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斜风-第9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咸丰朝以来,纲纪甚严,已经杀了好些二品以上的官员,一想到,何桂清就觉得焦头烂额。

现在湘军已经在浙江插进了棋子,浙江布政使胡兴仁这个湖南人就是随时准备来接替他,但是更要命的是邓绍良这个浙江提督也被他们的湖南老乡勾搭过去。

邓绍良这么一支浙江最有战斗力的部队,居然不回杭嘉湖,转身退去了衢州,只要有见识的人都可以看得明白,那是替湘军打开一条入浙的跳板啊!

“宁可亡于红贼之手,不可亡于湖南人之手!”在一旁王有龄加了一把火:“邓绍良移防衢州的用意,中丞难道还看不清吗?”

“就是因为看得清楚,所以才这么绝望!”何桂清是绝顶聪明人,邓绍良才一移防,他就知道怎么回事了:“这些湖南人可恶得很……”

“非是湖南人可恶,实是曾涤生可诛!”王有龄说道:“现在恐怕你我非亡于红贼之手,而是亡于曾涤生之手啊!”

何桂清长长地叹了一口气:“哎……可恨啊,现在无可用之兵,雪轩,你找我何事?”

“宁波冯二公子上了急报,说是义民收复宁波府城……”

“瞎扯,你我难道还不知道是怎么一回事啊!”何桂清苦笑道:“若是一群义民起事,都能收复宁波,那这个巡抚还有何用!”

“所以冯二公子说得明白了,是得了洋人之助!”王有龄笑道:“今年上海小刀会之乱,就是借了洋兵之力,才得以平定的,若无洋兵助战,恐怕现在上海依旧陷于贼手!”

“这个道理勉强还行!有没有洋人照会?”

“有!”王有龄笑道:“冯二公子都说了,为酬洋人助战之功,暂将宁波华洋共管,暂守中立,以图后举,好一个华洋共管!宁波领事、上海领事,恐怕都会来照会!”

何桂清也知道这个华洋共管是怎么一回事,明明就是这柳畅不愿意失去宁波府这么一个富庶已极的港口而找的借口而已,只是他当即问道:“那萧山怎么样了?”

“萧山稳若泰山,红贼来攻三次,都大败而归!”

事实上这只是何桂清与柳畅双方在演戏而已,柳畅若真有决心攻打萧山,别说是一个萧山,就是十个萧山县都已经被虹军攻破了。

但是为了避免过于刺激清军,柳畅才假戏真作,接连三次杀到萧山城下,又立即闪电般退兵回去,而城上的守军也很配合,枪林弹雨尽是朝天放枪,绝不敢伤虹军一人。

“那好,我就上一封折子,宁波若失,则东南大局崩溃,如今之计,是暂作拖廷为好!当然,红贼的兵不能过境萧山!”

“不过萧山,只是今年而已!”王有龄在旁边劝了一句:“中丞还是早做打算得好!”

何桂清听他这么一说:“我这个巡抚,能不能做到今年年底还是问题了!能拖一日是一日,不知道那位胡藩台是怎么一个想法,他要不要与红贼拖下去?”

“他也得拖!”王有龄觉得好玩:“如若曾涤生知道红贼在宁绍按兵不动的话,他会不会狗急跳墙!”

说起来,让邓绍良领军退往衢州这是一手好棋,既折了何桂清羽翼,又可以作为湘军进军浙江的跳板,但是千算万算,终究是人算不如天算。

谁会想到柳畅居然与何桂清会达成按兵不动相安无事的默契,湘军天天指望着虹军出兵杭嘉湖,何桂清倒台,那时候就可以进兵浙江,把整个浙江全省象江西那样收入湘军的势力范围之内。

但是现在柳畅与何桂清上演了一场静坐战争,何桂清无力收复了金处温台宁绍六府,但是柳畅能放下杭嘉湖三府的诱惑,明明知道这是全天下最富庶的地区而不去攻占,潜心经营地方,结果就是双方成了坐守的局势。

在这种情况下,只要柳畅按兵不动,何桂清便不会倒台,何桂清不倒台,则湘军没了出兵浙江的机会,只能看过宝贵的时间飞逝而走。

因此何桂清当即下了决心:“人不为已,天诛地灭,且让我看看曾涤生的苦相吧!”

……

宁波港的中立问题,在北京,在上海,在新加坡,在孟买,都掀起了许多波澜,也不知道有多少人为这个问题而绞尽脑汁。

只是在那之前,宁波府的中立已经成为了既成的事实,新的市政府、市议会、海关都建立起来了,许多在宁波定居的西方人士晚了一步,只能长叹短叹自己没抓住机会。

而宁波码头则是一幅繁荣景象,每天都有货船从上海运来虹军需要的物资,从军用物资到民用物资,都应有尽有,一个工业化国家的生产能力是超出普通人的想象。

但是虹军也是一个潜力非常惊人的消费者,光是今年的秋装与冬装就让许多经营棉布的商人大赚特赚,要知道统一制式的虹军,光是今年的秋装就需要十万件之多,冬装也需要同样的数字。

柳畅原本觉得自己已经预留了足够的余地,但是他很快发现,包括在温州新收编的旧红巾军在内,不完整的初步统计整个虹军不包括乡兵与基干民兵,正规部队加上善叶军校及形形色色的辅助单位,总兵力已经达到了二万九千之多,而且接下去肯定会突破三万人。

这三万人考虑换洗的因素,要一次性发两套军装,这就是六万套军装了,考虑接下去扩军的预留因素,十万套军装真不算了什么。

事实上,换装是从宁波府的驻军开始更换,当草绿色的新军装发到士兵手里的时候,整个虹军都震惊了,这可是一次性发两套崭新的军装啊!

虽然以后世的眼光来看,这样的军装显得土里土气,和五六十年代的解放军差不多,但是在这个时空,一身草绿色洋布军装却让士兵骄傲地整天穿在身上。

要知道,这个时空是一个贫困到极点的社会,许多农民一辈子都没有穿过一件新衣服,家里如果备有一套换洗的衣物,已经是不错的人家,甚至于一些边远山区,全家只有一套正式的衣物,大姑娘都要光着身子。

而现在虹军一发就是两套军装,而且接下去冬天还要发两套冬装,这让大家觉得不可思议的同时,也对虹军建立起了一种信心。

而这只是虹军大规模采购的一部分而已,凭借着宁绍两府的财务,柳畅敞开收购需要的大量军事物资,象龙枪团这样的好部队,隔着几天都能收到新奇玩意。

只是采购量有些过于惊人了,以致于杨长妹很快地周转在遇到了一些小小的困难,但是这些西方商人很快提出了赊账的建议。

是什么支持着他们的信心?

是宁绍两府今年的大丰收!

第301章 杨长妹

金秋九月。

这是收获的季节。

到处都能看到刚刚换上草绿色军服的虹军官兵在评论着今年的收成,他们在加入虹军之前,大多也是农家中的好把式:“不错,不错,今年绝对能收六百斤了,咱们今年与明年的粮饷就不用愁了!”

“今年打下宁绍府,明年把杭嘉湖都拿下来,我们把检点抬进紫禁城去!”

“是啊!检点进了紫禁城,咱们也是开国的功臣了!”

虽然夏日的炎热还没有完全消去,脸上还带着汗珠,但是虹军的官兵却是满脸的欢喜:“是啊,检点巧算如神,这两个月休整下来,接下去绝对有大动作了!”

是啊!是应当有大动作了,每个团、每个营、每个连都接收了不少新兵,而且还有许多新装备,米尼步枪、三十二磅的攻城大炮,特别是新奇的是几枚一点五倍的狙击镜,这原本是个上海武器仓库的压舱货。

虽然不少都对这样的洋枪连声惊叹,但是这个时代可没有什么狙击手的概念,连西方人都不重视狙击,更不要说在中国了,这几枚狙击镜从美国运到中国以来,始终都没有销路,最后只能用这几枚狙击镜从柳畅这里换回了回美国的一张船票。

但是很快龙枪团的神枪手就已经为这几枚狙击镜的分配而争得面目耳赤,现在官兵就谈论着当时的情形:“谁不想拿到那几枚狙击镜,米尼步枪加狙击镜,就是半里地外都能百发百中啊!”

正当他们谈论的时候,几骑快马飞驰而来,虹军官兵还在谈论着当时的情形,但是很快他们就托枪致敬:“敬礼!”

他们已经看得清楚,马上的不是别人,就是虹军检点柳畅,他的身侧除了几名护卫之外,还有着两位非常滋润的石娘娘与杨娘娘,他在马上向这些普通的士兵回礼:“敬礼!你们好!”

这些普通的士兵们同样再次托枪致敬,这位柳检点虽然已经到了足以称王的地位,但是还是象以往那样的平易近人。

柳畅的心情相当愉快,倒是他身旁的杨长妹说道:“阿畅,如果再这样花钱下去的话,恐怕咱们的银子就不够用了!别的不说,光是这电报线就不知道花多少钱!”

她可不相信这电报线能有千日传讯的本领,这也太邪门了,可是大把大把的银子就花在了电报线路的架设,而且不但柳畅痴迷,就连那位以钱业发家的冯文镒都相信这样的邪说!

柳畅却是有着十足的信心说道:“不怕,如果钱不够了,我们发公债就是!秋粮征收得怎么样了?”

攻占宁波府到现在的时候有点短暂,因此还只是初步建立起来行政机构而已,因此杨长妹当即向柳畅说道:“原来是准备搭发公债的,但是慈溪冯氏……”

“冯文镒他们家?”

冯文镒是冯文镒,冯氏一族又是冯氏一族,两者之间并不能混为一谈,只是因为冯文镒的关系,虽然虹军已经攻占了慈溪县,但是冯氏家族并没有外逃上海,只是有些有份量的人物去了上海而已。

“是啊!”杨长妹告诉柳畅:“他们觉得搭发公债征实的办法不好,因此向我们提出来,他们宁波钱业同行以五折的折扣买下我们七十万圆公债,作为回报,今年秋收宁波府不搭发公债!”

柳畅摇了摇头:“他们冯家这是糊弄咱们,以他们钱业同行的实力,一次性拿七十万两银出来都不是问题,现在只肯拿三十万两出来报效,这只是糊弄而已,何况为了明年考虑,今年秋粮征收,一定要搭发公债!”

打下宁波府之后,虹军的支出一下子变得惊人起来,军装、军火以及大量工业品的购入,让宁波成为上海冒险家们的乐园,但是也带来了新的问题,那就是虹军的硬通货有些稍嫌不足了。

接下去要征收秋粮,在传统中国的财政收入结构里,秋粮可以说是最有份量的一笔收入,因此许多上海的军火商人由于较晚进入虹军市场,都愿意赊欠一部分款项,而杨长妹也提到了这个问题:“是要搭发公债,只是就怕借粮过多,引发民间的骚乱!”

柳畅点点头:“我们如果把杭嘉湖能拿下来就好了,但是现在这么宝贵的休整时机也难得啊!”

这是一句实话,从虹军建军以来,几乎无日不战,无时不战,很少有长时间休整的机会,而现在柳畅已经给出了至少一个月的休整时间,让各个部队都能放松下来。

“嗯!”杨长妹考虑得更加深远一些:“确实要搭发公债,以现在的支出来看,我们即使可以赊欠,但是征收上来的下忙也将在明年夏天之前耗尽。”

现在公债交易所已经从台州转移到了宁波的中立区来,现在由于虹军攻占了宁波与绍兴府,导致公债一路上涨,一度突破了六成五,而冯文镒成了交易所里最有份量的人物。

只是由于休整的进行,在没有新的利好消息之前,公债又重新回到了五成五的价格上,因此柳畅也在考虑着财政的问题:“接下去我们不可能一直保持现在的采购额度,必须有选择性购买军事物资和工业品,还有,这次在宁波府缴获的鸦片,尽快转运到上海去出售。”

柳畅知道财政危机的症节并不于维持现在的军队规模,即使将虹军部队再扩大一倍,以浙江六个府的财政实力也足以支撑,而在于宁波中立化后虹军近于无限的对外采购。

这样的对外采购很快就在上海与宁波两地的西方商人中建立起信誉来,虽然减少了鸦片贸易,但是加入了更赚钱的军火贸易,在很短的时间之内,宁波港的贸易额上涨了两倍之多。

虹军几乎在很短的时间就同一支西方军队变得非常接近,但是有了数量之后,柳畅必须追求质量上的变化,石汀兰表示赞同:“对,可惜我们天国就是缺了这么一个港口啊,有大把大把的银子都买不到好东西!”

定都南京却缺乏一个出海港,这是天国战略上致命的症节,天国虽然有足够的金银财物,但是从上海到南京的航线却是清军重点辑查的对象,虽然依旧有无数的西方商人为了巨额的利润而在这条航线上进行走私,但是终究是风险太大而数量太小。

这些数量不多的西方轮船在太平天国战争往往起了决定性的作用,比方说安庆保卫战期间,湘军围困了安庆年余,眼见就要把安庆城困死了,一艘西方火轮飞驰而来,向城内的太平军出售了大量食盐与大米,让湘军的围困线成了摆设,结果湘军只能向英国外交官提出抗议,英国外交官下令英国船只不许接济安庆的太平军,结果安庆因为弹尽粮绝而终被湘军攻破。

柳畅同意这样的判断,他倒是说道:“能不能和东王与翼王打个商量,他们给咱们银子,咱们想办法给他们送到皖南去!”

“这倒是好办法!”杨长妹同意这样的判断:“我们天国最缺的就是红粉了!”

虽然今年接下去的时间之内仍处于休整状态,但是凭借着柳畅与何桂清的默契,短时间打通了一条通往天国控制区的贸易通道应当是不成问题的,而这条通道在明年还能派上更大的用场。

只是刚说到这,却看到前面已经有人在大道上伸开双手,挡住了去路,几个骑兵当即警惕起来,一手握紧了马刀,一手握住了左轮手枪,以防意外。

只是很快杨长妹就认出了对方:“是朱九妹,是九妹!”

她告诉柳畅:“这是九妹,和我们一起在天王府为天王效过力的!”

柳畅仔细一看,才勉强发现挡住去路的真是一个十七八岁的女孩子,只是这个女孩子脸上涂了好些泥土,看不大真切,只是近了身才发现眼若秋水,应当长得不错。

杨长妹告诉柳畅,这绝对是信得过自己人:“九妹是湖北人,打下武昌的时候她们姐妹加入了女馆,最得东王信赖,我们在天王府的时候,一起吃过好些苦头!”

那边朱九妹已经抓住了石汀兰的手说道:“汀兰姐,长妹,我是奉了东王意旨来的!这位就是柳畅柳检点吧?”

“我是柳畅!”柳畅看了一眼朱九妹:“你还有一个姐姐?”

“是的!我姐姐还在东王府。”朱九妹说道:“九妹见过检点了,一看检点就知道非同寻常,少年英雄,能与检点相提并论的只有殿右三十检点了!”

殿右三十检点就是陈玉成,今年二克武昌的时候升的殿右三十检点,统带后十三军和水营前四军,其回马枪在湖北杀出了赫赫英名,人称“三十检点回马枪”,而现在才十八岁而已,可以想见是何等的少年英雄。

而能与陈玉成相提并论,柳畅还是心情颇为愉悦:“九妹,不知此来可带来了东王诏旨?”

第302章 谕旨

朱九妹是东王杨秀清在天京的班底之一,东王在历史就没少维护过这个小姑娘,为此甚至和天王洪秀全起了激烈的冲突,她此来自然是奉了东王的诏旨。

只是她也知道这位柳畅柳检点来历不明,但是人家手握浙江宁绍温处金台六府数万重兵,如果若论势力而言,可以说是一个小号的太平天国了,这样的人物天国想调动得如臂使指,那是不可能的。

因此她说道:“倒是不曾带来了东王的诏旨,只是东王思念两位王姑,特意让我过来问侯!”

柳畅也知道这纯是谎言而已,过来联络虹军是真的,思念两位王姑则全盘是虚,他也不揭破:“不知道东王还有什么意思?”

朱九妹倒是说道:“听说检点已经攻下了宁波府,宁波码头大开其门,方便检点购买军械?”

这是她亲自到宁波码头上去看过的实情,只看到一船又一船的军械从上海运来,然后通过宁波港输送到虹军的各个部队里去,里面不但有好些天国已经装备的洋枪洋炮,甚至有些装备还是天国从来没装备过,只是在图纸和洋兄弟那边听说过传闻的。

这次来宁波,她可是一心想替杨秀清把事情办好了,因此她没有直接来见两位王姑,则是在宁波附近转了一圈,最后确认了一点,就是这位柳检点所图非小,而所部素质虽然较太平军老弟兄逊色一些,比新入伍的弟兄强得多,但是论装备而言,却在太平军之上。

能从她的心底作出这样的评价已经是很不容易,毕竟太平军是已经有数年历史的部队,而这支部队的核心就是那些被称为“长发老贼”的广西人与湖广人,这些太平军老弟兄久经军阵,百战余生,可以说是战斗力强得不可思议。

参加北伐九个军两万人,大半数就是这样的老弟兄,结果以仅仅两万人的兵力,在杨秀清不合理的遥控指挥之下,与整个北中国的清军缠斗两年之久才告以失败。

而湘军虽然与太平军激战数年,但是一战最多也只是歼灭几百名这种“长发老贼”而已,从来没有破千名的纪录,一直到了安庆保卫战,陈玉成极不合情理地将整个太平军都堪称最精锐的刘玱琳部置于赤岗岭,这些老弟兄在无水无粮的赤岗岭绝地与湘军缠斗二十余日,最终或是清军诱杀,或是战败而亡,最后四千名“长发老贼”被湘军尽数歼灭,被曾国藩认为是前所末有的空前战果,陈玉成自此不能复起,而天国的气运也去了一半。

而朱九妹的判断就是,这些编成时间不到一年时间的虹军部队,已经能同太平军的老弟兄相提并论,至少不会逊色太多,在这种情况下,她不得不决定抓住这位柳检点再说。

至少要让这位柳畅柳检点协助太平军购买一批洋枪洋炮,特别是西洋的洋火药更是太平军急需的东西,而柳畅当即答道了她的要求:“都是自家人,这点要求我有什么不能满足的,要多少枪炮,多少火药,只管开口说便是!”

现在他已经靠近了朱九妹,才闻到这个女孩子身上淡淡的香气。

不过这么一个女孩子能易服潜行来到宁波府,显然不是什么简单的角色,那些朱九妹倒是对石汀兰与杨长妹说道:“汀兰、长妹,天王现在都夸赞你们在浙江干得不坏!”

“天王知道我们的事了?”石汀兰的声音很好听:“那天京城内又是怎么说的!”

“怎么会不知道!”朱九妹笑着说道:“先是张玉良张妖头一向是我们太平军一个极强横的对手,但是最近突然不见了他的踪迹,开始还以为是疑兵之策,后来又发现邓绍良邓妖头也来了浙江,去了这么两员妖头,咱们在天京附近压力大减啊!”

算起来张玉良加上邓绍良援浙,前后带来的兵勇足有近万人之多,已经到了极大影响江南大营战斗力的程度,而天京长期都苦于江南大营的围困,即使是到两破江南大营之后,张国梁的余部冯子材依旧据镇江对天京形成极大的威胁。

那边石汀兰与杨长妹已经跳下马来,看看了朱九妹的化妆,不由又轻笑起来,杨长妹说道:“九妹,你穿我的衣服吧!应当刚刚好,找匹来,让九妹一块上去!”

她们之间,不是简单的姐妹淘那么简单,那是共过患难的。

这要从天王洪秀全说起,洪秀全这个起事之前是个私塾先生,水平很有限,进了金陵之后依旧不见长进,拿个油炸蜈蚣就当帝皇级的享受了。

而他很被人指责的就是纳了八十八个王娘,但是实际上,洪秀全虽然纳了这么多王娘,却不怎么好色,作为男人,精力也有限,到了天京整整十一年也只是生了八个儿女而已。

恰恰这位洪秀全是个真正的土老冒,他的后宫一直很不和谐,现在留存下来的天父诗,大半都是洪秀全提及自己怎么企图压制后宫,甚至到了打死王娘的程度,却一直失败得一塌糊涂的程度。

他的后宫之所以不和谐,归根到底还是因为他是个土老冒,对于这群王娘与她们的宫女,当作苦力来使唤,整个后宫都被他动员起来修筑天王府里的一切建筑甚至是防御工事,杨秀清说天王“宫城内有修整宫殿,挖地筑城,或打禁苑”,而洪秀全这个土老冒不去管理国家大事,恰恰相反,反而作起了监工“御目常注,督其操作”。

天王府的一切建筑,都是这些原本高高在上的王娘赤着脚在水里泥里修出来的,要知道,整个天王府周长七里,大小花园、城墙、宫殿、护城河不坟其数,一直到天国灭亡,天京沦陷,这些可怜的女人还是没修完整个天王府。

在这种情况下,这些原本至高无上的王娘却变成了标准的苦力,能不对洪秀全有怨言,和谐后宫怎么可能建得起来?

而八九十位王娘整修天王府心有余而力不足的情况,洪秀全又决定招集一批靠得住的女人进天王府来协助修筑天王府--这个土老冒认识天王府是男人禁地,又不能让信不过的女人进来。

在这种情况下,石汀兰、杨长妹这两位情同王宗的王姑,与朱九妹姐妹两位曾经在太平军立过大功的东王府女文书,都被挑进了天王府里,在风霜雪雨中的泥水里挖池修塘,不得片刻休息不说,天王洪秀全还亲自当一旁当监工,稍有停顿就怒目相视,在这种情况,四个女孩子真是苦不堪言。

在这种情况下,气得杨秀清托天父名义下凡,要杖天王洪秀全四十杖,诸文武求情才得免除,但还是要求“女官若行小过,暂且宽恕,即使教导,亦要悠然,使他无惊慌之心。譬如凿池挖塘而论,不比筑城作营,若遇天时雨雪霏霏,即令其暂且休息,以待来日。现下雨雪寒冻,毋用紧挖”,又把杨石两位王姑与朱九妹姐妹都要回东王府,算是替她们出了一口恶气。

只是有了这么一场患难之交,四个女孩子之间的感情就一直好得不得了,这次石汀兰与杨长妹出天京的时候,就是朱九妹姐妹亲自来送行的。

而现在是轮到杨长妹与石汀兰作主人,她们这里没有天京城内那般威风,但是杨长妹却是亲自替朱九妹穿上了衣服,而石汀兰则是擦去了她脸上的泥土,露出了一个绝代佳人来:“得把九妹你藏好,不然让你姐夫看到了,那还了得?”

“姐夫?”朱九妹吃了一惊:“是柳检点?”

“嗯!”石汀兰点点头:“我与长妹,都是她的王娘了!我们也算是一家人了,对了,九妹,现在天京城里怎么样?”

“天京城里还是老样子,能有什么变故!”朱九妹叹了一口气说道:“只是北伐西征都受了挫折,妖魔越来越多,形势也越来越坏,天父下凡也越来越多……”

天父下凡自然是指的是杨秀清借着天父下凡来凌驾于众人之上,朱九妹这话代表着一种焦灼:“我和姐姐都劝过东王了,但是东王的性子越来越急,哎……还好你们在浙江拉起了这么一只队伍,天京附近的形势总算好了些,东王正筹划要解京围。”

“嗯!”石汀兰当即说道:“我们这边也就只能帮到天国这点忙了,不过天国需要些什么,无论是洋枪洋炮还是洋火药,或是米粮马布,只要天国需要的,我想办法给天国送过去。”

“嗯!”朱九妹说道:“东王已经筹划着从天京运一船金银珠宝出来,准备走洋人的关系。”

“那好办!”石汀兰当即说道:“我这边每天都有洋人过来,让他们挂一面英国国旗,想办法雇一艘炮舰走一趟天京就是,放心!这样的交易,绝不会让东王吃半点亏。”

虽然东王不会吃亏,但是虹军这边也是有利可图,只是杨长妹很快问到了核心的问题上:“哥哥真没有谕旨给我?”

第303章 福建攻略

朱九妹却是斩钉截铁地说道:“有谕旨,没谕旨都是我一张嘴的事情,咱们这么好的姐妹,我也不想骗你!现在是怎么把我姐姐从天京城里请出来才是正理,至于什么谕旨,我都忘了!”

石汀兰当即问道:“你看守那谕旨了?”

“看过了!让虹军立即北进,围攻杭嘉湖,以解京围,你们不用看,都能猜出这内容来!”朱九妹的声音很清脆:“但是我到了宁波府,先行察探了这宁波港的情形,现在洋船纷至,军火如山,你们应当是准备休整一两个月再作打算吧?”

“是啊!”石汀兰把底露了出来:“准备今年把虹军的兵练好,明年再打杭嘉湖!”

“了不得!”朱九妹当即说道:“了不起,现在这位柳检点的兵,虽然说欠缺几分老成,但已经是天下间一等一的精兵,如果再有几个月时间调教的话,那绝对了不得了!”

杨长妹接过她的话说道:“可是九妹怎么向我哥哥和翼王交代!”

朱九妹说的很清楚:“这有什么好交代的,这不是当初刚入天京的时候,我们还对天父下凡将信将疑,现在我们跟着东王好些年头,这天国是怎么一回,天父下凡又是怎么一回,天京城又是怎么一个情形,我们已经有数了!”

这是太平天国有些失望甚至绝望了,朱九妹继续说道:“真信这个的,也就是你们这些广西人,我们湖北人是后来加入的,不怎么信这个,到现在就是想着怎么出来了!”

她又说了一句:“长妹、汀兰姐,你们离开天京,想必也是为大家找一个出路吧,这地方总比天京城要好些……”

“嗯!”杨长妹心直口快地说道:“是啊,虽然我们在天京城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但是在这里只有几个女侍卫,但是还是在这里畅快!”

她们这些大脚的广西女人,被清军称为“贼婆”,已经不可能过回原来的普通人生活了,何况清军抓到她们就是当场虐杀的结局,现在想来想去,也只有虹军这里可以容身了。

朱九妹就挑明了说:“我在天京,我们姐妹平时最得东王宠爱,但是离东王越近,我就越怕他,我们劝他,他怎么也不听!”

东王杨秀清就是这么一个天国擎天柱一般的人物,但是你离他越近,往往受的伤害就越重,而且他的刚愎自用已经到了顶点,谁也无法改变他的主意,朱九妹就继续直白说道:“我怀疑着,天京城内这样下来,人人只知有东王,不知有天王,恐怕很难收场……”

一说到东王与天王的政治格局,石汀兰与杨长妹都是一声长叹,但是对于这样的政治局面,她们又不知道有任何可以解决的办法,那边石汀兰倒是说道:“如果能拖过明年就好了!”

拖过了明年,虹军就能真正成气侯了,那时候或许能有挽回的机会,而朱九妹则是说道:“眼下最紧要的事情,还是想办法把我姐姐请来浙江!”

三个女人又是幽幽一叹。

……

温州府城。

宁波港的崛起导致温州这边的军火贸易一度衰落下去,许多军火船都直接到宁波进行军火交易,但是很快,一些西方商人发现在温州港的军火贸易依旧是有利可图的,而且这里没有海关,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