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贫道混初唐-第3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麦仲肥就不能算杀俘。李大亮和李袭誉也只能怪突失利投降慢了点,早点也就死不了了。
唐军一喊话,剩余的不到七八千之数四处分散准备突围的薛延陀骑兵立刻下马,把武器向前一扔,蹲在地上投降了。
第136章 除恶务尽
麦仲肥等看天色已晚,将大军安营于斛州北门外。右卫大将军李大亮、凉州都督李袭誉等将领入斛州,麦仲肥盛宴款待,宴会上麦仲肥极尽阿谀之能事,把李大亮和李袭誉捧的天上少有、地上无双。二李对麦仲肥好感大生。斛州众将听着麦仲肥的言论,少有不呕吐的。
送走二李等唐军将领。麦仲肥把斛州将领叫到一起,吩咐道“明天你等将随唐军一起去征伐薛延陀,此次夷男没有亲来甚为遗憾。但大度设绝不能放过。李尚书的兵应该已经和大度设的兵遇上了,大度设兵败后必走白道川退回漠北,我们分配一下,席将军带三万骑军随二李去支援李尚书。铁勒木带二万骑军多带马匹,急行军至白道川设伏,务必将大度设等人一网成擒。记住不要活的大度设,只要死的小可汗。”
“好咧!”铁勒木干脆地回答。
“如果他要是投降怎么办?”萧嗣业低声问。
“杀掉。”麦仲肥冷酷的说。
“这恐怕不好吧?”席君买冲着麦仲肥微微摇头。
“难道再养着他回头咬我们?”麦仲肥反问道。
“唐军不允许杀俘的。”席君买再次提醒道。
“所以我让铁勒木去做这件事情。你们只当不知道这事情。如果有人查你们往我身上推,我自有应对的话语。”麦仲肥眼睛盯着唐军的将领说。
席君买和萧嗣业对望了一眼,无奈地摇摇头。
不说斛州的部署,再说李勣统帅的主力急行军,最先赶到长城外。斥候远远看见前方旧都护府土城处人喊马嘶,急忙回报李勣。李勣一声令下,统帅大军直扑叛军。
精疲力竭的东突厥三万军队如今只剩不到八千,依托低矮的土城墙顽强抵抗着。重伤的李思摩时而清醒时而昏迷。副都护延炻利结已经绝望到要自杀的地步。突然南边杀声如雷,尘埃涨天,一个骑兵跑过来大声喊着“唐军杀过来了,唐军杀过来了。”延炻利结急忙站起身踩在马背上向南方看去,一杆大道旗上斗大的一个李字,让延炻利结激动的差点从马背上掉下来。“快快快,组织两千人,从南门向外冲,于唐军里应外合。”他大声命令道。
眼看就要把东突厥兵马赶尽杀绝的大度设也没想到唐军会来的这么快。由于不清楚唐军的数量,大度设不敢贸然突袭,命令靺鞨、奚、同罗、仆骨四部八万骑兵冲击唐军,迟滞唐军的进攻,好把自己带领的薛延陀和回纥十万人马向后撤退,拉开与唐军的距离勒兵布阵,使出撒手锏——步兵取胜战术,怪阵长十多里,想要用此对付李勣。
靺鞨、奚、同罗、仆骨四部八万骑兵首先狂冲李勣所带唐军。但游牧民族这种骑兵冲击作战对早就熟悉的不能再熟悉的唐军来说,用处完全不大,唐军步兵的强弓硬弩射住阵脚,长矛、陌刀兵有条不紊的列阵以待。唐军的远中近三层攻击体系瞬间完成。彍骑与东突厥的六千骑兵守护着两翼。
飞蛾扑火般冲上来的四部八万骑兵,在还没有进入骑弓有效射程里,就被唐军的远程武器床弩、攻城弩等射出的粗如儿臂的弩矢穿糖葫芦一般射的人仰马翻,好不容易趁着床弩、攻城弩装填的空当突进一些却又被唐军强弓硬弩射杀。四部首领这时候已经看出大度设在用自己的人当炮灰的意图,纷纷下令撤退。靺鞨、奚、仆骨三部向着东北方向逃散。同罗则向西逃去。靺鞨、奚、仆骨三部向东北逃亡的途中又被从云中出兵的右屯卫大将军张士贵的二万云中军半路截杀,斩首一千多俘获二千多,接着又被营州都督张俭的营州军截杀一番。剩余的人马没命地窜进了白山黑水之中。后来靺鞨吞并了奚、仆骨等部落又消灭吞并了周围的小部落,於698年建立震国(后改称渤海国),其首领大祚荣於唐开元元年(713)受封为渤海郡王。置忽汗州,加授忽汗州都督。此后辖区即以渤海为号即为后世辽国的前身。
而势单力孤向西逃窜的同罗部一万八千骑军却被灵武、凉州、斛州的七万联军所截杀,全部投降。
打跑了四部骑兵的李勣面对的就剩大度设带领的六万薛延陀和四万回纥的精锐。李勣先令东突厥骑兵冲阵,大度设的步兵取胜法果然厉害,突厥兵还没靠近就被立于地上手持硬弓的大度设的兵射杀无数大败而回。
李勣又令唐军彍骑兵突击,结果大度设依然是万矢齐发,唐军战马多被射死。李勣大怒,命令唐军步兵向前,拥盾执长矛以步战对步战。
此时灵武、凉州、斛州的七万联军突然出现在大度设的右翼。大度设的士气顿时一落千丈。唐军步兵拥盾遮挡住头上的箭支,已经冲到了大度设的怪阵前面,抬起手中长矛向持刀的敌军捅去。唐军矛长,敌军刀短,唐军一下子占了上风,挑杀敌军像穿糖葫芦一般。与此同时,灵武、凉州、斛州的七万联军冲击薛延陀阵中牵马者,将其战马掠夺殆尽。大度设兵败,兵士又失去战马,士兵无心再战纷纷凭借两条腿想要逃跑。李勣纵兵奋击,斩首级八千多个,俘虏敌人不记其数。
大度设和回纥首领吐迷度眼看大势已去各带了贴身保护自己的两千亲卫趁着唐军忙着捉俘虏的功夫,急奔白道川而去,想要翻过阴山回归漠北。
回纥首领吐迷度在逃跑途中马失前蹄,摔了个头破血流。急于逃命的大度设没有等回纥的吐迷度,自己继续跑路。而吐迷度却因为这次意外,逃过一劫,拐道回了漠北。
铁勒木带二万骑军多带马匹,急行军至白道川设伏。已经等了一天时间。散出去的斥候至今没有发现任何敌情。正当铁勒木开始怀疑麦仲肥的判断是否准确时,一小队斥候跑回来报告“前方有千余骑狂奔而来,请将军定夺。”
铁勒木一听,脸上都乐开花了,急忙命令所有部队集合将这千余骑一口吞掉。
一心逃跑的大度设怎么也没想到会冲进斛州军的口袋里,等他发现逐渐围上来的斛州军时,知道自己已经无法回去了,果断命令下马投降。却没想到等他这千余人下马扔了武器,蹲在地上时,斛州军却没有接受他的投降,而是在铁勒木手往下一挥后,万箭齐发,大度设和带领的这一千多亲卫被斛州军射成了一千多只刺猬。
收拢了战俘和马匹后的唐军分出一部分士兵押解俘虏和马匹回洛阳报捷外。李勣重新整队带领着十万部队继续追击大度设,却在白道川附近与铁勒木的两万斛州骑军汇合。在席君买的引荐下铁勒木见到了兵部尚书李勣。
李勣问铁勒木“谁让你等在此设伏的?”
“是我家刺史大人麦仲肥。”铁勒木抚胸施礼回答。
“大度设人呢?”李勣又问。
“回大人,他带着千余人想透阵逃脱,已经被我等射死。”铁勒木可不是傻子,他才不会说大度设投降后被自己射杀。
李勣的副总管薛万彻突然插嘴道“你们如何知道大度设会从这里经过?麦仲肥这一手可有越权之嫌。”
“不知道,咱只是个听命行事的军汉,上面让咱做什么咱就做什么。其他的咱不太清楚。”铁勒木开始装傻充愣地答道。
李勣看着铁勒木一笑道“你击杀大度设是大功一件,老夫会上奏陛下。你且退下吧!”
“好,谢大人!末将告退!”
铁勒木走后,李勣对满帐的将军、都督说“如今进犯的敌人全军覆没,下一步如何行止,众位可有意见?说出来老夫也好上报陛下裁决。”
薛万彻道“大军已经进到这里,不如度过阴山,把薛延陀一举铲平,令北疆再无战事。”
右卫大将军李大亮、凉州都督李袭誉点头同意,刚刚赶到的右屯卫大将军张士贵道“大人,我军路远,为了赶路粮草辎重等都在后面。如果继续进兵粮草恐怕难以为继。”
李勣点头道“不错!营州都督张俭此时应该也在路上,等他的营州兵到来,这十五万人的补给确实是个问题。”
“报大人,斛州刺史麦仲肥亲自押运粮草和牛羊前来,请大人吩咐!”门外进来个中军官禀报道。
“哦?麦刺史这倒是雪中送碳啊!快快有请!”李勣急忙说。
其他人也是很感意外,正说粮草不济,就有人送粮上门。只有席君买和萧嗣业对视一笑。他们这位麦大人可是在一年前就开始备战了,想来他应该很希望把薛延陀灭掉吧。
麦仲肥进了中军帐,躬身给上首的李勣躬身施礼道“斛州刺史麦仲肥见过国公李老大人,见过众位将军。”在座的几位除了斛州将领,其他的都是老臣,不论官衔和爵位都比麦仲肥高的多。
“呵呵~仲肥不必客气。快快请坐!”李勣满面带笑地说。
“谢老大人!”麦仲肥坐到斛州军官一方。
“如今大军集结,还需要请示陛下下一步方略,粮草暂时有些紧张。仲肥你可真是雪中送炭啊!听刚才归德郎将铁勒木所说,是仲肥让他在白道川设伏,毙敌酋大度设于一役。没想到仲肥还通韬略啊?”李勣撵着已经有些花白的胡须笑着说。
“老大人谬赞!仲肥那里懂得韬略,只是感觉此獠如果安然回去,不久又会南侵,设伏白道川也不过是瞎猫碰见死耗子而已!”麦仲肥急忙谦虚道。
众人听的麦仲肥说的有趣,不由都是面带微笑。副总管薛万彻接口道“麦刺史既能于白道川设伏,必然也有对付薛延陀的方略了,不如说出来让大家一起参详一下可好?”
麦仲肥拱手答道“回薛总管,下官只是觉得应该除恶务尽。还北疆一个清平世界。”
第137章 犁庭扫穴
第137章犁庭扫穴
洛阳襄城宫大殿里,太宗皇帝看着关内道行军大总管兵部尚书英国公李勣的奏本,脸上荡漾着微笑。
对于怎样才能安定北方边境,太宗皇帝有两套方案,早在薛延陀出兵时那次廷议征求群臣意见时,他说:“历史上,北方少数民族多为中原边患。近来薛延陀崛起,我们已经早早有所准备。我设计了两套方案:一,精选十万大军,灭其国家,俘其首领,可保我边境百年安定;二,采取和亲,给于羁縻,这样足以保证边境三十年安定。不知哪一套方案更好?”房玄龄支持第二套方案,太宗也倾向于第二套方案,但魏征和长孙无忌支持第一套,二比二平,太宗皇帝一直拿不定主意。此时李勣的奏本无疑打破了这个僵局。
李勣的奏本大意就是如今各州郡的精兵悍将集结于白道川一线,总数已达十五万之众。而薛延陀夷男的二子并六万精锐全军覆没,归附的五个部落也只剩回纥一个。此时正是挥军直取漠北的时机。毙其功于一役,保大唐北疆百年安定。后面附着这次立功的将领名单,斛州的铁勒木和格日楞赫然在列。一个是在白道川击杀大度设,另一个是在斛州解围战中射杀突失利。另外还有斛州刺史麦仲肥亲自压粮解了大军燃眉之急的表章。
十五万大军集结待命,这是箭在弦上不得不发了。太宗皇帝和几位重臣经过商议后,同意了李勣的表章。并派人送信给长安的太子承乾,命他准备大军粮草。因斛州地理位置靠前,成为粮草物资的中转站,命令斛州刺史麦仲肥为关内道行军总粮官,负责粮草和物资的转运。
铁勒木和格日楞因战功分别授予从五品上游骑将军和正六品下昭武副尉、怀化司阶的官职。把留守斛州的刘长有羡慕的直接用头去撞墙。
麦仲肥以斛州成为粮草物资中转站需要加强防御为由,报请李勣抽调回格日楞在内的三万骑军,加强斛州防御。李勣出于对粮道安全的考虑同意了麦仲肥的请求。麦仲肥为斛州争得了最大的利益。
贞观十五年八月关内道行军大总管李勣带领十二万部队渡过阴山一线,横跨大漠开始了对薛延陀部的最后一战。
薛延陀可汗夷男现在也是焦头烂额。自己的嫡长子大度设和次子突失利先后阵亡。而空出来的小可汗位置就分外惹人眼馋。夷男的其他儿子们已经开始不安分起来。七月中嫡次子拔灼杀掉了与其争夺汗位的庶长子曳莽,曳莽的部从投靠了夷男的侄子咄摩支,咄摩支带着本部和投靠的曳莽部袭杀了嫡次子拔灼,众酋长为求自保或拥兵自重或互相结盟。薛延陀真珠可汗夷男竟不能制止,薛延陀内部其实已经四分五裂。
八月中旬,十二万唐军如泰山压顶般奔袭而来。薛延陀部慌做一团,各自为各自做着打算。而回纥小可汗吐迷度看到薛延陀部大势已去,以驰援薛延陀部为由,面见夷男,并把回纥所部与夷男的部从合兵一处。夷男见状大喜,对自己的烂摊子已经无能为力的夷男有了回纥的帮助,又燃起了一统薛延陀部的希望。
然而回纥小可汗吐迷度却是另有打算。于八月二十三日夜,带亲卫三十多人袭杀夷男,接管了夷男的部从,带着夷男的头颅裹挟夷男部从全族归降唐军,并做为唐军的先驱向导,带领唐军奔袭各处部落。
有了熟悉地形和对薛延陀部了如指掌的回纥为向导,唐军的袭击可谓神速。整部整部的薛延陀部族在被包围后投降大唐。
咄摩支带着本部和投靠的曳莽部逃出的部众破开围困,一路向北逃亡到萨彦岭与贝加尔湖一带落下脚,后击败本地多只土著,逐渐成为极北地方的一个大势力。咄摩支却一直不敢南侵,而是立足于贝加尔湖向西北方向发展。
九月二十日,薛延陀部完全除名。李勣留萧嗣业带斛州骑军两万人镇守漠北,带领唐军十万和靠投机得利的回纥小可汗吐迷度凯旋班师,太宗皇帝为了收买原薛延陀部降众,为夷男举行了隆重的葬礼。
十月底,太宗皇帝建立漠北十三州,各投降部落头人酋长等授予都督、刺史之职,建立漠北燕然都护府任命吐迷度为大都护。
十一月东突厥的李思摩终因伤势过重抢救无效死亡,终年三十七岁。太宗皇帝想起李思摩对自己的忠心,当初太宗皇帝送李思摩返漠南时李思摩对太宗皇帝说“破亡国家后,陛下还能使我们的朽骨能安葬于故乡。愿子孙世代事奉唐朝,以报答厚恩大德蒙恩立我部落长,实际上希望世世为国家的一只犬,守在天子北门警卫。
太宗皇帝厚葬思摩。李思摩被追赠为兵部尚书,夏州都督,陪葬于昭陵。筑坟墓象白道山一样,为了纪念他的功劳,立碑于化州。太宗皇帝的所为让太子承乾心里产生了异样,感觉自己这个太子实在是当的无趣,还不如象李思摩一样到草原上建立自己的部落,做个酋长逍遥自在。
东突厥副都护延炻利结也被太宗皇帝留任长安,赐爵归德中郎将,领左屯卫将军之职。
北疆完全荡平,李思摩又身死。漠南草原急需治理整合。魏征上疏应遵循一贯作风,选东突厥的贵族为大都护进行整合,但遭到长孙无忌的反对。长孙无忌认为,如今漠南草原各部族人已经没有如此大的威望可以担当大都护的职责,正是收归中央的好时机。而且漠南草原一直都是首都长安的一道屏障,应收归朝廷统一管辖。
太宗皇帝其实自己早就有了计划,但他并不想在众臣面前表现出太强势的态度,他希望由大臣的嘴里说出自己的计划。如今长孙无忌的说法正是和自己的计划不谋而和,于是太宗皇帝开始引导议题的走向。
“恩,辅机所言也有道理。可是漠南部族整合的人选你们认为何人最合适?”
太宗皇帝这话已经给这议题定了调子,那就是漠南草原收归中央管辖,你们现在需要的是定个人选就行。
魏征对那些游牧民族一直不抱有好感,本想让他们自生自灭,但被长孙无忌一反驳,皇帝陛下一同意,那自己说的肯定行不通了。一赌气说道“臣认为让宗正少卿、秘书监正长孙冲前往必能马到功成。”
魏征这话一出口,几个重臣加上太宗皇帝脸上都是莞尔之色。只有长孙无忌脸色铁青。长孙冲何许人也?乃是长孙无忌的嫡长子。知子莫过父,长孙冲是长孙无忌的一块心病。长孙冲才学不突出,对政治既没有什么能力,也没有什么野心。精于书画,爱好游玩,就是仗着父亲的权势混吃等死的一个纨绔,而且嗜酒如命时常喝的酩酊大醉,可以说完全是个官二代的典型。更何况长孙冲还尚了长乐公主李丽质,是驸马都尉。初唐律法驸马都尉不得外任为官,更不得执掌边疆兵势。魏征这是明显在戏弄长孙无忌。
俗话说:婶可忍,叔不可忍!长孙无忌怒指着魏征道“你…”
太宗皇帝一看这阵势,长孙无忌动了真怒,急忙来和稀泥道“呵呵~辅机不必动怒!玄成只是开玩笑,我大唐律驸马都尉不可外任为官,更何况是外放边境。再说朕也不舍得让冲儿离开京师。”长孙冲不仅是驸马都尉还是长孙皇后的嫡亲侄子,深得帝后的宠信。更何况长孙无忌身兼外戚和元勋的双重身份,比较注意避嫌,与历史上某些骄横外戚绝不相同,而且长孙无忌更是个法制的制定和遵循者这才是太宗皇帝把他当成肱骨的真正原因。
“哼!”长孙无忌一甩袍袖,把脸别到了一边,不再搭理魏征。魏征的老脸上一副我就是说你了,你能把我怎么样的欠揍表情。
太宗皇帝安顿完长孙无忌后,转脸瞪了魏征一眼。魏征这才低下头。
这个小插曲过去后,高士廉站起身道“臣保举一人定能胜任,斛州刺史麦仲肥多年精于边塞治理,由他出面整合漠南草原最为合适。”
“不可!陛下,麦刺史在斛州任刺史如何能以一州刺史的身份整合整个漠南草原?”魏征急忙道。
长孙无忌终于找到了反击机会道“斛州现以安定,周边又无威胁,可按部升任斛州长史普耶为刺史,普耶本就斛州人士,又随麦仲肥治理斛州多年,升任刺史当可不会乱命。”
房玄龄点头道“臣也同意长孙大人所言,升任普耶为斛州刺史。由麦仲肥来整合漠南草原。但漠南草原不比中原,臣觉得当仿效漠北立州。”
太宗皇帝微闭双目,捻须点头道“恩,麦仲肥在这次灭薛延陀的整个战役里,表现出的大局观,当可担当此任。下诏,原斛州刺史麦仲肥升任漠南都护府大都护,设府定襄城。漠南草原再设立五个州,由麦仲肥负责筹建。斛州长史普耶升任斛州刺史,斛州归漠南都护府节制,调漠北驻守的两万斛州骑军回驻定襄城。漠南都护府所辖军事力量仍然归关内道统一调动。”
太宗皇帝对麦仲肥这次的简拔可以说是前无古人。以汉人身份担当草原各部落大都护,统领漠南各游牧部落,让众人都感到有些匪夷所思。
定襄城,这地方南面是黄河,北面是白道川,正是黄河的河套地区,土地肥美,宜农宜牧。阴山脚下辽阔的草原,水草丰美,是畜牧繁衍的绝佳地方,南边黄河流域可供农耕的土地沃野千里。自古就有黄河百害,唯利一套的说法。也是麦仲肥一直眼馋的地方,有了这块宝地,麦仲肥相信,自己能把漠南草原变成个大畜牧场、大粮仓。而自己的北疆新道教计划有了这个大都护的身份更加简单易行。
。。。。。。。。。。分。。。。。。。。。。。。。。割。。。。。。。。。。。。
接编辑通知,下周可能要上架了。。。。。。
第138章 天高任鸟飞
贞观十六年春,原东突厥可汗都护府所在地——定襄城外一片繁忙景象,穿着黑色羊皮大氅,站在土山上的麦大都护满脸得意之色。这次的心机没有白费。与薛延陀一战中自己恰到好处的表现,不但让自己坐上了漠南大都护的位置占有了令自己垂涎三尺的河套平原,还使斛州成为战略物资中转站。
随着战争的结束,斛州囤有的大量物资名正言顺的划归漠南都护府分配。定襄城的重建工作也顺理成章的拉开帷幕。
麦仲肥心目中规划的大都护府所在地——定襄城将占地30平方公里,是比斛州城大三倍的塞外第一大城。仍然沿用斛州筑城时的方式,夯土为墙外覆城砖。城墙高九丈八,共有四个城门,城内八丈宽的十字型主干道连接四门,城内的设计完全是按照斛州的模式加以放大。等定襄城建好后它将是塞外最大的商贸城,同时也是新道教的总部圣地。定襄城将承载起中原、东北、漠北、西北等地的商贸中心的重任。
同时麦仲肥在接到大都护任命后,羽翼以丰的麦仲肥就开始对原漠南各部落进行了不遗余力的大清洗,在斛州骑军的武力压制下,一些不听话的、阳奉阴违的部落酋长、头人们纷纷倒在了骑军的屠刀下。一些表面和顺心里却不甘心被麦仲肥统治的酋长和头人虽然有心但无力与麦仲肥进行武力对抗,悄悄派人去往长安,通过在京做官的原部落酋长想要扳倒麦仲肥,夺回自己的权利。
但这类奏章,一到尚书省就被已经和太宗皇帝统一了战线的三巨头驳回,理由就是漠南草原各部一直是一盘散沙,需要重新整合才能凝成一股力量,只有形成力量后,北疆才可安定。漠南大都护麦仲肥做的没有错。
这些在京城里做官的少数民族将领的家眷都已经跟随自己来到了京城,并且已经习惯了长安的繁华生活,慢慢知道了太宗皇帝的态度后,也就不再多事了。
这期间在太宗皇帝的默许下,麦仲肥完全贯彻了打压上层(酋长、头人、贵族),拉拢中、下层(小头人、平民)的方针,麦仲肥的清洗一直陆陆续续地进行了一个月才算是结束。
经过这次大清洗,漠南草原上的部落几乎完全被麦仲肥所控制,即使剩下的酋长和头人也都是保留了个头衔而调动不起来整个部落力量。完成清洗的麦仲肥又把剩余还算保持完整的各部落地盘重新划分,置于自己都护府严密监视下,不给他们死灰复燃的机会。
而被清洗的十分严重的部落,麦仲肥给于了高度关注,并承诺等定襄城建好后,他们将是第一批城民。这些部落里原有的奴隶被集中起来参与建城,麦仲肥也答应了这些人等城建好后,取消他们的奴隶身份,成为平民。这一举措让其他清洗不太严重的部落里的奴隶羡慕不以。悄悄选出代表与麦大都护会晤,也想参与建城,希望以后能脱离奴隶身份。
麦仲肥答应了这些奴隶的要求。但还是做了些表面文章,发布通告:凡有奴隶身份要求参与建城的,都护府都欢迎,但必须经主人许可。而作为奴隶的主人不得以各种借口阻挠奴隶参加建城。凡是参加建城奴隶的主人都会得到都护府一定的物质奖励。最终解释权归都护府所有。
既要经奴隶主同意,而奴隶主又不能阻挠,这样的霸王条款让奴隶主们很是郁闷!你还不如说征调所有奴隶呢。这绝对是即当婊子又立牌坊的真实写照。不过奴隶主们感到庆幸的是好在还有物质奖励。可等物质奖励到手时,奴隶主们的嘴里就没有停下过问候麦仲肥家女性的词语。都护府每接收一个奴隶,奴隶主们得到的奖励竟然是斛州产的皮靴(以前积压的和被客户退回的劣制皮靴)一只。没错就是一只,而且每个奴隶主得到的全都是统一一顺的左脚皮靴,你要是想能穿就要去都护府专设的商店里去买另一只右脚的才可以。当然如果你喜欢穿一顺的也由着你。于是漠南草原上出现了一道很奇特的风景线,很多阴沉着脸衣着光鲜穿着一顺皮靴的人。
灭薛延陀之战中的战俘除了少数被朝中大员买做奴隶外,其余的全部发还到漠南都护府名下。那可是七万多劳动力啊!
如今这七万多劳动力在斛州骑军的皮鞭监视下,在技术人员趾高气昂的指挥下,和喜笑颜开的漠南草原原有的三万多奴隶们一起,任劳任怨,勤奋的为定襄城的重建工作贡献着自己的微薄力量。
斛州的砖窑、石灰厂、采石厂已经满负荷运转,无数辆平板马车拉着各种建筑材料,往来奔忙于斛州到定襄城之间,各种木质施工机械有条不紊地进行着施工作业。
在十万建筑大军的辛勤奋战下,经过三个半月定襄城的四面城墙终于完工。三尺长一尺宽的青色城砖整齐的敷在夯土城墙面上,用牛羊血混合石灰合成的白灰膏把每一块城砖粘连在一起,给夯土墙挂上了一层坚固的盔甲。顺城内马道上城,城墙上端可以并行三匹马。城砖搭建的垛口和敌楼可以很好的遮挡住守军的身体。
站在城墙上向定襄城四周望去,一马平川视野辽阔,周围原有的多处土山已经被夷为平地,而土山的泥土都被用来筑了城。
李思摩原来的五万部从族人由于常年居住在胜、夏二州之间,与当地汉民习得农耕之术,被麦大都护安置在定襄城以南黄河流域可供农耕的土地沃野上,转行当起了农人。
麦仲肥又请太宗皇帝从边境各州转移农民三千与东突厥的五万农人杂居一起,共同开垦黄河流域。并大力提倡双方通婚。两族男女只要产下一个男婴都护府就会奖励耕牛一只,本族内通婚所产子女不在此奖励办法之内。
而就在麦仲肥大力整合漠南草原的时候,从长安来了一位神秘的不速之客,这个神秘的不速之客却给麦仲肥带来了一个他一直无法弄清的谜底。也让麦仲肥明白了恨一个人竟然可以如此之久。
第139章 落魄的传奇英雄
原的夏夜景煮是中静而美丽的。没有污染和温室效应一湛蓝湛蓝,一轮控檬黄的弯月斜斜挂在天际,漫天的繁星清晰的眨着眼睛感觉伸手就可以摘到,微微夏风温柔地吹过,带来野花的阵阵清香。
临时都护府的小院里,麦仲肥穿着一身蓝色亚麻衣,惬意地躺靠在一把吱吱作响的摇椅里,手里端着一杯早已经凉了的茶,半闭着眼睛,听着阵阵的虫鸣。
“大人!”一个不合时宜的声音在麦仲肥耳边响起!麦仲肥睁开眼睛看着面前打破宁静的卫兵问“什么事?”
“大人,门外有个人想见您。他说是从长安来的姓王。还说和解州当年的暴乱有关!”卫兵轻声地回答道。
“恩?带他进来麦仲肥坐直身体,皱着眉头命令道。
“是,大人!”卫兵转身出门。不久带着一个满脸胡子拉碴,穿着一袭肮脏而皱巴的紧袖长衫,年龄三十多岁的男人走进来。
借着皎洁的月光麦仲肥看出那身长衫应该是一件做工考究的白色丝绸衫,能被此人穿成如此成色,应该是此人一路奔波,根本来不及更换浆洗的结果。
麦仲肥存打量此人,而那个人也在打量麦仲肥。两人对视了半天后麦仲肥突然一笑道“如果本官没有猜错的话,阁下应该是七年前挑动料州暴乱的那位神秘人王先生吧?。
那个神秘王先生也飒然一笑道“麦大人,我们又见面了。当初的麦刺史如今已经是漠南大都护了。麦大人还真是官运享通啊!”
“王先生客气了。都是拜王先生所赐啊!如果没有当初先生的挑动,仲肥怎么可能将暗藏的势力一网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