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第三次机遇-第9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率能与生产力水平截然分开。比如在战争这种极端条件下,汇率就显得没有用处,一旦实行价格管制,汇率水平和生产力水平之间的对应反射将很快失真。

以林广宇穿越时的世界为例子,在和平时期,美国本土是不可能生产廉价服装的,从汇率的角度来说那样远远不划算,本土2元可能连条裤腿都做不出来而如果进口2元就可以买一条裤子了,但在战争时期,货币只有纸面上的意义,

果需要这种物资。不要说2元,让他用20元自己都行——一切为了打赢!可如果没有国际交换,叫20美元还么区别呢?

从这个意义上讲,虽然美国和新加坡都是所谓的高汇率指数国家,但在战争条件下,前者可以大量用国内生产来替代因战争而绝迹地进口产品,而后者却没足够的原材料、能源与人员来实现这一点,只能发傻!这样得出的结论就是,在战争条件下。美国是生产力发达国家,新加坡是生产力落后国家,甚至要比大多数国家都要落后。决定战争成败的。是工业化基础,是制造能力但不是汇率水平和金融发达程度。

但极端的条件毕竟是少数。因为即便在战争条件下交战国仍然可能存在进出口业务,要想完全封堵、断绝是不可能的,在这个时候汇率就发挥出对于生产能力的调控作用——高汇率指数国家制造能力、生产能力竞争性开始下降。低汇率指数国家相应的工业制造能力和商品竞争力开始上升。皇帝的脑子里记得很清楚——在他所处地时空中,广场协议后的日元汇率大幅提高,原本日本老百姓用于购买1辆进口车的日元过了没多久就可以变成2,日本地资本能力、金融权力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

但很快问题就来了,因为日元计价水平地提高,日货变得越来越没有吸引力,虽然能够通过强化本国市场予以巩固提升,但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却一落千丈,一大批专职从事外贸的企业倒闭或者转型,大型地工业企业纷纷将自身产业转移到东南亚、中国等落后国家进行再发展。本土的工业制造业大幅萎缩,金融业和有价证券市场畸形发展——虽然日本掌握了金融优势,也没有丧失科技优势。但制造能力却在下降,并进而造成后来长达10余年的衰退。

从这个例子反过来理解。中国固然能够依靠投机资本的力量和山东战场的利好消息大幅打压日元汇率水平,但强制降低日元汇率水平的结果只能是在国际市场上大幅度增强日本的工业品竞争力和制造能力。原本出口1亿条裤子的能力因为汇率变化可能成了2亿条,或许计算上仍然是一致的,但生产能力却结结实实地增长了1倍。如果将这层顾虑告诉内阁,绝大多数重臣都不可能理解,在他们看来,将日元汇率降低到一个较低水平带来的利益极大——日元大幅贬值,中国以日元为单位计算地贷款便能大幅下降,等于中国可以获取巨额的汇兑溢益;日本本国因为货币贬值,就需要在偿付外债的时候付出更多,等于大幅降低日本地财政实力和综合国力;中国企业可以凭藉较高的汇率水平购买自己不能制造地日货,等于可以降低成本,提升利润。如何计算中日两国的彼此收益呢?他们选择的必然是货币,或者干脆就是黄金——这是重商主义的理念,但却也是看得见摸得着的收益,只是很可惜,这却会蒙蔽太多人的眼睛。

在皇帝看来,这样做的最危险之处就是不恰当地提升日本的生产能力和工业化制造能力,如果对方铤而走险,那什么负债和资本融资都不是什么制约——打赢了,债务自然一笔勾销;打输了,也不在乎再多背一笔债。

另一个时空中,伊拉克入侵科威特固然有各种各样的其他原因,但伊拉克因为在两伊战争中欠了科威特大笔外债却是诱因,萨达姆侯赛因的算盘打得不错——只要吞下了科威特,那什么样的债务都可以一笔勾销。这个目的几乎就要达成了,却因为国际环境的制约而无法实现。只是现在这个时代,弱肉强食却是天经地义。

日本这个国家的危险性在于,它的工业实力、制造业水平每增长一分,它对外侵略扩张的危险程度就增加一分。采取恢复日本汇率指数的方针,可以有效地恢复中国商品的国际竞争力,能有效的刺激国内工业的发展,当然如果过分抬升日元指数,对中国也有一定的损害,作为一个积贫积弱的净债务国,中国既没有足够的金融实力来应对债务压力也缺乏强有力的国家实力来进行翻脸不认人,关键还在于力度的把握。中国有远比日本丰富的资源、有更广阔的市场、有成本更为低廉的劳动力,这是天然的竞争优势,不需要通过扭曲汇率杠杆就能实现,何苦要冒搬起石头砸自己脚的风险来加以变更呢?况且,日元汇率的短期受挫并非是由于经济基本面的变化,只不过是暂时的政治产物,一旦事态平息,迟早会恢复原位,这是经济规律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体现,强行压制需要付出得不偿失的代价而且还不一定能够奏效。

电波频频往返于东京和京师之间,双方都是聪明人,不需要彼此花费太多的口舌予以解释说明。在日本方面看来,中国提了个好建议,虽然不能挽回对华战争的损失,但起码能够体面的下台,避免更多、更大的损失且不需要付出更多的代价;中国人的要价也很聪明,以远期的庚子赔款作为即期的战争补偿,隐约有扳回一局的用意,但又不是得理不饶人的铤而走险。双方既保全了自己的面子又给对方留有余地和台阶,而且还有达成协议以后共同可期的经济利益,应当说是一个比较明智的交换条件。

只是,日本政治家有这么大的智慧来解决他所面临的困境么?

第四卷

第三十二章 … 新的方案

过藏相的耐心解释和一干经济界大佬的劝说,山本首结束战争,巩固内阁地位保持了倾向性意见,但他同时担心:陆军这边如何安抚?为了表示诚意,他可以以谨慎为由下令在山东沿海附近的舰队放弃登陆任务,但对已在船上的增援师团,他找不到适合的办法予以劝阻――否则陆军必定会起来铤而走险。

事态发展到这里,局面已经很清晰了――陆军派希望能够利用此次事件来推翻海军内阁!为了达到这个目的,陆军有两种方式,一是搞臭山本本人,攻击山本贪婪、胆小、虚伪,这是立竿见影的方法,可惜没有找到太多有力的证据;二是树立陆军的功勋,通过朝鲜军、关东军的相互配合,利用日军的优势在东北扳回局面甚至造成更有利的局面,这是效果明显的手法,但却耗费浩大,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权衡之下,长州派认为还是采用第二种方法较为妥当……

但最近以来陆军一直没有推倒海军的想法,临时起意也要有个准备期不是?但面对山本的紧急叫停,长州派的愤怒却怎么也压抑不住,在大本营召开的例会上,陆军少壮派发脾气斥责海军方面胆小如鼠、污损了“皇军的名声”。海军方面的中级军官虽然对最高指示也有些摸不着头脑,但并不等于他们就会任由陆军辱骂,海军中坚派则不甘示弱地回击道:“倒是陆军胆大包天。居然能让支那军歼灭了一个师团,真是创下了‘皇军不朽地威名’!”双方从言语讽刺、相互人身攻击、进而爆发肢体冲突开始,居然在大本营里上演了全武行,引发了足有10人参加的“海陆大会战!”,直到10多分钟后才被闻讯赶来的海领所制止。

从场面上看虽然双方势均力敌。但陆军方面的少壮派大多出身农家,没有接受过多少正规教育,完全是从孩子群中摸爬滚打出来的,无论身体还是野性,抑或对于打架地领悟能力也要略高一些;海军则截然相反,基本都接受了高等教育并且出身良好,平素并没有养成用拳头说话的习惯,论单兵作战能力是决计比不上陆军的。但是海军师法英国,对于运动精神一直较为强调,无论足球、橄榄球海军将士都有所涉猎,因此团队协作性较好,几个人群起围殴在场面上也程度上堪堪敌手……虽然事件只维持短短的十多分钟。事后海陆军高层也缄默不语,没有发表任何公开或者过激的话语,但双方的对立情绪和愤懑程度则更甚一层。

对于海军方面的擅自撤退,陆相在第一时间就表示抗议,山本耐着性子听完了他的想法后才不疾不徐地说道:“海军地决策,事先经过了深刻的检讨。海相也及时向我进行了通报,我原则上是赞同的。”

眼看对方要忙着说话,山本摆摆手,制止了后者的冲动,继续用慢条斯理的话语解释道:“海军这么做有些突兀,但却是合理地。经过一段时间高强度的作战,敌我形势已经发生了剧烈的变化,不根据这些变化做出相应调整是异常愚蠢的。另外,从战场的态势上来看。山东沿线集中了支那军的主力,神尾师团地结局就是最好的明证。我军纵然再增加一个师团的兵力,与事又有何益呢?只能白白牺牲……”

陆相本能地想反驳,山本还是继续往下说不松口:“你不要告诉我只要一个师团就可以改变整个战局的话……山东攻略发动之前,陆军方面曾亲口向我保证,得到加强以后的第18师团是帝国陆军最队,足以完成对支那军队的致命一击,现在怎么样?你现在再说那些话,要么是不折不扣的大话。要么是在表示战前所说的‘最为精锐’地话语纯粹是谎言。”

“这个……”对于山本的质问,陆相显然没有料到。想了半天后才不痛不痒地回答道,“下官确实低估了支那方面抵抗的决心,也承认我军在山东方向暂时受挫……但是帝国的实力远远高于支那确实毋庸置疑,支那只是侥幸打赢了第一局,并不能代表什么,只要我们一鼓作气,发扬皇军一贯的忠勇精神,我深信支那一定会匍匐在我们脚下。”

看着山本不置可否的眼神,陆相有些着急,但还是克制住情绪说道:“首相大人和我一样清楚,中国方面的战事进展到现在,不但是陛下,就是大多数元老重臣也是不满意的……这对您的威望是一个重大地损失,我们唯有予以用武力加以挽回。海陆军之间虽然有时候因为见解不一致会有这样那样的冲突,但毕竟都是陛下地军队,都是帝国的皇军,许些小冲突并不会改变我们并肩作战的立场。山东方面陆军遭到了重大挫败,这是前所未有的,我表示承认。

在心痛之余,我仍然要对海军将士表示感谢,没有他们的鼎力支持,没有他们的无私援助,陆军可能会更加难堪……”说到这里,寺内正毅立正鞠躬,头深深地低了下去:“陆军辜负了海军的期望,让您失望了……”

“寺内君……”听对方说到这里,山本的脸色开始和缓下来,“我的本意也并非要压制陆军,陆军为帝国立下了赫赫功勋,虽百折而不悔,这份执著本身就令人欣赏。我只是希望能有一个更好的策略与判断……”

“首相大人所言极是!”寺内正毅抓住有利时机劝说道,“下官已经会同参谋本部制定了相应的计划,乘支那军主力云集山东之际,我们力争在另一个方向打开局面并进而扳回局面。今天我来。就是

得到您地首肯……”

……“这个计划几乎是20年前日清战争的翻版!”听完绍,山本就下了结论。

“首相大人明鉴,要在满洲打开局面,这个计划几乎是完美的……经过我们的侦察,满洲方面支那军兵力空虚。虽然号称有10万以上部队,但仅仅只有3师左右地兵力是有战斗力的,其余都是正在训练的新兵,毫无作战能力;现在我军在满洲方向已经有关东军和朝鲜军进行了展开,如果拟增援的2师团到位,在兵力对比上我军将有团,8人左右,除开留守和担任警备任务的兵力。我军也能集中左右用于一线进攻,只要我们集中必要的兵力就可以形成足够的优势……”

“寺内君的意思是?”

“利用我军较为便利地运动能力,将进攻的主要方向指向满洲,同时再请海军辛苦一趟,在山东方面进行佯攻以牵制敌人的兵力……”寺内正毅解释道。“对于再投入1个师团并从根本性上改变山东战场的局势,下官本身也不敢抱此奢望,但我以为,此次增援的1个师团足以完成牵制当面之敌地任务。只要满洲攻略取得胜利,山东方向这点小小的挫折算得上什么?”

“你有多少把握?”山本首相皱眉问道,“军费如何解决?目前的财政困境如何缓解?”

“这么说来。眼下所传政府与中国方面接触的谣言并不是空穴来风?”其实,对于这些“传言”,寺内正毅早就知道的一清二楚,之所以这么表示完全是给山本一个面子并进而求得他在其他方面的“谅解”,虽然大本营对于海陆军资源调配拥有决定权,但真正能够指挥地动的还是要依靠各体系内部的固有资源――在另一个时空的瓜岛争夺战中,日本陆军已经在瓜岛陷入了绝境,守军被迫以野草、树皮甚至人肉为食,大本营派出了代表要求山本五十六命令联合舰队尽全力(包括动用大和号)予以支援。虽然山本在听完陆军的悲惨遭遇后痛哭流涕地表示一定支援,但却仅仅派出了潜艇和几艘驱逐舰担任“东京特快”了事,本人却在大和号上优哉游哉,根本就没有出动的意思。没有海相、军令部总长乃至联合舰队司令长官的命令,大本营指挥不动海军舰队。因此,陆军方面要想真正得到海军的配合,没有山本、斋藤实的首肯和支持必定是纸上谈兵。寺内正毅深谙此中道理,故而有此一说。



“寺内君,你是陆相。我也不打算瞒你。”山本叹了口气,“和谈一事。确非空穴来风。”

寺内正毅静静地聆听下文。

“支那方面通过经济界人士给政府施加了很大地压力。寺内君,你站在我的位置上应该能体会到这种不安。藏相的口气虽然差了点,但说的都是实情,帝国的财政确实到了极为危险的边缘。前次五相会议上之所以他不同意继续拨款,就是出于此种考虑。”

“下官惶恐,藏相一片公忠体国的决心鄙人一直非常敬重。争吵归争吵,终归是为了帝国大业,没什么好抱怨的。”

“帝国财政前次因为日俄战争已经债台高筑,确实经不起又一次折腾。站在军人的立场上,我是坚决同意将战争打到底地。可惜……”山本摇头道,“我现在是首相,肩负帝国臣民和天皇陛下的重托,不能不考虑到方方面面……我也很为难啊!”

“首相大人地心情我很理解……可是,支那有句古话,‘能战方能和!’,请您三思……”寺内正毅上前一步,狠狠一鞠躬道,“请您再支持陆军一次!我们绝不会让您失望的。”

“寺内君,我告诉你一个确切的消息,英国方面不赞成我们继续同支那作战,美国人已经提交了抗议书。”

“帝国可以选择性地无视。



“寺内君……”山本犹豫了一下还是开口说到,“再过5有一笔1200万英镑的外债到期,支那方面已经=时候做出明确表态,明天他们便要通过新闻媒体发布18师团据藏相的估计,短时间内汇率可能贬值25%以上,也就是说大约会需要帝国额外付出3000万日元的代价。”

“什么?”后者大惊失色――这足以完成陆军一直以来强烈要求个常备师团扩充计划了……

“如果我们选择性地无视或者推辞偿还呢?”

“那样就会是更糟糕的局面,第一,政府发行的国债和其他债券将立即被调低等级,甚至一文不值;第二,英国方面将冻结帝国在大不列颠范围内的财产;第三,汇率可能会下降得更快……”

“这该死的。”陆相狠狠捶了桌子一拳,“那么……支那方面提出什么样的和谈条件了呢?”

山本将有关条件复述了一遍,寺内正毅略微沉思后说道:“单纯从条件上看来,支那的条件似乎并不苛刻,反而对我有利……但在实际上,却是对国民信心的重大打击。政府一直宣言帝国国力强大,如旭日东升,现在居然沦落到连汇率都要依靠支那挽救的地步,如何能够说服民众?经济上的自我保障是国本的基础,更是国民信心的寄托,一旦不能实现,后果……”

“我现在有一个折中的方案,需要陆军的支持。”

那么,便洗耳恭听吧……〃奇…_…書……*……网…QISuu。cOm〃

第四卷

第三十三章

山本一字一顿地阐述了他所认可的方针,陆相听完,默却几乎将茶杯捏得粉碎。

“请恕我直言,首相的想法是对陆军的羞辱,陆军很难接受这样的方案,尽管我本人原则上并不反对。”

“其实,这是我犹豫了许久的方针,尤其是还没有得到圣上的认可与元老的审议。”说到这里,山本的声音有些低沉,“对方已明确要求我们给予有力地答复,否则便要有公诸于众的举动。”

“这是要挟。”

“我完全明白,可是藏相的话又非常有道理。”看似矛盾的对答说到底是山本的心中还是有一丝犹豫,既希望能够付出不太重大的代价以保持日本经济与财政的稳定,又持有将战争进行到底,不惜一切代价取得胜利的决心。这是一个军人出身的首相,尽管已经习惯用政客的眼光来看待政治,愿意通过妥协、谈判来实现目的,但还是不能摆脱日本军人那种厮杀到底的冲动,仍然抱有侥幸成功的幻想。他的立场在其中不停的摇摆,一时倾向于此,一时倾向于彼,最后却是一个最差的结局。

……在紧急召开的陆军会议上,由于山本事先的沟通,陆相没有露骨地将矛头指向内阁,而是对准了海军――不想打了,他们一直认为攻略青岛是我们陆军的事情,以为青岛这个港口对于日本是可有可无的,认为中国并没有潜在性危害,害怕打下去丧失与美国作战的本钱和军费……他们错了。我们如果连支那也打不赢,那什么去对抗美国和其他国家?中国是一个庞然大物,日本如果不抱有充分地实力和最大的警惕,只要这个庞然大物翻一个身就能把我们压得喘不过气来。”

20多年前,为了对付清国的‘镇远’、‘定远’两艘巨~开始全体国民勒紧裤带用于海军建设,那个时候远比现在要困难,我们也咬牙坚持了过来,现在遇到一些挫折,海军反而畏缩了。岂不是有辱皇军的威名。海军忘了本,我们没忘!我们现在要做的,就是也咬紧牙关,让海军看看我们陆军的精神,让国民明白,他们每年耗费了巨大的金钱的海军到底是什么货色!我们只要打赢了这一战。不管海军的条件有多么苛刻。我们都能够获得国民的支持!”

经过参谋本部地紧急谋划,陆军以甲午战争的作战计划为原则性依据制定了相应的作战计划。但是。这个计划能不能得到实现完全有赖于元老和重臣的决策――在神尾师团覆灭后,无论是日本内阁还是海陆军已经失去了对于局势的决断力。

在紧张压抑的气氛中。中日地秘密会谈却还在进行,双方都对借谈判契机达成妥协抱地希望不高。却又试图借助谈判来证明自己“爱好和平”的形象,所以不得不在谈判中虚与委蛇……在中国军队展示自身实力之后,朱尔典得到本国政府地训令。尽量调和中日两国!但是,这一目标可是可望而不可及,虽然朱尔典在双方外交人员中四处奔走、来回中,却发现根本无法弥补这其中之鸿沟。他在日记中哀叹:“要调和这两种不同的要求,简直比让男人变成女子那般困难……”

面对日方以外交拖延来掩护其后续决策地情况,帝国政府决定采取有力的措施进行还击。经过大本营地认可和皇帝亲自审定,《帝国日报》通过加印《号外》的形式,适当披露了在山东战场所进行的战事,报道中透露歼敌逾5000余人,俘敌C人、击毙敌指挥官地消息,虽然这一“官方报道”已经对真实的战果进行了大大的缩水处理,但消息甫一传出,舆论与坊间一片哗然。

各地民众首先是不信,待得第二天《帝国日报》配发了部队记者拍摄的有关作战、敌军尸体、敌俘虏群、净法寺五郎少将尸体及指挥刀的照片后,却掀起了自甲午以来最大的民族主义浪潮。白天,以各地师生为主力的民众自发上街游行,抗议日军侵略行径,欢庆国防军取得了盛大胜利――2000年的学生突然一朝翻身。。这其中酿就了比“西夷”更大的仇恨。

如今,郁积的愤懑终于得以宣泄出来。

最好的经济风向标,在得到山东战事的进一步消息后所沸腾了,原本已经逐渐稳定的日元汇率又开始大幅度下降,华元汇率一升再升,甚至在帝国银行不再干涉外汇交易后仍然不能阻止这一行为的继续,华元的汇率指数不但对日元,就连对美元、马克、英镑等主要外汇的比价有了上升,以华元为价格指数的各种国债、股票均处以历史最高景气状态。日本大藏省派驻上海的代表脸色刷白,看了收盘时的价格差点昏厥过去,仅仅一天的功夫,汇率的变动就让日本承受了大约3000万日元的损失。

第二天,各大列强的报纸证实了《帝国日报》报道的可靠性与权威性,随即他们纷纷转载了这些新闻,并加以第三方的观察与渲染,虽然战区依然还是处以被封锁的状态,但冠有“消息灵通人士”、“观察家”名头的新闻却大量见诸报端。例如《远东评论》就如此写道:“远东爆发的这场冲突其实是双方一直以来的历史恩怨的继续,在长达成百上千年的战争中,中国总是此类冲突的胜利者……只有在20前才不光彩的输掉了一次并引起了轩然大波,并进而造就了后来一系列的内部动荡……无论如何,针对日本的强硬举动总是能够博得民众的欢呼――20年来,抵制日货的举动几乎等同于抵制其他国家次数的总和,中国以前那位著名的大臣(暗指李鸿章),由于他的赫赫功勋,不仅在民间有强大的号召力,也深为政府高层与各国外交师团所尊重,但由于他主张对日让步乃至于妥协,仅仅数年的功夫,他通过几十年积累的名声便损耗殆尽――不理解中国人在对日关系问题的立场与态度,我们是无法完全认清这场冲突的意义的……”

“鉴于日本军队在不久前取得的、令人眼花缭乱的胜利(指日俄战争),我们不必对其军事实力和军队的战斗力表示怀疑,而中国一直以来都是军事冲突的失败者,而且在这场冲突中一直以‘安全’为由断然拒绝欧洲记者的采访,似乎存在种种这样那样的问题……这一切难道是在暗示中国政府在撒谎?不,本报经过多种渠道的了解再加上军事专家的判读,他们一致认为,中国舆论刊登出来的照片基本是属实的,除了净法寺五郎少将尸体及其指挥刀那张――专家经过判读,特别是经过一位与该将军有过一面之缘人士的辨认,确认属实无疑,只是从现场看来,这位将军是死于自杀而非中国人宣传的那样是被国防军击毙的……因此,中国拒绝记者采访的唯一解释便是――为了获得如此重大的胜利,中国人也承受了不小的压力,付出了巨大的代价。

虽然中国方面一直含糊其辞地宣称‘我军损失甚微’,但此间的观察家一致认为这不可能。于是,本报试图让他们做出一个相对合理的估计,从9000~20000之间不等,大多数人士赞同华军损失至少C上,即约1个满员师的水平的推断。”

日本政府虽然可以封锁消息,严禁本国的新闻界刊登此类消息,但对于列强的报纸却毫无办法,好在日本民间懂英文之人甚少,列强报纸的发行量也不似中国这么大(在华欧洲人远远多于日本,而且有一部分华人习惯于看这类报纸),日本政府绞尽脑汁、想尽办法,将各种各样的报纸都予以大量购买,尽可能降低消息的传播范围。不过,虽然日本政府有各种遮掩的办法,但混迹证券界、金融界的都是消息敏感人士,在听闻日本受挫、日元暴跌的消息后,理性地选择了沽空日元与以日元为基准货币的有价证券,次日,日元汇率下挫到与上海市场几乎一致的水平,各种股票、债券等大幅走低,日本政府发行的国债甚至于跌落到只有7的水平,市场一片狼藉……

的消息后,理性地选择了沽空日元与以日元为基准货币的有价证券,次日,日元汇率下挫到与上海市场几乎一致的水平,各种股票、债券等大幅走低,日本政府发行的国债甚至于跌落到只有7成的水平,市场一片狼籍。

第四卷

第三十四章 … 牵动心弦

实上,山本首相高估了陆军方面的一致能力。

在还没有举国发疯的年代,陆军里面同样面临着选择的争论。通过关东州和中朝边境作为出发地进行攻势作战是陆军形成的、比较占主流观念,认为这是“势在必然”,但就是否在中国渤海湾进行登陆作战,陆军内部进行了激烈的辩论,甚至围绕着这个话题形成了持截然对立观点的所谓“稳妥派”与“激进派”。

稳妥派认为,由于神尾师团在山东沿岸遭受了惊人的损失――至今不提全军覆没!证明了在非理想地带进行登陆作战的危险性,从军事部署上来看,中国方面牢牢扼守着关内外铁路,并有足够的兵力进行机动作战,因此突然性只在登陆开始后的短期内有效,一旦中国军队反应过来,很快就可能调集优势兵力进行反扑,这是承受不起的压力。

稳妥派举出了神尾师团的例子,指神尾师团无论在战斗力和战斗精神方面均胜于当面中国军队(日军一贯以自欺欺人来掩饰其惊人的败绩)但仍遭到挫败的原因有两个。其一是中国方面的兵力优势,其二是中国方面的火力优势。兵力优势是日本陆军不可能奢望得到的,如果在海湾进行登陆,日军必须面对中国方面的禁卫军,特高课的情报很到位,这是中国方面最为精锐的部队。

中国方面的火力优势则具有偶然效应――稳妥派认为,在没有任何港口设施的海滩直接进行抢滩登陆固然具有隐蔽性,但对于装备的输送却是一个灾难,他们认为。神尾师团之所以遭到重大挫败,乃是因为火力始终居于下风的缘故。这种后果地形成不是因为神尾师团原本编制内的不足,恰恰是因为该师团选择了海滩进行抢滩,无法利用港口设施进行重型装备装卸,炮兵火力尤其是重炮火力方面先天不足,即便抢滩成功。也面临着巨大的机动困难……

稳妥派经过分析,认为在渤海湾的港口城市进行登陆也不现实,第一,对于适宜登陆的港口。中国方面均在港口外布置了大量的雷区,阻隔了运输舰队地登陆,如果要通过扫雷清理出一条通路,需要较长的时间,这是追求速战速决的最大弊病;第二,中国方面在这些港口城市还进行了武备强化。构筑了大量的海防工事,特别是作为中国一贯以来重视京畿门户政策地继续。这些工事的防御力都比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