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逼上梁山-第14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说,全身改良藤甲的燕军,只要不是正面对敌冲击力极大的如铁浮屠一类的重甲骑兵之外,在当今的步军当中,却是几乎可以说是无敌了。

不过,折美凤虽惊,虽然坚信自家的决断没错。自信乃是为了拯救折家军的存亡,可直面折美鸾这个堂姐,也还是心中有愧。

毕竟,折美凤不管怎么说,此时也是叛敌了,有违折家军忠义传家的门风。而且,虽然这个年代没有什么结婚证一说,只要是当众举行过婚宴,拜过天地,就算是正式婚姻了。可折美凤毕竟还有父母健在,所谓:媒妁之言,父母之命。折美凤最多有着李民居中说媒,也就占一个媒妁之言。只是稍微比那无媒苟合的要好一些罢了。

再加上折美凤与那折美鸾虽然姐妹情深交好,可岁数相仿,自小也是互相比着的。如今她没父母之命的就嫁人,自然不好见这折美鸾。

折美凤心思一动之下,就产生了把这折美鸾也拉下水的想法。姐妹二人一般,都为折家军牺牲一下,都叛敌,都嫁人,自然也就没有谁说谁的口舌了。

有时候,女人的思想就是那么简单。一个念头,就导致了行动。

当然,折美凤不会给自家男人慕容博拉线。虽然是堂姐妹,男人也是不能分享的。而除了慕容博,李民军中剩下的那几个,折美凤也是没看上眼。反倒是觉得自家男人慕容博对李民最是佩服,而且李民长得面善不说,更是军中最高的统帅,日后的帝王,折家军要想投靠李民,自然跟李民扯上关系最好。虽说李民据说已经有几个老婆了,可哪个皇上没几个娘娘的。

只不过,折美凤虽然有了这般心思,可毕竟还不知道李民怎么想的,当下也是先安慰了折美鸾。

那折美鸾被俘之后,也是想过种种不好,这几日也是害怕的很。此时见了亲人,虽说比较惊讶折美凤竟然被俘之后投降了,更嫁人了。可怎么说,也算是在敌军中有了一个依靠,自是安心了许多。当即在折美凤的安抚下,困倦的睡了。

而折美凤也趁机找到朱武商量。

此时,折美凤已是知道,李民身边说话最有用的,莫过于李民身边的公孙胜与朱武,这俩人,甚至比那日常老跟在李民身后,传说神通广大,法力无边的那两个道士与和尚,更加的说话算数。

这折美凤看的不假,那日常老跟在李民身后的道士与和尚,正是那守一真人与灵隐禅师。此两人,在李民身边虽说是属国师级的,地位崇高,其本身更是有真本领。可他们毕竟除了跟随李民之外,更是阁皂山与白马寺安排在李民身边的代言人。李民如何信任他们,自然也是超不过自家的心腹公孙胜与朱武了。

而等折美凤把心思稍一透露,却也让朱武心思大动。

要知道,随着这几日的信息越来越多,朱武推算折家军投降李民的可能性也越来越大。而随着折家军投靠李民的几率加大,原本在李民军中就占据举足轻重地位的慕容世家,若是再联姻折家军之后,其势力也就越发膨胀。

虽然说以李民的神通还可压服。可对于李民的统制,终是威胁。毕竟李民这些年来收服的心腹。不是在青州,就是海外,在这东南地,却是少了许多。本就多借重了慕容世家几百年在东南打下的根基,不仅慕容世家的大多族人,进入了东南政体,慕容世家的子弟,更是独自成立了燕军。若是再让折家军倒向了慕容世家,慕容世家,那可就真成了李民军的第一军阀了。若是万一有变,或是功无可赏,那都是极不好地,就算李民能镇压,可也绝对是大伤元气,而且有一就有二。李民的江山还没一统,内部就不稳,那李民却要何时才能一统天下。

朱武作为李民的总参,虽然有些事不一定发生,可他却都需要考虑到了,更要将其扼杀在萌芽状态,为此,朱武不在乎当恶人。

朱武原本就已经觉得前些日成全了慕容博有些草率了,只考虑了眼前的利益,以及对慕容家的安抚,却没有考虑更长远的隐患。有些后悔了,甚至暗中想:就算不收折家军,增长军力,也不能留下此等隐患。存了灭绝折家军的打算,甚至准备让慕容博的燕军与折家军狠狠的互拼一下,减低慕容博燕军的数量。

可如今,折美凤的提议,却是让朱武心动,若是折家军也与李民联姻,这折家军自然更是要与李民亲近,李民军中自然也就没有了安全隐患。尔等天下一统之后,也有的是时间慢慢调理。

当下,朱武无二话的就替李民答应了。毕竟,在朱武的观念中,大丈夫当以功业为先,女人只是附带品。只要有足够的利益,别说是一个美女,就是一个丑女,放在家中养着,那也是没什么的。反正重点不在那个折美鸾如何,而在于折美鸾背后的折家军。

而有了朱武的拍板,折美凤更是欢喜,而这也意味着她折家军的安全性,更是大大的提高。确实,若是没有折美凤这个私心小提议,朱武还真是下了牺牲折家军,遏制慕容家势力膨胀的心思。此时,自然是没有了。

只可怜,李民在什么也不知道的情况下,就被朱武给卖了。

且不说,折美凤如何回去动员折美鸾。单说那朱武虽然给折美凤拍了板,可要他完全替李民做主,他也是不敢的。朱武可是知道,他这个主上,别看不怎么什么事都管,可那话茬子以及智慧,那可是都在他朱武以上,绝绝对对的深不可测。人家不管,不是不能,而是不愿。

故此,朱武在折美凤走了之后,随即找到公孙胜。此时公孙胜本自观看地图,正自琢磨在夺取了景德镇与潘阳这两个折家军的军需供给基地后,是什么时间攻打折家军最好,还是拖得折家军军粮耗尽,设伏活捉的最好。

眼见朱武来到,连忙拉着朱武同看。却被朱武一把挣脱,把为李民订亲的事,向其诉说。

公孙胜一听,当即皱眉:“阿武,此却是你的草率了。那慕容家与折家联姻后,虽有实力膨胀之可能,可我军贵在上下一心。主上更是全军推翻大宋的核心。大宋不亡,万没有人会做他想。而大宋亡后,主上登基,以主上的神通,又有何人敢异动?而以主上的新法,主上连自家的皇位都不在乎,只需稳定的几年,内阁主政,以主上神宵教为国教,统一信仰,阁老轮换,总统轮换,什么样的家族,也都会被新兴的党派取缔。那慕容家就算能联合了折家,又有何用。平白的引主上不快,令慕容家猜疑。”

这就是公孙胜与朱武的不同了。朱武是一心追随李民,建功立业。什么新政不新政的,对朱武根本没有什么不同。朱武更不会为了百姓而舍弃自身的厉害。否则,朱武当初也就不会上山当山大王。

而公孙胜跟随李民,却是为了百姓,以及在为百姓好的基础上,让他的阁皂山能够有着更好的名望与传承条件。所以,公孙胜才会劫财跟随晁盖造反,又在看到梁山内部有龌龊成不了大事的情况下,毅然离开了梁山,并在感觉到李民有奇才,有为民之心的情况下,义无反顾的跟随了李民。

所以,朱武先考虑的是李民的利益,而公孙胜虽忠心李民,却是更认同李民的新政理想,远比朱武更了解新政。

只不过,朱武闻完,却是极不认同,当即冷笑道:“一清先生。莫要忘了,再好的新政,也是人来执行,有人就有私。私行不断,新政再好,那也是纸上楼阁,又有何用。那慕容家有着主上压制,自然不会做乱。可是你也说了,主上无心于此,有隐退之心。若是主上隐退,那慕容家势力扩张,焉知其不会暗中操纵党派,只需他家族心腹,进入几个政党之中,自可以势力结党,到时候,恐内阁也成其一言堂之傀儡,就算其复辟,按照新政之法,也是未尝没有可能,彼时悔之晚矣。何况,若是那慕容家鼠目寸光,利欲攻心,只以为他家军中势大,忘了主上神通广大,悍然起兵叛乱,就算我军能够平定,可在此用兵之刻,也是极大损害我军一统天下的前进步伐。哪怕此情,就是只有万一,我也绝不允许。一清先生以为何?”

公孙胜听了朱武心腹之话,也是心中一惊。公孙胜只想着李民新政的好了,却是忘了还有一个人为因素。而这个慕容家的势力扩大,却是有让这个人为因素扩大的可能。公孙胜如何能不心惊。只是,公孙胜却是不知道,李民却是早以知道这个人为因素的厉害了。毕竟,即使在法治社会,这个人为因素也是从来没有彻底消失过,不论是标榜共产的社会主义,还是标榜民主的资本社会,都是如此。一个个年年不绝的贪官下马,就是显证。

故此,李民这才没有担当标靶,做那个招骂名,极端累的皇上,而是要做一个只落好,不落褒贬的精神象征。暗中得一个实惠最大的家族,栖身在一个庞大的国家羽翼之下。

不过,公孙胜虽然没有彻底悟透李民的精神,可是这并不妨碍公孙胜此时理解朱武的忧虑。立时转变了思想,认同了朱武的提议,极有必要。只不过,如何说服李民,却是还需要一个巧妙的安排。

第十六卷 第九回 计毒莫过绝粮

“恭喜主上,贺喜主上。”公孙胜与朱武一进李民的营帐,就满脸欢笑的齐声向李民恭喜。

此时,李民正自盘算灭掉折家军后,还有多长的时间分兵应对吐番与大理等国即将来到的援兵。看公孙胜和朱武来,本还以为公孙胜和朱武有什么新的策略要跟自家禀报,听其贺喜,虽然一愣,随即认为这两个参谋,想到好招呢。

当即,李民也是很受感染的笑道:“哈哈,有什么可喜的,快说来听听。莫非你等已经想到了如何兵退番国?”

公孙胜和朱武当即互视了一眼。朱武随即笑道:“也差不多,差不多。”

李民当即笑骂道:“你这滑头,什么叫差不多。别藏着掖着了,快说说。”

朱武嗯了一声,随即笑道:“主上,当今大宋六大将门,而今种家军已经拜入主上门下,不日折家军也要拜入主上门下,而只要折家军能拜入主上门下,折家与杨家世代交好,主公麾下杨志,又是杨家旁枝,说服杨家归降,想来也是不难。如此,大宋将门半数尽落主上门下,主上一统天下,岂不是举手可待。故此道喜。”

李民闻言,先是欢喜,随即心觉不对。老种家投靠自己,那已经是板上钉钉了,可别说是老杨家了,就是老折家,那也没彻底投靠啊,不久就是过来一个折美凤,抓一个折美鸾么。难道说就这两个女子就能左右折家军的态度?那折家军的忠贞观也太低了点吧。那样的话,就算投降过来,那也信不得啊。

李民当即狐疑的看着朱武问道:“阿武啊,难道你和一清已经想到让折家军彻底投降我军的方略了?”

朱武当即笑道:“不错。主上,不是我夸口,我军胜折家军不难。”

朱武一边说着,一边走到李民创意的战役模拟地形沙盘前,得意样样地在李民身边指点江山的说道:“而今我军已令方腊遣军十万,与怀玉山脉缓慢通行,吸引了折家军注意力。再加上我军已经拿下了折家军的两处军粮供给基地,彻底截断了折家军的补给。我军只需于三岔口设伏,而后遣慕容家高手偷入乐平,一举烧了折家军储备的军粮。那折家军愤怒惊恐之余,必全力防守、搜查乐平。同时派人往景德镇与潘阳调集军粮补给。那传令之人,不管是前往潘阳,还是前往景德镇,必然通过三岔口,如此,必被我军抓住,而那折家军没有回报,就算警觉,也要在无粮的情况下,耽误两三日。如此,就算折家军强抢乐平当地百姓的粮食,也绝对无法供养四万大军。折家军必然食不果腹。如此,两三日后,其兵丁就算精锐,也难有战斗之力。彼时,就算他们想到景德镇与潘阳丢失,点大兵救援,也正好进入我军的伏击之中。彼时或杀、或捉,尽随主上之意也。”

朱武一边解说着,一边把带有军力标识的小旗子分别插至在了怀玉山脉,景德镇、潘阳,乐平,以及景德镇、乐平、潘阳的三岔路口的槐杨坡上。

李民一边听着,一边看着,除了那槐杨坡只能隐藏千余的军兵之外,余者尽如朱武所说。不过,千余军兵的埋伏,对与那些传令军兵的围杀,那可是一抓一个准。而至于折家军的大军,在没有确切情况下,尤其是还在有方腊十万大军在怀玉山脉吸引注意力的情况下,确实是不可能轻易挥军景德镇或潘阳。若是那样,且不说军粮匮乏下,来回奔波造成的军粮消耗,折家军承受不起,就是防线空虚,那折家军也是绝对不出此破漏的。何况,李民如今带的部队,都是快速机动部队,完全可以埋伏在三岔口的十五里外,待折家军大军亲临时,快速应变接应。而且,等折家军两三日后,军兵无食,战力低下时,也许用不到一千人,就可兵不血刃的尽擒折家

当然,这一切的前提条件,那就是李民能派人烧了折家军的粮库。而这一点,李民却是连半分怀疑的理由都没有。

没办法,术业有专攻。折家军的军兵虽然可以说是大宋精锐。即使是在大宋王牌军中,那也是头排的。可毕竟还不能跟武林中的绝顶高手相比。而慕容世家,那可是把家中的老底,都放在这燕军之中了。普通的士兵,那都是江湖中三流身手的死士。核心的军官,即使不算是绝顶高手,那也是一流与准一流的级别。军阵厮杀,也许展现的威力有限,可这高来高去,潜入城中放火,那绝对能做的比小日本的忍者地道。

李民当下站在军事沙盘前赞道:“不错,不错。阿武的主意不错,就这么办吧。尽快解决这折家军,咱们还要防备那吐番、大理、安南等国的入侵呢。”

朱武当即笑道:“谨尊主令,属下这就安排。不过,主上,这种家军的素质不错,以主上一贯爱才之心,属下猜:主上必不忍杀戮,定要收降,不知可对。”

李民转过头来看了一眼朱武,心说:这不废话么。不收降他们,我费这么大的劲干什么。直接攻打景德镇,令其派出求援的信号,我直接围点打援不就完了么。如今我连慕容博的婚事都准了,就为了收服那折家军多些底牌,都杀了,我玩啊。

不过,李民知道朱武这家伙,虽然外交话术,以及关系拉拢上还不地道,远比不上宋江身边的那个吴用,可是,若论情报推演,以及军阵部署,战局规划,却是远比那吴用强多了。在李民军中,其大局观,甚至比李纲也要胜出一筹,却是不会随便说什么傻话地。

故此,李民看着朱武,不动声色的笑道:“阿武,有话直说。”

朱武当即有些尴尬。可随即坦然笑道:“主上,擒拿折家军不难,难得是让其对宋朝失望,并因此丧了对大宋的忠诚,进而投降我军。”

李民闻言点了点头,认可这朱武说到了点上。抓不难,难得就是令其心服投降。

朱武见李民认同。当下有些无奈的继续说道:“可让这折家军对大宋失望,又谈何容易。折家军自大宋开国,就已保了大宋,两百多年下来。多有宗室之女加入折家,大宋后宫。也多出自大宋各大将门之家,当今大宋六大将门,除了那已经归顺主上的种家军,根基浅薄之外,包括这个折家,哪个不是与大宋皇室有着盘根错节的瓜葛。这些将门彼此之间,更是百多年的交情,就是宋皇也不会轻易责斥折家军,折家军又怎么会对大宋失望,背叛大宋呢。”

朱武之言,也是让李民一皱眉,很是认同朱武的观点。不过,李民知道朱武不是那种空言抱怨之人,必有解决之策,当下也不询问,只是继续看着朱武,听着朱武往下说。

正所谓:说的怕听的。

这朱武本就不是什么苏张之辈的能言之人,更早对李民的口才与智慧,信服到了一个极端的境界,绕了半天,眼看李民不入套,不接话茬,就在那里听着,当即有些泄气了。苦笑道:“主上,实不相瞒,当初属下赞同慕容将军娶折姑娘为妻,除了存下拉拢折家的念头,更是有心散布流言,令当今宋朝猜疑,从而将罪折家,令折家不得不投降我军。不过,随着最近我对折家的了解,以及折家尚有多位宿老居其云中。就算是尽擒折可存统帅的这支折家军,凭着折美凤这一支的关系与慕容家的关系,也万难令其舍弃云中本家安危,归降我军。故此,属下想主上赐恩,也纳慕容家一女,如此,折家倍感恩宠,再加上迫于折家与主上姻亲的瓜葛为宋皇所忌,这才能令折家真心归降我军。”

朱武知道李民不乐见自家军中没证据的相互猜疑,故此虽说出了心中的谋划,却是没有说出自家真实的想法。而一旁的公孙胜,那也是人精,自然知道朱武的用心,当即也是帮腔道:“还请主上以大局为重,为天下万民着想,再纳一妾。”

李民听闻,当即心中苦笑,李民算是知道了,那些古代帝王,怎么竟是荒淫的多了。毕竟这种强加的政治婚姻多了,男女双方投入的感情自然就少了。夫妻感情跟不上,又还得因为政治因素在一起,自然女的就多生怨妇,男的就从其他方面寻求补偿。

不过,李民此时毕竟已经不是刚来到大宋的初哥了。如今老婆好几个不说,那几个老婆,除了鲁玉和月茹之外,其他的还惦着把她们各自陪嫁的丫鬟也让李民收房了,以作帮衬呢。李民自然也早就没有了新世纪一夫一妻制的法律束缚与道德束缚。

既来之则安之。如今这个时代没有什么婚前胎儿鉴定,更没有什么计划生育政策,女多男少,自然也就没有必要破坏这个时代的婚姻制度。

李民当即笑道:“我说多大的事啊,直说不就完了,不就是纳个妾么。女的长什么样啊,只要不太丑,她也乐意,我没意见。”

朱武和公孙胜一听,都有些傻了。要知道,当初慕容箐箐追李民那会儿,朱武和公孙胜可是都知道的,那可是费老劲了。若不是慕容箐箐最后走通了张月茹的关系,慕容箐箐最后能不能成为李民的小老婆,那都是两说着的呢。

尤其是,李民这些年来,除了专研大法之外,也就跟他那几个夫人在一起,从来没有什么花边新闻,不像他们还去趟万花楼找个乐子什么的。

故此,这朱武与公孙胜,原本都以为李民乃是一个标准的居家好男人,对老婆,尤其是李张氏,更是痴情负责的很。此时张月茹没跟在李民身边,朱武和公孙胜原本没以为能直接说动李民。这才绕着圈地晓以利害。可没想到,这李民咋这痛快呢。

朱武和公孙胜相视一眼,随即哈哈大笑。

而那折美鸾,在那折美凤的劝说下,也是没能顶住家族安危的大义,再加上又有折美凤这么一个牺牲者在前。在见过了慕容博的燕军上下,果然都是武艺高超之辈,杀伐骁勇。再对比了折家军如今天时地利皆无的情况下,也是答应了。

比折美凤可怜的是,那折美凤好歹还见过夫婿慕容博,还有李民保媒说的亲。可这折美鸾,却是连李民的样貌都没见过,就在堂妹折美凤与朱武的操纵说媒下,与李民拜了天地。

好在,李民事先也没见过这折美鸾,两人算是两抵。而且,李民的神通,那也是真有其事。半点也不带唬人的,又比慕容博更是尊重女性,两人先洞房,后培养感情,也是别有一番风情。

而在李民素了许久,再次开荤的情况下,朱武也派人展开了对折家军主力展开了最后的收网行动。

此时,折家军的流星探马,多云集在怀玉山脉与乐平之间的往返之中,时刻传递方腊进攻饶州的十万大军动向。而这乐平周围,虽有折家军密布的警戒哨兵。可那些哨兵也只能派出十里左右,再远,折家军的哨兵兵力,却也是不够了。

而且,就算折家军的警戒哨兵兵力足够,可那些普通的哨兵,巡视大队人马通行,以及小老百姓迁移外出还行。却又如何防得住那些高来高去,最擅隐踪匿迹的江湖高手潜入。

说实在,李民在同意朱武建言,派这些江湖高手入侵乐平,火烧折家军军粮时,不是没想过直接在折家军的军粮中下药,弄些软骨散什么的,直接让那些折家军吃下去,全都手软脚软,没有半点还手之力的擒服。

可实际操作中,那些软骨散下药什么的,江湖中仇杀、暗杀好用,对那么多的大军下药,却是极不现实,且不说那么多的大军,几万人的吃饭不一,很难控制全军同时中毒,也许只是某个厨师尝尝汤头的时间早些,就很可能把下药的计划破坏了。单单就是对几万大军的投药用量,那就绝对不是几个江湖高手背进去的。成本太大,就算是最廉价,最普通的巴豆汤,你不背个千余斤,那都别想让那么多的军兵都足了量。

故此,下药,远不及一把火烧了折家军的粮库来的简单。

夜幕之下,月光在乌云下,时隐时现,一队队的折家军卒,点燃着火把,迈着整齐的步伐,在这城楼之上来回巡视。

而就在他们交接的间隙之间,十道人影已经在夜色掩护下,潜过了乐平护城河,摸近了乐平城根。而后,脱去护身的水靠,只剩一身黑衣,各自施展壁虎游墙功,借助些许的城墙缝隙,就像那现代室内攀岩一般的,悄无声息的向城上爬去。只不过,这些人并没有需要充足的可见光,也没有在室内,而是在那粗犷的城墙上。

眼看着,这些黑衣人已经爬到了城墙上方,只要一个翻身就能跃上城头。可这些人,却没有一个心急。都是静静的等着,倾听着城头军士的脚步声音。只待一队军卒走过,这些人才翻上城头,在那些巡城士兵的视觉死角中,潜入了乐平。这一切,那叫老练。看得出来,这些人个顶个都是穿城越府的高手。

而这些人进入乐平之后,毫没停留,按着早已熟知的路线,直奔乐平城的军粮重地。

这折家军的军粮重地,那可是折家军的命脉所在。只不过,粮库在城内,安全的很,这看管的军兵,自然就松懈了一些。除了粮库四周的院墙上各挑着大灯笼,粮库巡视的军兵并不向乐平城头那么频繁。

而且,粮库中的粮草垛子,以及一座座的木质粮仓,也是比比皆是,阴影死角,更是远比乐平城头要多。

在那灯火摇曳的空隙,那些潜入乐平的黑衣人,全都再次顺利的潜入了折家军的粮库。

这些人,不用说,各位也知道自是李民军派来火烧折家军存粮的武林高手。不过,这些高手在潜入粮库之后,却是没有立即放火。

这可不是他们临阵退缩,或是仁慈。要知道,但凡军粮重地,虽然怕粮食潮了、霉了,都要选择在干燥通风的地方。可粮库最怕的,还是走水,也就是着火,那防火的水车,水桶,以及水井什么的,那都是粮库中的常备物资,一把火起,那巡夜的军卒看见了,铜锣响起,恐怕还没等火势彻底烧起来,就已经被就灭了。若是那样的话,他们的行动岂不是落空了。

这些慕容家的高手,那可都是经验丰富的老江湖,虽然烧粮库的经验没有,可放火的经验却是不少。

故此,这帮人潜入军粮库之后,没有第一时间放火,而是趁着夜色,先把那些巡视粮库的值班军兵给抹喉了。

以这些武林高手的本领,暗杀这些折家军巡视粮库的值班军兵,那还不是小事一桩。不大会儿的工夫,折家军五个小队,五十个军卒的粮库巡视军卒,全部被杀了。

而且,粮库中储放的各种救火设备,也全都破坏光了,尤其是那些装满水,用打通了的毛竹连接,可喷发水柱的压力水车,更是把水泄光了不说,还把水车上的大桶也扎漏了,让其根本无法使用。

随后,那些毁坏的东西,也全都丢进了粮库中的水井之内,堵塞了水井,让其无法快速打水。

同时,另有人已经在粮仓,草垛周围,遍撒了火药不说,更把那粮库中囤积的食油,也纷纷的浇到了粮仓和草垛之上。

待一切布置完全,这才有一个为首之人,把那火把丢在了火药之上。

忽的一下,火势冲天而起。众多的粮草垛以及粮仓,几乎立时全都燃烧起来,火光映照出了几十里。

然而,本应那些粮库巡视士兵第一发觉,救火并要敲响铜锣,引来军营军兵救火的行径,却因为粮库巡逻军卒的全部遇难,没有第一时间响起。不过,火光冲天,不远军营中的巡逻士兵,还是很快发觉了。虽然他们也比较奇怪粮库的巡逻哨兵怎么没传来警报。可是依旧敲响了警戒铜锣。并高呼:“走水了!粮库走水了!快去救火。”

随着铜锣声大振,以及军兵的高声疾呼,整个军营都彻底惊醒了。只不过,就算救火,营内的军兵,那也是不能擅自行动的。

好在,折家军的将领,反应还算快速,得报后,迅速组织了兵力前往救火。可那时节,粮库都成大火堆了,火光多老高的,比六层楼都高,哪能救啊。

尤其是连救火的家伙都毁了,光靠人那刀枪打击,那简直就跟火堆上烤肉一般,火没灭,人到烧了不少。

当天晚上,乐平注定了成了一个不眠夜。

第十六卷 第十回 毒计对狠计

“啪!”

“哗啦!”

乐平县衙的红木桌案,猛地在折可存愤怒的一掌之下,断为了两半。桌案上的零碎,顿时洒落一地。

半夜里闻听噩耗,慌慌张张跑来乐平县衙的众位折家军核心将领,全都鸦雀无声,不敢在这个时候处折可存的霉头。

要知道,折家军本就少粮。这些粮食还是从上饶各地不顾民生的抢来的。而今,方腊大军又迫在眉睫,随时可能杀到,没有军粮,如何应对方腊大军?

此时,众位的折家军将领,包括折可存在内,却是还没有一个想到李民的,全都以为是方腊派出的细作,混入了乐平,烧了他们的军粮。

折可存强压怒火,面色极青地说道:“我军探马时刻监视方腊大军动态,方腊大军细作,如何混入的我军乐平,更如何烧了我军军粮!”

众将无声。折可求舔了一下嘴唇,站出来说道:“大帅。那方腊起身摩尼教,教中不仅有会妖法者,更有众多武林高手。今我见粮库巡视军卒,均是一刀毙命,没有惊动任何人,可断定乃是武林高手所为,必是方腊遣来无疑。我军安排的哨兵虽多,可也止于路上,山林间,以我军军力,却也是无法完全警戒封锁的。而那些武林人士,却是专走山林,我军却是防不胜防。”

“混账!什么叫防不胜防!两军交锋。无所不用其极!我军防不住,那就是死路一条!”折可存气地大骂,若不是桌案已经碎了,折可存身边找不到东西来扔这个折可求,折可存绝对一把拿了扔过去。

折可求暗叫晦气,可见大哥愤怒,也不敢回嘴,径直站在那里不出声。

好在,折可存虽然痛骂这个弟弟,可却也不是真的对折可求有意见。毕竟安置哨兵监视方腊大军的动向,那也是他折可存一手拍板的。若是说有防御漏洞,那也跑不了他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