。将军只需出示文书印信与我,我自恭迎将军入山巡视。”

这洪涛谨慎小心,说话却是在理。正所谓:私凭文书,官凭印。似这等巡检督战一来的差事,自然要有正式的军令和文书。没那个,任谁来瞎说一通,全都当上差招待,那岂不是乱了套。

只可惜,这洪涛打破头也想不到。那高俅早就暗中投靠了李民。李民此次为了迅速突破扬州和青州之间的封锁线,救援青州,却是没想过硬打,早在来的路上,就想过借重高俅的剩余价值了。早就准备好了大量的高俅文书任命。那拿出来地,绝对没有一个假冒的,都是高俅的亲笔,而且盖的也是真正的官印。

故此,石秀很是痛快的骂了一句,随即就从怀中掏出了一封文书。让军卒送到寨墙之下。那洪涛命人用竹篮提上来一看,以他的学问,却是分辨不出高俅真迹和假冒的有什么区别,何况这根本就是高俅亲笔。只知道这文书上的大印,却是无错,暗花全对,应该是真正的大印。只不过,那文书的内容,却是有些含糊,即没有指明巡检地点,更没有指明巡检的日期,这又让洪涛有些疑惑。

没办法,李民和高俅再有才,却也是无法断定李民要在哪里以及何时用到这些文书,故此,李民却是仿后世万金油的回帖,拟了一道几乎可以通用的文书。

而此时,石秀已是在关下大声喝道:“呔!你这厮,文书也看了,还不快快恭迎某家,还愣着干什么?莫非你还真的不尊太尉大人谕令不成?再不开门,某家可就走了。你自去向太尉大人解释这不尊军令之过!”

洪涛本正自蹉跎,闻言猛地一惊。他可是万万不敢得罪高俅的。何况这军令大印也是一点不假,虽说交代的有些不清,可也说不准这是不是高俅本身不通军务的缘故,洪涛当即信了八九成。

洪涛这心态一变,再看石秀,那可是越看越觉得乃是高俅派来的兵马。当下不敢怠慢,连忙高声呼道:“张将军莫要心急,莫要心急。在下这就开关恭迎张将军。”

随后,洪涛急对左右喝道:“快快快!快快打开关门,恭迎张将军入关。”说完,洪涛自身也急忙下了关墙,恭迎石秀入关。

别说,这石秀装逼还是很有一套的,官威摆的很足,眼见洪涛出关迎接,也不下马,趾高气昂的喝道:“洪大人不是要验证本官么,如今文书已经看过,本官可有假?”

洪涛连忙陪笑道:“不假,不假。都怪末将过于小心。慢待了将军,将军恕罪,将军恕罪。”

说完,恭请石秀入内安歇。

石秀这才在洪涛的陪同下,领兵进入都梁山山寨。

可一待石秀领兵进入都梁山山寨,不待那洪涛把石秀让进山寨大厅款待,石秀已经是一把抓住洪涛的手腕哈哈笑道:“大人而今不怀疑我是叛军了么?”

洪涛听石秀旧话重提,以为石秀乃是要挑理取笑。当即又是陪笑道:“不怀疑,不怀疑。将军这等人才,如何会是叛军。”

石秀闻言更是大笑,笑罢高声说道:“不错!本将绝不是什么叛军。可本将也不是大宋的将官,本将乃中华共和国国主李民驾下第三军锋将团长,石秀是也!”

洪涛闻言大惊,失声说道:“将军莫开玩笑。”

石秀守一紧,紧紧抓住洪涛地右手手腕,厉声喝道:“哪个有闲与你玩笑。老子就是奉命来取你这都梁山的。”

洪涛闻言,如天打雷劈一般,高声喝道:“来人!拿下。”一边喊着,一边就待抽剑刺杀石秀。

可此时,石秀带进来的兵,早就各就各位了。再加上军中有众多的高手,更有李民亲自坐镇,有心算无心之下,早就把都梁山的军兵缴械看管了,自然没人应这洪涛的喊喝,而至于那洪涛的挣扎,洪涛功夫虽然不错,可比之石秀却是还差了点了。

那石秀虽然统兵不算太好,可一身的功夫,却是比杨雄还强,也就是李民手下的猛将太多,这才显现不出来他石秀了。可放到外面,跟大宋的普通将领一比,那绝对是平均线以上的高手。拿住了那洪涛的手腕,只是一用力,那洪涛原本要挣扎的动作,也就再也持续不下去了,很是轻易的就被石秀生擒活捉。

李民军北上第一阵,却是轻取了这都梁山。

不过,这一回,李民却是没有分兵驻防都梁山,稳扎稳打的打算了。清理余战之后,随即聚拢了都梁山的官兵俘虏。运神通讲话道:“本尊,中华共和国国主李民是也。想来尔等也知本尊之名号,今宋皇无道,崇信奸臣,盘剥百姓民膏,以用奢华,宋室气运已尽败坏,本尊顺应天命,立国东南,以解天下万民于水火。尔等皆良善之民,孰是孰非,可自觉。今尔等被俘,本尊也不责难尔等,尔等可各凭本心,或随本尊共建大同之国,或自拿盘缠,投奔他处。”

李民说完,随即命人把从都梁山缴获的军饷拿出。令人分做两堆,凡是愿意跟随李民的,各拿十两的安家费,凡是自谋生路地,各拿五两的路费。

一时间,都梁山众俘虏,全都是议论开了。要知道,李民的名声,那可是没有不知道,就是这些军兵当中,原本也是有不少乃是李民神宵教的教徒。尤其是李民刚才一番话,声音虽不大,可一万五千多的军兵俘虏,没有一个不是听得真真的,全都跟李民在他们面前,与他们单对单讲话一般。自然都是信服了李民神通。而且,他们这些军兵,原本就是高迪军的军户,除了当兵,也是不会干别的。自然有大部分想继续跟着李民当兵。只是,也有人还念着大宋的正统,有忠义在身,不想反戈一击,犹豫不决。这三三两两的,也就商讨开了。

第十六卷 第二十八回 急袭徐州

秋风阵阵,打着宋军高俅旗号的李民大军,迎着风,快速的挺进着。

这一回,李民在老家有可能被端的情况下,算是发扬了不以一城一池为重的战略精神。攻取了都梁山,根本就没有留下任何兵丁把守。在一番演讲后,就按着众俘虏的意志,留者自留,去者自去。一万五千的俘虏,收了六千,整编成一个独立旅,直接就拉着走了。

那速度,那干脆,愣是让一群被遣散的大宋军兵,目瞪口呆。要知道,往常的俘虏不投降,那就是一个字:杀!那还有放行外加给盘缠的。

而对此,李民不过是没有时间跟他们浪费。何况,李民整军,最重军队向心力,强扭的瓜不甜,紧急时刻,自然直接放了了事。反正,李民推翻大宋之后,这些也还都是李民手下的百姓。到时候他们也绝对要念着李民的好。回到乡野之后,绝对是李民义务的宣传员,李民又是何乐而不为。

而至于这些人会不会重返大宋,或是通风报信,走漏李民回援青州的消息,李民那也是丝毫的不担心。要知道,这都梁山的守军,那可不比讨伐军,驻地丢失,那可是重罪。没有什么特殊的原因,却是没有哪个小兵会找那个不自在的。而至于走漏消息,李民就更不在乎了。李民却是不相信,一路躲躲藏藏的遣散者,能跑过他们这些打着宋军旗号,急速行军的大部队。

而事实,也果如李民所想。李民军从都梁山出发,待到傍晚,已经是来到泗州城。

此时,泗州城的城门尚未关闭,远远的看见来了一哨兵马直奔泗州而来,那些守城的兵丁。这才慌忙的关上城门,报给了泗州城的兵马团练使张龙。

李民随即仍用老一套,令石秀仍旧打着高俅手下奉命巡检督粮的旗号,再次诈城。

要说,这守备泗州的团练使张龙,在当地也算是有本事的了,可他那警觉性还不如那洪涛呢。毕竟洪涛守备都梁山,那可还是防御着扬州地杨志的第一线。而这泗州有都梁山作为屏障,已经可以说是算作腹地了。在不知道都梁山已经丢失了的情况下,这张龙怎么可能想到腹地内,行走着自家的军马,会有什么问题。

这张龙,却是连石秀的文书都没验,随即命人开了城门,恭迎石秀这个上差进城。

别说,别看这诈城的套路旧,可用于突袭,那还就是好使。可见,经典地,流行的,必然有其根基。

李民再次领军轻取了泗州。

而后,李民依旧没有分兵占领泗州。依旧把泗州的三千守军再次按其意愿,收编遣散,最终再次得兵一千。

随后,连夜宴请泗州当地的商会乡绅,族老。对其说道:“本尊今顺天应命,立共和之国,以求大同。今已得东南半壁。现今,泗州平定,本尊不日解放天下,还需各位贤士助力。”

那些泗州的名流乡绅,原本被李民连夜请来,心中甚是害怕,可如今见李民说的客气,不像有歹意,更都知晓李民的名声。当下各个安心了许多,纷纷说道:“尊者顺天应命,我等自当相助。”

李民安抚了这些氏族名流之后,随即令其众人推举乡老。而后象征性的留下一名法官,一名县官。就将泗州交给了他们治理。

休息一夜之后,次日黎明,李民大军半点不耽误的就继续拔营赶往青州。而那些泗州的名流乡绅,则还高兴着自家也是官身了,美滋滋地要摆些体面,为李民治理好泗州。

如此,一路无话,李民逢州过城,根本没打一处硬仗,全都是诈开城门突袭,全都是收编遣散当地武装,把地方交给当地德高望重者治理,那前进的速度,那叫一个快。

说实在的,李民如此推进,快虽快了,可根基绝对没有李民当初在江南那样稳扎稳打来的牢固。且不说民心归属问题,就是大宋但凡派些军兵来收复失地,那些城池,也不用费什么力气,绝对立马改换旗号。

只不过,而今大宋兵力吃紧,中央派不出兵来,而地方相邻的地方军兵,更是无诏不敢擅离驻地不说,他们各自手下的那点兵力,镇守当地尚可,真要是跨洲平叛,却也是没有几个敢的。

不过,就算大宋真的出兵收复,李民也是不在乎地。想当初,毛老爷子红军两万五千里长征,打一路,解放一路,随后又被紧追而来的蒋军收复一路,那些都是无用功么?革命的火种,那可都是长征路上撒下去的。

何况,而今,李民已经在东南占下根基。一路打过来,更是瓦解了大宋对地方的军力统治。而且还收编了当地的大量军力,军需。光是这些,那已经是赚大发了。地盘,那都是附带的外找。李民有什么好可惜的。只要李民回转了青州。别的不说,只是李民这些年在二龙山积攒的那些军火和后堂枪,整编出来大规模的火枪军,那就足以横扫中原。

此时,面对连边军都调用内战,完全不顾外族窥视,有些丧心病狂的大宋,李民已不存什么稳扎稳打的奢望了。李民却是向尽快击溃大宋的京师主力,而后以正统的大义,收编大宋余部,以求最大的保持国力,免得外族有了可乘之机。

只是,淮南东路,打着高俅的旗号好使,可出了淮南,高俅那统战江南的旗号,可就不好使了。毕竟,高俅的职责就是在江南那一块。出来了,过界了,再使,任谁也就一眼看穿了。

不过,李民依旧没有强攻的想法。毕竟,已血肉之躯攻打城池,就是兵力悬殊,也是极难快速拿下的。

这一日,徐州城正自四门大开的放行着南来北往的路人。

那守门的军兵,各自高兴:今日进城的人还真多。这城门钱,却是要比往日翻几番了,晚上却是可以吃喝个尽兴了。

甚至那有家眷的老军,还琢磨是否也可给婆娘买匹布了。

而就在此时,却又那眼见的,只看到远处有大队的人群正向徐州城走来。

那守门的军兵,虽不知出了什么事,而且身在内地,也根本没想到可能会有敌军攻城,可最近天下大旱,灾民,流民的成群结队的逃荒,那却是见得多了。却怕那远方的大队人群,乃是大规模的灾民逃荒,恐其趁乱涌进城内,有什么民变,却不是他们这些小兵能担待的起的,

故此,这帮守门的军兵,虽然是在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的情况下,依然各自抡枪抽打那进出城门的百姓,意图把这些要出入城门的百姓驱散了,好关闭城门。

可就在这时,原本各自挑着担子的樵夫,农夫,货郎等排队等候进城的百姓,却纷纷抽出了扁担,货物中暗藏的刀枪,径直就向守城的军兵杀去。

那些守城的军兵,不过才是一个小队二十人左右。可这已经进城的,以及还没有进城的樵夫,农夫,货郎等人,却是不下二百。而且,那些樵夫,农夫,货郎等装扮的人,各个都是一身的好武艺。比之这帮守城的军兵,那可是高上了一大块。

三下五除二的工夫,那些守门的军兵已经就被解决了。

而这时,城上巡视的军兵,也已经发觉了不好,一边敲响了警钟,一面就在都尉的指挥下,各自提了长枪赶来支援。

只不过,此非战时,徐州城上巡视警备的官军,也不过百人,更没有带着弓箭,怎么能打的过那些有心算无心,攻占城门的闹事者?

何况,那远方赶来的人群,那也不是看热闹的,这边强占了城门,那边自然也加紧了赶路,直跑的烟尘滚滚,却也是很快的突入城内。

而此时,徐州守备刘自勉还正自在城内的府邸中整装穿戴呢,一边穿着,还一边厉声的骂道:“哪个该死鬼竟敢敲响警钟?那钟也是随便敲的。影响老子风流快活,若是没有大事,本大人扒了他们的皮。”

一旁伺候刘自勉穿戴的丫鬟,怕怕的,不敢答言,利手利脚的帮着刘自勉穿戴。

可不待刘自勉穿戴利索,整个徐州城,已经是被李民大军彻底占领了。徐州守军的三千军兵,更是直接被堵在了军营之中。各自刀枪盔甲还没整利索呢,就被李民手下的长枪手,弓箭手指着,一个个老实的跪地投降了。

那徐州守备刘自勉刚刚穿戴利落,带着几个跟班,出得门来赶往城门,就在路上遇见了领军进城的杨雄。

好家伙,这倒好,这刘自勉穿得整齐,一身盔甲,却是标明了身份,那杨雄怎么能放过?

当下,杨雄大吼一声:“中华共和国国主李民驾下锋将团长杨雄在此,敌将受死!”

喊完之后,杨雄也没让身后的军兵围上,自身就一个虎跳跃了过去。毕竟,这刘自勉带的人也不多,也就十余个。以众凌寡,胜之不武。

可是,杨雄这一跳,一件令杨雄万万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

第十六卷 第二十九回 密州生变

“晦气!就这熊样也当的官!合该大宋灭亡!我主昌盛!”杨雄骂了一句,随即命令身边兵丁将那刘自勉拿了,继续清剿城内抵抗。

却原来,杨志一个虎跳过去,本想与敌将大战一番,显显本领。却没想到,他这一跳,对方的马匹一惊,前蹄高抬,人立而起,就把那位敌将给拽马下面去了。而更有意思的是,那敌将摔倒地上,看意思是想来一个鲤鱼打挺蹦起来,结果,脚抬了两下,也可能是他那一身盔甲坠着的,愣是把一个好好的鲤鱼打挺,弄得好似王八翻身,而且脑袋顶了半天,还没翻过来。

而更有气的是,那刘自勉眼看起不了身,杨雄又站到近前了,索性也不翻,径直哀告杨雄道:“将军,将军。莫要打,莫要打,小的情愿归降。”

杨雄本来心气很高,可碰到这么一位穿得人模狗样,可既没有真功夫,也没有骨气的家伙,除了自认晦气,还能怎样。

不多时,李民军迅速平定徐州。李民照旧一通演讲,收留部分愿意跟他走的宋军,遣散大部分当地军兵,而后召集当地乡绅,成立临时自治县,而后继续开拔。

也许是大宋内地的军兵,真的是久违经历战争,警惕性不足,军力不济,守备将官也多是无能之辈。李民连哄带骗外加突袭的路数,竟然一路畅通。

接连轻取下邳,新沂,郯城,临沂等十余地。收编遣散了淮阳军,平阳军,兰陵军,石门军等众多的地方军兵。

如此一来,由于李民军没有打什么硬仗,更没有耽误行军的路程,李民军行军的速度,却是比路人流言传播的速度还快。毕竟路人是不可能向李民这般高强度行军的。

而此等快速的突进,反过来又让让前方大宋的地方军兵。全然接不到李民军突进的消息,自然也就全都被打得对方措手不及,轻易拿下。也就更让李民的突袭顺畅,却是形成了良性循环。

而接连不断的胜利,也更加凝聚了李民军的军心。就连那些新进加入李民军的俘虏,也是对自家军队产生了无比的荣誉感和自豪感。军队的凝聚力,本来就是靠胜利堆就得。

只是,如此连续行军一个多月,眼看都到了密州,李民军的那些军兵,却也是都有些受不住了。毕竟他们这些军兵,还是比不了红军战士那种铁脚神八路,跑路跑得惯了。若不是李民突袭地顺利无比,早就炸营崩溃了。

而这一点,却是李民所没有注意到的,毕竟如今的李民,异能在身,一手悬浮术骑在马上,连颠簸都感受不到,又怎么能知道底下军兵两条腿走路的辛苦。

此时,李民连续收编的军兵,已经是比李民本军的数量还多了。军兵总数,已经是到了九万多人。再加上各地收刮的粮草军需,李民大军的队列,足足拉出了四十里长短。

这一日,李民大军进入密州,再有十里,就是密州的首府诸城了。只要攻破诸城,再拿下高密,以及维州的北海,即可打通到青州的通道。

李民也是连日打的顺手了。也没多想,随即派遣石秀、杨雄,继续领二百前锋。乔装百姓,先行赶路,待大军到时,强占城门,夺取诸城。

杨雄、石秀,当即领命。火速领着二百前锋先走了。这些人乔装樵夫、农夫突袭,那也不是一回两回了,全都是惯手了,家伙什齐全,却也不用特意准备什么。

而李民则令大军依旧例,停军休息半个时辰,将养兵力,而后起军突袭诸城。

却说。那杨雄、石秀领着二百的前锋,乔装樵夫,农夫,三三两两地就往那诸城的城门走去。

那守门的军兵,虽然眼看着今天入城的樵夫、农夫有些多,可却也是没有在意。毕竟杨雄、石秀他们做的惯了,一个个的神态自然,根本没当一回事,自然没有什么心虚的破绽。

可是,却不凑巧,今日这密州城头,却正有一人巡城。此人不是别人,正是那信任的密州知府秦桧。

这秦桧投靠了蔡京,反咬了李民,也算是有功之人。此次蔡京责令金枪将徐宁秘捕玉麒麟卢俊义。这秦桧也跟着沾了点光,外放补了这个密州的知府。

按说,一府的知府,在没有什么事得情况下,一般不会吃饱了撑的去城墙巡视的。可奈何,那玉麒麟卢俊义可是还关押在密州,只等金枪将徐宁攻克青州,剿灭了李民根基,就将一干人犯,共同递解京都。

这卢俊义,那可是不是一般人,且不说其有可能与李民有关系,那跑了的燕青,有可能请来李民二龙山的高手相救,单单是这玉麒麟卢俊义的江湖名声,以及其施恩的受惠者,就有可能来人相救。

不!不能说是有可能。而是肯定,因为已经来过一批了。只是,那卖了卢俊义的无回枪顾彪,那也是江湖高手出身,却也是防了这些,这才没有跑了卢俊义。

说实在的,秦桧真恨不得直接把卢俊义杀了得了,免得有这些麻烦。可奈何,宋皇赵佶,对李民无可奈何可又畏惧无比,却是起了心想拿李民的亲朋好友,一体要挟李民。却是下了严令,李民亲近者,全都要一体活捉,不得伤害。

这命令,连蔡京都拗不得,秦桧人小言微,就更没有什么可说的。

故此,秦桧也只能提心吊胆的小心提防,不时的领人巡视一下城防。

而今,秦桧冷眼看到这么多的樵夫、农夫突然来到,却是起了疑心。

要知道,秦桧可是穷苦人家出身,却是不像其他混迹官场的官员一般,不知道什么柴米油盐酱醋茶的。这农户除了赶集,一般却是很少进城地,没得交那入城钱。而至于樵夫,每日里城内的用柴数量几乎都是差不多的,打柴的,也是基本固定,就是那么多人。突然间扎堆出来那么多的樵夫,那些柴火,卖给谁去?

秦桧疑心即起,随即仔细一看,更见那些樵夫、农夫,一个个眼光倍亮,身体倍棒,脸冒油光,丝毫没有一般樵夫、农夫,饥一顿饱一顿的菜色。而且一个个嘻嘻哈哈,对所带的柴草货物也不是那么在意,丝毫没有为温饱奔波挣扎的苦涩,以及小心。

秦桧当即断定无疑。

不过,秦桧暂时还没想到是李民挥军从江南打过来了,毕竟江南离这里太远了,没有一点征兆的,秦桧脑袋就是再阔,也是不可能想的这么远的,秦桧只是以为又是燕青请来的江湖高手,要混入城内营救卢俊义呢。

秦桧当即嘿嘿冷笑:“这帮毛贼,倒是不死心。”

一旁陪伴秦桧巡城的无回枪顾彪,当即有些不明所以的问道:“大人,何出此言?”此时,无回枪顾彪,也已顶了原先玉麒麟卢俊义的官位,做了这密州的兵马总监,听候秦桧的调遣。

秦桧闻言笑道:“顾将军,你来看。”说着一指城下的杨雄、石秀等人乔装的樵夫、农夫说道:“将军可有所见?”

那无回枪顾彪顺着秦桧的手指看了一眼,却是没有发觉什么异常。不解的问道:“大人,不过就是一帮泥腿子进城。有什么可看的,每天不都有么。”

秦桧呵呵笑道:“非也!非也!将军走眼了。那些泥腿子、樵夫,一个个饭都吃不饱,走路都脚步浮夸,可有这般的精壮。你看他们这班人,却有哪一个面带菜色。他们瞒的过别人,可又如何瞒的过本府的法眼。呵呵呵。”

秦桧此一说。那无回枪顾彪再一看,果然如此,当即也是产生了如秦桧一般的想法。

没办法,杨雄、石秀既然是要先一步抢占城门的,干的乃是拼命的伙计,自然要挑精壮的。否则弄一帮病汉,就是堵住了城门,那也是不够敌人杀的啊。可如此,却是让秦桧看出了破绽。

这无回枪顾彪,本与玉麒麟卢俊义交好,这一回卖友求荣,却是更加想把卢俊义往死里整,免得无颜面对卢俊义,此时猜想这些人乃是要救援卢俊义的,当即火往上冲,向秦桧说道:“大人,这帮不死心的贼子,不给他们些厉害,却是不知死活,待末将领军擒了他们,将其钉在城楼之上示众。”

说着,无回枪顾彪就要领军下城去抓杨雄、石秀等人。

秦桧当即笑着拦道:“将军且慢。你如此下城抓人,他们惊吓之下,就此跑了,将军可又如何捉拿他们。将军不如如此这般这般,保管他们全都入了将军牢笼,一个都跑不了。”

无回枪顾彪闻言,当即哈哈大笑:“大人好计策,果如张良再世。谅这帮毛贼,必入大人窍中,末将这就依计行事。”

说完,无回枪顾彪随即令人下城布置。不多时,正自佯作在树荫下休息,等待进城的杨雄、石秀等一干樵夫跟前,就走来了一个小校。

第十六卷 第三十回 拼了

“哎!你们几个过来一下。”

杨雄、石秀等人正自散坐。眼瞅一个小校大模大样的过来吆喝。不知道出了什么事,有些摸不着头脑。那些军兵,下意识的就把目光集中到了杨雄、石秀这两个头领身上。

那杨雄还一般,可那石秀多通透啊。一看众人的目光,就觉得不好,生怕出事,被人识破,连忙陪着笑的迎过去说道:“给军爷请安,不知军爷相唤小的,有何贵干?小的等人还要等着进城卖柴呢。”

那小校把眼一瞪,趾高气昂的喝道:“还卖什么柴!军爷唤你,自然有好事抬举你等。”说着,那小校看除了石秀过来之外,其他人没有动身。当即又喝骂道:“哎!哎!说你们了。你们这几个贱坯怎么还不过来?怎么着?还要军爷我抬你等过来是不是!”

石秀看这小校嚣张的样子,不像是看出什么破绽,特意来找麻烦的,怕那些军兵没有眼色,误了李民攻城的大计。当即转身一使眼色骂道:“你们几个没长耳朵,在家里怎么教你们的,军爷发话了,还不赶快过来。”

说完,石秀又转身对那小校赔小道:“军爷,您贵人有大量,多包涵啊。小地方来的人,不懂事,这不是饥年来到我们村,我看他们几个还算有力气,就带着他们出来砍点柴火,胡乱卖几个钱度日……”

“哎!哎!啰嗦吧唧的什么,谁问你这个了。”还不待石秀解释完,那小校已经是蛮横的一把推开石秀,打断了石秀的述说,而后见众人围拢过来,大声喊道:“你们这些砍柴的,今天算是碰到主顾了,我家军营正自储备过冬的柴草。你们这些柴火,我都包了。赶快收拾一下,跟我走。”

这小校此言一出,石秀带的这帮乔装樵夫的人都愣了。卖柴不过是一个幌子,这要是都跟你走了,一会儿大军来了,谁来抢占城门啊。

不过,现在这帮人乔装的身份,那就是樵夫,樵夫怎么可能不卖柴的。这要是不卖他,不跟他走,那也是于理不合。此时李民大军还没见过影子,冲突起来,那奇袭的计划,岂不是破坏了。

那石秀见识通透,眼看这个小校一副嚣张的样子。根本没有看的起他们这些人,显然没有看穿他们的乔装。当即决定,不能惹事,先跟他走,反正预先来此埋伏的人,除了他们这二三十个乔装樵夫,还有许多乔装农夫和货郎的。少了他们这些人,也未必不能成事,却是不能因小失大。

石秀存了此心,当即笑道:“谢军爷赏,小的们这就把柴火给您送过去。”

说完,石秀转身给杨雄使了一个眼色,示意这夺城门的事,就交给杨雄了,随即就领着那些乔装成樵夫的军兵,挑了各自的干柴,跟着那名小校进城了。

若说石秀的这番判断。不仅不能说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