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长安风流-第25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是真愚昧!我以为一切都经营妥当了,只等胜利唾手可得!没想到,从一开始我就掉进了他的圈套之中,从来就没有逃出来过!……好吧,完了,结束了,一切都该结束了!”

“殿下,事情还没有到如此绝望的地步吧?”杜正伦按捺住惊慌,说道,“就算吴王未死,他终究是庶出,哪有资格与你争夺东宫?晋王懦弱无能,在朝中又无半点根基,就连曾经愿意辅佐他的司徒,都已放弃他了——说到底,你仍有胜算!”

“没有,半点也没有了。这一次,我是输得彻头彻尾,败得一塌糊涂了!”李泰无力的趴在地上,喃喃自语道,“既然赵冲是父皇的人,那他就肯定把吴王遇刺案的一切真相,都告诉了父皇。你知道父皇最恨什么吗,就是兄弟阋墙骨肉相残!还有襄阳龙气这样的事情……无法补救了,全完了!”

“难、难道,我们就输在了一个江湖草莽赵冲的手上?”杜正伦极不甘心的叫道。

“不,不是输给赵冲,而是输给了……”李泰抬起头来,满面苍白全无血色,瞳仁之中也尽是绝望,喃喃道,“我父皇!”

杜正伦怔住了,无言以对,只感觉到浑身冰凉心如死灰,哆嗦的道:“那现在……怎么办?要不,殿下趁早主动去认罪?再怎么说,殿下也是陛下的亲生骨肉,纵然有错,陛下也会网开一面的。”

“还有意义么?”李泰咧起嘴,绝望的苦笑道,“此一败后,我最好的结局就是像我大哥一样,被逐出皇城,流放偏远苦寒之地,终生不得还京……与其那样摇尾乞怜苟且偷生,还不如干脆一死来得痛快!”

“殿下,不可啊!”杜正伦这下慌了,急忙拉住魏王,“事情还没有到不可挽救的地步!毕竟,李恪还没有入主东宫,陛下也还没有兴师前来问罪!或许仍有变数呢?——对,还有司徒、还有长孙国舅!你可以找他!陛下一向对他言听计从,只要他出面担保,至少可保殿下无虞啊!”

“没用的。”李泰无力的摇头,“你不了解我父皇,也不了解我娘舅。但凡小事,他们都可以睁一眼闭一眼。一但触及到大事与底线,我娘舅就会毫不犹豫的和我父皇站在一起,变得六亲不认心狠手辣!……难道,你忘了玄武门吗?”

听到“玄武门”三字,杜正伦的表情顿时石化,心中想道:是啊!皇帝与长孙无忌,在原则性的问题上,是从来不会有任何心慈手软的!……看来这一次,严重解犯陛下心中底线的魏王,的确是再无翻盘的机会了!他最好的结局,也许就是和前太子李承乾一样……

“你走吧!”李泰突然冷冷的说了一声,并从地上爬起来,正襟坐好,理了理凌乱的头发与衣袍,说道,“趁一切尚未尘埃落定,你去投效吴王,也好保得一条性命!”

“殿下何出此言?”杜正伦惊道,“忠臣不事二主,岂有大难临头背主投敌的道理?”

李泰嘴角一咧,面如死灰的冷笑,“听我一劝,走吧!吴王大难不死必有后福。用不了多久,他就会被立为储君了。但他在朝堂之上党羽不丰根基不深,此时正当网罗人手收买人心之际,只要你主动认罪投诚,他肯定不记前仇的慷慨接纳。包括以前投在我门下的那些臣工与仕人,跟他们说,让他们都散了、走了吧!趁早一起转投吴王门下!——本王,败则败矣,不想拖累你们一起送死!”

“魏王殿下!……”杜正伦突然失声痛哭的跪倒下来,“杜某不走!坚决不走!要死,也与殿下死在一起!”

“何苦呢?”李泰淡淡道,“杜氏一门的兴荣,全在你身上了。犯得着为一时之意气,而断送了整个家族吗?……放心吧,事已至此大局已定,本王早已心如死灰。在这最后时刻,如能多救一人,也算是我报答你们追随我一场。也能为大唐的朝廷,减少一点动荡和人才的损失……人之将死,其言也善!听我一劝,快走吧!”

“魏王啊!……”杜正伦痛哭流涕的直磕头,砰砰作响。

“走吧,我的老师……杜先生!”李泰缓缓的拱手起,对杜正伦正拜一首,“本王败给自己的父亲,败得心服口报,再无他念!……明年此时,先生若能在本王的坟头烧上两张黄纸,本王泉下,其心可慰!”

泪流满面的杜正伦缓缓抬起头来,瞪大眼睛看着行大礼而拜的魏王,心中已是绝望!

于是,他站起身来往后退了数步,五体投地正拜而下,“微臣杜正伦,拜别我王!”

起身,每退三步,一大拜!

“先生,保重!……”拜倒于地的李泰,闭上了眼睛。

此时,蓬莱殿中。

吴王李恪与晋王李治,以及李君羡、韦待价,一同拜倒于皇帝李世民的病榻之前。旁边,还有长孙无忌、房玄龄、李药师和褚遂良。

“看到陛下康愈,吴王殿下与晋王殿下平安归来,老臣这颗心又可以放回心腔了。”李靖呵呵抚髯而笑,“此真乃大唐之福、天下之福啊!”

长孙无忌与房玄龄等人都呵呵的笑,点头称是。

李世民虽是苏醒过来,但仍是比较虚弱,此时脸上挂着一丝笑意,说道:“三郎,稚奴,还有你们,都起来吧!看到你们都平安归来,朕心甚慰。”

“谢父皇!”李恪与李治都站了起来,立于一旁。

李恪担忧的看着李世民,似有话讲,却不敢开口。

“三郎有话说?”李世民问。

李恪突然一转身跪到榻前,“儿臣,想肯求父皇一件事情!”

众人都略感吃惊,看着吴王。

“何事如此大张旗鼓?”李世民淡淡的问道。

“儿臣……”李恪似有犹豫。

长孙无忌会意,摆了摆手,与李靖等人全都退了出去,房中仅剩李世民与李恪二人。

“说吧!”李世民道。

“儿臣知道,泾州一案的详情,父皇想必已是了然如胸。因此儿臣肯求……”

“肯求什么?”

“儿臣肯求父皇,能宽恕四弟一时糊涂所犯之错!”李恪说道,“如今儿臣一切平安,并未蒙受任何伤害!而且,四弟也曾下令,命人保护于我、不可伤我性命!可见,四弟也是心存善念的,他并无骨肉相残之意!……求父皇念及骨肉亲情,宽恕四弟,不要责罚于他!”

说罢,李恪拜倒下来以头贴地,“求父皇成全!”

李世民双眼微眯盯着跪倒在地的李恪,良久无语。

“朕,说过要责罚青雀了吗?”李世民突然道,“谁都有可能犯错。知错能改,善莫大蔫。朕,也是正是看到了他心中仍存一丝善念,因此才密派李淳风料理终南山一事。恪儿,忘了这件事情吧!……你只须记住,无论前事如何、不管将来怎样,青雀、稚奴,都是你的手足兄弟,你们的身上,都一样的流着朕的血脉!一千年、一万年,也改变了不了这个事实!所以,永远——不要把刀剑,架在你兄弟的脖子上!——如果你这样做了,朕不会放过你,天下万民不会放过你,青史丹书和你的良心,也永远不会放过你!”

李恪的心,不由自主的疯狂跳动起来,伏地而跪惊慌答道,“儿臣,谨记父皇教诲!至死不忘!”

“回去歇息吧,并拜见你的母妃,报个平安。”李世民似是累乏了,长叹了一口气,说道,“出去,叫宫人唤青雀来见朕。”

“是,儿臣告退……”

李恪退出寝宫,刚走到殿门外,却看到长孙无忌与李靖等人全都站在龙尾道的敞坪围栏前,举目远眺。李恪往那方向一看,顿时大惊!

有一处离皇宫并不远的地方,浓烟翻滚大火冲天!

李恪急忙跑过来,惊问道:“怎么回事?”

长孙无忌一脸铁青双眉紧锁,牙缝里迸出几个字,“魏王府……大火!”

第555章 变数,破局

魏王自焚,长安震惊!

众臣都想将此事瞒着李世民,毕竟他刚刚大病初愈,万一受到这巨大的刺激再度引发重症,如何是好?

可是,这么大的事情,终究是纸包不住火,李世民仍是知道了。

群臣无不胆战心惊——皇帝陛下,能挺得过这一关吗?

出乎大家的意料之外,李世民听闻此事后,并未做出十分激烈的反应,反而,平静得异常。

只有陪侍在他身边的高阳公主与阴德妃,才从他的眼神中,品读出无边的哀痛与心伤。

哀莫大于心死。也许,前太子李承乾事件,齐王李佑谋叛,加之吴王遇刺、晋王失踪,这所有的事情一桩桩一件件的加起来,早已让李世民心如死灰。

魏王自焚,就是压垮李世民心中防线的最后一根稻草。从这一刻起,他心中的那个幻想——既想做一个好皇帝、又要做一个好父亲的幻想,如汽泡般彻底破灭了!

魏王自焚的第二天,李世民奇迹般的出现在了早朝上,令群臣大惊。

虽然他行动仍是十分不便,在四名宦官的扶持之下才勉强坐上了龙椅,可是身上那股炎炎龙威仍是没有半分淡去。只凭他往那龙椅上一坐,整个大唐仿佛就从昏沉的睡梦中苏醒了过来,重新焕发出勃勃的生机。

“朕,偶染小疾荒废朝政数日,今日,重回金銮。”李世民的开场白十分简短,群臣侧耳而听。

朝堂之内,鸦雀无声。

“继关西大捷平定吐蕃之后,再传喜讯。关西军统帅秦慕白不辱使命,已征服西域,正率军凯旋归来。”李世民说道,“朕,着令中书省、尚书省与宗正寺,依律按章,给予关西军众将士嘉奖褒赏。”

“臣等遵旨!”中书令岑文本、尚书左右仆射长孙无忌与萧瑀,以及宗正卿等人,一并出班应诺。

“关西军主帅秦慕白,抵御外寇拓疆万里,立鼎江山功高寰宇,朕,要亲自封赏。”李世民说道,“秦氏一门,英烈神武。已故翼国公秦叔宝,追赠检校兵部尚书,改封胡国公,一品镇国大将军。秦家长子秦通,袭秦叔宝爵禄,封翼国公,食五百户,拔右卫大将军。封百骑监副令秦斌为昭应候,食三百户。二人各赐良田百顷,金五百,珠十斛,仆三十,缎二百匹。秦通承父勋门,立戟十二,以昭秦氏之大功于社稷!秦家主母刘氏,育儿有功持家得法,封一品胡国夫人,食两百户。赐珠十斛,缎百匹,婢十人,从此皆由国家供养,使老夫人怡养天年。”

“微臣叩谢皇恩!”秦通兄弟俩慌忙出列跪谢。

“秦慕白……”李世民停顿了一下,说道,“爵加一等,勋列二品。至于职官与其他赏赐,待其回朝述职,朕再行亲封。”

众臣听了无不惊叹错谔!

爵加一等,秦慕白已经是蓝田候,再加一等不就是公了?从此,秦氏一门三公,炫赫无比,就连长安望族韦杜两家都无可攀比啊!

因军功而勋列二品,那就是“上柱国”。开唐以来,除了今天李世民追封秦叔宝为一品镇国大将军的勋官,上柱国已是十二转勋官中的最高级!曾经,秦叔宝在世时就是上柱国。

爵位与勋略已是如此的登峰造极,不难想像,假使秦慕白归朝,必定官拜大将军,而且很有可能是近来皇帝陛下新创的两卫精锐亲勋——左右龙武卫大将军之一,位居十六卫大将军之首!

至于入主阁部成为大唐有史以来最年轻的宰相,看来对秦慕白来说也是水道渠成的事情了。因为眼前局势已是十分明朗,吴王被立为太子是迟早的事情。如果这世上还有一个人能做为新太子的左膀右臂,那必是秦慕白无疑!

这样的军界翘楚,如果不入主阁部成为宰相,再兼任“太子太保”或“太子少保”之类的职务,才是最大的不合理。

如果是这样,那么,至此朝堂之上如同进行了一次全新的洗牌,以即将入主东宫的李恪为中心,文官仍是长孙无忌一派,武将以秦慕白为首的关西军众将,与以往军界的首脑李勣、尉迟敬德、李道宗等辈,都将紧紧围绕新太子李恪,组成新的朝堂班底。

与以往相比所不同的是,太子李恪已是一枝独秀,再不存在因为夺嫡立储一事,而形成朝臣分野。魏王一把火自焚,也保全了许多曾经跟随于他的党羽,不至于在李恪归朝之后,再激发惨烈的派系之争、导致过多的流血与清洗。

从某种意义上讲,魏王临死,总算是为身处惊涛险境中的大唐,做了一件大好事。大唐的江山神器与东宫根基,在一系列的巨大动荡与危机之后,有惊无险的归于平稳。

眼前这个局面,也许,正是李世民一直想要的。为此,他才不惜……剜肉补疮!在亲情与霸业之间,他再一次——选择了霸业!

只不过,魏王的自焚不在他计划之中,这大大出乎了他的意料之外。这个变数,再度在李世民的心头,狠狠的宰了一刀!

现在,只等皇帝李世民宣布李恪立为太子,历时多年的东宫之争,就该尘埃落定。

只不过群臣心里都清楚,要立李恪为太子,虽是大势所趋,现在仍不是最佳的时机。最起码,要等秦慕白与关西军回朝之后,再定此事。

原因很简单,要组建新的朝堂班底,以李恪为中心建立新的文武派系,秦慕白的角色至关重要。他将成为李恪身边最有力的臂膀,举起军方的旗帜站在李恪身边,维持这一次东宫立储的稳定。

这就像是要栽下一颗新树,除了先要挖坑,还要埋下新的土壤维持树的根基。

而秦慕白与关西军,就是李恪的第一抔土壤!

至于文官一系反倒是一目了然,李世民仍然在世,长孙无忌就不可能被放弃或是被清洗。只不过,李世民还得花点时间来说服以长孙无忌为首的“反恪派”,并让李恪与长孙无忌握手言和。

现在大家都明白,为何当初吴王遇刺皇帝气急攻心发了急病;而魏王自焚,皇帝陛下虽然伤心欲绝,却要硬撑着出来主持大局了。

或许,皇帝陛下心中早已认定李恪是未来太子人选;再者,现在正处于大唐政局“破而后立”的节骨眼上,如果皇帝再一病不起不理朝政,那么,大唐的朝廷可就真的“破”了。大唐的未来,必将陷入无止境的混乱之中,再无起死回生的重“立”可能。

正值丧子之痛的李世民,在这一刻,不得不抛弃了自己做为一个“父亲”的身份,从而无可回避的肩负起一位帝王的使命。

至于他心中的滋味,恐怕永远也只有他自己一个人,能够体会了。

……

“下旨,请关西军主帅秦慕白,与麾下众将士回朝受封。”李世民说道,“当初吐蕃初定时,朕并没有给关西军的将士们什么封赏。是朕欠了他们的。但是关西军众将士毫无怨言,依旧矢志前行积极奋进,既而平定了整个西域,为大唐拓疆万里!关西军,就是我大唐军队的表率与翘楚,是我中华史上都极为罕见的威武雄壮之师,精忠勇烈之师!——主帅秦慕白,文成武就天纵英才,战无不胜攻无不克,忠孝无双义薄云天,实乃国家栋梁、民族英雄!堪为天下表率、后世称颂!……待其归朝,朕要破格予以重用!”

群臣心中已是了然:行了,不用猜了!“破格”重用,这就意味着秦慕白必将入主阁部成为大唐有史以来最年轻的宰相,并领袖军方群伦,成为新太子身边最得力的重臣,能与长孙无忌相抗衡的重臣!

正当此时,弘文馆一名官吏殿外求见,说有关西奏报上呈。

李世民拍案而道,“呈上来!”

那名小吏就提着一个厚实的包裹走了进来,左右近侍将其奉上了龙案。李世民亲手拆开包裹,里面居然是厚厚的一大本黄绸奏折,形如大部书本。群臣看了无不惊愕,这可能是有史以来最“厚”的奏折了!

李世民打开黄绸奏折,看到折上书有“西域战报与奏请”几字,脸上露出一丝欣慰之色。他如同看书一样展开看了数页,对群臣道:“秦慕白正乃社稷之臣。这本奏折中,不仅详细记载了平定西域的战况,还有西域各国、各部族的现状概括,另有涉及我与昭武国及大食的外交建议,甚至包括西域的风土人情及地理天候。今后的几十年,这本奏折就将成为我大唐,经略西域民生疆土的依据与构画边远军国大策的基础。秦慕白,这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啊!”

“臣等,恭贺吾皇,得股肱之良臣,成千秋之霸业!”群臣无不跪请表贺。

李世民血色无多的脸上,难得的露出了一丝笑意。可他马上发现,这厚厚的奏本下面,还压了一本小的奏章。于是他移开大奏本一看,表情顿时凝滞。

小小的蓝皮奏本,表皮上书有二字——“辞呈”!

看到皇帝表情骤变,群臣无不惊愕。

李世民扫视了座下群臣们一眼,不动声色道了句,“朕累了,退朝。”

左右急忙来扶皇帝步下金銮,群臣也只得拜送。但是皇帝刚才这样一个“突然”的表情变化,让群臣心中生起疑窦,猜测不休。

原以为,一切大局已了尘埃落定,难不成,又要生出什么变数?而且,从刚才皇帝陛下的细微表情变化不难猜测,这个“变数”,多半是与秦慕白有关!

……

退了朝的李世民,在宫人伺候下回了蓬莱殿歇养。不过他没有再回寝宫,而是趁着阳光晴好,到了御花园休憩。

他独自一人坐在花间凉亭,展开那本小小的“辞呈”奏本,看了至少有二十遍。

良久,他掩上奏本,长长的叹息!

“朕,苦心孤诣,甚至不惜剜肉补疮……难道,这一切又全都白费了吗?”李世民感觉,自己心中的某处,似在摇摇欲坠。

立储之忧,已经折磨了他很多年;丧子之痛,更是让他心如刀绞万念俱灰。原本,以为做完这最后的几件事情,将李恪扶入东宫就大事完结,他也可以吁上一口气,不再受这枷锁折磨之苦。没想到,在这节骨眼上……秦慕白递上了辞呈!

这将他破他原有的全盘计划!

“没了秦慕白,谁来全力辅佐李恪,率领军方平衡长孙无忌的势力?两方势力不平,恪儿如何坐稳东宫、如何继承我大唐神器?难道要朕在有生之年,再狠下心来把长孙无忌也拔除才能了除后患不成?……如此头痛医头、连斩带杀,大唐的栋梁根根伐尽,人心丧尽支离破碎,江山社稷岂能久存?”李世民,头一次有了“心有余,而力不足”的感觉。

“他让庞飞率领关西军回朝……看来,他是什么都知道了。”李世民再叹一声,眉头紧紧的拧起,再也舒展不开。

“朕,真的错了吗?”

“朕……是否真的老了?”

第556章 逍遥行

秋日的阳光,普洒在琼玉山庄。梧桐叶落,枫林俏红。

“阿爹,我不练啦!”小楼儿一双小巴掌拍在古筝的琴弦上,嘟起小嘴儿撒娇道,“你都让弟弟妹妹们骑大马玩,我就要坐在这里弹琴,不干啦!”

秦慕白哈哈的笑,将抱在怀里的小笛儿交给了澹台双双,说道:“那阿爹也让你骑一回大马,然后你就要好好练琴,行不行?”

“好、好耶!”小楼儿拍起巴掌兴高采烈的笑,“我要骑着大马跑三圈哦!”

“行,来吧!”秦慕白就趴了下来,澹台丹丹将小楼儿抱着骑在了秦慕白的身上,就在地上爬了起来。

小楼儿乐得咯吱吱的大笑,一家人都被逗乐了,好一阵捧腹大笑。

谁能想到,统率千军叱咤疆场,战无不胜令敌胆寒的关西秦少帅,到了家里会是这样?

玩得正乐呢,陈妍进来了,上前将小楼儿抱了下来,说道:“楼儿不许调皮,乖乖练琴去。”

“噢……”小楼儿向来最是听母亲的话,玩了一场也尽了兴,乖乖的爬下来去练琴了。

秦慕白拍拍手站起来,说道:“找我有事吗?”

陈妍点了点头,示意秦慕白出门来。

二人出了房门,陈妍说道:“秦拾回来了,就在前院厅堂。”

秦慕白心中一动,点了点头,“我去见他。”

于是他来到了前宅正厅,果然见到做一身商旅行人打扮的秦拾在那里等候。不及会话,秦拾迎着就拜了下来,“见过主人!”

“好了起来。”秦慕白连忙将他唤起,说道,“辛苦你了。说说,长安情况如何?”

“我去秘见了大公子!”秦拾开场第一句话,就将秦慕白的兴趣勾起,他道,“大公子告诉我,皇帝陛下听闻吴王遇刺一事后,突发重病病倒。后来,褚遂良等人将刺杀一案调查清楚,原来是御史大夫韦挺干的!不过韦挺后来畏罪自尽了!也就是这时候,北上太原代帝祭祖的晋王突然失踪了!”

“哦?……”秦慕白听闻这些,不大不小的吃了一惊,思忖了片刻,又道,“大哥还跟你说了什么?”

“大公子叫我给你递一句话,就是……”秦拾犹豫了一下,说道,“只有八个字,家门忠烈,望弟谨记!”

秦慕白微然笑了一笑,“我大哥忠君爱国生性耿直,跟父亲的性子极像。这八个字,的确是应该出自他口。”

“主人……我在长安听到不少风声。”秦拾说道,“市井谣传,说皇帝陛下命李靖提点京城兵马加强防卫,就是为了防止主人起兵谋叛。小人听了着实生气!”

“有什么可气的?”秦慕白笑道,“我让你去散布谣言,不就是想要这个结果?”

秦拾一愣,“原来主人,是想试探朝廷对你是否信任?”

“不说了。”秦慕白无所谓的摆了摆手,“反正我都已经辞官了,不日即将离开兰州。”

“啊?……”秦拾吃了一惊,随即又坦然的咧嘴笑了,“辞官了好!”

“为什么?”秦慕白笑问道。

“换作是我,我也辞官不干了!”秦拾义愤填膺道,“主人为大唐出生入死立下这赫赫功勋,却只因为一点市井谣言,朝廷就把主人当贼来防!这了太让人寒心了!——倘若,倘若朝廷对待主人,就像主人对待小人一样,那这样的朝廷,还值得为他效力!”

秦慕白哈哈的笑,然后道:“秦拾,我就要弃官而走了。咱们俩,也是时候分别了。你好歹也是个五品游击将军,还有爵禄。走吧,去关内!置份家业,以后好好的过日子。”

“不!小人宁死不走!”秦拾扑通就跪了下来,“什么将军、爵禄,完全不是小人想要的!小人这辈子最大的指望,就是永远跟着主人,打死也不离开!”

秦慕白笑道:“那朝廷给你的爵禄、田产这些,都不要啦?那些东西,可是够你子孙几辈子人衣食无忧的,好歹能做一方富绅。”

“不要!主人位极人臣都要弃官而走,怎么又要小人去吃那些爵禄?不要、打死不要!”秦拾趴在地上直磕头,“主人去哪里,就将小人带到哪里!”

秦慕白笑着将他拉起来,“好吧!我也答应过牛五指师徒等人,一定要照顾好你。你就跟我一起走吧!”

“多谢主人!”秦拾欢喜的起身,突然又想起一事,说道,“方才我进山庄的时候,看到庞飞庞将军在山庄大门前徘徊,却又不敢上前来敲门。他让我给主人捎一句话,说是……想见主人最后一面!”

秦慕白沉默了片刻,叹了一口气,“好吧……秦拾,你去叫他进来。然后再去薛仁贵薛将军府上跑一趟,让他晚饭时间来见我。”

秦拾领诺而去,没多时,庞飞进来了。

秦慕白坐在厅堂正位上,静静的看着他。庞飞进了厅堂,都没敢正眼去看秦慕白,低着头走上前,双膝跪下以头贴地,却不说话。

“没话说吗?”秦慕白打破了沉默。

庞飞这才跪直了身子,秦慕白看到,他脸上仍是青一块肿一块,被宇文洪泰给打的。他说道:“学生本来再无面目来见恩师,只是,今次一别……此生恐无相见之日。不管恩师心中怎样看待学生,在学生眼里,恩师……一日为师,终生为父!”

“我信你。”秦慕白不假思索的道,“庞飞,其实我从来没有怪过你。你不必内疚。”

“正因为恩师不怪我,我才愧疚难当。”庞飞仍是低着头耷着眼不敢仰视秦慕白,说道,“如果恩师能像宇文将军那样,对学生大骂痛打一顿,学生心里,还能好过一点。”

“算了,人各有志。”秦慕白笑了一笑,拿起旁边早已准备好的一个盒子,对他道,“大军西征归来也歇养一段日子了,我早已上表朝廷,请令调回远征兵马,归还于朝廷。相信兵部调令不日即将下达。庞飞,这里是关西军虎符和我的将印、官凭,请你带回长安,交给朝廷。”

庞飞一怔,惊道:“恩师……要辞官?!”

“没错。”秦慕白淡淡道,“你什么也不要多问。三十万大军,交给你带回长安。明天,你就可以启程。半路上你可以遇到兵部调令,获准入关。”

“学生斗胆请问,为何要提前动身,而不是等兵部调令到达兰州之后?”庞飞道。

秦慕白笑了笑,“都说了你不必多问,照我说的执行就是。关西军只要是在大都督府治下活动,都不会有问题。这点你不必担心。”

庞飞是个聪明人,心中一思忖,其实也就明白了秦慕白此举的用意。他脸上的神色顿时越加伤感,轻声道:“恩师,你真是执意要离开我们,独自弃官而走了吗?”

秦慕白微笑道:“放心,虽然我是弃官而走,但你们每一个人的前程与出路,我都已经安排好了。包括你,庞飞。”

庞飞的牙关咬得紧紧的,终于忍不住潸然泪下,在地上砰砰的磕起头来,“学生……愧对恩师!”

秦慕白不想再对庞飞说太多,便道:“其实我也没做什么,你不必如此。关西军众将归朝之后,都将被朝廷授以嘉奖,并委以重用。拿着东西,走吧!”

庞飞情无以堪,以头贴地的死死跪着,泪如雨下。

秦慕白叹了一口气,拿起盒子上前几步,将它放在了庞飞的头前,“庞飞,其实到了最后,我仍是那句话。你我,名为师徒,实则兄弟。所谓兄弟,便如手足,是一辈子的。”

庞飞泣不成声,突然双手紧紧抱住秦慕白的脚,呜咽着,却说不出话。

“天下无不散之宴席,放手吧!”

庞飞一怔,这才慢慢的松开手。

“今后,请你好好做人,好好为官。也不辱没,你我曾经兄弟一场!”秦慕白抬脚,大步而去。

庞飞以头贴地跪在那里,良久未起。直到陈妍来叫他,他方才起身,拿起了那个装着将印官凭的盒子。

“恩师你放心,今生今世,庞飞都谨记你最后的教诲——好好做人,好好为官!”

陈妍轻轻的叹息了一声,说道:“庞将军,你若真能做到这八个字,也不枉费慕白的一番苦心。”

庞飞轻轻的点头,“其实我知道,恩师急流勇退辞官而去,并非只是为了一己安危明哲保身,而是为了我们众家兄弟着想!”

“是啊!”陈妍轻叹道,“朝廷忌惮慕白功高震主,麾下猛将如云功臣林立,势力太过庞大,足以影响到朝廷的重大决策。于是他主动放权弃官而去。这样,关西军众将士群龙无首,难以聚众没了威胁,朝廷也就可以分别对你们量材度用、轻松驾驭了。所以慕白才说,他已经为你们所有人安排好了前程和出路——其实不用他刻意安排,只要他退下来了,你们就都可以得享平安,并平步青云!”

庞飞咬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